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企業管理人員體重控制情況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調查問卷中實際測量項目由調查員一對一測量完成,其它內容由調查對象采取自填方式獨立完成,調查員當場檢查、核對。質量控制成立市區兩級調查工作組,明確工作職責與分工;嚴格抽樣,確保樣本隨機性;所有調查員接受統一的培訓、學習,要求調查員認真閱讀調查問卷,掌握領會調查內容,在調查對象填寫調查表時予以解釋,并對調查對象填寫完畢的調查表做一次全面檢查,查看有無漏項,書寫錯誤,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資料采取兩次錄入,嚴格控制錄入錯誤。
判定標準體質指數(BMI)采用衛生部《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癥預防控制指南》推薦標準,以BMI<18.5為體重偏輕,18.5≤BMI<24為體重正常,24≤BMI<28為超重,BMI≥28為肥胖〔3〕。為綜合評價調查對象超重和肥胖知識的掌握情況,對于體重控制認知部分11個問題中的5道相關知識題,回答正確其中3題判定為知曉,否則為不知曉;多選題答對60.00%判定為知曉。
1統計分析
合格問卷采用Epidata3.1軟件雙機錄入,并進行核對,確認無誤后,用SPSS1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分析包括人口學資料統計、率的計算、卡方檢驗、logistic回歸分析等。
2結果
2.1基本情況共調查620人,收回有效問卷602份,有效回收率97.10%。其中男性320人,占53.16%,女性282人,占46.84%,男女性別比為1.13∶1;年齡最小19歲,最大55歲,平均年齡為(38.07±8.40)歲;文化程度均在高中/技校/中專以上,其中以大專最多,220人,占36.54%,其次是大學本科及以上206人,占34.22%;月平均收入在3000~4999元的人最多,228人,占37.87%,其次2000~2999元的有216人,占35.88%,6000元以上的僅有17人,占2.82%;婚姻狀況主要為已婚490人,占81.40%。
2.2體重狀況及患病情況調查測量顯示,企業管理人員平均體質指數(BMI)為(22.83±3.12),超重率為25.42%,肥胖率為6.15%,男性超重肥胖率明顯高于女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8.580,P<0.01)(表1)。結果還顯示,36.38%的人患1種及以上慢性病,以頸椎病患病率最高,占22.59%,其次是高血壓,占9.14%,腰椎病,占8.56%和脂肪肝,占7.99%。
2.3對超重肥胖、體重控制的認知34.05%調查對象認為自己的體重偏重,74.58%調查對象目前的體重已持續>1年。僅有11.48%的人對自己的體重很滿意。70.76%的人認為“超重肥胖更易缺乏自信,心理問題比正常體重的人多”。99.83%的人認為超重肥胖會對社交交往產生影響,其中以認為超重肥胖不能穿漂亮衣服的人最多為52.49%,其次是認為超重肥胖讓人感覺不健康和讓人感覺比較笨。對主要體重控制相關知識題的知曉人數僅233人,知曉率40.31%。
2.4對體重控制態度調查對象中僅2.16%的人喜歡肥胖的人,大多數人對肥胖的人態度是無所謂67.28%。對于“是否主動學習體重控制的知識、技能”和“是否主動采取措施控制體重”男性調查對象(55.31%,60.63%)明顯低于女性(66.67%,70.57%),(χ2=8.261,P<0.05;χ2=6.728,P<0.05),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關于“體型偏胖是有地位和有錢的表現”和“對體型偏胖的人更有信任感”觀點上男性認同率(9.38%,15.94%)明顯高于女性(4.26%,9.93%),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3.723,P<0.05;χ2=6.727,P<0.05)。對“體型偏胖的男人更有安全感”的認同率男性(17.81%)明顯高于女性(8.51%),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6.739,P<0.01)。
2.5體重控制相關行為
2.5.1體重控制日常生活行為調查對象中82.20%的人經常吃早餐和幾乎總是吃早餐,83.0%的人1日3餐經常按時吃和幾乎總是按時吃。平均每天靜坐時間>6h的人占67.11%,其中有19.20%的人每天靜坐時間>9h。20.10%的人很少或從來不測體重。調查結果還顯示,女性每周測量體重(23.00%)明顯多于男性(10.00%),吸煙和飲酒則男性(44.40%,32.20%)明顯高于女性(1.10%,1.40%)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246.010,P<0.01,χ2=202.855,P<0.01)。
2.5.2體重增加采取的行為72.59%的人平時通過體重秤稱量了解自己體重增加。雖然所占比例不高,但女性平時通過衣服變緊,衣服號碼增大了解自己體重增加(44.33%)明顯高于男性(25.94%),而男性通過體檢了解自己體重增加(15.00%)則明顯高于女性(8.16%),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22.415,P<0.01;χ2=6.823,P<0.01)。當體重增加時調查對象采取的措施主要為控制飲食(63.39%)和加強運動(61.40%)。女性選擇控制飲食(69.86%)明顯高于男性(57.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247,P<0.01)。
3討論
3.1提高肥胖對健康危害的認識我國的肥胖癥患病率近年來呈上升趨勢,超重和肥胖癥會引發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會問題。已有證據表明超重和肥胖癥是心血管病、糖尿病、某些癌癥和其它一些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4,5〕;成年期肥胖是老年期死亡的強有力的預測因子〔6,7〕。肥胖還會導致生活質量的下降。有些國家的肥胖癥患者,因在工作中受到歧視和對自身體型不滿意而產生自卑感,導致自殺率高、結婚率低等社會問題。WHO已經將“超重”列入導致疾病負擔的十大危險因素之一〔8〕。調查顯示企業管理人員對肥胖的危害及體重控制的重要性認識不夠,需加強這方面的健康教育,提高他們對肥胖危害健康的認識水平。
3.2加強對重點人群的管理研究結果顯示男性對體重控制的認知,主動學習體重控制的相關知識、技能等均明顯差于女性,這說明男性企業管理人員忽視超重肥胖的問題比較嚴重,這與宋軍等對大學生的研究結果相似〔9〕。提示男性企業管理人員是企業體重控制干預的重點人群,應加強對他們的管理。
3.3控制體重的關鍵是改變行為調查對象平均每天靜坐時間>6h的人占67.11%,其中有19.20%的人每天靜坐時間>9h,說明企業中管理人員這一職業平時是一種靜坐生活方式,缺乏必要運動,這無疑對體重的有效控制極為不利。當體重增加時,調查對象主要采取控制飲食和加強運動來控制體重,這與國內對其他人群研究結果一致〔9-11〕。女性主要選擇控制飲食來控制體重增加,而男性則偏向選擇加強運動,女性每周測量體重明顯多于男性,因此體重控制應根據男、女的特點制定不同健康教育策略〔11〕。
作者:黃遠霞李俊林李毅琳王磊榮幸彭麗張玲涂憶橋單位: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