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吉林省技工教育發展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技工院校現狀
目前,吉林省共有技工院校135所。其中,技師學院12所,高級技工學校10所,國家重點技工學校19所。省級重點技工學校27所。按辦學資金來源劃分,財政全額撥款的有35所,占技工院校的25.9%,企業辦學、自收自支以及民辦技工院校有100所,占技工院校總數的74.1%。近年來,堅持招生的技工院校有73所,占技工院校總數的54.8%。2010年,吉林省技工院校招生達2.5萬人,高級班和預備技師班招生達3000人。畢業生總體就業率達到98%以上。近年來,雖然受到了辦學經費短缺、生源嚴重不足等困難的困擾,技工院校堅持辦學,在困境中得到了發展。在開展學制教育的同時,還承擔了下崗失業人員培訓、勞動預備制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和在職職工培訓等多項職業培訓任務,成為勞動者實現就業和再就業的一條“綠色通道”,技工院校已經成為培養高技能人才的主陣地,培養出來的技術工人大部分已成為企業或行業的技術骨干,涌現出一大批技術標兵、技術能手和勞動模范。技工院校每年開展的企業在職職工培訓、失業人員、勞動預備制學員和農村勞動者培訓達10萬人次,為吉林省經濟發展構造了完善的技能人才支撐體系。
(二)存在的困難
改革開放以來,吉林省的技工教育事業有了很大發展,但是,吉林省技工院校發展還面臨嚴峻的實際困難。一是辦學資金短缺,政府投入不到位。目前,吉林省技工院校中,全額財政撥款的僅有35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以及其他行業辦全額財政撥款技工院校19所,僅占技工院校總數的14.6%。技工院校缺少專項發展經費和必要的資金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中規定:“技工教育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技工教育在管理體制上屬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管理,技工院校沒有享受其他職業學校同等的辦學政策,并且已有的政策也得不到真正落實。二是學校待遇不公平。相當一部分政府辦的技工院校,辦學經費沒有納入財政預算,沒有財政專項撥款。學校只能靠學費收入發放教師工資,進行學校建設,教學設備先進程度低,很多學校至今使用上世紀60年代的設備進行實訓教學,與新技術對教學的需要嚴重不適應,學校發展壓力巨大。三是職業教育經費支持政策沒有落實。國家有關政策規定,城市教育費附加的30%應當用于職業教育。但吉林省征收的城市教育費,除長春市技工院校得到少量城市教育費附加,其他地區技工院校從未享受這一政策。國家和吉林省其他職業教育專項經費、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經費、職業教育師資培養經費,也未安排技工院校,更沒有專項經費用于技工院校發展。四是高技能人才培養專項投入不足。高技能人才機制、體制改革創新還不到位,各地在抓高技能人才方面力度不夠,創新性不強。目前,高技能人才培養方面的經費都是企業和院校自己解決,財政還沒有專項投入,尤其在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建設方面還沒有專項投入,嚴重影響技工院校培養技能人才的積極性。
(三)技工教育的任務
2009年底,總書記視察珠海市高級技工學校時指出:“技能型人才在推進自主創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沒有一流的技工,就沒有一流的產品”。《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都對技能人才發展指明了方向。吉林省是全國老工業基地,重工業基礎比較好,汽車、能源、化工、醫藥、制造業和新興產業以及老工業基地改造,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的建設都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技工院校等作為培養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是落實健全面向全體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重要載體,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撐的必要因素。大力加強吉林省技工院校發展已經成為吉林省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
二、發展吉林省技工教育的建議
(一)加快技工院校改革與創新
1.加快技師學院發展,打造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利用3到5年時間,吉林省地級以上城市都要建成至少1所符合當地經濟發展需要的技師學院。所需資金由國家、省和當地政府統籌解決。
2.擴大技工院校辦學規模。各地要根據經濟發展、結構調整和對技能人才的需求變化,對技工院校布局進行合理調整,適當壓縮學校數量,擴大學校培訓規模,提高辦學層次。要進一步整合職業教育資源,通過兼并聯合、增加投入、抓大扶強等形式,集中力量辦好示范性技工院校。各行業舉辦的技工院校要打破行業之間的界限,進行合并和重組,擴大辦學規模,實現資源共享。對企業舉辦的技工院校繼續給予政策扶持,充分發揮其資源優勢,為社會培養實用人才。
3.加大資金投入,改善技工院校辦學條件。各級政府要加大對技工院校的資金投入,加強技工院校建設,改善辦學條件。統籌安排教育附加,對其中用于職業教育的部分,要有一定比例用于支持技工院校的發展,并列入年初預算。各級財政要安排專項資金,專項用于技工院校發展。
4.加大對技工院校的扶持力度。針對目前技工院校的現狀和特點,各部門要加大對技工院校的扶持力度,各項專項資金如國債資金、職業教育發展專項資金應適當傾斜。對占地面積達到5萬平方米、在校生達兩千人以上的技工院校要加大扶持力度,使之成為骨干示范校。對辦學有特色,特別是縣一級的技工院校,更應加大各類資金扶持,使之成為當地職業技能培訓的綜合基地。對有意愿異地選址重建擴大規模的技工院校,地方政府部門如發改、國土、規劃、財政等部門應給予積極支持和扶持。技工院校在招生、收費、稅收、建房、征地、用水、用電等方面與普通中等職業學校享受同等待遇。技工院校的實習工廠(場、店)享受普通中等職業學校校辦工廠的優惠政策。
5.突出技能培訓,培養實用型技能人才。技工院校要重視實習教學,突出技能訓練,不斷增加投入,完善實習教學條件,保證基本操作技能和綜合課題訓練在校內完成。要選擇條件好、生產設備先進的企事業單位作為實習基地。要按照勞動力市場需求,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在培養復合型人才上下工夫,增強學生就業能力。省級以上重點技工院校中符合要求、經吉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認定的主體專業,其畢業生可直接取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
(二)推進技工院校對外開放辦學
鼓勵技工院校利用現有資源加快中外合作辦學,對有意愿接收外籍學員的技工院校,在國家有關政策的指導下,應給予積極支持;對引進國外先進辦學模式的,給予大力扶持。
(三)實施技能人才培養培訓能力提升計劃
積極實施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養培訓能力提升計劃。對參加各類技能培訓的人員,培訓期限超過3個月的,應由當地技工院校承擔,培訓期滿愿意繼續就讀的,技工院校可注冊技工院校學籍。
(四)各級政府承擔技工教育發展責任
各級政府要承擔技工院校發展責任,凡政府辦的技工院校應納入財政全額撥款。加強對技工教育的發展規劃、資源配置、條件保障、政策措施的統籌管理,對有一定規模和發展潛力的技工院校要予以重點扶持,使之成為當地職業培訓的龍頭,推動職業教育快速健康發展。吉林省教育行政部門要將技工院校招生納入職業院校統一招生計劃,在錄取批次上與其他職業院校相同。
(五)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實施“一體化”辦學
吉林省技工院校應該開展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加快推進一體化教學場所和師資隊伍建設。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全面普及一體化教學。技工院校可采取靈活的彈性學制,實行學分制,學生累計學分達到規定要求的,可提前畢業。開展企業職工在職培訓可采取彈性學制,企業職工利用業余時間分階段完成學業,累計學分達到規定要求的,可取得相應的技工院校畢業證書。
(六)政策指導和監督檢查
各地要出臺促進技工院校發展的各項政策,協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財政、發改、教育、稅務等部門,進一步完善本地區扶持政策,形成有利于技工院校健康快速發展的激勵機制。要加大監督檢查力度,整頓職業教育培訓市場秩序,規范職業教育培訓行為,大力宣傳辦好技工院校重要意義,為技工院校創造公平、寬松的發展環境,促進吉林省技工院校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