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服裝設計的設計理念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綠色設計;理念;服裝設計
中圖分類號:F407.86
服裝的綠色設計要求設計師在進行設計的時候,既要考慮到服裝的基本功能和審美需求,也要考慮到原材料、加工過程、包裝設計和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的舒適健康指標,以及服裝的回收、處理等與環境相關的諸多問題,做到減少浪費與污染,循環使用,可降解[1]。服裝設計是運用一定的思維方式、美學規律及設計程序,將設計構思以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并選擇適當的材料,通過相應的裁剪方法和縫制工藝,使其設想進一步實物化的過程。綠色服裝不僅僅指用天然纖維織物制成的服飾,還要經過檢測、認證并加有相應的標志,服裝中不允許含有對人體產生危害的物質,而且服裝使用后的處理不能對環境造成污染。綠色服裝設計則是指從原料到成品的整個設計過程都不會對人類甚至動植物產生危害,而且設計應該滿足安全、健康、舒適的要求,滿足適度、自然、節約資源、環保的要求,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1綠色服裝設計理念
綠色設計GD(Green Design),通常也稱為生態設計ED(Ecological Design),這種理念貫穿于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內,著重考慮產品的環境屬性,并將其作為設計目標,在滿足環境目標要求的同時,保證產品應有的功能、使用壽命、質量等。綠色設計是后現代設計的重要內容之一,它的現實催生素是全球生態狀況的日益惡化,它的形成受到后現代主義思想中關于人與自然關系論調的影響。服裝具有物質、精神雙重屬性,與一般工業產品有很大的不同,從而使得綠色服裝設計除了強調產品的環境屬性外,還要求突出服用性能中的健康屬性[1]。綠色設計要求服裝設計的每一個決策都要充分考慮環境因素,盡量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其核心是“3R+1D”,即減少使用(Reduce)、重復使用(Reuse)、回收(Recycle)和降解(Degradable)。
2綠色環保服裝的設計策略
2.1顏色的選擇
色彩會對人產生從表面感覺到心理深層的影響力,顏色知覺是視覺審美的核心,人的視覺器官在觀察物體時,最初的20秒內,色彩感覺占80%,而其造型只占20%,而 2分鐘后,色彩仍占60%,造型占40%。設計師在用色時不應選擇太過于艷麗和繁雜的色彩,繁雜的色彩不僅容易讓人產生視覺疲勞,在制作過程中還會耗費大量的染色劑,而絕大部分染料是化學物質,使服裝材料加工成本增加,還產生了大量污染廢液,不但造成環境污染,還可能影響人體健康。因此,設計師可以嘗試采用簡約自然的色彩,用盡可能少的色系或是降低色彩的明度和純度,從大自然中取色,大自然是個多彩的世界,其中的綠色、藍色、棕色等都是十分迷人的顏色,是一種永恒的顏色,它象征著生命、生機、活力以及和平、美滿、幸福、自由、自然等等。因此,設計師在服裝顏色的選擇上應該盡量取材于大自然,充分反映人類生存的空間和生活的大環境,著力體現人與自然的共存關系[2]。
2.2面料的選擇
綠色服裝材料又稱生態服裝材料,在對服裝產品進行綠色設計時,材料的綠色環保是最為重要的,設計師既要考慮產品的使用條件和性能,還要了解材料對環境的影響,盡量使用無毒、可重新使用、容易降解、無污染和易回收的材料。服裝最常用的面料包括棉質、絲質和化學纖維。其中棉布本身獨一無二的透氣性和天然性,格外受到設計師的喜愛,棉質衣服吸汗、透氣,保暖性強,與其他面料有很大區別,穿著感覺很舒服,而且染色和印花都比較容易。從美感來說,平織棉布的印花效果和針織棉布的染色效果,都有一種天然純樸和青春氣息,這是其他面料很難取代的,因此很多內衣面料的首選就是棉質。隨著紡織科學的不斷進步,新型保健型面料得以迅猛發展并成為未來紡織品開發的主要方向,這為維護人體健康,增強衣物穿著的舒適性,實現綠色設計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保證,比如現在比較常見的天然彩棉、莫代爾纖維、大豆纖維等。天然彩棉是一種具有紅、黃、棕、綠等顏色纖維的棉花,用彩色棉花制成的紡織品不需化學染料染色,是在棉鈴成熟吐絮時就具有的顏色,在加工生產過程中不會產生對水源、土地的污染,順應了人們追求純天然時尚、環保與健康的時代潮流。莫代爾纖維是奧地利一家公司開發的真木纖維素纖維,采用對人體無害的有機溶劑,天然纖維在特定條件下可以被溶解,再經過紡絲及處理加工而形成的,這種纖維的殘液排放對環境是沒有危害的,而且制成的衣服手感柔軟、滑爽、色澤純正,還具有良好的透氣性,且易打理。
2.3造型的選擇
服裝造型是表現精神方面的思想,源于心靈的意念。這種美使人與服飾和自然處于一種協調、統一、和諧的狀態。綠色環保服裝的造型應該在創造人體感覺舒適、符合人體工學的適度空間的基礎上追求時尚,做到既要生態,又要時尚的設計。設計師可以通過圖案中的形式塑造自然因素,塑造的形象能溝通內外和大小環境,為整個設計增加魅力因素,將具體的形作為一種表達情形和意蘊知覺的手段,比如在中國文化中有特殊含義的梅、蘭、竹、菊等自然紋樣都可以運用到造型設計中。此外,在服飾配件上,比如口袋、紐扣、帽子等,設計師可以采用易更換的配飾,讓消費者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及流行等因素對服裝單品自行增減、替換設計,進行重新組合搭配,完成自我形象設計,充分體現出著裝者的自主性。不僅可以讓消費者自己成為設計師,將穿著與設計過程結合起來,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展現作品,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服飾的利用率,延長服飾的生命周期[3]。
結論
作為服裝設計工作者,應該打破傳統設計觀念的狹隘視角,從關注人類生存環境的高度,用大設計的眼光與文化觸角來認識服裝生產從設計、加工到銷售的全過程,并給予服裝完美的設計,從而為服裝設計行業的發展塑造光明的前景。
參考文獻
[1]張新豐. 服裝仿生設計[J]. 天津紡織科技,2008(6).
1 “情感化設計”的概述
“情感化設計”理念是由享譽全球的美國著名認知心理學家唐納德・A・諾曼首次提出的。他在著作中指出:“在產品的設計和使用中還有很濃重的情感成分,我認為設計里含的情感成分可能比實用成分對產品的成功更重要。”“情感化設計”是以產品的物質功能為基礎,充分挖掘產品的精神功能,從而給用戶傳達情感體驗的設計理念。產品的情感化設計更強調物品的精神內涵及給使用者帶來的情感體驗和精神享受。
20世紀末21世紀初以來,人類的生活和工作一直處在一種快節奏、高效率、強壓力的精神高度緊張的狀態下,導致人們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嚴重缺失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的情感的關懷和交流。因此,人們在面對簡單、枯燥、冷漠的工作和生活模式時,渴望從情感方面得到一些慰藉和釋放。因此,“情感化設計”理念順應市場需求而生。它在設計中強調精神、象征功能和意義、文化內涵,力求從精神需求層面上表現對人性的關懷和體貼,把人類的情感需求融入到人類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的產品設計中,以一種輕松的方式詮釋著人們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情感化設計理念的提出符合了現代人在豐富的物質生活的基礎上追求高品質精神生活的訴求。
2現代服裝設計中“情感化設計”理念的切入點
面對高強度、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壓力,人們內心深處更渴望一個溫馨、舒適、符合情感需要的個性空間。服裝作為人們生活中的必須品,在這方面具有很大潛在空間。不難看出,設計師們已經意識到:消費者對服裝的需求由功能至上、純技術化的單一設計等理性的因素,轉而更加追求服裝傳達給人的文化內涵、情感體驗以及心理享受等精神領域的享受。他們試圖在服裝設計中滲透更豐富的文化、情感以及樂趣元素,讓消費者在享受其功能的同時,更熱衷于其所帶給消費者的體現個人品味、個性、情趣等精神層面的享受。
2.1設計師“親密接觸”消費者 ―― 激發消費者參
與設計過程中的趣味性
隨著體驗經濟時代的到來,生產與消費行為也逐漸發生了變化,以體驗為基礎開發新產品強調與消費者的溝通,觸動其內在的情感和思想;以創造體驗的方式吸引消費者參與融入設計中,提高消費者的審美能力、審美情趣,最大限度滿足消費者在物質上和精神上的雙重需要,進而達到增加產品附加價值和得到消費者認可的雙重效果。
對服裝設計師而言,了解服裝消費者審美和情感需求并投其所好的把握其在市場的發展趨勢是至關重要的。一位名為Youngjoo Na的韓國學者在他的學術論文“Fashion Design Styles Recommended by Consumers’Sensibility and Emotion”(根據客戶的審美和情感設計服裝)中指出:為了開發由消費者審美觀引導高品質服裝產品,他們開發了一個采用個性化協同過濾技術的專業軟件,建立了一個由 60 種紡織材料,41 種時裝設計樣式和 28 對具有關聯性的感性詞匯組成的可視化模型數據庫。它可以使用戶根據自己審美需求,使用系統提供的工具參與設計調整并反饋意見。
這種消費者參與設計的體驗式設計模式正在逐漸被一些高端服裝品牌所應用。消費者參與到設計中來,可以根據自己喜好需要,選擇服裝面料的材質,領子、袖子或底擺的款式造型,以及最適合自己的面料色彩等等。激發消費者參與設計,把消費者的構思或理念轉化為有形的、可觸摸的實物形式,使消費者真實地感受到參與設計過程中的趣味性、成就感等精神領域的享受。
2.2情感寓意性 ―― 裝飾手段在現代服裝情感化設
計的表達
服裝作為一種實用型的商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在滿足最基本的服用功能時,也可以讓人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不難看出,在時尚領域,如Dries Van noten、Antonio Marras等一些設計師,他們關注民俗風情、異國情調、民族和民間文化,他們秉承一貫的設計理念執著于民俗和圖騰之中,試圖以自己的力量和特有的方式提醒人們尊重民族、尊重文化、尊重差異(圖 1、圖 2);有些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則貼近人們的現實生活,趨向于表達人類對現實生活的一種關注和美好祝愿,例如借助所設計的服裝來表達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生態保護等對人類共有的家 園 ―― 地球的美好祝愿的情感寓意,力求從服裝的設計表達中影響、啟發和呼吁人們關注人類的生存環境的意識(圖3、圖 4)。加拿大服裝設計師協會主席Robin Kay,受環保主義的影響,率先倡導時尚環保的設計理念和生活態度,采用各種無化學加工的純棉織物,及回收玻璃絲、環保家居面料等作為設計原料,來啟發和喚醒消費者的環保意識。
2.3文化藝術內涵 ―― 在現代服裝情感化設計的表現
夏奈爾說:“時髦并不僅僅停留在衣服上,時髦是在空氣中的,它是人們的思想方式,人們的生活方式,是我們周圍發生的事物。”夏奈爾不僅想把自己的服裝賣給消費者,還希望通過她的設計來喚醒人們對于生活品位的感覺,提高人們的格調,改變人們單調、乏味、平庸的生活狀態。
處在今天高度發展的信息社會中,人們對社會文化的需求顯得尤為迫切。在服裝等方面的需求上,更是重在文化內涵的表達。“服裝”被視為一種能滿足人心理需求的精神文化產品,表現出了較高的藝術品位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它作為時代文化的象征,其設計形式上的種種變化無疑與當時社會的文化藝術有極密切的關系。因此,不難看出服裝設計者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在設計中體現出文化內涵 ,如何將情感化的元素巧妙地融合到設計當中,使服裝的風格、樣式和品位都提高到一個全新的檔次,達到美化人的外表和滿足人的內在精神需求”是設計人員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3服裝設計中融入“情感化設計”理念現實意義
3.1情感化設計理念延伸了服裝設計的價值所在
服裝設計中情感化設計理念的應用,使服裝在實用功能的基礎上增添了更豐富的內涵與價值;使設計富于美感,充滿情趣和親和力,拉近了設計與人的距離;同時,服裝的情感化設計滿足人們追求表現個性、實現自我的審美價值的需求,從而達到了服裝設計師設計的至高追求 ―― 美化人外表的同時滿足人的內在精神需求。
3.2情感化服裝設計對設計師的啟發
[關鍵詞] 設計理念 服裝企業和品牌 品牌理念基石 設計師 服裝品牌設計 設計風格 企業性格 創新
作為服裝加工、出口型的大國,我國的服裝出口量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國的服裝行業也正以較快的速度發展,經營者們逐漸意識到,單純的依靠加工型的服裝產業已經使我國服裝行業的發展遠遠滯后于國際服裝行業的整體發展水平。而打破和解決這種問題的必由之路,就是走創立和發展有自己特色的本國服裝品牌道路。不同的企業基于自身的實際情況創立出不同的品牌,然而暴露出的缺少品牌特色、滯后的理念,以及較低的運作能力等問題,卻束縛著我國服裝品牌的發展。
如果說一個人是因為有了思想而有了靈魂,那么對于一個企業或品牌來說,理念就是它的思想,也正是這個企業或品牌的靈魂。 對于當代服裝企業和品牌而言,設計理念則是它眾多理念之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可以說是靈魂的靈魂。
一、設計理念是服裝品牌理念的基石
一個成功的服裝企業需要有一套完備的思維理念識別系統,設計理念是眾品牌理念系統中最初產生的一種。設計理念的產生并非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不斷摸索中逐漸形成,是品牌理念的具體實施,是品牌理念和完善品牌內容運作的前提和基礎。設計理念的匱乏和滯后,將影響到整個品牌理念,更重要的是將影響品牌的競爭力和生命力,抑制品牌的未來發展。所以說,設計理念對于服裝品牌理念的基石地位是不可動搖的。
二、設計理念促使設計師對于服裝品牌設計進行準確的把握
設計理念的承載體是通過設計師的設計思維進行表現的,依托于設計師的藝術造詣、專業素質和內涵、以及個人的設計經驗等因素。設計師的個人設計思維或者說設計師的設計風格,要盡可能的與企業整體的設計理念相協調、一致,這就要求設計師在本身與企業的設計理念符合、對位的前提下,還應該能夠對該品牌的產品設計做進一步的準確把握,充分了解品牌的自身情況,在設計理念的指導下,進行“量體裁衣”的品牌產品設計。
三、設計理念最終形成設計風格、定位服裝品牌風格和企業的性格
由于品牌不同,便出現了不同的、各具風格的服裝產品類型,或表現是高雅成熟的、或體現是前衛休閑的,亦可以是傳統保守的。使消費者們可以根據自己不同類型、特點的需要,而選擇不同風格的產品和品牌。而這種不同服裝產品類型的出現,主要就是根源于企業之間設計理念的不同,設計理念形成了品牌的設計風格以及設計產品的形象,同時也定位了企業自身的品牌風格和形象,企業的性格也由此產生和樹立。也正是因為同一的設計理念引導下,使得企業所生產出的眾多產品,包括從服裝產品系列到飾品產品系列,都能夠通過設計風格的貫穿而整體統一起來。
四、設計理念并非從始至終一成不變的
設計理念如同任何思維和任何事物一樣,是不能一成不變的。優勝劣汰的競爭法則,決定了服裝企業要想在市場中得以生存、做大做強就需要不斷的創新,不斷提升自身,產生更為新穎的設計理念,生產更貼近市場、符合人們不斷追求時尚變化的心理與要求的服裝產品。當然對于企業來說,設計理念的變化影響是非常大的,直接會導致上面所說的品牌設計風格的變化,體現在產品上就是產品路線的變化,最終影響了產品的終端市場和消費群體的改變。有很多服裝品牌的例子,由于設計理念的更迭,或是承載體設計師的頻繁更易,導致產品設計風格的頻繁改變,形成了與以往風格不相一致或完全不同類型的產品,甚至無法使品牌的風格固定、統一起來,最終使消費者們因為無法準確的把握該品牌的定位和產品風格,而喪失了原本對品牌的信心和信賴度。因而,使得品牌的發展逐漸走向下坡乃至衰退、消失。所以,企業設計理念的這種變化應該是在一定范圍內進行的適度的調整,經營者和設計師都應對市場的需求和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有充分的調查思考取證后,在設計理念大方向變化不大的基礎上,結合流行趨勢發展而進行的細節性地改變,通過細節性的創新、局部性的調整、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來鞏固品脾的市場地位和份額。
綜上所述,相信只有從思想上、理念上發生變化,才能帶來品牌發展根本上的、真正意義上的質變和飛躍。創立和發展更多有實力、有特色的本國服裝企業和品牌,甩掉服裝出口加工型大國的帽子,使我國服裝行業的整體發展水平能夠早日與國際接軌,全面和諧健康地走向高附加值的服裝品牌發展道路也將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關鍵詞:時尚知識管理 服裝概念設計 時尚數據倉庫 集成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普遍提升,人們對于服裝的審美觀也發生了改變,尤其是對流行趨勢的變化,更是了如指掌。面對龐大的流行數據,設計師為了能夠隨之對其進行運用,建立時尚知識管理系統十分必要,以該系統為前提的服裝概念設計也更加能夠體現流行趨勢。但是當前階段對于該系統的創建依然存在相關不足,基于此必須要對其進行深入分析。
一、時尚知識管理
按照相關定義可以將時尚知識管理理解為以時尚、集成等為基礎的,可以為服裝設計提供支持的數據集合。時尚知識管理主要具有如下特點:① 主題性。這里所提到的主題性,也就是時尚知識管理中所具備的所有知識與數據都是以相應主題為基礎的,針對服裝設計風格、顏色、面料、款式等,選擇合適的服裝設計元素[1];② 集成性。時尚知識管理中所具備的數據來源十分多樣化,但是原始數據格式卻不相同,所以必須要對其進行集成。將知識列入管理系統中進行轉換,再次格式化并排列,以此獲得具有單一性的物理映像;③ 時變性。所謂時變性,也就是時尚知識管理系統中所包含的數據都會受時間的變化而更新,為了很好的適應這一變化,數據需要通過更高層次進行綜合;④ 非易失性。時尚知識所標志的時間與地點等均是客觀存在的真實數據,并且會被長時間的保存下來,在知識管理系統方面的要求主要體現為加載、查詢等。
按照時尚知識管理系統結構的一般性,可以將其體系結構設置為以下幾個方面:① 時尚知識詞典。這一環節為整個系統的數據庫,主要是對時尚知識的體現形式與規則進行規范;② 時尚知識來源。這一環節是對來自于不同途徑的時尚知識進行采集;③ 時尚知識整理。這一環節是對不同的時尚數據進行抽取、轉換與儲存;④ 時尚知識發掘。這一環節主要作用是發掘時尚知識;⑤ 前端決策支持。這一環節是對時尚知識決策支持交互界面進行提供。
二、時尚知識管理的服裝概念設計
(一)構建時尚知識決策結構
決策支持系統的主要作用是向服裝設計師提供智能化的基礎知識,通過對相關信息、模型的利用,真正實現對人機交互系統的創建。為了有效構建這一系統,需要認識到以下幾點:① 該系統的使用對象為決策人員;② 該系統主要強調了支持這一概念,也就是能夠幫助決策人員做出正確決策的能力;③ 該系統重點強調了交互這一處理形式,因此需要認識到與人有關因素在決策結果上的影響。
(二)形成服裝概念設計
(1)決策支持
一方面,要形成服裝時尚風格。時尚這一因素是通過不斷的演變而進步的,每一時間段的時尚均是以之前時尚為前提,且可以將其看作之前服裝風格的延伸。各種時尚潮流的興起均會為社會的發展帶來全新的活力。對于一個開放性的社會,不同的時尚都可以實現自由發展,進而對人們的生活與工作帶來豐富的內容[2]。針對現如今服裝行業的發展現狀而言,幾乎所有的服裝品牌都會在新一個季度推出多個風格的時裝主題,這些主題有些是對之前的延續,而有些則是全新的設計風格。由此看來,越來越多樣化的服裝主題不僅創造了時尚風格多變的品牌形象,同時也滿足了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
另一方面則是要在時尚風格的基礎上推薦排序基本原則。其一是時尚的引入階段,也就是時尚剛剛興起的階段,還未滿足大部分人對于時尚的需求時,卻可以為人們帶來新鮮感的時期;其二為接受時尚階段,即時尚已經廣為人知卻被接受的時期,這一階段是時尚風格被廣大消費者接受的階段,同時也是服裝產品獲利最高的階段。
因為不同的品牌有不同的定位,目標消費群體對于時尚的敏感度也存在很大差異,所以系統決策所支持的時尚風格推薦排序自然也就不盡相同。一般會將服裝品牌劃分為以下幾種,即時尚引領品牌、市場追隨品牌兩種。前者主要是針對具有較高時尚敏感度的消費群體,而后者則主要指的是緊跟潮流的消費群體。
(二)服裝元素概念設計決策支持
服裝設計元素即組成服裝設計風格最為基礎的單位,其中主要涵蓋了色彩、面料、造型以及圖案等元素。而服裝概念設計則具體包含了對風格主體對應的時尚色彩概念、時尚面料概念、時尚造型概念以及時尚圖案概念等。
這一項工作現階段主要是由設計師按照設計主題搜集圖片,并通過圖文的形式將故事進行表述,盡管這種表述形式十分直觀,然而因為多數服裝企業中缺乏系統的時尚知識管理觀念,致使一些無效操作存在,很難對概念設計效率進行控制,進而導致資源的浪費。
文章中所提到的時尚知識管理當中,都是在不同的渠道搜集時尚信息,另外則是依靠不斷積累所得服裝知識歟其中儲存了諸多服裝設計風格色彩、面料、圖案以及款式的相關信息,以此為服裝元素概念設計奠定了扎實的基礎[3]。一旦明確了新服裝產品的時尚設計風格之后,便可以利用知識管理系統中的決策支持系統快速捕捉到與之相對應的色彩、面料、圖案與款式,隨后再利用篩選和排序形成不同類型的服裝元素設計界面。
(三)決策人機交互系統
利用人機交互的形式對服裝概念進行設計,主要是以用戶與系統互動為前提,獲得服裝時尚風格色彩、面料、圖案、款式等概念的決策支持,通常包含了以下設計流程:① 選擇關鍵詞;② 選擇設計主題;③ 選擇時尚數據信息;④ 概念整理;⑤ 終端形成。
在選擇關鍵詞方面,用戶需要限定概念設計的年份、季節與分類等關鍵詞,為用戶提供多方面的選擇。在排列主題概念方面,則需要在系統中設置時尚風格主體信息字典,將時尚風格主題傾向與風格主體進行連接。一般一個品牌一個季度僅需要確定5個主題即可,用戶便可以根據系統提供的風格主題選擇設定的概念主題。隨后,將系統中所有的主題概念進行整理,以此為用戶提供更為多樣化的時尚主題概念。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社會經濟水平逐漸提升的基礎上,人們對于服裝的審美觀念也得到了提升,同時服裝概念設計也需要向信息數字化方向創新,通過建立信息化的時尚知識管理系統,為服裝概念設計方法提高智能化支持。與此同時,人們對于服裝的選擇要求也越來越個性化,在服裝設計選擇當中融入了更多的個性與自我觀念,從而使得服裝概念設計成為引領時尚的先驅。
參考文獻:
[1]Ja Young Hwang,Eulanda Sanders,Mary Lynn Damhorst,張慧琴,武俊敏. 文化和時尚體系對服裝設計過程的影響――服裝設計過程的概念框架[J]. 藝術設計研究,2016,02:10-18.
一、綠色背景下的安全性服裝設計
(一)綠色設計分析。綠色設計理念即為生態設計理念,這種觀念會貫穿著整個產品的生命周期,即為更加注重產品環境屬性,并且將綠色設計理念作為設計目標,不僅滿足環境目標的需求,還要保障產品的使用周期、質量和功能。綠色設計是后現代設計的主要內容,它是全球生態惡化的產物,因為受到人與自然關系理念的影響而產生。而服裝設計本身具有精神和物質兩種屬性,和其他的工業產品相比,服裝設計較為特殊。因此在服裝設計之中運用綠色設計理念,能夠更加凸顯服裝的健康性。將綠色設計理念運用于服裝設計之中,需要充分考慮各個因素,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體現人、環境、服裝三者之間的和諧發展。(二)安全性服裝設計。安全性服裝設計是指防護功能服裝,能夠有效減少外界對人體的破壞,將安全作為服裝設計的第一要求。安全性服裝設計理念貫穿著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并且著重強調安全,將其作為服裝設計的主要目標。并且在這個過程之中,將服裝色彩、服裝面料、服裝款式融入其中。在后現代服裝設計之中,因為生態環境遭受破壞而產生了安全性服裝設計理念,并且該理念強調了人與自然、服裝與自然、人與服裝之間的關系。既需要滿足消費者衣著健康舒適的要求,又要滿足安全環保、流行的要求。安全性服裝理念需要在社會與環境、藝術與生產、功能與形式之間尋找到平衡點,并將其不斷優化,以此凸顯服裝的安全設計。(三)綠色設計理念的要點。1.體現出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綠色”體現出了保護生態環境、追求生態平衡的理念,在服裝設計上也是如此。綠色背景下安全性服裝設計,要求我們必須對人類的生存環境與生態環境有充足的認識,以低碳生活為基礎,減少對自然環境的負載。在追求設計效果的美觀性的同時,最大程度地減少對自然環境的公害和污染,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加體現出健康舒適的原則,促進人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2.體現出莊重、簡潔的視覺效果。曾經有一個時期,在服裝設計中盲目追求奢華,在設計面料的選擇上以名貴為主。其結果是既不經濟,又使視覺效果過于艷麗反倒讓人覺得刺眼。綠色設計理念并不一味地追求奢華,而是要求視覺效果體現出清新自然、大方、莊重、簡潔的視覺效果,在審美觀上更貼近于質樸。在設計面料的選擇上,綠色設計理念更多地主張那些物美價廉而又帶有環保性的、接近于純天然的面料,并且具有可回收價值。面料無污染、御寒、防風以及排汗等功能,特別是在新功能面料的開發上,需要減少對自然的污染和破壞,保障人類的安全,并且能夠提升服裝的性能。
二、現代服裝設計中融入綠色設計理念的相應對策
(一)優化服裝設計方案。要想促進現代服裝設計的綠色理念能得到進一步發展,在實際服裝設計中,在服裝面料、造型、色彩、設計理念方面,都應該創新綠色環保節能設計,并引入一些現代化服裝設計方案,并于此基礎上按照長時間的服裝設計經驗,設計出一份經濟性好、實用性強的綠色環保節能服裝方案,使服裝設計獨具特色,確保綠色環保節能工程充分發揮出來。這就要求服裝企業的設計人員在設計的過程中,需根據客戶實際要求作出針對性的設計,并盡量將綠色環保節能設計方案簡單化,這樣不僅有利于服裝設計工作的有效開展,還能讓客戶了解具體的服裝設計流程。除此之外,優化現代服裝設計的綠色理念,可進一步提升其設計效果,不斷推廣綠色理念服裝設計。(二)篩選綠色環保型的服裝設計。在服裝設計中想要保證整個設計應用綠色理念,應按照以下幾個方面開展:一是,服裝人員必須要準確控制好各種服裝面料以及其他材料的運用量,盡量選擇無害、無毒的綠色材料,既能解決服裝面料,又能減少經濟的支出。二是,了解安全因子。在服裝設計之中,很多的物質元素會對人類的身體造成危害。例如:熒光條、傳感器、反光條以及安全定位器、耐高溫防火纖維等。在安全性服裝設計之中,安全因子可以避免安全隱患。因此在服裝設計之中,將安全因子放在應用的首位,既滿足了安全實用性,又能展示服裝的美觀大方。三是,注重色彩。色彩影響著人的心理深層,在服裝設計之中,需要注意色彩的搭配,才能保障服裝的整體效果。色彩作為服裝設計的特殊元素,能夠營造出一種較為安全的信號。綠色代表著自然、健康、生態,并且生態環境之中,綠色極受推崇。在服裝設計之中,不僅僅需要考慮服裝的色彩設計、潮流顏色,而且還需要考慮安全性。四是,造型設計。人體環境的第一層則為造型,需要注重空間和人體之間關系的處理。在安全性服裝設計之中,和常規服裝相比較,造型可以進行局部設計。例如,醫療服裝的設計,需要根據患者受傷部位進行合理設計,減少患者多角度運動。安全性服裝設計主要是在觀念上進行革新,這不僅僅需要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安全隱患,還需要考慮環境與服裝之間的關系。(三)深入強化綠色設計理念。綠色環保節能服裝除對基礎服裝面料、顏色、造型等進行控制之外,也需要對基礎服裝進行管理及控制。因此在服裝設計工作開展之前,需根據消費者對于服裝設計的具體要求,以確定設計的規模,而后按照所參考的空間設計比例,優化并調整整個設計方案。且在確保健康的基礎之上,盡量避免整個裝飾設計的過程之中污染周邊環境。同時于服裝設計工作結束之后,需要對設計地點做全面仔細的清理,做好場地環保工作。與此同時,為進一步縮減服裝設計的支出成本,需不斷強化設計者的服裝設計理念,嚴格控制每一項服裝指標,確保其能達到綠色環保節能服裝技術的要求及條件,在設計的過程之中,盡量避免垃圾的產生,以保證綠色環保節能服裝效率得以進一步提升。值得注意的是,設計人員也應在設計中融入相應的綠色環保節能理念,以便將四周環境與服裝設計融為一個整體,使裝飾裝修運用效果較好地顯現出來。設計人員一定要對綠色設計理念及其具體實施方案進行認真學習,提高對其的認識程度,充分把握綠色設計的精要。要意識到綠色設計同傳統設計的一致性。在設計方案中,要將綠色設計理念完整地融入到整個設計過程中,而不是東一塊傳統設計,西一塊綠色設計。
三、結語
在我國現代服裝業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對于各種能源資源的需要量較大,且在現代服裝設計和生產過程中,常常會引發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最終影響服裝質量。在此背景下,現代服裝設計者可將綠色環保節能較好地運用到服裝中,如深入強化綠色環保節能理念、篩選綠色環保型的面料、優化服裝設計節能設計方案等。因為“綠色設計理念”已成為服裝設計中的一種全新理念,它體現了當今的國人對于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之原則的認識和追求,是社會的一大進步。由于綠色設計理念充分滿足了未來社會的發展需要,因此是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廣闊的發展前景的。
作者:易莉莉 單位:河南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