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動畫造型設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二維動畫造型設計的技術特點。在二維動畫原畫造型設計過程中,對于設計者的創作技術水平要求很高。這主要是由以下的兩點原因造成的。第一是藝術性創作要求高。對于二維動畫的創作而言,其藝術性特點是其主要的優勢之一。而原畫造型設計環節就是將動畫創意和劇本內容利用藝術加工的手段進行創作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設計創作者必須具有良好的藝術水平,才能完成優秀的藝術創作。第二是對繪畫技術的要求高。在進行原畫造型設計中,除了對創作者藝術性的要求外,對其繪畫技術的要求也很高。這主要是因為動畫造型設計的目的是為動畫制作建立一個參考的繪制模本,為動畫作品質量的提高提供保證。
(二)二維動畫造型設計的藝術特點。在研究中我們將其藝術特點總結為以下的幾點。首先是造型簡潔通過簡單的藝術描繪和“線條、上色、陰影”的藝術表現手段將動畫造型的主要特點展現出來,使其具有簡潔鮮明的特點,是動畫造型設計的首要藝術特點。其次是造型輪廓的幾何構圖。在二維動畫造型設計中,對于造型輪廓的設計一般采用的是圓形、三角形、方形等幾何構圖方式。這種輪廓的造型方式可以使動畫形象具有鮮明的藝術特點,同時也有利于創作者把握動畫形象的形態特點。再次是繪畫線條流暢、整體藝術造成夸張性強。在二維動畫造型的設計中,設計者一般都會采用流暢的線條進行繪制工作,既可以保證造型設計的藝術性,同時還可以提高造型整體的觀賞性。同時在造型設計中有時會對動畫造型采用比較夸張的藝術手段進行設計。最后是鮮明的色彩處理。在二維動畫的藝術創作中,利用鮮明的色彩處理方式為動畫藝術的主體服務,提高動畫造型的藝術性是二維動畫造型設計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其中利用色彩的對比、光影變化等藝術手段為動畫劇情服務也是動畫造型設計的主要藝術手段之一。
二、三維動畫造型設計特點研究
與傳統的二維動畫造型設計不同,新興的三維動畫在造型設計過程中采用的技術手段和藝術表現都具有其獨特性。我們在研究中將其特點分為以下的內容:
(一)三維動畫造型設計的技術特點。三維動畫的造型設計主要是通過建模、貼圖的過程制作完成的。這就使其在技術方面具有了以下特點。一是計算機技術的使用。三維在制作過程中全部是依靠計算機軟件完成的,特別是在其造成建模和貼圖的過程中,對于創作者計算機技術的要求是很高的。這種要求既包括了計算機的操作技術,還包括了三維動畫制作的專業技術。二是對細節把握的要求高。三維動畫與二維動畫相比而言,對于細節把握的要求更高。這就要求動畫造型設計者在設計過程中必須把握好造型的細節特點,并進行詳細的處理,使動畫造型可以更加真實完美。
(二)三維動畫造型設計的藝術特點。三維動畫因其特有的技術方式,在動畫制作中具有獨特的優勢。但是因其制作技術出現較晚,在技術支持領域方面依然存在一定問題。這些優勢和問題在其造型設計的藝術性特點中都有所表現。
[論文摘要]本文從動畫造型設計的多元化特征入手,分析了符號化造型語言在動畫創作中的表達,同時在符號化角色造型方面以國內外成功的動畫片為案例探討了符號化的角色造型在動畫創作中的作用,從而證實了符號化的角色造型是現代動畫造型語言中的一種重要分支。
在一部動畫片中,角色造型的設計是非常重要的。從動畫開始發展到現在,造型設計一直都在不斷的探索前進中,角色造型正在嘗試更多元化的設計風格。
一、動營造型的多元化特征
動畫造型的表現形式是多元化的,如借鑒中國傳統年畫和古代寺觀壁畫的傳統手繪動畫片。具有代表性的有《驕傲的將軍》、《小鯉魚跳龍門》、《人參娃娃》等:借鑒民間玩偶的泥、木、竹、等材料和形式的木偶動畫,國內拍攝了《雕龍記》、《孔雀公主》吸取中國皮影和民間剪紙的外觀形式以及傳統戲曲服飾特點的剪紙動畫,國內制作的有《漁童》、《金色的海螺》等:脫胎于中國畫中的寫意花鳥和寫意山水。把中國水墨虛虛實實的意境和輕靈優雅的畫面帶入動畫片,這就是水墨動畫,代表作有《小蝌蚪找媽媽》、《雁陣》、《牧笛》和《山水情》等水墨動畫片,堪稱中國動畫的一大創舉。不同的動畫風格l使其的造型語言會有很大差異。但在造型藝術中少則多的原則是非常適于動畫造型的基本規律。少則多是指造型語言簡潔而豐富,即以最小的造型元素表現出對象的形態、結構、情感、動態等重要的特征,這是動畫造型的基本功。造型藝術中所有形式與手段都可以在動畫中運用,只是加工時其簡繁程度不一而已。同一形象可以嘗試用各種形式進行造型練習,這對造型語言的豐富十分有效。
二、符號化造型語言在動畫創作中的表述
在動畫中符號化造型設計風格主要可以表現在具象和抽象兩方面,具象具有鮮明的形象特征,是對現實對象的濃縮與精煉、概括與簡化、突出與夸張其本質因素的一種表現形式:抽象是以圖形符號或幾何圖形的組合來表達某種含義,造型簡潔,具有強烈的現代感和視覺沖擊力,給觀者以良好的印象和深刻的記憶。而符號化造型設計就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往往通過視覺刺激而產生的視覺聯想來傳達其形態包含的內容。
目前符號可以區分出以下三種不同的類型:指示符號、象征符號和圖像符號:其中指示符號,如路標就是道路的指示符號,而門則是建筑物出口的指示符號:象征符號比如紅色代表著革命,桃子在中國人的眼中是長壽的象征:圖像符號中比如肖像,就是某人的圖像符號。人們通過形象的相似就可以辨認出來。圖形符號還是人們最初記錄和傳遞信息的重要工具,圖形符號仍有語言文字無法取代的獨立意義,所以在動畫創作中,符號與動畫角色造型更是會有著必然的聯系。符號化的造型語言在動畫創作中是完全可以得到充分發揮的。
三、符號化造型在動畫創作中的特征
角色造型是將動畫的造型設計為可視的形象:因此,動畫中的角色造型從現實到非現實會有巨大的跨度與多樣的變化。但是。無論是取決于自然界的形象或是匪夷所思的幻想形象,都離不開它們作為表達人類精神和情感的載體這一特征:而符號化造型在動畫創作中如何塑造一個更為豐富的動畫形象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符號化造型在動畫創作中的隱喻性
動畫創作中角色類型的選擇十分重要。動畫角色的類型很多,但是一部成功的動畫中一定要由一個可以抓住觀眾視線的角色類型。比如反派角色、英雄角色、可愛角色等角色類型。無論動畫片中角色有多少。都要有一個角色是代表整個動畫靈魂的。而這個角色的選擇就是最重要的。其主要抓住人物的性格特點。宮崎峻動畫中的人物與事件設置一直以具體生動的形象為目標。因而觀眾都能從他的作品中看見一個個豐富的動畫人物,在《千與千尋》中宮崎峻卻在神仙澡堂中添加了一個符號性的人物——無面人,他只有一張悲哀的面具,喪失聲音,只靠吞吃別人來發聲。這個角色在表面上看是平板無性格無感情的,但是在它身上卻負載了導演四年來對人類現實的更深的思考,現代人廣泛利用手機和網絡等通訊設施,企圖讓彼此之間的溝通更加方便迅捷,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人們把自身都隱匿在這些工具之后,說著程式化的話語,一味地求索,脾氣極端暴躁粗野,最終喪失了與人交流溝通的能力,這便是我們人類社會中無數人的縮影,在每個人心中都孕育著“無面人”,那是正失去交流和溝通,生活在自我封閉中的一張張得不到關心的失去表情的悲哀的面孔。這樣一個符號化的寓意式設置。反照出現今社會的眾生之態。但是宮崎峻也并未就此讓大眾在形態揭示后感到苦痛的悲嘆,千尋面對無面人的友善相處,甚至最終感化了它:無面人被感動的結果也向人們證明只要大家都彼此真心地面對面地交流。熱情是能把悲哀的面具熔化的。
關鍵詞:動畫;角色;造型設計
中圖分類號:J21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09-0172-01
一、動畫角色造型設計的概述
在動畫片的制作過程中,動畫角色的造型設計是動畫片制作的基礎與前提,動畫角色的造型設計決定著動畫片中的故事情節、發展、創意風格等一系列方面。動畫角色的造型,實質上就是對相關事物進行一個塑形的過程,動畫角色的造型設計是動畫片在前期制作過程中重要的一個環節,是動畫片制作的前提。動畫片中的角色造型設計決定著動畫片在制作過程中的藝術質量與風格,是后期動畫片在制作與創作的基礎,不僅僅影響著動畫片的視覺效果,還影響著動畫片在制作中的花費成本及其時間,在對動畫角色的造型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動畫片的具體劇情以及人物自身的特征進行,針對動畫片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與人物特點對角色進行造型設計,不能盲目的對動畫片中的角色造型進行設計。
動畫角色造型設計是動畫片制作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對動畫片中人物造型的設計要有一個全面的深入分析與探究,設計動畫片中人物角色造型時,必須依據動畫片所蘊含的意義以及動畫片中的表達方式進行。
二、動畫角色造型設計的原則
(一)動畫角色的造型設計應當快捷、簡潔
在對動畫片中的人物進行造型設計時,角色的造型設計都應當以快捷、簡潔為主,因為在制作二維動畫的過程中,必須將人物連續的動作串聯起來,在動畫角色造型設計中普遍都是以快捷、簡潔為主。
(二)動畫角色的造型設計應當生動、經典、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動畫片的制作過程中,對角色的造型設計只有生動、經典、有一定的代表性才能夠吸引住觀眾的眼球,才能夠引起觀眾對動畫片的共同意識。動畫角色造型的設計人員,不能只是將目光定格于角色的造型上,還應當充分考慮到觀眾對動畫片的口味,對動畫片中的人物造型設計要與觀眾的口味相符合。
(三)動畫角色的造型設計應當優美
動畫片的制作過程,實質上就是一個藝術創造,每一部動畫片都是一個藝術品。動畫片中的畫面是動畫片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畫面的優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動畫片的發展,要想使觀眾在觀看動畫片的時候能夠有一種視覺上的盛宴,就必須將動畫片中的相關畫面做好,而畫面的美觀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動畫角造型設計,在制作動畫片的過程中,應當充分的重視對動畫角色造型設計的優美。
三、動畫角色的造型設計方式
(一)在動畫角色的造型設計時要注重對其特征的展現
在動畫片中,不同的人物有著不同的特征,在對動畫中的人物造型進行設計時,應當將人物的特征展現出來,結合動畫片中所要表達出來的思想情感與人物個性,對角色的造型進行設計,充分的將角色的特征體現出來。
(二)在動畫角色的造型設計中融入設計人員自身的設計風格與思想意識
在動畫片的制作過程中,不同的動畫角色造型設計人員對動畫角色的設計方法也不相同,在對動畫角色的造型進行設計時,都會將自己獨特的設計風格與設計方法融入到角色造型的設計中去。在動畫角色造型的設計過程中,應當給設計人員充分的發揮空間,讓他們能夠自主的對角色的造型進行設計,這對于動畫片中角色造型的獨特性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在動畫角色的造型設計中運用造型語言
在動畫片的制作過程中,動畫中角色的造型語言對動畫片故事情節、思想情感的傳遞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運用造型語言有利于增強觀眾在觀看動畫片時的審美感受,能夠讓觀眾在動畫中體驗到真實的情感。
四、結束語
動畫角色的造型設計影響著一部動畫片的成與敗,動畫片中表演人物的造型設計是動畫片在制作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動畫片走向成功的基石。一部動畫片中獨特的角色造型,能夠吸引觀眾對動畫片的興趣,動畫片中的角色在動畫中承載著劇情的演繹與故事情節的發展,詮釋著動畫片想要表達出的思想感情,動畫角色造型的科學合理設計,推動著動畫行業的發展。
藝術創作的誕生和發展離不開特定的地域。民族與時代。苗族同胞因地制宜。因材施藝,創造出種類繁多的民間藝術品類。苗族民居建筑的鼓樓。吊腳樓等喜好使用各種裝飾雕琢,繪制花鳥魚蟲。跳舞等喜慶和諧寓意的裝飾。苗族服飾上的刺繡。蠟染圖紋式樣異常豐富。苗族同胞的思維世界充滿了自由幻想與純真活力,豐富的想象力在他們的藝術創作中得到了充分發揮。我們從苗族裝飾中歸納出這樣三類紋樣特征: (1)具象性紋樣,即接近于寫實的紋樣; (2)半抽象半具象紋樣,這一類即由幾何形線條組成的實物具象;(3)純幾何形紋樣。貴州的苗族紋樣中較少出現的是寫實具象性紋樣,比較普遍的是幾何紋和半抽象半具象紋樣。從這三類紋樣特征中我們分析得出苗族裝飾藝術的造型觀。
(一)變形與夸張
苗族裝飾紋樣的造型簡練概括,非常耐人尋味。其中一些變形大膽,例如把鳥的冠羽處理成朵朵蓓蕾,鳥的尾羽變成束束花朵。夸張在苗族裝飾造型觀中也隨處可見,少數民族在審美上習慣于以大為美。在造型設計上,往往夸大動物的頭部。翅膀。尾巴或爪子,增強視覺效果。比如苗族藝術青蛙造型的創作,就夸張地將其手腳放大,突出主要特征,或者用變形的方式刪繁就簡,大量以點。線。面的構成形式將原形用幾何圖形形式再創造。
(二)復合與重組
一些裝飾紋樣構思奇特,采用復合的方式,將兩種或兩種以上不相關的形象融合在一起,以期望達到吉祥。喜慶的美好愿望。如在魚或蝴蝶的肚子里,可以裝進石榴、桃子、蘭花或雀鳥,甚至把人裝在里面,這種充滿想象力的藝術處理承載著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又比如刺繡作品鯉魚跳龍門,在水紋中又添進各式美麗的花朵,和魚肚子里的花朵形成一致,提高了畫面的整體協調性。從苗族裝飾藝術中,我們可以發現苗族人民在創作龍的形態時,是隨著個人喜好和對龍型的自身理解而任意發揮的,比如給龍加上牛頭、風頭、蛇身、魚身、烏身、蟲足甚至花卉,重組形成不同形式的龍。龍在苗族紋飾中出現的頻率最高,其造型變化最豐富,可以說是各民族都難以見到的種類如此繁多的苗族龍群.苗族的龍紋沒有漢族龍紋的那種固定形態,而是由創作者自由發揮,形成自由變化的形態。龍的名稱也多種多樣,有水中龍、蠶龍、雙頭龍、蛇龍、飛龍、盤龍等等。總結起來在苗族裝飾中的復合方式有半人半獸、多動物合體、動物人物與植物合體、動物軀干中孕育出其他人物或代表吉祥的事物、雙頭共身或雙身共頭等幾種形式。
(三)超現實的多維呈現形式
飛龍是苗族裝飾造型中常見的眾多龍形象之一。苗龍,中的飛龍不像漢族占代出現的飛龍那樣高高在上,充滿威懾力,而是極具親和力,散發著純樸的山野氣息。其中一些龍的造型為無腳飛龍昂首曲身,扇動魚翅狀的兩翼,極有動感。有的龍雖然眼、耳、角為正面寫像,為側面寫像,且角于耳之下,這些與現實客觀視覺不一致的描述,屬心理視覺的超時空形式,使二維平面創作出多維的空間感受。就藝術角度而言,這種超時空的多維呈現形式,有著超現實主義的創作思維。
二、動畫造型觀與苗族裝飾藝術造型觀的互通性
動畫形象是動畫作品的核心價值體現。美國許多成功動畫形象往往吸取了世界各地的民族文化:取材中國民間故事的《花術蘭》。講述中國功夫的《功夫熊貓》,改變自埃及歷史的《埃及土子》,展現印第安風情的《風中奇緣》,以及《馬達加斯加》、《亞特蘭蒂斯失落帝國》、《勇闖黃金城》等。
(一)動畫造型中的夸張與變形
動畫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夸張,與真人電影電視劇相比,動畫完全是通過假定創造而來。動畫把人們的幻想與現實緊密交織在一起,創作出了既合情合理又出人意料的視覺形象。所謂的夸張是在動畫造型設計中獵取能夠代表某一形象最典型的部分,根據需要進行放大或縮小。通過夸張的形象可以增加動畫藝術的感染力。正如宮崎駿筆下的《龍貓》,這個經過夸張放大的毛茸茸胖乎乎的形象,整體采用曲線造型,幾乎看不到大面積的直線,兩個耳朵像過了電似的夸張地豎在頭頂,有著圓圓的眼睛及碩大的肚皮。遠看龍貓的造型就像一個不倒翁,造型比例夸張,但是給人溫暖愉悅的視覺感受。再比如米老鼠的造型設計,它來源于現實生活中的老鼠原形,但是夸大了老鼠不同部位的比例圓圓的大耳朵,細長的四肢配上一雙巨大的腳。這樣的造型既來源于自然界真實的老鼠形象,又通過夸大其某些特征創造出更能使觀眾接受的可愛形象。
《怪物公司》中主人公的造型設計很好地體現了動畫中的變形。薩利是完全憑空創造出來的形象。它的體形類似猩猩,但沒有猩猩體形的笨重感。尤其是它身體上長滿的藍綠色的長毛,使其形象更加個性化,減少了身上怪物的恐怖形象,增加了可愛的魅力。再仔細分析其細部造型:耳朵似牛角,圓圓的大眼睛,狗鼻子,猩猩似的嘴巴,這些特征又源于現實生活,讓角色增加了可信度。而另一個角色麥克,更是找不到現實中的原形。在身軀上,長著比例極度夸張的一只眼,打破了一般生物擁有的兩只眼睛的格局。細小的四肢也和軀干比例極不協調,給觀眾塑造了新穎奇特的怪物形象。
(二)動畫造型中的復合與重組
復合與重組是動畫高度假定性的一個呈現方式,它使得動畫形象增加了很多奇特的可能性,讓我們能真正領略到動畫造型設計的獨特魅力。在宮崎駿的動畫《千與千尋》中,鍋爐爺爺這一角色形象就使用了復合造型觀。為了突出人物形象的怪異和鍋爐爺爺特殊的干活技能,創作者把人與蜘蛛的形象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了一個擁有隨意從藥柜取藥材的三雙手臂的老爺爺形象。雖然看起來形象有些怪異,但總體上還是具有駝背。滿臉皺紋。戴眼鏡等特征的慈祥老爺爺形象。《花術蘭》中悍馬的造型很能體現造型設計上對中國傳統繪畫的借鑒。悍馬借鑒了我國幾個朝代馬的造型并經過融合之后運用重組的方式創造而得出。首先,秦兵馬俑中馬的造型體現了其造型逼真。質樸的特點。鼻孔部位的造型很特別,雙耳豎立,眼神專注,昂舉頭頸,體現出了戰馬矯健有力的形象。《花術蘭》中悍馬的頭部吸收了秦馬頭部的特點。馬踏飛燕是漢代馬的代表,腿部矯健有力,有臨空飛躍的態勢,其造型以自由流動線與扭曲的團石結合。《花術蘭》中悍馬的腿部,同樣具有漢代馬穩定的整體造型又有強勁的動感。唐代以肥為美,所以唐馬大都膘肥體壯。《花術蘭》中悍馬的軀干部分吸取了唐馬造型中略微夸張的膘肥體壯特征。元代的馬最大的特點是靈動飄逸,以氣韻生動取勝,生動有律動感的元代馬尾造型為《花術蘭》中悍馬吸收。悍馬的整個形象跨時代地借鑒了中國傳統藝術造型,最終形成了迪斯尼自己成功的馬造型。
三、苗族裝飾藝術造型觀在民族動畫造型設計中的運用
上世紀50年代,中國動畫片提出了走民族風格之路的口號,形成了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中國學派。中國學派的首要特點是角色造型成功地借鑒中國傳統藝術形式,突出角色主要特征,簡約而含蓄,傳神而生動這一批優秀動畫的創作靈感直接來源于豐厚的本上傳統藝術形式,如傳統繪畫。壁畫。民間剪紙。皮影。年畫。版畫等,突出了本民族的審美意趣。例如術偶動畫《神筆》、借鑒傳統戲劇元素的《驕傲的將軍》、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借鑒民間版畫和連環畫的《大鬧天宮》、水墨動畫《小鰍抖找媽媽》等。要樹立民族的動畫形象,應從當地民族文化中尋找創作來源。2008年,在東京舉辦的第10屆數字內容大賽上,遵義奇利動畫公司創作的《苗土傳》獲日本2008TBS Digicon6中國賽區金獎和第二屆年亞青賽最佳視覺獎。貴州繪紋信息傳媒有限公司制作的《蟬之歌》獲第四屆亞青賽入圍網絡作品。評委會專家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苗土傳》之所以能夠獲獎的原因之一是它以苗族傳統的蠟染手工藝術作為背景,真實再現了苗族的服飾,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體現出了文化的多樣性和獨特性。但是在這些本上動畫作品中,對于少數民族題材動畫的開發還停留在單純的借鑒與模仿階段。《苗土傳》是以貴州苗族蠟染為表現手法的藝術動畫,講述了源自民間傳說的苗土成長以及他拯救百姓的故事。片中人物造型。服飾設計。背景設計都借鑒了苗族蠟染的裝飾造型,劇中神鳥和龍也能在苗族裝飾造型中找到原型,可以說準確地呈現了苗族文化特征。不足的地方是人物造型大多是苗族裝飾造型的復制,沒有進行過多的藝術處理。對于觀眾來說,剛剛接觸時覺得耳目一新,但造型設計己不符人生合當代主流的審美口味,缺乏生命力,難以持續流行。
再看同樣展現少數民族風上人情的云南本上電視動畫片《彩云南》,它講述了男孩小軒的奇遇并拯救世界的歷險故事,其中融入了云南的民間故事。風景名勝。少數民族文化和裝飾造型元素。在造型設計上,設計者并沒有完全照搬云南少數民族的人物和裝飾造型,而是運用少數民族造型思維進行重構。比如為了配合整體清新奇幻的裝飾風格,反派怪獸豬身上的尖刺可變為尖尖的樹葉,尾巴末端放大可形成一朵花。還有魔土手下的刺猖背上的刺像是柔軟的花瓣或是樹葉。在造型上普遍使用了夸張。變形。復合等少數民族裝飾藝術造型法并結合動畫創作求新求變的思維創作出怪物貓。怪物恐龍。魔土等形象。整部動畫片營造了一個五彩繽紛的奇幻世界,充滿各種新奇事物,這一點與少數民族的造型裝飾的目的不謀而合,即營造出一種理想化的浪漫世界。因此在《彩云南》這部動畫片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時代氣息,又能體會出少數民族文化的多彩和奇幻。
四、結語:借鑒與啟示
通過分析苗族刺繡造型觀,指導動畫造型設計,是提升動畫文化內涵的有效途徑,也是發揚貴州民間文化的一個有效途徑。動畫造型設計是動畫作品創作中的靈魂所在,如何將苗族裝飾造型觀在動畫造型設計中傳承。創新,這是需要我們研究的課題。將苗族裝飾藝術融入動畫創作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如可能出現將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元素生硬地結合,或者對傳統的程式化照搬使我們淪為拿來主義者等。因此我們必須在吸取民間傳統藝術的同時,把握時代脈搏,用現代的眼光發揚傳統。例如《功夫熊貓》在造型設計上有借鑒中國五行拳而塑造出的角色神奇五俠,也有發揮想象創作出的鴕鳥爸爸。來源于傳統又不局限于傳統是借鑒傳統的可行之道;來源于傳統,為現代人的價值觀和審美觀服務,是借鑒傳統的目的。
[關鍵詞]傳統文化元素;動畫造型;神韻
一、引言
中國有著豐富的民間傳統藝術,像國畫、京戲臉譜、皮影、剪紙、風箏、祥云圖案、彩陶、紫砂壺、瓷器,敦煌壁畫、如意、八卦等等,其絢麗多姿的表現內容和形式為中國早期動畫片的創作提供了生動的素材。出現了許多吸收傳統文化元素應用于動畫片造型設計的例子,如:《驕傲的將軍》中的人物造型借鑒京劇臉譜形式;《豬八戒吃西瓜》采用了民間剪紙藝術樣式,剪紙片《草人》模擬中國工筆花鳥畫的形式;《九色鹿》融合了敦煌壁畫藝術;1962年萬氏兄弟制作的蜚聲海內外的動畫電影《大鬧天官》,其主角孫悟空、玉皇大帝、巨靈神和四大天王等的造型設計吸收了中國傳統藝術中民間年畫、剪紙、京劇臉譜、門神等的形式風格,極具民族特征。巴黎《世界報》介紹說“《大鬧天宮》不但具有一般美國迪士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藝術又是迪士尼式的美術片所做不到,即它完美地表達了中國的傳統藝術風格”。而近年來一些動畫業界人士重新研究古老的皮影藝術應用于動畫創作、把傳統的水墨畫與三維技術相結合制作動畫片等等,也都賦予了動畫造型及動畫片強烈的民族文化特色和獨特的藝術感染力。
二、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動畫造型設計中的運用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應用于動畫造型設計,不僅僅表現在對傳統造型形式的引用、提煉,還包括對中國文化精神的領悟傳承。以現代的審美觀念對傳統造型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煉和運用,使動畫造型富有時代特色和民族個性,可以提升動畫作品的藝術品質和藝術感染力。在動畫角色造型里,“形體”和“色彩”是構成角色造型兩個要素,而“神韻”則是動畫造型通過“形”和“色”散發的內在精神文化特質。在進行造型創作時,注重對傳統文化元素“形”、“色”的借鑒和提煉,把握傳統文化精神內核賦予作品以個性鮮明的藝術神韻。
1.以“形”寫神
中國古老的文明孕育了燦爛的文化,儒家、道家等多家學派思想的浸,使得中國的傳統造型藝術具有獨特的東方魅力。“天人合一”是中國古典哲學的根本觀念之一,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對應的,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和事均應順乎自然規律,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藝術創作則是為了求得人與宇宙精神的和諧,故而與西方根深蒂固的人道精神和科學態度下所呈現的重寫實與再現的藝術形象不同,中國的傳統繪畫,在造型上不像西方繪畫那樣講究比例和透視的精確,而是主要憑目察心記,并在創作過程中總結積累經驗,如身體比例有“肩擔兩頭。立七坐五盤三半”之說,規范顏面的有“三庭五眼”,臉型則可用八個漢字概括,即“國、目、田、甲、由、申、用、風”,生動又形象。其表現形式不重“寫實”而重“寫意”,要“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不重客觀再現而重主觀表現。注重對物象整體造型的氣勢和神韻的營造,重視神的傳達而不被外形所囿。與西方所重視的“焦點透視”、“光影明暗”等不同,中國傳統藝術采用“散點透視”,講究“氣韻生動”,重視線的運用,以線條塑造物象的形體結構和體積,對線的把握和運用爐火純青,在造型上更注重平面化和裝飾性的處理,使形象富于形式美感和裝飾意味。力求“以形寫神”、“形神兼備”。這些傳統的造型觀念對于動畫角色造型設計有著很深的影響。
動畫角色造型中“形”的塑造,主要包括頭部、身體和動作的設計。對頭部的刻畫主要為對頭型、臉型和五官的描繪。在對五官的刻畫上,尤為注重眼睛的“傳神”作用。如動畫片《大鬧天宮》中孫悟空的造型,造型師對猴子進行了夸張變形及擬人化的塑造,借鑒了京劇臉譜的形式加以簡化,臉部的中央用紅色心形把眼睛、鼻子和嘴統一在一起,以簡練的線條概括嘴部,那雙炯炯有神的雙眼極富表情,傳達出角色的喜怒哀樂。頭上的軟皮帽顯示了猴子的頑皮與靈活,長腿細腰,短裝打扮顯示出猴子靈敏、機智、善武的個性特點。劇中人物的動作吸收了京戲的動作特征,具有很強的程式性和表現性。再如在動畫電影“中國學派”的開山之作《驕傲的將軍》當中,造型師對將軍的臉部也進行了京戲臉譜化的設計。在京劇里,像“將軍”這樣威武、粗獷、豪邁的人物。一般是屬于“凈”角,“凈”角是舞臺上具有獨特風格的人物類型。臉部化妝豐富多彩,俗稱“花臉”。《驕傲的將軍》里這個將軍臉部線條粗且頓挫分明,濃密的絡腮胡須,上揚的眉毛,倨傲的眼神,在京戲“大花臉”的基礎上進行夸張、簡化,顯示了將軍自信、固執、武斷的性格特征。
對于動畫造型,動作的設計也極為重要。造型的神韻也可通過角色的表情姿態等來傳達。片中角色的一舉一動、一招一式、一顰一笑不光演繹了劇情,體現片子的節奏及動作的流暢性,還展現了角色的個性神韻等。如《驕傲的將軍》里將軍的形體身段、動作造型也均以京戲里“凈”角所要求的粗線條勾勒,以突出扮演將軍的性格和聲勢。比如將軍得勝歸來,文武百官恭立迎候。將軍昂首挺胸,踱著方步,伴著鑼鼓的節奏,一步一頓地邁向慶功宴會的情景,仿佛是京戲里的大將出場,韻味十足。而在眾人的逢迎拍馬中,將軍的虛榮無限膨脹,沉湎于酒色歌舞不事操練武藝,所以外形日益臃腫,完全沒有了昔日的英武。片中食客師爺是一個腰仿佛永遠直不起來、溜須拍馬、滑稽調笑式的角色,以京戲里的“丑”角,即“小花臉”的造型出現,鼻梁上醒目的白色圖案強化了他狡猾、阿諛奉承的性格特征,其三角臉、白鼻子,夸張的表情動作,京味的念白腔調為全片增添了戲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