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馬克思主義聯系研究鄧小平理論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他們在基本觀點上是一脈相承的
馬克思的基本觀點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是注重生產力的發展,為了生產力的發展,為了人民群眾的利益改變資本主義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社會,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社會。(二)鄧小平理論的基本觀點鄧小平理論的基本觀點包括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首先,從社會主義觀來說,社會主義的本質就是要解放并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以及兩極分化的現象,把實現共同富裕當作最終目標。其次,從改革觀念來說,不進行改革就沒有好的出路,舊的方式方法在如今的社會發展中已經被證明是不成功的了,要想更換的發展我國的社會生產力,改革就顯得尤其重要,這是唯一的道路,也是決定著我國未來發展命運的關鍵。最后,從發展觀來說,“發展才是硬道理”。人民現在之所以擁護我們,就是因為這些年有發展,發展很明顯。所以,要抓住時機,發展自己,“關鍵是發展經濟”。我們要做到,用發展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實踐,以及社會精神物質的文明建設來證明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真正讓發達國家的人們從心里對社會主義社會產生向往與崇拜。
二、他們在基本立場上是一脈相承的
馬克思的基本立場馬克思的立場始終是離不開人民的,他一直是站在人民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以人民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利益。馬克思奮斗的一生,就是為了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這表現在很多方面,其中在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編寫著作的《共產黨宣言》中就有過這樣一段話:“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運動。”可見,馬克思搞革命的立場是站在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的立場上。鄧小平理論的基本立場鄧小平說過自己是人民的兒子,因此我們要時時刻刻把人民群眾的利益當作自己的利益,把群眾的需求當做自己的需求,真正做到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鄧小平還認為,我國社會主義的本質就是要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實現社會的共同富裕,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不管從任何角度,我們都不難看出,人民群眾是鄧小平理論中的重要部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
三、他們在基本方法上是一脈相承的
馬克思的基本方法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方法是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鄧小平理論的基本方法鄧小平指出,只有運用理論聯系實際,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工作原則,此能夠正確的或者較正確的解決好實際問題;相反,任何問題都不會得到很好的解決,或者根本得不到解決。在實現當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過程中,勢必會出現一些我們不熟悉的、想象不到的現象和問題,如果沒有很好的解放思想,做事情只是照搬照抄,那么,我們的事業就不可能得到好的發展和提高。所以,解放思想是實事求是的前提條件。當然,解放思想并不是胡思亂想,而是要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把思想的內在解放出來,真正的解放思想。鄧小平說:“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實際相符合,使主觀和客觀相符合,就是實事求是。”
四、他們在根本任務上是一脈相承的
馬克思主義的根本任務馬克思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性的發展為目標。馬克思認為社會是在不斷變化和發展的有機體,認為社會是一個相互作用,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不僅如此,這些有機體是處在不斷發展變化中的,并不是靜止不動的。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馬克思認為社會是需要不斷發展頑強的。在馬克思主義看來,社會發展的核心是人的發展,離開人的發展就談不上社會的發展了,就像他說的:“歷史不過是追尋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鄧小平理論的根本任務鄧小平理論更加注重我國生產力的發展。發展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力量和根本推動力,是人類射虎進步的最高標準。這體現在,首先,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社會的最終富裕是離不開生產力的發展的,是以發展作為前提和依據的。其次,發展生產力是社會矛盾的有效途徑。最后,發展生產力是推動發展我國向共產主義社會目標前進的前提條件。結語:由此可見,馬克思主義和鄧小平理論不管是在基本觀點上,基本立場上,基本方法上和根本任務上都是相輔相成的,通過一脈相承的理論體系加強對我國社會的向前發展,更好的實現我國共產主義社會的目標。
作者:曾旭單位:渤海大學政治與歷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