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居民醫保征繳工作總結

居民醫保征繳工作總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居民醫保征繳工作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居民醫保征繳工作總結

居民醫保征繳工作總結范文第1篇

1、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工作

2018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征繳工作已全部完成,按照市局要求,今年采取手機微信繳費(續保)和各村代辦員收費(新參保)的形式,截至目前已完成參保繳費16496人,征收保險金1984400元。

2、拖欠工人工資案件調解工作

2018年共受理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2起,涉案人數9人,涉及金額6萬余元,經過我所積極協調處理,所有糾紛均已妥善解決。

3、建檔立卡貧困勞力托底安置

我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具有普通勞動能力的12人,今年按照市局提供人員名單,為6名勞動力安排了公益性崗位拖地安置,自5月起每人每月發放公崗工資1650元。

4、社保卡信息采集及發放工作

2018年社保卡信息采集全部由微信端自主申領,我所指導廣大城鄉居民登錄“廊坊醫保”微信客戶端進行信息采集,發放微信客戶端信息采集說明2000份。目前已發放社保卡30000余張。

5、企業退休人員生存認證工作

2018年企業退休人員和領取定期救濟費的供養直系親屬生存認證工作全部在網上進行,目前共完成認證206人,保障養老金和救濟金正常發放。

6、做好我鄉勞動用工監察工作

協調市局監察部門對轄區企業用工情況進行督導檢查,監督企業與工人訂立勞動合同,避免因口頭協議發生勞資糾紛,發放企業用工明白紙1000余份,保證了我鄉良好的企業用工環境。

居民醫保征繳工作總結范文第2篇

 

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人才優先、民生為本”工作主線,強力推進就業、社會保障、人事人才、勞動關系協調等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一、今年以來各項工作開展情況

(一)縣公共(就業)服務中心全面啟用。

縣公共(就業)服務中心總投資*萬元,建筑面積9900平方米,是一處標準化、專業化、信息化、規范化的現代綜合服務中心,于今年7月份正式全面投入使用。完善的配套設施,規范的服務內容,使我縣的公共服務能力更上新水平。

服務中心設置有社會保險征繳大廳、公共服務大廳、培訓大廳,以及現場招聘區、信息區等功能區域。承擔著全縣社保基金的征繳、稽核、審計和離退休人員的發放,下崗失業、城鎮新增勞動力和農民工的轉移就業培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及行政執法服務等任務。服務中心的全面啟用,實現了以上各項人社業務的“一站式”辦理、“一條龍”服務。

(二)就業再就業工作穩步推進。

就業是民生之本,和諧之基。今年以來,通過“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萬人就業援助月”、聯百鄉包千村”行動、人才初始創業大賽等系列活動,強力推動就業創業工作的開展。截至目前,全縣新增城鎮就業*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人;培訓各類人員*,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以內,為全縣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三)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

1.企業養老保險征繳擴面工作有序開展。截至目前,全縣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職工人數達到了*人,較去年同比增加*人,實際繳費職工人數達到*人,較去年同比增加*。參保覆蓋率達*以上。

今年4月份,對全縣*名退休(職)人員和*名建國前老工人養老金待遇進行了調整,調整后企業退休(職)人員月人均增資*,人均養老金達到*元,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實現九連漲。

2.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實現市級統籌。自今年6月1日起,《*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實施辦法》正式實施,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實行市級統籌,實現了全市“社保卡一卡通”,即參保人員持社保卡在市級定點聯網醫院直接聯網結算,只需繳納個人負擔部分,統籌基金負擔部分由定點醫院墊付。同時,新辦法對醫保費的繳納和住院報銷比例都做了調整:在職人員單位繳納比例由6%提高到7%;在職人員大額醫療救助金由個人每月繳納5元調整為單位和個人各繳納5元;報銷比例比原先分別提高5個百分點。《*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實施辦法》的實行,適應了現代信息化建設和上級業務部門的要求,標志著我縣醫療保險工作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3.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發放標準提高。今年1月起,我縣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發放標準。

4. 縣直全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不斷完善。順利完成縣直行政、全額事業單位中所有財政全額撥款人員的參保工作。

(四)勞動關系保持和諧穩定。

1.勞動保障監察力度不斷加大。開展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專項行動,共檢查職介場所.家,其中鄉鎮(街道辦)人社所.家;開展國有企業工資內外收入專項檢查,涉及全縣國有企業.家;開展企業薪酬情況調查,涉及各類企業.家,職工.余人,發放調查情況表.余份。

2.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工作成效顯著。

居民醫保征繳工作總結范文第3篇

今年以來,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自治區勞動保障廳的總體部署安排,全面貫徹勞動保障工作會議精神,認真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解放思想,開拓創新,進一步擴大就業,加強技能人才培養,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保持勞動關系和諧穩定,勞動保障各項工作得到全面發展。現將上半年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任務完成情況

就業再就業:1至6月城鎮新增就業18042人,完成全年任務的128.9%,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430人,完成全年任務的83.8%,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057人,完成全年任務的96.1%;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3%,低于目標任務0.9個百分點。

社會保險:1至6月五個險種征繳分別為養老保險費26199萬元、醫療保險費8171萬元、失業保險費1095萬元、工傷保險費255萬元、生育保險費195萬元,分別完成全年任務的65.5%、81.7%、78.2%、72.9%、43.3%。參保人數分別為養老保險84485人、醫療保險132713人、失業保險84419人、工傷保險66759人、生育保險58524人,分別完成全年任務的98.2%、36.9%、103%、97.6%、90%。

勞動保障維權:1至6月勞動保障爭議仲裁受理立案269件,結案250件,案件數只占去年同期的28.5%。勞動保障監察共查處拖欠工資案件41起(其中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30起),非法收取押金案件5起,共為1600人次勞動者(含農民工1200人次)追回被拖欠工資480萬元(含農民工工資450萬元),檢查在建工地48個,督促補簽勞動合同8130人。

二、主要做法

(一)全力穩定就業局勢。

一是落實經費對我市勞動保障系統部分工作人員和企業相關人員進行為期一周的勞動保障政策學習培訓,幫助準確掌握和理解政策,提高落實政策的能力和水平,為新一輪就業再就業政策的落實到位打好基礎。

二是創新思路,將培訓、職介工作同步推進,繼續做大做強“大培訓”、“大職介”工作。根據市場及企業的需求調整培訓思路,以培訓服務職介,將職業培訓與職業介紹融為一體,同步推進,使勞動者在經過職業培訓提高競爭能力的基礎上,通過提供職業介紹等就業服務早日實現就業。

三是積極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做好職業技能考核工作。全力配合區勞動保障廳開展國家職業資格全國、全區統一鑒定工作,組織全市各民辦培訓機構學員進行職業技能鑒定。上半年,全國、全區統一鑒定903人;考核鑒定各類勞動者和職業院校畢業生3154人,其中初級工2666人,中級工442人,高級工46人。

四是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千方百計做好返鄉農民工就業工作。根據我市實際,認真制定實施方案,與各有關部門共同協作,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推進返鄉農民工的創業就業。在做好摸底調查的基礎上,發放《返鄉農民工優惠證》,落實對返鄉農民工的各項優惠政策。為返鄉農民工提供就業培訓“一條龍”服務,從市級人力資源市場到村級就業服務站,免費為返鄉農民工提供就業登記、就業指導、職業介紹和技能培訓等“一條龍”服務,幫助他們盡快實現再就業。

五是加強與各有關部門的工作協調配合,大力開展職業培訓及職業介紹工作,借助新農村建設指導員的力量,將就業再就業優惠政策印制成宣傳資料送到農村的每家每戶,使返鄉農民工及有意外出務工的農村勞動者了解政策、掌握政策、享受政策,使符合條件的勞動者通過就業再就業政策的落實早日實現創業、就業和再就業。

六是多措并舉,有效緩解就業壓力。通過勞動保障網全市招工和培訓信息,鄉鎮、街道勞動保障所每月都下載張貼到社區和行政村;聯手縣區、工業園區的有關部門舉辦了20多場招聘會;每周四市人力資源市場組織好企業、學校與就業培訓者的報名洽談活動;積極組織返鄉農民工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免費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培訓環境,有效提高就業競爭能力和職業轉換能力。上半年共有684家次用工單位進場招聘,提供就業崗位26970個,成功介紹就業近2萬人次。

(二)著力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一是繼續做好桂政發[XX]54號文、桂勞社發[XX年]248號、桂勞社發[2009]13號文宣傳發動和補繳工作,進一步解放思想,降低門檻,讓更多的群眾享受到國家優惠政策帶來的實惠。至6月底市本級前來補繳的群眾有3947人,補繳金額達1.26億元。

二是全面推進我市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各項工作。起草了《##市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暫行辦法》,積極協助市政府完成了暫行辦法的報批工作,確保了《##市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暫行辦法》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復同意后于今年5月19日由市政府正式實施。切實做好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啟動實施工作,印制了各種表格、業務流程、宣傳資料,舉辦居民醫保專題培訓班,組織一縣三區和各社區工作站的工作人員進行政策、業務、操作技能培訓,培訓各類人員300人次以上。確保了我市居民醫保工作按照自治區總體布置,在今年上半年正式實施,到6月底已有約2100人辦理了參保手續。

三是積極出臺措施,從5月份起對所有用人單位下調醫療、失業、工傷、生育四險費率20%—50%,有效地幫助企業度過經濟危機,使我市今年新增失業人員與去年同比減少39%。同時提高職工醫保待遇15%,調整后可減輕用人單位和參保個人的醫療保險負擔約1700萬元。

四是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藥店的管理,保證醫療保險基金的合理使用。上半年對26家定點醫療機構進行了醫療保險基礎管理、醫療服務管理、醫療保險費用結算等三個方面的考核,肯定成績,指出不足,限期整改。切實開展醫療保險定點零售藥店工作,方便廣大參保人員就醫購藥。按照醫療保險定點零售藥店管理規定,經過向社會公告、零售藥店正式申報、調查核準等工作,現已核準26家符合條件的零售藥店,從今年5月開始向我市醫保參保人員提供定點零售藥店服務業務。

五是做好工傷保險各項工作。與市委政法委共同努力,從今年起全市政法干警依照《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納入##市工傷保險統籌范圍。經過宣傳發動以及與相關部門的溝通,至6月底全市共有20個政法單位申報參保,核準參保人數899人,參保單位參保率已達到100%,較好地解決了廣大政法干警因公負傷后的醫療救助問題,解除了他們的后顧之憂。認真做好工傷待遇調查工作,按照自治區勞動保障廳通知精神,結合我市工傷保險實際,逐步調整工傷職工的傷殘津貼、護理費和撫恤金發放標準,切實保障傷殘職工的工傷待遇。

(三)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一是積極推進勞動合同簽訂工作,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全面貫徹落實《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推進實施集體合同制度,積極開展創建“和諧工業園區”、“勞動關系和諧企業”活動。目前,我市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98.5%。

二是加快實施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制度。通過對14個行業,260家企業的不同工種的工資水平進行調查、分析,已形成2009年##市各類職業部分崗位的工資指導價位,擬在7月底前公布,為用人單位和求職者提供報酬給付參考依據。

三是強化日常監察,大力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先后開展了依法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清理和整頓勞動力市場秩序、春風行動等三大專項檢查活動,查處非法職業中介機構2家,整頓職業中介機構5家。加大對各類違法案件專項監察、處理、處罰執法行動,推進用人單位誠信守法。建立熱線投訴電話和突發事件、重大案件聯動機制,開辟了農民工維權綠色通道。減少了各種勞動爭議案件的發生,使勞動關系更加和諧,促進了我市經濟社會的發展。

四是加強勞動保障爭議調解仲裁工作。針對近年來勞動爭議案件出現“井噴”現象,加大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法律法規的政策宣傳,注重分析引發勞動關系爭議的主要原因,指導用人單位規范用工管理行為,督促廣大勞動者遵紀守法,預防勞動爭議的發生。由于積極抓宣傳、抓預防工作,上半年勞動爭議案件大幅度減少,案件數只占去年同期的28.5%,促進了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

三、形勢及情況分析

雖然上半年我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取得了較大成效,但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還有一些不容樂觀的情況,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1、當前就業形勢依然嚴峻,企業所能提供的就業崗位未能完全滿足求職者的需求。

2、人才供求矛盾依然突出。一些待遇好專業性強的崗位普通求職者難以達到要求,而普通工種因工資低、勞動強度大,求職者寧愿失業也不愿屈就,導致出現“招工難,就業難”的現象。

3、有些企業主和勞動者法律意識淡薄,不愿主動參保,導致社會保險擴面難度較大。

4、大部分農民因自身經濟和文化基礎比較薄弱,對接受轉移就業培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不足,組織農民工開展培訓工作比較困難。

5、農民工工資拖欠情況仍時有發生,需要及時妥善地解決。

針對以上幾方面的情況,我們將在下半年工作中繼續加大力度,抓住重點,統籌兼顧,力爭按照市委、市政府和自治區勞動保障廳的目標要求全面優質地完成全年任務。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解放思想,創新思路,推動勞動保障工作科學發展、跨越發展。

一是突出抓好就業再就業工作。以培訓服務職介,將職業培訓與職業介紹同步推進,使勞動者在經過職業培訓提高就業競爭能力的基礎上,通過提供職業介紹等就業服務早日實現就業。繼續著力抓好網站建設,充分發揮“##勞動保障網”輻射作用,利用網絡把職業培訓及職業介紹一直延伸到社區和鄉村,把國家和自治區的各項就業再就業優惠政策直接送到千家萬戶。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千方百計做好返鄉農民工就業工作,力爭使我市返鄉農民工90%以上都實現創業或再就業。加強部門協作配合,充分發揮各部門的優勢特點,協同推進勞動保障工作。

二是繼續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努力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繼續做好靈活就業人員、進城務工人員和被征地農民等群體參加和補繳養老保險工作。全面啟動實施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努力促進各類人員參加醫療保險。認真落實為困難企業提供的社會保險支持政策,切實幫助困難企業渡過難關。加強征繳和稽核,確保社保費應收盡收。繼續采取加大監察執法力度,強化目標考核和部門聯動等有效措施,形成擴面征繳合力,重點做好農民工、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就業人員、城鎮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工作。

居民醫保征繳工作總結范文第4篇

全縣勞動保障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圍繞工作重點,解放思想、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奮力推進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積極組建基層勞動保障工作機構,完善就業服務體系,繼續鞏固“兩個確保”成果,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大力開展勞務輸出,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為促進勞動保障工作的全面發展和再登新臺階作出積極的貢獻。

一、上半年工作開展情況

(一)強化政策落實,千方百計促進再就業

我們始終把就業和再就業工作作為勞動保障工作的重點,全面落實國家和省出臺的各項再就業優惠政策,穩步推進就業和再就業工作。截止6月底,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693人,占全年計劃的65%。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5%,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808人,其中“4050”人員再就業283人,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再就業率達62.9%,就業形勢基本穩定。

一是明確目標任務,加強對再就業工作的指導、檢查。年初建立了再就業工作目標責任制,加強了對再就業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了全縣再就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會議,反饋信息、分析情況、研究問題,督促全縣再就業工作的整體推進。根據上級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出臺了我縣落實再就業扶持政策的具體實施辦法,指導再就業工作的開展。

二是積極貫徹落實各項再就業扶持政策。根據《黑龍江省〈再就業優惠證〉發放管理辦法》的規定,開展了《再就業優惠證》年檢工作,年檢合格人數10.356人。小額貸款擔保中心成立并啟動工作,到目前已有640名下崗失業人員正在辦理貸款手續,此項工作得到全社會的普遍關注。今年上半年有146名下崗失業人員領取了工商營業執照,共為402人減免工商管理費24萬元;為364人減免稅金32萬元;其他部門減免行政性事業收費6.5萬元。

三是強化服務,勞動力市場建設日臻完善。基層勞動保障平臺建設工作進展順利,全縣14個鄉鎮十七個社區的勞動保障工作站,做到了機構、編制、經費、場地、制度、工作“六落實”。強化了再就業服務,發揮勞動力交易中心和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的作用,大力開發保安、保潔等公益性崗位,與政法委、嫩江鎮聯合招用社區聯防員,安置“4050”人員51人,為社區招用清潔工人,安置“4050”人員120人。加強我縣勞動力市場網絡建設,逐步建成一個以縣勞動力市場為中心,上接中省,內聯各鄉鎮、社區的勞動力市場信息網絡。為規范我縣勞動力市場,為求職者、用工者提供交易場所以及方便廣大居民的生活需要,縣政府籌集資金2萬元建成的社區家政服務中心,現已投入運營。

四是強化就業和再就業培訓工作。將就業訓練、職業介紹作為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的“重頭戲”來抓,讓下崗職工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鼓勵他們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年初市局下達培訓任務為1.990人,其中再就業1.600人,預備役90人。為了完成培訓任務,我們使用專款培訓經費11萬元,按照“條件公開、申請自愿、公平競爭、合理布局、擇優認定”原則,增設培訓機構、聘請專業教師26人承擔培訓任務。共舉辦了服裝裁剪、美容美發、足底保健、中式烹調、微機等10類培訓班14個班次,培訓下崗失業人員717名,占培訓計劃的55%,其中培訓下崗職工324人,失業人員393人,“4050”人員170人,培訓合格率達到100%,培訓后實現再就業469人,再就業率為65%。勞動預備制培訓312人。加強與縣農委的溝通協調工作,積極申請培訓計劃,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班,培訓農民工159人,并全部輸送至大連星際酒店和大連九星制衣有限公司上崗就業。全縣免費培訓下崗失業人員718人,通過技能培訓有469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培訓后再就業率為65%;免費職業介紹611人,介紹成功221人;免費為一千余名下崗失業人員提供了就業指導。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配合小額貸款擔保工作,縣勞動就業局舉辦了多期創業培訓班,深受社會各界,特別是下崗失業人員的好評。

五是大力開展勞務輸出工作。不斷加大勞務輸出的規模,有針對性地開展崗前培訓,培育市場,強化服務,全縣今年勞務輸出人數達7.591人,其中向北京、大連、天津等地輸出農村剩余勞動力4.912人,城鎮下崗失業人員2.679人。并組織參加了省農委、省就業局聯合舉辦的龍哥龍妹勞務洽談會,206人簽定了意向用工合同,使勞務輸出有序有組織地進行。

(二)穩步推進,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

一是全縣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社會化發放的工作成果得到鞏固和完善。上半年共為4.398名參保離退休人員按時足額發放基本養老金570萬元,社會化發放率達到100%;養老金實收616萬元,完成市計劃的108%。應清理企業欠繳基本養老保險費302萬元,實際清理欠費849萬元,完成市計劃的281%。應撥付企業基本養老金1,523萬元,實際撥付1,523萬元,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率達到了100%。做好養老保險上線工作。按照省局的要求,我們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對2003年8月到現在的參保職工的有關情況進行補錄與修改,目前這項工作仍在進行中。對符合并軌條件的企業職工,算準企業、職工欠繳的養老金,以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二是機關事業養老保險穩中求進。上半年應撥付機關事業養老金250萬元,實際撥付250萬元,養老金發放率100%。不斷完善基礎管理工作,無擠占、挪用基金現象發生。應收繳機關事業保險金125萬元,實際收繳245萬元,完成市計劃的196%。加大了清欠力度,上半年市標應清欠30萬元,實際完成49萬元,完成市計劃的163%。對參險單位的繳費基數核定、繳費情況、養老金發放情況等進行了書面稽核,稽核面達到了50%,為上半年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工作目標的完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上半年新增參保職工12人,我縣機關事業參保人數已達973人。

三是工傷保險工作的開展順利。工傷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參保職工達到了7,682人,完成市年計劃的101%。深入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中宣傳工傷保險政策,不斷提高他們的參險繳費意識,已將供銷家電城、三旅社等三家私營企業納入工傷保險范圍。在中省直單位中加大了宣傳力度,目前石油、地鐵、中行、工行、農行等中省直單位已參加了工傷保險,參保率達到了98%以上。黑寶山煤礦、黑河市銅山銅礦、一五一煤礦全部納入工傷統籌,使我縣高風險行業參保率達100%。嚴格執行《工傷保險業務規程》,不斷規范我縣的工傷保險業務,對相關工作進行了微機管理。對發生工傷事故的參保人發生的藥費嚴格進行審核,層層把關,防止了弄虛作假現象的發生,保證了工傷基金的正確使用。

四是稽核工作有序開展。今年上半年,共清理基本養老金陳欠362萬元(8戶)。對正常繳費的中儲糧北方公司544人、地鐵877人、電業局242人共3戶1663人次審核了個人帳戶登記和管理情況,經審核,個人帳戶記錄真實、準確、完整,核查率為12%。按省規定調整后的繳費基數和繳費比例對14戶企業計2,636人次進行了重新稽核,對在縣內居住的離退休人員每半年到社保局審核一次,在異地居住的離退休人員采取了由離退休人員現居住地社保、派出所協查認證的辦法,上半年共稽核4,398人,稽核率100%,確保了養老金的正確使用。對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1,476人次進行了年度核審,核查率100%,沒有發現騙取、冒領失業金現象。

四是失業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上半年參保單位147戶,參保人數達12,480人,完成市計劃11,912人的105%,國有企業參保率100%。集體企業參保率為有繳費能力集體企業的80%,私營企業參保率90%,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和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參保率達90%。年初,對失業保險繳費基數進行了嚴格的核定,每月準時向地稅社保局提供征繳計劃,地稅、社保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密切配合,在失業金的征繳和清欠上下大功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上半年應征繳失業金57萬元,實繳46萬元,完成計劃的81%。應清欠10萬元,實際完成33萬元,完成計劃的330%。嚴格執行“并軌”方案及實施辦法,建立了失業保險預警機制,規范了申領程序,進一步強化了資格審查,建立了享受待遇人員公示制度。按照省、市要求,及時將失業調劑金匯往市局。失業保險業務已開始實行計算機管理,失業人員可隨時查詢自己的信息。嚴把失業金發放關,按照規定共為33戶單位的1,602名符合條件的失業人員發放失業金164萬元,失業保險金發放率達到了100%。

五是醫療、生育保險擴大覆蓋面不斷擴大。截止6月底,新增參保單位共23戶1,775人,參保人數已達到17,388人,完成市年計劃的105%。機關事業單位醫保基金做到了及時足額征繳到位。建立并實行了大額醫療補助辦法,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參保單位和參保人的一致認可。我縣已制定了公務員補助及企業補充醫療保險辦法,但由于縣財力緊張,將擇機實施。完成了省新目錄支付標準,并嚴格按照新的藥品目錄執行,目錄內藥品使用率達到了85%以上,由于我縣財力不足,致使參保職工個人醫療費負擔比率超過25%。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已達8,400人。

(三)加大維權力度,依法開展勞動保障監察

上半年,勞動保障監察機構通過強化監察、開展勞動保障執法專項檢查和廣泛宣傳勞動保障法規等行之有效的活動,切實地維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一是認真開展了勞動用工年檢、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禁止使用童工、勞動合同簽訂、拖欠民工工資和執行最低工資制度、維護婦女權益等執法專項監察活動,先后監察用人單位126戶,督促企業繳納社會保險費60萬元、補簽勞動合同884份、修改不符合勞動法律、法規條款116處、補發拖欠職工工資56萬元,受理拖欠農民工工資舉報案件66件,涉及農民工人數980人,追回拖欠農民工資24萬元,處理投訴案件8起,立案3起,查處涉案人員17人。處理和糾正了部分企業、職工的違法違規行為,有力地保障了企業和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二是廣泛宣傳勞動保障法規。對每名投訴舉報者,做到認真接待,及時登記,并耐心地向他們介紹相關勞動法律、法規,讓他們掌握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基本方法。還組織開展了維護進城務工農民合法權益宣傳咨詢活動,深入廠礦、工地、企業廣泛宣傳勞動就業、工資支付、社會保險、勞動監察、勞動爭議仲裁等方面的法規政策,發放宣傳資料18000余份,現場接受咨詢2100人次,并公布了投訴舉報電話。截止目前,全縣共接受舉報投訴案件25件,通過批評教育責令限期改正22件,警告3件,為勞動者追回拖欠工資2.5萬元,退回押金0.9萬元,群眾舉報結案率達100%。

(四)勞動仲裁工作平穩運行

嚴格執行勞動爭議辦案規程,認真積極的開展勞動爭議案件的申訴接待,審查立案,調解仲裁工作。一是立足服務,貫徹“預防為主、調解為主、基層為主”的方針,及時把爭議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不斷強化服務意識,主動登門為企業和職工宣講勞動保障法規,提供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幫助,對上訪群眾耐心接待,對其反映的各類問題及時調查處理。及時掌握爭議苗頭,提前介入,化解矛盾。二是堅持“合法、公正、及時”的原則,積極穩妥地處理勞動爭議。上半年共受理勞動爭議上訪案件18件,涉及職工461人,已結案13件,結案率72.2%,時效內結案率90%。對全縣的社會穩定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五)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確保信息系統高效運轉

勞動保障局在資金極度緊張的情況下,籌措資金強化信息系統軟硬件等基礎建設,完善信息系統功能,為勞動保障信息的高效傳輸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一是勞動保障系統局域網硬件建設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人員、編制已全部到位,為局域網正常業務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二是完成了養老保險數據初始化和數據交換,優化現有的業務流程和機構,做到了上線平穩、操作合理、運行無差錯。三是圓滿完成企業并軌工作中有關數據的錄入和傳輸,為順利完成“并軌”工作任務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六)積極探索,建立新型的勞動關系調整機制

一是開展了工資指導價位和勞動力市場價位的調查工作,通過對100多戶企業中的不同職業(工種)的工資水平進行全面調查、匯總、分析,形成了各類職業(工種)的工資指導價位。二是開展了對全市企業工資的宏觀管理,指導企業開展年度增資工作,認真審批企業調資方案。三是加強對企業勞動合同的管理工作。對企業簽訂勞動合同情況進行了全面調查,對勞動合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糾正,進一步理順了勞動關系。

(七)改進作風,切實加強隊伍建設

一是進一步學習和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勞動保障工作全局,正確認識和把握勞動保障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增強工作的主動性。正確運用理論成果來回答和解決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總結經驗,提出新思路,求得新發展。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創造性開展工作,努力把工作思路變成工作成果。以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煥發出來熱情和干勁,全面完成今年各項勞動保障工作任務。

二是細化工作任務,狠抓工作落實。將各項工作任務進行了分解,明確了目標責任分管領導、承辦科室、責任人、完成時限等,夯實了工作責任。按照要求,將任務層層分解,進一步細化責任,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把各項工作都落到實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德县| 高平市| 延寿县| 西乡县| 济源市| 遂昌县| 罗田县| 高青县| 永顺县| 阿拉善盟| 嘉义县| 巴彦县| 湛江市| 文安县| 万宁市| 综艺| 方城县| 泾源县| 黔东| 奉贤区| 清涧县| 博客| 靖安县| 防城港市| 临泽县| 军事| 阿拉尔市| 太仆寺旗| 东乌珠穆沁旗| 安塞县| 靖宇县| 龙井市| 洛宁县| 炉霍县| 丹巴县| 靖边县| 普兰县| 广汉市| 衡东县| 兴宁市| 醴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