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生自主性學習地理教學論文2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第一篇
實現探究式學習的第一步就是充分調動學生的個人學習的潛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傳統的地理教學方法簡單而單調,強調灌輸給學生靜態的地理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無需動腦,死學課本,缺乏自主性,完全排斥了學生的獨立思考,扼殺了學生的個性,極大地鉗制了學生的獨立自主意識,因而效果不佳。眾所周知,學生的頭腦不是一個知識填充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點燃的火把。這個思想與知識經濟時代,學生必須學會學習。為此,在地理教學中就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教師要努力建造良好的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營造良好的情境與課題,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與興趣,如在地理教學中,充分聯系與課本密切相關的現實案例,播放一些公共議題視頻如環保、霧霾、汶川地震、日本火山爆發、厄爾尼諾現象等,或實地參觀一些地理風物,提出一些富有探索和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充分應用所學地理知識,上網搜索,互相質疑等,讓學生去探索。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可給學生布置實踐作業,讓每個學生制作一期本地區的天氣預報節目,模仿中央一臺的天氣預報,進行講解,如果能把所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實踐,學生自然感興趣,愿意學,樂于學,學得好。
二、學會合作,培養團隊精神
現在社會的發展更需要善于合作和有團隊精神的人,具有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是新世紀人才的必備素質,也是這次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非洲有一句格言:如果你想走得快,那就一個人走;如果你想走得遠,那就一起走。為此,在地理教學中,要切實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如在課堂教學問題的研討、課后習題的布置以及實踐探究活動的開展中滲透合作意識。豐富的社會生活給我們的地理教學帶來了更多的素材。例如,我的所在地屬于邢臺市,而它是近年來全國霧霾最嚴重的城市,而沙河市又是邢臺市霧霾最嚴重的城市。我在講授了《多變的天氣》后,結合農村學生的特點,給學生布置了一道社會實踐作業:本地霧霾的成因與治理。其中包括許多小問題,如本地污染企業種類與污染現狀;秸稈焚燒的危害和防治;露天礦業的污染現狀;沙河電廠的污染現狀和汽車尾氣的污染與防治等等。這個問題憑學生個人之力難以一一解決,只有集思廣益,分工合作,才能完成,如實地觀察、采訪專家、網上查閱資料等等。結果證明,學生興致很高,準備充分,最后形成了一個調查報告,并以適當方式上報環保局,供他們防治霧霾決策參考。實踐證明,這種開放性的作業,可以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和能力以及與人交際的本領。
三、培養跨學科能力
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學科界限日趨模糊,通才比專才更適合社會需要。在地理教學中要有意識拆除學科間的藩籬,打通學生諸科目間的聯系,有意識地向歷史和政治學科滲透,借以培養學生的大文科意識,培養學生的跨學科能力。具體實施上,以問題為情境,地理知識為載體,借以整合史政知識等學科內容。如我在講完資源與環境有關章節后,結合本地的情況,讓學生選做一道社會實踐題:資源的種類和開發前景;污染企業的種類;本地水污染的現狀與防治;農村垃圾處理的現狀與反思等,讓其調查走訪,寫成考察報告或小論文,借以培養學生的憂患意識,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其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增強環保意識,鍛煉寫作才能,使之在以后的復雜社會生活中,遇到難題可以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去解決。
只要我們積極轉變觀念,落實地理課標要求,學生素質與能力的提高必將會落到實處。
作者:賈華軍單位:河北省沙河市第五中學
第二篇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正如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期待與認知傾向,是行為的先導,是教學成功的先決條件。只有激起學生參與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讓學生充滿激情與動力,讓學生主動學習、樂于學習,才能達成預期的教學效果。在地理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我們首先就要重視學生對地理學科學習興趣的培養,激起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以發揮情感的正面效應,增強學生主體參與意識與自主學習意識,這樣才能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1.精心導入,讓學生樂于學習。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在整個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我們要精心設計地理學科導入環節,要為學生設計一個新穎、巧妙、生動而富有趣味性的導入,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學生帶入最佳的學習狀態,讓學生將注意力集中于新知的學習上來,讓學生樂于學習。問題導入:初中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依據學生的這一心理,我們要避免直白的講述,而是通過設計具有探索性與挑戰性的問題來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制造認知懸念,這樣可以激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從而改變學生的被動學習,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新知的學習上來,以解決心中的困惑。直觀導入:初中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處于認知的初級階段,采用圖片、插圖、地圖、多媒體等直觀導入,符合初中生的思維特點與認知規律,可以大大增強教學的直觀性與形象性,從而激起學生對地理學科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同時這也符合地理學科學習規律,更加利于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深刻掌握與系統構建。
2.重點闡明,讓學生主動學習。以往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淡薄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們過分地依賴教師,認為自己只要記好教師所講解的知識就可以了。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通過向學生講述一些名人成功實例等來向學生闡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讓學生意識到未來社會的文盲不是沒有知識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打破長久以來對教師形成的依賴心理,才能激起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讓學生具有強烈的自主學習意識。
二、開展前置性學習,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探究
前置性學習與傳統的預習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傳統的預習是讓學生圍繞著教材來展開,找出教學的重點與難點,以加強聽課的針對性,通過教師的教來解決,重點在于學習內容。而前置性作業則是學習新知的一種準備,包括知識、思考、興趣等多個方面,可以拓寬學生學習的深度與廣度,重點在于學習方法,可以通過閱讀、實驗、制作等多種形式進行。這樣既能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又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了更有效地開展前置性學習,在布置任務時要做到以下幾點:
1.指導性。前置性作業并不是隨意布置的,它是為后面的教學服務的,要能夠達成預定的教學目標。因此前置性作業要具有指導性,要體現教學思路,具有導向作用。可以作為引子,引導學生順利地進入新知的學習,也可以是教學的重點或是難點,讓學生明確學習主次,便于學生理解與掌握。
2.多樣性。采用個人完成與小組合作完成相結合的方式。小組合作型作業更符合現代教學的需要,既利于任務的完成,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更能發揮小組的優勢,解決那些個人所難以完成的任務。因此在布置時要將個人作業與小組作業結合起來。在小組合作作業中,要做好成員的分工,這樣小組成員才能各司其職,合作才能順利展開,取得預定的目標。
3.趣味性。富有趣味性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富有趣味性的作業才能具有強大的吸引力,才能激起學生參與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否則任務沒有趣味性,學生不愛完成,注定是失敗的。如我們可以讓學生進行繪制圖表、制作模型、表演劇本、口頭匯報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符合學生特點與學科特征,更能激起學生飽滿的熱情與亢奮的狀態,從而讓學生主動完成,享受樂趣。
4.開放性。封閉性的任務只能將學生限定在條條框框中,學生只能依照特定的思維與思路來展開,這并不利于學生知識的掌握與能力的培養。而富有開放性的作業,則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引發學生的想象,讓學生充分運用所學,挖掘自身的潛力,讓全體學生都能有話可說,這樣才能達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靈活運用,提高學生實踐水平,培養學生思維的獨創性與發散性。
三、創設主動參與情境,引導學生開展合作探究
在教學中我們要讓全體學生都能主動參與進來,全體參與、全面參與,這樣才能使教學面向全體,確立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過程,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地學會學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此在教學中我以問題為主線,將學生帶入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探究,讓學生在探究中獨立思考、積極思維,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地走進地理教學,學會自主學習。如在學習《水資源》時,我提出這樣的問題:1.舉出水資源遭到破壞的實例;2.繪制一幅以保護水資源為主題的漫畫。讓學生展開小組探究,發揮小組的優勢來進行信息的收集與整理,交流與討論。通過對問題的探究可以讓學生在實例中體會破壞之嚴重、保護的迫切性與必要性,同時繪制漫畫又可以展現學生的個性與創造性,這樣更加利于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更利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總之,在教學中我們要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滲透于教學的各個環節中,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展開主動而積極的探究,以獲取知識、提升技能、掌握方法,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作者:蔣力軍單位:河北省平鄉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