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班組學習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XXXX
二、學習內容:
A、理論文章學習_—_—
1、《整合課程生成發展活動的幾種類型》
2、《讓生成活動充滿教育智慧》
B、生成活動教育案例學習
《做人好還是做動物好》
C、現場討論:生成活動的途徑有哪些?怎樣有效開展生成活動?什么樣的問題具有生成價值等等問題
三、學習目的:
豐富理論經驗,通過理論學習,以在自身實踐的整合課程中,能更好地實施生成活動。
四、學習流程:
1、年級組長引言:
2、理論文章學習一:《整合課程生成發展活動的幾種類型》
3、年級組長小結:
由于教師群體和兒童群體均存在極大差異,所以同樣的課程內容在不同地區、不同幼兒園和不同班級實施都會產生較大差別。我們教師在摁扣成實施過程中與不斷互動,共同成為發展課程的主體。幼兒和教師互動生成的課程大致可以分成三種類型:生成發展的課程活動;生成發展的課程線索;生成發展的課程主題。幼兒園的是橫成發展受到兒童興趣、兒童經驗、教師傾向和家長資源等因素的影響??傊?,生成活動是在師幼互動中完成的。
4、學習理論文章二:《讓生成活動充滿教育智慧》
學習后獲得,如果將生成活動視為探究問題的過程,我們可以將生成途徑分為幾種:一是尋找有爭議的問題;二是尋找感興趣的問題;三是尋找幼兒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四是尋找原有教材中經驗缺失的問題。
5、生成活動教育案例學習:《做人好還是做動物好》
6、現場討論:
生成活動的途徑有哪些?怎樣有效開展生成活動?什么樣的問題具有生成價值等等問題
五、摘錄教師發言:
生成課程對教師有較高要求,首先教師要是一個細心的觀察者,要善于發現,并抓住幼兒反饋的信息。其次教師要是一個策劃組織者,將抓住的來源于幼兒的信息進行歸類與整理,再返回給幼兒,并組織幼兒進行討論,協助幼兒形成輻射圖。最后教師還是一個幼兒經驗的提升者,將幼兒討論的內容充實,進一步提升,讓生成課程完整而有意義。
以前在我們的意識里,認為在實施的教育教學中,只要將教材里預設的課程上完就可以了,認為生成課程比較難,對怎樣生成新的課程,到哪里生成新的內容等問題都比較模糊,所以在活動中生成的新內容很少。但隨著對課程的不斷研究,我們在觀念上對生成課程引起了重視,也逐漸地對生成課程有了進一步的理解與認識,所以在教學時間中很多老師能夠從幼兒的興趣點或幼兒的現有經驗等途徑出發,也派生了一些生成課程。我認為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我們教師最重要的是要作好整理和展示的工作,這才是課程開展的價值所在。
通過學習使我知道了其實生成課程的途徑有很多,在幼兒園里我們往往抓住幼兒的興趣點或由是幼兒在活動中引發的討論話題而展開新的生成活動。書中講的由幼兒園遷移到家庭中的學習,給我很大的啟發。(是的,這個例子在我們班級就產生過,劉插話)最后還從家庭到全園展開的學習,這就進一步拓展了課程開展的范圍,以后我們就應該這樣去做。
課程的生成是孩子和老師的互動中對活動的再次延伸,是幼兒在經過討論、研究的基礎上,挖掘新的知識點,從而提高幼兒的探索興趣,使他們獲得更豐富的學習經驗。在生成的活動中,不僅體現了幼兒的智慧,同時也充分地展示了教師的智慧。在探索生成課程的過程中,教師對生成課程的內容、價值、途徑等作了深入的思考,所以在這樣的活動中,也使我們教師迅速成長起來。
我們要留心就會發現身邊許多值得幼兒探索研究的問題,于是就產生了有價值的生成課程內容。只要我們把握活動的目標和教育價值,兼顧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和經驗等因素,尋找可以利用的資源,思考恰當的活動方式,就可以與幼兒互動生成更多的活動。
我覺得只要我們認真傾聽幼兒的每一句話語,在幼兒的語言中也可以生成新的內容,我想這就是在傾聽中生成的活動。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抓住幼兒的話題作為探討的內容生成內容,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在我們開展的“各行各業”主題活動中,我們發現孩子們對老師預設的課程內容十分感動興趣。根據幼兒的興趣點,我們適時給幼兒提出一些問題,引發幼兒思考與討論,讓他們在討論中積累更多的經驗。老師做好一個生成活動的鼓勵者。
【關鍵詞】慢阻肺伴呼吸衰竭;霧化吸入;血氧飽和度;影響及對策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6378-01
慢阻肺(COPD)是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并已列入當前六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隨著肺功能損害的逐漸加重,COPD患者常出現慢性呼吸衰竭,并進一步引起動脈高壓、慢性肺原性心臟病,重度COPD患者還易合并氣胸、肺栓塞,并常伴有身體疲勞、體重下降等,全身各個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害,這種損害是不可逆的,因此臨床需要采取各類措施來減輕癥狀、改善生活質量、減少急性加重以及延緩肺功能下降。近年來我院除常規的臨床治療措施外,利用霧化吸入良好的氣道濕化、給藥及消炎作用進行治療,而實踐中我們發現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在霧化吸入過程中往往出現胸悶、氣短等不適癥狀,并且血氧飽和度也呈不程度的下降,有的患者甚至不能堅持而影響整個疾病的治療進程。對此我們進行相關分析,并在臨床實踐中提出針對性的對策處置措施,以便使患者更好地進行治療,下面就此措施的應用及體會分析報告如下: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32例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為觀察研究對象,其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齡48至66歲,平均57歲,彌漫性肺氣腫21例,局限性肺氣腫11例,所有患者均伴有Ⅱ型呼吸衰竭。霧化吸入用藥為生理鹽水20ml+α-糜蛋白酶10mg十慶大霉素8-16萬U+沐舒坦30mg,吸入時間20分鐘/次;霧流量為1-3ml/min,在霧化吸入過程中均進行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檢測,患者均比治療前明顯降低。
1.2疾病概述慢阻肺基本病理環節是小氣道阻塞,達到一定程度時即引起缺氧,往往伴有二氧化碳潴留,可造成Ⅱ型呼吸衰竭,Ⅰ型呼吸衰竭為單純缺氧所致,肺氣腫早期可出現,氣道阻塞后造成肺通氣不足,進而出現低氧血癥,使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以及動脈血氧含量(CaO2)下降,然后造成組織缺氧。臨床主要癥狀為呼吸困難加重、脈搏、心率加快、焦慮、煩躁,急性期患者還可見口唇、指甲變紫。
1.3血氧飽和度概述血氧飽和度(SO2)是血液中被氧結合的氧合血紅蛋白(HbO2)的容量占全部可結合的血紅蛋白(Hb)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濃度,是呼吸循環的重要生理參數。監測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可以對肺的氧合和血紅蛋白攜氧能力進行估計。
1.4方法我們對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進行霧化吸入致血氧飽和度下降的現象施行針對性的處置措施,具體為:
1.4.1疾病及治療宣教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了解霧化吸入的原理及相關配合措施,進行心理引導,消除不良情緒,嚴禁患者及其家屬擅自調大霧流量,延長霧化吸入時間,告知患者不可停止吸氧,采用漸進調節霧化量的吸入方法,從小霧量、低濕度開始。
1.4.2相關護理對策仔細評估其病情,吸入過程中應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采用仰臥位吸入治療,癥狀較輕、咳痰有力者采用半坐臥位,意識模糊、咳嗽無力者則取側臥位。出現胸悶、氣短等,應隨時減少霧流量或采用間歇吸入法,吸入過程中適當加大氧流量,氧濃度可提高到4-6L/min,待動脈血氧飽和度恢復至吸入前水平時,再調回原吸氧濃度,霧化吸入過程中注意排痰,給予拍背,起到持續振動的目的,利于痰液排出。利用空歇期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消除不良情緒,放松呼吸肌。
1.4.3霧化設備及霧化用藥調整使用空氣壓縮泵霧化吸入,減少心率、呼吸和血壓變化的不良反應,或使用氧氣驅動霧化吸入,霧化器內加硫酸沙丁胺醇霧化溶液1ml
1.4.4其它配合霧化治療方法注意休息,防寒保暖,避免煙酒,低鹽飲食。進行康復治療、呼吸肌鍛煉和體力鍛煉,脫離污染環境,進行長期家庭氧療(LTOT),盡管肺結構的改變不可能恢復到原狀,平時也應有意識地多做一些鍛煉呼吸耐力的運動,比如呼吸操以改善肺功能,令患者閉嘴,鼻子吸氣,然后把嘴縮小縮唇吐氣,盡量將呼氣時間延長,慢慢吸氣、吐氣,每天練10分鐘。
1.5療效評定使用便攜式血氧飽和度監測儀在干預前后連續監測患者的血氧飽和度,同時監測心率、呼吸和血壓的變化,并對評價指標包括呼吸功能進行檢測2結果
2.1霧化吸入對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氧飽和度的影響見表1。
3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一種慢性氣道阻塞性疾病的統稱,具有不可逆性氣道阻塞特點。臨床治療時多輔的利用霧化吸入方式,不僅有助于藥物吸收,還可通過霧化作用稀化痰液、消除炎癥和水腫。但在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對于伴呼吸衰竭患者,進行霧化治療過程中會引起劇烈咳嗽、呃逆、支氣管痙攣、發音障礙及情緒緊張及失眠等不良反應,尤其當血氧飽和度下降后會加重患者缺氧,引發呼吸困難。缺氧是機體氧供與氧耗之間出現的不平衡,缺氧對機體有著巨大的影響,在嚴重的低氧狀況時會導致心動過緩,血壓下降,加重疾病病情。
霧化吸入時血氧飽和度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霧化氣霧可稀釋吸入氣中氧濃度,造成肺泡氧分壓降低,加重缺氧,其次患者霧化吸入方法的掌握不夠自覺用力深呼吸使氧耗量增加,再者當霧化氣體吸入后,若患者不能有效地咳嗽排痰,將進一步加劇氣道阻塞的程度,有研究也表明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患者疾病本身的生理病理特點也更容易出現血氧飽和度的下降,如COPD時肺泡通氣量和血流比例失調、膈肌疲勞、肺功能受損等等。此外,超聲霧化器所產生的霧粒直徑一般為3.7-10.5μm,肺部的沉積量很少,這也使得血氧飽和度下降。
由此可見,霧化吸入對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氧飽和度的影響是多方面綜合因素形成,自然臨床對策也應針對性的從多方面著手。霧化設備調整是硬件方面的對策,我們利用氧氣驅動霧化吸入,以氧氣作為驅動力,利用高速氧流造成的負壓直接將液滴撞擊成微小顆粒,使藥液霧化并推動霧化顆粒進入氣道深部,有效的阻止了SaO2下降,研究表明,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時霧化顆粒小減少了濕化氣對呼吸道的阻力,避免了呼吸肌疲勞,面罩吸氧也使吸入氣中的氧濃度明顯提高[1]。霧化治療時相關護理的積極施行是軟件方面的對策,實踐中我們對患者進行吸痰處理,最大可能通暢呼吸道,并在整個治療過程對患者進行疾病宣教,指導患者呼吸,對不適應難以堅持者采用間歇吸入法。實踐中我們還會到,霧化藥物的使用也對患者血氧飽和度有一定影響,因此我們在常規沐舒坦注射液基礎上加入硫酸沙丁胺醇霧化溶液,緩解呼吸痙攣,加大血氧的吸入[2]。此外平時的呼吸康復必不可少,康復干預有利肺功能恢復。在此應該注意的是,霧化吸入時不可放棄氧療,因為長期氧療能穩定或抑制肺動脈高壓的發展,糾正低氧血癥,還能使紅細胞壓積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
綜上,霧化吸入對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氧飽和度雖然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是進行針對性的干預及護理措施,有利于阻止血氧飽和度的下降,使霧化吸入完整持續進行,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及預后,具有積極臨床價值。參考文獻
一、化學文摘號(CAS號)
(一)具有CAS號的物質
CAS號對應的有關標識信息以權威數據庫為準(如SciFinder數據庫、CA光盤版數據庫、紙質版CA等CAS所屬的產品或權威的相關數據庫)。當已知申報物質CAS號存在被代替、刪除等情況時,應予以提供。
(二)無CAS號的物質
經查證確認不具有CAS號的物質,不需要提供CAS號。對于正在申請CAS號的物質,申報單位應在CAS號申請完成后及時提交登記中心該物質的CAS號信息,包括CAS號、CA索引名稱(CA Index Name)、全部其他名稱(Other Name)、分子式和結構式。
二、名稱
申報物質的名稱包括中/英文化學名稱、中/英文類名和其他名稱?;瘜W名稱和類名的中英文應相互對應。
(一)中文名稱
1.具有唯一、確定分子結構的物質
具有唯一、確定分子結構的物質應按照中國化學會《無機化學命名原則》(1980版)、《有機化學命名原則》(1980版)、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高分子化學命名原則》(2005版)、國家標準《化學品命名通則》(GBT 23955),或參照現行的IUPAC命名規范文件,對各類化學物質進行命名。
2.無唯一、確定分子結構的物質
無唯一、確定分子結構的物質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1)有CAS號的物質:可參考CA索引名稱命名中文名稱,但必須符合中文命名規范基本要求。
(2)無CAS號的物質
聚合物:參照《高分子化學命名原則》。已知重復結構單元的,采用結構基礎命名法命名;未知重復結構單元的,采用來源基礎命名法命名。來源基礎命名的表述形式一般為:單體1與單體2(單體3……和最后一個單體)的聚合物。
多步聚合的聚合物應分層次描述名稱,不同層次應使用括號分開。
混合物: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化學品命名通則》(GB/T 23955)命名。
反應產物:按照來源基礎命名,表述形式為:反應物1與反應物2(反應物3……和最后一個反應物)的反應產物。
多步反應的反應產物應分層次描述名稱,不同層次應使用括號分開。
來源于生物的化學物質或材料: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化學品命名通則》(GB/T 23955)命名。
染料和顏料:采用C.I.(顏料索引)名稱(有明確結構的染料和顏料除外)。
3.中文命名的一些注意事項
(1)學科中約定的名稱可作為物質名稱;
(2)中文名稱中不允許出現空格;連字符“-”使用要符合化學物質命名的基本原則,不能隨意增減;
(3)名稱中所有的數字、英文字母、括號、連字符、撇等符號均應采取半角格式;
(4)有些特殊字符應使用斜體,如前述聚合物中的“α”、“ω”等;
(5)對于復雜的描述性名稱,應采用括號表示不同層次,以便于識別與閱讀。
(二)英文名稱
應按照現行的IUPAC命名規范命名,或者使用CA 索引名稱。其他英文名稱、俗稱、慣用名和行業內名稱等,可以保留作為“其他名稱”。
(三)類名
新化學物質常規申報登記時要求標識信息保密的,應給出中文類名和英文類名,此類名可用于新化學物質審批公示、公告、登記證,以及被公布列入《中國現有化學物質名錄》時使用。中文類名應參照《新化學物質申報類名編制導則》(HJ/T 420―2008)編制,英文類名根據中文類名翻譯編制。
三、分子式
應正確表述分子中各元素及其排列順序和下標。
(一)無機物
按照單質、化合物(酸、堿、鹽等)、配合物等結構組成的基本規范來表述。
(二)有機物
按照合并分子中同類元素的方式表述,不按照官能團方式表述。表述元素順序按照C、H以及其他元素(按字母順序)。
(三)有機金屬化合物、有機鹽
參照無機物分子式表述。對于結構或局部結構不確定的,采用“有機物分子式•x金屬元素符號”方式表述,其中“有機物分子式”為完整的分子式;“•”為中圓點(不能是小數點);“x”為構成系數,可以是整數或分數。
(四)聚合物
按照重復單元、結構單元或單體方式表述,形式如下:
1.重復單元方式:(重復單元分子式)x,其中“x”為下標,括號需使用半角括號;
2.結構單元方式:(結構單元分子式) x,其中結構單元內各組分單元間用中圓點“•”連接;
3.單體方式:(各單體完整分子式)x,其中各單體分子式間用中圓點“•”連接。
若聚合物具有非來自于聚合物單體的封端基團,應在聚合物分子式前后加上封端基團的分子式。
(五)混合物
按照組成成分方式表述,各組成成分的完整分子式間用“+”連接。
(六)反應產物
按照反應物方式表述,各反應物的完整分子式間用“•”連接。
(七)來源于生物的化學物質或材料
一般屬于沒有唯一確定分子結構的物質,組成繁雜、結構復雜,可不提供分子式。若有已知的確定成分,應給出已知成分的分子式,各已知成分分子式間用“+”連接,后接“+W99”表述其余未知成分。
(八)染料和顏料
一般屬于沒有唯一確定分子結構的物質,結構較為復雜,可不提供分子式。但對于已知分子結構的物質,應按上述規定給出分子式。
四、結構式
(一)有唯一、確定分子結構的物質
有唯一、確定分子結構的物質應使用ChemDraw軟件繪制(下同)準確、完整的結構式。然后在ChemDraw界面復制結構式并直接粘貼到申請表Word文件的相應欄目中,不要另存為圖片文件后再插入Word文件。
(二)主體結構唯一確定但局部結構不確定的物質
已經明確的主體結構應繪制其結構式,不確定鍵接位置的局部結構或局部結構可變的部分,應采取不定位置結構的表示方式或注釋、文字說明的方式表述。例如,苯環上取代基位置不確定時,可以從苯環中心引出垂直于苯環某一邊的鍵的方式來表示;局部結構沒有確定的分子結構時,可以用中文或名稱代替。存在多種不同結構形式時,應給出主要成分的物質結構式,并注明其為典型的結構形式,作為參考結構式。
具有明確重復單元或結構單元的聚合物,應繪制出其結構式,并在結構式左右兩邊加上括號,在右括號外加注“x”。若有非來自于聚合物單體的封端基團,應將封端基團的結構式繪制在括號兩側,并用鍵接線通過括號連接。
(三)結構不確定的物質
聚合物(具有明確的重復單元或結構單元的除外)、反應產物、混合物等無唯一、確定結構的物質體系,應按照各單體、反應體、組分在物質名稱中出現的次序,依次繪制各單體、反應體、組分的結構式。當其中某單體、反應體、組分沒有確定結構式時,可以用中文或英文名稱代替。對于聚合物,各單體間用“•”連接,并在結構式左右兩邊加上括號,在右括號外加注“x”;對于反應產物,各反應體間用“•”連接;對于混合物,各組分間用“+”連接。多步反應的物質體系,應分層次用括號括起來。
(四)對結構式的其他要求
1.不接受Newman投影式作為結構式。
2.含有雙鍵順反異構、手性分子中心等的物質,其結構式中應包含相應的立體結構信息,標識字母用斜體。表示立體結構時應正確使用楔形線、虛線、實線等。
在2019年的實習過程中,我學到了:
1.產品包裝入庫的操作流程,熟悉了車間通用產品的區分方式,能夠在識別產品物料號的過程中準確判斷該產品是否需要進行總成裝配;
2.通過近期的總成線體工作,我熟悉了總成裝配中產品的周轉防護注意事項,線束插接過程中自互檢要求,防松標記涂打的注意事項;
3.來公司這段時間我參加班組和集體培訓十余次,使我在總成裝配能夠獨立頂崗。
2020年工作規劃
2019年短短2個月工作學習,也讓我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之處,其中,以下幾點是我重點要提高的地方:
1、要提高工作的主動性,做事干脆果斷,不拖泥帶水,特別是在工位作業完成后清線要及時全面的進行,需要像班組其它人員多加學習清線的標準和要求;
2、工作要注重實效、注重結果,一切工作圍繞著目標的完成。首先要以當天的工作計劃為主要目標,在當天計劃完成的過程中去不斷完善自己的工作技能,使自己快速成長。2020上半年年我要努力學會導熱硅脂的涂抹工藝要求和現場不良品的處理流程。
(一)工亡事故為零。
(二)重傷事故為零。
(三)四小時以上的設備、生產事故為零,火災事故為零。
(四)重大危險源和高度及以上危險源受控率、重點危險場所隱患整治與受控率、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率100%。
(五)安全標準化合格班組達標率100%。
二、安全生產重點工作
(一)推進職業健康安全體系的有效運行
1、各作業區、協作單位盡快梳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文件,制定安全文件學習計劃,自20xx年3月1日開始,由作業長親自組織,對全員進行安全操作規程、安全管理制度、事故預案的系統學習,分廠組織考試,班組、作業區每月對職工利用班前、班后會進行抽考,每人每月至少抽考一次(每月25日上報學習計劃、抽考記錄)。
2、在危險源辨識上下功夫,通過細化崗位作業活動,關注臨時活動,按活動之間固有的有序性、邏輯關聯性梳理作業活動,增強危險源辨識的準確性、適用性。(3月10日前完成)
轉爐作業區細化補爐、清渣、粒鐵使用、折包、翻渣等作業的危險源辨識,進一步對凈汽化系統煤氣反串、煤氣泄露、煤氣報警裝置設施進行排查,對危險源點進行修訂完善。
保障作業區對過渡跨配罐、翻鐵、電葫蘆使用、車輛協調等作業的危險源
源進行重新辨識。
連鑄作業區對卸螺紋鋼、切螺紋鋼作業、增流后平臺相對變小,中包車加長、二層平臺管網增加等進行新一輪危險源辨識,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措施。
各作業區對檢修、搶險、清理等作業,進一步細化作業步驟,對現有的停送電、掛牌、安全監護進行全面跟蹤,對現有的文件制度再次進行梳理。
(二)持續開展反習慣性違章活動
20xx年分廠將把“反習慣性違章活動”深入持久的開展下去,通過反習慣性違章活動,不斷夯實安全管理基礎,規范人員的作業行為,以班組為單位,全方位進行違章違紀的檢查力度,對違紀人員嚴格按照《翼鋼公司20xx年安全生產管理考核辦法》,并逐級進行責任追究。班組、作業區、分廠做好反習慣性違章的檢查、評價、登記工作,定期統計分析,針對分析結果對管理薄弱環節進行重點監管,并有針對性組織對各級人員進行反違章的專題教育,提高各級人員的認識,杜絕管理技術人員違章指揮、操作人員違章作業,每周對各單位反習慣性違章工作進行一次排序,每月進行評價。(值班長每周四上報本班組違紀人員,分廠周五評價會進行通報)
(三)落實隱患排查、整改和安全項目措施
分廠要求各作業區技術管理人員要深入現場,深入各崗位進行安全隱患排
查,每周二(轉爐作業區)、周三(保障作業區)、周四(連鑄作業區)由作業長組織安全檢查,分廠參加,安全隱患的治理要按照“四定三不推”的原則進行處理,各作業區要及時解決本單位能夠處理的隱患,對本單位不能解決的安全隱患和問題要及時上報。對確定的安措項目,分廠將定期進行跟蹤落實,對不能按要求、進度實施的安措項目,將加大考核力度,著力改善不良作業環境,以提高現場本質安全程度。
(四)貫徹執行好協作單位一體化管理
1、分廠對各個協作單位進行危險源告知、分廠所制定的安全規程以及公司所制定的安全規程進行了告知。并對落實情況嚴格監督檢查。
2、各作業區根據分廠要求,管理技術人員掛靠到各個協作單位,負責對協作單位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安全教育、安全檢查等活動認真抓好各協作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發生事故按照第一管理責任落實考核。(管理技術人員掛靠各個協作單位明細見附表)
3、各作業區進一步完善和細化協作單位的安全規程,依據體系建設的要求對協作單位的各項規章制度重新修訂、完善。加大對協作單位危險源的辨識工作,細化作業流程,認真查出作業過程中的不安全行為。
4分廠通過協調,使飛越、東升、安達的部分職工由值班長統一管理,跟大班倒班。加大管理力度,降低安全風險。
(五)推行班組安全標準化評價驗收
安全標準化合格班組建設由各作業區每月組織驗收一次,每季度最后一個月重點對前兩個月驗收不合格班組進行復查;分廠不定期組織對各作業區安全標準化合格班組驗收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抽查,抽查不合格的將直接對作業區作業長追究責任。每季度對各作業區安全標準化合格班組建設進行驗收,對驗收不合格的班組分廠將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六)發揮技術優勢,對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開展安全評價
對新工藝、新材料由主任工程師牽頭,新設備由設備副廠長牽頭。按照“三同時”進行,投用前組織相關技術管理人員召開評價會。根據設備、工藝要求制訂相關的技術規程。并給崗位提高可操作性的安全操作規程。為確保安全投用、安全生產,無評價、無安全操作規程嚴禁投入使用。
(七)提升職工的安全技能、安全知識,建立長效的培訓機制
通過進一步提高各類安全教育和活動的質量,使“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理念和價值觀得到全體員工的廣泛認同。
1、各作業區認真組織對歷年來所發生的事故案例、以及本專業、本區域發生的事故案例分檔、歸類,要把安全生產作為班組最重要的工作
來抓,要經常不斷地進行安全思想和事故案例教育。提高班組成員的安全意識。促使每個班組成員對于安全的認識完成從紙面到現場的轉變,完成從在平時我知道安全轉變為在現場我首先考慮安全的安全意識上的升華。分廠對學習材料、學習效果組織檢查。
2、各作業區認真學習氣體介質專業知識,3月至6月認真組織職工進行學習。結合現場讓職工熟練掌握現場所使用的氣體介質的性質、特點等,并要求職工掌握現場氣體介質管線的附設、以及各閥門的安裝位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