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我國中小企業文化建設問題及對策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企業文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一)企業文化的內涵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在持久的生產經營中逐步形成并不斷豐富發展為企業信奉倡導,為員工認同接受遵守奉行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行為準則等群體意識的總稱,以及體現價值理念的企業規章制度、企業對外形象的總和。簡而言之,企業文化就是企業價值理念及其外在的行為、物質表現。
(二)企業文化建設重要性
企業文化作為一種較高層次的管理方式,它是一種軟性的、無形的理智約束,在企業管理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其擁有的功能都會使職工適應企業內外環境變化,并且企業文化能培育企業成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建立起與組織之間的相互信任和相互依存的關系,凝聚成一種無形的合力,以此來激發職工工作創造性,使職工的行為趨向合理化,增強企業的內部創新能動力驅動企業發展,從而樹立起良好的企業形象。此外,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經濟和文化的結合日趨密切的情況下,不同的企業文化,形成企業經營力量上的懸殊,使有的企業在競爭中不斷發展強盛,而有的企業則在競爭中被淘汰。若想在激烈的競爭中求生存、謀發展,就必須反思企業在文化建設方面出現的問題,分析其出現的原因,注重企業文化的建設和塑造。
(一)對企業文化的重視程度不夠
目前大多數中小企業的企業文化用一個字來概括就是“虛”。公司過于重視企業文化的形式方面,流于形式從而忽略其最本質的核心內容。領導總是以強制的命令安排下屬工作,沒有充分考慮員工個人對本公司企業文化的想法。另外,由于中小企業終究不是特別正規的、大型的公司,所以企業內部管理人員更多的是關注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盈利能力,對企業的文化建設的關注程度較低。有的領導認為企業文化是大型企業的專利,有時管理者還實施拿來主義,即把優秀公司的企業文化直接拿來當做自己公司的企業文化。有的人還認為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的自然產物,因此不愿意投入太多精力在上面。
(二)企業文化建設機制不健全
由于中小企業處于正在發展階段,組織結構、管理方式相對簡單,職工素質也相對不高,因此在文化建設機制方面更是欠缺。在公司內部,企業更多的是思考目前的現狀,更不用說充分考慮完善文化建設機制方面。另外,企業文化機制的建立還欠缺科學性,雖然有專門人員進行監督,但是企業文化機制運行的形勢卻趨于形式化、表面化、功利化,沒有形成系統的企業文化建設機制。
(三)企業文化建設和管理不同步
企業文化建設之所以沒有和管理同步,就是因為公司的企業文化建設方面先于管理執行,即執行管理的步伐跟不上制度的建設??偟膩碚f就是企業內部沒有規范的管理、員工的行為方式不科學、公司領導層沒有先進的理念,并且公司還經常出現不穩定的現象,使對公司的企業文化難以管理,制度機制趨于渙散。另外,把企業文化管理歸于文化工作部門,對企業文化意識膚淺,致使企業文化的管理被邊緣化,抽象上重視現實中忽視,文化軟約束未能與制度硬約束有機結合,在制度建設過程中不能體現文化導向作用,說的和做的不一致,有時還產生矛盾,最后造成企業文化建設和管理上的不同步,管理步伐難以前進,落后于企業文化的制度建設,二者難以同步進行。
(四)企業文化建設沒有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
目前,由于中小企業生存壓力大,企業員工往往得不到相應的關懷和理解。在公司內部,員工之間缺乏共同的價值觀,團隊協作精神不強。另外公司內部職業發展空間較小,員工壓力大,很難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從而導致一部分人才流失。與此同時,公司領導在以下這些方面也沒有盡到自己的職責:首先,沒有仔細地了解下屬,只是一心謀求自身的利益,而不會盡心滿足下屬的需要。另外,在員工培訓方面也有欠缺,沒有挖掘員工的潛能,使員工對自己的未來職業生涯感到迷茫,進而無心涉及公司的企業文化建設。其次,公司也缺乏對員工價值觀的培養,沒有使員工認識到企業利益最大化是員工利益最大化的前提,兩者是相互依存的關系。
三、中小企業文化建設的對策
(一)加強企業文化的重視程度
企業文化建設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不斷充實完善、不斷發展的過程。因此,要想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謀求更好的未來,重視企業文化對企業發展的作用作為重中之重。首先企業的領導者做好掌舵手,把好方向,正確認識自己企業文化中存在的問題,做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作為管理者要重視對員工需要的滿足,廣泛聽取員工的意見,即采取“柔性管理”的方式來經營企業,從而避免了使公司企業文化側重于形式而忽視其實質的內容。公司要塑造“誠信為主”的企業理念,不管是對員工還是顧客都要講誠信,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理念成為本公司的王牌,成為第一核心競爭力,進而不斷完善公司的企業文化,最終形成獨具特色的適合本公司自身發展的企業文化。
(二)完善企業文化建設機制
在公司內部,若想讓企業文化很好地貫徹傳播下去,就需要建立科學的管理機制。完善企業文化的根本制度和政策,這樣也助于落實企業領導層的旨意,強化企業管理。此外在企業內部不僅要建立相關的行為規章、獎懲制度,還應該建立保障制度,減少員工的后顧之憂,從而使員工對自己的未來充滿憧憬,并愿意對工作全身心投入,為之獻身。具體來說分為四部分:第一,建立健全的企業文化制度和規范,一方面將企業文化規范公開化,并針對其中相應條款制定其懲罰措施,讓員工明白其中利害關系。另一方面讓企業文化氛圍潛移默化到企業全體成員心中,漸漸將企業文化深入人心。通過這樣軟硬并施,進而建立與現代企業文化相適合的新型企業文化體制,讓企業在良性的軌道上發展運行。第二,公司要注重績效文化的建設,進而提高員工之間的競爭力,這不僅使企業文化充滿活力,還調動了員工的工作熱情,更加深入地了解本公司的企業文化。第三,企業要積極建立激勵機制,逐漸使員工的行為得到強化,在這方面的措施有:向員工講述公司有功人士的先進事跡、制定嚴厲的懲罰制度、盡可能多地實施鼓勵機制和福利待遇。
(三)加強員工素質建設和管理者素質建設
職工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礎力量。企業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首要任務就是要提高員工的自身素質。此外,現代的企業已經不是終身雇傭的組織,而是一個不斷學習的組織,于是要對員工進行培訓,比如組織員工去經營較好的公司進行參觀學習,學習其先進企業文化和管理制度,使企業文化和員工素質在相互推動下共同得到提高。構建良好企業文化的另一重要任務就是提高管理者的素質,只有管理者自身素質高才能使下屬心悅誠服,積極地完成工作任務。管理者素質高還表現在與員工關系上,因此要重視員工需要什么,不管是精神上的還是物質上的盡可能使其滿足。要虛心向員工學習,積極讓員工參與其中,增強決策的科學性,使工作氛圍更加愉快輕松,使企業文化更具色彩。
(四)以人為本,建設優秀團隊
所謂以人為本,就是企業進行人性化管理,要把人作為企業管理活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確立人的文化主體地位,滿足員工的工作需求,提高員工的文化素質。要想通過實踐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就需要解決好如下問題:第一,充分重視員工,將員工看做企業最佳資本,把公司管理工作轉移到做人的工作。只有充分重視員工,尊重員工在文化創新和文化建設上的積極參與行為,才能確保企業文化建設上的活力。第二,做好對員工的激勵活動,盡量把蘊藏在員工中的聰明才智充分激發出來。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必須進一步加強企業的民主管理制度建設,給予員工適當的自由,保障職工的民主權益,使員工廣泛參與經營管理活動甚至相關的決策制定。第三,正確地看待員工,即明確員工在公司的文化主體地位,處理好員工和領導者之間的關系,信任尊重員工,從而實現管理者和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追求達到一體化,形成共享式的企業文化。
作者:劉家宏 單位:長春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