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等職業學校教學現代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如何在這樣的現狀下盡可能的提高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質量,培養合格的技能型人才,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提出了很好的解決方案。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質量,是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但是現階段要該方案的實施,還面臨著二個現狀。
現狀一:現代教育技術教學資源的匱乏。中等職業學校的課程開設有別于普通高中,其不僅有語文、數學、英語等基礎文化課程、還根據地方經濟特點、地區辦學特色開始各類專業,各專業有根據不同的專業方向開始各類專業課程。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因學校地處長江三角洲地區,學校開設有計算機、電子電工、機電、汽修、服裝、旅游、財會、烹飪等八個大的專業,根據就業方向不同各專業分別設置不同的專業班級,不同專業班級開設課程不盡相同,以計算機專業為例:設數字媒體班、平面設計班、軟件開發班等多個專業班級。如此要開發所有專業、所有課程的現代教學資源,一個學校的力量是有限的。為了深入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關于“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的戰略部署,按照職業教育改革創新行動計劃和《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于實施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計劃的意見》(教職成[2010]9號)要求,加快推進職業教育數字校園建設,以國家示范性職業學校為引領,促進優質資源共建共享,提升信息技術支撐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的能力,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宗旨。中國職業教育學會信息化工作委員會于2012年2月立項國家示范性職業學校數字化資源共建共享計劃立項課題——精品課程資源建設項目。精品課程建設工程作為職業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適時的推出,不僅具有極強的針對性,而且還是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舉措。精品課程建設的目的就是要“推動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使學生得到最好的教育,從而達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教育信息化是全世界范圍內教育發展和改革的主題之一。我國政府非常重視教育信息化建設,這也是國家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教育科研網已經建成,各高校校園網具備一定規模,現在又新啟動了第二代教育科研網工程、教育科研網格計算工程、精品課程建設等,國家級高校本科精品課程已近1700門。2012年在中國職業教育學會信息化工作委員會牽頭組織下共計開發了86個專業的近1000門課程的數字化教學資源。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學校承擔了電子技術應用專業《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電子技術基礎與技能》《電工技能訓練》《電子技能訓練》《電子測量儀器》《電子整機裝配》《單片機原理與應用》《ProtelDXP》等8門課程的資源建設,資源包括“人才培養方案”“教學大綱”“網絡課程”“教學用PPT”“考試考核試題庫”“技能競賽方案”“教學案例”“行業標準”“實訓方案”“仿真軟件”“名師名課”等10大類。雖然中等職業學校數字化資源庫已經開始建設,并有一定的成果,但是要想覆蓋所有專業、所有課程,還有很長的建設道路。
現狀二:現代教育技術教學設備的匱乏。盡管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職業教育,但是國家對于職業教學的經費投入力度不足。很多職業學校硬件建設還不到位,現代教育技術教學設備覆蓋面不廣,使得多媒體教學難以大面積實施。以筆者學校為例:雖然學校地處長江三角洲、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但學校多媒體教學實施配置有效,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機房數量遠不能滿足教學需求。如要實現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加大投入力度,創建數字校園、創造良好的現代教育技術教學環境,服務于教學。以數字化信息和網絡為基礎,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上建立起來的對教學、科研、管理、技術服務、生活服務等校園信息的收集、處理、整合、存儲、傳輸和應用,使數字資源得到充分優化利用的一種虛擬教育環境。通過實現從環境(包括設備,教室等)、資源(如圖書、講義、課件等)到應用數字化校園是包括教、學、管理、服務、辦公等的全部數字化。在傳統校園基礎上構建一個數字空間,以拓展現實校園的時間和空間維度,提升傳統校園的運行效率,擴展傳統校園的業務功能,最終實現教育過程的全面信息化。構建先進實用的網絡教學平臺,整合、豐富數字化教學資源,創造主動式、協同式、研究式的數字化學習環境,建立師生互動的新型教學模式,為提高教學質量、辦學質量服務。
隨著國家示范性職業學校建設進程的推進,國家專項資金的下撥到位,筆者所在學校數字校園的建設工程的穩步推進。相信隨著中等職業教育數字化教學資源的進一步開發、豐富;隨著中國家示范性職業學校建設進程的推進,現代教育技術將進一步運用于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質量的提升。
作者:田小建單位:江蘇省如皋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