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就業扶貧工作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2011年工作安排
明確扶貧目標,著力抓好8個重點村的整體推進工作。堅持“一個中心”即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中心,推進扶貧開發方式創新,把握“一個重點”即以扶貧開發整村推進為重點,確保扶貧開發工作整體推進實現實施“一大戰略”,就是著眼新的形式和貧困村的實際,大力實施貧困戶增收戰略。做好“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思路,扶助一批龍頭企業,培訓一批創業型農民。
(一)進一步加強重點村的建設
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著力推進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貧困人口素質的社會事業建設、增加農民收入的產業建設、改變村容村貌的文明建設、規范有序的民主法制建設、推進以班子建設為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等六大建設,重點抓好重點村項目實施,確保通過有關部門的檢查驗收。
(二)抓好扶貧項目的實施工作
加強項目的管理和監督,同時加強扶貧資金管理。確保專款專用、專戶運行。年底前全面完成項目,確保8個重點村生產生活條件有所改善,農民收入有所提高。
(三)認真做好扶貧貼息貸款工作
充分發揮扶貧職能作用,為崇仁經濟發展服務,為符合扶貧貼息貸款的企業爭取扶貧貸款。
(四)創新方式, “雨露計劃”走近鄉村,走進農民。做好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工作
創新方式,實施好“雨露計劃”。會同就業局舉辦了“雨露計劃”,走近鄉村,走進農民。貧困群眾勞動力轉移培訓班在**、**兩個貧困鄉(鎮)利用寒、暑假中學閑置教室,聘請專業老師和技師授課,動員村民及未能繼續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參加培訓。把培訓班辦到群眾家門口,實行“免費培訓,確保就業”。積極拓寬農民職業技能培訓渠道,正確引導農村勞動力的有序轉移,并穩定轉移就業。
(五)扎實做好實用技術培訓工作
按照“實際、實用、實效”的要求,注意發現、引進、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將再舉辦一期有針對性的實用技術培訓,以提高貧困群眾勞動技能,促進增收。
(六)切實抓好產業化扶貧
繼續在8個重點村搞好產業化扶貧,因地制宜實施好“一村一品”。在**鎮推廣樹莓栽培;在**鄉兩個重點村培育更多麻雞散養大戶;在相山鎮陳坊村搞好木竹加工產業。充分發揮優勢農業產業,使其真正成為重點村群眾增收的重要來源。
(七)抓好扶貧辦自身建設
認真組織扶貧辦干部進一步學習黨的十七大會議精神,不斷提高政治和業務素質,提高為貧困群眾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加強廉潔自律教育,樹立愛崗敬業、清正廉明、奮發向上的良好風氣。進一步改善工作條件、提高辦事效率。在工作中做到公開、公正、透明。以自身的實際工作,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二、具體措施
(一)、瞄準目標,搞好重點村的整村推進工作
認真做好了8個重點村2011年扶貧項目的申報、實施工作。從切實改善重點村的生產、生活環境,確保貧困人口真正受益的角度,科學合理的從整村推進扶貧規劃中挑選確定了實施興建學校、修水泥路、衛生設施建設、種植業11個扶貧開發項目。
(二)、創新方式, 實施好“雨露計劃”
“雨露計劃”,走近鄉村,走進農民。貧困群眾勞動力轉移培訓班在**、**兩個貧困鄉(鎮)利用寒、暑假中學閑置教室,聘請專業老師和技師授課,把培訓班辦到群眾家門口,實行“免費培訓,確保就業”。積極拓寬農民職業技能培訓渠道,正確引導農村勞動力的有序轉移,并穩定轉移就業。
(三)、做好直屬機關定點扶貧工作
整合社會扶貧資源,樹立“大扶貧”觀念,是新階段社會扶貧工作的重點,也是扶貧開發工作中深具潛力的重要方面。一是爭取扶貧類組織,使其在充分了解具體情況的基礎上,發揮其大的扶貧平臺,解決部分重點貧困村的最基本的生產生活問題。二是按照省委、省政府“兩辦”關于組織有關單位開展定點扶貧的文件精神,大力開展扶貧結對力度,為需幫助的貧困農民牽線搭橋。三是落實黨政部門和企業定點包扶重點村工作。在縣直單位機關開展以“黨旗引領致富路,攜手共建新農村”為主題的定點包扶貧困村工作,確保全縣“十一五”8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村每個村都有一個縣直機關單位或企業定點幫扶,掛點單位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想方設法為重點村建設獻計獻策,把定點幫扶重點村工作落到實處。四是繼續開展黨員結對幫扶貧困戶工作。和縣委組織部聯合在全縣黨員干部中開展“1+1”結對幫扶貧困戶的活動。動員廣大村民自覺參與扶貧開發,8個重點村的整村推進建設。
(四)、做好非公有制經濟參與扶貧的工作
扶貧需要企業的參與,我們對扶貧企業進行貼息扶持,企業盡最大努力安排貧困村勞力就業,企業也嚴格兌現扶貧承諾。扶貧承諾實行公開、公示制,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
2011年獲扶貧貸款貼息的企業有三家,貼息額度11萬元,其中的30%將分別用于孫坊月塘村,航埠鎮航埠村的扶貧事業。
(五)、積極引導扶持村民發展生產,幫助村民脫貧致富
我縣八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開發村,他們各具特色,我們也在實踐中取得了寶貴的經驗。如**村引進上海客商投資種植樹莓、引導村民種植黃杞子;**村支部書記合股興辦糧食加工廠、機制磚廠,解決貧困勞力100人就業;**、**兩村還發展板栗、茶樹等種植業。此外,我們將大力扶持村民養殖麻雞,運用各種條件和技術,使村民加快脫貧致富的步伐。 [1]
查看更多>>
三、取得的新成效
2011年我辦被市扶貧辦評為全市扶貧工作先進單位。
(一)、扶貧開發重點村整村推進扶貧效果明顯。興建教學大樓一棟,修水泥路9.5公里。
(二)、通過扶貧貸款,繁榮了**經濟,增加了**稅收入,促進企業長足發展,使企業做大做強;同時發揮企業扶貧帶動作用,解決貧困群眾就業,增加了貧困群眾的收入。
(三)、通過技能培訓,提高了貧困戶的自身素質,解決了部分貧困群眾就業,增加了收入。
(四)、通過調動社會各界參與扶貧開發工作,從資金、信息、財力、物力、人力等多方面解決了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等問題。
四、存在問題
(一)、扶貧攻堅難度大
目前,貧困農戶增收渠道狹窄。由于自然條件差,很難形成主導產業,多以種植業為主,經濟結構單一。在當前農產品供大于求的形勢下,增加貧困農戶收入的難度越來越大。大多重點鄉村自然條件惡劣,信息閉塞,群眾觀念落后,科技素質低等綜合貧困因素交錯制約,又因今年情況特殊災返貧現象嚴重,農村低保體系不健全,覆蓋面小,部分特殊困難群體缺乏必要的救濟保障,解決溫飽問題和鞏固扶貧成果難度大。
(二)、基礎條件差
雖然今年做了很多農村基礎設施的工作,但是大部分貧困鄉村灌溉設施遭自然破壞嚴重,配套服務跟不上,有效灌溉面積少;鄉村道路差,附屬設施不到位,晴通雨阻現象比較嚴重;貧困鄉村飲水難、上學難、耕作難、就醫難和居住條件差等問題依然比較突出,基礎設施滯后仍然是制約鄉村經濟發展的重要“瓶頸”。
(三)、部分農村人口因災返貧
貧困鄉村自然條件差,易澇易旱,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較低。每年都存在因災、因病返貧致貧現象。
(四)、龍頭企業弱小
全縣產業化龍頭企業少、規模小,產業鏈條短,對優勢產業和產品開發不足,加工轉化率低,“公司+基地+農戶”的運作機制還不健全,輻射和帶動產業發展、農民增收能力不強。
(五)、資金投入少
按照“十一五”五年規劃,我縣8個重點村年均扶貧資金僅10萬元,要實現貧困村脫貧目標,靠現在投入的扶貧資金是遠遠不夠。由于資金投入不足,群眾自籌能力有限,影響了扶持項目的進度和質量,加之縣財政困難,配套資金不足,全縣貧困鄉村基礎設施進程緩慢。
(六)、各村項目實施不平衡
有的村項目完成得好,面貌變化大,有的村項目實施得較不理想,效益不是很好,有的項目進度快,有的項目現在還在進行當中。
【2】 志愿者協會辦公室個人計劃
職業教育研究工作思路
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工作計劃
學生會辦公室工作計劃
2011年機關辦公室工作計劃
2010-2011年第二學期學校辦公室工作計劃
一、工作目標:
結合紅橋社區村情民意實際情況,做到扶貧要求實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準扶貧,切忌喊口號,瞄準貧困人口,建立“一戶一策”的幫扶機制。在扶貧資金分配和使用上發揮扶貧資金和輻射功能。通過采取特色產業幫扶、健康幫扶、保障幫扶、教育幫扶、金融幫扶等幫扶措施,確保穩固脫貧成果,杜絕返貧現象,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二、基本情況:
紅橋社區地處城鄉結合部是新來城建設的核心區域,轄區面積7.3平方公里,共20個居民組,常住人口3984人,目前大部分居民組已經進行了拆遷安置。本社區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5戶共113人,通過幾年的努力到2018年底已經全部實現脫貧。2019年我們將繼續努力進一步夯實脫貧成果,把穩定脫貧做牢,做實。
三、幫扶措施:
我們在總結前年精準扶貧工作經驗的基礎上,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改善群眾生活條件為落腳點,以加強責任考核為抓手,大力改善農村生活生產條件,美化亮化農村環境,積極發揮本村中心地理位置優勢,多方協調落實各項扶貧政策,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抓好幫扶工作:
1、大力培育發展本村“一鎮一園”產業,從政策上、技術上、資金上給予幫助,真正讓貧困戶得實惠。
2、大力加強農村基礎實施建設,利用自身的地理位置優勢,借助城市發展建設機遇,搞好本村美化亮化工作。
3、大力抓好健康扶貧、教育扶貧、金融扶貧、人居環境整治、特色種養、就業脫貧等各項常態化工作
四、工作要求:
1、積極協調精心安排制定扶貧工作計劃,努力爭取相關部門支持,幫助貧困戶辦理各項扶貧優惠政策,落實扶貧資金的管理和發放,切實解決幫扶計劃中需要解決的困難和問題。
2、以高度的責任感,充分認識做好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的重要性,復雜性和艱巨性,負責本村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的組織協調和落實,確保精準扶貧不走樣。
3、積極配合協助各幫扶責任人開展扶貧工作,爭取廣大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及時發現和反饋扶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糾正工作中的不足。
2019年讓我們攜手共進、風雨同舟帶領全村貧困人口一起走出貧困奔向小康。
機關部門扶貧工作總結
今年以來,我局扶貧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局黨組的大力支持下,根據年初工作安排及開展“精準扶貧”的工作要求,深入基層摸實情,結合實際定措施,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落到實處,進一步推動的扶貧工作的有效開展。
*月**日至**日,我局扶貧工作隊,在**鎮黨委政府、村兩委負責人的陪同下,深入分包村組農戶調查了解村情民意,與鎮黨委政府和村兩委班子開展座談了解具體情況,按照精準扶貧工作發展規劃和工作計劃,填寫了幫扶手冊、幫扶記錄本和致貧原因及享受政策統計表。及時準確掌握幫扶戶的基本情況、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打算,幫助理清發展思路、找準發展方向、選準致富產業、制定增收措施。幫助貧困戶制定精準脫貧計劃,選準發展項目。因戶制宜地幫助貧困戶選好致富項目,爭取資金支持,實現穩定增收,結合全市“精準扶貧”工作安排,在改善居住環境、就業創業、發展產業等方面幫助貧困戶排憂解難。
下一步,我局扶貧工作組堅持精準扶貧到戶。根據本次幫扶手冊、幫扶記錄本和致貧原因及享受政策統計表的填寫情況,逐戶制定脫貧計劃,結合上級政策,因戶施策。緊跟脫貧目標任務不放松,嚴格落實各項清單任務,緊盯目標,壓實責任,力求實效,爭取圓滿完成年度扶貧任務。
一、目標任務
通過結對精準幫扶工作,實現幫扶對象人均純收入增長幅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實現“兩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確保2018年底,讓付瑞蘭、鐘祥紅、張作炎三戶扶貧對像實現真正脫貧。
二、夯實基礎工作
1、摸準底數。結合胥家堂村實際,逐戶摸底排查和精確復核,進一步核實其家庭人口、資源狀況、貧困現狀、致貧原因、勞力狀況、技能技術等情況,實事求是逐戶登記,確保貧困對象的真實性、準確度。
2、科學分類。在摸準底數的基礎上,逐一分析梳理出因病、因殘、因災、缺土地、缺水、缺技術、缺勞力以及交通條件落后、自身發展意愿不足等具體致貧原因,全面分析致貧原因,摸清幫扶需求,科學劃分類別,因戶施策,建立幫扶檔案,通過產業幫扶、就業幫扶、保障幫扶、基礎設施幫扶等方式,幫助其脫貧致富。
3、建檔立卡。針對結對幫扶對象,要建立科學規范的紙質檔案和電子檔案,核實好的精準扶貧調查核實表,一式二份,結對干部自己留一份,單位存檔一份,為落實精準扶貧政策措施建立扎實基礎。
4、動態管理。按照脫貧出、返貧進的原則,以年度為節點,以貧困戶脫貧進展為依據,及時進行數據更新,實現有進有出、逐年更新、分級管理、動態監測。
三、落實好就業幫扶。加大培訓力度,組織貧困家庭原有和新增勞動力參與 “新型農民職業培訓”,訂單式技能培訓,讓有條件的扶貧對象掌握1-2項職業技能、農村實用技術。積極為扶貧對象提供職業介紹、職業指導、就業信息等就業服務,幫助貧困對象轉移就業。
四、落實保障幫扶。加大教育扶助力度,對貧困家庭子女就讀建立助學計劃,確保貧困戶子女義務教育讀得起書、不因貧困而輟學;加大衛生扶持力度,確保貧困對象看得起病,不因疾病加重負擔。加大對因災致貧家庭的扶持力度,及時落實臨時救助,給予物資、資金等扶持。加大保障力度,對符合低保、五保的貧困人口做到應保盡保、應救盡救。
五、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指導結對幫扶精準扶貧工作。組織動員進村入戶,扎實開展幫扶工作,工作組組長為直接責任人。
2、實行結對幫扶。結對幫扶一包到底,不脫貧不脫鉤。
一、總體目標
深入貫徹黨的和四中全會精神,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重要講話精神,強化我局扶貧工作職責任務,實現扶貧主導產業有新發展,農民收入有新增加,農民就業創業能力有新提升,村容村貌基礎設施有新改善,群眾滿意度有新提高,努力克服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確保在2020年同步實現小康。
二、基本情況
鎮村共有村民110戶,人口360人,耕地620畝。村黨支部現有黨員14人,其中:60歲以上的4名,50—60歲的3名,35—50歲的5名,35歲以下的2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共計18戶,38人,2019年已全部脫貧。
三、具體措施
廣泛動員黨員、干部、職工等力量,協調相關單位積極參與扶貧工作,綜合采取社會救助、勞動就業等措施,確保實現精準扶貧,防止返貧。
(一)結對幫扶。充分發揮我局廣大黨員的力量參與扶貧工作。分解扶貧工作任務,細化結對幫扶工作措施,根據貧困戶具體情況,制定一對一幫扶計劃,確保貧困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扶貧標準,防止返貧。
(二)產業扶持。針對村實際,結合當地資源,因地制宜找準產業發展途徑,幫助制定產業發展規劃,促進村級經濟發展,解決當地勞動力,特別是貧困戶就業,促進農民增收。統籌解決村基礎設施及基本公共服務等民生問題,促進美麗鄉村建設。
(三)分類救助。開展生活救助,宣傳社會救助政策,切實做到應保盡保、應救則救,解決無勞動能力貧困戶脫貧問題。開展醫療救助,積極宣傳醫療救助政策,幫助貧困戶申請臨時救助,解決因病致貧問題。開展殘疾人救助,宣傳重度貧困殘疾人救助政策協助申請相關救助,解決因殘致貧問題。
(四)庭院整治。結合“五凈一規范”,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集中整治貧困戶家中臟亂等情況問題,通過開展系列活動使貧困戶室內環境清潔干凈、庭院整潔有序。
(五)美化環境。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全面深入開展“綠美家園”活動,幫助村清除雜草、打掃衛生從而提升村的環境水平,為美麗鄉村創建增添新的美顏景觀。
四、工作要求
(一)強化領導,成立組織。成立民政局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由局黨組書記、局長任組長,副局長、為副組長,各科室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辦公室主任擔任。要堅持抓好扶貧問題的研究、難點問題的協調,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推動精準扶貧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