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鄧小平社會主義基本矛盾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正文】
同志在中國革命的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結合當時的具體情況,對矛盾問題這一唯物辯證法的核心問題進行了一次次新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有關矛盾問題的新思想。50年代中期,同志運用對立統一規律的基本原則分析了中國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闡明了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新學說,進一步豐富了他的關于對立統一規律的思想。這也為我們運用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研究、分析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新時期遇到的各類矛盾樹立了光輝典范。我們黨的第二代領導核心鄧小平同志繼承和發揚了同志實事求是的探索精神,運用唯物辯證法的基本理論,分析研究了我國社會主義新時期的基本矛盾,從解決基本矛盾入手,創立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指引我國社會主義的改革開放大業不斷前進。
一
1957年,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這部著作中,同志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對立統一規律中有關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現象,闡明了關于社會主義矛盾的新學說,明確提出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并對這種矛盾的性質和特點作了科學論述。
指出:社會主義社會仍然存在著矛盾,并且,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同樣是社會主義的基本矛盾。這是矛盾普遍性的規律所決定的。但是,矛盾特殊性的規律又決定了“社會主義社會的這些矛盾,同舊社會的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的矛盾、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質和情況”。這種不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是既相適應、又相矛盾,適應是基本方面,不適應是非基本方面;其二,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非對抗性矛盾,在性質上與剝削階級社會的基本矛盾根本不同。剝削階級社會的基本矛盾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的,表現為劇烈的對抗和沖突,表現為劇烈的階級斗爭,它不可能由舊的制度本身來解決,只能由社會革命即由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階級斗爭來解決。
鄧小平同志對同志所提出的關于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的結論持完全肯定的態度,他認為:同志所寫的《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等著作,是對社會主義理論的重大建樹。他指出:“關于基本矛盾,我想現在還是按照同志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一文中的提法比較好。”雖然鄧小平同志沒有專門就基本矛盾問題作過多的闡述,但這并不能說明鄧小平同志忽視了基本矛盾問題。在基本矛盾確定之后,鄧小平同志更多地是通過他的有關大力發展生產力的論述,表明他對基本矛盾的態度是始終如一的。鄧小平同志反復強調:“社會主義階段的最根本任務就是發展生產力,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歸根到底要體現在它的生產力比資本主義發展的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發展生產力的基礎上不斷改善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社會主義的首要任務是發展生產力,”“多少年來我們吃了一個大虧,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了,還是‘以階級斗爭為綱’,忽視了發展生產力,”“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講,正確的政治領導的成果歸根到底要表現在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上”等等。這一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根本任務的著名論斷,是建立在對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正確把握基礎之上的,是圍繞著如何真正解決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展開的,是抓住了解決基本矛盾、發展社會主義的關鍵。
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和關于社會主義基本矛盾的科學判斷,作出社會主義主要矛盾的正確判斷,并根據主要矛盾決定黨的中心工作的原理,提出我們黨在現階段的中心工作,也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就是大力發展生產力,這是鄧小平關于基本矛盾思想的邏輯體系。在這一點上,鄧小平同志與同志有著明顯不同。同志雖然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但是,他并沒有把基本矛盾的思想貫徹到主要矛盾及中心工作的思想中去。在分析主要矛盾時,違背了基本矛盾的論述,錯誤地把階級斗爭當作主要矛盾,把抓階級斗爭當作黨的中心工作,試圖以抓階級斗爭的方式達到解決基本矛盾、發展社會主義的目的。其結果,是階級斗爭越搞越激烈,范圍越搞越大,而基本矛盾卻日益突出、尖銳,以至發展到“”末期國民經濟瀕于崩潰的危難境地。從這個意義上說,鄧小平同志的特色理論較之同志的社會主義理論最重要的一點發展就是始終如一地堅持了基本矛盾的理論,并且一以貫之地把基本矛盾理論真正貫徹到具體的路線、方針、政策之中,創立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指引中國逐步走上了繁榮富強的道路。如何通過改革、或曰通過怎樣的改革促進生產力的發展、解決社會主義的基本矛盾,鄧小平同志就此提出了全面、系統地進行社會主義改革的思想。這是鄧小平同志對社會主義基本矛盾理論的又一重要貢獻。
所謂全面、系統的改革,就是“必須要多方面地改變生產方式,改變上層建筑,改變工農業企業的管理方式和國家對工農業企業的管理方式……各個經濟戰線不僅需要進行技術上的重大改革,而且需要進行制度上、組織上的重大改革。”要“改革同生產力迅速發展不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由此,鄧小平同志的改革思想更加具體、明確,進一步指明了社會主義改革的目標和任務。鄧小平同志是把改革作為解決社會主義的基本矛盾的根本方法和途徑。鄧小平同志對社會主義的基本矛盾的特殊性進行了多側面、全方位、立體化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改革目標和任務,針對性、操作性極強,反映了生產發展的本質要求,反映了當前中國社會主義發展過程的核心問題,指導社會主義的改革實踐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鄧小平同志強調,社會主義所進行的改革,從深度上說,并不是對原有體制的細枝末節進行一些修修補補,也不是指那種對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經常性的局部的調整,而是指對原有的嚴重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具體實現形式的變革;從廣度上說,改革不僅是革除舊的經濟體制,相應的還要改變舊的政治體制和文化、科技體制等等。由此,必然要引起整個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領域的廣泛而深刻的變化,引起人們行為規范、生活方式、精神狀態、價值觀念的一系列重大變化。鄧小平同志全面、系統改革的理論,指導我們黨在十四大上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這是鄧小平同志經濟體制改革思想的集中體現。早在1979年,鄧小平同志就曾指出:“說市場經濟只存在于資本主義社會,只有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這肯定是不正確的。社會主義為什么不可以搞市場經濟,這個不能說是資本主義?!薄吧鐣髁x也可以搞市場經濟?!薄斑@是社會主義利用這種方法來發展社會生產力。把這當作方法,不會影響整個社會主義,不會重新回到資本主義?!?985年,鄧小平同志又鮮明地指出:“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之間不存在根本矛盾?!?987年十三大召開前,鄧小平同志進一步指出:“計劃和市場都是方法嘛。只要對發展生產力有好處,就可以利用。它為社會主義服務,就是社會主義的;為資本主義服務,就是資本主義的?!?992年初南方談話中,鄧小平同志明確提出:“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黨的十四大以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逐步建立,社會主義生產力由此得到空前發展的事實,雄辯地證明鄧小平同志全面、系統改革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理論是十分英明的。
在政治體制改革方面,鄧小平同志提出了要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緊密結合的要求,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1980年,鄧小平同志在總結了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經驗教訓,尤其是“”破壞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的教訓,深刻地指出:為了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為了適應黨和國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需要,為了興利除弊,必須改革黨和國家的領導制度以及其他制度。他強調要從制度方面解決問題,健全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和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鄧小平同志1986年進一步強調政治體制改革在整個改革大業中的重要性,指出政治體制改革同經濟體制改革應該相互依賴,相互配合。不改革政治體制,就不能保障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經濟體制改革繼續前進。鄧小平同志指出:政治體制改革總的目的是為了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因此必須同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緊密結合起來。這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和必然要求?!盀榱吮U先嗣衩裰?,必須加強法制。”“民主和法制,這兩方面都應該加強,……要加強民主就要加強法制。沒有廣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沒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他還曾指出:“民主要法制化,法制要保障民主。社會主義民主是民主化和法制化的統一?!编囆∑酵具€就如何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進行了專門論述,今天,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正是沿著鄧小平同志指明的方向不斷推向前進。
相對于經濟建設,同志更加關注政治運動。在政治斗爭的風雨中,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同志逐步背離了他曾經設想過的建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思想,與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相一致,在政治體制方面實行的也是高度集中、高度統一的僵化模式。在這一政治體制背景之下,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遭到嚴重踐踏,嚴重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它不僅沒有起到緩解社會主義基本矛盾的作用,相反,更加激化了這種矛盾。
同志所倡導的那種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紀律又有自由,既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只有在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新時期才能得以實現。鄧小平同志的社會主義改革理論,是建立在對社會主義基本矛盾的科學認識以及深刻、廣泛地解決這一基本矛盾的基礎上的。對于社會主義基本矛盾的科學分析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哲學基礎。
物質世界的發展是永無止境的。人們對世間各類矛盾問題的探索也不應出現停滯。正如同志所指出的:“矛盾不斷出現,又不斷解決,就是事物發展的辯證規律?!彪S著改革開放事業的不斷深入發展,隨著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的不斷變化,社會主義政治體制改革中會出現許多新矛盾、新問題等待我們去研究、解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出現嚴重曲折引發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也需要我們作出有說服力的回答。我們對、鄧小平的社會主義基本矛盾觀進行比較研究,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基本精神,掌握、運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學習、貫徹鄧小平同志實事求是地分析問題,認識矛盾,善于發現和總結新矛盾、新問題的特點和規律的探索精神,寫好解決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新篇章。這是推動我們的事業不斷走向新的勝利的基本保證。在這方面,同志所作的黨的十五大報告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