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工程檢測論文

工程檢測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工程檢測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工程檢測論文

工程檢測論文范文第1篇

1.1靜力負載檢測法

直接在樁基上逐級施加各種不同的負載,觀察樁基在負載下的位移情況,通過計算得出樁基的承載力水平,以此評價樁基的質量。一般多采用錨樁法,地錨法和孔底預壓法來進行靜力負載測量。

1.2超聲波脈沖檢測法

超聲波脈沖檢測法是從混凝土檢測中引申出來的檢測方法。基本原理是在樁基混凝土灌注長度方向上,安設一些專門的測量儀器以及管道,配備好超聲波接收裝置以及能量轉換裝置,測量過程中,超聲波探頭在管道中移動,通過儀器可以收集到不同深度下樁基橫截面灌注混凝土的部分性質參數,然后按照超聲波測量原理分析樁基的整體質量水平。

1.3鉆芯檢測法

鉆芯檢測法一般用于直徑比較大的鉆孔灌注樁基的檢測。在樁身上用地質鉆機在長度方向上取樣,對樣品進行檢測,并通過一定的計算方法來擬合整個樁基的質量。鉆芯檢測法可以檢測樁基的基本長度,檢測灌注混凝土的物理強度,樁底的基本沉渣情況,分辨樁體巖石的性狀,并且可以觀察樁體的基本完整程度。鉆芯檢測法的弊端主要在于消耗設備較多,周期長,如果采樣密度設置不合理,可能導致大量的資金浪費,所以一般抽查密度為總樁基數量的5%左右。

1.4其他方法

除了以上三種外,使用比較常見的就是射線檢測法。射線檢測法主要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的一些物理性質,通過不同混凝土條件下的輻射吸收量以及輻射散射等,判斷被輻射混凝土是否存在缺陷,存在何種缺陷。該方法需要選擇合適的放射性同位素作為放射源,使用放射性射線接收設備來檢測射線穿過混凝土的各項參數,以此來判斷樁基的質量。

2建筑工程中樁基檢測主要存在的問題

2.1施工工藝以及技術方面存在的問題

樁基檢測過程中,檢測數據應當能夠直接反映出樁基性能如何,而在一些測量過程中,對于檢測變量的控制不足,導致部分數據受到多個質量因素的影響,而無法直接的反映質量問題,或者對于質量問題的描述有偏差。技術上在使用低應變檢測法時,采集曲線一致性差,錘重和落距的選擇不夠精準,錘擊力不足,在分析時選擇的參數不合理,這些也都導致了樁基檢測時質量描述出現誤差。樁基檢測過程中,檢測數據應當能夠直接反映出樁基性能如何,而在一些測量過程中,對于檢測變量的控制不足,導致部分數據受到多個質量因素的影響,而無法直接的反映質量問題,或者對于質量問題的描述有偏差。

2.2施工條件以及環境方面存在的問題

很多建筑工程在樁基檢測后,報告內容不是很規范,不能反映出全部的問題,技術水平和基本結論可用性較差,不具有權威性和規范性。很多建筑工程中圖方便,雖然做了相關的檢測工作,但是檢測內容都有所不同,檢測工作的執行也缺少規范的約束,一些重要的觀測標準和設備精度,都極大的影響了最終的數據。而且在測量過程中,因為外部因素的影響需要重新測量,原有的記錄隨便修改,導致測量工作誤差比較大。檢測單位的專業技術水平很難保證,檢測工作的效果也受到影響,很多檢測單位因為檢測報告撰寫不夠完整,使得失去法律效率,不具有檢測資料的指導性,對工程質量的評估影響較大。

3解決策略的研究

3.1在靜力負荷檢測過程中

適當的改進平臺結構,提高檢測平臺的穩定性,適當降低平臺與樁基周邊的接觸面積,使應力滿足測量需求,確保平臺測量過程中不會因為平臺的狀態影響最終的測量數據。

3.2周期負載的頻率與負載作用時間需要一定的協調

較低的頻率作用較長的時間,能夠更好的擬合實際狀態,確保樁基土層性能與靜止狀態一直。同時,還可以采用試樁法,動靜結合進行周期負載的測量更為準確。

3.3政府部門主要加強對樁基測量工作的監督

制定相關的規定以法律條文,讓建筑工程能夠按照一定的行為規范進行檢測,確保樁基檢測工作能夠更加全面。如果檢測工作與實際驗收條件不符,應當不予驗收,在確定完全合格后才能批準后續的工作,這樣才能保證樁基檢測工作的統一性和規范性,嚴格保證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

3.4提高檢測單位的專業技術水平

在傳統樁基檢測方法應用的基礎上,不斷研究新的測量方法,提高測量精度和效率,同時引進先進的測量儀器,定期組織測量人員的技術培訓,保證上崗人員都具有相應的檢測工作資格,能夠按照行業規范以及技術要求進行測量,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4結語

工程檢測論文范文第2篇

無損檢測結果的評價具有對比性或相關性,即先對受檢對象進行無損檢測,然后對其進行破壞性檢測,再建立兩種檢測結果之間的相關關系,才有可能對無損檢測結果做出較為正確的評價。這一點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否則,如果不做這樣的檢測對比,則不管檢測的靈敏度有多高,所作的評價將沒有任何意義。即便如此,由于無損檢測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其檢測結果仍不一定十分可靠。所幸的是,無損檢測方法具有互容性,即對同一受檢對象可以采用不同的檢測方法。因此,還要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檢測并綜合比較,以提高檢測結果的可靠性。鑒于此,每個國家都相應的編制了各種結構或檢測方法的檢測鑒定標準與規范。

2常用的無損檢測技術

2.1回彈法

回彈法是表面硬度法的一種應用,主要通過測定混凝土表面硬度來推定抗壓強度。回彈儀由瑞士的E.Schmidt于1948年發明,其原理是用一個彈簧驅動的重錘,通過傳力桿彈擊混凝土表面,測出重錘的回彈值來推定混凝土強度。英國的Kolek論證了混凝土強度與壓痕直徑的關系,并用試驗驗證了回彈值與壓痕直徑的關系。而現在主要是通過試驗歸納直接建立混凝土強度與回彈值之間的經驗關系曲線。回彈法在我國的應用始于20世紀50年代,后經大量的研究與實踐應用,提出了適合我國實情的測強曲線及技術規程。該方法儀器構造簡單、測試方法易于掌握、攜帶便利、費用低廉、檢測效率較高。因而廣泛應用于檢驗混凝土的均勻性、對比混凝土質量是否達到特定要求、初步判斷混凝土質量出現問題的區域、推定混凝土的強度。

2.2超聲波檢測法

超聲波是以波的形式在彈性介質中傳播的機械波,其頻率高于20kHz,具有指向性好、對各種材料的穿透力強等特點,因此能應用于絕大部分材料。Sokolov于20世紀30年代開始了超聲波檢測的研究,40年代脈沖回波探傷儀器的問世,標志著超聲波檢測技術的應用成為現實。我國超聲波檢測技術應用于土木工程領域,始于20世紀50年代從英國引進UCT-2型混凝土超聲檢測儀。超聲波在傳播過程中,隨著傳播距離的增加,其能量將逐漸減弱,即超聲波衰減,其衰減程度與材料性質有關,如晶粒大小、缺陷密集程度等等。此外,在兩種介質界面超聲波將發生反射、透射和散射。因此,這些反射、透射或散射波在一定程度上攜帶有受檢對象厚度、內部缺陷及其所在位置等等信息。再有,超聲波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聲速)與介質的密度、配比(混凝土材料)等強度因素有關,所以聲速又與材料的強度聯系在一起。超聲波檢測技術應用于土木工程,必須解決兩個關鍵問題:超聲波的發射和接收(超聲換能器);尋找接收信號與檢測項目的相關性(數據處理)。國內外學者和工程技術人員為此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比較成熟的測試技術,編制了相應的檢測鑒定標準與規范。總體上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

(1)超聲波

的類型和產生超聲波技術的發展。目前可以根據需要發射不同類型的超聲波如縱波、橫波、瑞利波或蘭姆波(導波),而超聲波產生技術也由壓電陶瓷發展到電磁超聲、激光超聲、相控陣列、磁致伸縮超聲技術[5]。Wardany等用超聲瑞利波檢測了建成于1959年位于加拿大東部的兩個水工混凝土結構近表面的損傷情況,兩者使用了不同的混凝土粗骨料材質。李東生等則用超聲蘭姆波檢測了鋼筋混凝土結構界面脫粘分層情況,并分析了界面分層長度與蘭姆波能量衰減之間的關系。

(2)數據處理與儲存方法的發展

早期只是對聲速參量進行相關性分析,檢測數據也不易存儲,隨著數字技術、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信息數據的存儲極為方便,超聲成像技術也有了快速發展,并把振幅、頻率或波形逐漸納入相關性數據分析的行列。

(3)檢測技術的綜合應用

結合其它檢測方法對材料、構件或結構厚度、強度、缺陷等進行檢測。Kheder等利用縱波超聲回彈綜合法對混凝土構件強度進行了現場檢測。Beatrice等綜合超聲檢測、硬度計、濕度計等方法對那不勒斯的一座建于19世紀初的古老建筑的木屋架構件的剛度、強度、內部缺陷等進行了檢測。Machado等則用超聲波間接法實現了對營運中的海上木結構構件彎曲剛度和強度的檢測。沈先華利用超聲波檢測技術結合斜率法對某混凝土孔灌注樁缺陷進行了定性與定量評價。周茗如等聯合應用超聲檢測、人工敲擊和應變分析法對大型鋼管混凝土結構中混凝土與鋼管壁粘結情況的檢測評價。

2.3聲發射法

聲發射現象指的是物體因受外力或內應力的作用,在其內部缺陷處將產生應力集中而發生塑性變形,儲存大量的應變能,一旦裂紋產生或裂紋擴展,部分應變能就會以瞬時彈性應力波的形式向外釋放的現象。因物體內部裂紋的產生或擴展而產生的聲發射現象的彈性波頻率低,人們就做了大量的工作去研究如何能“聽”到這些聲發射現象,不僅要能“聽”到,而且要能知道在哪個地方發生、原因是什么、什么時間發生、危害有多大?這就是聲發射檢測。聲發射檢測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德國凱賽爾的研究,他首先發現金屬材料在變形中會產生聲發射現象,提出了聲發射不可逆效應即凱賽爾效應。隨后,其他國家的研究人員進一步探明了塑性變形的聲發射機制———位錯。1964年,美國率先將聲發射檢測技術應用于北極星導彈艙的檢測并獲得成功,此后該項技術得到快速發展。我國于1973年建成第一套聲發射試驗裝置,并先后研制了多種型號的聲發射檢測儀。直到80年代,隨著其它基礎性研究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基于小波分析和神經網絡的聲發射檢測技術才得以迅速發展。Rusch于1959年開啟了對混凝土聲發射信號研究的大門,并指出了混凝土材料凱賽爾效應的極限應力范圍。1970年Green對混凝土的彈性模量、泊松比和劈裂抗壓強度等進行了聲發射實時監測,并提出了可以應用聲發射技術對混凝土破壞的全過程實施監測。我國的董毓利等對混凝土受壓全過程聲發射特性進行了研究,并分析了聲發射信號首次產生及其后的強弱與試件應力變化之間的關系。陳兵等依據聲發射信號振幅分布特性,將聲發射信號劃分為不同區段,建立了聲發射信號與混凝土內部不同破壞機理之間的關系。如今,聲發射已應用于建筑、橋梁等混凝土結構的動態檢測和完整性評價,并在市政工程、橋梁、房屋建筑等工程中,聲發射技術也已成功地應用于混凝土框架、板的檢測。聲發射技術不僅在聲發射理論及數據處理方面有了大的發展,而且聲發射儀也從早期的模擬式單通道聲發展到目前的全數字化、全波形的多通道聲發射儀。然而,由于混凝土材料自身的復雜性,依然還有很多問題未能解決,如混凝土聲發射的機理、聲發射信號與混凝土力學參數間的相關性、混凝土的凱賽爾效應等等。

2.4聲振檢測法

聲振檢測法是指在外激勵作用下受檢對象產生機械振動,通過對振動特性參數的分析來評價其力學特性的檢測技術。在實際工程應用中,又分化出兩種方法:聲波反射法(低應變法)和沖擊回波法。聲波反射法根據檢測測量方法的不同也存在不同的應用,但在土木工程中應用較多的是單點激振單點測量的整體響應檢測。這種檢測方法的檢測原理是一維桿應力波理論,因而適用于對棒狀結構如梁柱等的檢測,土木工程中則多用于對基樁的完整性檢測。單點激振單點測量的整體響應檢測方法的優點是既經濟又簡便易行,缺點是:

(1)不能檢測出基樁的水平缺陷。

(2)只能對缺陷做出定性的評價,很難做到定量評價。

(3)只能檢測等直樁,對變截面樁、擴底樁易引起誤判。

(4)數據處理難度大,如降噪和反演分析。另外,這種檢測方法應用于對基樁的完整性檢測還有幾個問題亟需解答:

(1)彌散效應和橫向慣性效應

一維應力波理論的邊界條件要求彈性應力波波長要大于兩倍的桿徑及桿的長徑比大于5,否則會由于彌散和橫向慣性效應而產生三維問題。

(2)樁土相互作用對檢測結果影響

一維應力波理論要求桿是自由的,而實際工程中,樁是處于半無限的土體介質中,如果依然用一維應力波理論進行數據分析,檢測結果是否可靠。

(3)多處縮徑樁的檢測

截面的變化,就會引起廣義波阻抗的變化,彈性波會在該截面發生反射,所以對多處縮徑樁,彈性波就會在縮徑截面間來回反射,聲振檢測技術的另一種應用形式是沖擊回波法。1983年美國Cornell大學的Sansalone與美國國家標準局(NIST)的Carino首次提出沖擊回波法應用于對混凝土結構的缺陷檢測。在1984年的國際混凝土無損檢測會議上,加拿大的馬爾霍察認為沖擊回波法是“最有發展前途的現場檢測方法之一”。此后,Sansalone等利用FFT方法進一步將沖擊回波法由時域分析轉換到頻域分析,推進了沖擊回波法的應用與發展。如今,沖擊回波法已廣泛的應用于混凝土和瀝青混凝土結構的內部缺陷和厚度探測,特別是掃描式沖擊回波測試系統的問世。沖擊回波法是一種單面反射檢測技術,具有方便、快捷和直觀的優點。其檢測原理為:在受檢結構的表面施加沖擊力,以產生瞬態低頻應力波(含有縱波、橫波和面波),應力波向結構內部傳播,遇到缺陷和外部邊界時來回反射,引起結構表面產生相應的微小位移響應,并由安裝在表面的拾振器來采集這種響應數據,最后通過對信號的頻譜分析(主要是縱波)來測定受檢結構的彈性波速或結構厚度。沖擊回波法能精確檢測厚度在2m以內的混凝土厚度及其內部缺陷(如空洞、蜂窩、離析等)。此外,它還可以檢測鋼筋混凝土結構保護層厚度、內部缺陷的位置、開放性表面裂縫深度及混凝土強度等。我國對沖擊回波法也做了大量的應用研究。如周先雁等用沖擊回波法對橋梁箱梁孔道灌漿質量進行了檢測,根據P波在鋼絞線和空洞處的不同反射特性判斷孔道內部是否存在缺陷。傅翔等對隧洞混凝土襯砌厚度進行了沖擊回波法測量,并對混凝土的固結灌漿效果和分層澆注黏結質量進行了檢測。

2.5紅外熱成像檢測法

20世紀60年代,美國就已經開始對紅外熱成像技術應用進行研究,20世紀70年代末,紅外熱成像技術已被用于診斷建筑物的熱損耗、屋頂滲水、圍墻缺陷以及查找路面的次表面缺陷等。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晚,到90年代初才有學者將紅外熱像診斷技術和土木工程結合起來,對建筑物的熱損耗、建筑材料缺陷的探測和建筑外墻施工質量等進行了初步的應用研究[24]。紅外線是介于可見紅光和微波間的電磁波,它的波長范圍在0.76~1000μm之間,而其中只有3~5μm和8~14μm的波段能很好地透過,紅外探測儀正是利用這個波段來實現探測。任何高于絕對零度的物體都會輻射紅外線,而物體內部存在的裂縫或缺陷會改變物體的熱傳導,使物體表面的溫度分布不均勻。紅外熱成像技術是借助紅外熱像儀探測物體各部分輻射的紅外線能量,由物體表面的溫度場分布情況形成熱像圖來直觀的顯示材料、結構物等內部缺陷的一種非接觸式的無損檢測技術,也被稱為紅外掃描測試技術。它可以檢測出物體內部缺陷的位置,并具有快速、非接觸、大面積地掃查檢測物表面,而不損傷檢測物,且結果直觀形象,易于實現自動化和實時觀測的優點。紅外熱像檢測應用于土木工程,前景十分廣泛,研究的熱點集中在對紅外熱像獲取的熱源的改進、缺陷深度、大小的定量化研究以及如何把研究成果運用到復雜的實際工程當中,并發展了一些新的技術,如鎖相熱成像和紅外斷層成像技術。

2.6雷達檢測法

工程探地雷達是用頻率介于10~2000MHz的寬頻脈沖電磁波來確定工程結構或介質分布的技術。雷達監測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發射天線向受檢體發射寬頻帶短脈沖形式的電磁波,該電磁波進入介質內部后,經內部界面反射后回到表面,再由接收電線接收回波信號。由于電磁波在介質中傳播時,其路徑、電磁場強度及波形隨所通過的介質的電性性質及幾何形態發生變化,因此反射回波攜帶有受檢體內部結構信息,就可依據接收到的反射回波的雙程走時、幅度、相位等信息對目標介質結構進行準確描述。探地雷達無損探測技術可用于混凝土內部缺陷、鋼筋的分布檢測,公路工程中路面結構層厚度檢測,裂縫和裂縫擴展的識別。其優點是:探地雷達法可迅速對被測結構進行掃描,適用于結構物大面積快速掃測。

2.7其它檢測技術

由麥克斯韋的電磁感應理論可知,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能夠影響電磁場,因此可以利用磁測法來檢測鋼筋的位置或混凝土包覆層的厚度。文獻介紹了英國相關標準對磁測法的認識:磁測法對配筋少的混凝土構件,能得到滿意的結果;而對于配筋多的構件,其它鋼筋的影響不能忽略,而當溫度低于0℃時,效果相反。相應于磁測法,還有電測法。電測法主要是用來估計現場混凝土中鋼筋銹蝕程度和測量混凝土路面厚度的一種無損檢測方法。文獻還介紹了微波吸收技術。微波是一種電磁波,具有電磁波的反射、衍射和吸收等性質,而水對微波有吸收性,因此被用于測定混凝土的濕度。

3總結與展望

應用于土木工程中的無損檢測方法很多,各自都有其優缺點,在選擇時要根據場地、條件、材質及施工工藝,并能對缺陷的種類、性質等有充分的估計后,才能選擇出合適的檢測方法。同樣的。對檢測結果的評價,要盡量綜合更多的信息,要清晰無損檢測結果只能作為評定質量或剩余抗力的依據之一,不能僅憑檢測結果做出片面的結論。伴隨著建筑業的發展,土木工程領域不斷面對新結構、新材料和新施工工藝,這給無損檢測技術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提出新的挑戰,概括起來有四個方面:

(1)無損檢測理論的發展要適應實際的需要;

(2)綠色、環保、節能;

(3)檢測儀器的數字化、智能化;

工程檢測論文范文第3篇

1)試驗檢測工作是公路建設質量的重要保證

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試驗檢測工作,對建設過程中所需的材料、設備、人力物力等進行科學系統分析,對原材料的質量進行嚴格檢測控制,并且根據檢測數據對建設過程的工藝流程進行現場評定,發現問題及時尋找原因,解決問題。這樣在最基本的工作環節充分保證公路工程建設質……

2)試驗檢測工作可以有效的減少公路建設成本

在公路工程開工前,需要依據試驗檢測的內容來選擇質量較好的原材料,最好做到就近原則,這樣可以適當降低采購和運輸成本,在工程開工之前,我們可以根據試驗檢測工作來選取質量優秀的原材料,原材料的選取要做到就地就近原則,只要檢測質量過關,盡量減少采購和運輸成本,促進施工過程中原材料的有效利用。

3)試驗檢測工作有利于公路建設過程中新技術、新工藝的推廣

在公路建設過程中,我們可以對新工藝、新技術進行科學的驗證,以檢測數據為依據,判斷他們的經濟性、可行性和實際應用效果,為今后的工作積累相關經驗,提高工程質量。

4)試驗檢測工作可以客觀有效評價

公路施工質量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竣工后的驗收工作都直接關系到工程施工的整體質量。試驗檢測工作以實際測得的數據為基礎,為施工質量的客觀評價,提供強有力的證據。

2公路試驗檢測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壓實度檢測問題壓實度

檢測不準確是制約公路工程建設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目前試驗檢驗工作領域的熱點問題。目前,我國公路工程試驗檢測中,對路基壓實度的檢測普遍采用15cm的灌砂筒作為檢測工具,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對公路工程施工進度有一定的影響。與此同時,標準砂的檢測缺乏嚴格的標準,試驗數據管理的隨意性較強,難以將數據誤差限制在可控范圍內。

2.2混凝土檢測問題

2.2.1混凝土強度檢測問題

許多試驗檢測人員對混凝土強度檢測重視不足。現階段我國的公路混凝土試驗仍舊以臺帳格式為主,試驗檢測人員在檢測中不少人依舊憑借經驗辦事,工作態度不認真,導致試驗檢測的數據準確性難以保證。

2.2.2混凝土試壓檢測問題

混凝土試壓檢測操作的規范性不足,許多檢測人員不重視對現場實際情況的觀察和考慮,依賴以往經驗確定相應參數,導致混凝土對地面沖擊量過大,對路面質量造成不良影響。

3對公路工程試驗檢測質量控制的探討

3.1壓實度檢測提升壓實度檢測準確性的關鍵

在于制定科學的標準砂使用規程,應做到以下幾點。

1)標準砂的使用

必須得到全程的關注和記錄,一天中應規定幾個時間點,對標準砂的使用情況和相應參數進行如實記錄,即使當天的天氣情況沒有變化,也應對相關數據進行準確記錄,這樣一來才能在灌砂記錄中快速明確灌砂時間和濃度,既便于調節灌砂含水量,又可對壓實檢測結果的審核提供可靠的依據。

2)每一次試驗數據都應得到如實記錄

最后再進行統一梳理匯總,但切忌對多次試驗結果進行簡單地平均,應認真分析每組數據的可靠性,對偏差較大的數據成因進行深刻分析,再得到可靠的檢驗結果。

3.2混凝土檢測

1)首先混凝土的檢測

應從鋼筋的試驗開始,建立健全鋼筋試驗的臺帳體制,有針對性的對現有的混凝土試驗臺帳繁復、累贅等問題進行管理分析,提升鋼筋試驗臺賬制度的規范性和系統性。

2)應積極研究和引進新檢測技術

目前,公路工程混凝土試驗檢測中常見的方法包括標養試塊檢測評價法、回彈法、超聲回彈綜合法、鉆芯檢測法等。實際檢測工作中,應結合工程設計要求和試驗檢測條件靈活選擇和搭配混凝土檢測方法,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混凝土檢測結果的可靠性。

3)路面試驗檢測對于竣工的高速公路分項工程

還需要進行路面試驗檢測以衡量高速公路質量是否滿足實際投運標準。公路路面的試驗檢測內容主要包括:路面厚度、路面抗滑性等指標。其中,路面厚度可以采用鉆孔法進行測試;對于路面抗滑性則可以采取擺式儀來進行技術檢測。

4)彎沉試驗檢測作為考量

公路工程質量的主要指標,回彈彎沉特性在公路路面上的檢測十分重要。當下,我國測量高速公路彎沉指標的方法有三種:貝克曼梁檢驗法、自動彎沉儀法、落錘式彎沉儀測定,但現下貝克曼梁法在實際中使用較多。工程質量總以彎沉數據作為判斷依據,當測定數據小于或等于規定和設計要求的彎沉值時,才可斷定該段的施工質量已達到設定的目標或標準,可以對局部或整體項目工程做竣工驗收工作。

5)建立健全試驗檢測工作的規章制度

公路試驗檢測需要建立一套科學完善,行之有效的崗位責任制度,規范工作標準,主要包含:檢測工作規范;崗位職責;考勤及獎懲制度;試驗設備的維護管理;公路檢測儀器的操作制度;技術資料的管理和保密制度;試驗儀器的保養制度;實驗室管理制度和應急預案等,這樣才能使公路試驗檢測工作做到有據可依,有章可循。

6)對路用材料的質量控制

在公路養護中,必須對養護的材料、成品或者是半成品的材料(如填料、砂石、水泥、鋼筋預制構件等)進行檢驗,通過試驗查看其是否符合公路養護的相關技術規定和質量的標準,經過檢驗合格后方可對材料進行使用。而采取這樣方式的目的則主要是因為公路養護施工與一般的施工相比,在細節的處理方面則顯得更為具體和嚴謹。此外,在進行施工的時候,必須向監理單位提供相關的報告證明,并預留材料樣本。而針對在施工過程中出現的新工藝、新材料等,則必須嚴格對其先試驗測試,再進行推廣。

4結語

工程檢測論文范文第4篇

1.1基本原理

超聲回彈綜合法是利用聲速和回彈這兩個物理量來推定混凝土強度。聲速主要反映材料的密實度,而密實度與材料強度有關。回彈值則反映了材料的表面硬度,而硬度也與強度有關,因此能確切地反映混凝土表面(深3cm左右)的狀態。測得兩個指標后,利用已建立起來的測強公式推算該測區混凝土強度。

1.2測試方法及注意事項

1.2.1測試方法選擇根據構件的幾何形狀、所處環境、尺寸大小以及所能提供的測試表面等條件,選用不同的超聲測試方法:

(1)對測法。當混凝土被測部位能提供一對相互平行的測試表面時,可采用對測法檢測。例如檢測一般混凝土柱、梁等構件;

(2)角測法。當混凝土被測部位只能提供兩個相鄰表面時,雖然無法進行對測,但可以采用丁角方法檢測。例如檢測旁邊存在障礙物的混凝土柱子;

(3)平測法。當混凝土被測部位只能提供一個測試表面時,可采用平測法檢測。

1.2.2超聲平測法測區布置及測試注意事項

(1)應在構件上均勻布置測區,每個構件上測區數不應少于10個;

(2)為了避開鋼筋的影響,布置平測超聲測點時,應使發射(F)和接收(S)換能器的連線與測點附近鋼筋軸線保持一定夾角,一般控制在40°~50°,對預應力混凝土梁體,還應完全避開預應力孔道的位置;

(3)平測時測距宜保持在200~500mm;

(4)宜采用在每測區畫方格網的方法控制測距,且最好給兩換能器配備合適的定位設施,以避免測距的誤差導致最終結果不準,尤其是在測量求平測聲速修正系數相關的一系列聲時值時。

1.3數據的處理分析

1.3.1混凝土聲速計算與修正平測時某測點的聲速應按式(1)計算,精確至0.01km/s。vi=li/(ti-t0)(1)式中:vi———第i點平測聲速值(km/s);li———第i點F、S換能器中心之間的距離(mm);ti———第i點聲時讀數;t0———聲時初讀數(sμ)。平測修正后的混凝土中聲速代表值應按式(2)計算,精確至0.01km/sva=(λ∑vi)/n(2)式中:va———為平測修正后的平測時混凝土中聲速代表值(km/s);∑vi——為該測區各測點的平測聲速值之和(km/s);n———為該測區的測點數量;λ———為平測聲速修正系數。測試面修正后的混凝土中聲速代表值應按式(3)計算,精確至0.01km/s。v=βva(3)式中:v———修正后的平測時混凝土中聲速代表值(km/s);β———超聲測試面的聲速修正系數,頂面平測為1.05,底面平測為0.95,測面1.0。在進行超聲波平測時,測區混凝土聲速的確定要根據所測構件測試面的實際情況求出修正系數λ,先對平測聲速進行適當修正后,再進行混凝土強度計算,不能盲目套用某種修正方法或某一修正系數,否則會引起較大誤差。實際工程檢測中,如有條件在同一測試部位做平測和對測比較,可求出實際修正系數,按實測修正系數λ對平測聲速進行修正。當無條件做對比測試時,可選取有代表性的部位,依次改變發射和接收換能器之間的距離(如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mm)進行平測,逐點讀取相應聲時值,然后以測距li與對應聲時ti求回歸方程l=a+bt,其中回歸系數b相當于對測時的混凝土聲速Vd,然后以Vd與各測點聲速的平均值Vm進行比較,求出該狀態下的平測聲速修正系數λ。

1.3.2混凝土強度換算測區混凝土強度的換算應優先采用地區測強曲線,若無地區測強曲線,可采用全國統一測區混凝土強度換算表換算。

1.3.3混凝土強度推定構件測區數少于10個時,按式(4)計算。fcu.e=fcuc.min(4)式中:fcuc.min———構件最小的測區混凝土抗壓強度換算值(MPa);fcu.e———構件的混凝土抗壓強度推定值(MPa)。構件測區數不小于10個或按批量檢測時,按式(5)計算。fcu.e=mfcuc-1.645sfcuc(5)式中:mfcuc———構件測區混凝土抗壓強度換算值的平均值(MPa);sfccu———構件測區混凝土抗壓強度換算值的標準差(MPa)。出現下述三種情況時,構件不能按批推定強度,應全部按單個構件檢測推定強度。

(1)該批構件混凝土強度平均值小于25.0MPa,標準差sfccu>4.50MPa;

(2)該批構件混凝土強度平均值在25.0~50.0Ma,標準差sfccu>5.50MPa;

(3)該批構件混凝土強度平均值大于50.0MPa,標準差sfccu>6.50MPa。

1.4超聲回彈綜合法的特點

與單一回彈法相比,綜合法測試精度高、適用范圍廣、能夠較全面地反映結構混凝土的實際質量等優點。平測法只能反映淺層混凝土的質量,對于厚度較大的板式結構(如混凝土承臺、筏板等)不宜用平測法,可沿結構表面每間隔一定距離鉆一個φ40~φ50mm的超聲測試孔,用徑向振動式換能器進行聲速測量。影響超聲波聲速的因素很多,如混凝土的砂率、混凝土的坍落度、石料比重、測距、溫度等。為了提高綜合法所測結果的準確性,不同地區宜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試驗研究得出該地區的各種聲速影響因素的程度,從而在推定混凝土強度之前對聲速進行修正,以提高最終結果的準確性。

2鉆芯法

2.1基本原理

鉆芯法是利用專用鉆芯機從被檢測的結構或構件上直接鉆取圓柱型的混凝土芯樣,并根據芯樣的抗壓試驗強度來推定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是較為直觀可靠的檢測混凝土強度或觀察混凝土內部質量的局部半破損現場檢測方法。相對于非破損法和其他半破損法而言,鉆芯法由于具有不受混凝土齡期限值、測試結果誤差范圍小、直觀、能真實地反映混凝土強度等諸多優點,在實際工程中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鉆芯會造成結構或構件的局部破壞,因此其測點的數量受到嚴格的限制,不可在構件上普遍使用。

2.2鉆芯位置

芯樣應在結構或構件的下列部位鉆取:結構或構件受力較小的部位;混凝土強度質量具有代表性的部位;便于鉆芯機安放與操作的部位;避開主筋、預埋件和管線的位置,并盡量避開其它鋼筋;用鉆芯法和其他方法綜合測定強度時,鉆芯部位應有該方法的測區或在其測區附近。固定鉆機鉆取芯樣,取出芯樣進行編號,并記錄被取芯樣的構件名稱、位置和方向。結構物的芯樣鉆取后所留下孔洞應及時進行修補,以保證其正常工作。

2.3芯樣試件處理

芯樣應為公稱直徑100mm、高徑比為1:1的混凝土圓柱體試件。芯樣試件內不應含有鋼筋。如不能滿足此項要求,每個試件內最多只允許含有二根直徑小于10mm的鋼筋,且鋼筋應與芯樣軸線基本垂直并不得露出端面。小直徑芯樣不得帶有鋼筋。芯樣外觀尺寸對強度的影響主要取決于端面的平整度、平行度和垂直度。鋸切后的芯樣,當不能滿足平整度及垂直度要求時,應進行端面補平加工,補平層與芯樣層要結合牢固,以使受壓時的補平層與芯樣的結合面不提前破壞。芯樣試件一般應在自然干燥的狀態下進行試驗。當結構工作條件比較潮濕,需要確定潮濕狀態下混凝土的強度時,芯樣試件宜在20℃±5℃的清水中浸泡40~48h,從水中取出后立即進行試驗。

2.4芯樣試件的試驗和抗壓強度值的計算

芯樣試件進行抗壓試驗時,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GB/T50081中對立方體試塊抗壓試驗方法進行。芯樣試件的混凝土抗壓強度可按式(6)計算:fcu,cor=Fc/A(6)式中:fcu,cor———芯樣試件的混凝土抗壓強度值(MPa);Fc———芯樣試件的抗壓試驗測得的最大壓力(N);A———芯樣試件抗壓截面面積(mm2)。檢測批混凝土強度推定區間的確定方法:由于抽樣檢測必然存在著抽樣不確定性,給出確定的推定值必然與檢測批混凝土強度值的真值存在偏差,因此給出一個推定區間更為合理。推定區間是對檢測批混凝土強度真值的估計區間。鉆芯確定單個構件的混凝土強度推定值時,有效芯樣試件的數量不應少于3個;對于較小構件,有效芯樣試件的數量不得少于2個。單個構件的混凝土強度推定值不再進行數據的舍棄,而應按有效芯樣試件混凝土抗壓強度值中的最小值確定。

2.5鉆芯法的特點

鉆芯法直接從結構或構件上鉆芯樣,根據芯樣試壓強度推定結構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不受混凝土齡期和碳化深度影響,直觀、可靠、精度高。但是,鉆芯及芯樣加工需要專用的配套設備和較長時間,且對鑒定結構有局部損傷,需要修補,且成本較高。

3工程實例

某市新建鄉道橋梁工程,設計采用混凝土墻式護欄,設計強度C30。在施工質量控制過程中,發現有17座橋梁的墻式護欄的標準立方體試件標準養護28d抗壓強度不合格。受建設單位委托,對這17座中小橋梁的混凝土墻式護欄進行了混凝土強度專項檢測。考慮到單一檢測方法的局限性,采用了回彈法、超聲回彈綜合法、鉆芯法三種方法進行了檢測。全部17個混凝土構件均采用回彈法測強,其中5個構件的標準立方體試塊及回彈法檢測結果都顯示強度誤差較大的,又進行了鉆芯法檢測,另外12個構件除了回彈法檢測外,還采用了超聲回彈綜合法檢測。使用儀器有:回彈儀、混凝土碳化深度測量儀、NM-4A非金屬超聲波檢測儀、多功能混凝土鉆孔取芯機、切割機、液壓萬能試驗機、鋼直尺、游標卡尺等。從實驗結果可以看出,各種檢測而方法所得的混凝土強度都有一定差異。回彈法與超聲回彈綜合法測得的混凝土強度值離散性較大。超聲回彈綜合法較回彈法測得的混凝土強度值較略高。根據施工記錄,五個采用鉆芯法的構件為冬季氣溫較低時施工,且現場保溫措施不當。對該五個構件采用回彈法所測得的強度值相對較低,采用鉆芯法測得的強度值均較回彈法的測值略高。鉆芯法能較為接近的反映混凝土的實際強度狀況;回彈法對表面有一定劣化的混凝土構件,所測的強度值偏低,不能準確反映構件內部混凝土的實際情況;鉆芯法可以作為回彈法的良好補充。由于混凝土濕度和齡期對測得的聲速值和回彈值均有較大影響,當混凝土齡期較長時,聲速值偏低而回彈值偏高。試驗表明采用超聲回彈綜合法來推算混凝土強度時,可以互相彌補不足,能較全面地反映混凝土的質量情況,相互抵消影響因素的干擾。因此,測試精度高,可靠性大,適用范圍廣,尤其對已失去混凝土原始資料的長齡期構件。

4體會

工程檢測論文范文第5篇

(1)檢測市場不完善。從當前情況看,很多建設或施工單位不是真正重視質量檢測工作,只是想利用檢測資料應付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質量監督機構的檢查或驗收。檢測行為過度市場化,導致很多檢測單位被動接受委托。出于經濟利益的考慮,不能確保檢測公正,對檢測內容和數據進行隨意更改,迎合施工單位的不合理要求。

(2)檢測人員專業素質不高。從當前情況看,很多監測人員專業理論知識不強,很多人員都不是建筑材料或土木工程等相關專業畢業的,而是從其他專業畢業的。影響了他們對檢測知識理解或檢測技能掌握,在進行操作的時候,專業技能差,對檢測工作造成影響。

(3)檢測機構。內部管理缺少科學性和系統性。如在對樣品進行檢測的時候,沒有措施對這一流程進行監督和管理,在實際活動過程中存在很多漏洞,影響檢測結果的可靠性。又比如,檢測人員在對材料進行抽樣檢測的時候,不能嚴格依據規范和材料要求對樣品數量進行正確抽取;有的施工單位送檢的材料樣品與實際進場的材料不同,檢測報告的結論難以代表實際施工中的材料質量。另外,一些質量檢測的相關人員會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無法確定樣品真實性。有的時候,一些施工單位為了應付,會提前對樣品加工,使其滿足檢測的要求,但是檢測人員是無法對樣品全程進行跟蹤取樣的。

2標準體系

在建筑工程中,為了使質量檢測實現標準化,就要構建標準體系。

(1)總體系分析。總體系主要包括四點:一是基礎標準,二是服務標準,三是技術標準,四是方法標準:

①基礎標準。主要分為術語標準以及符號標識標準和分類標準等。它的指導意義具有廣泛性,能夠普遍使用,在一定范圍中能夠被當作別的標準的基礎;

②技術標準。主要針對的是建筑工程中的各項技術事項,為了使其實現協調性和統一性,制定了這種標準,它是當前質量檢測實現標準化的一個重要內容;

③方法標準。主要針對的是檢測方法以及監測工具和檢測流程,為了保證其協調性和統一性,制定這項標準;

④服務標準。主要針對的是和服務對象接觸的服務活動,因為這項工作是生產性的服務業,因此,要制定服務標準,從而使服務質量得到提升。

(2)分體系分析。總體系下還有兩個分體系:一是專項檢測;二是見證取樣檢測:

①專項檢測。這一標準分體系還包括四個標準子體系:一是主體結構工程,二是地基基礎工程,三是鋼結構工程,四是幕墻工程。在現場對主體結構工程進行檢測的相關標準主要有砌體強度、鋼筋保護層具體厚度、預制構件性能、砂漿、混凝土、后置埋件相關力學性能等檢測標準。對地基基礎工程進行檢測的相關標準主要有樁承載力、樁身完整性、地基承載力、錨桿鎖定力等檢測標準。對鋼結構工程進行檢測的相關標準主要有防腐和防火涂裝、焊接質量、結構節點、緊固標準件力學性能、變形等檢測標準。對幕墻結構進行檢測的相關標準主要有水密性、風壓變形性、氣密性、層間變位性能等檢測標準;

②見證取樣檢測。這一分體系中的子體系主要有八個:一是鋼筋力學性能,二是水泥物理力學性能,三是混凝土和砂漿的強度,四是混凝土摻加劑,五是簡易土工試驗,六是瀝青與其混合料檢驗,七是砂和石的檢驗,八是預應力鋼絞線以及錨夾具相關檢驗標準等。

3使質量檢測工作實現標準化的有效措施

(1)提升質量檢測的意識。當前,在建筑工程相關監測行業中,質量管理經驗比較少,缺少質量體系進行制約,導致檢測機構缺少質量意識,質量檢測工作往往流于表面,不能體現其嚴肅性以及權威性和公正性。當前,我國檢測行業和其他國家相比要落后得多,為了實現和國際的接軌,要依據國際上的實驗室相關管理要求,借鑒國外的管理經驗,做好質量管理工作,確保其全面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盲目進行模仿,要依據我國的國情,不斷對相關知識進行學習,通過實踐進行探索,將質量管理的有效方案制定出來,提升質量意識,這樣檢測人員就能主動對質量進行控制。

(2)為了使行業實現標準化,對其推進策略進行研究。對于建筑工程而言,質量檢測行業提供的專業技術服務具有特殊性,首先,要有較強的專業性和技術性,其次,要有服務行業的相關屬性,還要保持公正性和權威性。這個行業具有特殊性,因此,需要進一步研究,確定其發展路徑,建立工作機制,實現標準化,利用有效模式推進,最終將質量檢測行業在標準化工作方面的相關推進策略確定好,保證標準化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3)對服務標準進行修訂,使服務質量得到提升。從我國實際情況看,很多檢測行業對嚴肅性以及公正性進行重視,而沒有對服務性加以重視。一些機構認為在保持檢測公平的同時是不能讓客戶滿意的。但是在國外,很多檢測機構能夠同時保持公平性以及服務性。如果檢測合格,那么客戶就會滿意。但是如果檢測并不合格,那么在確保公平的同時要和客戶溝通,制定改造方案,解答客戶問題。檢測機構只有保持好的態度以及服務質量與信用,才能在競爭中保持優勢地位,不斷擴大規模。對服務行業而言,一定要確保良好的服務,才能突破,積蓄力量和世界之間接軌。

(4)對人才隊伍進行建設。對于建筑工程相關質量檢測工作來說,人才是促使其實現標準化的一個重要要素。因此,要在這一行業中,做好人才培養工作,利用標準化培訓以及工程師制度的建立等方式,對專業技術人才進行培養,他們不但要熟悉質量檢測工作,還要懂標準化。只有這樣才能給檢測行業標準化的實現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

4結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都县| 乌拉特前旗| 永兴县| 南宫市| 张家口市| 定州市| 天台县| 土默特左旗| 洪江市| 竹山县| 上虞市| 资阳市| 河津市| 南平市| 汽车| 沙雅县| 德江县| 丰原市| 彩票| 武功县| 房产| 定边县| 永寿县| 衡南县| 文登市| 烟台市| 天长市| 佳木斯市| 岱山县| 资讯 | 廊坊市| 阳谷县| 清河县| 瓮安县| 临沧市| 隆子县| 自贡市| 盐亭县| 繁峙县| 陆丰市| 三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