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思想品德課心理健康教育淺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立足課本,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資源
在政治教學中,政治課本是基礎,教師需要在掌握政治課本內容的基礎上制定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案。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師需要挖掘政治課本中蘊涵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并且用自己的語言把主要內容傳遞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充分地掌握具體的政治內容,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素質。在傳統的政治教學中,教師只是把課本當作授課的基礎,側重于對學生進行知識性的教育,而忽視了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卻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教師需要挖掘思想品德教科書中有利于培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找準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滲透點,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和認同,使學生的心理素質逐漸提高。例如,在初中政治課本第三單元第八課《學會拒絕》中,教師需要在政治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拒絕身邊的誘惑,也可以以具體事例幫助學生理解本節課講解的內容。在講解這節課之前,教師可以用故事引入新課,讓學生能夠帶著問題去學習,帶著問題去思考。教師也可以在講解完課程之后,講述身邊的誘惑,從而從側面調動學生回答問題和思考問題的積極性。拋出問題,“同學們,在每天的學習和日常生活中,有沒有什么東西誘惑著我們,讓我們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和工作當中?”通過這個問題,教師可以了解到學生在課下的真實狀況,從而為講授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學會拒絕》這節課,向學生傳遞抵制誘惑的思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二、增強自信,認真實踐心理健康教育目標
自信是學生成功的基礎,學生只有具備充足的自信心,才能夠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毅力。但是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出現自信心缺乏,容易依賴他人的情況。在這種心理的影響下,一旦他們在學習上遇到困難,首先想到的就是依賴他人,從他人那里尋求幫助,而不是自己解決問題。這種情況直接地表明,當代學生對自己的認識還不夠清晰,無法增強自信心,從而影響了自己的學習效率。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在講授政治課本知識時,穿插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讓初中生能夠有勇氣面對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困難,勇于迎接挑戰。在培養學生自信心的同時,教師要學會把這一過程和教材內容緊密結合,把具體的政治知識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認識到培養自信心的重要性,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屬于自己的自信。例如在教學初一下冊政治課本第一單元第二課《揚起自信的風帆》時,教師可以先以一個假設例子作為材料來導入本節課: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困難,這時候他非常沮喪,選擇了逃避,認為所有人都不理解他,從而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他采取一種消極的態度,最終造成了輟學的局面。通過對這種情況的假設,向學生提出“假如你是這位同學,在面對學習上的困難時,你會怎么做”的問題,在提出問題后,采取小組討論的學習模式,讓學生積極地交流,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新知識,而且在這種教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下也能夠置身于真實情境中,從而讓學生真正地感受到自信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在遇到困難時積極、勇敢地迎接挑戰。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還需要教師不吝嗇對學生的贊賞,用贊賞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幫助學生戰勝學習上的困難。就學生而言,他們很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肯定,老師的一個眼神或是一個動作都可能改變學生的整個命運,所以在教學時,教師需要注意這一點,盡自己的努力多給予學生肯定和鼓勵。家長也不例外,家長需要多給孩子一些自由和表揚,減少對孩子的束縛和批評,讓孩子能夠在學習和生活中找到丟失的自信,成為學習和生活中的佼佼者。
三、注重實踐,推動心理健康教育和政治活動相結合
政治知識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學生的死記硬背不能完全地掌握政治知識的具體內涵。因此,政治教師在教學時,需要做到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讓學生把這些理論知識和具體的行為結合起來,而不是簡單、機械地背誦條條框框。面對這樣的要求,教師需要用豐富多彩的政治活動充實枯燥無味的政治知識,用豐富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將學習到的知識與平時生活上的行為結合起來,直接地聯系生活實際,在政治活動中感悟收獲到的政治知識。初中生有很強的表演欲望,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讓學生依據政治課本上的具體知識編排情景劇,讓學生直接擔任情境中的主角,一方面可以鞏固學生學到的知識,另一方面還可以幫助學生真正理解政治這門學科,在學習中逐漸培養自己的自信心,健全自己的人格,在情境排演中感受到團結和合作的力量,從而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
作者:陳麗 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蓮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