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體育鍛煉自我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 關鍵詞】中小學體育 教學實踐 原因與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7-0064-01
21世紀,是一個奔跑的世紀,社會如此,教育也如此,因此“應試教育”盛行,在這種狀況下,身為副科目之一的體育,也被排擠到了一邊,逐年來,就造成了中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下降,而在弘揚“素質教育”的近年,本文就來淺析一下如何加強中小學體育教學實踐。
一、學校重新重視體育教學課程,建設完備的體育器材和用地
近年來,造成中小學體育教學實踐質量低下的原因主要分為客觀和主觀的原因,先從客觀來說,主要是學校和資金的問題。
1.學校重新重視體育教學課程
學校受到社會“應試教育”氛圍的影響,片面追求升學率,因此片面地加大主課目的課程,同時縮減或者刪除副科目的課程,導致主副科目課程量的失衡,再加上體育課堂本身帶有強烈的實踐性,缺乏實踐時間的體育課程,導致教學質量的嚴重降低。為了改變這種局面,學校應該行動起來,糾正“應試教育”的理念,重新樹立“教育育人”的觀點,更將“應試教育”的觀念改變為“素質教育”的理念,合理平衡地分配好每一門科目的課程量,從客觀上保證體育課程量的充足,保證體育教學任務的開展。
2.建設完備的體育器材和用地
解決了學校教學原因后,回歸到實際的現實問題上,根據國家教育局公布的全國中小學校平均體育器材量和投入資金量地對比數據,我們清晰地發現,我國中小學的體育器材大部分呈現缺乏狀態,特別是農村地區,導致這個問題的產生的原因主要是資金與場地的問題,在城市中,大部分中小學都資金充足,但城市的土地資源比較緊張,因此導致體育用地的缺乏,體育是一門非常強調實踐的課程,缺乏實踐鍛煉,學生們鍛煉不足,反過來又會導致體育教學質量的下降,在農村地區,體育教學用地十分充足,但是農村地區卻缺乏資金來配置體育教學器材,因此,大多數農村的學生只能在空地上進行簡單的體育訓練,為了改變這個狀態,國家要加大體育教學資金的投入,特別是農村地區,同時合理規劃好城市用地,讓城市中的中小學都有充足的體育教學用地,以提高體育教學的實踐性。
二、加強中小學體育教師的教學實踐水平
經過分析中小學體育教學課堂實踐性低下的客觀原因后,發現主觀原因對體育實踐課的影響也很大,其中體育教師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1.加強對體育教師職業教學的再培養,再培訓
在教學課堂上,教師是一個知識的引導者和傳授者,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課堂質量,在體育課堂上也是如此,而體育課堂實踐性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師教學水平的低下,因此要加強對體育教師教學質量的培訓,主要可以通過教學研討會、教師交流會、在職教師培訓計劃活動和教師資格年度考核與評比等等方式來加強教師的培訓,讓教師在各種交流、培訓和活動中,提高自身教學水平,更好地帶動體育教學課堂的實踐高效化。
2.加強體育教師的自我反省和自我總結
在上面說道,加強體育教師的職業教學水平培訓活動中的“教師資格年度考核與評比”活動,是一個非常好的活動,這個活動不僅能使教師客觀地接受教學水平再培訓,更加可以使教師主動地對自己的教學質量和水平進行自我反省和自我總結,因為在這個活動中,主要通過評比來考核每一位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一旦教學評比中考核不通過,不僅意味著對這個老師的教學否定,更是對這個教師的一種心理沖擊,從而使教師自我反省和自我總結自己在教學中的缺點和不足,加以改正。
三、結合地方特色,開展特色體育教學訓練
每一間中小學、每一座城市和每一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特色,加強中小學體育課堂的實踐性,必須從實際出發,將課堂與地方、學校特色結合在一起。
1.開展地方特色體育運動
體育是一門實踐性非常高的科目,從實際出發,尋找與本校或者本地運動特色相配合的運動項目,不僅使學生更有認同感,而且學生在平時接觸中更多,訓練中更加熟悉,如以梅州地區為例,眾所周知,廣東梅州是客都,是足球的故鄉,所以在梅州的中小學體育課程中,都可以加大足球的學習,并且與時代結合,加入足球技巧的訓練,如守門員的守門技巧、頂球技巧和跑步搶球的技巧等,讓學生會學得更好,更加有興趣,有動力,才能更好地提高體育實踐課。
2.開展大型的地方體育特色2+1活動
所謂的體育“2+1”活動,就是將體育鍛煉與健康教育和比賽游戲相結合,體育教學不僅僅是進行體育鍛煉,體育教學的宗旨是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個健康的體格,也就是“健康體育”的概念,學校可以每一年定期地舉行一些大型的體育賽事,而這里主要推薦舉辦“2+1”體育活動,以籃球為例,可以舉辦一年一度的籃球競賽杯,而且在舉辦期間,在籃球比賽場外的一角,加入籃球比賽的相關知識的介紹,如籃球特有的熱身運動、鍛煉技巧、投籃技巧、后衛技巧和搶球技巧等等。
四、完善體育教學的相應措施和制度
中小學體育教學課堂上,除了教師和學生的努力外,相應的客觀的外在的措施和制度也十分必要,在課堂上除了練習一般的伸展運動,防止傷害外,還有制定其他相應的規則,如在練習足球時,除了按照國級標準的時間來比賽外,對學生各種動作和姿勢規范化。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加強中小學體育教學的實踐性不容易,而且中小學體育本身也存在著多種的問題,在客觀上,主要是外部的社會、資金和地區原因,主觀上,主要是內在的教師和學生的原因,合理適度地處理好各種主客觀原因,才能最終解決好中小學體育教學的實踐性問題。
參考文獻:
[1]江宇,周兵. 對我國體育課程評價理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 課程?教材?教法. 2010(07)
[2]李政濤. 論當代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思維方式[J]. 基礎教育. 2009(10)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體發育高峰期,心理上是一個半幼稚半成熟的時期,是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幼稚性復雜而又矛盾的時期,他們有較強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獨立的愿望,而往往又不能實行自我監督,遇到困難容易灰心喪氣。加以現在的中學生獨生子女居多,父母的溺愛及他們缺乏社會生活經驗,辨別是非的能力不強,因而容易沾染一些不良習氣,導致他們自我意識強、懶惰、自私、適應環境能力差,少數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二、教學中的德育內容及其任務
德育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集合。德育擔負培養全面的、完善的道德品質和人格的重任,而且應當作為主要任務。隨著社會的發展,培養創新人才意識與品德的養成將成為學校德育的重要工作。
1.愛國主義教育、理想教育。
2.認識體育鍛煉的科學性,相信和尊重科學鍛煉身體的道理。
3.良好風氣,互助互愛,自覺遵守紀律,聽從指揮,嚴格執行課堂常規和體育游戲、體育比賽的各項規則。
4.集體主義教育,正確對待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關系,增強集體主義觀念。
5.愛護公物,熱愛勞動,勇敢堅毅,吃苦耐勞,自尊自強。
三、教學中的德育內容滲透途徑
1.從教學的內容滲透。體育教材的內容廣泛,每項教材都有其鮮明獨特的教育性,教師要善于挖掘,結合不同的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教育教學。在體育教學中,嚴格體育課堂常規教育,可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紀律行為,在開展各項體育游戲競賽的時候,利用對規則的學習、理解培養他們遵紀守法,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耐久跑可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精神;體育競賽則更有凝聚力,能使學生空前團結,并能培養良好的體育道德風尚等等。
2.從教學的過程滲透。教學過程中的德育滲透就是要“以學生為本”,充分尊重學生個體的前提下,把德育本身的目標與體育教學自然、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德育內容在潛移默化的教學過程中滲透給學生。只有以學生為本,才能充分地了解學生,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科學地實施德育教育。讓學生做到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自我激勵、自我總結。教育者退入后臺,只做點撥,不做指令,盡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3.從教學的評價滲透。體育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向活動,也是師生之間活動進行情感、意志、興趣、能力等的心理交流。教師只有以情感人,才能產生師生間積極的情感交流。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在各項體育活動中的行為表現和心理狀態,通過觀察分析發現問題,及時教育、疏導。如在課堂中學生在同一活動中,在同樣的條件下,有的學生可能表現出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頑強的拼搏精神,而有的同學則可能表現出不負責任、畏懼困難等等。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根據學生的不同表現及時進行表揚或教育。
關鍵詞:體育與健康教學;自主性學習;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3-040-01
俗語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對于高中學生而言,身體健康就是學生人生發展的決定因素,只有強健的體魄,才能保證學生的學習水平,從而順利的應對高考,近些年,國家非常重視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方面,意在通過體育教學,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從而養成學生自主性學習的習慣,鍛煉學生自主運動的能力,從而通過學生這種自主學習和運動的思維,促進學生其他學科水平的提升,在保證學生身體健康的同時,學習能力獲得更大的提升,確保學生具有充沛的精力,取得較為滿意的成績。
一、自主性學習的基本涵義
所謂自主性學習,主要是指學生腦海里產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通過這種思維意識來支配學生主動的探究知識,主動的認知和學習知識,從而提升自身的學習水平,鍛煉自身的學習能力,進而改正一些缺點,調整自身的學習狀態,進而形成的一種有助于學生學習成長,有利于學生各項技能得到提升的一種行為,即為自主性學習。
當今的高中學生,很多都缺少這種自主性學習,這就要求教師應該積極的培養學生自主性學習習慣,通過學生自身的主動學習意識,不斷增強學生的自身水平,通過學生自我監控和調節,學生不斷的提升自身的學習實力,經常自我總結和評價,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取得更為有益的成績。
二、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性學習的意義
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對學生而言,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體育課程與健康是分不開的,也是決定學生身體發展的主要手段,學生通過全面的鍛煉,增強自身的身體素質,獲得更好的發育,從而用健康的身體去迎接學習的挑戰;而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如今又開始鼓勵培養學生自主性學習,這種學習意識,對學生帶來的益處非常多,改變了學生以往強迫性的體育鍛煉,變為學生自主性的學習意識,即學生主觀思維上開始熱愛運用,熱愛體育鍛煉,從而從學生的心態開始調整,改變學生過去守舊的運動思想,從而既讓學生的身體得到了運動,獲得了健康,同時又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水平獲得更好的提升。
三、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師資力量不夠完善
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與其他學科不同,其所受的重視程度也比較低,很多學科的教師都不重視學生體育教學,而大多數的高中學校體育教師的師資力量也相對薄弱,缺乏高水平的體育教師,使得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質量低下,課堂教學效果較差,學生的興趣點非常低,很多學生甚至排斥體育課堂,乃至排斥體育運動,這樣的現象非常普遍,如果高中學校體育教學師資水平偏低,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身體發育情況,學生因為身體素質較差,就會造成學習水平下降,學習成績下滑,影響學生的學習發展。
2、學生對體育與健康的認知度偏低
高中的學習氣氛較為緊張,學生的學習壓力也比較大,這對學生的身體健康帶來很大的負擔,而多數的高中生又對體育運動缺乏興趣,對體育與健康的關系認知度非常低,甚至產生偏差性的認知,從而造成現今多數的高中生身體機能下降,健康狀況堪憂,很多學生經常生病,既影響了身體發育,又耽誤了緊張的學習任務,如此往復,形成惡性循環。這樣的情況都是由于學生自身對體育與健康的管理認知度較低造成的,多數學生厭煩體育運動,經常逃避體育鍛煉,甚至不上體育課,久而久之,身體得不到有效鍛煉,必然會影響健康。
四、培養學生自主性學習意識、提升體育與健康教學質量
1、完善師資力量、促進學生養成自主學習意識
高中學校要想培養學生成為人才,就必須重視學生的身體健康情況。學校可以提升體育教學的師資力量,提升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鼓勵教師對體育教學進行改革,以學生的身體健康為基準,增添一些新奇的有助于學生鍛煉的體育項目,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興趣來帶動學生熱愛運動,另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從而有利于學生具備充足的精力去應對學習;同時,師資力量得到提升,這些體育教師就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逐漸的養成學生主動學習的思維習慣,從而讓學生產生主動運動和學習的思維,久而久之,學生通過自主性學習,可以提高自身健康和學習水平。
2、提高學生對體育與健康的認知度、養成自主學習習慣
體育教師應該灌輸給學生正確的運動理念,讓學生了解體育與健康之間的關聯,正確看待體育運動,正確認知健康問題。先讓學生認識到體育與健康是密不可分的,學生要想獲得強健的體魄,就必須要進行體育運動,通過這樣的知識灌輸,逐步養成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學生主觀上開始熱愛體育,產生主動運動的意識,逐漸的讓學生感受到體育運動的魅力所在,從而使得學生的身體健康獲得更大的收獲,同時,這種自主性學習既可以增強學生的身體機能,又可以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對學生而言,其作用意義非常巨大,不僅關系著學生的身體機能情況,更關系著學生的學習生活水平,而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自主性學習的意識,使得學生自發的產生主動學習的思維,進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可以提升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愛好,通過熱愛體育運動,從而促進學生的身體得到鍛煉,各項身體素質得到有效提升,從而通過保障學生的身體健康,來促進學生的學習水平得到提升,使得高中學生更為順利健康的迎接高考。
參考文獻:
大學生畢業自我總結范文篇【一】本人自入學以來,一直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各方面表現優秀。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工作責任心,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
本人思想端正,能吃苦耐勞,有崇高的理想和偉大的目標,注重個人道德修養,養成良好的生活作風,樂于助人,關心國家大事。
在校期間,本人一直勤奮學習,刻苦鉆研,通過系統地學習掌握較為扎實的基礎知識。由于有良好的學習作風和明確的學習目標,曾獲得"優秀團員"、"三好學生"等榮譽,得到了老師及同學們的肯定,樹立了良好的學習榜樣。
在課余時間,本人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也熱愛勞動,積極參加校開展的各項文體活動,參加社會實踐,繼承和發揚了艱苦奮斗的精神,也參加了校文學社和書法協會,豐富了課余生活,使自己在各方面都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本人堅信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學生,以優異的成績迎接挑戰,為社會主義建設貢獻我畢生的力量。
大學生畢業自我總結范文篇【二】忙碌的大學生活就在悄然中過去了,但她已成為我人生美好記憶的一大部分。這些日子有成功的喜悅,有失敗的彷徨。但卻把我培養成了一個現代大學生,使我在各方面的綜合素質都得到了提高,為以后的人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開辟了而一條屬于我自己的道路。
大學四年,通過心理學的學習我對自己主觀的心理世界有了一個客觀的認識,認清了自己性格中的優點和缺陷,明了了自己的潛力所在,為提升自我,超越自我指明了方向,心理學教會我在不喪失自我的前提下,從他人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和看待問題。心理學教給我如何適應紛繁社會,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迅速成長的技能與技巧,讓我能夠抱著一份平淡與坦誠去面對現實中的人與事。
在專業技能上,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我認真學習各種專業知識,發揮自己的特長;挖掘自身的潛力,結合每年的暑期社會實踐機會,從而逐步提高了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協調組織和管理能力。
關鍵詞:小學體育;有效策略;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292-02
在體育課中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是奠定學生終身愛好體育的前提,也是學校體育課中一個重要的課題。體育課是小學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而興趣是積極探究某種事物的心理傾向,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躍的因素。興趣是最好的導師,小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一旦被激發,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目的。我們談談小學體育高效課堂對教師的要求。根據我幾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以下幾點拙見。
1.制定一定的教學目標,制定好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學習
當前,課堂教學低效性表現在課前準備上是教學設計不精心:雖然絕大多數教師課前都能做到認真備課,吃透教材,也能夠沉著、自信的去面對學生,但很多教師備課卻只停留在對教參、現成教案的照抄照搬,沒能精心設計教學目標與方法,沒能超越教材。因而,要做到高效,課前準備工作必須做好。教師雖然不再像過去那樣把結論、答案直接告訴學生,而往往是以"啟發"的方式提出問題,但教師在"啟發"式提問時往往缺少等待,提出問題后很快就以暗示性的語言迅速把學生引到設計好的標準化的路線上來,迅速指向標準答案,一個教學過程就這樣完成了。這對知識的傳授也許是高效的,但是高效的背后犧牲的卻是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及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發展空間和權利。再者,遇到突發事件缺少隨機應變,從容應對的教學機智,發現不足,不能及時糾正。要高效就必須做到"三動",真正調整好課堂狀態,讓學生不僅思維動起來,思想也要動起來。同時要加強科學的學法指導。科學的學習方法,是高效的前提。指導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并自己去尋求方法,這是有效教學規律之一。
2.轉變教育觀念,培養學生體育興趣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觀念轉變過程中端正對體育的看法。過去有人認為體育工作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高度縮影,這是很荒唐的,如果一人人沒有健壯的體魄,健康的身體,良好的身體素質的話,怎么生活呢?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端正對體育認識的態度,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培養他們的體育興趣。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內容設計教學,將學生的練習內容與要求結合為一體,做到寓教于樂,將一些動作與游戲融為一體。讓學生在游戲中鍛煉身體。同時增加一些實用性的教學內容,將鍛煉與文明結合在教學中,對學生的體育興趣起到催化作用。在教學中,體育老師要將動作由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將動作由分解到完整組合逐步教給學生,這樣才有利于學生接受,使學生有興趣參與到體育之中。
3.不斷自我總結和反思教學
新課程特別強調教學反思,教學反思已成了課堂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課堂教學與課后反思的有效結合,才能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但不少教師往往是上完課后"如釋重負",缺少將課堂中的感受、得失及時記錄下來,更缺乏對教學實踐的系統反思與感悟。所以,許多教師往往在參加培訓、課堂觀摩等教研活動時躊躇滿志,但在自身教學實踐中卻"穿新鞋,走老路"。因而,堅持寫教學后記、教學反思、總結等,是對課堂不斷優化的一個過程,也是課堂逐步達到高效的有力手段。其次,要考慮學生的學,即:高效課堂中學生應有怎樣的表現。一般來說,高效課堂效益評價主要標準是,學生思維活躍,語言表達正確、流利、有感情,課堂充滿激情,目標達成且正確率在95%以上。要做到這一點,一是每一個學生在每一個時間段都有事做。二是在具體的一節課里達到厚積知識、破疑解難、方法優化、能力提高、學習高效;三是必須讓學生在課堂上心情舒暢,有安全的學習心理環境。具體要求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預習不是看看書而已,還要考慮一些基本的問題,比如是什么?為什么?這樣可以嗎?新學的知識和之前的知識有什么聯系等等。這樣聽起課來自然就更有把握了。(2)要養成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上課要做到學習用品準備齊全,耳、眼、手、腦全到,做到聲聲入耳、動手動腦、用心學習。坐姿端正,起立站直這樣的細節都不可放過。(3)課堂要高效,還要養成良好的練習習慣。做到練習就像考試,開書不練,練就離書,要遵循記憶的規律,溫故而知新。
4.體育課堂中有機融入游戲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游戲是體育教學活動的催化劑,由于體育場地有限,器材缺乏,體育教師在課堂中只能進行一些單一枯燥的教學內容,往往使得師生無事可做,這樣的教學讓師生害怕,造成許多人對體育的錯誤認識。因而在教學中,教師要看到自己的職責,履行好自己的本職,做好教師應遵循的準則,打破場地器材的限制,開動自己的大腦,將教學內容和體育游戲有機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償趣,完成教學的目的,如在快速跑的教學中,我穿插各種預備姿勢,突發信號的反應起練習,以及一對一,二對一,有指定或無指定對象等追逐跑的游戲,如在做高胎腿跑練習時,讓學生做上坡騎自行車的腿部動作。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特點,教學要求,開展"開火車"、"劃龍船"、"安全轉移"、"拔河比賽"、"跳山羊"等活動,通過這些游戲,使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有機地結合,提高了體育教學的效果,充分激發學生學體育的興趣。
總之,作為教師,提高小學體育高效課堂將成為我們畢生追求的目標,讓我們致力于課堂,致力于課改,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比誰付出的多,就比在單位時間里誰投入最少,收獲最多。也就是說誰能做到輕松快樂中達高效。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為了提高課堂效率,達到身心鍛煉的最終目的,體育教師就要進行有效教學策略深入研究,從促進學生發展的角度出發,關注學生的學習策略,學習方法,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關注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以自主學習,反思性學習為主要學習方式,把他們培養成擁有健康體魄的社會有用人才。讓我們為這個目標奮斗吧!
參考文獻:
[1]關于小學體育教學之策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