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傾吐心聲作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棵小草在地上呆了很長時間,今天終于破土而出,它高興極了。突然一滴酸酸的雨落在了它的頭上?!把剑嫠?!”小草忍不住叫了起來,旁邊的柳樹爺爺嘆了口氣,說:“孩子,你的命真苦啊。”小草問道:“爺爺,這是什么雨呀?不是說雨姐姐是我們的好朋友嗎?為什么會這么酸呢?”柳樹爺爺還沒來得及回答,雨先說話了:“小草,我一點都不想害你,可我也沒辦法呀,人類的工廠和汽車排出大量的廢氣,那些二氧化硫酸性氣體和氮氧化物煙氣上升到天上,這些酸性氣體與天上的水蒸氣相遇,就會形成硫酸和硝酸小滴,所以我們才會變酸。可惡的人類還說我們雨不好,其實這是他們自己造成的,哼!“
這時候,一直溫文沉靜的小河奶奶說話了:“那些人類把全部污水和垃圾排進我的體內(nèi),把我的身體搞得黑黑的,還散發(fā)出惡心的臭味。他們把我自己弄成這樣我就認了,可是由于我的體質(zhì)變差了,我的兒女——魚蝦們遭了殃,在河面上到處都可以看見死魚死蝦,他們把我害慘了,嗚……”小河奶奶忍不住哭了起來。柳樹爺爺說:“我的生命也不長了,昨天有幾個人想把我砍掉做木材。他們在森林里亂砍濫伐,把我們折磨得不成樣子。”
小草聽完了它們的訴說,心想:我在地下里想象世界是多么美好,但今天我才知道這個世界是那么的無奈。它從心里呼吁:“人類呀,不要把美好的家園毀了呀!如果再這樣下去,總有一天會遭大自然的報復。當你們嘗到惡果的時候,一定會痛心疾首,可那時已經(jīng)太遲了。保護環(huán)境,人從有責,讓全人類都來關注我們的環(huán)境!”
一、豐富生活的經(jīng)歷,積累作文的素材
作文首先應積累好素材,而生活則是作文素材的主要來源。教師要引導學生多關注生活,參與生活,從生活中積累作文的材料。
(一)引領學生積極投身生活
現(xiàn)代的孩子生活條件優(yōu)越,在家里的生活內(nèi)容一般是做作業(yè)、看電視、玩電腦等,較少參與家務勞動和承擔家里的工作,而以套房為主的居住模式,大門一關自成一統(tǒng),又阻隔了孩子與鄰里的交流、與社會的接觸,減少了孩子喜歡做的很多活動。在學校,為確保安全、避免麻煩,能減少的校內(nèi)外活動、社會實踐,也在盡量減少。由此造成了孩子的生活歷練少,生活內(nèi)容單一,作文素材自然匱乏。為豐富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積累作文素材,我們應多讓學生接觸自然、接觸社會,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如掃地、買菜、煮飯等,多組織一些校內(nèi)外的活動,如校內(nèi)的各種文體活動、競賽,校外的各種社會實踐等,以此來豐富學生生活的內(nèi)容,增加生活的積累。
(二)指導學生用心觀察生活、記錄生活
生活的每一天都會發(fā)生許多事,但如果不用心觀察、注意記錄,也許它過去了就過去了,不留什么痕跡,導致作文時提筆便覺無話可說、無事可寫。所以,教師應指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記錄生活。我們可讓學生準備一本生活記錄本,用來記錄每天的生活見聞及感受,并定期回頭翻閱,堅持下去,學生對每天的生活就會多一份留意,多一點思考,多一分積累,學生的作文素材就會越來越豐富和充實。
二、描繪生活的感受,體驗作文的樂趣
生活積累豐厚了,內(nèi)心感受豐富了,就會引起傾訴、表達的欲望。此時,教師就要注意引導學生把他們的生活經(jīng)歷、內(nèi)心感受說出來,寫下來,讓學生的心聲盡情地釋放出來,達到一吐為快的境界。
為了引導學生傾吐心聲,體驗作文的樂趣,我們可設計一些利于傾訴的題材作為指引,如《xx,我想對你說》《那件事讓我煩心》《今天真高興》等。教師可通過舉一些身邊遇到的實例,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說的話、煩心的問題、高興的原因都說出來。通過這樣的引導,使學生感受到作文就是傾吐情感的工具,是反映、享受生活的一種方式。久而久之,當學生養(yǎng)成了用作文抒寫內(nèi)心感受、表現(xiàn)生活的習慣后,他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喜歡上作文。
三、開放作文的模式,拓寬作文的渠道
語文教師應調(diào)動一切有利因素,開放作文訓練的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寫作空間和氛圍,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時時處處都可以作文,作文也能為生活帶來幫助,帶來精彩,從而激發(fā)學生作文的興趣。
(一)開放作文的內(nèi)容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學生的作文內(nèi)容也可以是多元的、多彩的。作文內(nèi)容除了課本里提供的題材外,生活里還有著豐富的寫作素材,教師可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按自身的興趣從各個角度去進行作文訓練。如我們可鼓勵學生寫讀書筆記;為校園的花草樹木或其他物品寫介紹;為自己的東西設計宣傳廣告;根據(jù)實際的需要寫尋物啟事、感謝信、建議書等。通過這些生活小作文,讓學生切身感受到作文的妙處、作文的作用、作文的樂趣。
一、保證習作的心理安全是培養(yǎng)興趣的前提
時尚的新概念作文,從題材到內(nèi)容均不作任何人為限定,學生可完全自由發(fā)揮,馳騁想象,無拘無束地表達,不必擔心違規(guī),心理毫無恐懼感。結果寫作者興趣倍增。這無疑表明:保證寫作者心理安全是培養(yǎng)作文興趣的首要前提。通過作文教學實踐,保證寫作者心理安全包括兩方面:
(一)作文空間與選擇的自由
作文是為了培養(yǎng)作文興趣,提高作文水平和能力。就實質(zhì)而言,學生作文“就是健康的生命表達著對世界各方面的好奇和探詢”。因此在寫作教學中,我通常采用半命題的方式讓學生習作。
(二)作文評講的民主化
教育心理學表明,在教學活動中,師生的對話在人格平等前提下進行,學生的心智和興趣才能得到啟迪和激發(fā)。為此,在作文講評課,我通常采用師生共同參與評講的民主方式。
二、讓作文成為學生成長的心理需要
恩格斯說:“人們已經(jīng)習慣于以他們的思維而不是以他們的需要來解釋他們的行為?!比魏涡枰灰苷{(diào)動人的心理能量并在大腦中形成優(yōu)勢興奮中心,便都可以成為行為活動的內(nèi)驅力。需要是興趣產(chǎn)生的基礎,需要的對象往往也是興趣的指向。
學生的生活是豐富的,他們各有自己的喜怒哀樂,不同的情感體驗。為此,我培養(yǎng)學生堅持每日記事的習慣。學生通過寫日記、傾吐和表達這些切身體驗,獲得生活的愉悅、思想的自由、情操的陶冶和主體意識的解放。長期下來,傾吐心聲的心理需要成了他們寫日記的內(nèi)驅力,寫作興趣也因此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培養(yǎng)。
三、運用成功心理暗示,使每個學生都獲得作文成功的體驗
“暗示是一種特殊的心理現(xiàn)象?!苯處熑绻晒Φ剡\用了成功心理暗示,無形中就會提升學生作文自我形象,產(chǎn)生作文的自我預期。
學生由作文成功帶來的愉快、驚喜等積極情感的體驗,可以增強其信心,進而產(chǎn)生更濃厚的寫作興趣。因此在作文輔導時,我指導學生向自己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邁進;在作文評定時,我不按團體標準,而是側重個人進步。對比較全面的優(yōu)秀作文,我不吝嗇贊揚,不時地在課堂上朗讀或在校辦刊物上發(fā)表或向作文雜志推薦;對寫得不大好的作文,只要文中某一段語言,或是修辭手法的運用,或是卷面,甚至只是一個句子有突出的特點,在評講中我都予以充分的肯定和表揚。這樣,學生在不斷獲得愉快、驚喜情感體驗的同時,也推進了他的寫作需要,并使其產(chǎn)生了更濃厚的寫作興趣。
四、培養(yǎng)學生對作文失敗作積極反省
要將景物擬人,必須懂得投入感情去描寫景物,如此寫來,文章的內(nèi)容自然會帶有人情味,變得更生動活潑,更吸引讀者。
透過景物傳達感情
當一個人心情低落時,通常不去欣賞風景,因為這時候看什么都覺得陰暗。反之,當一個人心情非常愉悅時,再平常的風景看在眼里,也會變得美妙起來。所以,在寫文章時,我們可以透過景物傳遞感情,通過寫出動人的內(nèi)容來感染讀者,請看以下例文:
自從我犯下大錯后,再也沒有同學愿意跟我說話。下課時,大家一窩蜂跑去球場,我一個人孤零零地待在教室。望著空蕩蕩的教室,我感到無比難過。那些貼在墻壁上的動物圖案似乎活了,都瞪大眼睛在責備我;就連天花板上掛著的吊扇,也對我發(fā)出“嘿嘿”的冷笑聲。
作者透過動物圖案和吊扇的擬人想象,凸顯自己犯錯之后的處境,不僅抒發(fā)了內(nèi)心的壓抑,也將自己在遭受同伴疏離后的空虛感凸顯得更深刻。
活潑生動的擬人想象
想要寫出活潑生動、情趣盎然的文章,擬人想象就如同點石成金的魔杖,值得專注學習和多方嘗試,請看以下例文:
一道頑皮的浪花悄悄地爬過來,偷偷地把我辛苦蓋的沙堡推倒,便想溜回海里。我好不甘心,追著它跑,它呼喚出更多同伴來對付我。我一驚,趕緊掉頭逃往沙灘。浪花不想嚇跑我,輕輕地摸了一下我的小腳丫,又嘻嘻哈哈退回海里去了。
明明是獨自在海灘玩耍,但作者運用擬人想象,使浪花化身頑皮的孩子,來與作者玩耍。于是,只有一個人的沙灘,忽然變成了熱鬧的游樂場。
不同人稱的運用
最常見的擬人文章是第三人稱的寫法,把景物看成是“他”,再運用擬人想象,將作者的感情轉移給“他”。這種寫法既可以客觀描寫景物,還能夠主觀傳達情感,例如“三峽風光”“到海邊玩”或“走向大自然”這類題目。
1. 肯定成績,樹立信心我們的學生都來自農(nóng)村,農(nóng)村小學的學生由于生活空間比較窄,認識到的事物也比較少,所以程度上參差不齊。學生習作有的在遣詞造句上較優(yōu)秀,結構較完整;有的經(jīng)過努力,寫出一個較好的開頭等點滴進步,教師要不失時機地給予表揚,可采用鼓勵性的批語。學生閱讀到教師的批語,便會感受到自己本次習作中某一方面的成功,從而激發(fā)他們寫作的興趣,樹立習作的信。
2. 啟發(fā)引導,條理清晰 教師批改作文,強調(diào)有批有改。教師應起到啟發(fā)引導作用,明確指出不妥當?shù)牡胤郊霸颍缓笾赋鲈撊绾胃?。學生習作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許多的語病,教師不能簡單畫出句子,而要恰當?shù)刂笇W生進行修改。學生習作往往東拉西扯,教師批改時要注意引導,讓學生明確寫作順序,按一定的條理敘述。
3. 鼓勵優(yōu)秀,激趣求知 學生在習作中,有時會出現(xiàn)教師意想不到的妙語或是驚人之處,教師一定不能吝嗇筆墨給予鼓勵。學生中有一部分閱讀面廣,寫作中能恰到好處地描寫,從而對文章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我想,恰如其分的批語都會激起學生求知的火花。
4. 溝通情感,激發(fā)努力閱讀孩子的作文就是走進孩子的心田。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減少了與教師的語言交流,但他們會用習作的方式傾吐心聲,教師可利用這個時機,寫上交流性的批語。這樣師生之間的情感得到了很好的交流和溝通,激發(fā)學生努力學習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