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教師問卷調查報告

教師問卷調查報告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教師問卷調查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教師問卷調查報告

教師問卷調查報告范文第1篇

調查時間:2017年3月24日(星期五)

調查地點:黃龍溪學校

調查對象:黃龍溪學校七、八年級全體學生

調查目的:深入了解七八年級學生對本次課堂教學改革的認知度、參與度,以及同學們在學習中暴露的問題。透過問題,對本次改革進行策略調整。

調查形式:問卷調查

主要內容:黃龍溪學校地處成都市雙流區的偏遠位置,一直以來都是老師教、學生聽的課堂模式,效率較低。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自我學習的潛能,培養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力、競爭能力和團隊意識,本校提出了五四三課堂教學改革。從開學到調查之日我校推進改革已有一月有余,對此我們對參與此次改革的七八年級做了問卷調查。本問卷的內容主要涉及教學五環的理解、小組學習的合作方式、學生參與度、改革后的優勢和劣勢等方面。通過對問卷反饋回來的數據進行分析,我們對學生集中暴露的問題進行解讀,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問卷分析:  本次問卷調查設計有50個選擇題,其中有47個單項選擇題、3個開放性題目,主要針對五環課堂、學習四案、三生形成等主題。以下將是針對這些主題,結合問卷的數據對其進行分析:

一、 五環課堂:課前預習、自學合作、教師導學、當堂反饋、鞏固拓展

五環課堂指的是本次教學改革中的五個教學環節,而本次改革的重點環節就在于“自學合作”。自學合作顧名思義就是學生先自學,然后把自己自學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或收獲拿出來與同學交流,然后合作解決困難問題,從而加深自己的理解,形成自己的知識網絡。那么在這個過程中,就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交流合作、團隊競爭的能力,同時擺脫了老師一講到底的填鴨式教育。本次問卷針對自學合作設計有28個問題,我們將從不同角度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

(一)獨立與合作。問卷顯示,在自學合作板塊95.6%的同學知道要先獨立自學然后合作,但是在后續問題中顯示67.7%的同學獨立思考程度不深。主要原因:一是獨立思考的時間不夠,由于初中課程的知識量較大,很多基礎薄弱的學生閱讀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較弱,所以時間跟不上老師的節奏。二是組內成績較好的學生,為了讓本組處于班級的優秀組行列,急于向組內成員展示自己的自學成果,造成中等及后進生不需要再深度思考。由于自學時出現了問題,所以后面的合作學習板塊相應暴露出諸多問題。比如合作交流時,中上層次的學生總是處于主導地位、后進生沒有展現的機會、后進生又成了組長填鴨教育的對象等等。

(二)組內關系。此次問卷調查組內關系主要是組內角色分配、組員關系、組內紀律三個方面。組內有三個主要角色:組長、副組長、記錄員,但是問卷顯示32.3%的同學這三個角色對應的權利和義務不清楚,從而造成50.1%的小組內關系不夠協調。在合作學習時,成員的發言順序不夠明確,造成上述后進生沒有展現機會、優生急于展示成果等現象。并且衍生出部分后進生有被忽略的感受,同學間關系緊張,學習積極性逐漸削弱,甚至是沒有被明確分配的同學上課經常偷偷聊天起來等現象。

(三)效率及評價。對自學合作教學環節的效率調查顯示15%的同學覺得效果很好,充分發揮了他們的聰明才智、訓練了他們的探究能力,很明顯他們是優生。約50%的學生覺得效果一般般和以前差不多,而剩余的同學則表示基本沒有收獲。這些數據也在告訴我們,中等生、差生由于學習基礎薄弱,在合作學習中沒有真正動起來,所以受益較少。同時,80%的學生表示,希望老師在對合作學習進行評價時,不能只看成果,一方面是因為有的小組由優生直接向組內公布答案,另一方面是因為每節課能過展示的機會并不是很多。所以,他們都希望老師對合作學習的過程也進行評價。過程性評價他們的積極性、參與度、組內協作的氛圍等等。

二、 四案:預習單、導學單、當堂檢測單、課后跟蹤單

對同學們的四案使用情況進行分析發現以下幾個突出問題:(一)預習單和導學單中有些問題是重復的,45.6%的學生覺得是浪費時間,希望老師能夠進行區分。(二)導學單上有些問題組內無法完成,必須要等老師的演示實驗或點撥過后才能解決,所以希望老師能夠恰當地介入、引導學生的學習。(三)當堂檢測單做了后,老師能夠在當天進行批閱、指導,以便于同學們能趁熱打鐵地糾正自己的認知錯誤。

三、 三生:生動、生成、生騰

學校提出三生,旨在調動孩子們積極性,形成自己的學習習慣和知識網絡,讓孩子們在快樂的學習中放飛自我,本次問卷也調查了同學們對改革后的課堂學習感受。從問卷反應出:95%的學生都知道在教學改革后,需要他們親自參與的環節更多,思考的空間廣闊,團隊協作的機會很多,但是只有23.7%的同學反應提高了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交流能力、自信心,甚至高達39%的學生覺得知識的達成度還不如以前。這些數據告訴我們,我們的改革理論支撐是對的,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的成效還不夠,需要針對問題采取符合本校實際的辦法。

改進措施:針對問卷反應出關于教學改革的問題,我們決定采取以下措施:

(一)由于學生層次不齊,所以老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有教學梯度,既能讓學生雨露均沾,又能給優生思考和發展空間。這樣就避免組內的主動權全部掌握在優生手中,讓后進生也能感受到學有所得帶來的成就感,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

(二)明確組內成員的任務分配,盡可能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在團隊協作時,組長負責學業解惑,副組長負責任務分配及紀律維持,記錄員則負責記錄每個人的發言或成果。為了培養每位學生的責任感,記錄員由組內的組員輪流擔當(組長、副組長除外)。

(三)老師對學生的評價不能盡靠成果,還需要對過程進行評價。比如小組協作程度

打分、小組紀律打分、學生知識提高度打分等等。

(四)老師在課堂上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在適當的時候做精準的導學,既能觸發學生的學習點,又能高效利用課堂時間。同時老師對四案的處理必須及時,學生應在當天內得知自己的學業完成度的反饋信息,老師也需要根據學生四案的完成度來調整自己的教學。

教師問卷調查報告范文第2篇

付鑫(1981-),男,河北唐山人,河北大學工商學院教師。

摘要:培養應用型、復合型法律職業人才,是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重點。在婚姻家庭法課程教授過程中,長期存在著以傳統式教學為主,缺乏對實踐教學方法的重視,教學效果不佳,導致學生缺乏思考能力、實務知識和對社會現實的關注。本文以社會調查方法為例,探討實踐性教學方法的重要性及其實施過程。

關鍵詞:婚姻家庭法學;實踐性教學;社會調查2011年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員會制定的《關于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若干意見》指出,提高法律人才培養質量成為我國高等法學教育改革發展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培養應用型、復合型法律職業人才,是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重點。

作為法學的一門重要學科,婚姻家庭法學以婚姻和家庭為研究對象,強調法律與倫理、道德的統一,注重婚姻、家庭的穩定與和諧,關注社會現實與時代變遷?;橐黾彝シ▽W與社會學、倫理學等其他學科有著密切的聯系,而絕不是存在于法學這門學科的真空之中。與法學其他學科不同,它具有血緣性、倫理性、道德性和復雜性等自身特點。因此,這門課程的特點決定了在婚姻家庭法學的教學過程中,更應該強調實踐性教學方法的重要性。

本文以筆者長期從事婚姻家庭法學的教學工作為基礎,以婚姻家庭法課程教學現狀為背景,以社會調查教學方法為切入點,闡釋實踐性教學方法對于婚姻家庭法學的重要意義。

一、婚姻家庭法課程教學現狀之分析

(一)以傳統式教學為主,缺乏對實踐性教學的重視

現在的婚姻家庭法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依然采用傳統式教學方法,通過灌輸的方法向學生講授概念的內涵、系統的理論和法律的規定,學生也只是被動地接受書本上的知識。這就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缺乏主動思考和創新的積極性。同時,教師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和自身對司法實務知識的缺乏,沒有向學生提供實踐學習的知識和機會,造成學生知識面狹窄,思考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較差。這種情況非常普遍,即很多畢業的學生需要經過幾年的學習和適應才能勝任工作的需要。

(二)實踐性教學方法單一,效果不佳

隨著國家重視和學校探索,法學領域采用的實踐性教學方法不斷豐富,有案例教學、模擬法庭、法律診所、法庭旁聽、社會調查、實習等形式。由于受傳統教學方式和思維的影響,在婚姻家庭法學領域采用的實踐性教學方法還是比較單一,比較常見的就是課堂上常用的案例教學法。而對于其他實踐性教學方式,有些流于形式,有些則根本沒有適用。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使用的很多案例不是真實的案例,而是虛構的事實,這樣的案例不具有典型性和社會性,不能真正反映法律和社會現實的沖突,使學生缺乏對現實婚姻和家庭的正確認識。

如我國《婚姻法》第2條規定,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對于家庭和社會中的這些弱勢人群,教師會在課堂上強調對這些人的特殊和重點保護,但是,在現實生活和司法實務中,他們的處境和權益保護狀況如何,學生只有通過實踐性教學方法,如社會調查、實習等方式才能了解,才會有真正的感悟和體會,才會真正理解該規定的重要意義。

(三)學生缺乏思考能力、實務知識和對社會現實的關注

由于教師采用傳統性的、單向的教學方法,學生經常處于被動型的接受知識的學習狀態,而沒有作為教學過程的真正主體參與其中,沒有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就導致學生缺乏主動思考能力。教師的講授過程可以讓學生學習比較系統的理論知識,建立比較完整的知識構架,但是,這種教學方法阻斷學生接觸司法實務知識,造成理論和實務的脫節,缺乏實務部門所需要的工作能力,這也就是法學專業的學生就業非常困難的緣由。

同時,婚姻家庭法學這門課程更是與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學科。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婚姻家庭觀念的改變,婚姻家庭法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如從建國之初到現在,我國已經制定了1950年和1980年兩部婚姻法,2001年對婚姻法盡一步修正,針對隨后社會上出現的一些新問題、新現象,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又出臺了三個司法解釋。由此,可以看出,婚姻家庭法不是固步自封的法律,而與社會發展極具關聯性。而傳統性的教學方式,無法讓學生真正切實感受現代社會的變遷和時代的進步,無法讓學生親身體會現實情況下婚姻、家庭領域出現的問題和困境。

二、社會調查教學方法之重要性

社會調查作為一種實踐性教學方法,是針對社會生活中的某一情況、某一問題或某一現象,進行深入細致地調查研究,了解、反映客觀事實。同樣,社會調查對于提高婚姻家庭法學的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具有積極效果。

(一)加深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和認識

在社會調查的整個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主體地位,而老師僅僅負責指導和安排工作。從調查的主題選定、調查問卷設計、實際調查到調研報告的寫作,學生需要以理論知識的學習為知識背景,以社會現實為對象,實現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在調研的每一環節中,學生都會以所學的相關知識來看待現實問題,而現實問題又會促使學生運用、思考所學知識。這一過程印證了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認識真理,加深了學生對婚姻家庭法知識的學習和認識。

(二)培養學生的溝通和交際能力

為了解社會某一問題、某一現象的客觀現實,需要調查人員深入“基層”,與相關人員接觸和溝通。社會調查的方法主要包括個人訪談和問卷調查。訪談對象和調查對象大多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程度、不同階層的陌生人,而且婚姻家庭方面的問題個人隱私較強,這就加大了調查的難度。為確保社會調查任務的完成,調查人員需要具有較強的人際溝通能力。

在社會調查的過程中,無論是個人訪談還是問卷調查,學生都會慢慢地學習,如何與不同人溝通和交流,取得對方的信任,獲取相關信息。他們會注意到面對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通過恰當的一言一行來拉近與對方的距離。在社會調查中學到的人際交往能力,對于法學專業的學生來說更是不可或缺。法學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大多會從事法律方面的事務,來解決糾紛、化解矛盾。從事的職業,不管是法官、檢察官,還是律師、法律顧問,都需要與不同的人打交道。尤其是從事婚姻方面的事務更是如此?;橐黾彝シ矫娴募m紛大多是家長里短,情況復雜,這就需要法律工作者提高自己的交際能力,了解糾紛的真正緣由,找準癥結所在,運用情、理、法來化解糾紛。

(三)加強對家庭和社會的關注

家庭是構成社會的最基本“細胞”。婚姻家庭是以兩性結合與血緣聯系為其自然條件而形成的社會關系,具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1]家庭雖小,但關系到個人的切身利益和社會的穩定。曾經說過:“婚姻法是關系到千家萬戶、男女老少的切身利益,其普通性僅次于憲法的國家根本大法之一?!痹谏鐣{查過程中,學生可以更真實地、親身了解婚姻、家庭狀況,加深對家庭的認識和理解,掌握社會現實和人們的婚姻家庭觀念。這些認識和感悟為更好地學習婚姻家庭法提供了現實背景,增強學生對婚姻家庭的認同感,使“婚姻家庭”不再是虛無縹緲的想象。

(四)提高創新和寫作能力

社會調查方法又是一種創新,有利益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在社會調查的每一環節,學生都需要去積極思考、提高自己的創新意識,如主體選定、問卷設計,如何調查以及調查報告的撰寫。同時,社會調查方法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撰寫調查報告是鍛煉和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有效方式。撰寫調查報告,不僅要客觀地反映調查的實際情況,而且還要總結其經驗和不足,并提出相關建議。基于社會調查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和寫作能力,它可以作為學生申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理想選擇。

三、婚姻家庭法課程社會調查環節之設計作為社會調查方式之一的問卷調查,其環節主要包括選定主題、問卷設計、問卷調查、問卷統計和撰寫調查報告。

(一)選定主題

關于社會調查的主題,老師不應該自己確定,要充分征求學生的意見,集思廣益,最后確定具有可調查性、時代性和現實性的主題。如何選題,老師要指導和啟發學生,著重調查法律規定與社會現實之間的差距與沖突,這樣的調查研究,對理論和現實才具有實際意義。

(二)問卷設計

問卷設計是社會調查主題的具體落實,是保障社會調查質量的重要環節。問卷設計要做到“前思后想”?!扒八肌笔侵冈O計與主題相關的內容?!昂笙搿笔侵竼柧碓O計要有針對性,要有取得相關信息的選項,要有后面撰寫報告所需要的內容。“前思后想”就是指問卷設計的內容要全面而不繁瑣,有所指而不盲目。例如,在調查離婚訴訟過程中兒童權益的保護問題時,我們需要思考該主題涉及的內容,包括兒童和父母的基本情況、結案方式、兒童直接撫養人的確定(主要是確定依據)、撫養費的負擔(負擔方、支付方式、數額)以及探望權。

同時,問卷設計內容的語言表達方式也需要注意。根據調查的地域、人群,采用貼合其實際情況的語言表達方式。如調查老年人的生活狀況問題,由于老年人年紀大,理解能力下降,有好多不識字,文化水平不高,因此,在設計問卷時,要盡量使用平常的、當地的生活用語和簡短語句,這樣有利于他們理解調查內容。

(三)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是獲取信息的非常重要的環節,其進行的如何直接影響著整個調查的質量。學生做好問卷調查,要做好兩點:一是態度端正,一是方法恰當。學生要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要認識到問卷調查的重要性,力求調查的嚴謹性和客觀性,實事求是,不能主觀臆斷,更不能應付差事。其次,在問卷調查時,學生要講究方式方法,根據不同情況采取適當方式,耐心講解調查的目的和意義,打消被調查人的顧慮,通過自己的真誠和熱心,拉近距離。

(四)問卷統計

問卷統計是對問卷調查資料的整理和統計。統計要做到信息的客觀和真實,因為其是后面撰寫調查報告的直接信息來源。學生在進行問卷統計時,不僅僅是數據的整理,也是了解問題、發現問題的過程。

(五)撰寫調查報告

在調查結束后,研究者應就整個調查活動提供一份全面的調查報告,將社會調查的過程、方法和結果,以文字、數字或圖表等形式,向他人進行詳細的說明。[2]撰寫調查報告是對整個社會調查活動的總結。因此,學生在撰寫調查報告時,要盡可能的反映此次調查的全部情況,包括調查基本情況(調查目的、人員、地域、數據收集情況)、情況分析(特點、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對策和建議。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婚姻家庭方面的社會調查多會涉及被訪者的個人隱私,因此,在撰寫調查報告時,要有保密意識,尊重被訪者的隱私權。

課題:本文系保定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提高高校教學質量構建婚姻家庭法學實踐性教學體系——基于保定市高校的實證分析”(編號:201301008)的研究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教師問卷調查報告范文第3篇

公共管理類課程實踐性教學方式較多,其中采用較多且很成功的是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是運用典型案例,將學生帶入特定事件的現場進行案例分析,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或集體協作,進一步提高其識別、分析和解決某一具體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正確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風、溝通能力和協作精神的教學方式。當然,案例及其教學并非要取論的發展或者實踐的觀察,而是為從一種不同的背景審視理論與實踐的關系開辟了道路,是以情景模擬的方式使學生們置身案例所描述的特定情景中來運用所學的知識獨立地觀察思考、分析問題,而不是直接進入社會實際活動中去直觀感受、觀察實踐。社會調查卻是要通過深入社會搜集直觀感性的第一手材料,進而分析研究材料,形成理性的調查結論,是知識從感性向理性深化的過程,具有鮮明的參與社會實踐的特征。在實踐基礎上從搜集直觀感性的材料、分析研究材料到形成理性的調查結論的認識過程,就是調查的過程。在農村公共管理課程中引入社會調查法來展開實踐性教學,引導學生有目的、有意識地專門搜集和整理課堂學習知識的相關信息,通過觀察社會、了解社會,可以實現課堂學習與社會中的現實問題的有機聯系,促使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社會現象,實現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逐步加深,做到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實現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生存。

二、社會調查法的框架

作為一種系統的、科學的認識活動,社會調查有著一種比較固定的程序,這種固定的程序可以說是社會調查自身所具有的內在邏輯結構的一種體現。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提出調查主題。這是整個社會調查工作的基礎,需要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提出有價值的、有創新的,具有可行性的調查主題或觀點,盡量具體化和精確化,以便界定調查對象、調查區域范疇和實施調查。

(2)調查準備。在明確調查主題后,需要為實現調查目標而進行調查設計和準備調查問卷。調查設計主要是針對需要研究的問題制定研究分析的策略,并選擇適當的調查方法以保證調查資料的收集和分析過程的規范和科學。調查問卷的設計是調查準備階段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須要將研究主題放在一定的理論分析框架中,明確需要收集那些方面的資料,緊密圍繞研究主題設計問題,采用可觀察指標,注意構建可操作的變量和指標之間的邏輯關系,選擇適當的問卷結構,這直接影響到所收集的數據質量和后續的研究。此外,簡潔和被調查者易于理解的調查問題能保證調查的順利進行和數據質量的真實,在設計問題時必須要考慮被調查者的時間資源、個體認知能力等情況。

(3)社會實地調查。在這個環節,調查者要深入社會,根據不同的研究主題選擇不同的訪談方法收集資料。在具體調查訪談過程中,往往可能由于現實條件的變化或調查設計與現實之間存在的偏差等,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調整預定的訪談方法或對調查問卷進行修正。

(4)數據整理和分析研究。社會實地調查完成后,收集到的一手資料需要進行整理、統計和分析,得出調查研究結論并撰寫調查報告。

三、社會調查法在農村公共管理課程實踐性教學中的應用案例

筆者將社會調查法引入農村公共管理課程的實踐性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下面以“京郊農民對農村公共管理狀況的滿意度調研”為例對社會調查方法在農村公共管理課程實踐教學中的運用進行說明。

(一)確定調查主題

根據農村公共管理課程的教學內容,在選擇什么內容或問題作為社會調查主題時,主要考慮調查主題的有價值性、可行性等,因而選擇“京郊農民對農村公共管理狀況的滿意度”作為調查主題。這是因為:(1)本課程學習對象為北京農學校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本科學生,需要從實踐中認識社會,加強專業和課程認知。(2)課程學習的85%以上的學生來自北京郊區,分布于北京市的海淀區、朝陽區以及延慶縣、平谷區等九個郊區縣的44個鄉鎮,調研地點的分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學生以自己家庭所在地為中心進行輻射式取點或選擇調研樣本進行隨機抽樣調查或滾動取樣調查具有非常便利的條件,能夠保證問卷調查的質量,而且調研成本低。

(二)調查準備

調查準備主要包括了調查問卷設計和社會調查的組織安排準備兩方面的內容。

1•設計調查問卷

調查問卷的設計一定要緊密圍繞調查主題,本著全面、科學、可操作性來設計調查問題和構建變量和指標之間的邏輯關系。根據當前北京郊區農村經濟狀況、農村公共管理的現狀、農村公共管理的教學內容及學生的認知能力等,以了解京郊農民對當前農村公共管理的滿意度以及影響京郊農村公共管理水平的因素為主要內容,除被調查者及其家庭基本情況的12個問題外,共設計了與調研主題相關的5大類66個問題,其中關于農村公共管理主體的有15個問題,關于農村基層民主的共計20個問題,有關基礎設施建設及發展的共14個問題,社會保障及參加情況的有11個問題,收入及其他的有6個問題,其中有些問題還設計了子問題以便搜集更詳細的資料,此外還設計了需要補充說明的問題項。通過這些問題,可以考察京郊農村公共管理的狀況、村民對公共管理的滿意度等相關情況,能使學生對京郊農村公共管理狀況有一個直觀、真實的認識,從社會實際狀況出發來深入而直觀地認識農村公共管理的內容、方式、目的等,加深對該課程內容的理解,并從課程學習角度去理解相關政策的實施基礎與意義。

2•前期組織安排

隨著課程內容的推進,在調查前1個月布置具體的社會調查事宜。主要是介紹社會調查方法、調查數據可靠性的把握、調查報告的撰寫以及本次社會調查的要求等,督促學生做相關的知識儲備,尤其是對調查問卷要做詳細的解釋,保證學生理解調查問題及調查目的,減少調查者因對問題的不理解造成的數據錯誤。因為考慮到少部分學生家庭所在地在北京市城區或京外省份,自主聯系京郊農村調研存在一定的困難,為了保證每個同學都能實際進入京郊農村調研,于是按宿舍將學生分成若干調查小組,并且確保每4-6人的小組中至少有2名以上家在郊區農村的學生,要求每組來自城區家庭的學生必須跟隨來自郊區的學生進行調研。各小組自主推選一名組長,主要負責小組調查活動的開展和與教師的聯系,調查分工等由組內成員自行協商。

(三)京郊農村調查與資料收集

在調查準備階段,各調查小組根據組員情況,確定調查地點,細化到京郊的村莊。各小組優先選擇家庭所在地、親戚所在地、同學朋友所在地為調查村莊,依靠親戚、朋友、同學等熟人幫助,在被調查村莊有選擇地發放問卷或面對面地調查與訪談,既降低了社會調查的成本而且還能保證問卷的回收率和數據質量。在調查過程中,被調查農民的問題補充說明為研究主題的拓展和深層次分析提供了補充資料。學生在調查總結交流中往往對這個環節的感受最深,從他們的反映來看,更多地集中在學到了課本上沒有的東西、對相關教學內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團隊協作精神的培養、調查訪談技巧的掌握和溝通能力的提高等方面。

(四)調查數據整理、分析與報告撰寫

將調查得來的原始數據資料進行整理、分析是撰寫調查報告和定量研究的基礎。這個環節中,指導學生根據調研主題,分析調查問題之間的邏輯關系,撰寫調研報告。各調查小組成員的知識結構和水平的差異影響著各組選擇的數據分析方法。更多的小組選擇EXCEL進行數據整理和分析,分析較為簡單;有些小組選用SPSS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實現了農村公共管理課程與統計分析課程的結合,學以致用使分析結果更為深入和全面,并加強了課程學習間的聯系。

(五)調查的總結、交流

前面的工作只是完成了一項社會調查,但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完善社會調查法的實踐性教學成效,調查的總結與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進行調查成果的交流,各小組以PPT形式匯報各組的調查情況、調查結論等,就調查中反映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分享調查體會與經驗,并且回答老師和同學的提問,實現知識的啟發、碰撞、提升。同時對調查中暴露出問題的總結,比如對于組織安排、問題設計、調查難點等進行總結,以便在今后的社會調查中避免出現相同的問題,完善社會調查法的實施和提高調查效果。從學生對調查交流、總結的情況反映來看,有些小組事先組織安排有所欠缺,導致調查時間和次數比預想的多,很多學生在經過社會調查后改變了原先對社會調查的簡單認識;更多的學生反映經過社會調查后對農村公共管理課程中的很多知識有了直觀和更深入的認識,并開始思考相關問題,而且還在調查中取得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和感受,比如被調查的村民面對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并期望學生們能解決他們說到的問題時,很多學生的反映是認識到專業課程學習的重要性和激發出的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此外,社會調查對交流、溝通能力以及與團隊合作能力的鍛煉也是學生交流總結中反映比較突出的一個方面。

(六)社會調查的評價考核

各小組完成社會調查后,在規定的期限內要求上交調查報告、填寫后的調查問卷、小組成員的分工說明等材料。小組社會調查實踐成績由調查報告成績、交流匯報老師打分和學生評分三部分組成。交流匯報中,參加匯報會的課程組教師和各調查小組根據調查匯報和回答問題情況打分,分別匯總平均后得到教師評分成績和學生評分成績。調查報告成績、交流匯報教師評分和學生評分成績分別按照60%、20%和20%的比例加權得出小組社會調查實踐成績。每個學生的成績以小組成績的85%為基數,15%按照每個學生在小組社會調查中的分工和表現等給出??茖W、合理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方式有助于借助評價考核來檢驗課程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能力與素質的提高情況,有助于完善實踐性教學的各個方面。

教師問卷調查報告范文第4篇

【關鍵詞】調查報告 寫作教學 目標體系

調查報告是對某一事物或某一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后,將調查所得到的材料和結果,以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報告。[1]目前,對于調查報告寫作教學的研究較少,需要通過學習借鑒和實踐研究予以明確。

一、現狀:教學實際與課程標準脫節

調查報告屬應用類文本,在語文教學歷史上有著比較高的關注度。夏丏尊、葉圣陶合著的語文學習經典之作《國文百八課》中,將報告書作為重要內容專門編寫了一課,選兩篇調查報告作為例文,還指出:“報告書的閱讀和寫作已和現代生活分離不開,所以應當加以詳切的注意?!盵2]在不同年代、不同版本的語文課程標準(或大綱)中也能發現它的蹤跡。1941年的《小學國語科課程標準》“第五學年”有“書信、報告等實用文的分析寫作”[3]這一要求;1963年、1988年及以后的教學大綱中有“小學五年級:寫簡單的計劃、報告等應用文”的要求。由此可見,小學生能寫報告是語文課程設計者的共識。

但調查報告在現實教學中的處境卻是尷尬的。筆者在日常調研中,對區域內的部分教師進行了訪問,語文課中進行調查報告寫作教學的幾乎為“0”,對130名左右的小學高年級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是:調查報告的寫作是“寫得最少”和“最怕寫的”。調查報告在實際教學中形同虛設。

二、追因:寫作教學目標的缺失

調查報告為何在實際寫作教學中被擱置、被放逐?為何普遍達不到課程標準的“合格線”?這無外乎外部和內部兩個方面的原因。外部原因如寫作測評標準“文學化”的導向,“應用文只是個格式問題,沒啥可教的”的觀念影響。內部的原因更為關鍵,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分類不清。教師對文體本身感到陌生,不清楚調查報告究竟有哪些樣式,該如何分類;二是指向不明。教師對調查報告這個寫作樣式歸屬的教學板塊感到疑惑,教材中它出現在“口語交際”“習作”“綜合性學習”三個部分,那寫作教學究竟要教什么?寫作之前的調查活動要不要納入教學范疇?

這些問題的解決,必須以調查報告寫作教學目標的建構作為基礎。

三、借鑒:國外小學調查報告寫作教學參考

日本、美國、前蘇聯、德國、印度等國在語文教材中都編排了調查報告的寫作內容,其編排的形式和呈現的內容各具特色,日本和美國教材尤其突出。

1.日本:目標清晰、策略具體。

日本課程中,與“調查報告”高度相關的研究是以教育學者和實踐者野村芳兵衛為代表的“生活調查作文”。這項歷時八十年的研究,有“定位準、分類清”和“方法和程序明確”兩大特色(見表1)。其中,社會調查部分還緊扣語文的學科特點,把“語言課題”作為必選內容。[4]

表1:日本小學生活調查作文教材內容分類及舉例

我國小學語文教材中有關“調查報告”的內容也覆蓋了自然與社會兩大領域,但是內容的序列性不強,對難度的把握不準,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材中出現的調查報告例文《關于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難度過高,不好操作。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三年級下冊有調查學校綠化情況,六年級上冊有訪問家鄉名人這些內容,但在實際教學中,大多被當成狀物文或寫人文的寫作內容了。

2.美國:學生主體、綜合開放。

美國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調查內容充滿趣味,他們強調將學生置于生活大背景中,啟發多元化思維,增強學生解決社會生活問題的實踐能力。

美國亞利桑那州小學語文六年級教材“調查”專題[5]

認知測試 通常一個月你收到或掙多少錢?你是怎樣花的?制作一個如下圖所示的餅圖。

知識拓展 (略。主要講許多郵購銷售的產品作了虛假廣告。)

深層閱讀 讀《花和雀斑膏》(小說),把作者的經歷和感受與你自己的體會進行聯想。

閱讀反饋 (略。要求學生回答從概括內容、推想觀點與評價文本三個維度提出的問題)

選擇練筆 為雜志寫一則郵購雀斑膏的廣告;看自己制作的消費餅圖,寫下自己新預算的概要。

日本和美國“調查報告”教材的呈現方式,都力求用案例作為調查報告的內容目標;用身邊事反映社會現象的方式設計思維發展目標;用結構化的問題明示寫作的過程目標。這些均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經驗。

四、建構:小學調查報告寫作目標體系設計

建構小學調查報告寫作教學目標,緣于一線教學的需求。以下是我們通過學習課程標準和相關文獻,結合課堂教學實踐,整理出的各學段調查報告類型、部分寫作內容和寫作教學總目標,以期為教師教學提供參考(見表2)。

表2:小學調查報告寫作教學參考標準·總目標

上表是教師在教學調查報告之前,選擇“教什么內容”、“教到什么程度”的一種參照,至于“怎么教”的實踐問題,我們還進行了操作化的建構,即借鑒SOLO分類理論①,開發寫作層級表體系(包括相關的寫作知識、層級表、案例和學生寫作升級策略)。課前,教師基于學情,預先制定A、B、C三個層級的評價表,選取與之相對應的多個案例。課上,教師先組織學生學習知識;再學習案例,通過比較和綜合,共同討論確定A、B、C層級的評價標準,給案例定級;而后模仿、內化,練寫片段。下一節課依據升級策略進行修改升級。教學中,我們不求“面面俱到”,堅持“一課一得”,下面以小學五年級的社會調查類型的報告寫作為例,介紹其總目標下“格式與規范”專項的層級表(見表3)和配套的案例。

表3:小學生調查報告“格式與規范”專項目標層級表

小學生語言調查報告(等級案例)

為了解小學生的寫作情況,我于2013年4月8日采用了網上問卷的形式,對常州市虹景小學五年級某班48名學生進行了調查。

1.20.9%的同學非常喜歡寫作文,60.5%的同學比較喜歡,16.3%的同學不太喜歡,2.3%的同學不喜歡。

2.有51.2%的同學能及時記錄下生活中的見聞與感想,58.1%的同學能經常積累好詞好句,65.1%的同學寫作前會先構思、列提綱,55.8%的同學寫作后會主動修改。

3.小學常用文體中同學寫得最多的:新聞稿占1.6%,倡議書占1.6%,看圖寫話占3.1%,書信占3.1%,寫人記事文占27.1%,兒童詩占0.8%,童話占2.3%,劇本占3.9%,解說詞占3.1%,寫景狀物文占16.2%,演講稿是0,日記占29.5%,讀(觀)后感占7.8%,調查報告是0。

4.同學認為寫得最少,甚至沒有寫過的:新聞稿占21.7%,倡議書占8.5%,看圖寫話占4.7%,書信占4.7%,寫人記事文是0,兒童詩占12.4%,童話占7.0%,劇本占14.0%,解說詞占3.1%,寫景狀物文占0.8%,演講稿占7.0%,日記是0,讀(觀)后感占0.8%,調查報告占15.5%。

分析及升級策略:這篇報告按照調查問卷的先后順序羅列了所有的統計數據,但缺少結論,對照層級表,此案例為C級。可以通過兩條策略進行升級:對數據進行篩選和合并,對數據集中反映的情況進行分析并形成結論。

(調查概述略)

1.喜歡寫作文的同學人數達到了調查總人數的81.4%。

2.通過問卷,可以知道有一半以上同學的良好習作習慣正在養成。其中,養成“寫作前先構思、列提綱”和“能經常積累好詞好句”這兩項習慣的人數最多。

3.日記是同學們寫得最多的一種文體,占29.5%;其次是寫人記事文,占27.1%;寫景狀物文寫得也比較多,占16.2%。這三種文體老師經常布置,所以寫得比較多。

4.同學們寫得比較少的文體依次是:新聞稿、調查報告和劇本,分別占21.7%、15.5%、14.0%。

通過調查,我知道因為老師經常布置寫日記、寫人記事文和寫景狀物文,所以這三種文體同學寫得比較多。

再分析:經過修改,這篇報告在運用數據時有了“加工”的意識,突顯了調查反映的問題,但結論部分過于草率,此案例為B級。

(調查概述略)

1.同學的寫作興趣較濃。調查中,81.4%的同學表示喜歡寫作,可見,大部分同學還是愿意寫作的。

2.能形成部分寫作習慣。通過分析調查數據,我發現所列四項寫作習慣,每一項都有過半的同學養成。其中,“寫作前先構思、列提綱”的習慣養成人數最多,因為平時訓練得比較多。

3.記敘類文章寫得多,而議論、應用類文章寫得比較少。通過調查,我發現近三成的同學認為日記、寫人記事類文章是寫得比較多的。而寫得最少的文體調查中,選擇新聞稿的最多,占21.7%。

基于以上調查,我認為我們平時的寫作,有些“偏食”了,偏向于寫人記事類,可能因為考試檢測中,這類文體比較多,所以老師反復訓練、教學。而對于議論類、應用類的文體我們寫得太少,甚至還沒有。我建議老師讓我們寫一些議論類和應用類的文章,讓我們多接觸一些不一樣的文體,鍛煉不同的寫作能力。

再分析:這篇報告在分析問題時采用了總起的結構,使數據反映的情況更為清晰。結論部分有原因分析和建議,邏輯嚴密,為A級案例。

調查報告寫作教學目標的建構,始終追求三性:①序列性:即總目標與專項目標之間,不同的專項目標之間,體現相互照應式的序列。②生活性:即內容設計體現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科綜合和社會發展需求。③指導性:即知識、層級表、案例與策略四者與學生的發展狀況密切相關,每個材料可以讓學生多次學習和對照,實現自主發展。

【參考文獻】

[1]董小玉.現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夏丏尊,葉圣陶.國文百八課[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410.

[3]葉黎明.寫作教學內容新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21-27.

[4]張榮華,方明生.調查作文的比較、分析與反思——小學語文教材的中日比較[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8(5):40-46.

教師問卷調查報告范文第5篇

關鍵詞: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信用卡 調查 杭州論文 開題報告

畢 業 論 文(設 計)

論文題目 諸暨市信用卡使用情況調查報告

指導教師 韓國紅

姓 名 邊 瑤

班 級 金融07(9)班

所在系(部) 金 融 系

2009年 6月 日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

金融學畢業論文開題報告姓名 邊瑤 班級 金融07(9)班 系部 金融系

畢業論文(設計)題目 諸暨市信用卡使用情況調查報告

一、選題理由:

近年來信用卡的使用在我國越來越普遍,但其用卡環境仍存在一些需要重視和改善的問題,這些問題已制約到信用卡的使用。據業內人士不完全估計,現在整個銀行業所發行的信用卡中,大約只有20%是“活”的,其余80%是“睡眠卡”。另據了解,截至2007年底,中國銀行卡發行總量7.62億,總交易金額35萬億元,但消費交易僅4億元,只占全部消費額不到5%的份額,其余95%都是現金存取和轉賬,信用卡的使用率并不高。如今,各種各樣的信用卡已進入尋常百姓家,店口鎮也不例外,持卡消費已日漸成為平常之舉,但是據我了解,信用卡業務在店口鎮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雖然各銀行利用免首年年費、降低發卡門檻等各種手段極力促銷信用卡,可是人們的用卡積極性并不高。制約和阻礙使用率的因素成為了店口人們關注的焦點,究竟目前我國信用卡使用情況如何,信用卡的安全問題怎樣解決,這都使信用卡問題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二、擬實現的目標:

本文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以一個鎮為范圍進行調查,以了解諸暨地區目前信用卡的使用情況,影響信用卡使用率的因素以及信用卡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從不同角度,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三、綜述﹛與本論文(設計)相關的已有研究(設計)成果的綜述﹜:

近幾年,信用卡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許多學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其中彭千在《銀行信用卡業務使用率偏低》(2004)一書中提到銀行對于信用卡現在的發展眼光應放在針對不同的客戶發行帶有不同增值功能的信用卡上,找尋優質客戶,提供他們所需的服務,在增加信用卡發行量的同時增加信用卡的使用率以減少“睡眠卡”。 虞月君在《中國信用卡產業發展模式研究》(2004)一書中提到對于銀行方面可以多開展一些刷卡獎勵的活動或是增加特約商戶數量以刺激消費者消費;還可以添加增值服務,讓有此需要的消費者在出示卡時即可消費享用。這些都可以提高卡的使用率。李芳在如何防范信用卡被“盜刷” [n](2007)一書中提到信用卡如果被非法提現或盜用,銀行不承擔責任,這樣將很難保證持卡人的資金安全。所以一方面,應該加強信用卡的立法建設,改善用卡環境,另一方面持卡人可以采取下面的一些措施,以防范信用卡被盜刷以及相關的損失。萬曉東,何春雷在我國信用卡用卡環境尚須改善[n]2007,提到(1)利用免息期。先消費后還款,就相當于銀行為你提供了一筆無須手續的短期信用貸款,只要在到期還款日前全額償清當期對賬單上的本期應繳款,即可享受免息待遇。(2)利用循環信用,通過適當的負債來換取資金的周轉,以降低理財成本。(3)巧用免息分期購物。

四、論文(設計)主體框架與進度安排:

論文主體框架:

一、 諸暨市信用卡使用問題的提出

二、諸暨市信用卡使用情況現狀調查

(一)、諸暨市信用卡持有量情況調查

(1) 信用卡的持有年齡

(2) 信用卡的持有張數

(3) 不同銀行的持有量

(二)、信用卡使用情況調查

(1)信用卡的增長情況

(2)信用卡的使用頻率情況

(3)信用卡的功能使用情況

(三)、持卡人安全防范調查

(1)、信用卡的滿意度

(2)、信用卡設密碼調查

(3)、客戶和銀行所面臨的安全問題

三、諸暨市信用卡使用情況因素分析

(一)、信用卡持有量情況因素分析

(二)、信用卡使用情況因素分析

(三)、持卡人安全防范因素分析

四、諸暨市信用卡發展中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拓寬信用卡的持有量

(二)提高信用卡的使用率

(三)防范信用卡的安全

進度安排:

2008年11月,完成開題報告,并交指導老師修改。

2008年12月~2009年1月,資料收集。

20009年1月,問卷調查的設計。

2009年1月中旬,分發調查問卷。

2009年2~3月,完成論文初稿交于指導老師修改。

2009年4~5月,完成論文。

五、指導教師意見:

簽 章:

年 月 日

六、教研室意見:

簽 章:

年 月 日

金融學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浙江金融職業學院

2008 屆畢業論文(設計)任務書

姓 名 馮婷 專業 金融管理與實務 指導教師 朱維魏

畢業論文(設計)題目 諸暨市店口鎮信用卡使用情況調查報告

主要研究內容 目前我國信用卡持有率和使用情況,影響和制約使用率的因素以及信用卡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

研究方法 規范分析、比較分析、調查分析

主要任務及目標 本文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以一個鎮為范圍進行調查,以了解諸暨地區目前信用卡的使用情況,影響信用卡使用率的因素以及信用卡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從不同角度,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主要參考文獻 [1] 彭千. 銀行信用卡業務使用率偏低[n]. 上海:國際金融報. 2006.8.28

[2] 虞月君. 中國信用卡產業發展模式研究[m]. 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 2004

[3] 李芳芳.如何防范信用卡被“盜刷”[n]. 廣州:新快報.2007.(3)

[4] 萬曉東,何春雷. 我國信用卡用卡環境尚須改善[n]. 北京:中國消費者報. 2006.4.28

[5] 趙挺. 對國內信用卡產業未來發展趨勢的思考[j]. 河南:金融理論與實踐. 2007.(1)

進度安排 2007年11月,完成開題報告,并交指導老師修改。

2007年12月~2007年1月,資料收集。

20008年1月,問卷調查的設計。

2008年1月中旬,分發調查問卷。

2008年2~3月,完成論文初稿交于指導老師修改。

金融學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2008年4~5月,完成論文。

指導教師簽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浮山县| 东乌珠穆沁旗| 澜沧| 泊头市| 旅游| 太谷县| 融水| 西城区| 葵青区| 云龙县| 容城县| 绥德县| 百色市| 肃南| 吉隆县| 琼海市| 莱芜市| 开平市| 沅陵县| 会昌县| 宁蒗| 桂林市| 莱西市| 宜春市| 西乡县| 金溪县| 白朗县| 喀喇沁旗| 清镇市| 武宣县| 滦平县| 万年县| 泾源县| 锡林郭勒盟| 青冈县| 老河口市| 从化市| 宁安市| 房山区| 盈江县| 巴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