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會計基礎實訓總結

會計基礎實訓總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會計基礎實訓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會計基礎實訓總結

會計基礎實訓總結范文第1篇

[關鍵詞]高職院校 一體化 應用型會計人才

[作者簡介]邵麗(1978- ),女,遼寧沈陽人,山東經貿職業學院審計教研室主任,講師、會計師,碩士,研究方向為審計學、高職教育;史新浩(1970- ),男,山東萊西人,山東經貿職業學院會計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會計學、高職教育。(山東 濰坊 261011)

[課題項目]本文系2009年山東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立項項目“‘任務驅動’模式下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主持人:史新浩,項目編號:2009482)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2)30-0150-02

一、引言

財政部《會計行業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會計人才資源總量增長40%,會計人員中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達到80%,高、中、低級會計人才比例達到10︰40︰50。這一發展規劃為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和發展空間。規劃特別強調,推動培養應用型會計人才。應用型會計人才是指能夠將會計專業知識和技能應用于會計工作實踐的專門人才。①這對會計專業的教育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高職院校,提高會計人才培養質量應當緊緊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大力推進課程改革和教學模式改革。應用型會計人才培養的核心是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就是融“教、學、做”為一體,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教而不做不是真教,學而不做不是真學,要教學做合一。②本文在對傳統教學模式存在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圍繞應用型會計人才培養目標,構建了體現專業核心能力的“理實一體化”課程體系,設計了“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并對其改革效果進行了總結。“理實一體化”課程體系的設置和“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改革,對全國高職會計專業教育教學改革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的借鑒和參考價值,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出發點和主要貢獻。

二、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分析

1.教師“主導”地位與學生“主體”地位不明顯。長期以來,教師的“教”代替學生“學”的教學模式可謂灌輸之功十居七八,而啟運之功十不得二三。這客觀上使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缺乏對專業實踐技能的有效訓練,制約著學生應用能力的提高。教師“主導”地位與學生“主體”地位不明顯,導致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吃力,結果是教師不滿意、學生沒收獲。

2.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能力訓練不同步。傳統上,會計專業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是分開的,理論課程開設在先,實踐課程開設在后。以筆者所在學校改革之前的課程為例,“會計基礎”在第一學期先進行理論講授,學期末進行一周的“會計基礎仿真實訓”。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習專業理論知識時,沒有同步進行實踐能力的訓練,而學生在進行集中實訓時又忘了理論知識。實踐中,越來越多的專業教師發現這種“學做不一”“學做分離”的模式已不適應高職會計專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要求。

3.教學目標與證書考取目標不配合。許多職業院校的常規教學和職業資格證書考取之間存在著“兩張皮”的現象,課程教學目標與證書獲取目標不能形成合力。課程教學僅僅是為完成教學任務要求,沒有考慮和兼顧證書考試科目的內容要求。為了學生參加證書考試,還要組織專門的輔導,增大了日常工作量。實際上,職業資格證書的考取與實踐能力的培養是相輔相成的,會計專業教學應當把證書考核項目和要求納入課程標準,將課程教學目標與職業資格證書獲取結合起來。

三、“一體化”課程體系的構建

根據應用型會計人才培養目標,高職會計專業應當培養學生具備以下核心專業能力:(1)會計基本核算能力;(2)會計實務處理能力;(3)成本核算與分析能力;(4)稅務核算與申報能力;(5)財務報告編制與分析能力;(6)會計軟件操作能力等。能夠體現和培養上述核心專業能力的課程包括:會計基礎、初級會計實務、成本會計、稅務會計、會計電算化、會計基礎仿真實訓、會計崗位仿真實訓、成本會計實訓、稅務會計實訓、會計綜合仿真實訓等十門課程。傳統教學模式下,上述課程都是獨立開設的,無法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

會計基礎實訓總結范文第2篇

1、新課改下中職基礎會計教學現狀

(1) 理論與實踐教學分離

站在客觀角度來說,會計專業屬于“不斷發展、日新月異”的學科,會計制度處于動態變化中。基礎會計是財經類中職院校不可或缺的關鍵性專業基礎課程,涉及方面較多,較強的理論性與實踐性。但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影響,基礎會計教學效果并不立項,教師仍然采用傳統滿堂灌教學模式,過分注重課程理論教學,理論與實踐教學相分離,沒有圍繞課程內容,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導致學生無法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靈活應用到實踐中,畢業后,無法順利走上工作崗位。

(2) 教學方法單一化

在傳統教學模式作用下,教師仍然是整個課堂教學的中心,師生、生生間的互動較少,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不高。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常站在理論層次客觀分析會計基礎理論知識以及多樣化操作方法,再借助某些和課程內容相關的例題進行論證,給學生布置一些練習題,讓其利用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解決這些問題。在傳統單一教學模式下,學生真正吸收、掌握的知識點并不多,學習會計基礎知識的興趣不高,甚至產生厭學情緒,而這不符合素質教育提出的客觀要求,不利于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

2、新課改下中職會計基礎教學設計途徑

(1) 優化教學理念,明確教學目標,優化教學程序

在中職會計基礎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必須與時俱進,綜合分析主客觀影響因素,順利全新的教學理念,注重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有機融合,在講解課程內容中,教師要以專題為基點,展開課堂教學,講授完某知識點,要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查詢和課程內容相關的資料,通過各種形式有效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要借助典型的例子引導學生自主“分析、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以“錯賬更正法”為例,在學完該章節內容后,教師要讓班級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必要的實踐操作,查找各自登賬錯誤,指出的基礎上采用適宜的更正方法更正錯賬。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圍繞課程內容,明確其教學目標,科學設計會計基礎各教學環節,確保一系列教學活動順利開展。

以“借貸記賬法”為例,教師要根據新課改下大綱具體要求,結合教材以及教參相關內容,合理安排課堂教學內容,促使該堂課教學目標更加明確化,教學要求更加具體化。在該章節教學中,教師要明確其多方面目標,便于學生有效突破教學重點與難點。在知識目標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準確理解并識記借貸記賬法的關鍵性概念,準確把握其特點,清楚會計分錄編制的具體要求。在能力目標方面,學習該章節內容后,學生能夠將借貸記賬法靈活應用到實踐中,能夠正確編制簡單化的會計分錄,在提高他們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基礎上,培養其發散思維。在德育目標方面,借助該章節教學,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具備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規范操作。在此基礎上,教師要根據中職生各方面水平,結合“借貸記賬法”章節內容難易程度,明確章節教學重點與難點,有效突破,掌握必要的會計技能。此外,教師要根據“借貸記賬法”內容,優化完善教學程序,科學組織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積極探究,學習這一章節內容。

(2)優化課堂教學方法

第一、實訓教學法

就實訓教學法而言,是指有效轉換課程教學內容,使其成為多個項目,以此為基點,展開課堂教學,順利實現班級學生全程參與,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注重“在學中做,在做中學”,實訓項目和教學各環節緊密相連,利于學生有效突破教學重點與難點,構建全新的會計知識結構體系,確保教學目標順利實現。同時,實訓項目的設計難度較大,對專業教師的要求相當高,必須涵蓋某一階段的知識點以及教學目標,要從不同角度入手客觀分析班級所有的學生已有水平,模擬真實化的問題情景,促使學生優化利用舊知識的同時,不斷探索新的知識點,鞏固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學會遷移知識。

以“籌集資金核算”為例,在設計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項目教學法,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景,促使枯燥、乏味的課程內容更加直觀、形象,降低章節內容難度,確保教學各環節順利進行。教師要根據班級學生已有水平,巧設問題情景,層層遞進,引出新課題內容,堅持層層遞進的原則,科學劃分章節教學內容,使其成為多個學習項目,比如,籌集資金的多樣化途徑,撰寫會計分錄,讓班級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工合作,完成對應的學習項目。教師只需要根據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教學,并科學劃分該章節教學重點與難點,比如,接受實物、無形資產投資按雙方協商價記入“實收資本”賬戶,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準確掌握差異性賬務處理方法,有效突破章節教學重點與難點。

以“原始憑證”為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學生的生活經驗,優化設計實訓項目,引導他們親自動手制作會計相關崗位原始單據,使其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清楚當下會計一系列崗位具體要求以及多樣化業務活動中開出的發票、單據,準確把握原始憑證、賬務處理二者之間的關系,學會正確填寫各類業務活動下的發票與單據,充分發揮他們各方面技能有效解?Q實訓中遇到的各類問題,準確把握新的知識點。

第二、案例教學法

就傳統“基礎會計”而言,主要由會計科目、復式記賬、設置與登記會計賬簿等組成,難度相當大。在中職會計基礎教學設計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普遍化,借助具有代表性案例將抽象、復雜的會計知識呈現出來,促使班級學生處于真實的會計情景中,巧妙利用多樣化的輔助手段,比如,圖表、計算機,引導學生自主操作,分析與解決實踐操作中遇到的問題,促使班級學生更加準確、客觀地理解課程內容,完善已有的知識結構體系。

以“會計等式關系”為例,在同一資金方面,資產、權益二者屬于難度較大的內容。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以相關內容為切入點,選取適宜的案例,比如,某地區集團公司想要創辦原料子公司,在創辦過程中需要解決的第一問題是什么?在提出該問題之后,教師要多角度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比如,創建的下屬原料公司必須有充足的資金,但如果資金不足,則需要向外界相關金融機構借貸。在分析探討過程中,可以知道資金來源的渠道并不單一,會形成不同的權益,如果是投資者投入,將形成所有者權益,如果向債權人借入,將會形成債權人權益,屬于負債。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進一步巧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比如,在籌措到資金之后公司將如何科學利用,引導他們相互探討,比如,購買各類原材料、購置機械設備,這便形成資產。這樣學生便能準確理解“資產、權益”概念,準確把握二者的關系,清楚二者屬于同一資金的不同方面,準確理解相關的會計恒等式,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此外,教師還要將“案例練習”落到實處,讓班級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以憑證、賬簿為切入點,安排相關的演習項目,讓他??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收款單位、付款單位開戶行,角色互換的基礎上,熟悉實際工作中各環節具體操作流程以及需要注意的方面,引導他們積極探討對應的案例,要巧妙設計多樣化的案例,比如,變換式、發散式,引導他們準確理解相關內容,培養他們的發散思維,掌握必要的解題技巧,科學撰寫關于案例的分析報告,有效總結教師提出的案例,鞏固課堂所學的新知識,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在案例教學法作用下,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程度大幅度提高,其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以提高。

(3) 注重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有機融合

就中職基礎會計而言,實踐性特別強,部分課程知識難度較大,必須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有機融合,不能過分注重理論教學。在中職會計基礎教學設計中,教師要注重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有機融合,為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做好鋪墊。以“生產過程的核算”為例,教師可以采用理論與實踐教學相融合的方法,引導其準確理解“制造費用、生產成本”這兩大概念。

具體來說,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學生各方面能力,巧設問題情景,比如以班級為例,支付的1200元飲水費需記在誰身上,在學期結束之后又該如何分攤班費,而在分配班費過程中需要采用何種分配標準,讓學生在探討這一系列問題中準確理解該章節內容,準確理解“制造費用、生產成本”。在此過程中,班費便是“制造費用”賬戶,而“生產成本”賬戶等同于班級學生分配到的費用,便于學生準確理解“制造費用、生產成本”兩大重要概念,準確理解兩個賬戶各自的性質,二者間屬于何種關系,靈活應用對應的公式,即制造費用分配率 = 本月制造費用合計 / 分配標準之和,以計算結果為切入點,科學編制建立在“制造費用”分配基礎上的會計分錄,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點。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中職院校要注重實訓室、實訓基地的建設,注重校企合作,根據該專業學生學習情況,每學期結束后安排相關的實訓,使其盡早熟悉會計相關崗位,積累一定的工作經驗。

會計基礎實訓總結范文第3篇

關鍵詞:職業教育;理實一體化;會計基礎教學;技能培養

目前,我國的職業教育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國家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由于職業院校教學的理念是以職業標準要求為培養目標,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為核心,多給學生動手機會,讓學生在動手中了解并掌握專業課學習的要求。而理實一體化教學就是為了順應目前的職業教育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就是將課堂教學搬到了實訓室,將專業理論知識融入了技能訓練中,利用直觀性和啟發式的教學方式,加強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崗位適應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理實一體化教學讓師生雙方邊教、邊學、邊做,豐富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環節,把企業請進課堂,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專業課的教學質量。

一、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的條件

1.理實一體化的實訓室

因為實訓室是講授專業理論課知識的課堂,也是操作技能訓練的場所。會計專業與其他專業相比有其特殊性,為了使學生掌握扎實的會計專業技能,就必須構建融教學、實驗、實訓、考核等為一體的理實一體教室,用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現場演示教學等教學手段,還要求每位學生配備好紅筆、黑筆、回形針、剪刀、記賬憑證、各種格式的賬頁、報表等記賬用具,讓教學方法直觀、靈活,讓教學形式生動活潑,使學生更快地掌握專業知識。目前學院已經建立多媒體網絡電教室、手工賬實訓室、會計電算化實訓室、證券投資實訓室1個、模擬銀行1個、模擬工商窗口和模擬稅務窗口各1個和ERP(企業資源計劃)實訓室。

2.校外理實一體化實訓基地

會計課程中有些業務知識僅僅依靠模擬實訓是不夠的,還需要利用校外的實訓基地來開拓思路。例如,與會計軟件企業聯系,讓學生參觀企業,了解會計電算化軟件在企業中的具體運用;將會計事務所的專家請進課堂,使學生了解賬務處理程序在企業中的運用;參觀證券交易所,了解證券交易的實戰情況;通過在校外實訓基地的學習,學生會對會計專業的一些工作環境和工作內容有真切的感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高會計專業的學習效果。

二、會計基礎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中的運用

1.課前準備

(1)首先聘請工作經驗豐富的企業會計實踐專家,為學生介紹會計專業的就業前景、會計人員需要具備的能力素質及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的經歷等,并演示會計實務的操作過程和方法,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增強學習動力,同時為學生將來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奠定基礎。

(2)ERP實訓室模擬企業管理系統,讓學生了解企業的結構、資金的來源、原材料的購置、生產線的設置、銷售的形式等,例如,ERP中企業的資金來源包括投資者投入資金和債權人投入資金,引發會計基礎中最基本的會計等式,通常稱為第一會計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由于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共同構成了企業資

產的來源,即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之和等于權益,根據分析可知,在任一時點企業的全部資產必定等于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之和。并引申出會計等式也是復式記賬法、試算平衡和編制資產負債表的理論基礎,在會計核算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通過理實一體化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學習中的工作環境,更加明確學習目標。

2.課程實施

(1)會計基礎專業教學設置:要求學生了解會計基礎課程設置,第一章會計概述;第二章會計要素和會計科目;第三章復式記賬;第四章會計憑證;第五章會計賬簿;第六章賬務處理程序;第七章財產清查;第八章會計報表;第九章會計檔案;第十章主要經濟業務。會計職能中最基本的職能是會計核算,會計核算具體方法包括:設置會計科目和賬戶、復式記賬、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登記賬簿、成本計算、財產清查、編制會計報表。從賬務處理程序上來看是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登記賬簿―會計報表。

(2)在手工賬實訓室中下面通過一實例詳解各章之間的相互關系和賬務處理程序。

例:A公司從B公司購入一批材料,貸款100 000元,增值稅17 000元,對方代墊運雜費1 000元。材料已運到并驗收入庫(該企業材料按實際成本計價核算),款項尚未支付。

通過第一章會計概述的學習了解到會計核算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通過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等環節,反映特定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向有關各方提供會計信息。在此實例中,

①確認:原始憑證是由B公司提供商品并開具的增值稅專用

發票和代墊運雜費專用票據,而A公司并未付出貨幣資金,形成負債的增加;

②計量:記錄經濟業務的金額確定,包括貨款成本101 000(貨款100 000+運雜費1 000)、增值稅稅費(17 000)及負債總額(118 000)的確定;

③記錄和報告:在會計中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A.根據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進行填制記賬憑證。

借:原材料 101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17 000

貸:應付賬款――B公司 118 000

通過上述會計分錄的形式對這筆經濟業務所作的反映,使學

生了解會計分錄中的借貸是在第三章復式記賬中指出借貸記賬法是指以“借”“貸”為記賬符號的一種復式記賬法。借貸只是純粹的記賬符號,成為會計上的專業術語,用來標明記賬的方向。還有在實際編制記賬憑證中提示學生注意第四章會計憑證中記賬憑證上除反映會計分錄的三個要素,即借貸方向、會計科目、金額外,還需填列日期、摘要、編號等相關內容。

B.通過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設置和登記會計賬簿。在第五章會計賬簿中了解會計賬簿的基本內容有封面、扉頁、賬頁。啟用會計賬簿時,賬簿封面上寫明單位名稱和賬簿名稱,并在賬簿扉頁上附啟用表。登記會計賬簿時,應當將會計憑證日期、編號、業務內容摘要、金額和其他有關資料逐項并平行記入賬內。登記完畢后,要在記賬憑證上簽名或者蓋章。

C.根據會計賬簿記錄定期編制會計報表,在第八章會計報表中了解財務報表至少應當包括:①資產負債表;②利潤表;③現金流量表;④所有者權益(或股東權益)變動表,要求學生了解編制會計報表的目標是向投資者、債權人、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社會公眾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履行情況,有助于會計報表使用者作出經濟

決策。

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這是基本的賬務處理程序。通過讓學生觀察真實的憑證、賬簿、報表,培養學生的感性認識。

3.課程總結

在理實一體化課程教學完成之后要進行教學評價。教學評價不僅要注重學生學習知識的結果,更要注重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活動過程。通過理實一體化教學,加強學生對會計基本理論的理解,對會計基本方法的運用和對會計基本技能的訓練,將會計專業知識和會計實務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之能夠真正掌握,針對各種業務進行準確而獨立的賬務處理,從而為學生今后從事會計工作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陳冰.理實一體化教學在數控專業中的實踐與應用.職教論壇,2007(06).

[2]金啟東.試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當念.職教論壇,2007(10).

會計基礎實訓總結范文第4篇

下面就以一節具體的《基礎會計》課程中填制原始憑證——支票為例,闡述探究式教學方法在《基礎會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學會填制原始憑證是會計崗位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必考內容之一。如何讓學生形象地認識原始憑證,熟悉代表性原始憑證的基本格式,并能夠按照《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要求,正確、規范地填寫各種各樣的原始憑證。如果采用傳統的講授法,一般是按照講授相關知識——寫作業——反饋的方式進行,但是這樣的授課方式對于剛剛接觸職業教育的學生來說,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原始憑證填制的關鍵知識,對于細節的問題也無法注意到,教學效果并不理想。但如果按照探究式教學的基本步驟進行探究式教學,學生理解起來就容易得多,形象得多。以下是具體的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支票的種類,掌握支票的樣式,學會正確填寫、使用支票,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工作作風。

2.過程與方法。在探究支票填寫、使用的過程中,掌握支票填寫的正確方法;初步學會觀察——猜想——實訓驗證——歸納總結的學習方法;學會與同學、教師交流、合作。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探究支票填制的過程中,從對支票填制的無從下手,到通過手工實訓、仿真實訓感性認識支票,體驗實訓成功的喜悅和合作學習的快樂。

(二)設計思路

1.把學生按2人分成一個學習小組(分稱甲生、乙生),甲生扮演出納員角色,乙生扮演財務經理角色(持財務專用章),教師扮演總經理角色(持法人代表章)。教師給每個小組發放紙質的仿真現金支票、轉賬支票、印鑒等物品,講解支票的概念、分類,給學生布置一個簡單的實訓任務。

2.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和所具備的知識填制完成現金支票,由教師進行審核。

3.教師對各組學生所填制的現金支票進行審核,對填寫正確的,加蓋法人代表章,對填寫不正確、不規范的地方,進行分析整理。

4.老師利用多媒體課件,結合學生所填制的支票中存在的問題,歸納支票的概念、特點,講解結算范圍、填制方法及注意事項等。

5.由學生登錄會計仿真實訓平臺,完成實訓任務。

6.學生再次用手工填制支票,作為作業上交,由教師進行審核和評價。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支票的填制。

2.教學難點:支票各個要素的正確填制方法。

(四)教學器材紙質仿真現金支票、轉賬支票、印鑒、多媒體教學設備、會計仿真實訓平臺等

(五)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引起興趣

[事件1]教師假設是一位公司的財務經理,在學生面試財務工作崗位的時候,要求填制一張支票,問學生會不會填呢?這時候學生的“胃口”被吊起,開始躍躍欲試。教師接著給學生分發紙質仿真現金支票和轉賬支票,由學生觀察支票構成的各個項目。

2.學生猜想、交流與討論,初步解決問題,同時引發新的思考

[事件2]由學生按2人一小組,根據教師所給的條件和要求,憑自己所具備的知識和理解力,由甲、乙生共同商量,動手填制現金支票,初步探究支票的正確填制方法,在探究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教學設計說明]教師要在學生填寫的過程中進行巡視,觀察、歸納學生填寫過程中出現的普遍性問題。

3.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講解支票填寫的相關知識

[事件3]貌似簡單的支票,在填寫的過程中學生卻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如項目填寫不完整,日期填寫沒有用大寫,金額大、小寫不正確,無蓋章等。教師要結合學生填寫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講解支票填制的正確知識,不規范填寫可能引發的嚴重后果等。[事件4]根據實訓平臺中所提供的實訓任務,先由甲生扮演出納員,填寫支票的相關要素,包括正確使用密碼器,為支票填寫密碼;再由乙生扮演財務經理,對甲生填寫的支票內容進行審核,認為無誤的,在平臺中更換角色,加蓋“××公司財務專用章”。[事件5]學生填寫完畢,可自行選擇上交、評分,查閱自己錯誤之處(不能查閱正確答案),根據提示對自己的支票進行修改,最終完整、正確地填制支票。[事件6]換由乙生扮演出納員角色,由其填制轉賬支票,包括正確使用密碼器,為支票填寫密碼;由甲生扮演財務經理角色,對乙生填寫的支票內容進行審核,認為無誤的,加蓋“××公司財務專用章”。[教學設計說明]教師對實訓平臺進行相關設置,使學生一步步探究支票各個要素的正確填制方法。

4.再次進行手工實訓。

[事件5]由教師給學生布置任務,由甲生扮演出納員,由其手工填寫支票,交由乙生進行審核,對認為無誤的,加蓋“××公司財務專用章”,交由教師進行審核,審核無誤的,教師加章法人章,完成此次實訓;對填寫不正確、不規范的,退回,并要求學生重新填制,直至正確為止。[教學設計說明]教師要給予及時進行鼓勵和指導,幫助學生培養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

5.總結、反饋與評價。

[事件6]師生共同總結本次實訓活動的內容,歸納出原始憑證的相關概念,強調支票填寫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通過以上例子,告訴同學們,從事會計工作必須按照《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要求,以嚴謹的工作態度,細致、細心地完成。[事件7]教師提出問題:除了支票之處,企業在經營的過程還會填制或取得什么樣的原始憑證呢?[教學設計說明]總結本次課的重點,同時引出下一次課的內容,在正確、規范完成支票這一主要原始憑證填制的基礎上,為填制和審核其他原始憑證做準備。

二、結論

會計基礎實訓總結范文第5篇

關鍵詞:《基礎會計》;實踐教學;應用型本科院校;基本功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36-0291-02

《基礎會計》課程是普通高等院校會計學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在整個會計專業課程體系中占基礎地位,是學習會計學專業其他課程的先導,本課程分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個部分,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會計學專業而言,在自身學術科研水平不占優勢的情況下,要想突出其特色,必然是要更加重視實踐教學。

一、《基礎會計》開展實踐教學的意義

(一)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基本原理和方法

《基礎會計》作為專業入門和基礎課程,集理論和實踐于一體,其理論的抽象性、方法的特殊性,操作技能的專業性,對于初次接觸會計又缺乏相關社會實踐經驗的大學生而言,很難理解和接受,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會計學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教學中需要借助實踐操作技能的指導和訓練,讓學生親身體會和感悟會計的基本操作技能,在實踐中更好地理解會計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二)有助于后續專業主干課程實踐教學的開展

《基礎會計》是會計專業學習的入門課程,它是進行后續會計課程學習的重要基礎。本課程中強調的“三基”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提供了基本的理論、方法和操作技能,開展好基礎會計實踐教學,通過會計憑證的填制和審核、賬簿的登記及報表的編制等基本操作技能的指導和訓練,為開展后續課程如會計綜合模擬實訓(手工)、會計綜合模擬實訓(電算化)等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有助于學生畢業后更快適應工作需要

基礎會計實踐教學中通過對學生基本操作技能的指導和訓練,通過數碼字書寫技能的訓練、會計小循環仿真手工模擬實驗,讓學生掌握會計工作的基本操作程序和方法,適應企業人才需求的實用性、專業性和技術性要求,為將來順利適應會計工作打下堅實的技術基礎。

二、《基礎會計》實踐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對專業基本功的重視和訓練程度不夠

當前很多高校對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的安排更多重視實踐技能的訓練,很少關注大學生專業基本功的訓練,在財經核算工作中,數字是計算的基礎,計算的結果又要用數字來記錄和反映,數字書寫的正確與否將直接影響工作效率的準確度。規范化的數碼字是財經工作人員必須具備的基本功之一,當然也是財會專業的大中專學生應在校練習好的基本功之一。然而在這個電腦越來越盛行的現代社會里,書寫的重要性程度越來越不被重視,尤其是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遠遠不像高職高專學校那樣重視對基礎書寫的訓練,因此,會計工作的基本功訓練在大環境和小制度的約束下沒有自己的立身之處。

(二)實踐材料的仿真性明顯不足

現在基礎會計實驗材料仿真性明顯不足,有些教材只有企業發生經濟業務的理論介紹缺少原始憑證,有些教材既有經濟業務的理論介紹又有原始憑證,同時附有參考答案,實踐中學生習慣借助經濟業務的理論介紹先寫會計分錄,再按照會計憑證填制的要求填寫憑證,對理論處理沒有把握時又習慣參照答案,導致實驗的仿真性明顯不足,學生仍然不能直接根據原始憑證進行會計業務的處理,沒有完全仿真的模擬實驗對學生技能培養的有效性指導不充分。學生畢業的時候仍然需要再次參加社會培訓機構組織的專業技能培訓。

(三)技能訓練消化和吸收的能力不強

無論是學習理論知識還是訓練操作技能,關鍵是要讓學生能夠真正地理解和接受,并能運用自如,然而,現實的情況是,會計學專業畢業的學生并不能很好地適應會計工作的需要,一個重要的瓶頸是實踐操作能力不強。這種現實與現在應用型高校在校期間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重視程度明顯不匹配,總結其中的原因,發現不是學生在校期間訓練的不夠,而是學生對技能訓練消化和吸收的能力不強。多數學生對基本技能的掌握沒有問題,如填制憑證、登記賬簿等,但是,僅限于按照現成的答案照葫蘆畫瓢式地模仿填制憑證,登記賬簿,至于根據原始憑證進行記賬憑證填制這一重要和關鍵的環節把握得遠遠不夠,因此,技能訓練也只能停留在單純的技能層面了,沒有真正把理論應用于實踐,技能訓練消化和吸收的能力不強。

三、《基礎會計》實踐教學方法的改革

(一)加強基礎書寫訓練是開展實踐教學的前提

《基礎會計》基本操作技能的訓練,需要學生在各種空白會計資料中書寫相關的內容,最關鍵的是需要用數字來書寫和記錄經濟業務,因此,數字書寫的規范與否,對會計計算結果的正確性和會計工作效率的有效性至關重要。從這個意義上看,書寫出規范漂亮的數碼字是財會人員必備的基本功之一,也是正確有效地開展基礎會計實踐教學的前提。但是,會計書寫有著嚴格的要求和規范,各種原始漂亮的數碼字絕非易事,需要長期艱苦的練習,才能事半功倍。為此,筆者建議高校制作自己的數碼字練習本,讓學生充分掌握并練習單個數碼字的書寫,數碼字金額的書寫以及數碼字書寫在原始憑證填制中的應用。通過對基礎書寫的訓練,為下一步基本技能的訓練提供規范化和準確度。

(二)會計小循環手工仿真模擬實訓是開展實踐教學的關鍵

1.會計小循環手工仿真模擬實訓的含義和特點

會計小循環手工仿真模擬實訓主要是立足于制造業企業主要經濟業務的核算,采用完全仿真的原始憑證,手工完成憑證填制、賬簿登記、會計報表編制主要過程的一個會計業務處理的小循環工作。該實訓具有三大特點:其一,仿真性。本實訓由指導教師掌握企業發生的經濟業務,指導學生根據設定的經濟業務填寫原始憑證,然后再根據原始憑證開始會計小循環訓練。其二,小循環。小循環首先表示一個完成的循環,“小”字表示業務盡量精簡,因為小循環重在培養和訓練學生對會計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只是訓練學生對會計基礎工作的一個初步和完整的認識。其三,手工方式。手工方式能夠加深學生對基本操作技能的理解和接受,對初學者來說,容易形成比較深刻的認識,為以后手工綜合實訓和電算化奠定基礎。

2.會計小循環仿真模擬實訓的內容

會計小循環手工仿真模擬實訓的內容應該包括會計基礎工作的所有程序和環節,其中主要包括:原始憑證填制與審核模擬實訓;記賬憑證填制與審核模擬實訓;登記賬簿模擬實訓;成本計算模擬實訓;編制報表模擬實訓;記賬憑證裝訂模擬實訓。

3.會計小循環手工仿真模擬實訓的實施方法

選擇會計專業的一個自然班為實驗對象,在開設基礎會計課程的時間段開始實訓,實訓全過程在會計手工模擬實驗室進行。準備實訓所需材料,如各種會計憑證、賬簿、會計報表及其他相關輔助材料。實訓模擬一個企業日常發生的具有代表性的經濟業務,制定經濟業務發生時的原始憑證,依據仿真的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根據審核無誤的記賬憑證登記賬簿,賬簿登記完成以后編制試算平衡表,試算平衡以后根據總賬編制會計報表,根據報表數據進行財務分析,形成實驗資料。

(三)消化和吸收能力的培養是落實實踐教學的保障

為保障《基礎會計》基本操作技能的訓練真正落到實處,讓學生切實把基本技能的訓練轉化為自己的技能,對學生消化和吸收能力培養的重任落在了每一位指導教師的身上,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需要指導學生會分析原始憑證上包含的經濟業務內容,通過經濟業務的內容分析結合理論和操作技能要求進行會計處理,另外,教師要認真驗收實驗成果,在結果中發現問題和不足,指導學生認真改正,通過改過加深學生對實踐技能的消化和吸收。當然,教學過程不能完全依靠教師,學生對實驗過程的用心學習及領悟和對實驗結果的認真總結對自身消化和吸收能力的鍛煉也是必不可少的,建議實驗中加強學生對實驗報告的填寫規范和要求,通過實驗報告的形式總結和提煉知識并形成相應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柴琳.淺議基礎會計實踐教學[J].中國證券期貨,2013,(3).

[2] 梅婧.初探應用型本科院校《基礎會計》實踐教學的問題[J].中國證券期貨,201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都县| 海林市| 高淳县| 临夏市| 濉溪县| 峨山| 三亚市| 福泉市| 阜康市| 荆门市| 故城县| 从化市| 丰镇市| 怀宁县| 习水县| 库尔勒市| 乌兰察布市| 姜堰市| 连云港市| 金溪县| 新巴尔虎右旗| 遂溪县| 涞源县| 大荔县| 兴安县| 嘉荫县| 彰化市| 敦煌市| 巴塘县| 全州县| 永和县| 名山县| 介休市| 璧山县| 鲁山县| 合肥市| 扎赉特旗| 新和县| 富宁县| 江永县| 河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