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環境工程學生培養改革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全球環境問題嚴重,社會急需高素質的環境專業人才。環境工程領域人才的培養對發展我國環保事業,提升國內國際環保市場競爭力,提高國內環保科技水平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本文分析了環境工程領域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為該領域的人才培養提供了科學的參考。
關鍵詞:環境工程專業存在問題對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類對環境的日益重視,環境保護已經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在全社會呼吁改善環境質量的同時,對環境工程綜合人才的需求迅速擴大。探討如何進一步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環境工程專業的學生成為當務之急[1]。
一、在環境工程專業學生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的專業認同感差,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動力。
中國由于長期注重社會經濟的發展,忽略自然環境的保護,一度使大眾的環境保護意識不強。現今由于環保事業正處于起步的階段,學生對環境保護領域缺乏深入的了解,學生的就業面相對其他專業領域狹窄,因此學生對此專業的認同感缺乏,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主動,學習動機不明確,學習態度不認真,學習效果不顯著。這些都嚴重影響高等院校環境工程學生在校期間的學業發展狀況,進一步影響學生畢業后的職業生涯的發展,嚴重影響學生培養的質量。
2.教學內容和形式單一,缺乏完善的教育培養體系。
目前專業基礎課教材內容通常偏向于理論知識講解,缺乏工程實用例子,教師通常按照教材編排內容和順序講授,學生感覺內容枯燥乏味,無法對專業知識產生興趣。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知識總量的遞增速度會越來越快,新知識的倍增速度與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方法之間必然存在矛盾。環境工程對學科知識前沿性要求的欠缺導致學生缺乏創新思維,通常出現舊辦法無法應對新問題的情況。一些工程單位反饋的信息表明,高校學生在走上崗位后,由于所學的專業基礎知識不夠寬廣和扎實,某些人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知識和技能結構的自我完善、創新能力等方面缺乏解決各行業中主要環境問題的能力。
3.實踐教學環節欠缺,缺乏理論與實際的結合。
環境類專業的專業性很強,對學生的專業技能要求較高,同樣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能力資格非常看重。目前國內各高校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傳授,忽略環境治理實踐環節的培養。學生踏上工作崗位往往出現無所適從,無處下手,無法應對困境,感覺到所學的專業知識無法應用到實際當中,這主要是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脫節造成的。
二、提高環境工程學科學生培養質量的對策
近幾年國家一直十分重視環境保護和治理,把它的高度提升到與經濟建設并齊的位置。國家、企業,包括大眾對于環境保護的意識越來越強烈,尤其是一些經濟高速發展的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這幾年都在環境保護方面做大量的努力和投入,因此提高環境工程人才培養的綜合素養尤其重要。
1.多渠道引導學生全方面關注環境工程專業,增強專業認同感。
新生入學后要盡早給予他們指導,通過校園或社會當中的環境保護公益組織幫助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全面了解人類的環境問題及當今社會環境熱點問題,使學生意識到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及環境工程專業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環境工程專業的濃厚興趣。盡快讓學生接觸環境專業知識,通過參與高年級甚至研究生的實驗研究,熟悉環境工程的多個方向,使學生對自己的學業生涯有合理的規劃。邀請相關的環境類證書的權威機構進校園宣講,讓學生適當地了解環境專業的就業情況,對自己日后的職業做到心中有數。
2.加強環境工程新技術和工程實例,充實專業教學內容。
在專業課教學內容方面改革,在熟悉了解成熟的污染控制技術理論的前提下,跟蹤當今新興的污染控制技術理論的發展,加大課堂講授內容的信息量和新穎度,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提高教學效率。同時,對教學內容可進行適當調整,增加一些學科前沿知識及國外技術狀況的講解,理論聯系實踐,增加學生感性認識,提高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2]。
3.進一步加強對外交流,建立長期的校外實踐基地。
課堂內的學習和培養環節顯然很重要,但真正考核學生能力和培養質量的還是進入企業后的工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專業技能。通過理論學習、實踐培訓及參與項目研究工作,學生具備基本的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然而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還需要到企業實地體驗和鍛煉。通過在校內教師和企業工程師的指導下,共同解決企業實踐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把企業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以項目的形式讓教師和學生參與,學生還可以在畢業設計時期有較長一段時間直接參與企業工作,直接鍛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做到理論為實踐服務。
參考文獻:
[1]涂常青,溫欣榮,黎松強,等.教學型大學環境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探索[J].廣東化工,2012,39(5):245-246.
[2]朱高峰.面向21世紀的工程教育改革與發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1).
作者:許暉 單位:江蘇大學環境與安全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