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園林景觀植物配置分析(4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經濟狀況的不斷提升,在現有的經濟模式下,人們對于生活的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態型園林就是城市中生態環境的關鍵組成部分,這種園林景觀的建設已經逐漸變成城市生態環境發展的必備過程。生態型園林在建造的過程中,就是以建筑物、植物、山石以及水源為基礎的一項建筑工程,這種建筑工程有效地融合于生態建設方法與園林景觀設計的相關的理念,結合現有的建筑技術,將生態理論中的植物進行進一步的配置與分析。本文以生態型園林景觀設計與植物配置進行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生態;生態園林;園林景觀;景觀設計;植物配置
城市環境在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地進行變化,人們對于居住環境也在不斷地進行提升,這種目的性的提升使得生態型園林成為現代城市生態系統的整體發展目標。將生態型園林景觀的內容進行進一步的分析:首先生態型園林景觀設計應該遵守觀賞性以及藝術性的要求,生態型園林景觀就是給人以美化環境為整體目的的項目,希望在建造之后能夠給人們提供一個休閑、娛樂的場所,為城市的發展進行進一步的推動。然后,生態型園林景觀建設可以改善城市中的生態環境,這種生態型園林景觀設計的建設可以起到凈化空氣、降低噪音、防塵防風等優勢展現,優化城市居民的居住狀態。生態型園林的建造為人們提供了比較優質的休閑區域,改善了城市的整體環境程度,提升了人們的生活質量,為城市今后的發展進行了可持續項目的規劃。
1生態型園林景觀設計的原則
對于生態型園林景觀設計的原則來說,可以分成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1.1統一性的原則
在城市生態型園林景觀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將相關的線條、色彩、比例以及質地都進行進一步的變化與完善,在城市景觀設計的過程中,應該保證多樣性的設計特點,并且,在整體的構建方面應該融合統一性的優勢,這樣的生態型園林景觀設計才能進一步展現和諧統一、生動活潑的雙方面內容。生態型園林景觀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將統一性的內容進行全面的展現,在同一種進行變化的內容滲透,最終實現景觀與其他各個部分的內容進行相互協調。
1.2美觀性原則
在城市生態型園林景觀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將美觀性的原則進行逐步的實現,這種目的的展現就是應該將生態型園林景觀最大程度上進行大眾審美的滿足,這種思維與視野的滿足可以緩解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審美疲勞,展現生態型園林景觀的特殊美感,實現藝術與科學的雙重目的。在進行生態型園林景觀植物配置的過程中,應該將植物造景的功能與相關的觀賞價值進行進一步的展現,整體性的完善植物群落的配置效果,按照人們對于植物的觀賞眼光進行進一步的規劃。
1.3因地制宜原則
在城市生態型園林景觀設計的過程中,應該按照城市自身的特色進行進一步的條件、地域內容設計,只有將城市的各個因素進行進一步的規劃,才能全面性的保證因地制宜方針的落實,根據人們對于生態型園林景觀藝術的觀賞要求進行全面性的融合,從整體性的層面上進行生態型園林景觀造型的打造。
1.4經濟型原則
在城市生態型園林景觀設計的過程中,還應該將經濟型的原則進行逐步的滲透。生態型園林景觀的設計理念就是為了給城市中人們營造一種輕松舒適的生活環境,并不是一種追求奢華的渠道。在城市生態型園林景觀的設計過程中,應該保證以較少的投入進行最好效果的展現,盡可能的使用綠色的建筑環保材料,將城市中自身的資源進行合理的運用,以保證國家要求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能夠進行進一步的落實。
2生態型園林植物的配置模式
對于生態型園林植物的配置模式來說,可以分成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2.1觀賞植物的有效配置
在城市的生態型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觀賞植物的配置是一項必不可少的要求。合理搭配色彩反差可以進一步提升最后的觀賞效果。在這種生態型園林景觀設計背景的要求之下,應該滿足觀賞以及經濟的多方面要求。將觀賞性的植物放置在比較明顯的位置,可以有比較優質的觀賞效果。比如:可以使用多變的植物進行生態型園林景觀的植物放置,這種植物類型的放置可以進一步的提升生態型園林景觀的美觀效果;使用常綠樹種可以利用其自身顏色的深淺效果進行觀賞層次的搭配。
2.2層次分明的植物配置
在城市的生態型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應該將層次分明的內容進行進一步的規劃,這種規劃可以有效地降低生態型園林景觀配置單調的現象產生。使用綠草、花卉以及喬木等不同的植物類型進行不同樣式的多種層次藝術搭配,使得整個生態型園林景觀能夠達到豐富的層次以及色彩效果。如高1m的黃楊球,高3m的紅葉李,配置高5m的檜柏和高10m的楓樹,可以進行進一步的搭配,在搭配的過程中,應該將從高到低,層次分明的原則進行進一步的實現,不同地花期應該進行分層的搭配,延長整個城市生態型園林景觀的觀賞時間,保證所有的植物都能夠進行充分的運用,形成比較具有自身特色的觀賞效果。
2.3季節性的植物配置
在進行城市生態型園林景觀植物配置的過程中,不僅應該最大限度的避免植物配置的單調性,還應該在城市的四季中進行不同植物景觀的展現。景觀在不同的季節情況下,應該展現不一樣的自然特色,讓城市中的人們可以感受到城市中自然風光變化的多種多樣。按照城市季節的變化進行相關植物的配置,可以讓觀賞者在生態型園林景觀的觀賞過程中,感受到大自然自身的變化以及活力。這種季節性植物的配置類型,不僅僅可以將生態型園林景觀設計融合到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中,還可以將生態型園林景觀中相關的植物進行全面性的講解,讓人們在觀賞過程中,還能夠進行植物的認識,充實自身對于四季植物的了解。
3結語
隨著國家對于環境的不斷規劃,環境保護的相關內容也在進行著進一步的完善,生態型園林景觀設計就是將這種環境可持續發展理念進行充分落實的一種渠道。在生態型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這種設計的要求并不是將所有的綠色植物進行全面性的堆積,而是按照美學的要求進行進一步的觀賞展現,這種和諧統一的原則才是園林景觀意識不斷發展與提升的關鍵內容。生態型園林景觀就是我國在現階段城市綠化的發展趨勢,這種發展的趨勢就是今后城市中可持續發展的根基力量。這種隱含的力量可以有效地將城市進行進一步的推動,給人們在日常的生活中營造一個比較優質的環境觀賞范圍,將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整體目標進行全面性的落實,按照國家的戰略方向進行全方位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彭靜,郭勇君.生態型園林景觀設計與植物配置分析[J].南方農業,2015(36):92+94.
[2]吳玉.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與植物配置分析探討[J].中外建筑,2011(01):105-107.
[3]鄭燁.中亞熱帶城市公園植物群落節約性評價及優化模式構建[D].浙江理工大學,2015.
[4]趙旭.低碳理念在城市園林植物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2014.
[5]肖菡.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與植物配置分析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27∶179.
作者:丁笑菊 單位:江西同濟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篇:園林景觀植物配置和種植工藝研究
摘要:院在現階段的發展中,各地方的污染情況不斷加劇,想在客觀上改善城市環境,就必須加強園林景觀方面的建設。本文針對園林景觀中的植物配置以及種植工藝展開討論,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院園林景觀;種植;配置
目前,園林景觀的建設成為了社會上重點關注的內容,任何一個方面出現缺失后,都將對后續的城市建設造成不利的影響。園林景觀中植物的配置、種植工藝的選擇,都要從客觀的情況出發,從而在多方面提升工作水平,減少系列因素造成的負面影響。
1園林景觀的植物配置
1.1葉子色彩配置
每個園林在建設的過程中,都會特別關注外表所呈現出來的美觀度,尤其是各類花草樹木,葉子的色彩配置將會直接影響到參觀人的心態,對該區域的整體影響也比較大。葉子色彩的配置中,多數情況可以將其劃分為2類。第一類,植物的葉子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綠色,但是到秋季來臨時,葉子就會變得枯黃和脫落,從而完成自身生長的交替。葉子色彩的配置,應具有區域化的特點,不同的種植區域,選擇不同的葉子顏色,但在范圍上要有效把控。第二類,植物的葉子呈現為不同的顏色特點,有些植物的葉子甚至會隨著晝夜的更替而發生相應的變化,并且在自身的形狀和美感上,也表現為較大的不同,從而能夠在園林景觀上呈現出較多的樣式。
1.2植物的形狀配置
現在很多園林景觀在建設過程中,都會充分考慮到植物的形狀特點,由此更好地規劃植物栽種范圍、數量,從而間接地提高外在美感。筆者認為,在園林景觀的植物形狀配置上,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第一,所有的植物都要根據自身的生長情況、未來的生長效果進行配置。例如,美人松就是非常有欣賞價值的一種樹木,并且能夠保證空氣凈化和園林內部的水源涵養。但是美人松比較適合單一的種植,不要在同一片的區域中種植太多,否則會對美感造成影響。可以在美人松的周圍栽種小型的花草,不僅襯托了美感,同時還完成小型生態的循環。第二,植物的形狀配置當中,還要考慮到日后的修剪工作。園林景觀建設與純粹的生態建設存在不同,不可能任由所有的植物隨意生長,而是會階段性地修剪,保持植物的枝繁葉茂。在配置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日后修剪,從而完成花草樹木的有效規劃。
2園林景觀的種植
目前,國內很多地方都在持續開展園林景觀建設,但一味地在外部表現上努力是不夠的,還必須提升種植工藝,結合植物的生長情況、具體的功能等,完善種植方案,為園林景觀的后續拓展提供較多的幫助。
2.1選擇種植季節園林景觀
一般是在城市內部建設的,在環境方面并不占優勢。為了保持園林景觀能夠達到預期效果,應合理選擇種植的季節,針對不同的植物類型,選擇匹配的季節來種植,從而加強后續的維護。首先,并非所有的植物都可以在春季種植,部分植物在夏季、秋季種植后,可以更好的生長,在價值上也比較突出。其次,植物的種植季節要考慮到當季的天氣變化情況。例如,部分植物雖然適合在夏季種植,但夏季除了陽光充足外,降雨也比較多,尤其是在南方城市,降雨量會在夏季迎來高峰。此時,應分析該地方的降雨量和光照等指標,觀察該季節種植能否得到理想的效果,之后開展具體的種植工作,避免出現差錯。
2.2種植方法的選擇
現階段的技術發展較快,很多種植技術都獲得了學術界的認可,申請的專利也較多。但是,并非所有的種植技術都可以廣泛的應用。例如,無土種植技術已經獲得了業界的肯定,但由于成本較高,且在園林景觀中應用時,很容易受到參觀者的影響,外部的保護如果不足,則會遭到天氣的破壞。建議在選擇種植方法時,把經濟成本、綠化效果等作為重要的衡量指標。在植物種植時還應考慮到“適地適樹”的原則。植物種植應盡量使用鄉土樹種,方便以后的養護管理。近年來隨著園林景觀的發展,很多園林選擇從國外引進不同的樹種,雖然可以增加植物的多樣性,但卻為后面的養護管理工作帶來了困難。不僅這樣,有的樹種被引進到另一個地方,因改變了其生長環境導致生長緩慢。打造園林中漂亮的景觀,還要考慮到植物的生態要求。不僅要滿足植物的生長環境,還要了解植物的生態習性,因地制宜,這樣植物才能生長得更好更快。
3總結
本文對園林景觀中的植物配置以及種植工藝展開討論,目前很多園林都獲得了較大進步,改善了空氣質量和城市生態環境。日后,應深入研究植物配置方法和種植工藝,推動園林景觀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遲建敏.淺談城市園林綠地植物景觀建設及綠化中的植物配置[J].吉林蔬菜,2014(11)
2康彩云.淺談園林景觀設計中植物的配置[J].農業與技術,2014(9)
作者:李寶霞 單位: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林業局
第三篇:小區園林景觀植物配置探析
【摘要】對于城市住宅園林景觀設計關乎到城市內部氣候的環境品質,從某一點上來講會影響到城市的生態環境整體效果。筆者就本文城市園林的景觀設計與施工方法,對現在的住宅小區景觀園林的特點進行分析,詳細的闡述了城市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設計與植物的配置要,望能夠給其他的學者提供寶貴的經驗。
【關鍵詞】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設計;植物配置
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與建設已成為城市建設人員關注的熱點,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其建設反映了城市發展對城市建設的重視。住宅小區屬于城市內部環境,其主要包括住宅小區,辦公小區與學校等城市居民工作和學習的地方。住宅小區作為城市的重要部分,其景觀環境設計對于建設城市主干道與大型公園而言,存在著不少的問題,某一點上影響著城市環境的質量。所以本文從園林景觀設計方面出發,對住宅小區內的園林景觀設計與植物配置進行了研究,希望能夠對建設成環保與文明的住宅區提供一些具有建設性的寶貴意見。
1住宅小區的園林景觀特點分析
以現在的城市住宅區為例,建筑風格多為混合式的。在小區內大多數建筑的布局風格多為行列式的布局,極少數為周邊式的布局。由于建筑體設計密度較大,樓層較高與人口密度較大,人均綠化面積較少。居住空間質量的重要標志就屬綠化環境。不僅僅有著凈化空氣與豐富景觀作用,也是居民的交往空間和活動的場所。不僅僅居住景觀設計體現在各種造景的組織與策劃上,而且還參與著居住區空間形態塑造與空間環境創造上。
2住宅小區景觀園林的設計要點
2.1住宅小區園林景觀的類型
對于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設計而言,簡單的可分為四種情況,其代表了住宅小區綠化景觀設計不斷發展的四個階段。在樓與樓之間,或是小區的出入口主要有幾顆大樹,但是矮小的灌木居多。小區內以大面積的綠地為主,期間會有一些花壇,假石與簡易的小型游樂場。
2.2在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設計中應該考慮的問題
2.2.1利用空間擴大綠化
對小區進行綠化時,我們規定了綠化面積標準,小區綠化應確保三成以上的綠化率,而且綠地自身綠化率要大于七成以上。小區的質量,即便不會通過數字來呈現,但是設計師們為了考慮更多的綠化面積也應該認真思考。因為目前的居民樓的樓層相對較高,在小區綠化的時候不能只考慮低樓層居民,也要考慮中樓層與高樓層居民們俯視時對小區的景觀美感。
2.2.2改造小區原始狀態
有些小區在建設的初期,只考查了地形,后將其推平,然后在平地建設綠化帶。這樣就會破壞當地起始的地形風貌,在小區的建設之初就要充分考率當地現狀。在小區的建設時應該對其當地的自然古跡與古樹木進行利用保護。因為古跡是歷史與文化的象征,其能夠體現小區的文化,展現小區的特色,能夠提升居民的生態意識。
2.3合理組織景觀空間
小區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內容就屬空間設計。小區景觀園林設計秉承從實際著手,依據小區空間起始情況,采用多種空間方法。利用空間上的優勢擴大綠化面積,盡量符合小區生活的人們的需要,提升小區居民的居家環境。居住的小區園林景觀同平時的生活緊密相關,更加的具有實用性。
2.3.1空間分割
對于景觀空間上的分割應該滿足居民在綠地活動的需求與感受。人處在安靜的環境里,封閉的空間就會給人寧靜與安全的感覺,便于休息。敞開的區域就會增加人們交往的生活氛圍。人處在流動的時候,分割空間就會對視線起到抑制的作用。通過分割空間就會創造人們所需要的空間尺度,豐富我們的視覺效果。
2.3.2空間滲透
對于空間滲透與空間分割是相輔相成的。單單的分割沒有滲透與空間聯系就會令人感到壓抑,通過向相鄰空間擴展與延伸就會產生層次的變化。在設置分割物用門窗,花格墻和植物框景時,可用門洞手法使被分割空間既保持獨立,又能讓人們有場所感,與外界緊密聯系。利用花架居住區綠地中的花架不僅僅可以分割空間,還會使得兩側的景物互相借鑒與彼此襯托。用裝飾花墻和景門把樓區封閉成不同的庭院,打破了樓群的呆板布局。形成了幢幢有院與院院有景的形式,改變了居住區的生態環境。
3住宅小區園林景觀的植物配置
3.1住宅小區的植物配置原則
要了解植物氣候特征、光照強度、濕度等,植株高度與開花期花色等情況,遵照適合當地與合適植物的方針。依據綠地的不同性質與功能植物,合理配置與高度搭配要合適。色彩搭配一定要協調發展。植物搭配一定要注意自彩的變化對比,具有豐富的季節性變化。
3.2利用光,四季變化與植物景觀合理配置
善于借助光,影與聲對植物景觀進行營造。光與影是可以使得園林植物景觀富于層次與深度。一旦植物與日光,月光,水面和冰面等結合起來,就會形成各色各樣如詩如畫的光影美景。梅旁的疏影,如檐下的陰影與花下的剪影,此外水中的倒影,最富詩情畫意。于此同時,在景觀設計中,豐富園林植物景觀藝術的精粹就是色彩的運用。
3.3利用自然的山體,建筑本身與植物造景
有水體的住宅小區,可以利用水岸線自然的曲折輪廓,可以用自然的山石造景。建設在山體上的建筑就會利用自然的山坡與建筑進行造景,與當前的植物配置,以期達到建筑與園林景觀共融和諧。以某市辦公小區園林景觀設計為例,通過園林種植為主要形式來反襯小區的自然之美。其一,各種植物相互之間的配置,要充分考慮植物種類的選擇與樹叢的組合等園林的意境。其二,在設計時,不應該一味追名貴樹木。通過植物與山石,水景與建筑等之間的和諧配置。以期待達到最好的景觀功能性,實用性和經濟性,并且要取得良好的效果。
4結束語
城市住宅小區的園林景觀設計,應該遵循生態優先與以人為本的原則。能夠使得小區的園林綠化結構和自然的地貌相一致,能夠做到因地制宜與因需選種。在對于城市住宅小區的園林植物配制的時候,應該充分考慮物種的生態特征,合理選擇植物種類,形成結構合理與種群穩定的群落結構。另外,應該保護物種多樣性,多多建造混交林,加強群落抗干擾能力,形成住宅內部的環境,提升生活品質,促進城市健康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孫衛邦.鄉土植物與現代城市園林景觀建設[J].中國園林,2003,19(7):63
[2]王今琪.利用地域特色創造景觀個性[[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05
[3]譚曉紅.城市街道空間地域性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04
[4]許健宇.自然與理性的對話[J].中國園林,2008.2:47-53
[5]蘆建國主編.種植設計[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12
作者:袁利紅 單位:浙江佳匯建筑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篇:園林景觀設計植物配置的應用
【摘要】園林設計是營造城市景觀,構建綠色城市環境的重要因素。在實際的園林設計過程中,可以通過植物造景,提高園林設計的質量與整體效果。在進行植物造景時,需要針對不同植物的生活習性和顏色特點,對其進行系統地配置。本文首先對植物配置與植物造景進行概述,然后對園林景觀設計中植物配置的原則進行分析,并對園林景觀設計中植物配置的應用進行詳細闡述。
【關鍵詞】園林;景觀設計;植物配置
1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城市公共綠地和園林的要求日益提高,城市園林的理念越來越被社會和民眾所接受和認可。這種理念結合學原理和現代的科學技術,從構成園林綠地的各要素出發進行建設。植物配置是園林設計的重點和主要內容,因此,對其進行詳細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2植物配置與植物造景的相關概述
2.1概述
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植物配置與植物造景是提高園林景觀設計水平的重要途徑。植物配置,主要是結合地區的實際情況,科學地對植物的種類、色彩等進行選擇搭配,促使植物的實際情況能夠與園林整體的設計內容相匹配,提高園林設計的整體效果。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植物造景,是建立在植物配置的基礎之上的,并借由選定的植物,通過亭臺樓閣、山水地勢等的配合,形成具有植物特點以及園林特點的園林景觀。在進行植物配置與植物造景時,需要重視環境的保護和迎合,促使設計更加合理。
2.2園林設計中植物景觀的作用
園林設計中的植物景觀是提高園林設計水平,構建園林風采的重要因素。園林設計中的植物景觀是十分重要的,需要科學地對其進行合理的布置。
(1)改善環境,優化質量。園林中植物的布置與造景,可以使園林內部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園林景觀,同時還可有效地改善園林內部的環境,優化質量。
(2)植物景觀可以為人們營造一個健康舒適的環境,給予人們一個休閑、娛樂的空間,并使人們在欣賞植物景觀的同時,完成心理的洗滌,陶冶人們的情操,促進城市居民與環境近距離地接觸。
(3)植物景觀可以喚醒人們對環境的保護意識,達到宣教的作用,促使人們能夠積極地開展環境保護,構建健康的環境。
(4)植物景觀的基本作用是供人們欣賞,不同植物與色彩的搭配可形成與城市環境截然不同的植物景觀,給予城市居民以放松與閑適。
3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植物配置原則
3.1統一原則
園林景觀設計,需要根據不同種類植物所表現出來的形狀、色彩、質地以及線條等,進行研究分析,通過合理的配置來形成豐富的景觀。但是不論選擇應用多少種類植物,均需要遵循統一性原則,即相互之間具有較高的協調性,既能突出不同景觀植物的特點,同時也可以滿足整個園林景觀設計的統一性。如果過于追求特殊化、個性化,很容易造成園林景觀分裂,顯得雜亂無章,且過多的色彩會適得其反,使人心煩意亂。而過于單一的色彩與線條,同樣會使得園林景觀過于平淡呆板。因此在景觀設計時對于植物的配置,應在統一中追求變化,提高園林設計的靈活性。
3.2因地制宜
根據本地區的自然環境對植物進行設計規劃,此地區適宜哪種植物的生存,就選擇哪種植物,在對植物進行規劃設計時,除了要根據本地區的環境條件、土地肥力、遠處景觀等多種因素設計外,同時,還要給不同種類的植物合理搭配,進一步促進植物的正常生長。
3.3景觀性原則
植物配置的目的是創造和諧的景觀,所以應保持景觀在時間變化和空間變化中的可觀賞性,通過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結合表現出植物群落的美感,通過對各種植物材料的功能和特點的研究,根據美學設計原理和對植物群落的觀賞要求合理配置植物。
3.4功能原則
在進行植物配置時,還應考慮綠色植物本身具有的功能。在城市綜合公園設計中,應重點考慮樹大蔭濃、樹形端莊、色彩豐富且具有鄉土氣息的喬灌、藤本及地被植物。
4園林景觀設計植物配置方式
4.1植物葉色配置
植物配置為園林景觀設計的要點,通過良好的設計來呈現出城市文化,且可以提高整個園林景觀的藝術性。觀花與觀葉為常用的一種植物配置方法,對于不同的植物種類其花朵與葉色具有明顯的區別,可以以此為特點進行設計。觀花主要以植物花朵為對象進行設計,根據其顏色、形式以及味道等進行分析,來形成區域特點,營造良好的景觀環境。觀葉則主要是指彩葉植物,以及植物形式特殊的種類,經過合理的搭配,與周圍環境以及基礎功能進行融合,更好的滿足人群對環境的需求。
4.2植物層次配置
在進行植物配置與植物造景時,需要加強對相關知識的解讀和場地空間環境的分析,從而明確園林植物配置的基礎,并遵循植物配置與植物選擇的基本條件。重視植物與植物之間的配置,結合園林造景的色彩、光影,對植物的種類、顏色等進行選擇。在進行植物配置之前,需要立意在先,結合地形特點等將植物布置在園林的山石和地貌上,促使植物發揮空間劃分功能。在面積相同的地段,采用植物配置造景時,可以突出樹冠的起伏,從而凸顯植物的韻味;在起伏不大的情況下,可以采用一株特高的植物,起到導標的作用。在進行喬木設計時,可以結合人體的高度,營造敞開或封閉的植物空間;在進行喬木為主景的時候,通常情況下采用孤植、列植的方式;在以灌木為主景時,通常采用群植或叢植的方式;在以草地為主景時,需要結合地形的特點,使得區域內的色彩可以得到有效的統一。
4.3季節特性配置
對于植物來說,其在生長過程中,對于不同的季節環境其所呈現出現的特征不同,其葉、花以及果實形狀等均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例如植物開花、結果期間葉色的變化,具有較高的觀賞性。因此根據植物季節生長特性來進行配置,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方法,可以營造出動態的變化色,使得整個園林能夠在不同季節呈現出獨特的景觀。
4.4鄉土植物與常規園林植物搭配
一般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地域性植物,而且植物種類也較多,這些植物由于長期生存在某一地域,它們很適應區域的環境,因此,他們的成活效率是很高的,在園林中配置這類植物,不僅能夠突出當地的地域性特色,還能夠有效適應該地區的生長條件。
4.5根據季節變化,合理選擇植物
眾所周知,我國的大多數植物一年只有三個季節的生長期,一到冬季一些植物就會自然的凋零、枯萎。然而,特別強調的園林的建設,并不會區分季節,無論是春季與冬季都要符合城市綠化要求。因此,在園林景觀設計時,一定要根據植物的習性對植物進行選擇,同時,要根據植物的不同與氣候變化,合理地對植物進行配置。
4.6觀花與觀葉植物結合
觀花植物是一種開花周期較長的植物,它與觀葉綠植穿插栽培,使人們不僅可以觀賞到綠葉,還可以欣賞到花朵,因此,只有這兩種植物的結合才能使得園林變得讓人舒適。例如:種植一些葉色紫紅的紅葉李、紅楓樹等,或配置一些深淺不一的植物,設計出層次感,如在同一景觀中可以種植顏色是淡綠色的草坪、深綠色的樟樹、暗綠色的油松等,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最終給人們一種不同效果的觀賞意境。
5園林中植物配置的應用
5.1公園概況
滿都海公園植物比較多,共有57種,分屬29科。其中喬木31種,占植物種數的53%;花灌木18種,占植物種數的32%;草本植物8種,占植物種數的15%。鄉土樹種占喬木種數的一半,絕大部分健康狀況良好;鄉土樹種占灌木種類的70%,喬木與灌木種類比例約為1:0.6,整體健康狀況處于I級水平。對滿都海公園的5個景觀空間和10個樣本群落進行抽樣分析可知,共有喬木樹種19種,按照應用頻度從高到低的順序依次為垂柳、油松、國槐、樟子松、圓柏等。垂柳由于在濱水地方生長性狀較好,其重要值超過60%;油松、國槐、樟子松的重要值均達到20%以上。在抽樣的植物群落中,紫丁香是出現頻度最高的灌木植物,在9個樣地均有應用。由于這兩種灌木的出現頻率過高,且紫丁香的重要值高達111%,所以致使植物群落中的景觀層次不夠豐富,呈現千篇一律的現象。在滿都海公園的樣本植物群落中,觀形類樹木占木本植物的比例最大,為60%,其次是觀花樹木(31.4%)、觀果樹木(8.6%),觀葉和枝干樹木占比均不足10%。觀形樹木的花多在春季盛開,占開花樹木總數的70%,夏花樹木占開花樹木的30%,秋季、冬季無開花樹木。通過分析可知,滿都海公園的植物群落配置在季相景觀方面以春景為主,其他季節植物景觀色彩相對單調。
5.2公園各景觀空間
植物配置研究
5.2.1入口
景觀空間植物配置入口空間的植物景觀營造采用色彩鮮明、層次豐富的植物與入口的人工景觀進行搭配。滿都海公園采用魚水情深花壇,在路的兩側通過布置層次豐富的植物群落和疏林草地,使游人的視線隨著植物的延伸而得到舒緩。在入口廣場上擺放的立體花壇,含有一串紅、矮牽牛、雞冠花等多種花類植物,種類豐富、色彩明快,較好地烘托了入口的熱烈氣氛。
5.2.2園路植物配置
滿都海公園園路分為主園路、次園路和散步小道3級,園路綠化包括行道兩側樹及喬木、灌木、花、草等復合植物配置。滿都海公園主園路采用油松、垂柳等冠大蔭濃的喬木樹種作為行道樹,樹下層密植綠籬,不但起到遮陰和分隔空間的功能,還能強化園路的延伸感。次園路設計上,有些園路兩側密植丁香、紫葉李、山桃等小喬或灌木;有些園路采用一側配置喬灌草復層結構,另一側列植行道樹的不對稱配置;有些園路兩側配置成自然植物群落。散步小道則采用喬灌草組成的植物群落,色彩層次豐富,搭配錯落有致。
5.2.3植物主景空間
植物配置園林植物主景空間植物配置需結合地形地勢進行,經過藝術布局組合,以植物材料為主體的群落和草坪邊緣整體配置成植物群落,形成疏密有序、開合有致的林緣線。滿都海公園的植物主景空間以開闊草坪布局為主,在草坪邊緣配置喬木以圍合草坪空間,在草坪中央零星點綴花灌木,不但提高了灌木的成活率,而且增加了草坪的景觀層次和空間美感。
6結語
總而言之,園林設計質量對于城市的環境改善效果有著很大影響,而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植物的分布設計,園林設計者在進行植物的配置工作時,要遵循與自然相結合的原則,因地制宜地進行植物分布規劃,堅持科學的設計理念,堅持以人為本,這樣才能夠有效提升園林設計的科學性。
參考文獻
[1]馬紹元.植物配置在城市道路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分析與應用[J].廣東建材,2009(07):339~341.
[2]孫愛華.談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植物配置[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24):36~37.
[3]祝恩勇.園林景觀設計中植物的配置應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32):134~135
作者:范琦 單位:長沙市規劃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