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體育幫扶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淄博市體育局扶貧工作總結
【概況】2016年,市體育局黨組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總體部署,將扶貧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研究制定了《淄博市體育行業扶貧三年建設計劃》、《淄博市體育局扶貧脫貧攻堅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局黨組書記、局長為組長的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明確扶貧工作目標任務、落實舉措,健全了與扶貧工作任務相適應的組織領導機構,扶貧各項工作按計劃有序推進,取得了明顯成效。
【行業扶貧】充分發揮體育部門職能作用,在全面分析村居基本情況和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制定了《淄博市體育行業扶貧三年建設計劃》,推進“體育惠民”工作,滿足群眾健身需求。大力推進全民健身工程設施建設,全市474個省定貧困村中,前期已完成150個村的資助建設,本年度市專項資助建設23個,區縣和社會自籌解決27個,市與區縣兩級為剩余274個省級貧困村配備了部分健身設施,474個省定貧困村基本實現了健身場地器材全覆蓋,但是場地面積、器材數量參差不齊,部分村還未達到省級建設標準。針對這一問題,為進一步提升農村健身條件,積極向省體育局申請“千村扶貧健身工程”資助支持,12月獲省體育局資助資金1380萬元。為確保“千村扶貧健身工程”落實到位,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對涉及6個區縣37個鄉鎮的474個貧困村進行了逐村摸底調查,相關信息錄入省體育局信息服務平臺。同時加強農村健身器材管理維護工作,向有扶貧任務的區縣撥付器材管理維護經費239萬元。加強農村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將社會體育指導員數量和覆蓋率作為扶貧工作標準之一,年內組織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2期,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1336人。積極引導區縣、鎮村開展基層全民健身活動,打造特色健身項目,村民健身賽事活動供給進一步豐富,周村健身氣功、高青門球、臨淄太極拳已形成特色項目。同時結合廣場舞推廣普及,開展“舞動鄉村”活動,配發音響設備100臺。
【駐村幫扶】全面落實“第一書記”派駐村沂源縣大張莊鎮洼子村扶貧任務。積極協調市交通局,為洼子村爭取道路建設補助金15萬元,對村內1000米主次干道進行了硬化,方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積極協調市縣水利部門為洼子村爭取農村安全飲水工程資金15萬元,在村委會大院打建1000米深水井,并安裝了凈水器,建設了直飲水機房,讓群眾喝上了放心水。積極爭取貧困村扶貧資金30萬元,對洼子村北山1014米生產路進行硬化,解決了山上水果運輸難問題。根據村整體規劃和工作進度安排,籌措資金40萬,幫助村在全鎮63個村中率先實現村內硬化道路戶戶通工程,共硬化村內道路3500米。同時建設、繪制文化墻20余塊、安裝太陽能路燈23盞,并對積聚多年的河道垃圾進行了挖掘清理,保障了河道內水流通暢,杜絕了河邊村居雨后河水倒灌現象。加強村委會陣地建設,籌措資金2萬元,幫助村購進復印一體機、電腦等,幫助村改善了辦公環境、辦公條件。幫助村建設了文化廣場,安裝健身器材10余件,增添乒乓球臺、音響等設施設備,并購進實用圖書1500余冊,進一步豐富了村民業余文化生活。
【結對幫扶】認真落實“黨員結對幫扶”工作任務,局黨組先后4次到洼子村進行實地調研,幫扶、看望困難黨員15戶、困難群眾10戶,帶去幫扶物資3萬余元,并與4戶特困戶結成兩年的幫扶對子,每年每戶資助3000元。全局153名黨員干部與洼子村、魯村鎮西官莊村共82戶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共提供幫扶資金27100元,其中13100元用于幫助洼子村新上水果套袋加工機,14000元用于幫助魯村鎮西官莊村新上凈水設備。在黨員干部一對一幫扶的基礎上,籌集資金4萬元,幫助洼子村引進了紅指、科瑞森、三代紅提三個葡萄品種新苗20000株,并免費發放到33戶貧困戶手中,幫助困難家庭脫貧致富。
一是成立由兩名副科級干部帶隊的四人駐村扶貧工作組,派駐石婆固鎮東史莊村,全面開展結對幫扶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和精準扶貧工作。
二是確定辦公室中層以上干部20名作為一對一幫扶責任人,完善檔卡資料、精準核對信息、制定幫扶計劃,每周至少一天入村開展幫扶活動。
三是幫助貧困戶享受各項扶貧優惠政策。共為全村貧困戶慢性病患者43人辦理慢性病卡,積極協調申報雨露計劃6人,帶動建設蔬菜種植大棚2個,組織短期技能培訓班5次,參加培訓200余人次。
四是幫助完善村內基礎設施建設。2019年來,共投入1萬余元對該村進行幫扶。其中改善村內公共衛生間5200元,修繕貧困戶房屋房頂4523.5元,村內道路兩側排污管網及道牙整修1萬余元,實現了村內綠化優美、道路潔凈便利。
五是深入推進各村村精神文明建設。今年以來,學雷鋒志愿者下村積極組織廣場舞比賽、公益電影放映、開展鄉村道德講堂、好媳婦、好婆婆評選等文化體育活動,并聯系縣人民醫院到該村開展義診活動,切實為村人民群眾的生活提供了方便、增添了色彩。
為充分發揮高校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促進貧困縣發展和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我省實施了百所高校幫扶百縣助力脫貧攻堅的“雙百工程”。“雙百工程”的通知下發后,我校領導高度重視,積極謀劃,主動作為,迅速安排部署,成立工作機構,制定結對幫扶實施方案,與幫扶縣開展聯系對接,大力推進教育扶貧,取得了階段性進展和成效。
下面,就我校開展“雙百工程”的進展情況和下一步打算做一個簡要匯報。
我們學校結對幫扶的對象是岐山縣,9月12日,學校書記申曉玲等一行五人,到寶雞市岐山縣進行結對幫扶工作對接,并與縣扶貧辦、教體局、職教中心等主要部門負責人進行了對接工作會議。對接會上,我校申書記介紹了學校開展“雙百工程”結對幫扶工作的準備情況,從學校實際出發,就四個方面詳細解讀助力落實“雙百工程”幫扶計劃;縣教育體育局楊周雅局長結合教育扶貧工作現狀,提出了六點幫扶需求。 整個對接過程,雙方就合作領域進行了深入的討論,碰撞出不少新的扶貧點子,并對下一步工作的開展達成了一致。回來后,我校也進一步修改和完善了對岐山縣的結對幫扶實施方案。
目前,我校已經完成的幫扶工作有:
1、實施人才幫扶工程。對畢業生進行岐山縣就業政策解讀與宣傳,鼓勵、引導學生到岐山縣就業、創業,向岐山縣輸送優秀人才。
2、實施信息幫扶工程。9月28日,針對村民不會使用微信和電腦買賣農產品的現狀,我校電子商務專業王惠教師去岐山縣對當地村民開展了一次電子商務專業培訓。
3、根據岐山縣提出的訴求,針對個別鄉村學校缺少圖書等教學設施,我們捐贈圖書1000多本,用以改善鄉村學校辦學條件、提高教學水平、推動青少年事業均衡發展。
4、與岐山縣建立日常聯系協調機制。雙方主要領導經常聯系,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小組成員專人負責每月與岐山縣就幫扶情況對接一次,交流幫扶情況。
下一步需要完成的幫扶工作有:
1、岐山縣在11月15日擬定了棗林鎮范家塬村作為結對包抓的貧困村。我校準備在12月,派相關人員前往范家塬村進行實地考察走訪,了解一下這個村子的具體貧困情況,然后制定有針對性的實施方案。
2、2018年3月,開展定向招生活動,計劃2018年定向招生100名貧困家庭子女,在西安航空職工大學就讀,并按照陜西省學生資助政策進行資助。其中,建檔立卡家庭學生可以享受每生每學年6000元的精準資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可以享受每生每學年3500元或2500的國家助學金。對于學習成績優秀者,可獲得每學年600-1000元不等的學校獎學金。
3、2018年4月-5月,組織岐山縣兩所小學的學生來閻良參觀“航空科技館”及“功勛飛機展”,使學生對我國的航空事業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開闊學生的視野,普及科學知識。
濮陽市城調隊
濮陽市城調隊幫扶村西韓寨是濮陽縣典型的黃河灘區小村莊,且是非重點貧困村,由于黃河灘區行洪限制和歷史欠賬,2014年剛結對幫扶時,該村無村室、無衛生室、無文化體育活動娛樂場所、無路燈、無監控、無硬化路、房屋破舊、危房多、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全村共99戶、404人,耕地面積491畝、2眼井,建檔立卡貧困戶:21戶、93人。
2014年5月以來,濮陽市城調隊派駐第一書記。圍繞“建強基層組織、推動精準扶貧、落實基礎制度、辦好惠民實事”開展工作。加強政治學習,自覺按政策、制度、程序辦事。堅持灘區扶貧工作“5+2”、“白+黑”的工作制度。做幫扶村致富路上的一個“筑夢人”、“引路人”。第一書記天天吃住在村,爭取政策、落實政策,提前做好村里的各項工作,受到鄉黨委政府表彰和現金獎勵,西韓寨村黨支部獲“五好支部”榮譽稱號。
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負期待、訪民疾苦、辦惠民實事。非貧困村大小項目都需要自己爭取。城調隊多方尋求支持,新建村室衛生室、兩層小樓總面積238平米、22萬元;新硬化東西大街1條、南北大街2條、生產路4條、廣場1個,合計129萬元;新修生產路橋2座共12萬元;產業扶貧19萬元;新打井2次合計8眼、12.8萬元;灌溉井配套5萬元;體育器材5萬元;危房改造13.4萬元;單位幫扶合計金額6萬元;殘疾人幫扶1.2萬元;公益崗、協保員2個,政策落實31.2萬元;教育救助8萬元;醫療救助5萬元;申請貼息貸款,入股分紅2.5萬元;廣場、修路土方5萬元到村里賬戶;村室衛生室配套建設:合計3萬元;辦公設施:電腦3臺、多功能打印機1臺、空調4臺,合計2.3萬元;線路改造10萬元;演出戲臺2萬元,音響服裝器材1萬元;為該村爭取10萬元產業項目發展專項資金;少花錢多辦事,網購太陽能路燈30套1.5萬元;網購手機款監控35套(1.3萬元),自己安裝,外出務工人員通過手機可以隨時查看村里家里周圍情況、語音通話、以解思鄉掛念之苦。成立養羊合作社,大力支持、鼓勵發展家庭養羊,全村合計養羊570只;交叉路口安裝交通鏡。
二、校領導環節干部每天提前半小時到校,嚴格執行簽到退制度,每周公布一次校領導考勤情況。
三、教務處制定教師成長檔案,從職業規劃到課堂教學反思、課題研究、校本教材編寫等方面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
四、開展了由黨支部牽頭,工會具體貫徹落實的陽光體育活動。活動做到有計劃、有組織、有準備,所有學校工作要服從此項活動,堅持做到每日活動1小時,讓活動真正起到實效,為師生的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五、邀請專家開展以《教師心理升級與職業幸福感》為主題的講座。
六、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并召開家長會,讓家長深入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及生活情況。
七、繼續配合教育局黨委做好“三到”服務及扶貧包聯工作,積極主動開展好教育局黨委指定的結對幫扶困難家庭幫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