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兒童畫的創新藝術培養思路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培養孩子良好的觀察能力
每個孩子從來到這個世界睜開雙眼時就開始了對周圍事物的觀察。為什么在課堂上有的同學會愁眉苦臉的抱怨不會畫呢?我認為孩子們不會畫的原因很大程度在于缺少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為什么孩子失去對事物的觀察興趣,沒有養成觀察的好習慣呢?這與我們成年人的模式化的灌輸有很大關系。你不引導孩子去觀察,直接示范把什么畫成什么樣子,他還會有興趣去觀察嗎?有一次,一位學生問我馬桶怎么畫,對于這個我們每天都要用的東西,我沒有直接畫給他看,而是讓他先回憶一下,然后回家觀察后再畫。第二天,這位學生畫的作品中出現了一個很有趣的馬桶,像一個張著大嘴的大河馬的馬桶,而且各個細節都畫的惟妙惟肖。孩子告訴我,他觀察馬桶后就覺得馬桶像個張大嘴的河馬頭,就畫了下來。我很欣慰,我想我的目的達到了,他不但帶著好奇心去觀察了,而且在觀察中抓住自己的靈感,完成了一次創作。這會讓他以后喜歡觀察,從而養成習慣。讓他們從小學會能從最平凡的事物上,看到美,也懂得利用身邊平凡的事物創造美。使他們對生活有一種積極快樂的態度,以美的感受,面對人生,使他們的心身得以全面健康地發展。
二、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
兒童由于幼稚,所以往往處于被動(受體)的地位,而我國長期的教育模式也是將兒童處于被動地位進行的。孩子總是被無條件無選擇地接受教師傳授給他們的知識技能,采用機械的填鴨式教育,這是典型的應試教育。現代教育應該以充分調動兒童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為目的,充分尊重和保護他們的個性。藝術更需要個性,沒有個性就無所謂藝術。教師應尊重孩子對藝術不同的表現形式和方法,使他們形成自己不同的風格,切不可強求一律。比如有的孩子繪畫風格很細膩,有的孩子繪畫風格很粗獷大氣,有的孩子喜歡用線條表現事物,有的孩子喜歡用色塊表現事物。不管什么風格藝術的魅力就在于審美個性的獨特性,越有個性的藝術就越能體現其獨特的創造力。所以,在兒童美術教育中,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用啟發的方式,充分調動他們的個性思維,讓他們的天性和個性得以自由健康的發揮。
三、激發學生的個性創造
現代美術教育家伊頓說:“教育是一種勇敢者的探險尤其是藝術教育,因為它涉及到人類的精神創造。”可見,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是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因此,我十分注意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現藝術才華的空間,以提高學生的藝術創造力。在教學中,我從來不隨意扼殺學生作品里所體現的與眾不同的東西,美術作品的美具有多樣性,需要從不同的視覺角度去欣賞和評判,否則條條框框太多會限制學生的創作思路,使學生的作品顯得千篇一律,缺乏個性與活力。所以,不管學生的作品顯得夸張還是平淡,細膩還是粗獷,它都是有其內在的含義,是學生思維創造性的結晶,是學生心靈的反映。作業評講時我注意多講優點,多肯定學生獨具創造性的一面,激發學生創造、表現美的欲望。這樣做,同學們自然會變得更大膽、更主動地用自己的繪畫語言與外界交流,給學生的藝術表現提供一個有利的條件,從而創作出具有自己個性的藝術作品。總之,在我十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深切的感受到美術教育不僅僅是教孩子怎樣畫,畫什么,而是訓練學生多觀察發現美好的東西,多感受,多理解,有了自己的積累再加上老師正確的啟發引導,使想象的空間更寬廣,孩子們的美術創作能更加賦予個性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