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最新營銷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互聯網就像一個通往世界的窗口,它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小了,使酒店與客戶的溝通顯得更自由、更及時、更近距離、更多樣式。準備做網絡營銷方面的創業者,該如何制定創業營銷方案?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創業網絡營銷方案案例,僅供參閱!
創業網絡營銷方案案例
一、網絡營銷實施環境初步評估
我們在討論是否實施及如何實施網絡營銷之前,必須對目前基本現狀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這是我們工作的前提。
1、企業實施網上營銷有一定優勢,主要體現在:
(1)企業產品為高技術產品。
(2)潛在用戶主要為技術人員,其網絡應用程度較高。
(3)產品銷售范圍廣,國內市場乃至國際市場。
(4)同行業網絡營銷運用仍處初期,較強的網上競爭對手還未出現。
(5)本企業員工計算機及網絡應用已具備良好水平。
另外,開展網絡客戶服務也有非常優勢,理由:
(1)客戶服務對企業至關重要,但服務地域廣,任務重,成本高。
(2)客戶服務屬技術指導性質,如充分溝通可遠距離完成。
2、目前可能存在的不足:
(1)對網絡營銷認識程度還較低。未開展深入系統的研究,其應用對本企業及所在行業成長可能帶來的影響還缺乏評估。
(2)尚未形成明確的網絡營銷工作思路,沒有專業部門或專職經理承擔責任整體實施。
(3)雖已建立起企業網站但由于其在表現形式、內容及資訊含量、網站功能、網站推廣等地方有所不足,尚未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4)現有的網站管理模式尚不完善,難以適應開展網絡營銷的規定。如:網站維護、更新方法,ISP提供的服務等等。
(5)現行的網上反饋資訊管理是否高效應重新評估
3、結論:
1、初步認為網絡營銷在企業具備可行性,有著良好的成長前景,運用得當可能為企業帶來重大貢獻,存在由此引發企業經營方法重大變革的可能。
2、本企業網絡運用水平雖強于一般企業或同行,但程度有限,網絡營銷還處于準備階段,還未正式起步。
保持清醒認識將有利于我們明確目標,改進不足,制定措施,快速推動。
二、企業網絡營銷戰略擬定
1、制定網絡營銷戰略需考慮的因素:
我們應該確立怎樣的成長戰略,以什么態度,以怎樣的方法與速度推動其成長,需從下列因素考慮:
(1)從企業長遠成長戰略考慮
網絡營銷的采用,是在新的市場條件下發生的,說明企專業部與外部條件正在發生變化,能否適應這樣的變化,盡可能迅速地制定對策,運用新的思維新的工具開展工作,這既關系到企業短期效益更深刻影響到企業的長期經營。
社會資訊化、企業資訊化、商務電子化,這已是公認的趨勢,而網絡營銷正是這種變化在企業營銷領域的運用,由于其相對電子商務而言更易實施,更快見效,所以優先得到了應用。網絡營銷的運用既是新的經營手段,同時也是企業進入網絡資訊時代,開展電子商務的必要的積累與準備,其應用能力及水平直接影響企業新的條件下管理及經營的水平。
應當說,網絡營銷是否應被采用已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可供選擇的只是如何去更好地適應,以怎樣的態度與方法去適應。我認為快適應可贏得更多的空間,對企業有利。
本企業是一個技術型企業,企業核心價值在技術,時刻保持技術優勢是成長的關鍵。但應看到,只有有效解決營銷與客戶服務,企業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與資源用于技術開發。
另外,從企業目前情況看,我們可否推斷:當前影響企業更快成長的,其最主要障礙,是營銷問題,正是此問題難以有效突破,成為了成長的瓶頸。傳統辦法成本高,效果緩慢。我們需要嘗試新的營銷手段。網絡營銷成為必然的選擇。
(2)從企業競爭優勢的獲取考慮
我們的企業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市場條件下大多如此。能否保持競爭中的優勢地位,有時甚至比企業的效益還重要。傳統條件下,我們可以采取的方法極為有限,因為大家都在這么做,我們很難保證能比對手做的更好。正因如此每每出現競爭格局的大調整大多是誕生了新的技術或市場手段。
_行業也是如此,本企業能在國內市場脫穎而出關鍵在技術,但既使在國內我們的技術優勢也是有限的,更不必說與WTO后即將全面進入中國的國際品牌。技術優勢為我們贏得市場奠定了一定基礎,但對于立志成為行業先鋒的我們而言當然不應沾沾自喜,我們的市場分額還太小,還只是是個后起之秀,還未成為行專業強手。支撐我們繼續趕超的僅_術優勢是不夠的,必須在營銷上突破。傳統的辦法成本高、難度大,難以勝任。
網絡營銷手段的出現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可能。作為后發企業,我們的優勢是包袱輕、觀念新、敢于探索,發揚我們的長處另辟新徑,是我們贏得競爭優勢的選擇。早一步運用新工具,就可能贏取全新的競爭局面。
(3)從企業營銷工作的特點考慮
網絡營銷作為新的手段,其本身具有傳統方法無可比擬的先進性。運用網絡平臺技術企業可與客戶縮短時間、空間距離,實現每周7天,每天24小時工作,運用數據庫等工具可實現一對一直復營銷,實現與客戶充分的交互與溝通,網絡營銷基本上可以完成除交貨及付款外的所有工作(將來與電子商務銜接后此兩點也可網上實現)。
本企業營銷工作的特點:
A、產品特點:復雜程度高、標準化程度高;
B、服務特點:主要是技術支持,需求高,成本高,指導性質;
C、市場特點:點多面廣,計算機網絡應用程度高;
D、銷售特點:以直銷為主,面向技術人員開展銷售;
網絡營銷可能產生的影響:
A、全面展示產品:可以盡可能詳盡、全面地網上展示,有利于顧客了解產品,降低了人員說服的成本;
B、市場拓展:市場范圍大幅擴大,向國內外所有潛在客戶展開營銷;
C、促進銷售:開展獨立或配合營銷活動促進銷售;
D、降低費用:減少中間環節,降低銷售成本,有逐步取消人員推銷的可能;
E、提高技術支持與服務水平:大幅提高服務能力及水平,通過在線自動應答及線上咨詢,在全面提高服務能力的同時大幅降低費用;
F、其他:對網絡的有效運用還可改變企業生產組織方法,提前實現個性化生產,利用網絡提高生產外協能力,構建虛擬工廠,低成本提高生產能力;網絡應用對采購方法、技術開發方法等也能產生影響。
2、本企業網絡營銷戰略初定:
(1)充分認識網絡營銷作為新的戰略經營手段的重要性,認可其具有的巨大效能,決心成長本企業對應策略,制定計劃,積極推動,促其充分成長。
(2)適當平衡快速成長與企業承受力的關系,在可能的范圍內適度超前成長。
(3)結合企業現狀,將本企業網絡營銷目標初步確立為:
借助網絡交互平臺及網絡通信工具,以直復營銷、整合營銷、軟營銷理論為指導展開營銷操作,以達到拓展市場,提高品牌知名度,降低營銷費用,促進銷售之目的。同時積極探索網上客戶服務,鞏固既有市場,提高品牌美譽度。
3、企業的網絡營銷管理模型可描述為(網絡營銷的運作機理):
推廣品牌及產品==》吸引潛在用戶==》開展直復營銷==》促成購買
客戶服務==》顧客忠誠==》增加銷售
三、網絡營銷戰略的實施:
制定了良好的成長戰略,接下來就需要有可行的推動計劃保證其實施,我們可按下列步驟操作執行:
1.確定承擔責任部門、人員、職能及營銷預算
網絡營銷屬營銷工作,一般由營銷部門承擔責任,在營銷副總經理領導下工作。一般應設立專門部門或工作小組,成員由網絡營銷人員和網絡技術人員組成,即使是工作初期考慮精簡,也應保證有專人承擔責任,工作初期調查、籌劃、協調、組織,任務繁重,兼職很難保證工作的完成。
專職網絡營銷人員職責應包括:
(1)綜合企業各部門意見,制定網站構建計劃,并領導實施網站建設。
(2)網站日常維護、監督及管理。
(3)網站推廣計劃的制定與實施。
(4)網上反饋資訊管理。
(5)獨立開展網上營銷活動。
(6)對企業其他部門實施網上營銷支持。
(7)網上資訊資源收集及管理,對企業網絡資源應用提供指導。
在網絡營銷費用地方我們將確保可能的節約,但我們仍需對可能的投入有所估計,我們的營銷預算可能
來自于:
(1)人員工資
(2)硬件費用:如計算機添置
(3)軟件費用:如空間租用、網頁制作、WEB程序開發、數據庫開發
(4)其他:如上網費、網絡宣傳費等
2.綜合各部門意見,構建網站交互平臺
企業網站作為網絡營銷的主要載體,其自身的好壞直接影響網絡營銷的水平,同時網站也并非僅為營銷功能,還包括企業形象展示、客戶服務、企業管理及文化建設、合作企業交流等等功能,只有在廣泛集合企業各地方意見的前提下才能逐步建立起滿足規定的網站平臺。
構建網站應注意網站應有如下功能:
(1)資訊豐富:資訊量太低是目前企業網站的通病;
(2)美觀與實用適度統一:以實用為主,兼顧視覺效果;
(3)功能強大:只有具備相應的功能,才能滿足企業各部門規定。
(4)網站人性化:以客戶角度出發而非以本企業為中心
(5)交互功能:力求增加訪問者參與機遇,實現在線交互。
可以看出,本企業現有的網站在以上地方均有不足,需要逐步改進(方案另附)。
3.制定網站推廣方案并實施
具備了一個好的網站平臺,接著應實施網站推廣。網站推廣的過程同時也是品牌及產品推廣的過程。
制定網站推廣計劃應考慮的因素有:
(1)本企業產品的潛在用戶范圍;
(2)分清楚本公司產品的最終使用者、購買決策者及購買影響者各有何特點,他們的上網習慣如何;
(3)我們應該主要向誰做推廣;
(4)我們以怎樣的方法向其推廣效果更佳;
(5)是否需借助傳統媒體,如何借助;
(6)我們競爭對手的推廣手段如何;
(7)如何保持較低的宣傳成本。
我們可以借助的手段:
(1)搜索引擎登錄;
(2)網站間交換連接;
(3)建立郵件列表,運用郵件推廣;
(4)通過網上論壇、BBS開展宣傳;
(5)通過新聞組開展宣傳;
(6)在企業名片等對外資料中標明網址;
(7)在企業所有對外宣傳中添加網址宣傳;
(8)借助傳統媒體開展適當宣傳。
注:有關網站推廣的計劃另行制定。
4.網絡營銷效果評估及改進
網站推廣之后我們的工作完成了一個階段,我們將獲得較多的網上反饋,借此我們應開展網絡營銷效果的初步評估,以使工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評估內容包括:
(1)企業網站建設是否成功,有哪些不足;
(2)網站推廣是否有效;
(3)網上客戶參與度如何?分析緣故;
(4)潛在客戶及現有客戶對我網上營銷的接受程度如何;
(5)企業對網上反饋資訊的處理是否積極有效;
(6)企業各部門對網絡營銷的配合是否高效。
評估指標主要有:
網站訪問人數、訪問者來源地、訪問頻率、逗留時間、反饋信件數、反饋內容、所提意見等等。
5.全面網絡營銷實施
在此階段我們將展開全面的有計劃網上營銷。如開展面向潛在客戶的市場調查、資料收集、面向用戶企業的網上公關、面向現有用戶的網上使用咨詢、客戶服務、面向同行的競爭資料收集及監控、面向開發人員的技術交流、面向經銷商的調查及管理等等。我們將充分利用現有條件開展可行的營銷活動。
6.使網絡營銷與企業管理融為一體
網絡營銷的有效運用,將可對企業其他部門的運營產生積極影響,同時也影響到企業的整體運營管理。作為網絡資訊條件經營方法的探索,它將極大推動企業走向新LG2無憂研修網
-經濟的步伐。它將發揮如下作用:
促進企專業部資訊化建設,加快企業電子商務準備,完善企業管理資訊系統,提高企業管理的品質與效率,提高員工素質,培養電子商務精英。
這些變化將影響企業現有的生產組織形式、銷售方法、開發方法、管理方法等等,推動企業開展經營方法的戰略性轉型。
總之,網絡營銷的開展是一項艱巨而又復雜的工作,絕非建網站收Mail如此簡單。好的效果需要扎實的工作積累,不可一蹴而就。同時我們也完全有理由相信,本企業網絡營銷的運作前景良好,只要我們有信心、有決心,就一定能夠獲得成功。
創業網絡營銷方案案例
一、前言
在當今世界快速的發展中,為了方便大家隨時隨地更好更快的交流,于是手機順應時代的潮流誕生了。順著這股潮流,出現了大至諾基亞,三星,索愛,小至國內的魅族,oppo等手機生產企業。
互聯網已經越來越多的影響我們的生活,互聯網就像一個通往世界的窗口,它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小了,使我們接觸的更多了。如何將手機與互聯網有機地結合了起來,通過手機應用互聯網引用,通過互聯網宣傳手機,這成為廠家的重中之重。htc雖然有公司自己的網站雖然在國際上算是一家知名的手機企業,但在中國大陸他的知名度卻不怎么高,就算是他在內地的全資子公司,輪知名度,卻還比不上諾基亞,三星,索愛等老牌手機生產企業。而且htc的銷售方式更多的是和電信運營商進行捆綁銷售,這樣一來更不利于品牌的推廣。因此怎么利用網絡營銷的方式,推廣這個品牌,使之成為大眾為之熟悉,了解,喜愛的品牌成為我們的目標。
二、企業概況
htc公司由董事長王雪紅,董事暨宏達基金會董事長卓火土,與總經理兼執行長周永明于1997年所創立。多年來,htc在全球知名通訊大廠背后默默努力,讓這些知名大廠的產品得以在全世界的市場上發光和發熱。htc與主要的行動裝置品牌業者建立了獨特的合作關系,包括歐洲五家業界的電信公司、美國的四家,以及亞洲許多正快速成長的電信業者。htc同時也透過業界的oem合作伙伴,將產品推向市場,并從2006年六月起發展自己的htc品牌。htc是行動裝置業界中成長最快速的企業之一,并在過去幾年中,深獲消費者的肯定。美國商業周刊更評選htc為2007年亞洲地區科技公司表現的第二名,并在2006年將該公司列為全球排名第三的科技公司。
htc在大陸創辦了的多普達通訊公司,該公司位于武漢市,以生產智能手機著稱,絕大部分使用微軟的mobile系統。在谷歌宣布將推出自己的操作系統后,htc抓住機會和谷歌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的谷歌手機,一舉成名。成為世界上智能手機新星。
三、網絡營銷環境分析
(一)產品分析
手機自誕生以來,經歷了幾次升級浪潮,第一次是2002年的彩屏化,第二次是2004-2006年的手機多媒體化,包括手機照相和彩鈴,第三次則是手機的移動寬帶和移動運算化,也就是智能手機化。
htc作為一家手機生產企業,主要以生產智能機為主。而在生產的智能機種,主要以微軟的windowsmobile和谷歌的android系統為主。
htc在成立之初就取得microsoftwindowsce授權,由于htc在wm系統的發展上具有比較高的成就,由此得到微軟的高度認可,他們之間的合作關系進一步加強。現在htc是windowsmobile的主要客戶,壟斷了windowsmobile手機80%的市場份額。2009年11月,htc發表了旗艦機型hd的最新升級版本htc——hd2,使用了1ghz的cpu和電容觸控屏幕,將wm手機的硬件配置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最早的基于android系統的手機是g1就是htc生產的。谷歌的android手機操作系統面市僅一年,其市場份額已經達到7%,android更為htc帶來了許多人氣。作為android系統的最早應用者,htc在這方面積累了比其他手機廠商更多的經驗。目前生產的android系統手機中,起碼有一半是htc生產的。2009年,htc發表其有史以來引起轟動以及爭議的手機htc——hero。該手機首度采用了htcsense界面,與android系統搭配使用,給消費者幾近完美的使用體驗。
(二)行業競爭狀況分析
2010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了4330萬部,同比增長4、2%,環比增長3、2%。
廠商諾基亞rim蘋果htc三星其他合計
09q3出貨量(萬部)16408207402401507304330
09q3份額37、9%19、0%17、1%5、6%3、5%16、8%100。0%
08q3出貨量(萬部)15406006902101509504150
08q3份額37、1%14、6%16、6%5、1%3、7%22、9%100。0%
同比增幅6、6%35、7%7、1%14、7%0。0%-23、5%4、2%
(數據由市場咨詢顧問和服務提供商idc提供)
由圖可以看出,在智能手機市場領域,諾基亞依然是目前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老大,2010年第三季度的份額依舊為37、9%,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8個百分點。排名第二的是rim,rim公司繼續憑借黑莓新機增長了其市場份額,從09年同期的14、6%升至10年第三季度的19%,打敗iphone,搶下第2名的寶座。蘋果公司憑借iphone的廣受歡迎已經坐穩了智能手機市場前三的寶座,其10年第三季度依然出貨940萬部,份額達到17、1%,聯手中國聯通,蘋果未來的出貨量還將有一個顯著的增長。
htc在10年第三季度的份額增長率14、7%,市場份額占到了5、6%,雖然在數據上無法和諾基亞等廠商相比,但作為一個新興的品牌,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已經難能可貴。
而且諾基亞,rim和蘋果公司多具有自己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多不涉足wm系統和android操作系統。由此可以見出htc公司在wm系統和android系統上所具有的優勢,其他公司在wm系統和android系統上還無法和htc競爭。我們可以預見隨著wm系統和android系統的發展,htc也將取得長遠的發展,之后所占的市場份額也將也來也大,競爭力也將也來也強。
(三)消費者市場和購買行為分析
智能手機發展的推動力不僅來自消費者的需求,也來自廠家和運營商的需求。根據機構的預測,2010的智能手機銷量可能會超過2億部。年輕人是智能手機消費的主要群體之一,而學生又是年輕消費者中的大多數。學生思想前衛,追求時尚,追求手機的多樣化,而且對價格的敏感度較高。據數據顯示,學生平均手機更換率為5個月一次,而學生購買手機著重學習,娛樂,游戲等豐富功能。同時,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物質需求的發展,獨特的個性追求、強大的網絡功能也漸漸成為主流。一款智能手機,只要它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就能獲得成功。
(五)swot分析
swot分析中,優劣勢分析主要是著眼于htc自身的實力及其與競爭對手的比較,而機會和威脅分析將注意力放在外部環境的變化及對htc的可能影響上。通過swot分析,可以幫助htc把資源和行動聚集在自己的強項和有最多機會的地方。
網絡營銷的成功取決于網絡推廣的因素。網絡推廣是網絡營銷成功的關鍵。如何更好地規劃網絡推廣計劃并形成一個真正可執行的網絡推廣計劃?目前,我們將進一步優化推廣工作流程。我們需要了解我們的推廣平臺有哪些功能,并清楚地定義推廣的用途及其目標客戶。
一、營銷網絡自身與競爭對手現狀分析
在制定任何推廣網絡計劃之前,你必須詳細了解你自己和你的競爭對手。你有什么優勢?你的哪些方面不如你的競爭對手?競爭對手做了什么?競爭對手在做什么?他們下一步想做什么?
例如,雙方的哪種媒體進行網絡推廣、具體使用的推廣方法、實際效果評估、搜索收錄、鏈接、pr值、ip、pv等數據查詢。
第二,列出潛在的客戶群
誰是我們的潛在客戶群?進一步細化相關群體,如年齡、性別、數量、教育背景、收入、愛好、網絡習慣等。并根據目標群體的習慣等制定推廣網絡計劃。
三.選擇網絡推廣的方法和策略
根據對收集到的數據的分析,確定網絡推廣的方法和策略,詳細列出將使用的網絡推廣方法,如搜索引擎推廣、博客推廣、群發郵件營銷、QQ群發通訊、論壇社區發帖、儲蓄軟文宣傳、活動推廣、網絡廣告等。分析各種網絡推廣方法的優缺點和效果,以及如何實施。
4.推廣的平臺是什么?推廣的目的是什么?
目前,我們的推廣平臺還不清楚,什么樣的推廣計劃已經實現。例如:百度平臺:問答、發帖、收藏、分享等。B2B平臺:阿里巴巴,慧聰網和全球五金網;行業論壇和相關行業網站。
五、付推廣應合理使用
為了合理使用,我們應該適合通過火車支付推廣(例如百度推廣,阿里巴巴,[0x4e20)的首付款,這與我們的產品非常相似,我們應該找到我們的優勢。六、明確每個階段的目標
1.每日知識產權訪問和光伏訪問
2.多少搜索引擎收錄?
3.每個階段完成了多少個外部鏈?
4.網站排名和公關價值的權重是多少
5.有多少關鍵詞?搜索引擎是如何排名的?
6.網絡推廣實際轉換了多少客戶
1 目的
消防應急預案是一整套用來預防火災并在火災發生時應急的策略、程序或規則。應急預案制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 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公司的消防應急演習和火災發生后的應急行動。
3 緊急響應準備
3.1 消防預案小組組織結構
3.1.1 組織分工
1) 應急總指揮(安委辦主任)負責應急演習和應急行動的組織實施。
2) 部門經理負責所在區域(樓層)的現場指揮,并參與演習。
3) 義務消防員按分工分別負責滅火、搶救、通信、醫務、疏導工作,并參與演習。
4) 其他員工按預案要求采取應急行動。
3.1.2 替代關系
1) 安委辦主任不在時,由主管安全的副總經理替代;
2) 部門經理不在時,由部門副經理替代。
3.1.3 安委辦組織結構
安委辦主任:公司總經理
安委辦成員:公司兼職安全管理員、各部門經理
3.2消防培訓與演習
3.2.1 為保證在應急狀態時,應急響應小組操作有效和得當,必須進行消防知識的培訓和消防演習。同時,通過演習來測試應急預案的有效性。
3.2.2 培訓與演習內容
1、消防知識的培訓。包括全體員工安全用電、安全疏散標志、安全逃生路線等方面知識的學習。
2、 義務消防員使用消防器材技能培訓與演習。
3、 員工緊急撤離演習。消防活動中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員工的撤離,因此必須進行緊急撤離演習,并且通過緊急撤離演習,以確保員工了解應急預案。
4、 應急急救演習。
3.2.3所有培訓和演習的內容、時間及參加人數由經理辦和人力資源部記錄。
3.3應急設備與設施
1、 手提干粉滅火器
每一樓層在走廊里分別放置了手提干粉滅火器,所有的滅火器都應附有金屬標簽,每年至少檢查一次并將檢查的日期標于標簽上,而且存放位置應保證在緊急情況下易于提取。
2、 消火栓
每一樓層在走廊里分別放置了一個消火栓,與滅火器在同一位置。消火栓的滅火范圍可以覆蓋整個樓層。經常對消火栓進行檢查,保證水帶不滲漏,閥門不生繡,接駁口沒有異常,在緊急狀態下萬無一失。
3、 感煙火災探測器與感溫火災探測器
在每個辦公室(絕大部分)的房頂正中間都裝了一個感煙火災探測器,少數大辦公室也按照一定比例安裝了相應的探測器,通常是在火災狀態下,該探測器會對一定濃度的煙霧起反應,并將信息傳遞給自動噴水滅火器,啟動滅火系統。在樓層每個過道的頂面都安裝了一個感溫火災探測器,工作原理類似感煙火災探測器。
4、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在每個辦公室的房頂四個角位置分別安裝了一個自動噴水滅火器,并且在每個樓層過道的頂面每隔一段距離也安裝了自動噴水滅火器,在該自動噴水系統一旦收到探測器的火災信息,立即噴水滅火,且火勢都在自動噴水器的覆蓋范圍。
5、 報警系統
在每個辦公室的房頂和每個樓層的過道頂都安裝了廣播,以便在火災發生時能第一時間通知員工、顧客撤離。同時,在每個樓層的墻壁上有規律的安裝了手動火災報警系統,安裝的位置都是員工可以第一時間找到的位置。
6、 指示標志與逃生通道
在每個樓層的所有醒目位置都安裝了指示牌,包括安全出口、員工通道等,并且在指示牌旁安裝了應急照明裝置,引導員工、顧客逃往逃生通道。逃生通道就是逃生樓梯,是員工逃生的關鍵之一,所以在樓梯口都安裝有多葉排風口(送風口),在上下樓層中間安裝了應急照明燈,保證通道的空氣通暢和足夠的照明度。
7、 通信器
每個成員都配備手機,并且熟悉一些常用電話號碼,火警“119”,民警“110”、醫院急救“120”,在緊急狀態下能保持信息的溝通。同時,安委辦所有成員、公司安管員、部門安全員手機二十四小時保持在開機狀態,以便緊急狀態時的聯系。
8、 電閘控制器
每個樓層的的電閘總控制器弱電房里,一旦發生火災應立即沖向暗門去切斷電源,防止事態惡化,切斷電源的同時公司所有的應急照明系統將立刻啟動。
9、 急救用品
公司配備了一些常規急救用品,醫用繃帶、醫用膠帶、消毒紗布、云南白藥、眼藥水、無菌創可貼、消毒剪刀等。
4、應急響應程序
4.1 應急行動
4.1.1火災發現者的行動
在白天上班時間,現場人員一旦發現有火情,立即呼叫。火災發現者可根據現場火勢情況進行判斷:若是一般可燃物質起火,范圍又不大,應立即使用就近的的滅火器材施救,將火撲滅。若火勢較大,個人無把握將火撲滅時,應利用就近的手動報警按鈕報警,即刻向大樓監控值班室報警,并盡可能堅守現場,監視火情發展,采取一切措施,如切斷火災樓層的電源、疏散周圍的易燃、可燃物品等,力爭控制火勢的蔓延,待救援人員到達后,共同撲救,同時向前來救援的現場指揮報告火的種類、范圍及已采取的措施等情況。
4.1.2 火災發生后,安委辦主任全權負責指揮行動。協調指揮滅火與逃生工作,安委辦主任隨時與監控室、各部門主管聯系掌握火勢的最新情況、人員的疏散撤離情況,并根據火勢情況判斷是否向外求助。
4.1.3 經辦主任在接到廣播后立刻與監控室、安委辦主任取得聯系,了解火災最新情況,馬上準備與公司義務消防員進行匯合、救援。
4.1.4 各部門經理在聽到火警信息后馬上組織本部門的員工有秩序的進行撤離,員工、顧客按照火災緊急逃生路線從緊急逃生通道撤離到安全地帶,并且派專人守住電梯口,防止有人使用電梯逃生。各部門經理隨時把員工撤離情況匯報給安委辦主任。
4.1.5 所有員工緊急撤離到公司大樓前的空地。人力資源部經理、總經辦主任等負責大樓前的安全工作。包括清點人數、做好大樓前的交通工作、必要時引導消防車輛等外部救助力量進入的工作。
4.1.6人力資源部經理電話通知車隊火災事故,車隊馬上派應急事故服務車輛趕往公司大樓。
4.2 滅火步驟
4.2.1 探明火情。
迅速查明火源,掌握失火部位、面積,火勢蔓延方向。
4.2.2 控制火勢,阻止蔓延。
在查明火情后,應立即進行撲救。根據具體情況,采用搬移、關閉通風門窗、切斷電源等方法控制火勢。用干粉滅火器或水槍滅火,若是油類、電器起火則不能用水撲滅,宜用干粉滅火器或地毯。
4.2.3 統一指揮,分工負責,協同作戰。
滅火時要聽從部門經理的現場指揮,統一行動才能充分發揮全體消防員和滅火器材的作用。在失火現場滅火時,義務消防員要按分工分別負責滅火、搶救、通信、醫務、疏導等任務。在探明火情的同時,控制火勢、搶救人員、撲打火源、疏導等工作必須一齊進行,密切配合,互相協作,才能保證滅火工作順利進行。
4.2.4 借助外來力量滅火。
如火勢嚴重,須外力援救時,現場指揮者向安委辦報告后,安委辦主任應果斷地決定向外報警(119),請專業消防隊滅火。消防隊到場后,應主動介紹火情,配合滅火工作。
4.2.5 盡力避免擴大損失。
滅火時,要注意及時搶救危險品、貴重物品及重要文件。此外,應注意滅火人員的安全,防止觸電、中毒、窒息等不必要的傷亡事故。
4.2.6 檢查清理,撲滅余火,防止復燃。
火被基本撲滅后,應開始檢查清理,以便及時發現和撲滅隱藏著的火和灼熱的余燼。檢查人員應使用視、聽、摸、嗅四種感覺,對失火現場及其周圍進行徹底檢查,特別注意電線管路等部位。
4.3 其它注意事項
4.3.1在火災中,被困人員應保持鎮靜,不要驚慌,不盲目地行動,更不能因驚慌而忘記報警,延緩報警是很危險的。
4.3.2 當某一樓層失火,且火勢已經開始發展時,應注意聽廣播通知,廣播會告知著火的摟層,以及安全疏散的路線、方法等。
4.3.3 先救人,后搶物。搶救物品時,應先搶救帳冊、憑證及重要文件或貴重物品。
4.3.4 不能盲目從窗口往下跳,當被大火困在房內無法脫身時,要用濕毛巾捂住鼻子,阻擋煙氣侵襲,耐心等待救援,并想方設法報警呼救。可以采用打電話、呼叫的方式。
4.3.5 在充滿煙霧的房間和走廊內,逃離時最好彎腰使頭部盡量接近地板,必要時應匍匐前進。
4.3.6 身上一旦著火,而身邊又沒有水或滅火器時,千萬不要跑或用手拍打,必須立即脫掉衣服,或者就地打滾,壓滅火苗。
4.3.7 千萬不要乘電梯逃生。大樓的供電系統在火災時會隨時斷電,乘電梯就有可能會被關在里面,直接威脅到人的生命。
4.3.8 公司大樓有兩條逃生樓梯(安全通道),高層著火時,要盡量往下面跑。所有撤離出來的員工統一在公司大樓前的空地集合,同時在集合地由人力資源部、總經辦清點員工人數。同時做好大樓前的交通安全工作。
4.3.9 若有受傷的員工,根據情況在救護車尚未到達的情況下,馬上派車將傷者送往附近第三人民醫院或則舟山醫院。
4.4 在晚上下班后,監控室一旦發現火災情況,要求物業公司保安人員馬上通知經辦主任,同時由經辦主任電話通知公司安委辦主任匯報火災的最新情況。
4.4.1 一聽到火災信息,由物業公司的保安人員將立刻與監控室取得聯系,并馬上趕往火災點,尋找最近的滅火器材進行滅火。同時,根據現場火勢情況,若是火勢無法控制,就馬上向外部求救,打消防電話“119”,準確告訴公司方位和火災具體情況,并堅守現場,監視火情發展,采取一切可能措施,如切斷火災樓層的電源、疏散周圍的易燃、可燃物品等,力爭控制火勢的蔓延。
4.4.2 如若還有其他員工在公司,聽到廣播后則馬上奔向火災事故點,尋找最近的滅火器材,與物業公司的保安人員一起進行急救。
4.4.3 安委辦主任在接到火災信息后,以最快的速度趕赴公司。
4.4.4 安委辦主任與經辦主任趕到后,若火勢大,外部消防力量已經介入,則配合好消防工作。若火情已經被撲滅,則對火災點進行徹底檢查,考慮是否值夜班,防止火災死灰復燃。
4.4.6 安委辦主任與經辦主任做好晚上的火災繕后工作。
5、火災后的計劃
5.1 火災后,組成以安委辦主任為組長的火災事故調查組,對火災事故進行分析、調查。如果是由于電氣短路等非人為因素而引起的火災事故,公司將立即對公司整個電路系統進行檢查,進而對公司進行整體的消防安全自查,排除火災隱患。如果是由于人為因素引起的火災,公司將對事故責任人采取嚴厲的處罰,根據火災損失情況,嚴重的將送司法部門處理。寫出火災事故調查報告,并將火災情況上報港務局及寧波公司。同時根據情況考慮是否對外宣布。
5.2 火災后,事故調查小組聯合人力資源部、總經辦、工會、財務部等有關部門對火災損失進行評估,并將評估出的損失上報安委辦主任。同時,做好火災事故的繕后工作,對在火災事故中受傷的員工進行慰問,對在火災中損失的物品盡快配齊。經理辦將根據情況對消防器材的投入列出清單,要求物業公司在限期內對消防設備進行補充。
5.3 火災后,安委辦將組織全體員工對公司進行全方面的消防安全檢查。包括電器電路的檢查,對老化的和已經過使用年限的將堅決予以淘汰;消防設施與設備的檢查,做好測試與維護工作。同時,將開展一次針對火災事故的消防安全教育活動,讓全體員工有更深刻的認識。安委辦也將總結在火災事故中滅火與逃生工作的得失,做到“吃一塹,長一智”。
6、預案實施計劃
6.1 定期對應急計劃進行評審和修訂,以反映人員和工作場所的變動,使救援預案更有實際性。
在電子閱讀器興起之初,定位之惑困擾著楊洪等先行者。市場究竟有多大?它如何與電腦區別開來?如何跟手機競爭?“一方面內容的數字化沒有達到一定的水平,另一方面顯示技術遠遠達不到理想的效果。這個全新的產品甚至不為人們認知和理解,要改變人們的閱讀習慣談何容易。”回憶起當時的市場環境,楊洪說,他感覺自己如同在漆黑的夜晚走進深山老林,只能看見微弱的光亮,但是誰都不知道路該如何走。
相對于電紙書的大眾稱呼,楊洪更傾向于將終端產品稱作電子閱讀器。楊洪說:“電子閱讀器定位的核心是提高人們閱讀的舒適度,從這一點看,PMP、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等都無法取代電子閱讀器。隨著終端成本的降低和內容產業的完善,電子閱讀器產業將會快速發展。”
2008年之前,在國內電子閱讀器市場上,“南金蟾、北津科”頗負盛名。楊洪告訴《新營銷》記者:“這些年來一直是苦比甜多,但是我們一直在堅持這個項目,因為我們相信電子閱讀是有市場的。”
楊洪說,就像人們夏天更愿意選擇空調而不是風扇調節溫度一樣,電子閱讀器相比于手機和電腦,在更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閱讀舒適度的需求,這種舒適不僅體現為攜帶方便,可以隨時隨地閱讀,更體現為良好的閱讀顯示。畢竟電子閱讀器不是簡單的電腦或手機形式上的轉換,它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優勢―針對人們的閱讀習慣,把紙質閱讀的優勢轉移到電子閱讀器上。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閱讀器要達到紙張的水平,或者超過紙張,其特殊的技術使得電子閱讀器相比于一般的電子閱讀產品有更高的仿紙性,更為省電。相對于圖書,電子閱讀器的優勢是其巨大的容量和便捷性。
楊洪對中國市場上電子閱讀器里預裝所謂的正版書的模式很不認同。“預裝電紙書的版權說不清楚。”楊洪表示,版權的權利人應該是著作者,而不是各種形式的第三方。目前中國市場電子閱讀器預裝電紙書的不規范操作或盜版行為,不僅會讓設備廠商卷入版權糾紛,而且損害了著作者的權利,致使他們不愿意將最新的作品放到電子書平臺上,而讀者花錢看不到新的內容,會對電子閱讀器失去興趣,最終影響的是整個產業的發展。
如何讓設備廠商和內容提供者都能賺到錢,促進產業健康發展呢?楊洪認同亞馬遜的做法。受此啟發,金蟾開發了EPOST資訊運營平臺。楊洪說這是一種“類淘寶”的運營模式,出版社就像一個個網店,自行管理、經營數字內容,不用出讓版權,不必搞技術開發,就可以運營數字內容,從而解決新聞出版單位數字化出版的四大瓶頸(運營模式、版權糾紛、閱讀習慣、技術與設備)。
對話:
《新營銷》:目前,易博士的市場發展狀況如何?
楊洪:3G時代來臨,人們的閱讀習慣逐漸從傳統的閱讀向數字化閱讀轉變。中國的電子閱讀用戶范圍在加速擴大,收費閱讀份額迅猛增長,這是促進電子閱讀器成長的重要動力。我們一邊專注于易博士電子閱讀器研發、銷售,一邊搭建內容資源平臺。
《新營銷》:易博士如何突破電子閱讀器發展的瓶頸?
楊洪:如果能很好地解決硬件、軟件和內容問題,電子閱讀器產業將更加快速、健康地發展。首先,就硬件來說,目前電子閱讀器成本中最大的一部分是顯示屏和主控方案。在顯示屏方面,主流的方案是采用E-ink技術電子紙顯示,由于此項技術為中國臺灣元太電子壟斷,采購價格很高。如果不能打破壟斷,電子閱讀器的售價將很難下降。目前金蟾正在與內地的一家電子紙廠家合作,獨立自主研發賽倫紙,這種電子紙的優勢在于刷屏速度快、省電,而且支持動態顯示,可以在電子書上播放Flash和視頻。
其次,要考慮軟件的可靠性和平臺的兼容性,要考慮DRM、支持的文本、圖片和音頻格式、數字內容獲取、電源管理等問題。金蟾從七八年前就開始致力于電子閱讀器軟件平臺開發,軟件的可靠性非常高,能為授權的方案公司和終端廠商提供SDK開發包,軟件平臺不受硬件平臺、操作系統、屏幕分辨率、通信鏈路等限制,可以在Linux、Android等操作系統上運行。
最后,是正版內容的獲取及版權問題的解決。正版內容是電子閱讀器產業的核心,最理想的運營模式是閱讀器廠商不用考慮內容,內容廠商不用考慮閱讀器品牌。也就是說,終端和內容分開運營,終端廠商只管生產設備,出版商制定一系列規則支持正版內容,這樣才能保證設備商和出版者的利益,雙方都能賺到錢,讓整個產業健康運行。這就好像生產電視機的不用考慮電視節目。當內容提供商不必考慮閱讀器品牌,設備制造商不必擔心正版內容,數字出版產業才會健康發展。金蟾開發的EPOST資訊運營平臺,能夠解決新聞出版單位數字化出版的運營模式、版權糾紛、閱讀習慣、技術與設備等問題,讓新聞出版行業自行組織數字出版、自行經營。
《新營銷》:電子內容可以說是電紙書廠商的心頭之“痛”。你們的EPOST平臺是如何解決內容問題的?
楊洪:金蟾與報刊集團、出版社、圖書館等資源方合作,為易博士電子閱讀器用戶提供豐富的內容資源。EPOST資訊運營平臺,我們稱之為“類淘寶”平臺,它實現了設備的跨越、網絡的跨越,采用了開放式的運營模式。如何確保用戶在購買電子閱讀器后能夠順利地購買正版內容,這就需要將內容提供商和用戶進行對接,而EPOST “類淘寶”運營平臺是對接途徑之一。這種提供內容的運營平臺不應該屬于設備制造商或者技術解決方案方,應該以內容提供商為主。內容運營商提供大量優質的內容滿足用戶獲取內容的需求,進行產業分工,可以避免設備制造商因操作不規范引發的侵權行為。當設備制造商不參與內容分成時,數字內容的交易會變得相對單純,用戶為內容支付的費用直接由內容提供商獲得。這樣執行的好處之一是更有利于產業鏈分工,讓專業的人專注于自己擅長的內容,避免產業鏈壟斷,確保數字出版業更好地發展。
《新營銷》:山寨廠家對電子閱讀器行業會產生怎樣的沖擊?“易博士”有什么對策?
楊洪:金蟾不僅是電紙書品牌廠商,更是軟件和正版運營平臺的推廣者。電子閱讀器市場慢慢熱起來之后,很多電子廠商開始眼紅。不過電子閱讀器作為閱讀終端產品,不僅對傳統閱讀是一個挑戰,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它能帶動一個產業鏈延伸,包括終端產品、內容創造、網上平臺、無線下載傳輸和數據處理。基于用戶需求不斷創新,在產業鏈上整合自己的優勢,找到一個合適的盈利模式,是確保易博士電子閱讀器發展的關鍵。在數字出版領域,山寨電子閱讀器如果沒有完善的數字內容供應鏈,其生存空間會非常小。
《新營銷》:你們如何基于用戶細分量身定制電子閱讀器?
楊洪:所有喜歡閱讀的人都是我們的目標消費者。我們先從小眾開始,走向分眾,然后才是大眾,在不同的時期側重點不同。高端消費群,我們鎖定在35歲以上,這部分人喜歡閱讀并有一定的購買能力,有充電學習的需要,而且他們常常處在移動狀態,這部分人是購買電子閱讀器的中堅力量。
易博士的目標是“讓中國每個家庭都擁有一個可以隨身攜帶的移動‘數字圖書館’”。我們去年推出了甲殼蟲計劃,向學生群體提供性價比最高的易博士M218C+,讓想擁有電子閱讀器的人買得起,讓渠道商和終端客戶各有所得。我們要考慮終端讀者的利益,也要考慮經銷商的利益,照顧好中下游的利益,易博士自然而然會形成影響力。
在向大眾普及閱讀器的過程中,易博士也考慮到一些特殊群體的需求。我們設計了一款視障人士專用的電紙書,雖然面對的是小眾市場,但體現了易博士產品策略的人性關懷,讓易博士電子閱讀的理念滲透到社會各個角落,讓更多的人感受易博士帶來的電子閱讀體驗。
《新營銷》:在品牌推廣與市場培育方面,易博士是如何做的?
楊洪:電子閱讀器的特性決定了它是一種電子產品,但又是一個與圖書出版離得比較近的關聯產品,銷售渠道有更廣泛的選擇,各大書店是一個重要的銷售渠道。在發展經銷商的過程中,易博士對經銷商做了很大的利潤傾斜,為的就是更快地建立全國性的銷售網絡,打通電子閱讀器的銷售通道。我們針對各種不同的渠道,根據銷量制定優惠政策,調動經銷商的積極性。
[關鍵詞]營銷組合;范式;市場交易
[中圖分類號] F270[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0461(2009)12-0030-06
1995年,美國營銷協會做的一項調查表明,經典的營銷組合理論――4Ps幾乎成為營銷學科的代名字。4Ps成為了營銷領域內無可爭議的范式,在營銷學中,它擁有真理式的地位,為諸多營銷者所信服,任何對營銷組合理論質疑的言論都會引起研究者們極大興趣,而且也為諸多學者所熱衷的。我國營銷學界前幾年熱衷討論的4C、4R理論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
以經濟學為母體的營銷學從當初關注農產品分銷問題發展至今,已有過一百多的歷史,20世紀后半紀,經濟持續繁榮與市場經濟全球的勝利也讓營銷學成為一門顯學。20世紀未期,營銷學出現了中年危機,在此背景下,各式各樣的營銷組合理論紛紛出臺:6Ps、8Ps、11Ps、10Ps、4V、4I、4Rs、4S等學說在理論界引起了大討論。本文將營銷組合理論最新的發展進行一番探討,其中主要對消費品市場營銷、關系營銷、服務營銷、零售營銷、工業品營銷、網絡營銷五大領域內相關學說進行分類說明。
一、消費品市場營銷中的新營銷組合理論
在過去的20多年內,全球化經濟也讓各種文化滲透與轉移變得頻繁,社會轉型與人口統計變量急劇的變化及二戰后經濟持續增長對社會產生極大沖擊。與此同時,曾追求經濟效率大規模生產日漸式微及新柔性生產技術的興起對消費品市場中的消費者需求與行為產生了重大影響,消費者更趨向于理性與實惠導向;傳統的營銷方式對他們影響越來越弱;消費者對品牌與營銷接觸點的反應也越來越遲鈍;家庭、朋友與崇拜對象等其他參考群體對消費的影響力也變弱,甚至消失。總之,消費者對市場交易控制能力的增強,這些發展使營銷者不得不改變原有大規模營銷技術,實施個性化、交互性更強,更接近消費者的營銷方式。
傳統的營銷組合理論4Ps的缺陷也使得諸多批評者認為4Ps不能再作為消費品市場營銷的基礎,他們的批評主要集中在以下3點:
1.企業導向。對4Ps最大攻擊點是缺乏顧客導向思想。Schultz(2001)認為這也是營銷組合理論最大的限制。
2.缺乏與消費者的互動。Doly(1984),Yudelson(1999)認為營銷組合理論忽略了消費者需求是變化的,他們喜歡控制交易過程,渴望與相關人員進行交流特點。良好的企業與顧客之間互動可以降低顧客的流失率,提高企業信任度。
3.營銷組合要素中未包括戰略因素。Ohmae(1982),Vigali與Davies(1994)認為缺乏戰略內容是營銷組合理論主要缺陷之一。在動蕩的商業環境中,把營銷組合僅視為一種營銷計劃的工具是遠遠不夠的。
對于消費品營銷領域內營銷組合理論的修正,學者們趨向于在傳統4Ps的營銷組合基礎上加一些新的參數(見表1)。
二、關系營銷領域中新營銷組合理論
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通過大規模流水線生產,采用大市場營銷技術,借助于眾多層級的營銷渠道向顧客推銷產品是傳統營銷管理基本內容。然而,20世紀90年代營銷哲學從交易導向向關系導向轉變,也使營銷基本哲學發生一個顯著變化:從關注交易導向向關注關系導向轉變,營銷者開始認識到顧客忠誠與終身價值的重要性。全世界市場飽和、經濟危機與日益增長的全球化競爭力量與難以預期的顧客行為是關系營銷推動力,許多學者認為關系營銷交易中企業與顧客關系的轉向也導致企業處理顧客方法上需要革新,從而可能使營銷范式發生轉變(Gummesson,1994; Sheth,Paratiyar,1995; Healy ,2001)。4Ps仍然是爭論與研究主題,Ailawadi(2001)質疑促銷與廣告作為保留顧客工具的有效性,Alsem(1996)的研究證實,60%公司以建立與顧客長久關系為營銷的主要目標。
信仰關系營銷哲學的學者們認為,4Ps無法作為以保持顧客為主要思想關系營銷的基本分析框架。對此,他們有許多批評意見,其中最突出有以下三點:
1.傳統的4Ps與其說顧客導向,還不如說是產品導向。營銷組合理論內部導向的思想不利于對企業對顧客反饋與互動,而這些恰好是建立顧客關系的基礎。傳統營銷組合理論也不利于企業滿足顧客個性化需求。
2.企業實施營銷組合活動是企業單方面的行為,沒有體現互動與個性化的交流,這也是傳統營銷組合理論特征。
3.4Ps操作起來具有較強進攻性,而不具合作性。
關系營銷支持者對4Ps范式進行諸多批評,所有提出替代方案都強調營銷組合應注重互動流、個性化與交互性的特點(見表2)。
三、服務營銷中的新營銷組合理論
20世紀末期,服務業已在國民經濟結構中比重越來越大,服務的特性使得其有別于傳統的消費品營銷。早在Branton(1969)和Wilson(1972)就對服務的特征進行詳細的研究。隨后,二戰后經濟繁榮,服務越來越成為經濟生活中最重要的經濟提供物,服務營銷也在營銷領域中取得一塊獨特的領地,許多服務營銷研究學者也紛紛提出替代4Ps的新營銷組合。
所有作者認可服務的特殊性,無形性與強調處理服務營銷的特殊性。
1.區別于服務營銷與商品營銷的關鍵性因素是人的因素。人的因素說明服務營銷個人化的本質。服務的提供者在服務生產中扮演了一種雙重的角色:員工是一種重要說服顧客手段和一種影響顧客傳遞質量的重要因素。
2.在服務營銷中,互動性與質量是4Ps框架引起爭論的兩大問題,也需要引起注意。而且,服務營銷個性化特征使得質量標準化是一個艱巨充滿挑戰的任務(Bechwith,2001)。
3.在4Ps框架中,一對一的交流與關系構建也是服務營銷基本組合因素,也沒有得到充分的關注。
大部分服務營銷評論認為,4Ps框架只是設計服務營銷的一個工具,在實際運用,應在4Ps框架添加因素,或者是采用不同的方法來構建新營銷組合理論(見表3)。
四、工業品營銷中的新營銷組合理論
工業品營銷或B2B的市場營銷理論在營銷學發展早期就作為一個獨立的分枝理論出現在營銷學領域之內。大部分的營銷教科書把工業品營銷相關理論單獨列為一章來進行編排,對于工業品市場的消費行為進行詳細地分析。盡管一些學者認為工業品營銷與消費品營銷在本質上并沒有什么差異(Smallbone,1969;Coviello,Brodie,2001),但大部分的研究者同意工業品營銷應不同于消費品營銷的觀點,工業品營銷存在正式的購買決策程序、理性選擇的購買過程、買賣兩者之間存在著長期合作與利益的關系、營銷者對顧客需求的充分理解、服務是產品另一成功因素等特征。
工業品營銷中,對傳統營銷組合理論的批評主要以下2點:
1.認為工業品營銷中強調合作與個性化的研究范式與傳統4Ps營銷組合理論的強調人際影響、大規模與結果導向特征格格不入(Ford &Cunningham,1996)。相互依賴與業務上密切的關系是工業品營銷的重要方面。在這種情境下,人員推銷比大規模廣告與促銷更有效,信任與協調是工業品營銷的核心因素,而且傳統營銷組合理論的強調操作導向與缺乏戰略的思考也不利于工業品營銷中長期關系的建立。
2.建立長期的產業關系不僅需要為顧客創造價值,而且還要理解與傳遞顧客價值(Anderson &Narus,1999)(見表4)。
五、網絡營銷中新營銷組合理論
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網絡公司與在線用戶快速的增長使得網絡成為一種新技術工具出現經濟生活中。網絡商業化促使電子商務的興起,電子商務也給營銷理論與實踐帶來新的巨大的挑戰:顧客控制交易權力的增強;新互動交流方式、全球供應鏈管理與超越時差限制的及時生產、市場透明度大大的增強、競爭優勢易耗性。這些都給營銷戰略與計劃帶來了全新的挑戰。
許多學者們對網絡營銷中的營銷組合理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們營銷的研究具有以下特點:
1.大部分學者認可傳統的4Ps對網絡營銷的適合性(Peattie,1997,O’Connor Galvin,2000, Bhatt,Emdad,2001 Allen, Fjermestad,2001),只有小部分學者認為應對營銷組合進行小幅度的修改來適應網絡環境;
2.還有一小部分學者認為應采用新的方法來對網絡營銷組合因素進行新的組合。(Mosley,1997,Evans &King,1999; Chaffey ,2000 Kambil,Galvin,2000 Schultz,2001 Constantinide,2002),因為傳統的營銷組合缺乏互動性與個性化,缺乏戰略因素考慮與缺乏與社會交流。
網絡營銷作為一種新型營銷形式的特殊性與復雜性,所以研究者們都對網絡營銷形式下的傳統營銷組合批評較為溫和與謹慎(見表5)。
六、小 結
綜觀以上所例的各營銷領域內對營銷組合理論批判與修正,可以看出具有以下特點:
1.營銷組合理論的研究大部分是基于理論層面,很少是基于實踐經驗數據。這是因為缺乏實踐者們如何運用營銷組合可信的研究,同時,也缺乏實踐者們如何使用營銷組合工具成功或失敗影響數據,這也意味著在21世紀,“營銷組合理論是否依然是合適的營銷管理工具”的問題會缺乏清晰的答案。
2.傳統的營銷組合過于內部導向。傳統的營銷組合理論缺乏市場導向的思想源頭。營銷組合理論源于20世紀60年代消費品制造企業向消費者推銷產品的經驗,這個時期,企業更多是關注消費者能否購買到產品,而今天的營銷者則關注變化莫測消費者的需求。在今天高競爭強度、動態,技術快速擴散的市場中,以傳統營銷組合作為營銷計劃基礎可能會影響企業的競爭地位,因為今天營銷的成功源于對外在環境深刻的洞察力,對變化顧客需求即時的反饋,需要企業更多地把眼光投放企業之外,而傳統營銷組合因素主要來源于企業內部變量。
3.傳統的營銷組合缺乏對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關注。營銷組合理論源于大規模市場分銷的經驗,而今天的消費者行為已發生很大改變:個性化、消除品牌偏好、價值導向、日益成熟理性消費心理,這些消費特征會降低具單向特性的,建立在大規模分銷經驗的傳統營銷組合的影響力。新技術的運用不僅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而且也會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機會。商品選擇的全球化與大規模定制化生產興起,在這種環境下,服務與個性化的營銷方法是必要的,21世紀的營銷要求不僅是更成熟老練營銷方式,還要求營銷活動具更強互動性與個性化。
[參考文獻]
[1]邁克爾•J•貝克編.市場營銷百科[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3.
[2]魏光興.營銷組合理論最新進展述及簡評 [J].現代管理科學,2004,( 9):35-37.
[3]侯春江,周游.市場營銷組合理論述評[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6) .
[4]吳金明.新經濟時代的“4V”營銷組合[J].中國工業經濟,2001,(6):70-75.
[5]吳長順.營銷組合理論困境與前瞻 [J].中國流通經濟,2000,(6):21-24.
[6]晏國祥.營銷組合理論演變動因分析 [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06,(6):8-13.
[7]王秀村, 馮 姍.走出4P摸式 市場營銷的新概念[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7).
[8]Borden, N.H. The concept of the Marketing Mix[J].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1964 ,June: 2-7. .
[9]Brassington, F. and Pettitt, S. Principles of Marketing(Third Edition)[M]. Prentice Hall / FinancialTimes,2003.
[10]Innosight / Christensen, C.M. After the Gold Rush:Patterns of Success and Failure on the Internet [M/OL]. 省略,2001.
[11]Kotler, P. Marketing Management(11th Edition) [M].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Editions, 2003.
[12]McKenna, R. Total Access: Giving Customers WhatThey Want in an Anytime, Anywhere World[M].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3.
[13]Porter, M.E. Strategy and the Internet[J]. HarvardBusiness Review, March, 2001.
[14]Coviello, N.E. and Brodie, R.J. Contemporary marketingpractices ofconsumer and business-to-business firms:how different are they[J]. The Journal of Businessand Industrial Marketing, 2001,16(5):382-400.
[15]Melewar, T.C. and Saunders, J. Global Corporate Visual Identity Systems: Using an Extended Marketing Mix[J].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0 , 34( 5/6):538-550.
[16]Peattie, K. The marketing mix in the third age of computing[J]. Marketing Intelligence & Planning,1997, 15( 3):142-150.
[17] E. Constantinides,The Marketing Mix Revisited: Towards the 21st Century Marketing[J].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2006, 22: 407-438.
[18]Schultz, D.E. Marketers: Bid Farewell to Strategy Based on old 4Ps[J]. Marketing News Feb ,2001, 35(2):7.
[19]Vignalli, C. and Davies, B.J. The Marketing Mix Redefined and Mapped, Introducing the MIXMAP model[J].Management Decision, 1994 , 32( 8): 11-16.
[20]Yudelson, J. Adapting McCarthy’s Four P’s for the wenty-first Century[J]. Journal of Marketing Education, 999, 21( 1): 60.
On the Latest Marketing Mix
Yan Guoxiang
(Hunan University of Commerce,Changsha 410205, China)
一、企業營銷改進與提升方法
(一)營銷新思維和創新精神。營銷思維是在營銷人員頭腦中確立的常態意識。首先,熟悉營銷相關理論,運用知識觀察生活,養成在生活中營銷的習慣,營銷意識的形成就成為必然。面對不確定的營銷環境,營銷改進與提升處處風險,無時不在,這就需要營銷人員培養勇于改進與提升精神,堅忍不拔的精神源自性格塑造和生活磨煉,營銷人員應具備特種意志。由此,企業應不斷造就和培養具備一定營銷知識和相關技術知識,深刻了解政治、經濟形勢和社會人文環境的復合人才,為形成多維解決方案奠定基礎。
(二)營銷觀念改進與提升。觀念改進與提升是指企業適應變化的營銷環境而形成新的認識或看法。即企業開展營銷變革的行動指南,它支配著企業市場營銷活動。因此,新的觀念是營銷改進與提升的靈魂。樹立正確的市場意識和正確質量意識,是觀念改進與提升的首要問題,關系企業產品啟動市場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增強市場競爭意識,是營銷改進與提升的內在推動力。培育合作意識,整體大于部分之和,合作能產生聯合優勢。
(三)營銷方式改進與提升。提出方案營銷新方式。由于裝備制造趨向于個性化產品,沒有通用性以及互換性的現行標準,大部分是小批量、單件生產,最終用戶的不同或工作環境的不同,要求設備的機型附帶配置不會一致。從這個角度講,就是點到點的形式特征,要求實行新業務模式,方案營銷勢在必行。
1、制訂優等解決方案。企業要在立體多維的空間內為用戶提品、信息和服務,處處時時為用戶增加價值,力求用最低的成本解決顧客遇到的或未預料到的問題,使用戶得到無上的滿足,把方案的細節規劃得周到合理,無微不至。
2、交互溝通動態跟蹤。企業應力求做到和用戶密切交流,充分掌握實時變化的項目信息,摸清用戶的本來意愿和最新想法,及時提供給用戶公司極有價值的產品、周到服務與有效信息的高效組合。可見,互相依賴與互相影響不只是有益于長遠關系的保持,多個方面全天候掌握用戶需求變化的脈搏,做到與用戶同感受同面對,共同解決好存在的任何問題。
3、革新營銷。公司在過去的業務模式中以自我的產品為中心,銷售產品為中心,新的業務模式傾向于以市場為導向,顧客為中心,給營銷在企業的角色重新進行定位,適度地平衡自我的優勢,充分地洞察用戶所需方案的關鍵價值,在密切雙方關系的背景下,不斷發現新的商機。
4、非凡的創新圖景。用戶急迫解決的問題是一切機會的開始,給出一套優良的方案,讓用戶享受到超出預想的增值過程,化解問題,實現心愿,幸福中憧憬方案帶來光明的未來滿足;方案執行務必到位,衍生服務絲毫不少,替用戶著想,想用戶所想,超乎用戶想象地給出藍圖。總之,企業應該面向目標市場,用自己獨到的、含有較多優勢的產品、便利服務和裝備信息,通過充分互動和協調與用戶互通的方式,加以分析問題、輔以診斷問題和真誠解決問題的運用,使用戶出乎預料地得到最為完美、持續不斷的解決方案,成為名副其實的上帝。
二、營銷組織改進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