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美術教學的德育運用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教師們常說,我們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可近幾年來,在教學不斷改革的過程中,很多學校和教師在重視教學成績提高的同時,而忽略了學生思想的教育。使現在很多學生自私自利,缺乏愛心,不懂奉獻,只求索取。
給大家舉個曾經深深觸動我的例子:
在初一年級的國畫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團體合作,我把學生分成小組,每組有一名組長,并負責分配組員輪流帶學具。一次,一個組長找到我,提出要把他們組的一個同學調離到別的組,原因是總不帶東西。我馬上找到那同學,說明輪流帶東西方便大家,也給自己減輕負擔,希望他能夠主動帶學具。可那同學卻說:“我又沒讓她們給我帶,她們愿意給我用”。聽了這話,我呆住了,我不知道,也沒有想到,他怎么會冒出這樣的想法。我有些詫異,有些茫然,也感到作為一名教育者的悲哀!
我們的國家需要人才,作為教師,我們責任重大。我們要培養出合格的接班人,而人的培養在于教育,德育則是教育的首位。所以,在我的教學中,把學生的思想教育放在第一位。這幾年來,在美術教學中注重了德育的滲透,嘗試了不同的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挖掘教材進行德育滲透
在初一教材中有《京劇美術》這一課,課前我做了一些調查:哪些同學聽過京劇?(回答聽過沒有一兩個)你喜歡聽京劇嗎?(回答非常肯定,不喜歡,原因是聽不懂)由此可見這一課程的必要性。京劇是我國的國粹,它包含了我國很多悠久的歷史文化。很多外國人都在學唱京劇,他們在學唱京劇的過程中也了解了很多中國歷史。作為北京人的我們卻知道的甚少,我通過精心的課堂設計安排,由歌曲《說唱臉譜》的mtv導入,引發學習的興趣,從行當、唱腔、舞臺表演、戲樓、服飾、臉譜、京劇美術作品欣賞、電腦練習畫臉譜等幾個環節進行講授,學生聽得津津有味,爭先恐后的上電腦前添色臉譜。課程的最后,我叫起其中一名課前說不喜歡京劇的同學,她說“我現在開始有些喜歡京劇了,沒想到京劇還包含著這么多的知識和內容,而且她是我們民族的驕傲”聽到孩子這么說,我心里非常感動。這節課的目的就在于加深民族藝術在學生頭腦中的印象,誘導學生對學習民族藝術的興趣和熱愛。最后我告訴學生,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應該懂得自己民族藝術的特點,我們學習它,是為了繼承和發揚我們民族優秀藝術遺產。教育他們要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不要以為什么都是外國的好,從而激發他們心靈深處的愛國熱情。
二、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德育滲透
工藝課在課本中占了很大的比例,這里就包含如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如何教育學生珍惜使用材料的節儉教育。我一般采用談論的方法,發現生活中材料的美,并利用材料。我提倡低耗佳效,但是現在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不少學生花錢如水,在學習手工制作時,購買制作材料,一買就是很多,制作時又不懂得節約,我發現了就及時進行教育,在班上樹立勤儉節約的好榜樣,指導他們合作購買材料,怎樣使用材料可以盡量避免浪費,我還鼓勵學生廢物利用,變廢為寶,多采用一些廢舊物品進行手工制作,使學生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珍惜今天的美好的學習生活。
欣賞課的教學,是要讓學生從古今中外的大師們的作品中去感受美、體驗美,從而開闊他們的眼界,提高審美能力、欣賞能力。多采用欣賞法、談話法、設問法,多種教學方式的運用,能增強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中滲透德育教育,也能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小組合作是我在教學中常使用的一種教學方式,我讓學生分成小組來共同合作完成作品,并進行比賽,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合作的樂趣,培養他們集體榮譽感和團結相互合作的意識。
三、注意配合節日,從中進行德育滲透
很多重大節日都是喜慶的日子,教師如能抓住此機會,適時推進一些情感教育,既能調節學生的學習情緒,又能溝通師生間、同學間的情感交融,一舉兩得。如:在母親節,我讓學生欣賞優秀flash短片《貓》,短片記錄了貓媽媽為了撫養小貓歷盡艱辛,在小貓受到欺侮的時候,不顧一切的保護她的孩子,那時的媽媽象一只兇猛的老虎,后來媽媽被別人陷害,為了救媽媽由什么都怕的膽小鬼,變的異常的勇敢,最后用真情戰勝了妖魔鬼怪,媽媽的終于被救了回來。當短篇播放完后,教室里啞雀無聲,同學們已經被母子間的親情深深打動,不用更多的語言,而思想已經滲透進學生的腦海。就此,我讓學生談談自己的媽媽,很多同學動情的回憶媽媽對自己的照顧,為了表達對媽媽的愛,建議學生在母親節到來之際,給媽媽做一張賀卡,借此,講解賀卡的制作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家長的關愛。
在3月22日,世界水日,我給學生上了《節約水資源》這一課,通過水知識介紹,節水宣傳畫和漫畫的欣賞,以及節水動畫的感染,讓學生深深的體會到世界水資源的缺乏,節約用水,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應該從愛惜一點一滴水做起,牢固樹立“節約用水光榮,浪費用水可恥”的觀念,時時處處注意節約用水。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節水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通過這一課程的學習,不斷強化學生的節水教育,在廣大青少年中傳播節水理念,學習水情知識,樹立節水意識,從小處做起,共同行動,堅持不懈,努力培養科學、文明、節約的用水習慣。
四、就事論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
為了調節課堂氣氛和加強學生保護動物,愛護環境的意識,我曾經讓學生欣賞一個flash動畫《盛夏的果實》,短片描述了一個小孩很小的時候曾經幫助過一只小鹿,并和小鹿有了很深的感情,后來,小孩長大了,引來一個投資的商人,伐木建場,生產一次性筷子,把家鄉的樹木都砍掉,破壞了自然生態環境,使小鹿無家可歸。正當他數著賺來的鈔票時,那個商人正用獵槍對準了小鹿的頭部,剎那間,鮮血迸出,小鹿身亡。男孩憤怒的撕毀了合同書,抱住受傷的小鹿,淚流滿面,后悔不已。看到這里,很多同學都流淚了。而恰恰相反,個別同學居然咯咯的笑了,這讓我實在是不可理解。針對這種情況,我課下分別找到那幾個學生,了解他們“笑”的原因,基本上都是感覺好玩,我問他們,你們用心看了嗎?他們都遙遙頭,我又再次讓他們欣賞,這次,他們沒有笑,其中還有一名學生眼里也含著淚花……有個同學還憤恨的說,那個商人實在是太可惡了,看到孩子們這樣負有同情心,我慧心的笑了。
有的學生對我說:“最喜歡上美術課了,平時學習任務緊張而沉重,我們經常被壓得喘不過氣來,可是美術課卻讓我們感到輕松,而且經常欣賞到精美的flash動畫,讓我們心靈受到震撼,又讓我們欣賞美麗的畫面,是您給了我們美的知識和一顆更純更美的心”。我十分感動,我愛我的學生。
學生喜歡上美術課,我感到欣慰,在教學中我盡力變換不同的教學方式,發掘教材中包含的豐富的思想內涵,不放過任何一次德育滲透機會。美術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猶如“春雨潤物細無聲”,在學生純潔無瑕的心田里,種下美好的種子,必能開出絢麗的花朵。
參考文獻:
《中國美術教育》雜志;
徐勝三主編《中學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
邵瑞珍主編《學與教的心理學》,華東師大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