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群文閱讀論文

群文閱讀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群文閱讀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群文閱讀論文

群文閱讀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群文閱讀課堂教學

群文閱讀,簡單地說,就是把一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組合在一起,指導學生閱讀,并在閱讀中挖掘出自己的潛力,提出自己的觀點,進而提升閱讀能力和思考力。

群文閱讀是語文閱讀的一種形式,它與“單元整組教學”、“主題閱讀”之間既有相同點,也不同點。“單元整組”只是把教材中的課文“整組”而已,“主題閱讀”往往建立在一個十分清晰的閱讀主題之上,而這種“主題”,一般以“人文”為主,而忽略了文章之間的關聯。而“群文閱讀”, 它不是只把文章按人文內涵組合在一起,而是更深入文本內涵,關注文章的形式,把握文章的內部結構,并在文章之間形成“互文關系”,“群文閱讀”的文本既以教材為基礎進行補充,也可完全出于教學者的精心選擇。

一、群文閱讀,首先要教師精心組合選文。

“群文閱讀”教學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怎樣把文章放在一起,有何意圖。選怎樣的文章組成“群”,無疑考驗著教師的閱讀視野、品味與閱讀教育理念。

如我在教學《再別康橋》一課時,選擇《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雨霖鈴》(柳永)、《送魏二》(王昌齡)、《琵琶行》、《易水送別》,為什么要選擇這幾首詩歌呢?因為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議題:分別。而后幾首分別詩常常濃濃的傷感之情、纏綿凄切之意,而前者卻顯得清新、飄逸。

選文即可是同一議題,當然也可不同議題,目的就是要學生在比較閱讀中主動去發現和思考,尤其是不同處,學生通過比較、多角度地探討,就能豐富學生對議題的多元理解。總之,進行群文組合必須有可比性,具有可討論性。

二、群文閱讀,要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語文課堂未來發展的方向是什么?學生是如何學習語言的?怎樣提高課堂的有效性?筆者認為,群文閱讀所提倡的是這樣的語文課堂:

1.學生的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還是學生為中心,還是“雙中心?”歷來就有爭論。其實,學習是學生建構知識的過程,教師應該多關注學生的學習而不只是自己的“備課”。教室是學生的舞臺,教師在設計任何教學活動時,都要問自己:學生能否理解?學生會如何去思考?有沒有另外的可能?群文閱讀希望突破傳統語文課堂“教師講——學生聽”的課堂教學模式,把閱讀的自還給學生,把課堂變成自己的舞臺,讓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引領者和陪伴者。

2.探究的課堂。新課程改革要求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而現實教學中,常常出現“把學生作為道具”的公開課。群文閱讀的每一個單元的設置,都帶有閱讀的目標和要求。它的學習任務,和傳統教科書中的習題或課后思考題有本質的區別。它會把學生還原為讀者,甚至是作者。它的單元設置是多樣的,有的是人文專題,有的是作家專題,但更多的是從文章內部切入,如“描寫同一景物的片斷”“某個感興趣的情節”,抑或是“幾篇文章中的同一重要詞語”“寫作手法”等等,這些話題的設置,看起來很難,但卻能達到探究的目的,學生更感興趣。

3.討論的課堂。幾乎一切真理,都是經過一個懷疑、討論、接受的過程,學生的印象才會更加深刻,如果是簡單的灌輸和說教,常常引起學生的反感。沒有討論的課堂,只能是沉悶的課堂。群文閱讀的課堂最怕“異口同聲”,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逆向思考,教師自身也要善于提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群文閱讀課堂常用詞匯就是“說一說”“聊一聊”“你是否同意他的說法”等。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

群文閱讀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圖書館 下載頻次 被引次數 論文質量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938(2010)04-0100-004

Considering the Library Service in Another Point of View: Evaluating the Paper's Value and User's Interests from Number of Its Internet Downloads

Yang ChunhuaWang GuizhiMa Hongyue(The Medical Library 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Beijing,100039)

Abstract:We have analyzed the top papers by download and citations published between 2000 and 2009 by librarians. It was found that library academic-oriented papers got much more citations and user service- oriented papers got high number of their Internet download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Download and citations. Analysis of this comparison suggests that download frequency can reveal not only the paper's application value- its contributions to users, but also information of which papers are most interesting to the readers. So it should be an alternative metrics of paper quality and impact. User service- oriented study should be encouraged in the library.

Key words:library; download frequency; citations; paper quality and impact

CLC number:G250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3-6938(2010)04-0100-004

1 論文下載頻次的意義

長期以來,無論是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領域,都以引文索引(SSCI,SCI)作為研究論文影響力和重要性的評價依據,[1]然而單純基于影響因子和被引頻次,并不能完整地評價一項研究的價值。[2]隨著學術資源的數字化,電子版期刊成為科學論文傳播的越來越重要的途徑,下載次數監測有望成為一個新的基于利用的考量科學論文傳播和影響的一個有用的工具和指標。[3][4]

世界最大出版集團之一的ScienceDirect,從2004年7月起,每個季度都免費提供其數據庫中下載量最高的25篇科學論文排名(TOP 25 Hottest Articles),作為讀者論文使用行為的一種反映;當前的文獻計量學研究認為,下載頻次與被引頻次具有顯著的相關性,[5][6 ]一定時期內下載量大的論文,較長時期內可以獲得更多的引用,因而可從internet下載量預測研究論文的未來的被引頻次。[7][8]

對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雜志2007年25篇下載量最高的論文和25篇被引頻次最高的論文比較結果發現,用戶閱讀行為和最新論文引用之間的標準非常不同,對目前用文獻被引次數作為決定或影響論文質量的評價標準的可靠性提出了質疑。[9]因為作者引用的文獻往往僅占其在研究工作中所閱讀過的文獻的一部分,而對其中未被引用的文獻的實質使用行為沒有反映,從而造成被引次數對閱讀但未引用文獻學術價值反映的缺失。而文獻下載次數在直觀上能夠與該文獻的被閱讀次數相對應,不失為一種反映文獻價值的途徑。[10 ][11][12]

我們發現,與其他學科相比,圖書館工作者的論文具有其特殊性:除與同行的學術探討外,還有基于服務職能、面向廣大服務對象的指導性論文,其論文讀者不單單是同行。

那么,圖書館論文的價值如何客觀評價?下載量分析能否作為評價圖書館論文的一個指標?能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用戶需求?本文對此進行了探討。

2 圖書館學專業論文下載與引用間的關系

因為網絡數據庫中的數據變化很快,我們的檢索截止至2009年11月。CNKI2000~2009年收錄的圖書館作者發表的論文,對第一作者單位為圖書館的論文分析他引次數(排除自引,以下同)居前的23篇論文。結果見表1。2.1 對2000~2009年圖書館學高被引論文的分析

這組論文篇均被引用146次,篇均下載221次,下載次數是被引次數的1.5倍。這些論文的共同特點是:都是面向同行的學術探討,讀者對象基本相同,其中91.3%發表于專業核心期刊。

2.2 2000~2009年圖書館學高下載量論文排名

獲得高下載量的這組論文,篇均被引11.2次,平均下載1025次,其中發表于核心期刊的論文僅占5/23=21.7%。面向服務對象的論文占了絕大部分(15/23=65.2%)。

篇均下載1025次,遠高于表1中高被引論文的篇下載量(1025:221),篇均被引11.2次,遠低于高被引論文的平均被引次數(11.2:146),這組論文中,下載量最高、達到2017次的文章,是“如何在網上進行課題檢索”,而該文被引次數為0。我們認為,在2001年網絡信息檢索剛剛開始普及時,該文的實用性和指導性以及龐大的潛在讀者群,是其獲得高下載次數的主要原因。

從論文內容看,獲得高下載量的23篇論文中,綜述7篇,數據庫檢索應用或技術指導類論文12篇,二者占到了全部文獻的19/23=82.6%,其他論文4篇,占17.4%。

從長期看,這組論文也不會獲得高的被引次數。這些論文多是對服務對象的信息檢索與應用指導,體現了圖書館最基本的服務宗旨,而不是面向本專業同行的學術探討,應用價值遠高于學術價值。

兩組數據間沒有重疊,且均顯示了與國外文獻計量學研究不同的結論,即下載量與被引頻次間并無相關性,被引頻次高的論文并未獲得高的下載量,下載量高的論文沒有獲得高的被引次數(見圖1)。

(三)同年發表的論文被引與下載趨勢分析

為證實上述結論,我們還對2001年、2005年圖書館工作者發表的論文進行了同年文獻的被引與下載量分析(結果見圖2、圖3)。

發表于核心期刊的論文占10/23=43.5%。

對同年發表的高下載量論文的分析,亦未見被引次數與下載次數間具有相關性。

3 結論

(1)我們發現,圖書館學論文的被引次數與下載量之間沒有顯著的相關性,一些被引次數高的論文,并沒有獲得高的下載量;而下載量高的論文,被引頻次往往很低。

(2)科研人員下載文獻,首先要判斷文獻是否與自己的研究方向有關,是否符合自己的興趣,然后才會下載。因此,在圖書情報學領域,下載量高的論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滿足讀者需求,揭示了服務方向,發揮了其社會影響力,應該作為評價論文應用價值的一個重要指標。

(3)圖書館工作者的論文,因為要面向兩類讀者:相對少量的同行和廣大的用戶,面向同行的論文注重學術性,因而容易獲得引用,而面向圖書館用戶的論文,更注重實用性,容易獲得高的下載量。因此,對圖書館論文而言,不能根據下載量預測今后的引文數量。

4 結語

1975年國際圖聯在法國里昂召開的圖書館職能科學討論會上所確認的圖書館社會職能就包括了:①開展社會教育,即成為繼續教育、終身教育的基地,擔負更多的教育職能;②傳遞科學情報;③開發智力資源,即圖書館承擔有人才培養的職能。[13 ]分析表明,那些被下載次數多而引用極少的文獻,恰恰很好地滿足了用戶的這些實際需求,履行了上述職能。圖書館論文被引頻次與下載量的偏離也就不足為怪。

4.1 下載或被引與不同的讀者群有關

圖書館工作者發表的論文,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關于圖書館的業務探討,優秀的論文獲得了較高的被引次數,但圖書館專業讀者基數很小,所以那些被引次數相對較高的學術論文,獲得的下載量卻不高;二是面向用戶讀者群,圍繞提高用戶信息素養,如檢索技能、方法的介紹、指南,旨在幫助用戶提高技能,獲得更為深入的專業文獻,滿足了用戶的需求,因而獲得了較高的用戶關注和下載頻次,但這類論文與讀者的專業基本不相關,所以極少被引用。

4.2 論文下載量揭示用戶需求,體現論文的應用價值

研究認為,下載排名反映了讀者的選擇偏好。[14]一般而言,讀者決定下載是在閱讀全文之前,只是通過題目、文摘、作者和關鍵詞來判斷的,因此閱讀決定無關論文全文的質量,但下載排序卻是讀者興趣的一個標識。下載次數高的論文內容,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用戶的需求,圖書館科研與服務應該給予足夠的關注。

論文下載次數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論文對于用戶的貢獻大小,[15]這些下載量很高的圖書館論文,雖很少會被讀者引用,但發揮了它的影響,體現了它的價值,對用戶參考價值高,因此應該得到認可。高質量滿足用戶的這種需求應成為圖書館服務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

4.3 下載量分析應該受到重視

本研究統計表明,我國被引次數居前的圖書館學論文,90%以上都發表于核心期刊;而下載量居前的面向服務對象(即用戶)的圖書館學論文,發表于核心期刊的不足50%,甚至更低,可見體現圖書館服務理念、滿足用戶需求的這些下載量高的論文并未被專業主流期刊認同。

Web 2.0時代,專業圖書館的工作中心和導向,應該時刻以用戶的需求為出發點,以新的標準考量論文價值,認可那些為用戶所需,具有很高應用價值但不一定具有很高學術價值的研究成果;同時還應順應讀者需求,鼓勵這些服務導向的研究,拓展服務范圍和水準,提升圖書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5]Dan O'Lear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ations and appearances on “top 25” download lists i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2008,(9):61-75.

[2][6]Johan Bollen , Herbert Van de Sompel, Joan A. Smith et al.Toward alternative metrics of journal impact: A comparison of download and citation data[J].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2005,(6):1419-1440.

[3]Daniel E. O'Lear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ations and number of downloads in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08,45(4):972-980

[4][14]Editorial. Which papers are most interesting to the readers of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J] .Information from download monitoring.Cardiovascular Research,2005,65(1):5.

[7] Jahandideh S, Abdolmaleki P, Asadabadi EB. Prediction of future citations of a research paper from number of its internet downloads[J]. Med Hypotheses, 2007,(69):458-459.

[8]Christos Zavos, Jannis Kountouras, Nikolaos Zavos, et al.Predicting future citations of a research paper from number of its Internet downloads: The Medical Hypotheses case[J].Medical Hypotheses, 2008,70(2):460-461.

[9][10]Andrew J.S. Coats. The top papers by download and citation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in 2007[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2008,(1):1-3.

[11] CoatsAJ. Top of the charts: download versus citations i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J]. Int J Cardiol,2005,105(2):123-125.

[12]郭強等.科技論文下載次數的統計性質研究[J].情報科學,2009,27(5):690-694.

[13][EB/OL].[2009-12-27]./zhinan/tsgzy.php.

群文閱讀論文范文第3篇

教師在進行論述類文章的閱讀教學中,可以選取一些論證結構清晰、典型,易為學生學習和借鑒的文章進行分析和解讀,幫助學生進一步梳理議論文結構,并歸納出三種左右的較易操作的結構模式,讓學生進行寫作上的模仿。具體操作如下:

在學生閱讀文章前,教師先提出幾點要求:一是讓學生在每一段后用簡短的話概括出該段大意;二是指出每一段中的觀點句、闡述句、材料句、分析句、總結句,即議論文段落的五個構成部分,進一步明確完整嚴謹的議論文段落的構成要素;三是理清作者的論證思路,寫出提綱,從而把握文章的論證結構。

以2007年廣東省高考題中的論述類文章《創新和想象》(王生平)為例。

首先,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用簡短的話概括出每一段的內容,寫在各段后的空白處。

第一段提出觀點:藝術上的創造與科學上的創新都離不開想象力,二者相互滲透和補充。

第二段指出藝術雖不是科學,卻具有科學的品格。

第三段指出科學雖不是藝術,但科學發現常有藝術創造的品格。

第四段指出藝術與科學是想象思維與理性思維的統一。

第五段指出藝術與科學的關系帶給我們的啟示,進一步深化觀點。

接著,讓學生通過上述的概括,找出文章的論證角度,并寫出文章結構示意圖。

不難發現,這篇文章是從“為什么”的角度進行論證的。結構如下:

第一部分(1段)提出觀點。

第二部分(2、3、4段)從“為什么”的角度論證觀點。

具體為:因為“藝術雖不是科學,卻具有科學的品格”。(分論點一)

因為“科學雖不是藝術,但科學發現常有藝術創造的品格”。(分論點二)

因為“藝術與科學是想象思維與理性思維的統一”。(分論點三)

第三部分(5段)聯系現實,重申觀點。

教師可據此歸納出議論文非常清晰的一種結構,即分論點式。常見的是從“為什么”的角度提出分論點,以此證明中心論點。

同時,讓學生找出每一段的觀點句、闡述句、材料句、分析句、總結句。當然,有的段落可能沒有包含完整的五個部分。

例如第3段,段首給出了觀點句“科學不是藝術,但科學發現也常有某種藝術創造的品格”,接著對觀點進行了解釋:“即使有了新的突破……還是不能說清楚、道明白。”該解釋即為闡釋句。隨后列舉楊振寧、電報的發明者美國人莫爾斯、美國發明家赫奧、德國化學家凱庫勒、鋼筋混凝土的發明者法國園藝家約瑟夫·莫尼埃的事例來證明觀點,最后結合事例進行議論分析,回扣觀點。

在學生對于議論文的分論點式結構及議論文段落有了清晰的認識后,教師可設題進行鞏固和檢驗。例如:

題一:請從“為什么”的角度提出至少三個分論點來證明觀點“細節決定成敗”。

學生寫作示例:

(1)古人專注于細節維護了國家的尊嚴。

(2)今天的科技工作者專注于細節實現了我國科學技術的飛度發展。

(3)古今中外的藝術家正因為關注細節才實現了人生的輝煌。

題二:請選擇以上三個分論點中的任何一個作為觀點句,寫一個議論文段落,至少使用兩個事例,不少于200字。

學生寫作示例:

群文閱讀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教育技術;在線

【中圖分類號】G40-057【文獻標識碼】B 【論文編號】1009―8097(2009)05―0051―03

引言

伴隨著計算機科學、網絡技術和信息通訊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國的電子雜志發生了脫胎換骨般的巨大變化。由90年代初期傳統雜志的簡單數字化,到數字媒體的雜志化再到現在的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已經形成了三種形態并存的局面。[1]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一經問世就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并表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形成了以XPLUS、ZCOM、POCO等為龍頭的一大批專業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平臺,市場注冊資金不斷涌進,雜志訂閱和下載人數月月攀升。如開發了POCO的廣州數聯軟件,“2005年2月獲得IDG2000萬美元的第二輪注資”,[2]“該雜志2007年已有超過3000萬注冊用戶,其旗艦雜志POCOZINE就有570萬讀者”。[3]然而在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蓬勃發展的同時,我們也注意到目前國內的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多是非學術類雜志,主要是以時尚、消費類雜志為主。學術類雜志基本上處于空白狀態。當然我國教育技術界也曾創辦了《教育技術通訊》、《信息化教育通訊》等一批電子雜志,然而,此類電子雜志僅僅刊登一些傳統雜志上的論文,或者刊登一些傳統雜志上通不過的論文,其學術價值和教育意義有很大的局限性,與傳統雜志的互補作用也很有限。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了曙光,事實上在教育技術界創辦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不僅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等優越條件,而且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 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及其特性

目前,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正處于不斷發展和成熟階段,業界還沒有一個公認的確切定義,筆者結合有關文獻資料[4],給出了一個描述性的定義: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是指以文字、圖形、圖像、動畫、音視頻等多媒體為創作手段,以互聯網為主要傳播載體,可以在計算機及其他終端設備(包括PDA、手機、數字電視機等)上進行閱讀,并能實現傳者和受者之間互動的電子出版物。

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具有以下特性:

1 多媒性

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中的“論文”是多媒體形式的,與傳統雜志和以往形態的電子雜志相比,在創作手段上集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聲音、視頻等于一體,“論文”創作更加豐富多彩,也更加吸引讀者注意力。在雜志表現形式上,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通過FLASH動畫、背景音樂、超鏈接等傳播手段,更加注重雜志的視聽效果,使讀者的閱讀更具有美感和藝術性。

2 在線性

在線特性是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的又一重要特性。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主要通過網絡進行傳播,閱讀者只要登錄互聯網,就可以通過網頁瀏覽器或發行方提供的閱讀器進行免費閱讀,也可以將雜志下載到電腦上進行閱讀。在線特性使得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的傳播范圍遠遠超過傳統雜志。

3 互動性

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可以實現創作者與讀者之間互動、讀者與讀者之間的互動。讀者通過雜志中的留言和評論功能即可對雜志“論文”發表看法,并與其他讀者展開交流討論,分享各自的閱讀體會。如果創作者也在線,還可實現與原創者的直接對話。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的讀者還可以通過交互按鈕和超鏈接等形式實現與雜志的動態交互。一些雜志甚至還允許讀者對雜志中的文章直接進行修改,實現與雜志內容的直接對話。

其他特性如傳播及時快速、發行門檻低、傳播受眾廣、免費或低成本閱讀等,筆者不再詳述。

二 我國教育技術界創辦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的可行性

1 具有數量龐大、專業水準高的創作群體

我國教育技術學專業是一個以創新改革為專業靈魂,以多媒體、網絡技術為專業應用特色的新興專業,自專業創辦以來,已經形成了本、碩、博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體系。師范院校、理科院校、工科院校、醫學院校、軍事院校、綜合大學等各類別、各層次院校大都設有教育技術學專業,30年的風雨歷程使我國教育技術學專業隊伍日益壯大,從業和研究人員分布在社會各個領域,且大多數人員都具備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等專業素質,具有良好的創新意識和能力,能夠實現從傳統論文寫作到多媒體論文寫作的轉型,可以源源不斷地為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提供“論文”素材。

2 具有數量龐大、分布范圍廣的讀者群體

首先,我國教育技術界的從業人員和研究人員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讀者群體;其次,在中小學基礎教育、遠程教育、企事業單位等教育技術的服務領域也有為數眾多的讀者群,僅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學刊物讀者群就數目驚人;第三,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逐步推進,以及國家學習型社會的建設和全民學習氛圍的日益濃厚,客觀上都推動了社會對教育技術類知識的迫切需求和日益龐大讀者群的形成。

3 制作和發行成本低、教育及社會效益高

首先,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制作和發行成本較傳統雜志低,隨著讀者群的日益壯大,個人消費成本甚至可以少到忽略不計;其次,教育技術類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主要服務于文化、教育領域,帶有很大的公益性質,因而雜志的創辦必然會得到國家、社會、企事業單位及個人的廣泛支持和贊助;第三,我國近年來開展的校校通工程、網絡遠程教育工程、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等一系列規模浩大的工程,已經使信息化教育的硬件建設初具規模,然而資源建設尤其是優質資源尚顯匱乏,而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這支優質資源活水必然為其注入活力,因而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的創辦必然會產生良好的教育效益;第四,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網上易得、免費服務社會,服務教育且優質高效的閱讀體驗必然會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從而發揮良好的社會效益。

三 我國教育技術界創辦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的意義

1 有利于更廣泛更深入地傳播教育技術知識、服務社會

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能夠更廣泛更深入地傳播教育技術知識,服務社會。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其一,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的在線免費特性,使其受眾面相對較廣,傳播受眾將會是傳統印刷雜志的幾倍、幾十倍,甚至國外感興趣的人同樣也可以通過點擊鼠標輕而易舉地看到我們的雜志;其二,傳統雜志中的學術論文都是文本形式表達的,專業性較強,其知識往往不易為普通讀者或基礎較差的讀者看懂,從而流失一大批讀者。而多媒體形式的論文由于集多種表達方式于一體,形象直觀、深入淺出,較易為普通讀者所理解,可以吸引和培養大批讀者。比如,建構主義理論,我們通過幾幅“魚牛的故事”的圖片就可以很直觀地表達出其理論涵義,而比單純的文字表達更易被人理解。其三,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往往采用動畫、音樂等表現手段,制作精美、聲畫一體,使閱讀恰似一次視覺盛宴,容易吸引更多讀者的注意力。

2 有利于教育技術學專業的創新和發展

黎加厚教授曾一針見血地提出:“創新是我國教育技術研究的靈魂”。目前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在我國學術界尚不多見,因而創辦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在我國教育技術學術界可以說是一種“創新”,它的成功創辦不僅可以發揮教育技術學專業的專業特長,提升我國教育技術學專業的學科形象,而且可以為其他學科創辦此類雜志提供很好的借鑒和參考。教育技術界“首創”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在一定程度上將引發學術界其他學科創辦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的浪潮,形成社會對電子出版人才的大量需求,對我國教育技術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方向及專業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 降低書面語言表達能力的門檻,促進作者與讀者群的共同成長

在現實生活中,有相當一部分人的書面語言表達能力不高,影響了其在傳統雜志中的發言權,使其智慧和才識得不到表達,不為別人所見。而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降低了書面語言表達能力的門檻,給了他們一個應用多媒體表達觀點的機會。如生活中書面語言表達不流暢、但動畫做得很好的人,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采用圖片、動畫、文本語言相結合的表現形式來表達自我觀點和智慧,創作具有一定學術性、教育性的論文。甚至可以通過視頻讓一些人用口頭語言表達自我思想和觀點。另外,在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中還能很方便地實現作者與讀者、讀者與讀者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從而在一個主題下廣泛地集中眾多人的智慧,開闊彼此之間的思維和視野,促進作者、讀者群的共同成長。

四 對我國教育技術界創辦多媒體電子雜志的幾點建議

對我國教育技術界創辦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筆者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積極尋求國家在資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任何新生事物的發展都難免會碰到艱辛和困難,因而教育技術界在創辦帶有公益性質的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上要積極尋求國家在資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使在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上發表文章的作者能享有與傳統雜志作者相同的學術地位,并使初始創刊中需要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能得到妥善解決。

2 形式要多樣化

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在內容和形式上要多樣化。在以多媒體論文為主的情況下,也可以吸納一定數量的多媒體作品、傳統論文、專家訪談錄像等。對于多媒體動畫、電視短片等只要具有一定的學術性、教育性就可以適當收錄,甚至于中小學一線教師自制的優秀多媒體課件包括PPT等也可以考慮少量收錄一些。總之,雜志形式要多樣化、多元化,使雜志辦得豐富多彩、有聲有色。

3 讀者定位要“大眾化”

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在定位上要面向教育、面向社會,既要考慮教育技術高層研究人員,也要照顧到一般的教育技術讀者群,使其更趨“大眾化”,成為教育、技術領域內各個層次的研究和從業人員都看得懂、喜歡看的電子雜志。要更多地與傳統雜志尋求互補,更多地吸引傳統雜志流失的讀者,充分挖掘社會各階層的讀者,使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深入到社會的各個角落,更廣泛地傳播教育技術文化知識。使其在中小學一線教師、教育技術一線工作者,以及對教育和技術感興趣的人群中產生影響、激發共鳴。

4 內容應短小精悍

相對傳統的書本雜志,多媒體閱讀會占用大量的注意力資源,而讀者的注意力耐性相對有限,因此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中的論文作品要短小精悍。多媒體論文所占版面要少,多媒體作品也要短,訪談錄像既要短更要精。雜志論文、作品總量上也不能過多。可以采用出旬刊、周刊的方式增加雜志內容。

結語

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以其多媒化、在線免費、可互動等特性,在未來必然與傳統雜志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共同豐富我國的圖書雜志領域。筆者認為: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在學術界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和重要的現實意義,在教育技術學界創辦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既是理應承擔的歷史使命,也是新時期增進教育技術界學術交流和文化傳播的必然趨勢。筆者希望本文能引起學術界更多同仁對創辦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的關注,并盡早在教育技術界創辦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

參考文獻

[1] 熊艾華.我國多媒體互動電子雜志發展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8.

[2] 向軼丹.多媒體網絡雜志橫空出世[DB/OL].

群文閱讀論文范文第5篇

論文關鍵詞:詞匯,閱讀理解,猜詞策略

 

在英語教學中,閱讀策略被認為是能夠直接有助于英語技能提高的學習策略之一。英語研究者和英語教學專家們至今對它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目前為止,人們普遍接受的概念是:“閱讀策略是閱讀者有目的、有意識用來解決閱讀中遇到的問題的過程。”(Prichard,1980:283)

閱讀的速度和效率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正確猜測生詞的詞義。因此,在閱讀中必須掌握一定的猜詞策略、排除語言障礙方能提高閱讀能力。本文以2010年全國高考卷為例,對常見的“猜詞”策略作一概述,以期助大家一臂之力。

一 語境猜詞策略 根據上下文來推測詞義的策略,被稱為語境猜詞策略。每個人都對本族語具有語境語意的能力,我們平時看書、看報時很少使用詞典照樣學到許多新詞中學英語教學論文,就靠這種能力,本族語既然可以根據語境,外語也不應該例外。以下是五種在閱讀中可能會遇到的語境線索。

1 定義 句中常有is, means, is called, refer to等標志詞。

例如:The2012 London Olympics had enough problems to worry about, but one more has justbeen added-a communications blackout caused by solar storms.(上海)

根據causedby solar storms 以及下文可知communications blackout 意為由太陽風暴引起的the collapse of broadcasting systems.

有時候,對于生詞的定義常用標點符號分開。這些常用的標點符號有逗號、破折號、括號、冒號等。

2 舉例 根據句中列舉的例子來猜測生詞的意思。

例如:Shesmiled. It was a nice smile-warm and reassuring-and I

returnedher gift by smiling back.(浙江)

句中沒有直接告訴讀者her gift指什么,但讀者至少可以通過它后面的短語by smiling back推斷出her gift指her smile.

3 根據生詞后的同位語或定語從句來判斷。

例如:Afterdinner we watched a tape on Baccarat, where we will visit tomorrow.(全國)

根據生詞“Baccarat”后跟的非限定性定語從句,我們不難推測出“Baccarat”是一個地方,再結合上下文,可以判斷該詞指town.

4 利用上下文的對比或并列來判斷。

例如:Eventhough science can tell us that some of our traditional beliefs don’t holdwater, there is still a lot of truth in the old wives’ tales.(陜西)

根據eventhough可知兩個分句為對比關系,再由第二分句中的truth可以得知hold water意為to be believable.

5 利用上下文的因果關系猜詞。這些因果關系有時是“顯性”的(有because, so, so that 等因果關系詞),有時是隱性的。

例如:Monkey-poxmay be the wake-up call, researchers believe infected animals may infect theirowners.(全國)

根據“研究人員相信被傳染的動物會傳染它們的主人”不難推測出the wake-up call意為a clear warning.

二 構詞法猜詞策略 構詞法是英語單詞的構成規律,常見的有綴合法、合成法和轉化法。

1 綴合法 由一個詞根加前綴或后綴構成的方法,叫綴合法。由綴合法形成的詞,成為派生詞。大多數前綴不改變詞根的詞性而僅僅對詞根的意義加以修飾或限制,英語的后綴具有較強的語法作用,常使原詞改變詞性。

一般來說,學生可以通過一定的詞綴來確定詞性,如-er, -ion, -ment, -ty, -th 等為名詞性后綴;-able,-al等為形容詞詞性后綴;-ate,-en,-ize等為動詞詞性后綴;-ly為副詞詞性后綴;dis-,il-,im-,non-,un-為否定詞前綴等等。

2 合成法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自由詞素構成的詞,成為復合詞。

如class+room=classroom, war +ship=warship

3 轉化法 是指詞類的互相轉化中學英語教學論文,如英語的動詞可以轉化為名詞,名詞轉化為動詞,形容詞或副詞轉化為動詞等,但是詞性不變。

如watern.-water v., clear adj -clear v.

三 視覺猜測詞義

除了閱讀教學外,視聽教學也是一種好選擇,相對而言,視聽教學不但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課堂氣氛,還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即學生可以借助視覺感官來猜測詞義。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圖片是培養學生猜詞能力的有效途徑。如牛津高中英語SBIIpage26,通過圖畫,學生可以輕松理解waterproof parka等詞的意思。

四 利用音譯法猜詞意

閱讀短文中出現最多最密集的詞匯是人名、地名、動植物名、建筑名以及山脈、河流、島嶼、海洋等專有名詞。對這類詞,還有漢語中的外來詞,如“logic”(邏輯)、“poker”(撲克)等,常可通過音譯來解決。當然,更多的詞,甚至不需要音譯中學英語教學論文,只要明白是人名、地名,并能理出之間的關系即可。

以上主要談了英語閱讀技能之一,即生詞意思的推斷策略。毋庸置疑,掌握這一技能可以大大提高讀者的閱讀水平,但這并不意味著掌握詞匯不重要。恰恰相反,詞匯量是中國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的“瓶頸”,生詞過多將進一步影響閱讀理解的效率,尤其是在閱讀的出、中級階段。所以,對英語學習者來說,閱讀技能不容忽視,但還需通過大量閱讀或其他手段盡可能地擴大詞匯量。

參考文獻:

[1]Pritchard,R, The Effects of Cultural Schemata on Reading Processing Strategies. ReadingResearch Quarterly [J].1990.25,273-295.

[2]葉力.新教材環境下的高中英語閱讀策略培訓[J].外語教學.2007(15).

[3]任俊蓮.英語閱讀理解中幾種猜詞法[J].菏澤醫專學報.2000(3).

[4]程曉堂,鄭敏.英語學習策略.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5]胡鄭輝.英語學習策略.廈門大學出版社.

[6]李輝.淺析如何在英語閱讀中運用猜詞策略[J].職教與成教.

[7]李群偉.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猜詞能力[J].文科教學探索.

[8]2010年全國高考卷.

Take the 2010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s an example toanalyze the word-guessing strategy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山县| 高陵县| 如皋市| 明溪县| 蒙阴县| 三门县| 巫山县| 托里县| 冷水江市| 东城区| 图们市| 绥阳县| 西和县| 报价| 尼勒克县| 潼关县| 廉江市| 华坪县| 和政县| 比如县| 阆中市| 濮阳县| 五原县| 新巴尔虎右旗| 黄陵县| 深泽县| 烟台市| 景谷| 蒙城县| 永修县| 寻乌县| 永康市| 建平县| 滦平县| 阿拉尔市| 曲靖市| 东源县| 濮阳县| 克什克腾旗| 泗水县| 芜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