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企業扶貧工作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十堰高新區管委會,各鄉鎮人民政府:
自2018年3月以來,我區20個鄉鎮(場)和340個村圍繞精準扶貧,著力抓好“1+2+N”產業,組建了區、鄉、村三級“一社一司”市場主體。為進一步厘清發展成效和存在的問題,扎實推進“一社一司”創新發展,現就做好鄉鎮、村級“一社一司”年度工作總結相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報送內容
1、做好年度工作總結。各鄉鎮、村認真做好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一社一司”工作中的成績和存在問題的總結,以及下一步工作計劃和安排,要求有具體數據做支撐。
2、依法編制財務報表。各村級“一社一司”要分別根據《公司法》《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試行)》《企業會計制度》的要求,厘清資產、收支、債權、債務,根據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編制相應的財務報表和經營情況報告。
3、公開財務和經營狀況。合作社的財務報表和經營情況報告,應經執行監事進行內部審計,并由理事會提交社員大會審議,經本社成員表決權總數過半數通過的,決議有效;公司的會計報表和經營情況報告,經股東大會審議,向社會公示。
4、依法向市場監督管理登記機關報送年度報告,并向社會公示。各鄉鎮(公司)、村公司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按《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按要求向市場監督管理登記機關報送2018年度報告,并向社會公示(具體公示辦法咨詢當地市場監督管理所)。
二、具體要求
一、工作開展情況
今年以來,就非常重視消費扶貧工作,3月份就與聯系村一同開展消費扶貧銷售活動,助推“扶貧小金雞”項目所有扶貧產品,每人每月必須銷售350元以上,截止目前,幫扶人銷售額完成4.5萬元;二是按照“關于做好線上采購大禮包和辦公用茶的通知”文件要求,第一時間到富溪鄉采購了20斤辦公用茶,總價1980元;三是端午節前,局黨組就提前向工會提出要求,統一購買聯系幫扶村的“扶貧小金雞”產品,局工會不得購買其他節日慰問禮品,采購扶貧產品3900元,同時要求全體干部職工利用聯系企業的優勢,大力開展扶貧農產品進企業宣傳,向聯系企業宣傳村扶貧產品,企業在端午節期間購買“扶貧小金雞”產品7.5萬元;四是中秋節前根據“全區工會開展抗疫扶貧消費通知”,工會按每人300元采購區推薦的扶貧產品,總采購價3900元,企業購買1.8萬元;五是根據“關于做好扶貧日工作的通知”要求,積極電話聯系110戶規上企業,通知企業10月13日區扶貧局在碼頭舉辦扶貧農產品展銷會,請各企業盡社會扶貧責任,積極前往購買扶貧農產品,當日前去參加企業75戶,銷售總價21萬元。
二、特色做法
崔家橋鎮深入貫徹落實省、市“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要求,緊密結合本鎮實際,民營文化企業積極參與精準扶貧攻堅戰,穩步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的參與面持續擴大,影響力逐步顯現,幫扶成效持續提升?,F總結近一年來工作。
一、領導重視
一是抓宣傳,營造氛圍 為營造全社會支持“千企幫千村”活動氛圍,加大宣傳力度,加強與鎮電視臺合作,采用飛播形式。通過固定標語,廣播、網絡等各類媒體,大力宣傳實施“千企幫千村”活動的重大意義,以及民營文化企業在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和先進事跡。通過宣傳,迅速掀起一股鼓勵、引導、支持民營文化企業參與新農村建設、爭當創業帶頭人、爭當創業之星熱潮。
二要著力把產業扶貧作為主攻方向,抓實抓好產業培育和發展壯大,高度重視發揮民營文化企業在發展產業、幫助貧困群眾建立脫貧長效機制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參與行動的企業要在選定幫扶項目、落實幫扶手段上下功夫,與貧困群眾建立穩定的利益鏈接機制,讓貧困戶直接受益;帶動貧困戶就業。
三要著力把結對幫扶工作做細做實。聚焦重點、精準設計,對扶貧資源精細化配置,對貧困戶精準化扶持,量身打造一條符合貧困群眾內心意愿和自身能力的精準脫貧路徑。同時,要對數據進一步核準、核實,讓脫貧成效真正獲得群眾認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
四要著力形成脫貧攻堅有效合力。處理好積極發動與自愿參與、政府與企業、內力與外力等關系,最大限度發揮作用,做到各盡其責、各盡其能。
五要著力建立健全脫貧長效機制。進一步推進“千企幫千村”行動提質增效,加大宣傳表彰力度,增強服務支持意識,做好民營文化企業參與精準扶貧的服務保障工作,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做出應有貢獻。
二、企業幫扶措施內容。
一是從實事、急事出發,重點解決適齡青年的就業問題。通過摸底調查,為康宋村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2戶2人,為貧困戶送去慰問品糧油、面粉,并為2戶3人貧困戶發放慰問金3000元
二是實現了為貧困群眾的服務增收。民營文化企業曹馬芝麻糖鼓勵農戶種植農作物芝麻,進行市場價回收,提高收入。
四是提高了康宋村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輸血不如造血,要使群眾致富就必須加大自身的技能水平,給貧困戶進行了,技能培訓。
三、存在的不足
“千企千村扶助行動”工作盡管取得了一定成績,得到各方面的充分肯定,但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幫扶的思想認識還不足。從幫扶措施上看,幫扶的面不全,長期綜合發展認識不足;從干部群眾的意愿上看,重視基礎設施建設,而輕視產業發展。三是幫扶模式還比較單一。目前幫扶的方法僅僅局限于利用自身的資源,獨立地開展幫扶工作,沒有有效地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四是激勵政策還不完善。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局黨組非常重視農村扶貧工作,把農村扶貧工作納入議事日程,先后多次召開黨組擴大會,研究扶貧工作,局長親自帶領分管領導,多次深入對口扶貧村實地調研,與當地干部群眾座談、研究脫貧方案,制定扶貧規劃,有序推進了對口扶貧工作。
二、積極爭取科技扶貧項目
按照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要求,積極與市級主管部門溝通銜接,編制扶貧項目,及時申報。一年來,共申報扶貧項目三個,得到了市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爭取到了科技扶貧資20萬元,同時,也爭取了一批物資支持。
三、積極開展扶貧工作
1、努力搞好包村定點幫扶工作。
積極與市信息化辦銜接,努力爭取辦領導的支持。今年11月23日上午,市信息辦副主任,副巡視員一行五人再次到到我局包村定點幫扶村調研,縣委常委、縣人武部政委縣人武部、縣科技、縣信息辦有關同志陪同前往。騎龍社區是我局和市信息辦對口幫扶點,市信息辦機關黨委和李常委非常關心該地的情況,在聽取了社區干部的情況介紹后,表示將積極調動各種資源,共同支持社區的信息服務中心硬件建設和多種服務系統的深化應用,助推當地經濟的發展,服務于農民群眾的生活。市信息辦給社區贈送了計算機等物資,對于社區新修公路項目也表示將積極爭取多種渠道的支持。
2、認真做好科技扶貧工作。
在鎮村、鎮村開展科技扶貧工作,與當地干部群眾一道,積極搞好扶貧規劃,開展各類農業技術培訓。在鎮雙宏村,規劃并組織實施雜柑基地建設,栽植春見雜柑100余畝,并計劃在年春高改100余畝,培訓雜柑管理技術100余人次;在淮口鎮團結村,規劃栽植中島新川桃樹300畝,22000余株,培訓食用菌種植技術和桃樹管理技術200余人次。為當地群眾送去了黨和政府的溫暖和關心,送去了實用技術。
3、積極開展對口幫扶工作。
繼續開展了“雙深入”調查研究活動和結對幫扶活動。我局機關支部狠抓對口幫扶聯系村特困戶的幫扶,在農村搶收搶種時,機關支部兩次到鎮村,把購買的2000公斤肥料(價值3000元)分發給了貧困戶,同時在該村投資近4000元,購買了1000株優質雜柑苗,新建立了10畝雜柑科技示范基地。
四、積極與幫社龍頭企業溝通銜接,促進企業與村社的優勢互補。
一、 扶貧縣制定完整的產業發展規劃
和田地區XX縣和XX縣的肉雞產業規模均很小,主要由農村合作社帶動,以農區農戶個體養殖為主利用房前屋后的閑置地塊和家庭剩余的糧食發展庭院養殖業,增加家庭收入,主要采食果園林地中昆蟲、雜草種子等,補飼料為玉米、小麥等。養殖品種主要為黃羽肉雞和白羽肉雞,兼有少量地方品種的和田黑雞和安集延雞。林果業為和田地區的特色產業和重點產業之一,農牧企業規模較小,一般利用農區果園或林地內放養為主,發展林下經濟,飼養管理較為粗放,單位面積養殖規模小,養殖技術含量較低。
1. 產業發展思路要以市場為導向,利用當地林下養殖的特色,重點科技扶持具有一定養殖規模的家禽養殖企業或合作社,形成“模范”效應,推進當地養殖技術進步和產業水平提升,以達到扶貧增收的目的。
2. 引進適合當地氣候環境和林下養殖特點的優質黃羽肉雞品種,幫助養殖戶建立并推廣相應的養殖技術體系,整體提升縣里的肉雞養殖技術水平。
3. 開發當地地方品種資源,突出地方特有品種的優勢,在達到一定規模的情況下,嘗試走特色精品路線。
4. 向養殖戶和養殖企業推廣基地圈舍標準化建設、產地標識制度、活禽免疫制度,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通過建立加工企業與規模養殖戶間的訂單農業方式,對規模養殖農戶飼料、防疫、用藥、休藥進行指導服務和監控,達到加工企業對養殖農戶的了解和可控,確保肉加工原料優質、安全。
二、解決扶貧縣產業技術難題
1. 標準化養殖技術水平較低,圈舍建設、養殖管理、飼料配方和用苗用藥等方面的技術不完善。
2. 雞苗來源混亂復雜,運輸管理松懈,導致死亡率高,生產成績較低,農戶增收緩慢。
三、開展科技指導服務和培訓
上半年通過對接XX縣和XX縣農業局聯絡人員,初步了解當地肉雞產業發展現狀,著手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和科技指導工作計劃。計劃于今年下半年赴當地充分開展調研工作,針對兩個縣肉雞產業的具體問題,給出解決方案,并開展科技服務和推廣培訓工作。
四、與扶貧縣企業對接
通過XX縣和XX縣農業局,初步了解兩縣的肉雞養殖企業和農業合作社的生產經營情況,調查了各縣產業發展的現狀和產業特色;了解企業和養殖戶關心的問題和遇到的困難,并總結了各自所遇到的技術難題。
五、存在問題
1. 全縣規?;?、專業化養殖戶少,飼養、管理水平落后,并且產業規模小,種禽來源復雜,生產周期長、成本高。各鄉鎮交易場上的活雞,尤其是土雞時常供不應求。
2. 農牧民的養殖設施落后,養殖技術不到位,土壤和水資源污染問題突出。
3. 消毒隨意性大,防疫意識差,免疫不適當,用藥不合理等問題突出。隨著家禽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再加之小規模散養農戶數量的增加,動物防疫工作難度加大。
4. 活畜禽交易市場管理不到位、不規范,疫情隱患嚴重制約家禽養殖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