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普惠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風險防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普惠金融體系是在小額信貸發展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新體系,其內涵為使金融服務惠及大眾,普及各階層人員。這種體系目前正處于建立階段,雖然還未建立針對所有人群的金融服務,但相關的商業銀行應對其做好研究,在明確其優勢同時,做好風險評估,建立風險防范體系,使商業銀行在信貸業務等方面不會存在巨大的風險隱患。在風險防范中,相關人員要對具體的風險進行分析,并使風險防范策略具有針對性。
關鍵詞:普惠金融背景;商業銀行;風險;防范措施
普惠金融業務包括多種組成成分,小額信貸就是其中一種,商業銀行將其作為普惠金融體系下的基礎業務和核心發展業務,在此基礎上,相關人員應將小額信貸作為重點研究對象,研究其推進開展過程中的各種風險和挑戰。普惠金融背景還會給商業銀行帶來新的挑戰,相關人員要在挑戰中發現發展機遇,如此業務風險才能被有效消除。本文主要針對普惠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風險防范進行探討。
1普惠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面臨的新挑戰
1.1信息化能力
普惠金融雖然最初面對人群為全部階層,但在實際中,其面對的服務對象多為普通大眾,即小微企業或經濟條件一般的人員,這些人員不集中,所以業務銷售也過于零散,再加上客戶分布不規律,商業銀行需要付出更多的服務成本來完成業務,這不符合商業銀行的經濟效益要求,所以很多商業銀行對待普惠金融業務的信心和熱情都有所下降,這不利于普惠金融業務開展。在信息化時代,商業銀行需要將信息化手段引入到業務開展中,將其與小額信貸或其他的普惠金融業務結合起來,可達到事半功倍效果。這里主要指提升商業銀行的信息化能力,使其能利用網絡技術和大數據技術,來采集廣大客戶的信息,使相關的借貸業務等實現在線辦理。如此即使信貸業務零售化,也不會造成較大的服務成本,畢竟業務人員和借款人員通過網絡設備和相關技術便可以完成借貸還款等工作,在此過程中,業務辦理并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這可以彌補傳統金融借貸服務的不足,使普惠金融業務真正普及大眾,使相關體系真正服務大眾。信息化下的金融業務將會呈現出批量化特征,其在實際開展中將會表現得更加專業。現階段,城鄉一體化的實現,會有更多的農民工成為普惠信貸業務的忠實客戶,商業銀行的服務收益會得到保障。所以商業銀行現在應該考慮的是如何解決移動金融業務開展中的現實問題,如服務標準規范化問題、信息安全問題以及移動金融服務能力問題等。
1.2創新能力
當普惠金融業務面臨的服務對象為具有無形資產的小微企業時,商業銀行需要著重解決該對象融資過程中的困難,使信貸業務的服務范圍更廣。在實際中,很多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抵質押為有形資產,這不滿足普惠金融業務擴展要求,所以商業銀行在普惠金融背景下面臨的新挑戰為創新,商業銀行要在原信貸業務服務基礎上,開展新的業務,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如此小微企業的信貸業務才能得到滿足[1]。
1.3風險管理能力
普惠金融業務屬于新興業務,雖然其給商業銀行帶來挑戰和新的發展機遇,但在實際中,并不是所有的挑戰都能轉化為機遇,其還有可能變成風險,這種風險也屬于新型風險,在其初次爆發時,商業銀行可能都不會采取有效的應急措施,這會為商業銀行帶來巨大的麻煩。在普惠金融業務網絡化、信息化時,雖然客戶增多,業務量增大,但這些客戶要求也多,客戶位置也多在偏遠地區,當出現信用風險時,商業銀行無法在第一時間監控借款人員,所以風險會變成損失。在經濟結構轉型的今天,普惠金融業務面臨的新風險只會越來越多,商業銀行應該考慮的是如何控制風險,提高業務成熟度。
2普惠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風險
2.1信用風險
在普惠金融業務開展中,借款人員會與商業銀行簽訂相關的協議,該協議會對還款時間以及抵押物品進行明確規定,在固定時間內,借款人員要如約還款,一旦產生違約行為,信用風險便會產生。相關人員要對信用風險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具體來講主要包括兩點:第一,普惠金融業務服務對象本身的經濟條件差,其在借貸時,需要抵押的物品價值過低,往往不能符合商業銀行的借貸要求,為了擴展金融業務,商業銀行放寬政策,采用信用貸款策略來滿足服務對象借貸要求[2]。在該種借貸過程中,沒有抵押物,借款人在還款中便沒有制約,商業銀行只能寄托于道德約束借款人員,使其如期還款。第二,普惠信貸服務人群為普通大眾,非知名企業,所以信息網絡和相關的數據庫中并沒有該人群的信用信息,甚至個人信息都不完整,銀行無法從這些信息中準確判斷借款人員的信用情況,在借貸業務如實開展時,借款人員會獲取貸款,但商業銀行的回收賬款卻無法得到保障。在實際中,銀行也無法實時監控這些借款人員的行為,所以借款人員違約行為并不能被及時發現。
2.2道德風險
在普惠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與客戶之間建立交易契約關系,雙方在開展業務之前,就要加強對彼此的了解,且雙方都要按照相關的合同條例開展業務,如此彼此的利益都可以得到保證,也減少了雙方利益損失。在實際中,這種交易過程往往會充滿道德風險,且隨著普惠金融業務開展,這種風險造成的影響會更大。這種風險與信用風險相似,與服務對象的特殊性有很大關系,商業銀行在開展普惠業務時,往往不能獲得對稱的服務對象信息,所以信貸活動不夠透明,商業銀行每借貸出部分資金,便會承擔部分風險,當借貸對象增多時,這種風險會越來越大。很多情況下,一些小微企業會使自己的經營狀況以及相關信息處于隱秘狀態,商業銀行獲取的相關信息都存在虛假成分,如果商業銀行允許貸款,銀行面臨的道德風險會更多。
2.3操作風險
這種風險主要產生于操作人員的錯誤操作行為或不規范操作,操作人員的風險意識不足,也會導致借貸信用評價出現偏差,借貸審核出現錯誤或風險評估不到位,都會引發較多的風險[3]。在現時期,商業銀行開展了線上服務業務,相關的服務人員需要根據借款人員提供的網絡數據,分析評估風險,在此過程中,如果數據有誤,服務人員并不知曉,這種方式沒有涉及到實地考察,必定會存在大量風險。
3普惠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風險防范策略
3.1全面獲取借款人信息,分析信用情況
無論是小額信貸業務還是其他的普惠金融業務,商業銀行的相關工作人員都要做好借款人員信息采集、分析處理工作。在信息采集中,要保證信息的對稱性以及借貸業務的公開透明性,基于此,相關的信息一定要完整齊全、真實可靠。線上工作方式應用較廣范,如果全部采用實地考察方式,這有些不科學,還會增加成本,所以商業銀行應聯合相關政府部門,開展征信業務,商業銀行還要支持全民征信體系的建立工作,使銀行擁有最大的信息數據庫,如此借款人員借貸時,相關的信用風險和道德風險會降低許多。在全面分析借款人的信用情況時,商業銀行還可以結合芝麻信用或其他軟件平臺的信用系統提供的信息,信息越完整、真實,借款人信用情況越清晰透明[4]。
3.2做好評估審核工作
所有的普惠金融業務在立項之前,都要經歷嚴格的審核工作,相關的審核人員要對業務內容以及借款人員的信用情況進行審核,還要對業務中的風險進行評估。審核要涉及到評估操作的每個流程中,使審核評估更加規范標準。在信貸業務審批過程中,相關人員更要結合實際情況,在保證風險隱患全部消除的基礎上,落實借貸決策。
3.3提高操作人員的業務素質
在普惠金融業務開展中,商業銀行要為此項工作配備足夠數量的優質人才,使其能在信貸業務測評和風險評估中發揮重要作用。這些人才的業務素質要經歷考核,其表現行為要被納入到績效考核中[5]。這些人員不僅要有職業道德,還要具備比較大的金融經濟以及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儲備。
3.4提高普惠金融業務開展中的監管水平
普惠金融業務風險防范要精細化、動態化,這需要商業銀行建立金融業務監管體系,相關的工作人員要對業務開展整個過程以及后期發展進行跟蹤監控,一旦發現借款人員違約預兆,及時采取應急措施,使銀行面臨的風險降低。
3.5強化各種普惠金融保障機制
普惠金融業務開展面臨的風險類型很多,商業銀行需要強化各種保障機制,來保障業務開展順利。這些機制包括風險審核評估機制、監管機制以及政策激勵機制等。政府要配合銀行開展普惠金融業務,使社會各層人員都有接受服務的權力,所以其必須鼓勵各大商業銀行,為銀行業務開展過程保駕護航,可以通過財政貼息以及稅收優惠等來推動銀行業務開展[6]。
3.6建立健全的普惠金融生態體系
這里主要指銀行征信體系和融資服務體系,前者主要為銀行服務,減少銀行借貸中的道德風險和信用風險,后者主要為小微企業服務,使其融資簡單方便。銀行還要針對三農領域開展信用等級評價工作,使社會信用體系更加完善。在融資服務體系方面,主要建立三位一體信貸產品體系,使貸款過程中的風險降至最低[7]。
4結語
從小額信貸業務入手,研究普惠金融背景帶來的風險和機遇,更有助于商業銀行人員全面了解普惠金融業務,當風險轉化為發展機遇時,普惠金融業務開展效果會更好。在新時期,普惠金融業務開展過程總會遇到各種問題或風險,相關人員還要不斷優化風險防范體系,使更多的風險防范策略被有效應用在小額信貸或其他業務開展中。
參考文獻
[1]王明.探究新時代下的金融監管與商業銀行風險防范策略[J].商場現代化,2018(19).
[2]張明亮.商業銀行房貸風險與防范[J].經貿實踐,2018(18).
[3]崔楠.淺析商業銀行財務風險及其防范[J].中國市場,2018(27).
[4]李愛婧.普惠金融背景下的商業銀行風險防范問題分析[J].中國商論,2018(17).
[5]鄧奇.金融創新背景下商業銀行同業業務發展與風險防范研究[J].華北金融,2017(5).
[6]周盛譽.金融危機背景下商業銀行房地產信貸風險防范[J].區域金融研究,2017(10).
[7]王子良,侯志茹,曹碩.金融危機背景下商業銀行開展物流金融業務的風險及防范[J].稅務與經濟,2017(4).
作者:李沅漫 單位: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