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嬰兒喂養方法與貧血的調研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小兒貧血診斷標準我國小兒血液協會暫定:血紅蛋白(Hb)在新生兒期<145g/L,1~4個月<90g/L,4~6個月<100g/L者為貧血。按WHO貧血篩查標準,輕度貧血,血紅蛋白在90~110g/L,中度貧血為60~90g/L,重度貧血<60g/L,極重度貧血<30g/L。質量控制統一設計問卷,一對一填寫表格,統一試劑。統計學分析采用Excel建立數據庫,技術資料采用χ2檢驗。
結果
在100例被調查的嬰幼兒中,患有貧血者58例,檢出貧血患病率為58%,其中輕度貧血40例,占68.9%,中度貧血17例,占29%,重度貧血1例,占1.7%。
討論
本次調查結果說明,鹽田區0~3歲嬰幼兒貧血率較高,超過《中國0-6歲兒童營養發展報告(2012)》中提到的全國5歲以下兒童貧血患病率達到12.6%,但是中重度貧血的發生率比較低,主要都是以輕度貧血為主。估計和人口流動性大,知識水平參吃不齊,喂養方式不科學有關系。本次調查的可以影響嬰幼兒貧血的飲食因素有十個方面:母乳喂養,母乳喂養的時間,添加輔食的時間,輔食添加雞蛋,輔食添加蔬菜,輔食添加肉泥,輔食添加肝泥,是否挑食,輔食添加水果和規律飲食。
1母乳喂養本文調查顯示,貧血組和非貧血組嬰幼兒均有不同程度的母乳喂養率,但是二者統計學上無明顯差異性,雖然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母乳的營養豐富過任何一種人工喂養方式,提倡一定要母乳喂養,但是本次調查沒有顯示出是否母乳喂養的差異性。
2母乳喂養的時間本文調查顯示,喂養時間<3個月或者<6個月或者>1年的,貧血率無明顯差異性,因此有些地方風俗習慣要求一定要母乳喂養長達一年之久是沒有科學根據的。
3添加輔食的時間本文調查顯示,添加輔食的時間對于貧血和非貧血的嬰幼兒有非常顯著的差異性,這是因為產婦自從分娩后6個月,母乳中含鐵量降低將近50%,所以嬰幼兒飲食中要在6個月后及時添加輔食,以利于補充鐵物質防止嬰幼兒貧血。
4輔食添加雞蛋本文調查顯示,對于貧血組和非貧血組嬰幼兒來說,是否添加雞蛋,添加的頻率是偶爾還是經常,有非常顯著的差異性,雞蛋中的蛋黃尤其富含鐵物質和卵磷脂,因此提倡輔食中要添加雞蛋以防止嬰幼兒貧血。
5輔食添加蔬菜本文調查顯示,對于貧血組和非貧血組嬰幼兒來說,是否添加蔬菜,添加的頻率是偶爾還是經常,有非常顯著的差異性,蔬菜中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C可以提高食物中鐵的吸收率,有利于鐵的吸收,從而起到防止嬰幼兒缺鐵性貧血的發生。
6輔食添加肉泥本文調查顯示,對于貧血組和非貧血組嬰幼兒來說,是否添加肉泥(包括豬肉,魚肉,牛肉,雞鴨肉等),添加的頻率是偶爾還是經常,有非常顯著的差異性,瘦牛肉含鐵2ng/100g,瘦豬肉含鐵2.5mg/100g,鐵吸收率為11%~22%。因此提倡輔食中要添加肉泥以防止嬰幼兒貧血。
7輔食添加肝泥本文調查顯示,對于貧血組和非貧血組嬰幼兒來說,是否添加肝泥,添加的頻率是偶爾還是經常,都有非常顯著的差異性,肝臟等動物性內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D及維生素B,鐵的含量也很高,一般可作為產婦及貧血患者的滋補品。
8是否挑食本文調查顯示,是否挑食對于貧血組和非貧血組的嬰幼兒沒有明顯的差異性。挑食定義為有某種菜或瓜果或者肉不吃。所以有可能這種青菜不吃但是吃另外一種青菜,有可能豬肉不吃但是吃雞鴨肉,起到了替代的作用。
9輔食添加水果本文調查顯示,對于貧血組和非貧血組嬰幼兒來說,是否添加水果,添加的頻率是偶爾還是經常,有非常顯著的差異性,水果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C可以提高食物中鐵的吸收率,因此提倡輔食中要添加水果或者果汁以避免造成嬰幼兒缺鐵性貧血。
10規律飲食本文調查顯示,對于貧血組和非貧血組嬰幼兒來說,是否規律飲食有非常顯著的差異性,現在很多嬰幼兒沒有規律的飲食,一哭鬧就給零食,一出門也給零食,攪亂了嬰幼兒還發育不完善的消化系統,結果很多嬰幼兒正餐時不欲飲食,導致營養不均衡。提倡逐漸形成三餐合理膳食,其中間隔水果或者牛奶,以符合嬰幼兒生長旺盛的發育需要。綜上所述,嬰幼兒貧血的發生有多種原因,為了降低嬰幼兒貧血的患病率,應大力提倡科學喂養方式,及時添加輔食,輔食多為富含鐵和維生素C的肉泥,蛋黃,肝泥,蔬菜水果等,定期要開展嬰幼兒喂養知識的宣傳工作,加強嬰幼兒家長科學育兒的知識水平,這才是降低小兒貧血患病率,促進小兒的健康的關鍵措施。
作者:嚴劍劉衛華沈選彬單位:深圳鹽田區鹽港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