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工程項目管理課程

工程項目管理課程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工程項目管理課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工程項目管理課程

工程項目管理課程范文第1篇

關鍵詞:工程;項目管理;教學;創新

工程項目管理是按客觀經濟規律對工程項目建設全過程進行有效地計劃、組織、控制、協調的系統管理活動。高校已經將“建筑管理工程專業”更名為“工程管理專業”,使得建筑管理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已經轉向培養高素質的項目管理人才上來。高校工程項目管理課程具有實踐性強、系統性強的特點,課程內容涉及到工程進度、質量、投資、合同、人員、風險、圖紙文檔等方方面面的內容,同時與設計、監理、施工、物資、運營、財務等多個部門業務相關。工程項目管理課程綜合性特點與工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教學,必須要不斷進行教學創新,提高工程項目管理課程的教學質量,全面提升工程項目管理水平。

一、拓展學生視野,全面理解項目管理的內涵與特征

項目管理就是項目的管理者(項目經理和項目組織),在有限的資源約束下,運用系統的觀點、方法和理論,對項目涉及的全部工作進行有效地管理的方法體系。即從項目的投資決策開始到項目結束的全過程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和評價,以實現項目的目標。要提高工程項目管理課程的教學質量,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首先要讓學生全面了解項目管理的內涵與特征,通過讓學生了解項目管理的內涵特征,改變傳統觀念上認為應用項目管理主要是工程建設和建筑部門的事情,在其它領域應用十分有限的片面認識。事實上,項目管理從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誕生時起至今,一直就是一種管理項目的科學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法,更不是一次任意的管理過程。在項目管理誕生之前,人們用其他方法管理了無數的項目;就是在今天,也有無數的項目并沒有采用項目管理的方法體系對它們進行管理。項目管理不是一次任意的管理項目的實踐過程,而是在長期實踐和研究的基礎上總結成的理論方法。從九十年代以來,在國際上項目管理的應用領域出現了飛速的發展,逐步擴展到諸如軟件開發、制藥、礦山、石油開發、機械、政府機構等領域,幾乎遍布于所有的行業和部門,一種基于項目的管理模式正在興起。與項目管理相關的研究也進行得如火如荼,美國項目管理的權威機構――項目管理協會(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德國的DIN69901等專門的項目管理研究機構和組織,對項目管理進行了較為系統全面的研究與探索,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在實踐中顯現出了項目管理的獨特力量。對于項目管理在工程領域的作用已經得到了普遍認可,在經營管理、工程建設、人力資源管理等各個方面,項目管理都表現出了其獨有的優勢。項目管理作為一種新型的組織管理形式,可以改善企業對各種資源利用的計劃、組織、執行和控制方法。由來自不同知識領域的人員構成臨時的團隊來運作和管理項目,項目組成員得到充分的授權,而不必經過長長的命令鏈的傳遞,這樣就能夠提高整個組織運行的效率并節省時間。隨著社會項目管理實踐的增加,必然對項目管理知識產生更大的需求;隨著教育思想和方法的轉變,項目管理知識的教育也必然得到更多的重視。最終的結果將是項目管理的理論與實踐在我國都得到理想的發展,項目管理在我國的社會生產、生活中的作用也會越來越大。

二、模擬工程實踐,增強教學實際效果

工程項目管理課程實踐性強、工程特征明顯,在教學中通過聯系工程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講解,能夠使理論知識變得更加生動活潑,更加通俗易懂。要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堂上模擬工程實踐,使學生在進行理論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工程項目管理意識。一是以工程項目管理程序為主線組織教學。要打破就理論講理論,就課本講知識的模式,要以工程項目管理的實際程序來組織教學,要精心進行策劃,確保流程順暢。將工程項目管理的各個環節作為教學的支點,能夠使學生對工程項目管理的全過程有全面、系統的了解和掌握。二是采用多媒體案例教學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將成功的工程管理項目作為教學案例,采取視頻、動畫等多媒體手法,增強教學的直觀性與吸引力。比如:將長江三峽工程、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建設等重點工程實施工程項目管理的成功案例,制作成多媒體教學課件,生動再現這些重點工程成功實踐項目管理的做法與經驗,增強教學的實際效果。三是有效實施情境教學法。創設情境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啟發學生思維,就是在一定的教學情景中,啟發學生主動學習,使他們聽其言,入其境,體其味,動其情,達到身臨其境、明白道理、掌握知識的目的。把創設“情境”作為教學的起始環節,從情境出發構造學科模型,提供學科想象,讓學生心理處于驚、奇、疑的狀態,產生濃厚的欲望,緊接著安排“自學設疑”環節,讓學員在求知欲支配下自學設疑,圍繞疑點嘗試探索,促使學生將認識興趣轉化為認識動力,增強教學效果。工程項目管理課程的基本教學過程可按照“創設情境――自學質疑――主動學習――實現目標”等環節來實現。

三、引入互動教學,增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

“互動式”教學模式,就是把教育活動看作是師生進行一種生命與生命的交往、溝通,把教學過程看作是一個動態發展著的教與學統一的交互影響和交互活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優化“教學互動”的方式,即通過調節師生關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諧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習個體與教學中介的互動,強化人與環境的互相影響,以產生教學共振,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結構模式。一是聘請一線工程管理專家授課。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教學要求學生掌握本專業的職業技能,同時還要了解市場發展的方向。請專家采用講座、項目介紹、討論等方式來開展授課,可以擴充學生的知識面,對課堂上無法學到的新技術、新工藝、先進的管理措施有所認識,彌補理論和實踐教學的局限,擴大學生的視野了解現代化技術的發展趨勢。通過對工程實例、事故分析處理等的講解,使學生開闊眼界,獲得最直接的職業知識。二是全面采取互動式教學。專家在講授過程中,鼓勵學生多提問題,以討論的形式開展互動教學活動,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強化理論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勤提問、勤思考的良好學風。教師根據專家講授的內容,及時總結出相關的理論知識,并使教學工作與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緊密結合。同學們在與專家、學者的討論中,對工程項目管理課程中的一些抽象難懂的內容在“教師”的引導下,得以全面理解和掌握。通過這樣的師生互動,活躍了課堂氣氛,并且能夠培養學生樂于學習,樂于思考的良好習慣。三是把課堂延伸到工程一線。適當時候組織學生進行實習,到建筑工地,向建筑一線人員學習,在實踐中讓學生掌握項目管理的實際流程,了解項目經理部的一般組織形式是由項目經理、技術管理人員組成的。組織學生到工程單位參觀項目經理部,實地考察項目經理部的管絡分工圖,加深對項目管理結構的理解,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定期不定期邀請優秀項目經理到學校授課,通過交流使大家能夠牢固掌握項目管理的相關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素質、嚴謹的管理素質、高超的技術素質,提高對項目管理知識的認知度。在教學過程中,廣泛使用網絡、多媒體等先進的技術手段,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具有身臨其境的美妙感受,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

參考文獻:

[1]Jack R. Meredith & Samuel J. Mantel,Jr. Project Management-A Management Approach-3rd edition[M], John Wiley & Sons, Inc.,1995:1-7.

[2]Bennet P Lientz, etc. Project Management for the 21st Century[M]. Academ ic Press,1998:2-16.

工程項目管理課程范文第2篇

關鍵詞:沙盤;教學;工程項目管理

中圖分類號:TU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2909(2012)03-0089-05

工程項目管理是工程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也是其他工程專業(如土木工程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1]。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有著自己的理論體系,包含了豐富的內容。項目管理知識體系(PMBOK)把項目管理劃分為

9個不同的知識領域,包括集成管理、范圍管理、成本管理、時間管理、風險管理等[2]。同時,該課程又是介于工程技術科學和管理科學之間的交叉學科,與其他學科有著密切的聯系,

涉及管理學、工程經濟學、工程合同和合同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識。因此,工程項目管理課程具有高度的系統性和綜合性。

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是一門來源于實踐并指導實踐的課程,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是該課程的重要特點。因此,該課程的教學必須緊密結合工程實際,使學生在實踐中深入理解工程項目管理的理論和方法,培養和鍛煉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組織協調能力和應變能力,以適應日后工作的需要。

在目前教學中,由于受客觀條件的限制,尤其是教學周期與工程項目實施周期之間存在巨大差距,一般學校無法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實踐機會。很少的幾次生產實習或課程設計往往只能增加學生對工程項目實施某一階段的感性認識,或僅僅涉及個別知識點的應用,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不利于所學知識的融會貫通。因此,有必要在工程項目管理課程的教學中引入合適的模擬實踐手段,通過對工程項目管理全過程的模擬來彌補實踐環節的不足。通過了解和比較,筆者認為廣聯達工程項目管理沙盤是一種比較好的模擬實踐教學工具。

一、工程項目管理沙盤簡介

沙盤最早起源于中國。東漢名將馬援用白米堆成山川地勢,向漢武帝劉秀解說隴西形勢,這種形象的演示被認為是沙盤的雛形。一直以來,沙盤被更多地應用于軍事領域。人們通常根據地形圖或航空圖片按照一定比例用泥沙等材料

制作沙盤,將平面地圖立體化,形象地顯示相關軍事信息,使指揮官能更加直觀地判斷軍情,從而推演戰術策略[3]。隨著沙盤的不斷演變和發展,軍事沙盤逐漸被引用到建筑、教育等多個領域。1978年,瑞典皇家工學院的KLAS MELLAN開發了ERP沙盤模擬對抗課程,借助沙盤模具,虛擬某生產型企業,并根據企業運營所涉及的一系列內部和外部條件制定了相關規則,模擬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全過程[4]。21世紀初,用友軟件公司在國內的各個高校推廣ERP沙盤仿真對抗實驗,隨后金蝶公司也開發了自己的ERP沙盤課程,沙盤正式被應用到高校教學中來[5]。

面對工程管理專業的發展,以及高校對實踐教學的需求,廣聯達公司把沙盤模擬的思想引入了工程項目管理教學,推出了工程項目管理沙盤模擬課程,使學生能在教室里體驗工程項目管理的全過程,實踐項目管理理論,掌握項目管理工具。

廣聯達工程項目管理沙盤模擬課程是通過使用一系列教具和軟件,模擬工程項目從工程中標開始到工程竣工的整個工程項目管理過程。其間學生需要組建項目管理團隊,編制各種工程計劃并按照規則進行相應的業務操作,最終由教師利用計算機軟件考核項目管理成果。

廣聯達工程項目管理沙盤模擬教具中包括一個代表項目施工現場的盤面(圖1),這也是沙盤模擬的主要操作區。盤面共被劃分為8個區域:生產區、資金管理區、費用結算區、臨設建造區、鋼筋加工區、混凝土加工區、工程實體區和風險管理區,分別作為相應的項目施工及管理的操作區域。另外,8種不同顏色的塑料幣被用來表示資金及各種材料的數量,3大類共13種資源卡片代表了不同的勞務資源、機械資源和臨設設施。教具中還包括了貸款申請單、工程派工單、機械結算單、勞動班組進出場申請單、原材料采購申請單、支付單等14種模擬業務單據以及2套工程實體模型。

為了能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模擬工程項目管理的全過程,并且使學生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工程項目管理理論和方法的實踐上,沙盤模擬中對項目的施工過程進行了適當的假設加以簡化。如:假設工程項目所有構件只有綁鋼筋、支模板、澆筑混凝土3個工序,并且需要鋼筋勞務班組、模板勞務班組、混凝土勞務班組分別操作施工;假設混凝土澆筑完成后便可以拆除模板,不需要養護時間,也不需要配備人員拆除;假設所有預定、加工、施工都是以周為最小單位等。同樣,為了使沙盤模擬更貼近工程實際,課程制定了一系列的沙盤操作規則,包括費用支出規則、風險事件觸發規則、緊急補救措施規則、市場資源基本規則等。此外為了便于執行,教具中還提供了沙盤操作表,作為項目執行的依據和記錄工具。

圖1 廣聯達工程項目管理沙盤盤面

二、工程項目管理沙盤教學的實施

在工程項目管理沙盤教學中,學生將模擬5個不同崗位角色,組建工程管理團隊,完成工程項目管理的主要工作,體驗工程項目實施的全過程,理解工程項目管理的本質;并且在沙盤分析軟件的協助下,通過教師的引導和點評,加深對工程項目管理理論應用于實踐的理解。

工程項目管理沙盤教學的實施大致分為4個階段。

(一)啟動階段

該階段的主要任務是項目管理團隊的成立。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經過組合形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就是一個項目管理團隊,模擬隸屬于某建筑公司的各個項目部。教師模擬該建筑公司的總經理,除此之外教師還將模擬項目業主、銀行、各種資源的供應商等所有項目建設過程中項目部即將接觸的相關單位。每個小組的5名成員則將分別擔任項目部的項目經理、生產經理、經營經理、采購經理、財務經理,并分工明確各自的職責(表1)[6]。

工程項目管理課程范文第3篇

關鍵詞 市場需求 工程工程項目管理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工程項目管理是以項目作為管理對象,計算機應用為輔助手段,結合系統工程、行為科學、網絡計劃技術和掙值分析等研究方法的一門完整的應用學科。本文主要是針對工程項目中的組織管理、采購管理、時間管理、成本管理、質量管理、信息管理和風險管理等方面進行研究,這門課程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該課程的教學使學生在學習技術、經濟、管理等相關專業基礎課程的基礎上,掌握工程項目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工程項目投資控制、進度控制、質量控制的基本方法,熟悉各種具體管理方法在項目上的應用特點,培養學生有效從事工程項目管理的基本能力。

1 工程項目管理人才市場需求現狀

隨著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已經不僅僅只需要單一方面的專門人才,更需要的是全方面發展、寬視野的復合型人才,特別是類似于工程項目管理這類專業涉及到的具體的技術性工作的人才。一方面需要具有扎實的專業方面的基本功,另一方面更要求具有很強實踐與動手能力。

1.1 市場的能力需求

根據目前我們對已畢業的工程管理專業的畢業生的跟蹤調查發現,用人單位對工作能力要求主要體現在:會使用辦公基本軟件、會查閱參考資料、掌握基本的土建施工知識、能獨立完成工程項目的概預算、能使用工程管理方面的軟件、能夠對立完成網絡圖、會CAD 繪圖和識圖、懂基本的財務知識、能夠完成招投標文件的編寫,另外還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肯吃苦的精神。

1.2 市場的崗位需求

我們調查發現絕大多數的畢業生就職的主要去向是以下幾個:(1)建設項目施工企業; (2)房地產開發企業;(3)設計院所; (4)物業公司;(5)廠礦企業的基建部門;(6)從事工程項目管理的公務員。通過對這些崗位的調研,我們也發現,就目前人才市場提供的崗位而言,施工企業提供的崗位是最多的,其次是房地產開發企業。即,很大一部分崗位是一線的,要求有很強的動手能力的崗位。

因此,從市場提供的崗位以及市場對人才的能力需求我們可以看出工程管理的本科畢業生不但要注重工程管理方面的知識的掌握,還要對本專業的前沿技術有基本的土建施工的知識。

2 當前工程項目管理教學中主要問題分析

2.1 缺乏以市場為導向的工程項目管理教學

(1)缺乏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工程項目管理教學指導思想。長期以來,工程項目管理教學呈經驗型和感悟型。主要體現為教材編寫、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等方面的隨意性很大。現在大多數的工程項目管理專業的教學在選用教材方面,沒有考慮市場側變化和自己學校的學生特點;而教材的編寫者在從教材編寫到使用上,也沒有明確教材的適用學生、適用范圍等問題,這就造成工程項目管理教學缺乏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具體的教學指導思想。

(2)教材陳舊。作為教學的主要依據和主要教學內容的教材,在整個教學中處于一個核心的地位。因此,教材體現出的知識結構就顯得尤其重要。而現在的許多正在應用的教材出版時間比較早,而且內容體系比較固化,這就造成教材內容沒有與時俱進。雖然工程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而且在節能減排和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下,全生命周期評價(LCA)等方法已經被廣泛應用,但是,主流的教材還僅僅停留在工程項目管理的三大目標管理上。這種脫節已經嚴重影響學生未來在解決相關問題上的表現。

2.2 教學方法呆板,偏重于理論

現在很多學校在工程項目管理授課中,以教師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主要原因是教材的編寫側重于理論,這就造成工程項目管理的教學拘泥于傳統的講述式教學,理論性太強。有研究表明: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轉變為以項目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轉變為以實際運用為中心。使學生成為“主體”,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綜合能力是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有效方法。

2.3 實踐環節缺乏

主要表現為缺少合適的項目實習基地。就工程管理專業而言,雖然每個學校的領導非常重視實習基地的建設問題,專業老師也在竭盡全力為學生尋找實習地點,但近年來,招生規模的擴大和以及實習基地單位的工程項目的斷檔現象的不斷出現之間的對立越來越突出,如何解決學生的實習問題也是工程項目管理教學的焦點問題。

2.4 教學隊伍建設缺乏長期規劃,師資力量薄弱

工程項目管理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它對教師的要求也比較高,尤其是對教師的實踐經驗的要求比較高。但,由于我國高校的用人體制問題,很多授課教師本身就是“校門對校門”,他們的工程項目管理實踐經驗比較有限。這種狀況就要求對這部分教師進行實踐方面的培訓。但由于經費和培訓基地的限制,這種培訓機會是很少的。

3 基于市場需求的工程項目管理教學的對策與思考

3.1 建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教學理念和目標

培養市場需求的工程項目管理人才是工程管理專業核心目標之一,因此工程項目管理教學就要貼近市場的需求,改變以往的僅重視研究的教學目的,而堅持以實現用人單位需求為目的,在部分兼顧研究的基礎上,確立工程項目管理的教學目標,調整相關的課程體系,系統安排相應的教學內容,積極改變現有的陳舊的教學方法和模式,使畢業生的所學能夠快速應用,縮短他們在新崗位上上手的時間,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

3.2 選擇合適的教材

教材改革是工程項目管理教學優化的重要出路。長期以來,我國的高校在自己的辦學過程中,已經形成了各自的特點,因此,對于開設工程項目管理的學校,如何在結合自身特點的情況下,揚長避短,并在此基礎上,了解市場對學生的要求,優選和自己學校特點相輔相成的、和自己的學生特點相輔相成的教材就是很重要的事情。

3.3 優化工程項目管理教學

雖然國內的有關工程項目管理教學的研究已經為提高和改善該課程的教學提供很好的思路,但依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社會需求與學校的教育理論存在一定差距的難題。因為這個難題的核心在于如何解決授課內容和社會的實際需求的同步問題。因此,就必須優化工程項目管理教學,從動態的角度不斷調整該課程的教學的方法。

3.4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工程項目管理是一門注重實踐的課程,因此,教師自身應該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或者經歷,同時還要熟悉工程項目管理專業國內外發展動向,發展趨勢。此外,學校還要制定計劃,鼓勵并支持授課教師定期到相關單位特別是到施工企業或者房地產企業進行短期見習或者階段性兼職,獲取實踐經歷,并積累最新的第一手的素材,為以后豐富教學內容打下基礎。

3.5 積極拓寬渠道,建立實習基地

這些年來,實踐基地的缺乏,讓學生的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效果大打折扣,而實習基地的缺乏,也已經成為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最大瓶頸。因此,要利用各種資源,積極的開拓實習基地。通過實習基地的建設,一方面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滿足市場企業的需求。

4 結語

以上就工程項目管理教學中的存在的問題和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應的對策,主要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工程管理專業教學的改革和發展。

工程項目管理教學的目標是培養滿足市場需求的人才,因此制定教學大綱,編寫教材,安排教學內容以及師資隊伍建設,也必須圍繞市場需求這一目標。當然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還需要一個長期的、堅持不懈的探索。

參考文獻

[1] 孫海燕.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改革之我見[J].高校講壇,2010(5):66-68.

[2] 張曉兵.工程管理概論課程改革研究[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0(4):34-36.

[3] 朱芳芳.基于項目教學的鋼筋混凝土技術課程改革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9):62-64.

[4] 趙靜,佘躍心.成果導向教學方法在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改革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信息,2009(20):186-187.

[5] 卜東雁.工程項目管理課程的教學方法探討[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6):103-105.

[6] 龐海云.《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演練式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2):107-110.

[7] 鄔偉娥.《工程項目管理》課程合作學習式教學模式改革效果分析[J].新西部,2010(22):222-223.

[8] 孫海燕.《工程項目與合同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高校講壇,2010(3):96-97.

[9] 翟寧.工程項目管理教學方法改革與實踐[J].世紀橋,2008(10):19-121.

工程項目管理課程范文第4篇

關鍵詞:課程定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教學改革

《工程項目管理》是中國石油管道學院(以下簡稱“我院”)的一門專業選修課,為找準課程定位,明確課程培養目標,并為課程體系建設和教學內容改革提供充分的依據,《工程項目管理》課程建設體系教學研究團隊(以下簡稱“教學團隊”)于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對管道局第一、第二工程公司、朗威監理公司、管道局防腐公司和管道局房地產公司進行了訪談,并對工程項目組織機構、工程項目進度控制、工程項目質量控制、工程項目成本管理、工程項目合同管理、工程項目招投標管理、工程項目檔案管理等相關內容進行了調研。為課程的定位、課程內容建設和學時分配提供了很好的依據。

一、《工程項目管理》課程開設的必要性

(一)根據用人單位需要,確定人才培養目標

近10年和未來10年是石油工程建設快速發展的時期,大量在建工程項目和將要建設的工程項目,需要既懂技術又懂項目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可是目前所有院校的畢業生,懂技術的不懂管理,懂管理的又缺乏技術功底,都不能符合用人單位的需求。教學團隊主要想通過一系列項目管理類課程的開發與研究(注《工程項目管理》是其中的一門課程),解決如何實現我院所有專業的畢業生在學好本專業的基礎上,通過項目管理相關知識的學習,符合用人單位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要求。

《工程項目管理》課程總目標的確定是從學生未來就業的工作崗位的需求出發,以能力培養定學習目標,通過對工程項目管理知識與實務的傳授,加強對非項目管理類專業的學生工程項目管理素質的培養,使學生具有綜合的職業能力,這非常符合高職教育的目標要求。通過《工程項目管理》這門學科的學習可以使學生掌握并運用工程項目管理的基本理論、方法和實務;可以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工作任務為載體,借助土建工程和安裝工程項目管理的實際資料會編寫工程項目的招、投標文件;了解工程項目合同實施控制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具有工程合同執行過程中索賠和反索賠的能力、工程項目進度控制的能力、工程項目質量控制的能力;具有工程項目造價控制能力;熟悉工程項目竣工驗收的程序與相關實務;會寫工程項目結束報告。

本課程面向非項目管理類專業,涉及的內容比較多,根據各專業學生的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的特點,我們選擇了符合不同專業學生需要的知識框架,使其能很好地為不同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的專業能力目標、綜合素質目標的培養服務。

(二)《工程項目管理》課程開設范圍和內容的研究

1.《工程項目管理》課程開設范圍

教學團隊根據2010年和2011年學院招生計劃,對學院八系一部所有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研究和分類,看哪些專業已經開設《工程項目管理》相關課程,哪些專業需要補開《工程項目管理》及相關課程。確定了應該開設《工程項目管理》的專業和不宜開設《工程項目管理》的專業。

2.《工程項目管理》課程內容

教學團隊對課程開設的時間、需要講解的內容,各部分內容應該講解到什么程度進行了研究。通過對工程項目管理過程和典型工作任務進行分析,為課程教學內容提供了有利依據,下面是工程項目管理過程和典型工作任務。

《工程項目管理》課程主要是讓學生以熟悉必備的工程項目管理的基本知識為出發點,使學生掌握并運用工程項目管理的基本理論、方法和實務,使學生具備對工程項目的整個壽命周期的不同階段之間、不同子項目之間、不同專業的不同崗位之間工作的銜接和對一般問題的解決、處理能力。

本門課程的學習將體現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學生的能力體現為主體,以完成具體的工作任務為目標的教學設計;學習情境的前后順序,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由簡到難,符合學生的消化吸收;學習情境盡量覆蓋各種管理職能和管理方法,覆蓋面廣;整體內容與時俱進,有利于知識的更新與相關課程聯系緊密。

本門課程由工程項目管理概論、工程項目前期管理、工程項目的進度控制、工程項目質量控制、工程項目成本控制、工程項目招投標、工程項目的合同管理、工程項目竣工管理七個學習項目組成,以學生為主體完成,每個學習情境下設不同的學習單元,每個情景的學習都包括基礎理論知識的積累與鋪墊、所學工程項目管理知識的實施體驗、學習結果的總結、修正、講評與修改。

二、《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探究

(一)課程介紹

該課程是非管理類專業的一門專業選修課程,是學生在第五學期開設的一門課程,此時學生已經學完大部分專業課程,是學生所接觸的第一門工程管理類課程,為今后進一步學習其它項目管理專業課程打下基礎。對于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方面的教材,目前較難找到合適的。經過走訪用人單位,摸清用人單位的要求后,教學團隊以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仲景冰、唐菁菁編著的《工程項目管理》和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烏云娜、陳文君編著的《工程項目管理》、《機電工程一級建造師工程項目管理實務》等書籍,以及用人單位的實際案例資料,編制了內容較全面的教學用書。

工程項目管理課程范文第5篇

關鍵詞: 工程項目管理TRIZ高等教育

在現代社會中,工程項目管理是研究工程項目建設全過程中客觀規律、管理理論和管理方法的一門新興學科,是管理科學、工程技術、工程經濟、建設法規等眾多學科理論與知識的集成。其研究目的是使工程項目在生產使用功能、費用、進度、質量及其他方面均能取得最佳效果,盡快發揮投資效益,實現項目綜合效益的最大化。工程項目管理作為職業教育一門專業基礎課,涉及工程造價、工程經濟、工程結構等相關專業基礎課程,是一門具有較強綜合性和實踐性的重要課程。由于職教學生有一定的工作實踐基礎,求知欲望強,因此,學校在課程設置上要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工程項目管理這門課程要結合學生的發展方向,使學生靈活運用這些理論,分析和解決今后在遇到的實際問題。然而,工程項目管理課程在高等教育課程的設立是在2000年以后,發展尚不成熟,內容卻已相對陳舊,其側重點基本上講述實施項目管理的具體步驟,強調進度計劃方面的問題和有關凈現值計算、成本估算、經濟效益評價等方面的理論知識,很難讓學生學到更全面的實踐知識。所以有必要對工程項目管理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在教學方式上進行改革。

一、工程項目管理教學改革創新的原則

適應學校教學改革和工程項目管理課程內容與形式變化的要求,逐步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使學生能夠理論聯系實際,在學習方法和知識的運用方面得到進一步提高。針對以往課程過于偏重理論細節的傳授,我院在教學內容上進行了適當的課程改革,注重項目管理的基本思想、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學習和掌握,而減少了研究數學模型(例如網絡計算模型)的課時,改變了項目系統分析,工作活動邏輯關系安排,實施方案的擬定、比較和評價,工作過程中的協調、溝通和激勵等方面的教學內容。

1.注重工程項目管理教學創新改革的實用性及可操作性。由于項目管理注重實務,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因此項目管理知識的學習必須結合實際的工程項目,以這類項目為對象,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協作能力和應變能力。

2.注重項目管理知識體系的完備性。立足于工程項目建設全過程及整體系統,以揭示項目建設活動的客觀規律為宗旨,以現行的建設法規為依據,全面闡述工程項目管理的基本理論和現代化管理方法,力求使學生通過學習,能對工程項目管理的特殊性有深刻的認識,對工程項目形成一個系統的、全面的、整體優化的管理理念,掌握常用的管理方法和技術。

3.將創新改革與項目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工程項目的特殊性相結合。這一原則很重要,因為不同性質和種類的工程項目(如軟件工程項目和建筑工程項目)項目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差別,即使在同類工程項目中,由于角色和層次不同,項目管理工作差異也很大,有時甚至采用不同的承包和項目管理模式也會帶來項目管理工作的差異,所以創新改革要有一定的針對性。

二、TRIZ創新理論概念與應用

1.TRIZ創新理論概念。TRIZ是俄文單詞“解決創新性問題的理論”首字母的縮寫,對應的英文為TIPS(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該理論由前蘇聯著名發明家G.S.Altshuller及其同事提出,其目的是研究人類進行發明創造、解決技術難題過程中所遵循的科學原理和法則。他們通過研究,分析了世界近250萬件高水平的發明專利,并綜合多學科領域的原理和法則后,建立了TRIZ理論體系。對于一些可能從未遇到過的問題(創新性問題),可以從現有專利中總結出設計的基本原則、方法和模式,通過應用這些方法和原則進行解決,同時反過來它又可以擴展類似問題的知識庫。綜合運用這些規律,可大大加快人們創造發明的進程而且得到高質量的創新產品。TRIZ理論在科學各個領域都發揮了創新作用,因此也可將其應用于工程項目管理。

2.TRIZ理論在職教中的應用意義。TRIZ理論以其良好的可操作性、系統性和實用性在全球的創新和創造學研究領域占據著獨特的地位。在經歷了理論創建與理論體系的內部集成后,TRIZ理論正處于其自身的進一步完善與發展,以及與其他先進創新理論方法的集成階段,尤其是已成為最有效的計算機輔助創新技術和創新問題求解的理論與方法基礎。實踐證明,在職教中運用TRIZ理論,開展創新教育,學生的創新思維被激發,可大大加快學生的創造發明的進程。它能夠幫助學生系統的分析問題情境,快速發現問題本質或者矛盾,它能夠準確確定問題探索方向,不會錯過各種可能,而且它能夠幫助學生突破思維障礙,打破思維定式,以新的視覺分析問題,進行邏輯性和非邏輯性的系統思維,還能根據技術進化規律預測未來發展趨勢。

三、TRIZ創新理論對于工程項目管理內容的具體應用

1.TRIZ矛盾理論對于工程項目管理應用。矛盾是TRIZ理論的基本內容之一,它認為創造性問題是指包含至少一個矛盾的問題。工程中所出現的種種矛盾可以歸結為三類:一類是物理矛盾,一類是技術矛盾,一類是管理矛盾。

物理矛盾是指系統(系統指的是機器、設備、材料、儀器等的統稱)中的問題是由一個參數導致的。其中的矛盾是,系統一方面要求該參數正向發展。另一方面要求該參數負向發展;對于物理矛盾的解決,TRIZ提供了四個分離原則:空間分離,時間分離,條件分離,整體與部分分離。物理矛盾在工程項目中可應用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方面研究。

當技術系統某個特性或參數得到改善時,常常會引起另外的特性或參數劣化,該矛盾稱為技術矛盾,而解決技術矛盾問題的傳統方法是“優化設計”,但每個參數都不能達到最佳值。技術矛盾就是指系統中的問題是由兩個參數導致的,兩個參數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管理矛盾是指子系統之間產生的相互影響。TRIZ的發明者G.S.Altshuller通過對大量發明專利的研究,總結出工程領域內常用的表述系統性能的39個通用參數,通用參數一般是物理、幾何和技術性能的參數。在工程項目管理中,設計技術與工程進度之間、技術先進性與經濟合理性之間都存在技術矛盾。“優化設計”也可以解決工程項目管理中的費用、工期優化問題。

所謂管理矛盾是指在一個系統中,各個子系統已經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但是子系統之間產生不利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使整個系統產生問題。比如:一個部門與另一個部門的矛盾,一個施工工藝與另一個施工工藝的矛盾,一個設備與另一個設備的矛盾。雖然各個部門、各個施工工藝、各個設備等都達到了自身系統的良好狀態,但對其他系統產生副作用。工程項目管理中的組織是一個復雜的結構,而管理模式的選擇直接關系到工程實施的組織和協調。除此之外,工程項目進度、績效、采購、成本、質量、合同和風險管理等都存在管理矛盾。

2.TRIZ理論中的RTC算子。資源(Resources)、時間(Time)、成本(Cost)算子是將資源、時間和成本因素進行一系列變化的思維試驗。TRIZ給出的思考問題的方法不是僵化的、靜止的,也不是盲目的、漫無邊際的,而是力求揭示事物的本質、因果、聯系、整體和局部、過去和未來,同時又是靈活的、富有想象力的,這些都是創新思維所應該具有的特質:(1)系統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定功能。傳統思想認為,為了實現系統的某種功能,必須建立相應的裝置或設備;而TRIZ則認為,為了實現系統的某種功能不必引入新的裝置和設備,而只需對實現該功能的方法和手段進行調整和優化;(2)任何系統都是朝著理想化方向發展的,也就是向著更可靠、簡單有效的方向發展。系統的理想狀態一般是不存在的,但當系統越接近理想狀態,結構就越簡單、成本就越低、效率就越高;(3)理想化意味著系統或子系統中現有資源的最優利用。這就可以使工程項目在生產使用功能、費用、進度、質量及其他方面均能取得最佳效果,盡快發揮投資效益,實現項目綜合效益最大化。

四、TRIZ創新理論對于工程項目管理教學的改革

在國外,以TRIZ為核心的創新方法學的教育非常普及,TRIZ是理工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課,而在國內仍處于嘗試和探索階段。特別對于工程項目管理教學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應該注意:首先,基于TRIZ創新理論可以作為學生的選修課或講座,重點介紹其支持創新活動的基本原理和思想,以及一些應用該理論在實踐中解決問題的實例;其次,在課程設計中提出一些實際的創新問題,指導學生應用該方法完成任務,重點在于使學生能夠理解該理論的意義,以及其與實際問題的結合,使學生能夠初步熟悉科學的、規范的創新活動流程,從而提高他們應用本方法解決創新問題的體驗,有目的地、系統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工作習慣。通過該課程學生能明白工程項目管理的重要特點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綜合,在生產實際中有許多急需解決而又未能解決的問題中,多數都涉及學科間的交叉和相互滲透。

1.案例教學。TRIZ理論課程其實質就是從發明中來到發明的一門學科,所以案例教學是必不可少的一種教學方式。案例教學成功的關鍵在于選取適當的案例,在現代工程項目管理中有許多案例,但是其中的工程案例必須具有真實性、典型性和時效性等特征。在案例中不斷引導學生,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和創新意識,將案例中的知識加以創新運用到將來的工程項目中。案例教學就是不斷地肯定學生,讓學生自己發揮潛力,在收斂的狀態下發揮其想象力。

2.課題討論。引入TRIZ創新理論的教學模式側重于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觀點。將工程項目管理中的理論知識進一步延伸,給學生引導討論,使學生不覺得枯燥無味而失去興趣和信息,讓學生在討論中扮演工程項目管理中的各個角色,而教師則給與討論方向的把握,以及正確積極的評價。如讓學生分別扮演項目經理、監理等角色,遇到實際工程問題,相互之間進行溝通,然后把問題解決。

五、結語

將TRIZ理論引入工程項目管理高等教育課程中是為了讓學生理解創新規律,同時可以為未來創業者、實踐者提供創新的思想武器,而創業活動則可以使TRIZ理論在實踐中得到檢驗,使理論知識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筆者只是簡單地論述TRIZ理論在項目工程管理中幾個方面的應用,希望今后的研究著力于創新技術在工程技術領域和教學過程的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郭慶軍,劉慧萍.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高等建筑教育,2007,(5).

[2]郭筠.TRIZ理論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2005,(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昌县| 慈利县| 阿拉尔市| 英德市| 永寿县| 荔浦县| 英德市| 无为县| 安泽县| 五寨县| 德昌县| 宜章县| 阿拉尔市| 南安市| 崇州市| 淅川县| 莆田市| 平潭县| 四平市| 洞头县| 金昌市| 崇仁县| 阿城市| 高雄县| 定西市| 小金县| 天镇县| 乌苏市| 临澧县| 宝应县| 沈丘县| 东光县| 富蕴县| 余庆县| 安康市| 林芝县| 乐平市| 大港区| 石柱| 高安市| 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