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電力市場化改革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電力市場化改革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電力市場化改革

[摘要]到2007年7月,除愛沙尼亞、希臘和葡萄牙等少數幾個國家出于特殊原因得到寬限外,歐盟其他成員國已經根據歐盟指令,對所有終端用戶開放了電力市場,各成員國國內和跨國的電力交易活躍,各國電力工業初步實現了優勢互補,競爭使電力企業效率不斷提高。1997-2006的十年間,在一次能源價格全面大幅度上漲(煤炭、天然氣、原油價格漲幅分別達到19%、45%和158%)、大量采用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成本較高的可再生能源和電力企業加大了環保投入的條件下,2006年歐盟成員國的電價與1997年水平基本持平。二十多個經濟技術水平不同、有的甚至還差異比較大的國家能夠基本統一步調,共同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并取得成效,這件事十分發人深省,值得我們認真研究、參考借鑒。本文簡要介紹了歐盟成員國電力市場化改革和有關電力監管的情況,并就歐盟電力改革的啟示提出了幾點看法。

歐盟電力市場化改革始于1990年,其標志是歐盟頒布了90/377/EEC要求對有關工業用戶的電力和天然氣價格透明化的指令和關于輸電的90/547/EEC指令。歐盟推進電力市場化的目的是要消除各成員國之間的壁壘,建立跨國電力企業和實現跨國電力供應,建立歐盟電力市場,確立歐盟范圍內統一的競爭氛圍。到今年7月,除極少數國家外,歐盟各成員國已經基本建立了電力市場,對所有終端用戶開放了購電選擇權。各國電力實現了優勢互補,跨國電力投資和兼并活躍。

根據2007年1月歐盟委員會給歐盟理事會和歐洲議會的關于歐盟內部電力和天然氣市場前景的報告,由于開展電力改革,通過競爭和加強監管,促進電力企業降低成本,提高了電力行業整體的效率。1997-2006年的十年間,在一次能源價格全面大幅度上漲(煤炭、天然氣、原油價格漲幅分別達到19%、45%和158%)、大量采用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成本較高的可再生能源和電力企業加大了環保投入的條件下,2006年電力銷售價格與1997年水平持平(如果扣除稅收因素影響,還有所下降)。2002年甚至曾經出現電力銷售價格比1997年降低20%的情況。

歐盟二十多個成員國的經濟技術水平不同,有的甚至還差異比較大??墒牵鲊軌蛟陔娏︻I域基本統一步調,共同推進市場化改革并取得成效,這件事十分發人深省,值得我們認真研究。

一、歐盟電力市場化改革的立法和制度建設

(一)立法

歐盟委員會通過制定一系列行業法規和通用競爭規則,推動電力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入。

20世紀90年代初,歐盟頒布了有關工業終端用戶電力和天然氣價格透明化的90/377/EEC指令和關于輸電的90/547/EEC指令,標志著歐盟電力行業自由化進程的開始。

1996年,96/92/EC指令(又稱電力指令)出臺,明確了建立歐盟內部電力市場的通用規則。2001年頒布的有關可再生能源發電的2001/77/EC指令對電力指令作了補充。

2003年,為加快電力市場化進程,歐盟頒布了兩個新的指令:一個是2003/54/EC指令(也稱加速指令),取代了電力指令;另一個是1228/2003法規,明確跨國輸電入網等問題。

2005年7月,作為歐盟委員會法律顧問組織的歐洲電力和天然氣監管機構(ERGEG),頒布了關于輸電收費和阻塞管理的導則,并于2006年初生效。

這一系列指令、規則構成了歐盟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法規體系,成為歐盟指導和規范各成員國電力市場化改革的依據。

(二)電力監管

總體上講,在電力市場化改革工作分工方面,歐盟委員會負責(與各成員國的有關部門一道)制定競爭政策和執行競爭規則,歐洲法院以及各國司法部門負責進行監督。歐盟委員會負責組織制定并執行有關行業法規和競爭規則,而且只有歐盟委員會有權提議制定新的法律、法規。法律、法規經歐盟理事會和歐洲議會批準后執行。相應地,各成員國根據歐盟加速指令要求建立的能源監管機構,負責監管本國電網無歧視開放、電力市場有效競爭、有序運作和監管電網互聯。

如果成員國未能遵守歐盟法律,歐盟委員會有權將其告到歐洲法院。同時,依據歐盟競爭規則,歐盟委員會可以在發出停止違法行為命令、宣布協議無效以外,通過罰款制裁違反競爭協議和其他違法行為。此外,歐盟委員會有權批準或阻止兼并、收購或建立合資企業。歐盟委員會還負責確保成員國不會通過提供非法的國家援助來阻撓自由競爭,而且有權對某一行業部門中限制和扭曲競爭的情況進行調查。

歐盟委員會目前有27名委員,每個成員國一名,5年一屆。委員必須按照符合公眾利益的原則行事,具有不容置疑的獨立性,不得尋求或接受任何政府部門或其他機構的指令?,F任委員會于2004年9月22日就職。目前負責能源事務的委員AndrisPielbags是拉脫維亞前外交官和駐歐盟大使,其任期內的工作計劃包括六個重點,第一建立能源、環境和基礎研究之間更加緊密的紐帶關系;第二繼續推進電力市場的整合及自由化;第三抑制能源需求;第四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第五加強核能安全;第六進一步發展對外特別是與俄羅斯的能源合作關系。目前負責競爭的委員NeelieKroes是荷蘭前商人和政治家,她所倡導的工作重點是執行競爭規則,確保歐盟能源市場的有效運作。

二、電力改革與監管

根據電力指令和加速指令,歐盟各成員國逐步取消了電力企業的壟斷權利,但是對電力企業產權性質是私有或者是公有未作規定,也未禁止電力企業采用垂直一體化的結構。垂直一體化電力企業無需剝離輸電系統的產權,也允許存在輸電及配電系統聯合運營機構,但是,必須為其發電、輸電、配電和售電業務設立單獨的賬戶。

(一)發電環節

目前,歐盟各成員國的發電環節都已經全部開放,實現了競爭。

1、關于發電設施建設和運營的審批

各成員國政府根據客觀、透明和非歧視標準,對新建發電設施進行及時審批。審批內容涉及生產技術安全、保護公眾健康與安全、環境保護、土地規劃與利用、公共土地的使用、能源效率、一次能源的性質、申請人的性質(如技術、經濟和融資能力)以及公共服務義務等方面。

加速指令中規定了有關新增發電設施的招標程序。招標文件應至少在投標截止日前六個月在歐盟官方期刊上公布,使各成員國相關企業都能獲得招標相關信息,并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投標。公布的內容包括合同格式的詳細說明、所有投標人應遵守的程序、決定中標方和簽署合同的具體標準。招標組織、監督和管理工作由各國有關的獨立部門負責。

2、關于發電設施接入電網

發電企業享有和用戶同樣的入網、用網權利。相應地,輸電系統運營機構(TSOs)負責其服務區域內發電設施的調度,并和其他系統共同決定互聯設施的使用。

在對執行電力交易合同沒有影響的前提下,發電企業依據成員國公布和批準的客觀、非歧視的標準,接入電網,接受電力調度和使用電網互聯設施。

各成員國可要求TSOs優先調度可再生能源或垃圾發電及熱電聯產電力電量。為保證供電安全,成員國還可以要求TSOs優先考慮利用本地一次能源燃料的發電設施,并規定一定的數量限制條件。

3、關于促進可再生能源或熱電聯產發電上網

根據2001年頒布的有關促進可再生能源發電的2001/77/EC指令,成員國必須采取適當的步驟,鼓勵擴大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該指令規定成員國有義務在2003年10月27日之前建立起相應的制度(又稱“綠色準入制度”),以確保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工作能夠順利起步。

各成員國的TSOs和DSOs(配電系統運營機構)必須保證輸送綠色電力,并有義務為此優先提供輸電通道。2006年頒布實施了2004/8指令,建立了類似熱電聯產的有關制度。

(二)輸電環節

輸電環節在歐盟各國都屬于壟斷性業務,必須由監管機構實施監管。

歐盟指令要求:電網對電廠、配電企業和用戶必須無歧視公平開放。各有關監管機構對上網條件、過網費、系統服務等實行事前監管;對線路阻塞管理、互聯、新電廠入網、避免交叉補貼等事項實行事后監管。

1、關于TSOs(輸電系統運營機構)

歐盟加速指令規定:每個成員國應指定至少一個TSO,負責輸電系統的運行、維護和發展以及根據需要進行各輸電系統間的互聯。TSOs可以屬于垂直一體化的電力企業集團,但是必須在法律形式、組織和決策方面獨立于集團中從事發電、配電或售電業務的其他部分。為確保TSO的獨立,加速指令還規定了有關必須遵循的原則。如:垂直一體化電力企業可以擁有輸電系統的產權,也允許存在輸電、配電系統聯合運營機構,但是,必須為輸電、配電業務設立單獨的賬戶。在確保TSOs擁有運行、維護和發展輸電網所必需的資產決策權的前提下,集團公司可以保留對TSOs必要的財務監督權。另一方面,TSO不得將其從事業務相關的任何敏感商業信息向任何第三方(包括其所屬企業集團中的其他部分)透露。

2、關于輸電網建設和運營資格

只有被某個成員國或電網所有者指定為TSO的企業,才能在歐盟范圍內運營輸電網,各成員國有權根據經濟和效率因素確定TSO運營期限等約束條件。

3、關于輸電網的接入和輸電價格

電力指令的一項基本原則是必須實現輸電系統的公平無歧視開放。加速指令進一步規定所有成員國都必須強制性要求電網按公開價格接受合格用戶和發電設施使用電網。

輸電系統的入網條件必須是客觀、透明和非歧視性的。TSO應執行合格用戶(包括配電企業)和其選擇的售電企業之間簽訂的售電協議。TSO因輸電容量不足拒絕用戶和發電設施接入輸電系統的要求時,必須有正當的理由。如有必要,TSO應提供為加強電網而必須采取措施的相關信息。

原則上,所有發電和售電企業都有權通過直供線路(不屬于輸電網一部分的電纜),為其自己的建筑、子公司以及合格用戶提供電力。直供線路的建設需要履行基于客觀和非歧視標準的批準程序。

根據加速指令,輸電價格或輸導價格核算辦法應該由各成員國有關監管機構批準。在批準輸電價格的過程中,監管機構應確保該價格是客觀、透明和非歧視性的。

4、關于輸電可靠性監管

據了解,歐盟沒有單獨負責全體歐盟成員國輸電網可靠性的機構。現在通常做法是:歐洲輸電系統運營機構協會組織各TSOs研究討論輸電網可靠性方面問題,或者針對具體問題,根據需要召開小范圍的研討會,探討解決方案。

加速指令要求各成員國監督其國內的供電安全。監督內容包括電力供需預測、電網維護質量水平以及為滿足峰谷需求而采取的措施等。成員國應按要求每隔兩年公布監督報告,并將其提交歐盟委員會。

加速指令還規定TSOs有義務維持足夠的輸電容量和系統可靠性,以確保輸電系統具有滿足合理電力需求和長期保障供電安全的能力。

歐盟委員會還提議頒布相關指令,要求成員國明確并公布市場參與者(包括TSOs)在保障高等級供電安全方面的責任和作用:

l要求監管機構制定和公布適用于TSOs的關于因輸電網故障而造成供電中斷的績效標準;

l要求TSOs必須保證適當水平的備用容量;

l要求TSOs應按要求向有關成員國的監管機構提交投資計劃,以保證具有足夠水平的跨國互聯容量。預計歐盟委員會與歐洲電力和天然氣監管機構將就有關投資戰略的總體效果進行協商。

(三)配電環節

歐盟加速指令規定在各成員國中為每個配電系統指定一個配電系統運營機構(DSO),負責某一地區內配電系統的運行、維護、發展以及系統間的互聯。與對TSO的要求一樣,DSO可以屬于垂直一體化的電力企業集團,但是,必須在法律形式、組織和決策上獨立于企業集團其他業務,擁有足夠的決策權,并必須保守商業信息秘密。

歐盟范圍內運營配電網的企業必須獲得相應成員國或電網所有者的認可,被指定為DSO.

和輸電網一樣,電力指令也規定配電系統必須公平開放。同時,根據加速指令,配電企業在某些情況下必須承擔一定的公共服務義務,各成員國配電企業被要求按照有關監管機構確定的價格、條款和條件將用戶接入電網。

(四)售電環節

售電側市場逐步開放。售電側市場的開放被視為是促進歐盟各成員國實現靈活有序的行業調整、以及兼顧各成員國電力系統特點的關鍵。售電側改革的主要目標是允許電力用戶自由選擇是向本地配、售電企業購電,還是向發電企業或其他售電企業購電,即開放用戶的購電選擇權。這一工作的核心是確定可自由選擇售電企業的用戶群體(即所謂“合格用戶”),并逐步擴大擁有購電選擇權電力用戶的范圍。

為確保各成員國達到最低水平的市場開放程度,歐盟加速指令對各成員國在規定時間必須開放售電市場的范圍作了強制性規定:

l2004年7月1日起,所有非家庭用戶擁有購電選擇權(得到豁免的成員國除外);

l2007年7月1日起,所有用戶(包括家庭用戶)擁有購電選擇權。

年用電量超過1億千瓦時的大用戶和配電企業從一開始就被納入合格用戶的范疇。

各國根據加速指令,確定本國開放用戶選擇權的進度。例如,法國就確定了如下表所示的開放進度。

1、關于售電許可

歐盟指令對售電業務的準入制度沒有特殊規定,各歐盟成員國可以根據本國情況決定是否建立對售電業務的準入制度,以及如何建立該準入制度。不過,配電企業收取的電費應該受到監管這一點是明確的。

2、關于售電企業應承擔的公共服務義務

加速指令允許成員國在符合整體經濟利益的情況下,對電力行業的所有企業(發電、輸電、配電、售電企業)提出公共服務義務要求。公共服務義務可涉及安全與環境保護。安全指供電安全、規則性、供電質量和價格。環境保護的內容包括能源效率和保護氣候。

歐盟成員國必須保證所有家庭用戶都能獲得普遍服務。普遍服務是指使用戶在所處地區按合理的、易于明確比較和透明的價格獲得規定質量供電的權利。至于對小型企業(雇員少于50人,年營業額或資產負債表價值不超過1000萬歐元的企業)是否應用普遍服務由各成員國自行決定。為保證對用戶提供普遍服務,每個成員國可指定一家供電企業作為保底供電商,或者對DSOs提出要求,要求其按國家監管機構批準的價格、條款和條件將用戶接入配電網。

成員國應采取適當的措施保護終端用戶,尤其是在合同條款及條件的透明度、通用信息、爭議解決機制方面對用戶進行保護。要確保用戶可以自由選擇、變更供、售電企業。

供電企業必須在電費帳單、帳單附件以及在宣傳材料中提供上一年總的燃料構成明細,而且必須要指明如何獲得有關其使用燃料對環境影響(如:二氧化碳排放和放射性廢料)的信息。

歐盟允許各成員國有充分的自由對電力企業規定這類涉及公共利益的義務,前提是所定義的義務要明確、透明、非歧視、可以核實,并能保證電力企業有平等的機會爭取各國的國內用戶。這些義務規定還必須告知歐盟委員會。

三、反壟斷措施與監管

(一)關于兼并、收購和電力企業控制權變更

歐盟關于兼并、收購和電力企業控制權變更的監管,主要是為了反壟斷,促進有序競爭。歐盟有關兼并控制的法規規定,電力行業中企業兼并、收購,以及特定類型合資企業的成交量或營業額若達到歐盟限額標準,則必須通知歐盟委員會并申請批準。在獲得批準或歐盟委員會明確表示同意前,應通知、報批的交易不得成交。未達到限額標準的,根據有關成員國與歐盟委員會之間達成的約定,按各成員國國內有關兼并控制的法規執行。

1、審查標準

歐盟委員會對有關交易競爭性的評估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l是否對歐洲共同市場或其重要組成部分的有效競爭造成嚴重阻礙?

l是否會造成或加強對市場的控制地位?

如果歐盟委員會認為對上述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則有權根據一定條件(一般是要求剝離企業的部分資產)禁止相關交易。

如果兼并交易達到了限額標準,有可能對成員國的市場風險構成特殊影響,則成員國可要求對交易活動進行監管。如果交易將嚴重影響某成員國的市場競爭,則交易方可要求由該成員國對交易活動進行監管。另一方面,如果兼并交易未達到限額標準,但對成員國之間的貿易有影響,并可能引發該地區市場競爭產生嚴重風險,則一個或多個成員國可要求歐盟委員會對交易活動進行審查。同樣,如果兼并交易未達到限額標準,但涉及至少三個成員國的法律,交易方也可要求由歐盟委員會對交易活動進行審查。

2、審查程序

歐盟委員會在接到交易申報后25個工作日內須做出初步決定。如果需要有關方面采取補救措施以爭取獲得批準,則審批期限可延長至35個工作日。如果歐盟委員會認為在兼并交易與共同市場的相容性這一點上存在疑問,需要就此進行深入調查,則相應的期限可再延長90個工作日(如果有關方面承諾采取補救措施則延長105個工作日)。

(二)對反競爭行為的監管

除行使對收購和兼并活動監管的職權外,歐盟委員會還負責在歐盟層面管制電力行業中的反競爭行為。

1、判定標準

判定某交易或經營行為是否屬于反競爭性質的依據是EC第81條。如果企業間的所有協議、企業協會的決定和協調一致的行為對成員國之間的貿易造成影響或其目的和結果能夠阻止、限制或扭曲共同市場中的競爭,就屬于反競爭,這種協議、決定和協調一致的行為將被禁止。

歐盟競爭規則(EC第82條)還禁止企業在共同市場或其重要組成部分中濫用其支配地位,以防止對成員國之間的貿易造成影響。企業濫用支配地位的行為包括在沒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拒絕使用基礎設施;收取過高或過低的入網費用或對同樣的交易適用不同的條件,因而使特定的貿易合作方處于競爭劣勢地位。

2、處罰

如果歐盟委員會發現違反EC第81條和/或第82條的行為,可以命令有關企業停止有關行為,并采取必要措施恢復競爭。為確保企業遵守命令,還可以采取處以罰款的措施。罰款額最高可達企業營業額的10%。而違反第81條所簽訂的協議視作無效協議,不得執行。

(三)國際化方面的監管政策

1、關于跨國投資

歐盟法律一般不允許限制跨國收購電力企業或對跨國電力投資施加特殊要求。歐盟法律鼓勵資本在成員國之間和在第三國與成員國之間自由流動,鼓勵某一成員國在另一成員國中自由建立企業。經歐盟法院裁定,以下所謂“金股”政策違反了自由貿易原則:

l對其他成員國國民的持股數量施加上限

l對出售或使用戰略性資產進行限制

l規定國家持股部分擁有特殊的表決權或否決權等。

2、關于電力進口

如果某一成員國的電力進口企業希望為電網運營機構供電區域內的合格用戶供電,而該用戶在電力輸出國不屬于合格用戶,則電網運營機構可拒絕為該進口企業提供入網服務。

另外,歐洲法院已經裁定,在實行自由化之前,依據某電網運營機構所做的長期進口電力承諾,而對其授予跨國輸電容量的優先權的做法不符合建立歐盟內部電力市場的原則。法院認為,盡管當初在簽訂這一長期合同時,該運營機構被賦予了提供公共服務的義務,但是依據電力指令,入網優先權將導致歧視性待遇。

3、關于跨國送電

加速指令對于跨國電網互聯設施的使用未作特殊規定。但歐盟委員會建立的電力監管機構論壇就這一問題制定了有關導則。該論壇主要討論電力指令中所沒有解決的有關建立歐盟內部電力市場的問題。論壇由各國能源監管機構、各成員國、歐盟委員會和電力企業如TSOs的代表組成,每年召開兩次。目前論壇正在討論的一些最重要的問題主要涉及跨國電力交易尤其是供電安全、跨國輸電價格、以及對于稀缺互聯容量的分配和管理。

2004年7月1日起生效的1228/2003法規是針對跨國輸電入網條件的較早的歐盟法規。它提供了在公平、透明和無歧視條件下進行跨國輸電的監管框架。1228/2003法規確定了入網費率的制定、有關阻塞管理和提供可用容量信息的規則。

此外,2005年歐洲電力和天然氣監管機構(ERGEG)頒布了關于輸電收費和阻塞管理的導則草案。輸電收費導則草案旨在根據各國電價制度,將適用于電力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定價原則進行統一,在各國電網收費制度中反映TSOs之間的補償機制,并提供正確有效的地域信息。阻塞管理導則依據提高經濟效率和促進競爭的原則,對電網互聯容量的分配和管理制度進行了改革,使其可用容量及利用效率最大化,為電網用戶提供透明、安全、無歧視的服務。

(四)關聯交易監管

歐盟的電力監管制度旨在確保電力公司與其關聯企業之間維持正常交易關系,消除歧視、交叉補貼和競爭扭曲,在電力流通供應鏈特定環節上的電力企業必須承擔無歧視和透明的義務。電力企業有義務為其發電、輸電、配電和非電力活動設立單獨的賬戶,從而保證各項業務在形式上是由企業中各獨立單位完成的。

各成員國政府尤其是各國的能源監管機構對確保關聯企業間維持正常交易關系負有主要責任。如果電力企業違反競爭規則優待關聯企業(例如:提供交叉補貼),歐盟委員會、各國負責競爭的部門、法院和特別法庭都可以對其進行制裁。

四、幾點啟示

歐盟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在二十幾個成員國中推行電力市場化改革,并取得顯著成效,有很多值得借鑒的經驗。比如:電力改革既要順應經濟社會發展客觀需要,又要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制訂長期規劃,并且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堅定不移、積極穩妥地推進;電力市場的建設應該在遵循一定統一原則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因勢利導;電力市場化改革需要建立完善的監管體制和機制等等。

其中,筆者認為最值得關注的經驗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立法先行是電力體制改革順利推進的保障

歐盟能夠使經濟技術水平相差頗大的二十幾個成員國統一思想,統一步調,循序漸進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立法先行是改革成功的保障。比如,歐盟加速指令對開放用戶購電選擇權的進度要求使波蘭等國在加入歐盟前就開始著手進行電力市場化改革,以便能夠在正式加入歐盟時順利適應歐盟統一市場環境。法國在歐盟的堅決要求下,最終按照歐盟指令對其國有垂直一體化電力企業EDF進行了改組,并對發電、輸電、配電、售電各個環節實施了財務獨立核算,甚至建立了獨立的發電公司、輸電公司和配、售電公司。沒有歐盟指令的明確規定,無法想象二十幾個國家能夠步調一致的推進一項如此復雜的改革。

與歐盟相比,我國電力體制改革的基礎條件相差較大。幾千年封建農耕文化和幾十年計劃經濟體制在各個方面都留下深刻烙印。電力體制改革涉及政府、電力企業和電力用戶觀念的改變,涉及對政府管理職能的調整,涉及對企業和用戶利益格局的調整,等等。電力改革是與上至中央政府下到地方百姓都利益相關的政治經濟問題,是一項政府性行為,不能靠協商來確定。必須盡快立法并抓緊完善相關配套法規、規章。

(二)垂直一體化電力企業發電、輸電、配電、售電業務必須實行財務和管理獨立

我國電力市場化改革的難點之一就是輸配電成本無法清晰核定,導致無法形成清晰合理的輸配電價格和解決交叉補貼問題。國務院19號文明確提出:下一步電力體制改革要研究制定輸配分開方案,開展試點。

根據歐盟指令,垂直一體化電力企業無需剝離輸電系統的產權,也允許存在輸電及配電系統聯合運營機構。但是,指令明確要求垂直一體化企業必須為其發電、輸電、配電和售電業務設立單獨的賬戶,生產經營和財務核算獨立,并且,輸電公司原則上不參與電力交易,輸、配電網公平開放。

筆者認為,采用歐盟做法的好處是多方面的。首先,在維護大型電力企業整體經營規模和整體經營實力的前提下,便于盡快明晰有關產權管轄范圍和相應的運營成本,核定出臺合理的輸配電價;第二,有助于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促進電力企業內部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同類企業之間的競爭,提高效率;第三,垂直一體化電力企業中獨立經營和核算的發電和售電環節可以公平參與競爭。此外,縮小電力企業核算單位也便于監管機構對其相關業務分門別類進行適度有效的監管。

歐盟的做法值得借鑒。

(三)立足國情,嚴格準入,逐步向優質大用戶開放購電選擇權

在重視開放用戶購電選擇權方面,我國和歐盟有著相同的看法[2].不過,歐盟指令規定歐盟成員國向大用戶和居民用戶開放購電選擇權,對于用電企業行業性質和環保水平等非電力屬性沒有約束。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正處于重化工業發展階段,電力大用戶基本上都是高耗能企業,眼下國家當務之急是節能減排與產業結構調整。而且,電價中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和環保成本不足,輸配電成本不能清晰核定,缺乏合理的輸配電價。所以,我國開展大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所面臨的問題遠遠比歐盟國家來得復雜,無法簡單借鑒國際上通用的做法,按電壓等級、用電容量和用電量由高向低開放用戶購電選擇權。

筆者認為,當前情況下,開展大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試點工作,首先必須嚴格按照國家大政方針,要求有關地方政府和企業完成節能減排責任狀規定的任務;其次,試點企業的選擇必須有助于落實國家產業政策,選擇國家產業政策規定的鼓勵類技術企業參與試點;在試點企業行業性質方面,應該盡量向有助于促進消費、拉動內需的行業傾斜,鼓勵大型物流、商貿、農副產品加工、旅游、服務類企業參加試點。同時,應大力開展獨立配電企業向發電企業直接購電,并建立動態的試點準入和退出機制,以保證試點始終不偏離正確方向,逐步建立并完善電力雙邊交易機制,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開放用戶購電選擇權之路。

(四)電力安全監管至關重要

電力安全是電力市場化改革的基礎和前提。2006年11月初,德國切斷兩條40萬伏高壓線路,導致互聯的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比利時以及奧地利電網同時癱瘓,歐洲八國大停電,使上千萬人生活受到影響。歐洲交流同步電網的可靠性受到了質疑,電網的安全問題提上了議事日程。意大利總理普羅迪認為,歐洲電力安全缺乏統一有效的監管,應該建立專門監管機構,以確保電力安全。他的觀點很有代表性,在互聯網上被反復引用。

我國電力行業當前正處于迅猛發展時期,如何在科學發展的前提下確保電力安全是關系到國家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大事。經濟社會越是進步、技術水平越是發達,人們對供電安全的要求就越高。所以,電力安全是重中之重,應該常抓不懈。國家電監會自成立以來,始終致力于狠抓電力安全,最大限度地為電力發展、電力改革和電力市場化建設提供了保障。事實證明,這是一項英明決策。

電力安全監管工作重心在于事前監管,安全監管應該體現在電力項目規劃、設計、建設、生產和維護各個環節之中。相比之下,目前我會擁有的電力安全監管權限與手段還十分有限,亟待加強。

(五)反壟斷是電力監管的核心任務之一

8月30日,我國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號稱國家“經濟憲法”的《反壟斷法》,2008年8月1日起將正式生效。市場化環境中,電力行業發電、輸電、配電、售電有屬于壟斷性質的環節、也有屬于競爭性質的環節。從歐盟的經驗看,不論是對于競爭性環節,還是對于壟斷性環節,電力監管都必須注重反壟斷,只是根據各個環節的屬性,監管內容和監管措施有所不同。反壟斷工作的重點在于壟斷環節,規則、程序公開和透明是普遍要求。輸電系統運營機構不論產權關系如何(國有或私有、屬于垂直一體化電力企業或獨立法人),其運營都必須高度獨立,不得將其從事業務相關的任何敏感商業信息向任何第三方透露,對輸電系統運營機構的監管是最全面、最嚴格的監管。對于垂直一體化的電力企業,則還要監管其各部分之間信息交換,避免關聯交易和交叉補貼等違反反壟斷原則的情況發生。

電力行業屬于關系國民經濟穩步發展和國家安全的行業,關于電力行業的反壟斷監管,電監會與即將設立的反壟斷委員會、反壟斷執行機構的相應監管職能如何分工,有關審查制度如何建立,仍有待細化和明確。

(六)電力市場化改革將經歷漫長曲折的過程

歐盟各主要成員國都是市場經濟比較發達,法制化較為健全的國家。但是,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歐盟正式立法進行電力市場化改革開始,已經有十幾年過去了。到今天,歐盟電力市場化改革仍然在繼續不斷深化。而綜觀美國、澳大利亞等電力市場化改革起步較早的國家,電力改革也都經歷了漫長的過程。電力體制改革不是革命,不能夠一蹴而就,必須作耐心細致的工作。中國的電力改革正式起步才不到五年,而且是在一個高度計劃經濟體制的基礎上進行的,時至今日,我國的《電力法》還仍在修訂之中,改革需要面對的問題比歐盟國家要深入和復雜得多。所以,我國電力改革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實屬不易,是方方面面、特別是電力監管機構付出艱苦努力的結果。對于改革成果,我們應該客觀看待;對于改革的預期要有“持久戰”的心理準備。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下,適當了解借鑒國際上其他國家和地區電力改革的成功經驗,將有助于我們進一步樹立科學發展觀,實現我國電力行業的跨越式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兰县| 临城县| 滕州市| 新闻| 霍城县| 德江县| 铜梁县| 璧山县| 温泉县| 宜黄县| 六枝特区| 临颍县| 柳江县| 手游| 伊川县| 中宁县| 昆山市| 上思县| 乌恰县| 郑州市| 册亨县| 怀仁县| 偃师市| 沙洋县| 姚安县| 景谷| 枞阳县| 花垣县| 屯昌县| 咸阳市| 新龙县| 镇原县| 越西县| 田东县| 屯昌县| 公安县| 渝中区| 渭南市| 惠来县| 汨罗市| 临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