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企業會計信息質量控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和社會信息化程度的逐步提高,企業的各種經濟信息,尤其是會計信息越來越被決策者、投資者、債權人、企業管理者等會計信息使用者所重視,會計信息也是政府進行宏觀決策的重要依據之一。但同時,由于多種因素影響,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依然存在。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強化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控制。
一、結合企業實際,深入剖析產生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準確把握會計信息質量控制工作的主要矛盾和問題
影響會計信息質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當前滿足國家宏觀調控和市場運行需要的會計管理體系還沒有形成,會計規范體系還不完善,而企業又是社會各方利益的連接點,即投資者從中獲取投資報酬,管理人員從中獲取薪金,政府從中獲取稅金。各方利益經常發生沖突。微觀利益與宏觀利益的差異,在很大程度上對會計信息質量產生影響。
企業法律意識還比較淡薄,企業自我約束能力不強。目前會計監督、審計監督、稅務監督等監督標準不統一,造成各種監督尚不能有機結合,不能從整體上有效發揮監督作用。雖然有關部門每年都要進行稅務財務物價檢查,會計師事務所每年都要對會計報表審計驗證,但其經常性、規范性以及廣度、深度、力度都不能給企業內部監督提供有力的支持,進而難以形成有效的再監督機制。
二、大力宣傳依法理財、科學理財的理念,營造良好的財務工作氛圍
會計信息質量控制工作涉及一個單位的方方面面,會計信息質量問題往往不是會計人員的問題,如果僅僅停留在財務部門內部,停留在會計人員自身不做假賬的層面,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大力宣傳依法理財、科學理財的理念,深刻理解國家財經法規、行業政策、社會要求和具體企業制度之間的關系,遵循法律法規,完善企業理財的規則,構建科學的理財機制,運用科學的理財方法,創新科學的理財手段,為會計信息質量控制工作營造良好的內外部環境。
三、嚴把原始憑證關,從源頭上、基礎上控制會計信息質量
原始憑證是經濟業務事項發生或完成情況的書面證明。在經濟活動中,非法取得或填制、偽造或變造原始憑證致使會計人員依據不真實的原始憑證進行核算,結果導致一系列的會計信息失真。因此,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應從原始憑證這一源頭抓起。嚴格落實《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要求,深入分析影響原始憑證真實性、合法性、準確性的各種不利因素,理順單位內部的各種經濟業務往來關系,規范各種經濟業務的管理控制流程,夯實會計基礎工作,通過深化、細化全面預算管理,將財務管理與專業管理、會計核算與基礎資料管理有機結合在一起,降低會計信息失真的各種風險。四、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體系
內部控制體系是指各級管理部門在內部產生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基礎上,采取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能力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并進行規范化、標準化和制度化,而形成一整套嚴密的控制體系。它的功能有:1、及時發現、糾正可能出現的偏差,防范財務造假,避免把潛在的危機轉變為現實的損失;2、能使憑證有效、記錄完整、正確,稽核有力;能有效地堵塞漏洞、防止或減少損失,防止和查處違法亂紀行為。內部控制系統是保障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工具,是實施自動防錯、查錯和糾錯,實現自我約束、自我控制的重要手段。完善內部控制體系的關鍵是單位領導及員工具備較強的風險管理意識和理念,培育風險管理的濃厚文化氛圍,確保內控體系的高效運轉,使會計信息管理始終處于有序控制、持續改進的良性循環軌道。
五、健全和完善會計管理制度
內部會計管理制度是指各單位根據國家會計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結合本單位經營管理的特點和要求,而制定的旨在規范單位內部會計管理活動的制度、措施和辦法。內部會計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內部會計管理體系,即明確單位領導人、總會計師、會計機構以及會計機構負責人各自的職責;明確會計機構與其他職能機構的分工與關系;確定單位內部的會計核算組織形式。2、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度。3、賬務處理程序制度。即對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報表等會計核算流程和基本方法的規定。4、內部牽制制度。即內部牽制制度的原則、職務分離、錢賬分離、物賬分離等;對出納等崗位的職責和限制性規定;有關部門或領導對限制性崗位定期檢查辦法。5、稽核制度。即在會計機構內部指定專人對有關會計憑證、會計賬簿進行審核、復查的一種制度。6、財產清查制度,指定期對財產物資進行清點、盤查,以保證賬實相符。7、財務收支審批制度,指確認財務收支審批范圍、審批人員、審批程序及其責任的制度。
六、強化會計監督
會計監督是指對會計核算和管理工作進行連續、系統、全面的監控和經常性的檢查,會計監督是會計的基本職能之一,強化會計監督是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的有力舉措,它對健全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會計秩序,提高會計核算和管理水平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須結合企業實際,創新會計監督的方式、方法,引入標桿管理等先進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充分發揮企業內部審計、稽核、監察部門及人員的評價和監控作用,使會計監督日常化、規范化、公開化,確保監督的效果,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實時監控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