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建筑幕墻論文

建筑幕墻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建筑幕墻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建筑幕墻論文

建筑幕墻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自然通風數值模擬中庭

1.引言

空調的應用為人們創造了舒適的室內環境,但也帶來了一些問題;首先,空調建筑的密閉性較好,當新風量不足時,室內空氣品質(IAQ)惡化會導致病態建筑綜合癥(SBA);其次,大量的空調器加劇了城市熱島效應,造成室外空氣熱環境惡化;再次,空調器的普及使建筑能耗有較大的增長趨勢。

因此隨著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同時發展生態建筑也是大勢所趨,自然通風這項古老的技術重新得到了重視。合理利用自然通風能取代或部分取代傳統制冷空調系統,不僅能不消耗不可再生能源實現有效被動式制冷,改善室內熱環境;而且能提供新鮮、清潔的自然空氣,改善室內空氣品質,有利于人的身體健康,滿足人們心理上親近自然,回歸自然的需求。采用雙層玻璃幕墻可以進行有效的自然通風。

雙層玻璃幕墻又稱動態幕墻,兩層玻璃之間的距離為20mm~500mm,利用“煙囪、熱流道”效應,氣流在兩層玻璃幕墻中間由下向上循環,帶走外面一層玻璃幕墻太陽輻射的能量,達到隔熱、保溫、節能、環保的功效。按照不同的通風原理雙層玻璃幕墻可分為:整體式、廊道式、通道式和箱體式。雙層玻璃幕墻具有多項功能:減少風及惡劣氣候的影響、提高隔音能力、充分利用太陽能、使用自然通風使空調使用率降至最低。本文主要研究其自然通風的功能及效果。

2.研究對象及技術路線

2.1研究對象

本文中研究對象為采用雙層玻璃幕墻帶中庭的辦公建筑,共6層,外形結構見圖1,幕墻結構見圖2:

圖1建筑外形圖圖2廊道式雙層幕墻局部放大圖

該幕墻為廊道式雙層幕墻,每層設置通風道,層間水平有分隔,無垂直換氣通道,自然通風的路徑為:

這類建筑室內環境易受太陽輻射影響,同時其空間高度高,上下溫差大,這對預測帶來很大困難,隨著計算機及流體力學的發展,三維CFD模擬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它即可以滿足大型建筑多空間多開口的自然通風設計要求,又能精確預測各設計室內的空氣速度場和溫度分布,因此本文在滿足頂層室內熱環境的基礎上設計了屋頂排風天窗面積,并在此基礎上利用CFD對該建筑的局部房間室內熱環境進行了數值模擬。

2.2技術路線

自然通風一般采用風壓或者熱壓,中庭建筑的“煙囪效應”就是利用建筑內部的熱壓作用,由于室外風速和風向是經常變化的,因而風壓作用不是一個可靠的穩定因素,所以本文進行模擬計算時進行了簡化,僅考慮熱壓下的自然通風。

熱壓通風,是利用建筑內部由于空氣密度不同,熱空氣趨于上升,而冷空氣趨向下降的特點。熱壓作用與進風口和出風口的高度差,以及室內外空氣溫度差存在著密切的關系:高度差愈大,溫度差愈大,則熱壓通風的效果愈明顯。因而大樓各樓層(共6層)的進風量隨樓層高度的增加而減小,基于這種情況考慮,在滿足6樓室內熱環境的要求下,設計屋頂側窗面積。基本技術路線見圖3:

圖3基本技術路線

3.房間的計算數學模型

3.1物理模型

(a)(b)(c)

圖4計算物理模型

a:一個通風口b:兩個通風口c:整條通風口

如圖房間長11.1m,寬8.4m,高2.9m;房間內發熱量包括人員、燈光及設備,圖中3個長方體代表房間的人員及設備,頂部設9盞燈;圖形左下角為三個雙層玻璃幕墻進風口,均為1400mm×300mm,房間右上側為通風口,通風口面積見表1。

3.2基本參數計算

3.2.1計算室外氣溫為20℃時,6樓達到熱舒適性要求的最低進口風速

(1)

式中:—6樓的室內發熱量,W;

—空氣比熱,=1010J/kg.℃;

—室外空氣的密度,溫度為20℃,kg/m3;

—通風氣流的溫度差,℃;

—6樓的進風口面積,m2.

計算得到m/s

3.2.2計算中和面的高度

根據(2)

式中:-進風窗口的流量系數(取0.35);

-室內外空氣的密度差,kg/m3;

-頂層進風口的中心高度,m;

—中和面的高度,m.

計算得到m

根據中和面高度計算各樓層進風速度,并根據回風口風速范圍[3]計算房間通風口面積,計算結果如表1所示:

表1各樓層進風速度及房間通風口面積樓層

2樓

3樓

4樓

5樓

6樓

進風速度(m/s)

0.772

0.683

0.581

0.457

0.299

房間通風口面積

(mm×mm)

1000×400

800×400

800×400

800×400

800×250

注:1樓為開放式大堂

3.3控制方程

模擬房間內的氣流屬于非穩態的三維不可壓縮紊流流動,因此在計算中采用當前在計算房間氣流時最常用的模型。模型所遵守的偏微分方程的向量表示如下:

連續性方程:(3)

動量方程:(4)

紊流能量傳遞方程:(5)

紊流能量耗散方程:(6)

能量方程:(7)

上式列表中,;i=1,2,3;j=1,2,3;為速度,為密度,為分子粘性系數,為紊動能,為紊動能耗散率。模型中的經驗常數可按表2取。

表2模型中的經驗常數取值

0.09

1.44

1.92

1.3

1.3

0.9

4.模擬計算及結果

室外氣象參數及室內負荷大小直接影響房間的室內熱環境,由于大樓頂層的自然通風量最小,室內熱環境最惡劣,因此以頂層房間為研究對象,研究內容如下:

(1)不同大小的室內通風口,房間的溫度場和速度場分布

(2)不同室外溫度,不同室內發熱量,6樓的溫度場分布

4.1不同大小的室內通風口,房間的溫度場及速度場分布

計算工況:室外溫度為20℃,室內發熱量為50W/m2;比較房間設置一個800mm×250mm通風口,兩個800mm×250mm通風口,及一個8400mm×250mm通風口的室內溫度場和速度場

(1)一個通風口:z=1.5m處的溫度場和速度場

圖5az=1.5m剖面溫度場示意圖單位:K圖5bz=1.5m剖面速度場示意圖單位:m/s

(2)兩個通風口:z=1.5m處的溫度場和速度場

圖6az=1.5m剖面溫度場示意圖單位:K圖6bz=1.5m剖面速度場示意圖單位:m/s

(3)整條通風口:z=1.5m處的溫度場和速度場

圖7az=1.5m剖面溫度場示意圖單位:K圖7bz=1.5m剖面速度場示意圖單位:m/s

溫度場分析:由于進風口偏左,房間左端溫度較右端低;房間沿氣流流動方向溫度逐漸增高;

比較圖5a,6a,7a可以看出房間設置兩個通風口室內熱環境明顯優于設置一個通風口,而設長條風口的優勢并不明顯。

速度場分析:比較圖5b,6b,7b,可以看出設置一個通風口,工作區流場比較平緩,在近熱源及出風口局部有漩渦;而設置兩個通風口及整條通風口的房間,在近內部熱源處氣流擾動比較大,房間氣流形成了兩個大渦流區,渦流流線呈閉合狀。氣流速度除了熱源和風口處較高以外,在人員工作區的大部分地區,風速基本保持在0.1m/s以內滿足房間舒適區要求。

模擬計算得到不同出風口的室內溫度分布范圍見表3

表3不同出風口形式下的室內溫度分布室外溫度(℃)

出風口形式

溫度范圍(℃)

平均溫度(℃)

20

單個

20.7~22.8

22.3

兩個

20.6~22.4

21.7

整條

20.5~22.3

21.6

4.2室外溫度變化時,不同負荷下6樓的溫度場分布

表4計算工況計算工況

室外溫度(℃)

室內發熱量(W/m2)

目的

備注

Case1

20

50

計算不同室溫變化時,不同室內發熱量下房間的溫度場,得到不同室內發熱量下可采用自然通風的室外溫度范圍

取定房間舒適性溫度范圍為:16~26℃

Case2

22

40,50

Case3

23

40,50

Case4

24

30,20

Case5

25

20,10

Case1:室外溫度t=20℃,室內發熱量為50W/m2時,房間的溫度分布

圖8z=1.5m處的溫度分布(t=20℃q=50W/m2)單位:K

case2:室外溫度t=22℃,室內發熱量為40,50W/m2時的溫度分布

圖9z=1.5m處的溫度分布(t=22℃q=50W/m2)單位:K圖10z=1.5m處的溫度分布(t=20℃q=40W/m2)單位:K

Case3:室外溫度t=23℃,室內發熱量為40,50W/m2時,房間的溫度分布

圖11z=1.5m處的溫度分布(t=23℃q=50W/m2)單位:K圖12z=1.5m處的溫度分布(t=23℃q=40W/m2)單位:K

Case4:室外溫度t=24℃,室內發熱量為20,30W/m2時,房間的溫度分布

圖13z=1.5m處的溫度分布(t=24℃q=30W/m2)單位:K圖14z=1.5m處的溫度分布(t=24℃q=20W/m2)單位:K

Case5:室外溫度t=25℃,室內發熱量為20,10W/m2時,房間的溫度分布

圖15z=1.5m處的溫度分布(t=25℃q=20W/m2)單位:K圖16z=1.5m處的溫度分布(t=25℃q=10W/m2)單位:K

根據模擬結果可以看到,當室內平均發熱量在10W/m2—50W/m2之間變化時,大樓適用自然通風的室外溫度也會隨著變化,其適用情況如下表所示:

表5不同室內發熱量條件下大樓適用自然通風的室外溫度范圍室內發熱量(W/m2)

10

20

30

40

50

適用室外溫度范圍(℃)

16~25

16~24

16~24

16~23

16~22

5.結論

通過以上的模擬工作,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5.1在相同的室內發熱量及室外溫度下,房間的通風口面積越大,自然通風效果越好,但是增加到一定值,改善效果便不明顯,因此設計時要確定合理的通風口面積。

5.2完全依靠自然通風的效果取決于室內發熱量及室外溫度,當室外溫度超過一定值時要考慮機械制冷與自然通風相結合。

5.3冬冷夏熱地區,早晚溫差較大,可考慮利用晚間自然通風排除圍護結構的蓄熱量。

5.4本文中僅考慮空氣的熱壓作用,未考慮風壓作用,兩者結合分析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孫一堅.工業通風.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4

(2)范存養.大空間建筑空調設計及工程實錄.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3)陸耀慶.實用供熱空調設計手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4)彭小勇.暖通空調,2002,30(6):27~29

建筑幕墻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建筑幕墻;保溫材料;節能;防火;熱阻

1、歷史背景分析

我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的三十余年以來,社會經濟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已經為世界各國所矚目。但是,中國的經濟發展是以巨大的能耗為代價的。相比于發達國家,中國的人均GDP能耗幾乎是發達國家的十倍,而建筑方面的能耗就已經占了全國總能耗的百分之三十。這一鮮明對比實在令人吃驚,同時也值得每一個中國人的反省和深思。

近年,國家大力倡導可持續發展,要求全國上下貫徹能源節約型、環境保護型的生產經營活動。針對巨大的建筑能耗現狀,國家相繼推出了不少相關的法律法規,通過法律的強制性來規范當前的建筑設計單位和建筑施工單位,強制法規如:《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411-2007)、《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 50189-2005)、《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 50378-2006)、《民用建筑能耗數據采集標準》(JG/T 154-2007)等等。

2、建筑幕墻保溫材料的特點

正當前的建筑領域,存在兩大類差異明顯的建筑幕墻保溫材料:無機保溫材料和有機保溫材料。這兩類保溫材料的性能和作用存在較大的差異。相對而言,無機保溫材料適用范圍更加廣闊。在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方面,具備明顯優勢的是無機保溫材料。無機保溫材料可以通過一些高科技的研制從而形成新型高效的復合型無機保溫材料。通過對無機保溫材料的開發,和不斷地研發材料復合技術,有力的促進了建筑幕墻保溫材料的發展。

無機保溫材料具備眾多的優點:容量大、抗老化、不易變形、墻面結合系數高、性能穩定、耐久性高、保溫層強度大、阻燃性好、安全性好、工程難度小、使用壽命比較長、具備生態環保功能、工程成本比較低、可循環再利用等等。不過,無機保溫材料的不足之處是保溫率及隔熱率都比較低。

3、保溫材料的選擇

近年,高層建筑物發生火災的新聞是絡繹不絕,而更多的房屋建筑火災都沒有被新聞媒體報道出來,中國每一天都有火災的發生,給人民的生命造成威脅,給經濟帶來損失,同時也不同程度的影響到社會的正常秩序。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火災有哈爾濱經緯360°、南京中環的國際廣場、福州雙子星大廈、上海膠州的教師公寓、北京央視大樓、濟南的奧體中心、沈陽的皇朝萬鑫大廈等等有名建筑物,都在近年發生了火災。這些火災中,一致性的是建筑幕墻的保溫材料助長了大火的勢頭。

正是由于建筑物火災的頻發,《民用建筑外保溫系統及墻裝飾防火暫行規定》中明確規定:①當建筑高度高于24米的時候。幕墻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該保證為A級。②建筑高度低于24米的時候.幕墻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該定為A級或Bl級。此外,當采用的保溫材料是B1級別時,建筑樓房的每一層都必須設置有水平防火隔離帶。

由于國家法律的規定,建筑幕墻在選擇保溫材料的時候,不僅要考慮保溫材料的保溫性能,還要重點考慮保溫材料的安全性能。近年,也研發出了新的保溫材料,但是,這些新型的材料的阻燃性都不高,像擠塑聚苯板的燃燒性能僅僅只能與B2級的保溫材料相當,根本達不到A級保溫材料的要求。

正是由于當前新型保溫材料研發狀況的不容樂觀,傳統的玻璃棉、保溫巖棉等這類保溫材料又重新被重視和使用。北京央視大樓在發生大火的修復重建中,經過反復充分的方案研究,最終還是選擇了玻璃棉和巖棉。有效資料顯示:原建筑使用的擠塑板,厚度為75mm,B2級,密度38kg/m3,導熱系數為0.03W/m2·K;現級憎水性保溫玻璃棉和巖棉,厚度為100m,A級,導熱系數為004W/㎡·K。其熱阻計算如下:

擠塑板熱阻R擠自板=0.075/0.03=2.5;

巖棉熱阻R巖棉=0.1/0.04=2.5。

從上面的數據可知,100mm厚的保溫巖棉的熱阻效果與75mm厚的擠塑板的熱阻是完全相等的,也就是說這兩種保溫材料的保溫性能是一樣的。雖然玻璃棉和巖棉的在相同單位體積下的重量比擠塑板的要重,保溫效果也比擠塑板要差,但是北京央視大樓在最后的修建方案中還是選擇了傳統的玻璃棉何巖棉。據有關調查發現,世博中國館、國家大劇院等一些十分重要的國家工程,在最后的方案選擇中還是選擇了傳統的巖棉保溫。這說明,國家在重要建筑工程中還是選擇的安全性能好的保溫材料。

4、新型保溫材料的研發應用及方向

建筑幕墻保溫材料的研發腳步從未停止,盡管還沒有研發出十全十美的保溫材料,但是已經研發出了新型的保溫材料,如復合絕熱材料石棉代用品、納米孔絕熱材料等等。

納米技術的迅速發展,人們也越來越重視納米絕熱材料的繼續研發和使用。在保溫材料的研發領域不斷加大納米技術的應用力度,于是便誕生了納米孔硅質保溫材料。之所以叫納米孔硅質材料,是因為保溫材料內部氣孔的尺寸都已經小到了納米單位。保溫材料的研發領域充分利用物理學的新技術,研發出的納米保溫材料,由于材料內部氣孔的納米尺度極小,從而就消除了熱能的對流,也就從本質上徹底斷絕了氣體分子熱傳導的可能,成為防火性能十分好的新型保溫材料。

但是上述的保溫材料,因為成本問題,以及高新技術未普及等方面的原因,這些新型高端的保溫材料并沒能在國內的實際工程建設中得到較大范圍的采用,而是仍然處于實驗室的研究階段。中國正處于現代化建設階段,可以說保溫材料的研發在中國面臨的是從所未有的遠大前景,中國建設需要高科技的新型保溫材料,保溫材料的研發領域也需要業內人士不懈的努力和創新。期待經濟、環保、安全的建筑幕墻保溫材料的誕生。

參考文獻:

[1]高建國,賀仁正,肖先平.淺談建筑節能開發應用[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01)

[2]康鏹,吳玉磊.酚醛泡沫保溫板——幕墻保溫系統中火災的克星[J].建筑設計管理.2011(11)

[3]裘亦誠,.建筑用高效分子泡沫保溫材料的使用對策——一種新的墻外保溫構造模式[J].住宅科技.2012(02)

建筑幕墻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 玻璃幕墻 非結構構件 建筑節能 主體結構 抗震設計

一, 前言:玻璃幕墻始于20世紀50年代,代表建筑有聯合國大廈和紐約利華大廈。我國玻璃幕墻起步較晚,以1983年北京長城飯店和上海聯誼大廈為標志開始,主要是構件式明框玻璃幕墻居多,由于無國家行業規范和標準,技術質量水平較低,多靠引進和模仿國外技術。1990~2000年,出現和發展了隱框幕墻、鋁板及石材幕墻,開發了單元式幕墻,引進和創新了點支撐玻璃幕墻,同時國家頒布了相應的技術規范。2000年至今,雙層幕墻、光電幕墻、智能幕墻、膜結構幕墻等等多元化幕墻的發展和應用,標志著玻璃幕墻成為現代建筑的顯著特征。

二、玻璃幕墻的特性

玻璃幕墻是指由支承結構體系可相對主體結構有一定位移能力、不分擔主體結構所受作用的建筑護結構或裝飾結構,是一種美觀新穎的建筑墻體裝飾方法。它的材料構成是由金屬構件和玻璃板材組成。它的施工方法分為現場組裝和預制裝配。

玻璃幕墻在建筑領域廣泛應用,是因為它具有其他材料無法比擬的特點:它能將建筑藝術、建筑功能、建筑節能等因素有機地統一起來;選材簡單,構件制作工廠化;安裝方便,工期短;更換性、改造性強易維護;自重輕屬于輕質幕墻,價格便宜等等。同時玻璃幕墻也存在著一些局限性,例如光污染、能耗較大等問題,但這些問題隨著新材料、新技術的不斷出現,正逐步納入到建筑造型、建筑材料、建筑節能的綜合研究體系中,作為一個整體的設計問題加以深入的探討。

三、玻璃幕墻的建筑設計

首先是玻璃幕墻的選型問題,當今玻璃幕墻形式成多元化發展,種類繁多,建筑師應根據建筑物的藝術造型、建筑的使用功能、當地的地形和氣候條件以及經濟技術條件選用明框,隱框、半隱框或者是全玻璃幕墻等。其次型式確定后應提出幕墻性能等級要求,玻璃幕墻的性能主要有風壓變形、空氣滲透、雨水滲漏、保溫隔熱等,建筑師應根據建筑物所在地區、氣候條件、建筑物高度和體型、建筑物功能和重要性等明確等級要求。最后就是玻璃幕墻的構造設計及安裝工藝,這點對于玻璃幕墻的整體性和外觀至關重要,同時也對幕墻的使用壽命、日常維護、工程造價具有決定性意義。各種類型玻璃幕墻的構造設計及安裝各不相同,但都應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面:1、伸縮縫、溫度縫、沉降縫的處理,使其既美觀又起到變形的要求;2、幕墻構件的面板和邊框所形成的空腔應采用等壓設計,防止室外空氣壓力將雨水壓入腔內,以提高幕墻抗滲性;3、對于可能產生滲水的地方和容易結露的部位預留泄水孔道,集水后由管道排出;4、板材與邊框連接處必須用硅酮密封膠進行處理,密封材料應能在長期壓力下保持良好的彈性;5、由于幕墻位移和溫度收縮,幕墻某些部位會發生摩擦,影響建筑物的使用,所以要考慮在該部位設置墊片來減少摩擦;6、各種五金件、連接件、設計要防止不同金屬相互接觸所產生的電化腐蝕;7、要考慮擦窗機的設置問題;8、降低能耗損失,滿足節能要求應重視玻璃幕墻中玻璃的選擇;9、玻璃幕墻還應注意防雷電措施。

對于很多建筑師來說,在設計中采用建筑幕墻,往往更加著重的是營造建筑立面,而對不同類型的建筑幕墻帶來的不同的室內空間效果和建筑幕墻的技術手段缺乏深入的認識。往往是設計了一個新穎的立面,而把這個立面的技術細節留給幕墻廠家進行二次設計,廠家的幕墻設計在滿足造價和立面后,要么滿足不了設計的技術要求(如冷橋、隔熱等問題,在工程驗收時很難發現,而在使用過程中不斷暴露);要么忽略室內空間的效果(如豎向龍骨排布給空間帶來凌亂的感覺),或者各種弊病并存。建筑師的幕墻設計不能簡單的只從幾個方面控制住幕墻廠家,就算完成任務,而應該和廠家的二次設計及施工人員密切合作共同完成,這也是建筑幕墻技術進一步發展的必然要求。二十一世紀建筑正日益追求綠色建筑,建筑師還應該重視新型幕墻設計的研究和應用。

四、玻璃幕墻的結構設計

玻璃幕墻作為建筑物的圍護體系,屬于非結構構件。主要承受自重、風荷載、地震作用以及溫度效應,其支撐條件需有一定的變形能力以適應主體結構的變形位移。根據工程經驗及震害分析,它的破壞形式有:第一、玻璃幕墻自身強度不足產生的破壞。對于豎向的玻璃幕墻,風荷載為主要作用,在風壓較大的地區,玻璃將產生較大的彎曲變形;第二、玻璃幕墻與主體結構的連接破壞。地震作用對連接件影響很大,以至于玻璃幕墻發生脫落或倒塌;第三、主體結構的變形導致玻璃幕墻的破壞。主體結構在外力作用下產生位移,通過連接件使玻璃幕墻產生過大的應力。如何避免這些破壞,結構師應把握以下幾個方面:1、玻璃幕墻設計時,應計算地震效應(包括自身重力效應和支座相對位移產生的效應)和其他荷載效應的組合,同時還應考慮地震效應與風荷載效應的組合,摩擦力不作為抵抗地震作用的抗力。2、玻璃幕墻在位移方向上的剛度應根據實際連接狀態分別采用剛接、鉸接、彈性連接或滑動連接等簡化模型。3、支撐玻璃幕墻的結構構件,應將玻璃幕墻的地震作用效應作為附加作用對待,并滿足連接件的錨固要求,且對連接部位采取加強措施。4、玻璃幕墻的主要構件應懸掛或支撐在主體結構上,按非結構構件設計,不承受主體結構的荷載及地震作用。5、玻璃幕墻及連接件應有足夠的承載力、剛度和與主體結構相適應的變形能力。6、應預估玻璃幕墻設置位置對主體結構的不利影響,避免不合理設置而導致主體結構的破壞。

對于大多數結構師而言,玻璃幕墻與主體結構的設計是分開進行的,玻璃幕墻設計時,其與主體結構的連接點假定為支座;主體結構設計時,則將幕墻以荷載的形式作用于主體結構上;對于一般的工程結構而言,這樣的假定和分析是合理的,但是如果幕墻結構的自身剛度加大且不能忽略時,就應對上述方法進行修正。最好的辦法是將玻璃幕墻結構與主體結構結合在一起,整體來考慮結構的動力性能,并通過調整幕墻結構體系的相對約束度來改變整體結構的抗側剛度以及總荷載作用在玻璃幕墻和主體結構之間的受力分配,從而得到一個最為安全、經濟、合理的設計方案。

五、結語

為實現建筑幕墻的可持續發展,建筑設計領域和結構設計領域的技術理念要從傳統的的高耗能型轉向低碳、環保、生態的發展模式。技術理念不是某種固定的結論或方法,而是所蘊含的設計原則,即追求健康舒適以人為本的原則、因地制宜和安全可靠的原則。

參考文獻

1.《玻璃幕墻工程技術規范》 JGJ102-2013

2.《玻璃幕墻工程質量檢驗標準》JGJ139/T-2001

3..《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GB50011-2010

4.趙西安 /幕墻工程手冊/ 中國建工出版社/2002

5.趙西安/對汶川地震中玻璃和玻璃幕墻抗震性能的初步分析/中華玻璃網/2008

6.張其林/玻璃幕墻結構/山東科技技術出版社/2006

7.曹輝/玻璃幕墻的光污染控制分析/建筑技術/2009

建筑幕墻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建筑幕墻工程;接縫處理;技術要求;方法

一、引言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不斷改善,對建筑物的功能要求也在提升,而建筑幕墻作為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始受到了日益的重視。對于建筑幕墻來說,其是由不同的構件、材料以及部件進行組合連接的構筑體,正是由于其這種明顯的構筑特征,使得各種變位特征以及應力都集中體現在結構的連接接縫處,除此之外,各種氣體、液體、粉體、熱介質和振動波等也將接縫作為流動的通道,總之,接縫的密封性能好壞將直接關系到建筑功能的有效發揮,需要引起格外的重視。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了當前建筑幕墻工程接縫的相關理論的基礎上,對當前建筑幕墻工程接縫處理中的幾種常用的技術的要求和方法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二、當前建筑幕墻工程接縫的相關概述

建筑幕墻是由支承結構體系與面板組成的,可相對主體結構有一定位移能力,不分擔主體結構所受作用的建筑護結構或裝飾性結構。對于建筑幕墻來說,可以將其歸納為建筑外墻的裝修范疇。而建筑幕墻的接縫設計也即是對建筑目前的構造設計。具體來說,其主要包括建筑幕墻橫豎金屬框之間的連接、建筑幕墻與建筑主體之間的連接、幕墻的玻璃與金屬框之間的連接或者各種埋件與連接件之間的連接等等。而如果建筑幕墻的接縫如果處理不當的話,就會導致建筑物的隔音以及保溫效果等變得很差,同時,在建筑幕墻金屬框與玻璃接合的地方還有可能會出現冷橋的現象,也即是我們常說的幕墻結露現象,尤其在冬夏時節,這種現象發生的概率是非常高的,因此,對于當前建筑幕墻工程來說,如何選擇合適的接縫處理技術是有效解決以上種種問題的關鍵之所在。

三、關于建筑幕墻工程接縫處理的技術要求和方法分析

在當前的建筑幕墻工程接縫設計中,密封膠密封、橡膠密封條密封、接縫防排水設計、接縫防腐蝕以及防噪聲設計是幾種主要的分類,下文將結合這幾種主要的接縫設計種類中最為常用的密封膠密封和橡膠密封膠密封進行建筑幕墻接縫處理的技術要求和方法的詳細探討。

(1)硅酮結構密封膠

在當前建筑幕墻接縫設計中,密封膠密封無疑是最為常用的一種方法,根據建筑幕墻工程接縫的不同種類,可以選擇不同的種類的密封膠。當前比較常見的密封膠主要有硅酮結構、硅酮耐候以及防火密封膠等。在實際的使用中,它們各自具備獨有的優勢,不能進行互相的替代使用,而只能結合建筑幕墻的接縫實際要求進行某一種的選擇。

以硅酮結構密封膠為例,強度延性大、粘結性能強是其兩種最為突出的優勢,一般在與建筑幕墻安全相關的受力位置中使用,其接縫也是最為重要的膠縫之一。對于這種接縫來說,不僅要承擔起玻璃板自身的重量,還要對風力載荷等其他因素的影響進行承擔,正是如此,才會對粘結性的要求比較高。例如,在考慮風力、地震等自然作用的情況下,就要比永久性載荷下的常規值要大到20倍以上。

同時,精確的計算對于在不同情況下載荷、膨脹變形等影響是必須的要求。而且膠縫在不同位置時,其計算方法也有著很大的差別,而且也有著很大不同的設計要求。比如,全玻幕墻的面板與玻璃肋之間的連接位置,由于全玻璃墻面板與面板、面板與玻璃肋的空隙大,要求全玻幕墻的板縫中間進行材料填充,然后兩面打膠,滿足結構要求的情況下,膠縫厚度要大于 6 mm;再如隱框、半隱框玻璃幕墻的設計,膠縫厚度經計算要在 6-12 mm 之間,寬度要在 7 mm 之下,做到寬度小于厚度,一般情況下,還會在在隱框或橫向半隱框玻璃幕墻的玻璃下端和倒掛玻璃頂設置支托或金屬安全件,從而有效保證建筑幕墻的安全性能。

(2)橡膠密封條

對于橡膠密封條來說,其也是建筑幕墻接縫處理中非常常用的密封措施之一,橡膠密封條作為應用非常廣泛的連接工具,壽命長、變形小以及抗紫外線是其最為突出的優勢所在。而且橡膠條本身還具有彈性,如果將其設置的連接槽內,可以起到更加良好的密封作用。在橡膠密封條的橡膠制品之中,三元乙丙橡膠、硅橡膠和氯丁橡膠是最為常見的。不過由于當前橡膠市場上橡膠制品的質量保證還有待完善,這種密封方法目前正在逐漸被硅酮結構密封膠替代過程之中。

(3)建筑幕墻接縫的防排水設計

對于建筑幕墻來說,為建筑物主體結構擋雨也是其非常重要的功能之一,因此,也要提起對幕墻防排水的重視。在建筑幕墻的接縫防排水處理過程中,如何設計出合理的出水口與排水口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首先,雨篷等突出建筑主體結構和幕墻的時候,要格外做好防排水工作,如果存在建筑物的主體與雨篷的鋼梁直接相連時,務必要對幕墻面板進行密封,同時合理設計雨篷排水口出水口。明玻璃幕墻的接縫處和單元式玻璃幕墻的組件對插接縫部位以及幕墻開啟部位要進行合理設計,采用雨幕原理防止雨水的滲入和冷凝水的形成。石板幕墻或者金屬板幕墻如果使用空縫設計,需要設計排水口。

(4)建筑幕墻接縫的防腐蝕與防噪聲設計

對于建筑幕墻接縫的處理中,防腐蝕與防噪聲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首先,對于防腐蝕設計來說,除了不銹鋼接縫之外,其他不同金屬之間可以通過設置絕緣墊片或者其他的防腐蝕設計方法進行接縫的防腐蝕處理,從而有效避免發生雙金屬之間的腐蝕。雙金屬腐蝕是一種比較嚴重的腐蝕現象,指的是兩種不同金屬或者其他電子導體作為電極而形成的電偶腐蝕。其次,在建筑幕墻接縫的防噪聲處理中,可以采用在建筑幕墻構件之間的接縫設置柔性墊片或者預留2mm以下的間隙的方法,間隙之間也可以采用填膠的方法,這樣可以有效避免構件之間產生的摩擦噪聲。

四、結束語

總之,能否對建筑幕墻工程接縫進行良好的處理關系到建筑物的功能能否正常進行發揮,需要引起格外的重視。在本文中,筆者對當前建筑幕墻工程接縫處理中常用的幾種方法的處理技術進行了詳細的探討。筆者相信,隨著未來新的技術、材料在建筑幕墻工程接縫的處理中進行運用,必將會讓幕墻接縫的處理效果提高新的水平,助力建筑業飛快、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佩杰. 建筑幕墻接縫密封膠及膠縫表示方法[J]. 門窗,2008,12:45-55.

[2]高淑艷,張龍. 淺談建筑幕墻工程接縫處理的技術要求和方法[J]. 價值工程,2011,06:151-152.

[3]高傳花,陳世龍,程燕芬,王香娣,張利安. 建筑幕墻、門窗用高溫硫化硅橡膠密封條[J]. 中國建筑防水,2011,14:29-32+41.

[4]蔣金博,曾容,張冠琦. 建筑幕墻用防火硅酮密封膠[J]. 中國建筑防水,2012,08:8-12.

[5]邱泉,黃志成,幸晴文. 建筑幕墻密封膠設計應用技術及存在問題探討[J]. 中國建筑防水,2014,02:11-15+26.

建筑幕墻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建筑幕墻;土地利用;問題研究

在現代城市建筑中,建筑幕墻是集裝飾、結構、功能與一體的建筑物外墻墻體材料,使用建筑幕墻可以取得良好的建筑效果,根據所用材料的不同,可以將幕墻分為石材幕墻、金屬幕墻、玻璃幕墻等,作為建筑物的有機構成部分,建筑幕墻既是建筑的有效維護構件,又使建筑物具有了鮮明的藝術氣息和時代感,因此,建筑幕墻在城市高層建筑的土地利用規劃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一、國內建筑幕墻的具體情況

建筑幕墻是由多種板材以及金屬構件所組成的,其主要懸掛于建筑主體結構上方,不作為建筑物的防護結構和主體結構的承載體,從1983年開始,我國的建筑幕墻工業初步發展,在經過了近30年地發展以后,已于本世紀初成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建筑幕墻生產國和使用國之一,并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世界幕墻生產大國。例如,2004年,我國完成的建筑幕墻總面值約為1500萬平方米,是世界建筑幕墻總用量的60%。

我國幕墻的主要包括三個發展階段。萌芽階段:1984年—1994年,在這一段時間內我國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其中,框件式的明框玻璃建筑幕墻為主要幕墻材料,當時我國仍未能建立相關的標準和規范,且建筑幕墻的技術水平和整體質量水平較低。成長階段:主要時間段為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這期間我國幕墻產品的發展迅速,品種涵蓋了隱框幕墻、明框幕墻、點支承幕墻、石材幕墻、鋁板幕墻等,種類較為齊全。我國建筑幕墻從2003年起正式進入全面發展時期,隨著鋁合金門窗幕墻的出現以及建筑幕墻產品的不斷豐富,五金配件、中空玻璃、隔熱鋁型材的相繼開發和使用比較的不斷攀升,在國際市場上中國特色的產品增多,智能幕墻、雙層幕墻、光電幕墻得到了較大發展,部分企業的建筑幕墻技術已經與國際接軌,我國的建筑幕墻表現出了穩定持續增長態勢。

二、建筑幕墻在城市土地利用規劃中存在的問題

(一)存在問題

1.建筑幕墻規范和標準相對滯后

在進行城市土地利用規劃的過程中,應注意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建筑觀,加強建立既能夠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可以為后代帶來一定需求性的、具有積極貢獻的建筑,這就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建筑幕墻政策法規和行業技術標準,而且面對不斷發展的建筑幕墻市場,也必須建立健全建筑幕墻的各項法律法規和規范標準。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建筑幕墻規范和標準從無發展到有,這是一個以建筑結構安全指標為中心的各向規范由單一發展之齊全的漸變過程,所以,當前我國的建筑幕墻標準和法規基本滿足了國際建筑幕墻的基本需求,但是從安全性、標準型以及實效性來看,我國的建筑幕墻規范和標準仍然相對滯后,還需改進。

2.建筑幕墻施工企業掛靠現象現象較為突出,監管力度有待提高

城市的土地利用規劃對城市的發展有重要影響,在進行城市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專業的建設隊伍和嚴格的監督檢查力度。在當前的建筑幕墻行業中,部分生產條件不理想、檢測手段不健全、技術力量較為欠缺的施工隊伍積極尋找可以掛靠的單位,在二者取得聯系后施工單位立即承攬建筑幕墻的設計制作和安裝工序,被掛靠單位又對施工單位建設的相關項目缺乏有力的技術服務和規范化管理,導致了部分幕墻建設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隱患,無法滿足幕墻在配合城市規劃和發揮應有使用要求上的標準規范。

另外,在建筑幕墻施工的過程中也存在監管不力的情況,作為一門新興行業,建筑幕墻的管理隊伍和相關技術仍需要成長和進一步發展,在這一行業中,主要有三大監管主體,即建筑幕墻建設單位、幕墻設計審核機構以及施工監督機構,但是目前市場上普遍缺乏擁有建筑幕墻專業知識的專門人才,在城市土地規劃中,相關部門對幕墻建設的監管力度有待提高。

3.存在亂加競標現象,缺乏完整的質保體系

當前,建筑幕墻行業缺乏完善健全的質保體系,幕墻工程易出現工程質量隱患。在施工隊伍中出現的低價搶標、亂價競標現象會造成施工時的偷工減料、設計簡化、使用不合格材料等不良現象,這樣既對建筑幕墻行業的健康發揮展造成了一定影響,還傷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影響建筑行業而整體發展,進而對整個城市土地利用規劃造成惡劣影響。

當低價競標、亂價搶標現象產生以后,建筑幕墻的質量穩定就會受到影響。在進行幕墻工程時,高質量的五金配件是保證幕墻質量基礎,目前,我國的五金建材市場還未完全規范,五金器材的種類和規格都不齊全,各類五金器材的質量還無法得到有效保證,國外市場上的五金配件規格種類繁多,對國內市場的供應有限,這也對我國的城市土地規劃和幕墻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約性影響。

(二)改進方案

政府相關部門應明確職責,加強對城市土地利用規劃的分析研究,堅持政府的監督指導職能,加強行業監管力度,對現有的幕墻管理制度進一步規范和完善,對城市幕墻工程定期進行鑒定、維護和調查。

加快制定建筑幕墻的安全性和合理性鑒定標準。現有的幕墻主要是作為建筑物的外墻維護組成部分,因此,幕墻在土地利用規劃中的合理性、使用中的安全性是其最重要的性能,目前,國內缺乏一部用于幕墻檢驗的標準和規范來對幕墻的合理性和標準性進行檢驗。

加強對幕墻設計的審核,保證參與建筑幕墻設計單位的相關資歷和經驗,在設計過程中應加強對建筑幕墻專業人才的培訓和教育力度,另外還應成立專門的幕墻設計監理服務機構,滿足城市土地利用規劃要求。

三、 結語

伴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建筑幕墻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在高層建筑或者大型公共建筑上都可以看見幕墻。當前建筑幕墻仍然存在多種問題,應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分析,應本著節能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促進建筑幕墻的發展,加強城市土地利用規劃的合理性。

參考文獻:

[1]楊嗣信,吳璉.關于外墻保溫技術的現狀及發展建議[J].建筑技術,2007.

[2]王焱.淺談既有建筑幕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源县| 阿荣旗| 清涧县| 大丰市| 闵行区| 铜川市| 武平县| 裕民县| 那坡县| 房产| 鄄城县| 泾阳县| 定远县| 澄迈县| 永登县| 安新县| 焦作市| 灵武市| 辽源市| 龙游县| 岚皋县| 理塘县| 尼玛县| 巴楚县| 青海省| 九龙县| 麻江县| 宜良县| 柞水县| 绥阳县| 新宁县| 衡东县| 河南省| 抚远县| 正镶白旗| 滨海县| 南开区| 邯郸县| 晋州市| 万盛区| 万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