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呼吸內科住院醫師工作

呼吸內科住院醫師工作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呼吸內科住院醫師工作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呼吸內科住院醫師工作

呼吸內科住院醫師工作范文第1篇

[關鍵詞] 迷你臨床演練評估;臨床能力;住院醫師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10(a)-0123-04

Application of 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 for assessing clinical competence of residents in the Hematology Department

HUI Wuhan SU Li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Xuanwu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5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 (Mini-CEX) for clinical competence evaluation among residents in the Hematology Department. Methods The modified Mini-CEX scale with seven programs was applied to evaluate clinical core competence of thirty-six residents who were standardized training in the Hematology Department of Xuanwu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during the year of 2014 and 2015. Then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were assess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befor training, the scores and qualified rates of residents in medical interviewing skills, physical examination skills, humanistic qualities, counseling skills, overall clinical competence of Mini-CEX had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raining (P < 0.05). The satisfaction of both teachers and residents for assessments of Mini-CEX was up to 90%. Conclusion Mini-CEX can fully assess clinical competence of residents. It is a convenient tool with teaching function, and is worthy popularizing in the standardized residents training program.

[Key words] 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 Clinical competence; Residents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畢業后醫學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1-2],而科學、實用、有效的臨床能力考評體系則是保證規范化培訓質量和考核可信度的重要條件[3-4]。因此,探索臨床能力評估方法對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具有突出的現實意義。迷你臨床演練評估(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5-6]是美國內科醫學會發展并推薦的一種評價住院醫師臨床能力的測評工具,其過程是指在門、急診或病房工作中,由主治醫師直接觀察住院醫師的臨床診療工作,評價其知識、技能和專業素養,并及時給予反饋和指導。目前已成為國外醫學院校臨床實踐考核的常用評估工具[7-8]。我國大陸醫學院校對Mini-CEX的應用尚處于探索之中[9-11]。本研究通過分析Mini-CEX在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以下簡稱“我院”)血液科住院醫師臨床考核中的效果,探討其在臨床綜合能力評估中的價值,為進一步引入和改進Mini-CEX體系奠定基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2015年在我院血液科進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非??谱≡横t師36名,包括住院醫師32名和臨床型碩士研究生4名。規范化培訓時間為2個月。

1.2 方法

1.2.1 Mini-CEX培訓 由我院血液科臨床教師進行Mini-CEX培訓,內容包括Mini-CEX簡介、實施細則(如考評條目、分值要求、反饋方法)等。統一評分標準,保證考核的一致性和公平性。對住院醫師介紹Mini-CEX的目的以及流程,提高住院醫師對考核的接受性。

1.2.2 Mini-CEX量表內容 研究者根據Mini-CEX表格,制訂針對血液科特點的中文Mini-CEX量表。量表從7個方面體現了對醫學生的核心能力評估。①醫療面談技能:自我介紹,采用合適的面談技巧引導患者對病史進行全面而有重點的闡述,對患者的情緒及肢體語言有適當的回應;②體格檢查技能:告知檢查目的,針對患者的病情,做出全面而有重點的??撇轶w,正確操作,順序合理;③人文關懷:表現對患者的尊重與同理心,有親和力,在檢查過程中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④臨床判斷:結合病史及體格檢查,判讀相關的檢查結果,做出相應的臨床判斷和鑒別診斷,制訂相應的治療方案;⑤溝通技能:使用患者能理解的語言告知診斷(包括告知壞消息)以及治療計劃、檢查和操作的目的和風險,解釋檢查結果和治療方案,針對患者情況進行具體的健康宣教,并評估患者是否了解醫師的說明;⑥組織效能:根據患者病史臨床體征,做出有優先順序的臨床處置;⑦整體臨床勝任能力:整個診療過程思路清晰,處置有條理,操作熟練。

1.2.3 評分標準 評分采用3等級、9分制評分,其中,1~3分為未符合要求,4~6分為達到要求,7~9分為優秀。4分及以上為合格。項目合格率=每個項目合格人數/考核人數×100%。

1.2.4 考評流程 評估者為我院血液科已進行Mini-CEX培訓的帶教醫師4名(包括副主任醫師及主治醫師),每次評估由1~2名醫師參加,隨機挑選我院血液科住院的患者,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在評估教師的觀察下,由住院醫師針對患者進行診療工作,包括自我介紹、問診、體格檢查、解釋、健康教育等一系列醫療常規工作,每名醫師考核時間為15 min,教師同時進行評估。每次評估后,帶教醫師對住院醫師的表現進行5~10 min面對面的反饋輔導,指出優點和缺點,對于考核項目中存在的問題給予及時糾正,并請帶教醫師和住院醫師分別對該次評估進行滿意度評價,分為3級,即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并提出建議,以利于不斷改進教學及評估方式。每名醫學生在輪轉期間接受2次考核,對比培訓初期和輪轉結束時各項目的平均分數和合格率。所有評估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1.3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考核結果

36名住院醫師在初期和輪轉結束時Mini-CEX考核中的醫療面談技巧、體格檢查技能、人文關懷、臨床判斷、溝通技能、組織效能、整體臨床勝任能力項目平均分均有所提高,其中,在醫療面談技能、體格檢查技能、人文關懷、溝通技能、整體臨床勝任能力項目上,分數提高顯著,兩次考核間分數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36名住院醫師在初期和輪轉結束時Mini-CEX考核中的醫療面談技巧、體格檢查技能、人文關懷、臨床判斷、溝通技能、組織效能、整體臨床勝任能力項目合格率分別為88.9%(32/36)、86.1%(31/36)、75.0%(27/36)、97.2%(35/36)、66.7%(24/36)、91.7%(33/36)、88.9%(32/26)和94.4%(34/36)、97.2%(35/36)、91.7%(33/36)、100.0%(36/36)、88.9%(32/36)、94.4%(34/36)、97.2%(35/36),即所有7個項目的合格率均有所提高,其中在醫療面談技能、體格檢查技能、人文關懷、溝通技能項目上,兩次考核的合格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圖1。

*P < 0.05

圖1 血液科住院醫師Mini-CEX培訓初期和輪轉結束時

考核合格率比較

2.2 滿意度調查結果

30名住院醫師在Mini-CEX初期考核中對考核滿意(包括非常滿意和基本滿意),占83.3% (30/36),不滿意的原因主要是對Mini-CEX考核模式不熟悉。輪轉結束時34名住院醫師對考核滿意,滿意度提高至94.4%(34/36),不滿意的原因主要是部分病例過于復雜。教師對考核的滿意度在初期和輪轉結束時分別為91.7%(33/36)以及94.4%(34/36),不滿意的原因是部分住院醫師在Mini-CEX考試前未做準備,考核未達到預期標準。

3 討論

近年來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強調崗位勝任能力的培養,不僅要培養知識和技能,更強調溝通能力、愛傷觀念、健康宣教、職業精神等能力的培養[12-14]。傳統的病例分析及臨床技能考核不能全面真實地反映一個住院醫師的臨床綜合能力,而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通過模擬臨床場景以及標準化病人來測試醫師臨床工作能力,考核知識面廣、信度較高,但是需要特殊場地和時間,耗費大量人力和物力,較難進行多次評估[15-16]。國外研究顯示,Mini-CEX是一個耗時少、彈性大、可行性高的測評工具,覆蓋了美國畢業后醫學教育認證理事會要求臨床醫師具備六大核心能力的考核(包括醫學知識、患者照顧與臨床技能、人際溝通技巧、專業素養、系統為基礎的醫療以及執業中學習與改進)[17],重視人文素養,并具有較好的信效度和再現性,Cronhch α系數為0.90以上,效標關聯效度達0.7以上[18-20]。近些年國內教學醫院也對Mini-CEX進行了探索性應用。2005年中國醫藥大學的陳偉德教授將Mini-CEX引進臺灣,經由工作坊訓練和推廣,目前臺灣多家教學醫院開展了Mini-CEX,住院醫師的技能與素質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大陸方面2008年起,華山醫院進行了Mini-CEX的初步探索,制訂了相應的量表,并對臨床教師進行培訓和考核,促進了內科住院醫師的標準化培養和考核,提升了不同教育背景下住院醫師的醫療水平。姜從玉等[10]報道了將Mini-CEX應用于康復醫學住院醫師培訓學員日常評估考核,取得了良好效果。該研究完成176例次有效的完整的第二階段臨床能力Mini-CEX考核,住院醫師總平均分為7.13分,提示Mini-CEX考核表能夠實際反映住院醫師真實臨床診療能力的水平。另外,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楊冬等[11]將Mini-CEX評估應用于臨床醫學八年制內科學呼吸系統的床旁教學實踐雙向評估中,教師對學生進行分項評估的同時,學生也對所有帶教教師進行教學評估,體現了Mini-CEX及時反饋的特點,實現了教學相長,是教學改革的有益嘗試。湖北醫學院附屬太和醫院張晶等[21]報道在內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引用Mini-CEX,比較住院醫師臨床能力的變化,并形成動態的書面評價,起到了監管和評價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作用。

由于血液科病房多數為血液腫瘤患者,住院醫師培訓更要求溝通能力和人文關懷的強化,更適合Mini-CEX的應用。本研究中,針對我院血液科疾病特點,制訂改良版Min-CEX量表,應用于住院醫師臨床實踐能力考核,對其臨床能力進行評估和量化,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首先,本研究顯示Mini-CEX操作過程簡練,具有教學考核的優勢。臨床教師可在例行的臨床工作中,對住院醫師進行考核,只需花費20~30 min,并能多次考評。在評估中,臨床教師可直接觀察住院醫師臨床診療過程,測量其多方面臨床能力,又助于做出全面的判斷。同時每次評估可選擇不同類型病例,使考核的病例更加多元,更能真實反映醫師的臨床工作能力。

其次,Mini-CEX提高了臨床教學質量。Mini-CEX量表對每名住院醫師的核心臨床能力進行表格式分項評估,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既可以根據多數住院醫師共存的問題進行選擇性重點教學,對存在問題的知識點進行多次的重點強調,同時也根據每名住院醫師的不同問題進行針對性教學,有的放矢,從而促進了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例如,本研究在初期考核中,大多數住院醫師缺乏對血液科疾病特點的認識,在??企w格檢查方面存在較大的缺陷,帶教教師根據多數住院醫師存在的查體問題,例如對淺表淋巴結的檢查方法等進行了有針對性反復教學以及多次考核后,體格檢查的分數和合格率有了明顯的提高。

此外,Mini-CEX在充分評估住院醫師溝通技能的同時,也顯著提高了住院醫師的人際交流技巧。本研究中,Mini-CEX量表對于住院醫師是否表現出對患者尊重和關心,用適當的語言解釋病情和健康宣教等技能列出了詳細的評分標準,能夠全面評估住院醫師的職業素養和人文素質。初期考核對住院醫師測評的結果顯示,輪轉住院醫師在人文關懷、溝通技能項目平均分數和合格率較低(75.0%、66.7%),尤其是壞消息告知方面,經常面對患者家屬情緒崩潰而手足無措,缺乏溝通技巧,也沒有健康宣教的意識。這些能力的欠缺可能與目前醫學教育的模式更側重于臨床技能的培訓有關。在初期考核后,住院醫師均認識到在醫患關系中溝通能力的重要性,積極主動學習溝通技巧,在帶教教師的重點培訓和示范下,以及多次迷你演練考核后,在輪轉結束時,住院醫師人文關懷、溝通技能項目的合格率提高至91.7%以及88.9%,醫學人文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另外,評估后的反饋指導是Mini-CEX量表的重要特色。評估后立即給予適當的反饋指導,指出住院醫師的優點和缺點,并給出改進建議,有助于住院醫師檢查自己的技能狀況,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能夠及時學習及改正,顯著提高了臨床工作能力,真正做到了“以考促學”。而且通過分析Mini-CEX量表結果發現,對于在反饋過程中指導過的不足,住院醫師在以后的評估中很少出現類似問題,達到良好教學效果。

最后,在本研究中,根據教師及住院醫師的反饋意見,教師及大多數住院醫師對Mini-CEX的考核感到滿意。考核初期部分醫師對考核不滿意的原因在于對Mini-CEX考核模式不了解,經過考前的介紹以及多次考核后,住院醫師整體考核分數以及合格率較前提高,住院醫師也認為Mini-CEX評估提升了自身的臨床綜合能力,滿意度明顯提升。另外,考核教師也提出部分考核中患者的病情過于復雜,提示在今后Mini-CEX的應用中應注意患者選擇的問題。

綜上所述,Mini-CEX是作為臨床醫學教育新的評估模式,簡單易行,考核內容全面,重視人文修養,并兼具評量與教學的作用,在科學評估同時也促進了臨床綜合能力的培養,有助于提高醫療質量,值得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尹超邦,孟開.我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研究現狀分析[J].中國醫院,2016,20(2):26-28.

[2] 張淑華,張思嘉,何仲.畢業后醫學教育質量保證體系建設――我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過程管理總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2):21-22.

[3] 佟野,趙霞,于曉松.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階段考核的研究[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3,12(11): 1171-1175.

[4] 董美麗.美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考核評價現狀與借鑒[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12):25-26.

[5] Norcini JJ,Blank LL,Arnold GK,et al.The mini-CEX(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J]. Ann Intern Med,1995,123(10):795-799.

[6] Norcini JJ,Blank LL,Duffy FD,et al. The mini-CEX:a method for assessing clinical skills [J]. Ann Intern Med,2003, 138(6):476-481.

[7] Malhotra S,Hatala R,Courneya CA. Internal medicine residents′perceptions of the 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 [J]. Med Teach,2008,30(4):414-419.

[8] Weston PS,Smith CA. The use of mini-CEX in UK foundation training six years following its introduction: Lessons still to be learned and the benefit of formal teaching regarding its utility [J]. Med Teach,2014,36(2):155-163.

[9] 楊帥,李秋潔,范宇瑩,等.Mini-CEX的應用現狀及展望[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2):87,143.

[10] 姜從玉,黃慮,朱玉連,等.Mini-CEX操作考核在康復醫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6(1):4-6.

[11] 楊冬,金美玲,白春學.Mini-CEX在臨床教與學雙向評估中的應用及意義――以臨床八年制呼吸科床旁教學為例[J].醫學與哲學,2014,35(10),87-89.

[12] 吳玉章,方建群,李燕,等.年輕臨床醫師崗位勝任力模型構建探析[J].醫學教育管理,2016,2(1):326-331.

[13] 韓睿,施偉麗,李彥林,等.醫患溝通技能在臨床醫學生中的重要意義[J].中國醫藥導報,2015,12(35):140-143.

[14] 劉力戈,鄭志紅,潘麗恩,等.某三級醫院第一年住院醫師崗位勝任力現狀評價[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4, 13(3):305-308.

[15] 劉健,付濱,張童燕.基于標準化病人的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應用現狀分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4):69-70.

[16] 寧紅英.OSCE在地市級醫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評估[J].現代醫藥衛生,2016,32(6):941-943.

[17] LaMantia J. The ACGME core competencies: getting ahead of the curve[J].Acad Emerg Med,2002,9(11):1216-1217.

[18] AI Ansari A,Ali SK,Donnon T. The construct and criterion validity of the mini-CEX: a meta-analysis of the published research [J]. Acad Med,2013,88(3):413-420.

[19] 顧杰,楊華,壽涓,等.小型臨床演練評量在全科醫師培訓輪轉考核中的信度與效度分析[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0,9(11):786-787.

[20] Duming SJ,Cation LJ,Markert RJ,et al. Assessing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 for internal medicine residency training [J]. Acad Med,2002,77(9):900-904.

呼吸內科住院醫師工作范文第2篇

有利于臨床病理學科的人才儲備。目前臨床病理人才匱乏,在我國,由于病理學科一直被劃歸在基礎學科,不能培養臨床學位研究生,病理專業畢業碩士生、博士生缺乏病理診斷方面的臨床培訓,他們畢業到醫院病理科工作后不能勝任相應病理診斷工作是目前的一個普遍現象[5]。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解決了以往各單位病理科小規模、標準不一的分散培養人才的模式,建立了統一的臨床病理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體系,為臨床病理學科儲備優秀的后備力量。有利于規范地培養病理醫師。住院醫師在病理科的輪轉學習,包括大體標本的取材、病理活檢閱片、免疫組織化學技術與閱片、病理技術的實踐、細胞學的技術與閱片等方面,在專業上的培養采用的是漸進式(由易到難)、系統性(由局部臟器到全身系統)、寓教于平日的方式,達到1-3年的培訓期間能做到“舉一反三”,使培訓醫師具有一定的獨立診斷能力,并對全身各個系統的疾病有一定水平的認識。有利于系統提升病理醫師臨床思維能力。病理診斷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病理醫師根據臨床病史,結合影像及病理形態改變對可能的疾病進行鑒別診斷的過程。因此,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通過規范化培訓能夠提高住院醫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培養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參加規范化培訓的住院醫師,多為剛走出學校的畢業生,熟知書本理論,但臨床經驗明顯不足。通過1-3年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后,成為一名合格的住院醫師,能夠獨立承擔病理活檢任務,臨床邏輯思維能力將更為縝密、系統。

2培訓方案的制定

2.1培訓目標

病理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目標是使受訓醫師在完成培訓計劃后,能夠系統掌握病理學相關的專業理論知識和病理技能,能夠獨立從事常見病、多發病的活檢、細胞學及免疫組化診斷工作,完成尸體解剖的操作及初檢,從而達到對疾病的基本診斷能力。同時,要求醫師具有一定的臨床科研和臨床教學的能力,了解國內外新進展,使之成為高素質、有發展潛力的合格的住院醫師,為病理學隊伍補充有力的后備力量。

2.2培訓方案及培訓內容

作者所在醫院科室近年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制定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結合病理學特點對住院醫師進行個性化培養,形成了自己的培養特色??剖抑概山虒W助理及科室協理專門負責安排和協調住院醫師的規范化培訓。培訓采用在崗培訓的方式,即將規培學員分配至各個小組,依次在病理制片室、細胞室、病理診斷室、免疫組化室、B超室及影像科等科室輪轉,參照上海市病理科規范化培訓的規定及安排,制定相應的輪轉計劃。規培醫師作為一線醫師參與臨床工作,在上級醫師的指導下參與病理科室冰凍值班、取材及診斷。根據不同階段的規培醫師,采取不同階段有針對性的考核體系??剖医y一制定和安排系統的理論知識講座,包括病理學基礎知識及各學科的診治進展。每一學年針對不同階段規培醫師舉辦相應的科內講座,涵蓋了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及皮膚組織系統等內容,分批分階段的對醫師進行全面的培養。給他們指定和推薦學習書籍和網站,鼓勵醫師對病理學基礎知識及內科、外科、婦產科及兒科的理論知識進行系統學習。結合具體情況定期組織講座,講座由帶教教師完成。教師指定規培醫師進行讀書報告會,醫師將自己對科研文獻及臨床知識的學習,以讀書報告會的形式進行,與醫師間分享國內外最新的理論知識,促進他們的表達能力、邏輯能力及思考能力的提高(圖1)。科室統一為規培醫師指定帶教教師,通過取材講解、活檢及尸檢復片的方式向醫師傳授相關理論知識、臨床經驗,并在日常工作中為醫師擴展知識面,舉一反三,進行各種技能及綜合能力培養。做到每一位規培醫師“有人教、有人帶”,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并且及時的解決規培醫師在常規工作中提出的問題。作者所在科室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考核情況:經過嚴格的培訓、精心的培養和嚴謹的考核,2010-2012年間,長海醫院病理科培訓住院醫師2名,1名碩士、1名博士,已于2012年全部順利出站?,F培訓中的住院醫師8名,其中碩士4名、學士4名,碩士培訓期為2年、學士培訓期為3年。在對住院醫師培訓的過程中,筆者及時總結經驗、調整培養節奏和計劃,力爭培養合格、優異的病理科醫師,在實際工作中,發現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及時改進。

3病理醫師規范化培訓應該注意的幾個環節

呼吸內科住院醫師工作范文第3篇

[關鍵詞]呼吸內科 臨床實習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44 [文獻標識碼]A

醫學生臨床實習是作為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醫學生成長成為一名臨床醫生的必經而且是關鍵的一個階段。其中,呼吸內科學是臨床內科醫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門,呼吸內科的實習輪轉是每一個醫學實習生的必經階段。作為一名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呼吸內科醫生,在臨床實際工作中有幸參與了醫學生的呼吸內科臨床實習教學,以下淺談“呼吸內科實習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一、強調醫德醫風的的教育

首先,在目前,大多數臨床帶教老師認為自己帶實習生的任務就是教導以及引導學生學習臨床知識、醫療技術,而忽略了醫德醫風的教育。其實,一個好的醫生具有良好的醫德醫風與她/他的醫療技術水平高低是相輔相成的,并且是互相促進、互相提高的良性循環。只有在臨床實習中建立“一切為病人服務”的目標,才會全心全意地想盡一切辦法盡快為病人檢查以確定診斷和治療方案,盡量減少病人的痛苦。如果接受了錯誤的醫德醫風教育“一切向錢看,凡事首先保護自己,大檢查,大處方”的話,就不能向患者提供優質的、高效的、合理收費的醫療服務,在自我提高中亦會走錯方向,甚至走下坡路。

其次,考研以及就業找工導致了部分醫學生的組織紀律渙散,遲到早退,甚至曠課,違反校章院紀等。有的醫學生在實習期間把精力都花在考研的復習上以及找工就業上,而把醫學臨床的實習過程給忽視了,甚至把這種作風帶入以后的臨床實際工作中,而造成極壞的影響。

最后,部分帶教老師責任心不夠,而使部分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出現了偏差。帶教老師是醫學生接觸臨床的一面鏡子,必須隨時注意言傳身教,身體力行。如果老師給醫學生提供了一個錯誤的榜樣:遲到早退、收受紅包、不負責任等,都會給學生帶來極壞的影響,甚至會毀了醫學生的醫學生涯。好的負責任的帶教老師不僅僅是教會醫學生臨床醫療實踐,更重要的是要先培養他們的醫德醫風和不斷在臨床實習教學中對醫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1]。

所以,強調醫德醫風的教育,是臨床呼吸內科實習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二、熟悉患者病情,理論結合實際,學以致用,教學相長

首先,要求實習生熟悉整個呼吸病區的重病人、典型病人以及疑難病人。很多醫學生這時候就會只熟悉所管的這幾個病人,而對其他的病人毫無所知。要進行有主觀能動性的學習,主動地了解病區的危重病人、典型病人以及疑難病人,了解常見病的診療常規、危重病人的處理、搶救原則,疑難病人的診治過程。病人就是我們的“活標本”,每一個病人都可以教會我們不同的臨床知識。呼吸內科的實習時間一般是2周,要像想海綿一樣的多吸收病人的各種信息,把握時間以達到最大的效益,并理論聯系實際,為以后進行臨床實踐活動積累經驗。

其次,實習生需要實行值班制度,并且隨時觀察病人變化。在臨床實踐活動中,實習生跟值班制度由來已久,而且是臨床醫學系實習生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積累臨床經驗的重要手段,為以后畢業后在各自的醫療工作單位獨立值班提供寶貴的經歷。尤其是我們呼吸內科,急癥、重癥的發生率高,發病時間短、病情危重者多見。這時候跟值夜班的實習生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最后,在臨床實踐過程中,雖然臨床經驗非常重要,,但是,有時候現實生活問題的提出、換位思考、另類的切入點等都有存在的必要,甚至能有驚喜的結果[2],這些不一定與醫學相關,但是卻能幫助解決問題。例如,曾經有位女性肺癌病人,確診后卻拒絕手術治療,其子女多次與其溝通亦無法令其同意治療,其原因也無法得知。后來,有位實習生提出是否與信仰有關?經誘導溝通后,果然如此,后來已成功做了手術。所以,作為一名醫師,在解決病理生理上的疾患的同時亦需注意其心理上的矛盾,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因此,從單純的書本知識到進入復雜的臨床實踐中,必須從病人入手,學以致用,才能達到理論知識的融會貫通和提高臨床能力。

三、貫徹三級查房制度,從不同層面理解和實現醫學實踐

首先,住院醫師查房可以詳細地了解病情及其變化、患者目前的診治方案及進展。住院醫師查房可以了解患者最新的病情變化以及根據目前的檢查報告總結目前患者的最新診療現狀。作為一個主動學習的實習生來說,隨時了解所管病人的主訴、體格檢查的變化和最新綜合的檢查報告,以及與患者良好的溝通是掌握其病情變化的最好指標。例如,對于急性發作的支氣管哮喘患者,剛接診時肺部明顯哮鳴音,經治療后患者癥狀及體征可以有明顯改善,若是一個主動認真的實習生必定能首先發現其改變。

其次,主治醫師查房可以制定進一步的診治計劃,并進一步學習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常規以及規范化的診治過程,深化知識層面。在主治醫師查房時,實習生可以通過病史、病情匯報、以及診療經過的總結,進一步加深對該患者的了解以及提高自身總結概括能力和提出進一步的可能的診療方向。主治醫師通過對該患者的實際情況的了解以及相關資料的總結,提出相應的診療計劃。并可針對該病例對實習生進行提問或者深入闡述該病的病因、發病機理、病理生理、臨床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診斷、分級分期、治療、預后,以深化實習生對該病的認識。

最后,主任/教授查房可以了解重癥患者、疑難病例等的診治過程。主任查房制度:通過對病區內典型病例的查房,可以在更深層面介紹該病的相關知識以及國內外最新進展,可以開闊實習生的視野,提高其科研意識;通過對疑難病例的查房,提出進一步的診治方案,解決主治醫師查房所未能解決的問題;通過對重癥患者的查房了解其病情的變化,診療計劃的調整以及需要監測的指標。查房期間,亦可通過提問的形式教學相長,甚至提出不同的意見表達各自的想法以達到共同進步。

因此,三級查房制度,不僅是實踐臨床醫療活動的制度,亦是培養實習生學習臨床思維及技能的重要活動之一。

四、定期組織醫學實習生參加理論學習及病例討論

首先,科室可以根據實習生的輪轉情況,定期組織剛剛輪轉至呼吸內科的實習生進行小課學習呼吸科的簡單相關知識,安排高年資的住院醫師或者主治醫師進行講授。每位新的實習生在剛入呼吸科時可能會覺得不熟悉、無所適從。如能在此時安排一位老師開個小課,介紹一些簡單的呼吸科相關知識如檢查、常用藥物使用(例如霧化器的使用等),實習生就能更快地熟悉呼吸科的常見病例?,F在我科制定了一本“呼吸科常用藥物使用、常見檢查方法、常見病的診治指南”手冊,以幫助實習生更快更好地熟悉呼吸科常見疾病的診療常規。

其次,內科會定期進行每周一次的理論知識學習或者是病例大討論(針對疑難病例、少見病例、典型病例或者重癥患者診療計劃的研究討論)。每周都會舉行一次理論知識或者病例大討論,這個是針對所有的內科醫師舉行的。內科是整體性較強,涉及面較廣的一門學科,需要各科的整合及聯系,呼吸內科作為是內科中重要的一科,不能獨立于內科之外,每周的大內科知識的更新、學習和整合更有助于深化學習呼吸科的知識。而對于病例大討論,尤其是疑難病例或者重癥病例的學習,更體會到呼吸內科的重要性(幾乎每一個疑難病例或者重癥病例的診療計劃都必須有呼吸內科的參與討論和研究)。

最后,科室會每個季度組織一次名師名醫帶教,由教學水平極高和臨床經驗豐富的教授/主任進行授課,結合實際病例進行分析。這是專門針對實習生而舉行的帶教學習。一般是邀請一位德高望重的名師名醫,結合典型病例或者疑難病例,進行系統講解,以講課、閱片、病例討論等多種形式進行授課,使實習生能夠理論聯系實際,使實習生能夠掌握呼吸科多見病、常見病的診治要點以及如何分析、處理呼吸內科的疑難病例。

由此可見,定期舉行理論知識的再學習和病例討論,可以重新梳理理論知識以及加深對處理疑難病例的認識,以達到培養臨床思維和積累臨床經驗的目的。

五、培養實習生操作動手能力以及協助能力

首先,呼吸內科的操作不多,主要是胸腔穿刺、支氣管鏡檢查、血氣分析檢查等,但是協助操作的機會仍然是很多的。例如常見的胸腔穿刺術檢查,需要助手在旁協助。在協助過程中,帶教老師的每一個操作都要認真仔細的觀察,并了解其臨床意義,以積累經驗。因為每一個操作都是在病人的身體上進行,一個操作的微小錯誤都會導致病人的損失甚至造成巨大的創傷,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因此,作為助手,可以近距離的觀察學習操作是以后成功進行獨立操作的前提,畢竟書本上教的操作步驟遠遠比不上實際觀摩學習來得有效和直接。

其次,上級帶教老師在動手操作的時候,都應該讓實習生參與協助,并且認真透徹地講解操作重點和注意事項。帶教老師應該在操作之前先讓學生對照書本上的操作步驟學習一遍;在此之后向學生講解一遍大致的操作步驟及其中需要注意的重點事項;在操作時亦應讓實習生能仔細地觀察到實際的操作手法及步驟,并適當進行要點講解。這樣可以加深對操作流程的熟悉,使其以后獨立操作可達到操作成功。

所以,實際臨床動手操作的機會雖然不多,但是經過努力把握并且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學習和現場觀摩,仍然是有極大獲益的。

總的來說,呼吸內科的實習是在培養良好的醫德醫風的基礎上,理論聯系實際,深化理論知識、病例討論,以及培養其動手操作能力,教會學生如何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解決呼吸科常見問題,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臨床思維能力,為其以后的臨床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佳黎,龍興躍.淺析醫學實習生醫德醫風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中國西部科技.2007(02):49-50.

呼吸內科住院醫師工作范文第4篇

論文摘要:目的了解住院醫師對患者分級護理相關內容的掌握程度,為臨床護理提供較為客觀、準確的護理等級評定方法。方法對63名住院醫師進行問卷調查;對188例住院患者分別按醫囑護理分級、標準護理分級及Barthel指數分級法,進行一、二、三級護理登記與評分,并進行統計學處理。結果住院醫師對各護理級別的內容及要求掌握不確切;醫囑護理分級與標準護理分級、Barthel指數分級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住院醫師多用慣性思維提出護理級別,影響護士規范化的護理行為。結論住院醫師應加強對分級護理內容的學習,提高對分級護理等級判斷的準確性;同時應補充完善標準護理分級的內容,以人為本,確定患者對護理服務的依賴程度,突出個體差異與針對性,提高護理服務的效果及滿意度。

軍隊醫院住院患者的分級護理等級,是由醫師根據《中國人民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常規》[1](以下簡稱《常規》)中的分級護理制度,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以醫囑形式下達,護理等級設特級、一、二、三級護理并分別設統一標記,由護士根據護理等級所對應的臨床護理要求為患者提供相應的護理服務。為了解軍隊醫院患者的各項護理服務要求與患者的護理等級、護士所付出的勞動強度、時間以及護理服務的效果是否一致,分級護理與“以人為本”護理服務是否相適應,我們對某軍隊醫院住院醫師對分級護理制度相關內容的認知程度進行了調查,對3個護理等級的患者進行了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估,并進行量化分析,旨在為臨床護理服務提供較為準確、客觀的護理等級評定方法,以滿足患者的需求為目標,提供全面、系統的臨床護理服務。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選取某軍隊三級甲等醫院11個病區,包括創傷骨科中心、內分泌兒科、消化神經內科、神經外科、五官科、婦產科、心胸普通外科、干部科、心血管呼吸內科、腫瘤科、泌尿外科,發放調查表71份,收回有效問卷63份,其中男性46名,女性17名,年齡24~59歲,平均年齡(38.03±9.99)歲。文化程度:大專1名,本科51名,碩士11名。職稱:醫師19人,主治醫師25人,副主任及主任醫師19人。工作年限1~35年,平均(16.62±11.28)年。同時選取以上11個病區的住院患者(≤6歲的患者、ICU及特級護理的患者除外)共188例,男性118例,女性70例,年齡7~86歲,平均年齡(41.98±15.06)歲。

1.2方法

1.2.1問卷調查

采用自行設計的住院患者分級護理內容認知調查表,共17項分3個等級,對63名住院醫師知曉《常規》中分級護理制度的相關知識進行調查,問卷信度為0.79,效度為0.80。

1.2.2護理級別的評定方法

首先由1名中級職稱以上的護師和醫師共同對以上11個臨床科室當日、次日2d內按醫囑確定為一、二、三級護理的患者(包括新入、手術及病情變化改變護理等級的患者)進行逐個登記(醫囑護理等級);其次,根據《常規》中的護理分級依據,評估實際需要的護理級別(標準護理等級);再根據Barthel指數分級法[2],進行3等級10大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估,按Barthel指數進行記分。

1.3評定標準

根據《常規》中分級護理制度及Barthel指數分級法判定護理等級。一級:重癥、大手術后需嚴格臥床休息,或有意識障礙的患者,生活上依賴較明顯或完全依賴需一級護理或Barthel指數記分≤40分者;二級:病情較重或重病恢復期,有功能障礙,年老體弱,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患者,生活上稍依賴,需二級護理或Barthel指數記分41~60分者;三級:病情較輕或康復期的患者,在醫護人員指導下自理生活或Barthel指數記分>60分者。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采用多獨立樣本的K-W檢驗。

2結果

2.1醫師對分級護理內容認知情況(見表1)

被調查的63名住院醫師在校期間接受護理等級教育者僅有20人,占31.75%。

2.2護理級別評估情況(見表2)

對188例住院患者分別按3種護理級別方法判定等級后,進行各組間兩兩比較,結果顯示:醫囑護理分級與標準護理分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2=56.484,P<0.01;標準護理分級與Barthel指數分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2=0.525,P>0.05;醫囑護理分級與Barthel指數分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2=83.859,P<0.01。

3討論

3.1分級護理制度是進行護理活動的重要依據

分級護理是護理工作一項重要的管理制度,是確定臨床護理人員編制、合理安排護士人力資源的重要依據[3]?!冻R帯分械姆旨壸o理制度明確規定了各護理級別的病情依據與臨床護理要求,它能反映護理工作量的多少、患者病情的輕重緩急及其護理要求。隨著社會的變遷與進步,人們對享受高品質和保護其個人權益的服務要求越來越高,對于醫療機構來講,醫療服務質量的高低制約著醫院的發展和競爭力,而護理工作的獨特性使得護理服務質量的滿意率在醫院整體服務滿意率中占據很大的比重[4]。因此,落實分級護理制度是規范指導臨床護理工作和提高護理服務滿意率的有力保證。

3.2提高醫師對分級護理等級判斷的準確性,是落實分級護理質量的有力保證

以醫囑形式下達的分級護理,護士根據護理等級為患者提供不同的護理服務內容,但當護理級別與該患者病情有所差異時,護士也只能機械地去執行醫囑。調查資料顯示:住院醫師在校期間僅有31.75%接受過分級護理的相關知識,其余68.25%在后期工作實踐中逐漸了解,提示住院醫師在校期間并未全面系統地學習其內容;對分級護理依據即病情依據完全了解者為20.63%,部分了解者為79.37%;對各護理等級的具體要求了解者為12.70%,部分了解者為86.51%。《常規》中規定一級護理的患者應絕對臥床,生活上完全依賴護理即完全由護士護理,但醫囑護理分級中完全依賴護理者只有3.17%,部分依賴護理者為76.19%,不依賴護理即讓一級護理患者自理生活者為20.63%。在188例患者中,被醫囑護理分級確定為三級護理者為0,被標準護理分級與Barthel指數分級確定為三級護理者分別占25.53%和26.60%;醫囑護理級別與標準護理級別和Barthel指數分級法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說明醫師對各護理級別的實施及要求掌握不確切,從疾病診斷及醫療的角度出發,醫囑護理級別的不確定性,不但造成護士人力資源的浪費,還會出現護理收費的不合理,影響護士規范化的護理行為和分級護理質量落實[5],醫師多用慣性思維提出護理級別,與以患者為中心、以滿足患者的需求為目標的現代護理模式不相適應。因此,醫師應加強對分級護理內容的學習,提高對分級護理等級判斷的準確性。

3.3補充完善標準護理分級內容,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臨床護理工作處于從屬地位,護理人員在某些可以作出專業獨立行為的情況下,放棄自己的專業權利,未能意識到自我的能力和專業上的自[6]。調查顯示:以病情為依據的標準護理分級,雖能體現患者實際需要,反映護理工作量,為患者提供滿意的服務,但不能有側重地解決患者日常生活自理缺陷項目,缺乏個體針對性,浪費人力、時間等護理資源,應補充并完善其內容。Barthel指數分級法是美國康復醫療機構常用的評估方法,評定簡單,可信度及靈敏度高,主要用于監測治療前后患者獨立生活功能的變化,體現需要的護理程度,但未包括醫囑所含有的大量治療工作[2]。本組資料中,標準護理分級與Barthel指數記分法無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以上兩組級別護理評估方法均能反映患者對護理的依賴程度。分級護理等級存在的差異性,由評估者對分級護理內容認知程度不同所致,兩者判斷方法應互為補充和完善,以充分體現患者的護理需求。因此,在患者入院時、手術前后或病情變化時,用Barthel指數記分法對其生活自理缺陷項目進行全面評估,確定對護理服務的依賴程度,突出個體差異與針對性,量化護理服務內容,不斷反饋信息,及時更新護理側重點,用最小的勞動強度、最少的服務時間達到最有效的護理,體現護理學科的獨立性,規范護理服務行為,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仲劍平.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常規[M].第4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8.276.

[2]黃津芳,劉玉瑩.護理健康教育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0.35.

[3]梅祖懿,林菊英.醫院護理管理[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25~29.

[4]周榮慧.醫院等級護理服務標準公示的動因與成效[J].護理管理雜志,2003,3(1):19.

呼吸內科住院醫師工作范文第5篇

消化科醫生年度工作總結1   一、轉變觀念,提高管理水平

  1、多學習:向經驗豐富、工作突出的護士長學習,學習她們的工作經驗、工作方法;向外院護理同仁們學習,學習她們的先進管理機制、排班方法、工作狀態;向科里的護士們學習,學習她們工作中的長處,彌補自身的不足。

  2、多與其他科護士長溝通,查找工作中的不足,發現工作中的隱患,隨時調整工作狀態,跟上醫院的步伐。

  3、實施人性化管理:在生活中關心體貼科里的護士,有困難主動幫助。在工作中嚴格要求,做到人人平等,因人而異,充分發揮每一名護士的優點,調動護士們的積極性。

  二、加強護理管理,嚴把護理質量關,確保護理安全

  1、要求護士嚴格遵守護理核心制度、各項規章制度及各項操作規程,嚴把護理質量關,防范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做到事前有評估有告知,事后有措施有改進。真正做到心中有數,工作按標準完成。

  2、充分發揮護理質控小組的作用,調動質控小組成員的積極性與責任心,能夠做到主動承擔檢查責任,幫助科里同事共同進步。

  3、親力親為,切實做到班班查、日日看、周周總結,使護士自覺提高護理質量。

  三、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強化基礎護理服務,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1、自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以來,加強基礎護理服務,多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需求,真正的為患者解決難題。

  2、彈性排班,充分利用人力資源,發揮護士的主觀能動性,方便為患者提供服務。通過彈性排班,不但減輕了護士的工作負擔,更主要的是解決了患者晨晚間護理、上午處置晚、患者對責任護士不熟等實際問題。

  3、加強危重患者的管理工作。注重搶救的配合和能力的.培訓。人人達到面對重患不慌張,搶救配合有章法。

  四、“三基三嚴”培訓及帶教工作

  1、按科室計劃,每月進行兩次業務學習,一次技能培訓,并按時進行理論及技能操作考試。做到有計劃、有實施、有考評、有總結。

  2、嚴格要求護士按規范書寫,及時檢查并改正發現的問題、錯誤,不斷提高書寫質量。

  3、嚴格要求實習生,按計劃帶教。

  五、加強院內感染的管理

  1、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科室感染質控小組按計劃進行檢查、總結、記錄。

  2、按醫院感染科要求,定期進行院內感染知識培訓。

  六、打造普內科自己的護理品牌——細微之處現溫情

  普內科經常有腫瘤晚期的患者住院,這樣的患者不但身體狀況不好,而且心里也是非常的焦慮。在護理這樣的患者的時候,護士們往往會更加的小心和細心。一個簡單的操作,在別的患者身上可能只需要一分鐘,但在這樣的患者身上卻要花上半個小時。每次護士都是一身汗卻毫無怨言,帶給患者和家屬的都是善意言語和理解的微笑。

  七、存在不足及努力方向

  1、護理質控欠缺:一是體現在病房管理方面,仍然有很多的不足。二是護理記錄書寫方面,特別是護理記錄簡化后,對護理記錄書寫質量的要求有所下降。這兩方面是我急需提高和加強的。

  2、培訓方面:培訓的機會較少,護士不能夠學習新的知識。

  3、護理科研、論文方面:不斷更新護理知識,盡快開展新技術、新項目,帶領全科護士共同進步。

  消化科醫生年度工作總結2

  過去1年里,在院領導、科主任及護士長的正確領導下,我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臨床服務理念,發揚救死扶傷的革命人道主義精神,并認真嚴謹的態度和積極的熱情投身于學習和工作中,踏實地學習與醫療護理工作中,順利完成了各項護理工作。

  一、思想道德、政治品質方面

  能夠認真貫徹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通過報紙、雜志、書籍積極學習政治理論;遵紀守法,認真學習法律知識;愛崗敬業,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積極主動認真的學習護士專業知識,工作態度端正,認真負責,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醫療護理實踐過程中,服從命令,聽眾指揮。能嚴格遵守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的,遵守醫德規范,規范操作。能積極參加醫院和科室組織的各項活動并能尊敬領導,團結同事。

  二、專業知識、工作能力方面

  我本著“把工作做的更好”這樣一個目標,開拓創新意識,積極圓滿的完成了以下本職工作:協助護士長做好病房的管理工作及醫療文書的整理工作。認真接待每一位病人,把每一位病人都當成自己的朋友,親人,經常換位思考別人的苦處。認真做好醫療文書的書寫工作,醫療文書的書寫需要認真負責,態度端正、頭腦清晰。認真書寫一般護理記錄,危重護理記錄及搶救記錄。遵守規章制度,牢記三基(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三嚴(嚴肅的態度、嚴格的要求、嚴密的方法)。護理部為了提高每位護士的理論和操作水平,每月進行理論及操作考試,對于自己的工作要高要求嚴標準。在日常工作中態度端正。

  三、在態度、學習方面

  嚴格要求自己,對醫院每個季度的考核能認真對待,態度端正,目標明確,基本上牢固的掌握了一些專業知識和技能,做到了理論聯系實際;除了專業知識的學習外,還注意各方面知識的擴展,在閑暇時間里閱覽業余知識,從而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質。

  四、在生活方面

  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充實而有條理,有嚴謹的生活態度和良好的生活態度和生活作風,為人熱情大方,誠實守信,樂于助人,擁有自己的良好處事原則,能與同事們和睦相處;在工作期間能互相幫助。

  五、今后的目標

  在新的一年里,我決心加強自身各方面的修養,并努力克服自己存在的問題,做到:

  (1)扎實抓好理論學習,保持政治上的堅定性。

  (2)在院領導、科主任的關心和指導下,順利完成醫療護理工作任務,認真履行職責,愛崗敬業。

  (3)以科室為家,工作積極主動,對待病員熱情、耐心,滿足病人的需求。

  在過去的1年中,我感謝每一位和我共事的同事。感謝你們的善待,感謝和你們有這樣相逢相知相處的緣分,感謝你們的善良和美好,感謝你們讓我生活在這樣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希望來年,我們仍然能夠榮辱與共,共同感覺感受生命和生活的美好美麗,共同去創造一個更加燦爛的未來!

  消化科醫生年度工作總結3

  忙碌的20**年即將過去,20**年我院成功晉級二級甲等醫院,醫院在硬件和軟件上都邁上了新臺階。20**年在黨的十精神指引下,在我院“鞏固二甲成果、創建人民滿意醫院”目標思想指導下,我們呼吸消化內科醫療工作以狠抓科室管理,提高醫療質量,加強醫療優質服務為核心,以爭創“患者滿意,群眾滿意,政府滿意”科室為目標,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和服務質量,在這一年中,呼吸消化內科醫療組在我院領導、醫務科的關心、重視及支持下,在科主任以及護士長的領導下,呼吸消化內科全體醫護人員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圓滿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計劃及科室收入指標,并很好地配合院領導、醫務科完成了各項活動。在這一年中我院狠抓了醫療服務質量工作,分別開展了“醫院質量萬里行”,“強化醫院管理,提高醫療質量,優質服務”以及“百日安全醫院創建”等活動,我科全體醫護人員在很好地完成各項活動的同時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醫療服務的重要性,只有完善和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才能更好地為患者服務,避免不必要的醫患糾紛?,F將呼吸消化內科20**年醫療工作總結如下:

  一、提高醫療服務質量,認真學習落實醫療核心制度:

  1、做好首診負責制。20**年我院已經實施門診與住院部統一管理,門診與住院部統一管理后,更加規范了我科疾病的診療,做到了前后治療一致,有入院指征患者能做到及時收治,提高了科室效益。同時值班醫師能夠嚴格執行醫院首診負責制相關要求,避免醫療糾紛發生。

  2、嚴格執行三級醫師查房制度。20**年我院嚴抓三級醫師查房制度,提高醫療質量及醫療素質。我科現已按照醫院規定實施三級醫師分組管理制度,主任醫師每周至少查房1次,危重患者隨時查房,給予指導及檢查病歷質量。主治醫師每日查房1次,對住院醫師臨床工作給予指導及講解,避免和杜絕醫療差錯事故的發生。住院醫師每日至少查房1次,及時完成病歷書寫,掌握患者病情變化,了解各項輔助檢查結果。

  3、認真做好值班交接班制度。我科患者病種較雜,病情復雜多變,且急重患者較多,因此要求值班醫師接班后必須巡視病房,了解病區內患者情況,危重及特殊患者應詳細查房,掌握病情及治療,因此我科要求值班人員值班期間不得擅自離開,不得帶酒上崗,如遇疑難問題應請上級醫師指導處理。交接班應詳細說明新入患者病情及用藥,對于危重患者應床頭交班。如需會診應及時請相關科室會診,協助診治。通過這些嚴格的要求,使我科在20**年無一起醫療事故及重大醫患糾紛發生。

  4、科室每月至少組織一次業務學習,針對臨床危重癥,特殊病例,以及臨床新技術,新指南進行學習。積極開展疑難病例、危重病例以及死亡病例討論,對于疑難、危重、死亡病例應隨時討論,做好討論記錄,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高醫務人員自身素質。

  二、狠抓科室管理,加強臨床治療風險控制,構筑醫療安全防線:

  1、科主任以嚴格執行藥品合理使用原則為依據,加強科室藥品管理及使用,不開大方,嚴格掌握藥品使用適應癥及禁忌癥,合理應用抗生素,執行抗生素分級管理制度,不濫用,超限使用抗生素。

  2、對于患者應詳細了解病情,不做不必要的檢查,對于危重,特殊病人應加強查房,發現異議及矛盾苗頭應及時通知上級醫師及科主任,把矛盾消滅在萌芽中。

  3、加強電子病歷學習及使用,規范書寫醫療文書,及時完成醫療文書的書寫,減少安全隱患。

  4、加強各項醫療應急預案的學習,熟練掌握醫療應急預案執行方法,提高醫生對于突發事件處理能力。

  5、抓好臨床路徑管理,減少治療過程中隨意化。對于中毒患者應按醫院要求及時填報各項報告卡。

  6、嚴格執行醫院作息制度,不遲到,不早退,值班醫師應仔細巡視病區,檢查水、電器材安全,對于閑散人員及無主人員應及時清理,并通知總值班,保衛科。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城县| 保德县| 合水县| 敦化市| 修水县| 黎城县| 克山县| 英德市| 辽阳县| 永泰县| 阿城市| 恩施市| 甘德县| 大安市| 九江县| 盐亭县| 阿荣旗| 万载县| 田阳县| 平利县| 屏边| 杭州市| 万宁市| 乌鲁木齐县| 康乐县| 金沙县| 庄浪县| 乐东| 榆社县| 苏尼特右旗| 蒙阴县| 泌阳县| 乐安县| 辽中县| 扶风县| 乌鲁木齐县| 弥渡县| 米易县| 天峨县| 本溪市| 桑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