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研發費用資本化

研發費用資本化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研發費用資本化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研發費用資本化

研發費用資本化范文第1篇

關鍵詞:無形資產 會計準則 研發費用 資本化

我國新《企業會計準則——無形資產》將企業自行研究開發無形資產劃分為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兩個階段,研究階段的支出全部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開發階段的之處在符合條件時才能資本化,確定為一項無形資產,否則計入當期損益。

但在實務工作中,如何劃分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以及對是否符合資本化的條件的判斷帶有主觀判斷性,出于不同的考量目標,每個企業的判斷標準都不一樣。同時,由于信息的不對稱,企業外部人員對企業的研發費用和資本化政策很難有清晰地了解,研發費用是資本化還是費用化的選擇將更加自由。本文就研新準則對研發費用資本化的規定存在的不足以及產生這些不足的根源進行分析,探討對研發費用資本化處理的改進對策。

一、新準則對研發費用資本化的規定及存在的不足

新準則將自行研究開發無形資產劃分為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兩個階段,開發階段的支出在同時具備下列條件時可以確認為無形資產:具有完成該無形資產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圖;完成該無形資產以使其能夠使用或出售在技術上具有可行性;無形資產產生經濟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夠證明運用該無形資產生產的產品存在市場或無形資產自身存在市場,無形資產將在內部使用的,應當證明其有用性;有足夠的技術、財務資源和其他資源支持,以完成該無形資產的開發,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該無形資產;歸屬于該無形資產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可靠計量。新準則的處理方法雖然可以摒棄過去全額費用化“一刀切”的刻板做法,在具體運用中依然存在以下的一些缺陷。

(一)資本化的條件難以把握

新準則在一定的程度上缺乏可操作性。首先,新準則規定 “獲取新的科學或技術知識并理解他們而進行的獨創性的有計劃調查”為研究階段,“進行商業性生產或使用前,將研究成果或其它知識應用于某項計劃或設計,以生產出新的或有實質性改進的材料、裝置、產品等”為開發階段。由于這種劃分標準非常不明確,加上研發活動的復雜性以及會計人員本身對于研發活動的不熟悉,現實中對于兩個階段的劃分完全取決于會計人員的主觀判斷,操作起來非常困難。

此外,新準則對開發階段的支出只有在同時滿足五個條件的情況下才能確定為無形資產。但這五個條件的規定和研發階段的劃分一樣并沒有具體的參考標準,在實務操作中全憑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

(二)對未達到資本化條件的開發費用沒有明確規定

新準則規定只有研發成功的無形資產其研究開發過程中發生的開發費用才可以資本化,企業自行研究開發無形資產過程中的研發費用在不能達到資本化的時候,新準則對開發階段發生的開發支出如何進行會計核算并沒有進行明確規定。根據文意,其應確認為期間費用。但是在會計實務中,當這部分開發支出數額較大時,企業出于盈余管理的需要,往往產生逆向選擇,將其確認為無形資產。由于新準則并沒有明確規定,對于這部分支出就全憑會計人員的選擇了,這就給企業操縱利潤留下很大的空間,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將其確認為期間費用或是確認為無形資產,而這并不利于企業之間的相互比較。

(三)研發費用的資本化存在一定的風險

新準則規定只有研發成功的無形資產其研究開發過程中發生的研發費用才可以予以資本化,但是對于無形資產研發結果的判斷很難做到百分之百準確,所以對研發支出進行資本化有一定的風險。針對這些問題有學者建議設立一個“無形資產開發費用”或“在建無形資產”或“研究開發投資”之類的特殊資產類賬戶,在研究開發的當期先計入這些科目,待開發成功后再將這些賬戶的余額轉入無形資產,若研究開發失敗則計入當期損益。個人認為這樣處理并不妥當,如果研發項目失敗了,將原來歸集在這些賬戶中的金額轉入費用賬戶會導致早期利潤高估,而決策錯誤造成的費用都在后期計入費用,不符合會計原則要求的謹慎性和權責發生制。

二、導致研發費用資本化處理存在問題的根源

(一)缺乏對資本化條件的相關制度規定

對于資本化的條件,我國目前并沒有出臺相關的直觀規定,也并沒有專門的評估機構對資本化的條件進行審核,相關標準的判斷比較抽象,這就導致企業在進行會計計量時仍然帶有很大的主觀性。如何掌握資本化的條件依賴于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判斷以及職業操守,不同會計從業人員對于資本化條件的理解與掌握不一樣會導致他們對是否達到資本化的條件的判斷產生差異,同時,出于利潤調節等目的,會計從業人員也有可能在劃分研究費用和開發費用的界限時作出違背真實性的選擇。

(二)行業特征對研發費用資本化影響很大

研發費用在不同行業的企業中所處的重要性并不一樣,有些行業如勞動密集型企業,其所開展的研發費用比較少,因此對研發活動的可行性以及對研發費用的會計處理并不重視。

(三)信息不對稱也會影響研發費用的資本化

最后,由于企業內部人員和企業外部人員對于企業的研發費用所掌握的信息量是不一樣的,這種信息不對稱導致企業投資者和企業內部人員對無形資產開發成敗的估計不一樣,不利于投資者對企業創新活動及其可能產生的經濟利益進行評估。

三、研發費用資本化處理的改進對策

合理的會計處理方法應能恰當地解決研究開發費用的內在矛盾性。故此,我認為對研發費用的資本化還應該考慮到以下幾種因素。

研發費用資本化范文第2篇

關鍵詞:研發支出;資本化;費用化;區分

一、企業研發支出資本化與費用化的應用現狀

在現代科技為主流的社會中,企業只有增加內部研發支出,提高企業自身技術才能在技術和信息到來的時代中有立足之地。由于企業發展方向不同,企業經營者所追求的經濟利益目的也不相同,而管理者有可能因為一些財務上的目的,把企業的研發支出資本化,但此時資本化的研發支出無法表現無形資產所代表的價值,也無法計算出它的原始價值。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注重增加自身實力,它們對于研發支出的披露也越來越關注,它們也逐漸在增強對披露的重視程度。

二、區分企業研發支出資本化與費用化的應用現狀

在項目的研究和開發階段支出的資本化也費用化存在交叉和重合部分,而且這部分無法徹底分開,企業對研發支出資本化的判斷也存在著主觀性,這使得對于實物操作進行合理判斷變得更加困難。新準則規定企業要想予以資本化,則要滿足以下五個條件:(1)擁有足夠的技術、財務資源和其他資源的支持,以完成該無形資產的開發。(2)在完成該無形資產上使其能夠使用或出售在技術上具有可行性;(3)歸屬與該無形資產開發階段的支出能夠可靠計量。(4)具有完成該無形資產并且使用和出售的意圖;(5)無形資產產生經濟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夠證明運用該無形資產生產的產品存在市場無形資產自身存在的市場,無形資產將在內部使用,能夠證明其有用性;即使新出臺的準則劃分的比較具體,但同樣存在缺陷:首先,缺乏實物可操作性。由于無形資產的研發業務的復雜,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劃分標準難以確定,實際的操作難度大。有的企業為了自身的利益,同時進行大量的項目研究。其次,研究階段所產生的費用不能全部計入當期費用,因為研發階段是要前后有關聯的,無法單一進行。無論單獨進行哪一個都是不能形成最后資產。

三、正確區分企業研發支出資本化與費用化的建議

1.明確研發支出會計處理方法

研發支出有三種會計處理方法:(1)符合條件資本化:把符合條件的研發費用資本化,把其他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2)全部費用化:企業研究開發階段發生的研發費用全部作為期間費用。(3)全部資本化:企業發生的研究開發費在發生期內先歸集起來,待達到預定用途時予以資本化。研發支出的全部費用化方法更多考慮研發支出給企業帶來較大不確定性的未來收益,但這種方法違背會計核算的配比原則,會低估企業的資產或企業價值。研發支出全部資本化的依據是研發過程中形成的無形資產,這個方法可以使企業收獲很多經濟利潤,可以增加企業自身實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使企業擁有長遠目標,但違背會計核算的謹慎性原則。符合條件資本化可以符合會計核算的配比原則和權責發生原則,可以促進企業發展。

2.對于目前的情況來說,大量的企業為了自身的利益同時進行許多項研究,有的研究步驟交錯進行,所以無法明確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而正確劃分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則是研究支出會計處理的關鍵,新準則的出臺只是劃定一個范圍,而具體事項還是由會計人員的主觀意思判斷。會計人員的門檻低,有許多并不是專業出身的人也從事會計工作,即使是專業出身的會計人員來說對于區分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也是具有一定困難的。對于發展的企業要定期對會計人員進行新準則相關知識的培訓,以便增強會計人員知識。

3.嚴格制度研發支出的劃分標準

(1)增設會計處理科目。為了避免資金的流失,企業在進行研究開發時可以增設會計處理科目,以此簡化進行的研究開發時所產生的費用的歸集。增設會計科目可以先歸集研發所產生的費用,如果所研究的項目成功,那我們把增設的會計科目里的費用全部資本化,在以后年度再進行攤銷。如果所研究的項目失敗了,那我們把增設的會計科目里的費用全部資本化,在以后年度再進行攤銷。如果所研究的項目失敗了,那我們把增設的會計科目里的費用計入當期損益。這樣進行的核算有利于企業內部發展。

(2)披露研發支出。社會的進步帶動了企業的改革與創新,伴隨企業的發展,企業對于研發支出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使得研發支出披露也成為企業日益關心的方面。但是我國的披露制度不是很完善,國家應該支持鼓勵研發支出的披露,這有利于報表使用者清楚企業的能力,以便投資。

(3)增設研發失敗處理。企業實力再強,也無法保證所研發的項目一定成功,增生的研發失敗處理就如同會計上的壞賬準備一樣,提前預算資金。如果研發費用比較多,研發失敗后所產生的費用計入當期損益,對于當年企業所產生的利潤有很大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張雪,英李善花.新準則下企業研發支出會計處理的改進建議[J].業務技術,2012(10).

研發費用資本化范文第3篇

記者注意到,2014年盡管公司的營業收入實現了同比增長,歸母凈利潤卻同比大幅下滑。同時,公司毛利率也呈現出逐年下滑的趨勢,其中模具業務對公司毛利率的貢獻下滑最為嚴重。此外,從償債能力來看,2012-2014年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逐年攀升,也逼近了70%的預警線。

對此,公司表示,由于公司銷售多年快速增長,相應的投資加大及流動資金的需求都在增加,公司主要通過負債的方式來滿足對資金的需求,從而造成公司資產負債率的增長。公司利潤作為企業經營的體現,存在波動屬于正常現象。因為企業在擴張的過程中投入及產出效率存在時間上的差異。一家正常經營且處于擴張過程中的企業,業績難免出現起伏。

研發投入資本化占比過半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2-2014年公司研發經費投入中,資本化的部分占比分別為51.63%、58.14%和61.26%。可見,公司的研發經費投入中,資本化占比已經過半。

有專業人士指出,“開發支出資本化還是費用化很多時候是取決于企業經營者的主觀選擇,資本化以后,相關金額將計入當期資產,而不會影響凈利潤,從而可以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此外,也有資料顯示,之前部分上市公司首次IPO被否時,均與研發費用資本化,存在調節業績嫌疑有關。而目前銀寶山新如此之高的資本化比例,是否也存在有這一問題呢?

對此公司表示,銀寶山新對于研發費用資本化有嚴格的標準,并且符合國家相關規定。內部研究開發項目開發階段的支出,必須同時滿足國家規定的相關條件時才會被確認為無形資產。此外,銀寶山新研發經費每年都在大幅增長,所以資本化費用的分攤成本也隨之增長。所以其不存在“研發費用資本化,調節業績”的情況。

改制后凈利潤激增

記者在關注公司最新招股說明書中的財務數據的同時,也翻閱了公司2014年4月報送的預披露招股書,以了解公司2011年的財務狀況。

財務數據顯示,公司2011年初的未分配利潤為7663.29萬元,而2011年當年的凈利潤就達到了6340.21萬元,接近2011年以前公司累計利潤的總額。此外,2012年-2014年公司的凈利潤分別達到了6908.91萬元、8688.30萬元以及5705.81萬元,均處于較高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是公司改制后的第二年,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中也指出,公司改制前后從事的業務及業務流程均沒有發生變化,為何改制后的凈利潤為何會出現大幅增加?有業內人士表示,業績是企業上市認定中一項比較重要的指標,那么,公司是否為了順利上市,而對利潤進行了修飾呢?

對此,銀寶山新方面的解釋為:公司利潤的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收入的大幅增長。通過加大投資,擴大生產,公司利潤這幾年的復合增長率大于20%,與此同時公司在2011年底也引進戰略投資,充實了公司的資本。

模具業務毛利率大幅下滑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2年以來公司的的盈利能力與償債能力大幅下降,其中關鍵產品模具的毛利率下滑嚴重。財務狀況的低落帶來了公司對于資金迫切的需求。例如在本次募集的資金中,有近40%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從公司的財務數據來看,2014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0.55%。與此同時,公司的歸母凈利潤則同比大幅下滑34.33%。

此外,公司毛利率的下滑也進一步反映出其盈利能力堪憂。數據顯示,2012-2014年,公司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1.88%、19.38%和16.43%,呈現出逐年下滑的趨勢。其中,模具業務對公司毛利率的貢獻下滑最為明顯。

2014年度,在注塑結構件產品毛利率和五金結構件產品毛利率與上年持平的情況下,模具產品的毛利率較上年出現了7.44%的下滑。而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的模具業務毛利率比較來看,公司的模具產品毛利率也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中也明確指出作為生產結構件產品的關鍵固定資產。隨著模具生產企業逐漸向“模具+制品”的綜合型企業轉變,模具也同樣對企業自身結構件業務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模具的技術水平和開發能力成為影響公司盈利能力的關鍵競爭力之一。顯然,模具毛利率的下滑,將會對公司未來的盈利產生重要影響。

除了盈利能力,公司的償債能力情況也并不樂觀。招股書顯示,2012-2014年,公司資產負債率(母公司口徑)分別為51.06%、56.69%和63.15%。而從合并公司口徑來看,資產負債率更高(2012-2014年,公司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7.58%、63.58%和68.39%)。

有業內人士表示:企業經營過程中,負債率是非常重要的財務指標,也是衡量企業經營是否正常的關鍵數據。一般行業企業的正常負債率在30%-50%,70%的負債率是被普遍認為的警戒線。而銀寶山新報告期內負債率接近70%,面臨著較大的經營風險。

研發費用資本化范文第4篇

【關鍵詞】 研發費用; 價值相關性; 實證研究

一、研究背景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研究開發已成為企業提高核心競爭能力的重要經營活動,企業的價值也更多地體現在其技術創新能力、先進程度和無形資產的質量上,而且在某種程度上,研究開發投資已經成為一個企業的素質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所以會計信息使用者對于與研發費用的相關會計披露有了更高的要求。

我國新舊會計準則對研究開發費用采用了兩種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2001年1月18日財政部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無形資產》對研究與開發費用的規定是“自行開發并依法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其入賬價值應按依法取得時發生的注冊費、律師費等費用確定;依法申請取得前發生的研究與開發費用,應于發生時確認為當期費用”,顯然我國舊準則對研發費用是采用費用化的會計處理方法;而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摒棄了原準則研發支出費用化的會計處理,采用國際會計準則的做法,允許企業在符合一定條件下將研究與開發費用資本化。

理論界認為,新準則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實現配比原則,并能夠克服企業的短視行為,大幅度增加科技創新企業的利潤。而新準則將研發費用有條件的資本化是否能夠比舊準則將研發費用全部費用化為財務報表使用者提供更具有使用價值的會計信息,有條件的資本化是否能夠提高會計信息的價值相關性?這是一個亟待關注的課題。

二、國內外的研究成果

針對r&d費用化是否影響價值相關性,國外學者進行了許多嘗試。很多學者認為r&d資本化比r&d費用化更具有價值相關性。lev,sougiannis(1996)和chambers(1998)研究發現如果美國能將r&d資本化來反映公司未來的收益,則資本化的研發費用能夠比費用化的研發費用在解釋公司市場價值時表現得更加出色。han和manry(2004)的研究樣本是韓國企業,他們發現被資本化的那部分研發費用相比被研發費用化的那部分研發費用,與股價之間的正相關性來得更強。henrik nilsson,stellan nilsson(2006)研究表明允許研發費用資本化規定的優點是資本化決策向財務報表使用者傳達了未來股票收益變動的信息。

盡管國外很多研究認為資本化研發費用會增加價值相關性,然而也有很多學者的研究結果恰好相反。比如,oswald(2000)對英國企業考察研究與開發費用同企業的利潤以及權益賬面價值的關系,研究發現對研究與開發費用無論是資本化還是費用化,都不會增加研發費用的價值相關性。還有cazacan-jeny和jeanjean(2006)通過檢驗197家法國公司在1993—2002年之間報告的研發費用的價值相關性后發現,資本化的研發費用與股價和回報率負相關。

國內學者對研發費用的價值相關性也做過實證研究,如:劉曉璐(2009)以新準則實施后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2007年年報數據為樣本進行了檢驗,發現資本市場對確認了開發支出的上市公司給予了正向的價格反應,但是相比未確認開發支出的公司來說,其會計信息的價值相關性并未表現得更高,這說明資本市場尚無法區分這兩類公司。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國內外理論界對于研發費用的價值相關性問題都頗為關注,但是我國在實證研究領域還是比較薄弱的,主要是受到披露不全面所限。而對于研發費用資本化和費用化哪一個價值相關性更強,國外的學者眾說紛紜,但是可以從文獻中看出大部分學者還是對研發費用資本化的價值相關性給予了更高的評價。

三、實證分析

(一)模型設計

根據ohlson所提出的上市公司會計評價模式,影響企業市場價值的因素主要有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等,為了考察研發費用有條件資本化和費用化對公司股票價格的不同影響,本文在ohlson模型的基礎上增加了每股資本化研發費用、每股費用化研發費用以及每股有形資產這些變量。為了對比新舊準則研發費用的價值相關性,本文將樣本分為兩組:一是實行新準則研發支出有條件資本化的公司,二是實行舊準則研發支出費用化的公司,前者適用于下述模型1,后者適用于模型2。

模型1:p=?琢0+?茁1eps+?茁2bps+?茁3tgaps+?茁4crdps+?著

模型2:p=?琢0+?茁1eps+?茁2bps+?茁3tgaps+?茁4erdps+?著

1.p,4月最后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

2.eps,稀釋每股收益。

3.bps,每股凈資產。

4.crdps,每股資本化研發費用,是針對實行新準則后,公司每年在內部研發無形資產中開發階段符合資本化條件的研發費用金額除以年末普通股總數。其中每年的資本化研發費用金額均來自于翻閱報表手工計算。比如:2007年資本化研發費用金額=資產負債表中“開發支出”項目余額+已達到預定使用狀態轉入無形資產的金額。2008年資本化研發費用金額=“開發支出”項目余額+無形資產達到預定使用狀態轉至無形資產科目的金額+開發階段不符合資本化予以費用化的金額-“開發支出”項目期初額。

5.erdps,每股費用化研發費用,是針對實行舊準則公司每年在內部研發無形資產中被要求全部費用化的金額除以年末普通股總數。由于我國上市公司從2002年才開始在年度財務報告中明確披露研發費用,筆者選取的樣本為2004年度年報中有披露研發費用的公司,具體數據來源于中山大學。

6.tgaps,每股有形資產,是用有形資產除以年末普通股股數。有形資產=存貨+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工程物資。

(二)研究假設

假設1:稀釋每股收益eps、每股凈資產bps與股票價格p正相關,即系數?茁1、?茁2將顯著為正。

假設2:有形資產(這里主要指存貨和固定資產)是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的重要基礎,對企業的經營業績有著重要的貢獻,投資者應當會對其有所關注,所以預期每股有形資產tgaps與股票價格p正相關,即系數?茁3將顯著為正。

假設3:研究開發投資是一個企業的素質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理性投資者應當關注企業的研發投資,所以預期每股資本化研發費用crdps和每股費用化研發費用erdps都應當與股票價格p正相關,即系數?茁4將顯著為正。

假設4:相對于有形資產而言,企業的自主研發投資是一種非常稀缺和珍貴的“資源”,它更能代表企業未來的發展潛力和競爭能力。所以預期每股資本化研發費用crdps和每股費用化研發費用erdps的價值相關性應當顯著高于每股有形資產tgaps,即?茁4>?茁3。

假設5:研發費用資本化的公司其會計盈余和凈資產賬面價值的信息質量應當更高,即與股價更加相關。若理性的投資者能覺察到第一組樣本公司在會計信息質量上的區別,那么第一組的會計信息的價值相關性應顯著高于第二組,即模型1的r2大于模型2的r2。

(三)研究樣本與選取期間

本文選取了2004年度年報中披露研發費用的公司,以及新準則實施后2007年、2008年披露開發支出項目的公司。文中涉及的除研發費用外的有關數據均來自于銳思數據庫,研發費用收集于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披露的上市公司年報。我國上市公司對研發費用披露不全面為本文的研究帶來了極大的不便,考慮到數據的完整性,僅以披露較為全面的2004年59家公司,2007年85家公司以及2008年65家公司作為樣本進行研究。

      (四)實證結果

利用spss軟件,分別對2007年、2008年和2004年的數據進行了回歸分析,回歸結果如表1所示。

由回歸結果可以看出,模型的擬合度較好,f統計量較顯著,表明模型整體線性關系比較顯著,durbin-waston值在2附近,說明模型不存在一階自相關。根據上述回歸結果,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1.假設1成立,公司的稀釋每股收益eps、每股凈資產bps與股票價格正相關。不論是新準則實施之前還是之后,eps和bps的系數都遠遠大于其它幾項解釋變量的系數。

2.2007年、2008年連續兩年每股有形資產的系數均為負,2004年每股有形資產tgaps與股票價格負相關,但是不顯著。在新準則實施前后,投資者似乎對有形資產(存貨、固定資產等)都不是很關注,甚至均出現了與股票價格負向變動的關系。

3.2007年每股資本化研發費用與股票價格負相關,但不顯著;2008年每股資本化研發費用與股票價格正相關,但不顯著;2004年每股費用化研發費用erdps與股票價格正相關,但是不顯著。

4.假設4成立,2004年、2007年、2008年三年的每股資本化研發費用crdps均大于每股有形資產tgaps的系數。這說明,與企業的存貨、固定資產等有形資產相比,投資者更加關注企業的研發投資。

5.從表1可以看出模型1的r2大于模型2的r2,但是由于2007年資本化研發費用未通過回歸檢驗,并且2008年資本化研發費用和2004年費用化研發費用與股票價格的正相關程度均不顯著,所以無法肯定地說明資本化研發費用在價值相關性上完全優于費用化研發費用,只能說明新準則規定的有條件的資本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研發費用的價值相關性。

四、結論

第一,新準則實施前后,上市公司的稀釋每股收益eps和每股凈資產bps都與股票價格呈明顯的正相關,并且eps和bps的系數要大于其它幾項解釋變量的系數。也就是說投資者判斷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基本上是以eps和bps為標準的。

第二,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新準則實施前后,投資者對于有形資產(主要是存貨和固定資產)似乎都沒有給予關注,而無論是對費用化的研發支出還是有條件資本化的研發支出,除2007年外,投資者都給予了關注,并且從erdps和crdps的系數變化上看出投資者的關注度在逐年上升。

第三,雖然投資者對企業的研發投資給予了關注,但是回歸結果顯示,研發費用與股票價格的正相關程度均并不顯著。

第四,與舊準則研發費用當期全部費用化相比,新準則有條件資本化的研發費用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與股票價格更高的價值相關性。

綜上所述,除2007年資本化的研發費用未通過回歸檢驗外,其余兩年投資者均表現出對研發費用的關注,但研發費用與股票價格的正相關程度均不顯著;從兩個模型的比較結果來看,新準則有條件資本化的研發費用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與股票價格更高的價值相關性。

五、實證結果的原因分析

第一,證券市場效率不高。價值相關性模型有一個基本假設是市場是有效的,投資者是理性的。劉曉璐(2009)提到,雖然經過很多學者對中國股票市場有效性的證明,但是中國的股票市場仍然是個很年輕、很不成熟的市場,投資者很容易受到非理性信息的影響。投資者往往容易忽視會計信息,即使關注也僅僅局限于凈利潤等表面的財務指標,而對于隱藏在會計報表附注中的研發費用基本得不到投資者的重視,這也是研發費用與股票價格正相關程度不顯著的重要原因。

第二,報表附注中缺乏研發費用詳細信息。舊準則中僅在管理費用中對研發費用做簡單的披露,新準則要求企業披露開發支出的金額和內容。經過筆者翻閱大量的財務報表后發現確認了開發支出的公司僅對開發支出的金額作出了簡單的陳述,還有一部分公司未將研發活動中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金額分別列示,而且筆者還發現很少有公司對當年資本化的金額和費用化的金額明確地呈現給報表使用者,報表使用者也無法從附注中得到研發項目的具體信息及前景,這對于證券分析和理論研究都顯得遠遠不夠。所以報表附注對研發費用信息披露不詳實也是當前投資者對研發費用關注不高的客觀原因所在。

第三,研發費用有條件資本化克服了全部費用化的不足。過去我國之所以采用全部費用化的處理方法主要是基于謹慎性的考慮,而且可以消除公司在資本化無形資產時進行盈余管理的機會,但是全部費用化也存在著不足:一是助長了企業的短期行為。將研發費用全部費用化會影響當期收益,打擊了企業研發的積極性,不利于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提高,也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二是費用化不符合配比原則。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時,收入與成本、費用應當配比,同一會計期間的各項收入和其相關成本費用,應當在該會計期間內確認。而研發支出是為了未來的收入而付出的代價,未來的收入可能分布在多個會計期間,所以僅僅將研發費用與當期的收入配比是不合理的。所以新準則采用有條件的資本化的方法,其初衷也是為了克服研發費用全部費用化的不足,將符合資本化條件的研發支出以資產的形式在資產負債表中列報,向財務報告使用者傳達企業自主研發的信息,作為報表使用者能從資產負債表“開發支出”項目中了解企業研況,從而提高會計信息的價值相關性和決策有用性。因此,從兩種會計處理方法本身可以看出,資本化研發費用應當具有更高的價值相關性,這一點也在價格模型中得到了一定的證實。

【參考文獻】

[1] 劉曉璐.開發支出信息含量研究——滬深股市實施新會計準則的證據[d].廈門大學碩士論文,2009.

[2] 王化成,盧闖,李春玲. 企業無形資產與未來業績相關性研究——基于中國資本市場的經驗證據[j].中國軟科學,2005(10).

[3] 王翼虹.研究與開發費用對企業市場價值的影響[d]. 廈門大學碩士論文,2007.

[4] 薛云奎,王志臺.無形資產信息披露及其價值相關性研究——來自上海股市的經驗證據[j].會計研究,2001(11).

[5] chambers, d., jennings, r.and thompson, r.b., evidence on the usefulness of capitalizing and amortiz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sts.working paper, department of accounting,university of texas, 1998.

[6] cazavan-jeny,a.and t.jeanjean,the negative impact of r&d capitalization:a value relevance approach.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2006.v15(1):37-61.

[7] han,b.h.andd.manry, the value-relevance of r&d and advertising expenditures: evidence from korea.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2004,39(2): 155-173.

研發費用資本化范文第5篇

關鍵詞:研發費用資本化;費用化;研發費用的核算;研發投入減值準備

近年來,各企業為了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提高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能力,對新技術研發工作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每年在新技術項目的研發和應用上投入越來越多的資金。因此,企業對項目研發費用進行準確地核算并披露,對企業的績效評價以及投資者的決策具有重要影響。如何對研發費用進行資本化及費用化的區分以合理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研發費用,已成為各個企業對項目研發費用管理及核算的重要任務。

一、對研發費用進行資本化及費用化的確認及計量方式

《企業會計準則—無形資產》中對內部研究開發的無形資產是這樣確認及計量的,企業內部研究和開發的無形資產,其在研究階段發生的有關支出應予以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開發階段的支出如滿足無形資產的定義及相關確認條件時予以資本化,不符合相關條件的則計入當期損益;如果確實無法區分兩階段的費用,則其所發生的開支全部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

對項目研究階段所發生費用的劃分和核算,研究階段所發生的費用是指為獲取新技術和新知識等而進行的資料收集和市場調查等活動而發生的費用,研究階段具有計劃性及探索性,對于研究階段發生的費用應在當期直接費用化,先通過“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科目歸集后,再轉入當期“管理費用—技術開發費”科目。

開發階段是指在進行商業性生產或使用前,將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識應用于某項計劃或設計,以生產出新的或具有實質性改進的產品、裝置和材料等,開發階段具有針對性、形成成果的可以性較大的特點。在開發階段所發生的費用屬于需要資本化的費用,即在開發活動開始前的項目立項、開發活動的階段性驗收和開發活動結束的結題驗收中如同時滿足《無形資產準則》第九條規定的五個確認條件的,則將此開發階段的費用進行資本化,通過“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 科目核算;但是,只要出現無法滿足無形資產五個確認條件之一時,應停止項目費用的資本化,并將已經計入“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科目的開發費用直接轉入當期的“管理費用—技術開發費”科目;最后項目完成時,再次對項目費用資本化的滿足條件做出最終結論,確認同時符合無形資產五個確認條件,并不再申報專利的項目的,對已發生的開發費用從“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轉入“無形資產—非專利技術”科目;對于還要繼續申請專利的,申報專利發生的費用繼續資本化,獲得專利證書時,將項目費用從“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轉入“無形資產—專利技術”科目。如果經過全部開發活動,無法滿足無形資產五個確認條件之一的,應停止項目費用資本化,并將已計入“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科目的開發費用直接轉入當期“管理費用—技術開發費”科目。

二、對研發費用進行資本化及費用化核算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對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的劃分缺乏具體的量化依據和標準。雖然《企業會計準則—無形資產》指出了項目研發活動研發費用資本化或費用化的條件,但是并沒有列出具體的量化標準,這就容易造成在實際核算的過程中為達到一定利潤指標人為控制資本化的時點或故意增大或減少資本化的費用,最終導致企業研發費用的會計處理缺乏客觀性、合理性和準確性,造成企業經營績效不實的后果,如我們前期完成的一個生產工藝技術改進項目,總投入320萬,因為是對公司內部的一個生產工藝的技術改進,所以在項目完成后,所發生的費用全部費用化,造成了工藝改進前后產品節約成本較為不實,同時也造成了當期費用過高。另外,當多項研發活動同時進行時,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兩階段費用的劃分不易分清,對一些共同發生費用的分配及處理容易出現人為的因素,使企業財務績效信息的可信任程度降低。

2、項目研發費用預算管理的過程中存在一定難度。因為項目研發活動的不確定性較強,難以形成成熟的預算管理體系,項目在研發過程中面臨許多的不確定因素,如技術方案調整或市場發生變化等情況,就會造成研發費用的發生與原有預算相比出現較大的偏差,給研發會計核算帶來一定的困難。例如我們進行的一個工程化研究的項目,就是因為市場出現變化,為避免項目研究失敗、中止,使試驗盡可能按照預先的想法進行,對項目的技術方案進行了調整,導致最后費用的發生超出預算,最初預算的費用203萬,結算時發生費用247萬,超支22%,使得對項目費用的管理產生了很大的難度。

3、對于一些大型的研發活動,因為這種大型研發活動的組織結構一般都比較復雜,如參與研發人員人數較多、部門較廣,同時研發活動中存在多個研發項目共同使用相同設備的情況,而這些設備的單位價值一般較高,這就使固定資產折舊費用的分配核算容易出現人為因素,而大型研發項目結構的復雜性,也使得項目研發費用中諸如直接研發人員工資、直接物料耗用等費用的歸集和核算難以準確,以上情況的存在使得難以準確對項目研發費用進行合理的預算。

三、針對以上對研發費用進行資本化及費用化核算過程中存在問題的一些改進建議

1. 明晰企業研發費用的確認范圍。根據《企業財務通則》、《企業會計則》等法規同時集合公司的實際,對研發費用進行了具體的劃分,研發費用是指企業從事科技活動、進行科研項目研發所發生的費用,包括直接研究開發活動和可以計入的間接研究開發活動所發生的費用。企業研發費用的科目包括:研發活動直接消耗、研發人員薪酬、固定資產折舊費、固定資產租賃費、固定資產維修費、無形資產的攤銷、試驗檢驗費、研發成果評審費、委外研發費、技術資料費、會議費、差旅費、辦公費、通訊費、外事費、研發人員培訓費、專家咨詢費、高新科技研發保險費用、專項設備、其他。為防止企業將開發費用在當期費用與資本化之間任意選擇,進行盈余操縱,應該對各個開發項目單獨設置賬戶進行單獨管理與核算,對于沒有通過可行性評估的項目應該停止繼續投入,已經發生的費用計入當期損益。對開發項目進行單獨管理與核算,應嚴格遵守《企業會計準則—無形資產》的規定,嚴格限定費用資本化的范圍,注意避免把開發過程中發生的不屬于資本化范籌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間接費用及運行該無形資產發生的培訓支出資本化。對研發項目產生的費用要單獨核算與披露,這樣可以隨時清楚的了解項目研發費用的發生的情況及項目研發的進度,減少了企業隨意操縱費用的情況。

2、在對研究與開發活動項目費用進行歸集和核算的程中,可以設立“研發支出”-費用化(資本化)-項目名稱-成本費用項目四級明細分類核算,同時結合實際情況,可以增加具體的課題屬類,如政府項目、公司內部科研項目、對外設計項目,這樣可以更好的滿足項目管理、項目核算及中介審計等各方的需要。

3、每年年底對研發項目相關投入進行減值測試,當研發項目投入資金出現減值的跡象時,要計提減值準備,提取減值準備的方法可以參照資產類計提減值準備的方法,通過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研發投入減值準備”科目來核算,這樣可以使研發投入資金的賬面金額更加切合市場變化,減少了研發投入賬面資金虛增的情況,使研發投入賬面資金更為切合實際和準確。

4、對于已經開發成功項目,且其發生的研發費用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該研發投入費用,應結轉無形資產,借記 “無形資產—專利技術”或“無形資產—非專利技術”科目,貸記“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科目;如果該研發投入已計提減值準備的,已經計提研發投入的減值準備應予以轉回;對于研發項目最后形成的無形資產,要按照無形資產攤銷的相關規定進行攤銷。

5、對于一臺研發設備多個研發項目共同使用的,其研發設備的折舊費用建議按天數進行計算,分配進入各個研發項目中,或者根據研發項目經費投入金額的大小制定一定的比例標準,對研發設備的折舊費用進行分配,使進入各個研發項目的折舊費用更為合理準確。

6、在研發支出中涉及原材料領用的,建議將其資本化部份耗用的原材料相應的增值稅轉出,而費用化的研發支出中原材料的領用則不需轉出增值稅。

7、對研發支出最終形成無形資產的后續計量,首先確定該項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是否確定,如該項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確定,則需對該項無形資產進行攤銷,如不確定,則不需進行攤銷;其次確定該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可根據該無形資產所生產產品的市場需求情況或該產品的生命周期等因素來估計該無形資產使用壽命;最后,采用合理的方法對該無形資產進行攤銷,如對于受技術陳舊因素影響較大的專利權和專有技術等無形資產,可采用類似固定資產的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來攤銷,對于有特定產量限制的專利權,可采用類似工作量法進行攤銷。對于無法可靠確定其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的則用直線法進行攤銷。

8、對研發支出最終形成無形資產的攤銷費用,如果該項無形資產專屬于生產某種產品或者屬于形成其他資產的,其攤銷費用應計入相關產品的成本或相關資產的成本。(作者單位:云南省個舊市云錫集團公司研究設計院)

參考文獻

[1]陳志軍 金小娟 隋爽. 企業研發費用會計核算之完善.財會月刊2012曰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义县| 渝中区| 城口县| 桂平市| 宿迁市| 泰来县| 张家港市| 连城县| 保德县| 定日县| 湘阴县| 晋宁县| 玛纳斯县| 合肥市| 瑞昌市| 团风县| 万宁市| 岳阳县| 台州市| 南京市| 勃利县| 罗源县| 武陟县| 昆明市| 云南省| 南宁市| 邵阳市| 武宣县| 都昌县| 深水埗区| 广平县| 井陉县| 天峻县| 子洲县| 府谷县| 钟祥市| 靖江市| 曲麻莱县| 嘉鱼县| 酉阳| 绿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