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水路運輸應急預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今年以來,在省交通運輸廳的堅強領導下,通過全省各級港航部門的共同努力,我省港航業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們水路運輸面臨形勢嚴峻,水路運輸安全生產工作仍存在很多問題和薄弱環節,主要體現在:
一、港口發展大型化、專業化、多元化,安全生產管理難度加大
我省港口逐步向大型化、專業化方向發展,裝卸儲運工藝及設備設施的技術含量與復雜程度增加,特別是危險品碼頭,港口投資經營主體多元化,安全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個別企業規章制度不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沒有真正落到實處。
二、水路運輸旅客量增多,保障出行安全面臨新挑戰
冬季是我省旅客水路運輸的高峰期。特別是即將到來的元旦、春節“雙節”,旅客運輸吞吐量將達到高峰,客運碼頭、旅游碼頭的安全生產存在巨大壓力。另外,三亞天涯海角、??诩t樹林等水上旅游項目仍存在一定“三無”船舶,碼頭無證經營情況,給旅客運輸安全生產工作帶來新的挑戰。
三、中小型航運企業效益低下,安全生產意識薄弱
部分航運企業受利益驅使,存在隨意變更經營航線、超越核定航線范圍航行以及安全管理人員在船上兼職等情況,船舶管理方面“托而不管”的現象也屢禁不止,影響船舶航行安全。
四、船舶進出島數量增加,船舶航行安全存在安全隱患
目前我省部分沿海、沿河在建項目未按照國家相關規定設置施工安全警示標志,船舶航行安全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另外,春運期間,船舶進出量較大,由于我省沿海航道多為單向進出航道,船舶調度面臨較大壓力。
五、渡口渡船仍存在較多安全隱患
在近期開展的渡口渡船安全管理監督檢查中發現,我省部分渡口渡船仍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涉及的渡口多達×個,渡船多達×艘。集中表現為:部分渡口未經審批,“三無”渡船非法渡運現象嚴重,渡船超定額載客、部分渡口沒有層層簽訂20__年安全管理責任書以及部分渡口未設置渡口管理人員。
今年以來,我們在安全管理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幾點工作:
一是布置做好全省港航業的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二是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安全生產月”活動。
三是針對交通運輸部聯合檢查組對我省瓊州海峽重點“四客一?!贝凹案劭谶M行交通消防安全檢查發現的問題,及時下發通知,督促相關企業制訂整改方案,全面做好整改工作。
四是切實做好防臺防汛及大運會期間水路交通的安全保障等專項工作。
五是組織編制我省《水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目前初稿已完成。
下階段,針對存在的問題和特點,我們將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認識,明確責任
冬春季節歷來是安全生產事故多發期,春運工作更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各級港航管理部門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深入貫徹落實省廳抓好今冬明春安全工作的各項要求,切實增強做好港航業安全管理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
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認真落實安全生產企業主體、部門監管、屬地管理“三個責任”,加大安全防范、安全監管、事故責任追究 “三個工作力度”,做到制度落實、責任落實、崗位落實、應急落實、查處落實,抓緊、抓實、抓細各項工作。
二、突出重點,嚴格監管
堅持從重點區域、重點環節、重點時段等方面入手,加強港航安全監管力度,確保水路運輸安全。
一是重點加強客運碼頭、客滾碼頭、危險品貨物裝卸區域等關鍵場所安全監管,督促經營人落實各項安全規章和安全生產責任制,著重抓好瓊州海峽等重點部位安全防范工作,保證客貨滾裝運輸安全。加大對海南煉化碼頭、八所港化工危險品碼頭等危險品碼頭作業的安全監管力度,杜絕港口危險貨物作業安全事故發生。
二是加大渡口渡船安全監管力度。一方面,要加快渡口渡船改造步伐,及時更新老舊船舶,提高渡口渡船安全技術水平;另一方面,要強化渡口渡船及渡工監管,打擊非客船載客及超載行為,維護渡運秩序,確保當地老百姓出行安全。
三是進一步強化水運市場監督。各市縣港航部門要“屬地管理”原則,加強水上旅游客運管理,打擊“三無”船舶、隨意變更航線、超越核定航線航行等違法行為,確保水運市場經營有序。
四是開展全省船舶管理市場清理整頓。按照省廳的部署,與海事部門聯合開展為期×個月的船舶管理市場清理整頓活動,對轄區內的船舶管理企業和接受委托管理的船舶進行篩查,加強對違法從事船舶管理行為的監督處罰,建立并完善船舶管理公司動態管理,完善監管措施,提高準入門檻,提高船舶管理企業的技術水平。
五是加大航道巡查力度。加強與市縣交通部門溝通聯系,開展跨河臨河在建項目監管和通航橋梁安全方面合作,督促業主按照程序辦理相關行政許可手續,設置施工標、警示標和橋涵標,完善通航橋梁防碰撞系統等。
六是抓好元旦春節期間水路運輸安全工作。加強對元旦、春節期間安全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制定針對性的方案和措施,聯合各市縣港航管理部門,對全省港航企業進行專項安全大檢查,重點檢查客運
(旅游)碼頭的安全管理責任落實、應急措施和客運站點應急演練等情況,全面排查各種事故隱患和管理薄弱環節,切實做好節日期間水路運輸安全管理工作。
三、強化檢查,落實整改
各級港航管理部門要根據春運和冬春季安全工作特點,要對港航企業開展以查“三違”、查隱患、查制度、查培訓、查應急預案為主要內容的安全檢查,突出對關鍵崗位、關鍵環節、關鍵人員的安全檢查。
要按照各自職責,落實安全監管責任。主要領導及分管領導要深入一線,對客運站、港口危險貨物作業場所、客運(游)船、危險貨物運輸船舶安全管理工作進行檢查指導。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和隱患,要責令立即或限期整改,并督促跟蹤整改措施的落實;對發現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必須堅決停業整頓,經整改驗收合格后方可恢復作業。
在XXXXX局和XXXX局的正確指導下,我處圓滿地完成了今年水路運輸春運保障工作。為實現讓廣大旅客“走得了、走得好、走的安全、走得滿意”的工作目標,春運期間,我市水路日均投入船舶數XXX艘,XXX客位,共完成客運量XXX萬人次,與去年基本持平。未發生一起水上交通安全事故和旅客滯留現象?,F就今年的春運工作總結如下:
一、成立工作機構,落實工作責任。
一年一度的春運工作是每年運輸工作和安全管理工作的重頭戲,處領導十分重視,成立了以XXX主任為組長,XXXXX為副組長的春運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市水運行業春運工作的組織、指揮、協調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運輸管理科,負責信息報送及春運服務質量投訴,實行24小時值班制。我處根據XXXX局《關于認真做好2018水路春運工作的通知》和市XXXX局《關于做好2018年道路水路春運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科學組織、安全第一、以客為主、優質服務”的方針,我處制訂了《關于認真做好2018年水路春運工作的通知》,落實各方面職責任務,做到職責清楚,任務明確。
二、組織召開會議,營造良好氛圍
2018年12月29日,我處及各縣XXX(并組織市區四家客運企業)參加了市XXXXX局組織召開的2018年全市交通行業春運工作動員會。在會議上,我處分管領導就如何做好2018年水路春運工作進行了部署、并提出具體要求:各縣航務所一是要做好調查摸底工作,做到心中有數;二是要船舶運力準備,保證參加春運的船舶技術狀態良好、證件齊全有效、消防救生設備符合要求;三是要加強現場監管(尤其是重點渡口、學生渡口、重點時段),在春運前開展一次大檢查。要嚴防超載,嚴禁無證船舶營運,發現問題要立即整改,對不按要求整改的船舶不準開航。要嚴防“三品”上船。要督促縣、鄉政府有關部門落實好“一渡一崗”,同時要對渡口管理人員是否到位、管理工作是否到位情況進行檢查,確??瓦\高峰期每天要有渡口工作人員在現場維持秩序。檢查發現不到位的要及時報告鄉鎮政府、縣政府。對于屬于海事、安監等部門職責范圍的情況要及時通報;四是要做好冰凍災害應對準備工作,要制定應急預案,一旦發生能及時處置;四是按要求報送相關信息,尤其是在發生安全事故時要及時上報。各水上旅游客運企業要嚴格執行安全檢查制度,嚴禁超載、嚴禁攜帶、夾裝易燃易爆危險品進港上船。
三、加強安全檢查,強化監控管理。
安全是運輸的根本,沒有安全就沒有運輸事業的健康發展。為了確保春運期間的水運安全,元旦及春運期間,我處成立三個檢查組(分別由正副主任帶隊)負責對市區的檢查和對六縣重點渡口的督促檢查。1月1日—3日三天,分別檢查了XX縣XX渡口、市城區XX碼頭、旅游客運碼頭。9日至15日,我處還抽派人員參加市交通運輸局春運檢查組對市轄六縣的檢查。各縣XXX也按要求對各自轄區內的渡口渡船進行了檢查。重點對渡口渡船進行檢查和現場監督,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檢查的主要內容是各單位節日期間值班安排情況;節日期間安全生產各項防范措施的制訂和落實情況;客船消防、救生設施設備、旅客上下船秩序維護、各種應急措施準備情況;客(圩)渡船圩日、重大民俗節日期間運營監控情況等。各縣所每逢圩日,都派工作人員進行現場監督,做到了逢船必檢查,有船必查,做到了“宣傳一遍、檢查一遍”,通過檢查,對杜絕超載事故的發生起到積極作用。各縣航務所根據各自工作特點,向船員發放安全資料、在重要渡口拉橫幅、貼標語加強安全宣傳。
四、認真履行管理職能,把好水路客運準入關。
春運前,各縣XXX積極協助XX部門,對投入春運的船舶進行檢驗,核發有效證件。使投入春運的XXX艘船舶證件全部達到齊全、有效,確保了春運的安全。
五、制定應急預案,做好冰凍災害應急防范工作
根據上級要求和過往經驗,XXXX對可能出現的極端天氣高度重視,提前做好布置安排。我處印發了《關于做好應對冰凍災害的緊急通知》,成立了抗擊冰凍災害領導小組,實行24小時值班制,落實分管領導和負責科室并明確工作職責和任務,及時與相關部門聯系,掌握冰凍災害發展情況。
六、落實專人負責,做好春運數據統計上報工作。春運40天時間,我們都能做到了每天一報,使各部門能及時掌握旅客動態。
關鍵詞:水路運輸;管理;問題;思路
中圖分類號: C93 文獻標識碼: A
水路運輸是指利用船舶等浮運工具,在水域沿航線載運旅客和貨物的一種運輸方式,是我國我國交通運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以廣西為例,廣西內河通航里程4521公里,遍及全區73.6%的市縣,水路運輸對促進區內及西南各省經濟發展意義顯著。長期以來,我國對水路運輸的管理主要依賴于地方水運管理機構,其為推動我國水運行業的繼續向前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現就新形勢下的水運管理新思路進行粗淺探討,以供參考。
1我國水運管理機構的設置
我國的水運管理機構主要分四級,即交通運輸部、?。ㄗ灾螀^、直轄市)、市(自治州)、縣(自治縣),具體如下:1)交通運輸部水運管理機構。其具體執行機構主要有海事局、水運局(國內航運管理處)、長江航務管理局及珠江航務管理局,且權責分明:海事局負責事故調查、船員管理、船舶防污染等水上安全監督管理;水運局負責國內水路運輸行業管理,含行業發展政策的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的擬定以水路運政管理隊伍的建設等;長航局則主要對長江干線航運行使政府行業管理職能;珠航局則對珠江內河行使行政主管部門職責。2)省級水運管理機構。?。ㄗ灾螀^、直轄市)級交通主管部門分管轄區內的水路運輸行政管理,分兩大模式,即省交通(運輸)廳全面負責省內的航運管理以及省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直屬的行政事業單位具體實施水運管理。以直屬行政單位為例,其機構名稱及具體設置各異,管理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水路運輸管理與道路運輸管理合一,統一設置于“運輸管理局”中,二是水路運輸與道路運輸分別設立管理機構,如”航運管理局”“港航管理局”“水路運輸管理局”“航務管理局”等。3)市、縣級水運管理機構。市、縣級的水運管理通常與省級的機構設置相對應,即省級交通主管部門設立相關事業單位進行水運管理的,市、縣級也由其交通主管部門下設的運政、航道、地方海事和地方船檢“四牌一門”或者“三牌一門”的獨立事業單位來進行水運管理。
2我國水運管理存在的問題
2.1水路運輸的管理體制不健全,管理混亂現象依然普遍存在
主要表現為如下幾大方面:1)管理體制不科學。當前,水路運輸雖然港口的管理權已經被下放,但很多港口“政企合一”的現象依然存在,在政府的干預下導致港口管理的企業難以樹立起自身的權威性,對港口的科學管理和優化布局不利。2)機構設置名稱不統一、管理難到位。長期以來,由于水運管理機構的設置缺乏法律法規的明確規定,導致各地的設置隨意性強,且職能各異,如同為“港航管理局”,某些地區是管理港口和水路運輸的部門,而某些地區則僅負責水運基礎設施建設,以上種種問題,導致各級管理部門在對水運管理進行協調溝通等問題上造成阻礙。3)水路運輸行業市場行為不規范。在對港口的市場管理工作中,很多運輸企業并沒有營業執照,非法經營現象嚴重,一些船只出于盈利目的私自降低價格承接貨物運輸,導致市場秩序混亂。此外,一些中小型港口管理不夠嚴格,收費名目繁多,項目不規范,亂收費、高收費的現象嚴重,使得市場混亂狀況進一步加劇。4)執法資格與權限存在矛盾。水運管理機構作為事業單位,其管理職能的行使主要來自于政府交通主管部門的委托,而非來自于法律法規的明確授權,因此在執法方面往往存在權威不足、手段薄弱等問題。此外,執法行為由事業單位實施,而行政后果由行政主管機關承擔,造成執法機構權責不一致,給行政相對人的行政訴訟和行政復議帶來很大不便。5)水域立法建設不夠健全。我國涉水立法主要有法律、行政法規和法律實施細則、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其他規范性文件等,但長期以來,我國水路運輸方面的立法相對薄弱,法律法規部健全不完善,造成水路運輸管理難度增強。當前,我國改革開放程度不斷加大,一些國際貿易爭端和摩擦也會越來越多,然而由于水域立法方面的弱勢,導致在出現摩擦時不能準確進行裁定。此外,由于在法律層面缺乏完善的法律依據,導致不同地區執法標準不統一,一個地方一個規矩的現象普遍存在,難以滿足水域法制化的要求加。
2.2風險因素較多,對水路運輸系統的高效性及安全性不利
水路運輸系統主要由樞紐、航道、港口及碼頭、船舶等組成,這些因素同時也是影響水路運輸系統安全性的重要風險指標,具體如下:1)樞紐。有調查指出,我國很多地區樞紐設計年通過能力存在較大差異,升船機的承船廂尺寸也不盡相同,對水路運輸系統的高效性存在巨大威脅。而且各樞紐通過能力及其實際通過量之間的差值越來越大,樞紐通過能力基本不能滿足水路貨運量的需求,隨著該趨勢的加劇勢必造成樞紐的擁堵,威脅水路運輸系統的安全。2)航道。我國一些地區航道維護水深明顯不夠,即便在建設了樞紐大壩有很大的回水區,但維護寬度很小,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船舶航行的作業,基本不會形成庫區運輸,對航運的安全性造成威脅。帶來很大威脅。3)碼頭。我國的碼頭數量以及泊位和裝卸設施雖然近年來有了進一步改善,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碼頭缺乏統一規劃,客、貨碼頭混雜布局不合理;運(渡)碼頭配套設施不全,旅客上下船不便;碼頭集疏運條件差,裝卸多處于半機械化作業狀態效率低,等等,不符合社濟發展的要求。4)船舶。我國船型標準化工作起步較晚,加上部分地區財力緊缺,導致很多地區船舶條件落后,與航道以及其他設施不相匹配,對航運的高效性與安全性構成重大影響。
2.3信息化建設不足,不符合信息時代的管理要求
當前,隨著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我國水路運輸行業也加大了信息化建設的力度,相繼引進和培養出一大批高素質的專業技術復合型人才,信息化建設和應用在相當多的領域得到普及,很多省級水路運輸領導部門建設了數據中心,形成了有效的安全監管、應急處置和科學決策機制,為交通運輸信息化向全行業跨部門、跨區域、跨行業的綜合應用發展奠定了基礎。但另一方面,目前我國水路運輸信息化整體水平仍然較低,不能很好地滿足現代水路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的需求,如有關水路運輸行業信息化立法的水平較低、水路運輸行業的信息資源安全經常受到網絡環境的威脅,水路運輸行業業務流程不規范、缺乏統一的數據庫標準,水路運輸行業人才缺乏動態信息采集能力不強,等等,不符合信息時代對水路運輸能力的要求。
3 加強水路運輸管理的新思路
3.1健全水路運輸管理體系,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
1)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制度健全是搞好水路運輸工作的基礎,要注重抓好組織落實、制度落實和責任落實,建立安全管理體制、網絡,制訂各種安全應急預案,貫徹落實水路運輸工作獎懲制度。制定水路運輸管理機構,形成管理網絡化、信息化,并抓好制度的落實工作,為水上運輸安全奠基良好的基礎。2)統籌規劃,打破分割。長期以來,水路運輸、港口管理、航道養護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等部門都是分門而立,并未實現有效統籌,加上各地區水運管理機構設置不一,不利于水運綜合發展的實現,因此,建議在以航運企業的發展為切入點的基礎上,做好與其他部門的溝通工作,在規劃設計等階段就重視航運企業的發展需求,促進水運的長遠發展。3)確立決策審批權與監督處罰權相分離的管理體制。針對當前很多部門職能交叉、多頭管理、政出多門的現象,要積極理順好管理關系,對企業、船舶、船員實行綜合管理,并將決策權、審批權與監督處罰權相分離。4)完善相關法律體系。水運交通要有規范的發展,必須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規。應在全面認清立法存在問題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切實可行的立法模式并加以實施,實現水運管理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3.2從人、船、交通條件三方面入手,加強水路運輸的風險管理
影響水路運輸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三方面:人、船、交通條件,其中交通條件是基礎,船是根本,人是關鍵,具體如下:1)推進船舶標準化。如前所述,當前很多地區的船舶老齡化嚴重,推廣大噸位尤其是500t級以上船舶有利于淘汰更新一批老舊船舶,改善船舶年齡結構,提高技術性含量,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此外,還有利于減少船舶使用量,進而減小航道通航壓力,改善通航環,并提高碼頭作業效率,提高營運效率。2)加強航道整治建設。實行整治河段的統一規劃,全面治理,采用炸礁、疏浚、筑壩相結合的工程措施,改造河床形態,獲得通航標準所需要的航道尺度。3)加強碼頭建設。在港口水、陸域條件滿足建港要求的前提下,在港址選擇中主要考慮貨物的集疏運,并強調如下幾點:距貨物產地的運距要短;距現有公路、鐵路要近,水路銜接好;碼頭裝卸設備要齊全、機械化程度高;泊位水域環境良好,無紊亂水流、系泊設施齊全;碼頭堆場好、占地面積大等。4)促進水路運輸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狠抓思想政治教育、職業道德教育以及安全教育,努力提高隊伍的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此外,還要經常組織培訓,從知識及技能兩方面入手,提高全體人員的業務素質。
3.3加強信息化建設,促使水路運輸在信息化道路上穩步發展
面對信息時代的挑戰,水運部門應抓好信息化建設,實現科學快速的發展完善,以求在信息化道路上穩步發展,具體如下:遠完善水路運輸信息化的立法工作;加強人才培養,用科學技術改造和提升水路運輸業;形成跨區域、跨部門的信息化應用系統;加強信息安全工作,保證水路運輸的安全、健康、有序發展;合理規劃信息資源,制定統一標準;切實加強交通運輸動態信息的監測與采集,以行業基礎數據庫建設為核心,力爭形成較完備的行業數據資源體系,等等。
總之,當前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展,水路運輸的作用越發顯著,作為水運管理部門,我們應結合時代要求積極采取相應措施,確保水路運輸工作的順利進行,為構建和諧社會增添助力。
參考文獻:
[1]《交通部行政史》編寫組.交通部行政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縣交通運輸局
今年以來,我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安委會的精心指導下,嚴格執行國務院、省、市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和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強化安全監管,持續開展“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在道路客運及危化品運輸企業中率先啟動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活動,開展道路運輸消防應急演練和消防安全知識培訓,在交通建設工程中開展了打擊非法生產銷售使用起重機械專項行動,堅決取締“三無”起重機械,繼續鞏固渡口渡船專項整治成果,加快農村老舊客渡船更新改造,嚴格落實水上交通安全監管“四級責任制”,堅持旁站式監管,實現了水上安全零事故。行業安全監管能力進一步增強,全縣交通運輸安全形勢持續穩定。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 突出重點,提高安全監管水平
一是充分履行“三關一監督”職責,嚴格落實客運站“三不進站,六不出站”制度;持續開展貨運源頭治超;加強客運站等公共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管理,確保道路運輸領域安全穩定。
二是加強農村公路安全巡查,加大重要公路設施的監控力度。強化農村公路日常養護管理,及時消除影響通行的安全隱患,確保公路通行安全。
三是嚴格執行安全施工各項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和防護措施,加強大別山旅游快速通道、S318線改建、黑石渡大橋、危橋改造、村村通延伸工程以及重點工程的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加大“防坍塌、防墜落、反三違”排查力度,確保建設工地施工安全。
四是繼續鞏固渡口渡船專項整治成果,嚴格落實水上交通安全監管責任制。積極開展“掛槳機客渡船更新改造”專項行動,對我縣部分老舊、船況較差的13艘掛槳機客渡船進行更新改造,消除安全隱患。
二、 加強督查,提升安全治理成效
一是全面開展為期5年的“平安公路”、“平安車船”、“平安車站”、“平安渡口”、“平安工地”等“平安交通”創建活動,提高安全生產水平。
二是持續開展“打非治違”專項行動,治理糾正非法違法、違規違章行為。
三是按照省交通運輸廳的統一要求, 我局已啟動客運企業和危險品運輸企業達標考評工作。要求縣汽車運輸公司按照規范開展標準化建設工作,力爭年底通過達標考評。
四是認真貫徹落實霍安〔2013〕23號文件精神,繼續深入開展當前安全生產大檢查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明確工作責任,狠抓工作落實,確保取得實效。
三、落實責任,切實加強隱患整改。
進一步加強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力度,建立健全隱患排查責任長效管理,嚴防事故發生;對自查存在的安全隱患,特別是省市政府安全督查通報的安全隱患,要責成相關單位落實整改責任,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立即整改,消除安全隱患。
四、未雨綢繆,布置春運安全工作
為確保春運期間公路、水路運輸安全、優質、有序,一是要加強對春運工作的領導,強化責任意識,主要領導親自抓;二是要緊密結合部門工作實際情況,提前做好春運客流調查預測,抓緊做好對投入春運的車、船及有關設備、設施的調度,備足應急運力;三是要加強從業人員、營運車船、客運站點、重點渡口、縣鄉公路、通航水域的安全管理;四是要準備好除雪機具和防滑材料,完善公路、水路運輸應急預案,積極應對可能出現的惡劣天氣。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理念,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以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根本,以本質安全建設為主線,以加強基層基礎建設為重點,以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為突破口,構建組織健全、職責明確、裝備精良、監督有力、指揮統一、運轉高效、反應快捷的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體系,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交通運輸保障。
二、活動目標
通過開展“雙基”建設活動,使全市交通運輸系統安全生產和應急法規預案體系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進一步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進一步落實,隊伍素質進一步提升,科技和裝備水平進一步加強,應急管理水平明顯提高,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
三、主要內容
(一)加強法規和預案體系建設。一是加強法規建設。公路處、港航局、客管處、運管所等單位要對安全生產和應急法規進行全面梳理、修訂和完善,進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和應急法規體系。二是加強制度建設。各行業管理部門、交通企業要對本轄區、本行業、本單位安全生產和監管過程中的管理制度、崗位職責、技術規程、安全要求等規章制度進行全面清理,及時廢止不適用的制度,建立健全符合實際、操作性強、科學規范的制度體系。三是加強標準規范建設。按照“四化”管理的要求,根據安全生產和應急方面的相關規定,完善標準規范,細化操作規程,規范安全生產行為,特別是要強化源頭管理,嚴格準入標準,建立健全市場退出機制。重點加快制定和完善公路、橋梁、港口等風險評估、安全維護和檢測技術規程以及安全應急信息系統建設、共享等方面的技術標準、規范。四是加強應急預案體系建設。認真落實市交通運輸局和市政府應急管理工作的一系列規定,對現有預案進行評估、修訂,結合新形勢,制定專項應急預案,構建完善的應急預案體系,確保預案實施責任主體明確,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同時加強應急預案演練,不斷完善應急救援預案,增強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
(二)加強體制機制建設。一是健全管理體制。各單位要完善組織機構,明確管理職責。各行業管理部門應設置安全生產和應急專門機構或專職人員。按照企業安全生產條件準入資格標準,大中型交通運輸企業應設置專門負責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的機構和專職人員,小型交通運輸企業應設置負責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工作的機構或專職人員。要明確機構職能和崗位職責,保障人員足額配備,工作經費落實到位,建立健全層級負責制,加大責任考核和獎懲力度。二是完善工作機制。各單位要全面建立主要負責人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其他領導分工負責、各職能部門各司其職的安全生產和應急工作責任體系,完善安委會制度,明確安委會成員單位職責。要重點強化崗位責任制,大力推進企業安全生產誠信制度、激勵約束機制建設;要開展安全生產和技術咨詢、評估。加強與相關部門、單位的協作,建立信息溝通協調和共享機制。建立自查督查制度,各企業要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和應急工作自查;各行業部門要結合實際對安全生產和應急工作進行督查,每年至少組織開展一次全面督查活動。建立信息報告和統計制度,對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和應急基礎信息登記備案,包括組織架構、責任人聯系方式、風險源、隱患排查治理、重要安全生產和應急設施設備(含運輸工具、裝備、應急物資的儲備)以及專兼職隊伍情況等,并及時更新信息;進一步規范各類安全生產事故及突發事件信息報告、處置的辦法和流程,按照相關規定,進一步建立健全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和應急信息報告統計制度。三是建立安全生產和應急工作評估制度。加強安全生產和應急能力評估,科學設定評估指標,對從事客運(含滾裝運輸)和一類危險貨物運輸的企業、運輸工具、從業人員每年必須進行一次全面評估;對從事一類以下危險貨物運輸的企業、運輸工具、從業人員每兩年必須進行一次全面評估;其他的每三年必須進行一次全面評估,并將評估情況作為監管和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
(三)加強隊伍建設。一是加強隊伍培訓。采取多種形式,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從業人員和管理人員進行輪訓,提高專業知識和技能。各主管安全生產和應急工作的領導以及業務骨干每三年必須進行一次系統培訓,每次輪訓和系統培訓時間原則上不少于36學時。從事高危行業人員、新錄用人員、轉崗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合格后方能上崗;客運駕駛員、危險貨物運輸駕駛員、押運員和裝卸管理人員必須經過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培訓合格后方能上崗。二是加強重點人才培養。加強公路養護、大型專業機械操作、搶通搶險、危險源檢測分析等人員的培養,實施客運和危險貨物運輸駕駛員素質教育工程,提高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強化公路、港口等監管人才隊伍建設,優化交通建設工程安全管理人員結構,特別要高度重視農民工的崗前培訓,切實提高安全生產技能。三是加強應急隊伍建設。按照“統籌規劃、規模適度、平急結合、專兼結合、部門負責、社會參與”的原則,加強專業應急隊伍與兼職應急隊伍、志愿者隊伍相結合的交通應急隊伍建設,力爭通過三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建成適應交通運輸突發事件應對處置需要的應急隊伍體系(包括:道路和客運應急隊伍、公路應急搶險保通隊伍、港站應急搶險隊伍、危險貨物運輸應急隊伍、應急運輸保障隊伍、施工安全應急隊伍)。
(四)加強科技和信息化建設。一是建設安全生產和應急綜合信息系統。該系統由部、省、市、縣四級信息系統組成,“雙基”建設活動階段完成部、省、市三級綜合信息系統建設,其后按要求選擇重點縣級市開展示范工程建設。要通過整合信息資源,建設基礎數據完善、信息真實準確、傳送快捷通暢的信息系統,實現信息統一報送、統計分析、監測預警、輔助決策、信息、資源管理、異地會商等功能,實現政府、行業、部門內部之間安全生產和應急信息共享。我們要積極配合上級建設好該系統。二是建設專業信息系統。加強公路管理、道路運輸、水路運輸、城市客運、工程施工等方面的安全監管與應急管理專業信息系統建設,滿足相關業務部門和交通運輸企業管理的需要。配合省廳及局做好國家和省級路網運行和應急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工作,重點建設港口安全和保安管理信息系統、道路運輸應急指揮調度系統、水路運輸應急調度指揮系統、交通運輸建設施工應急管理信息系統、易燃易爆品和有毒有害危險貨物運輸監控指揮系統等。三是建設重點監測監控系統。進一步完善交通運輸安全與應急通訊網絡建設,確保安全生產和應急通訊及時通暢。進一步完善船舶監控系統,推進港口及主要航道樞紐監測系統建設,加強對碼頭前沿作業區、客運站、貨物堆場、油庫、危險貨物倉庫和主要出港通道運行情況的監視監測。擴充和完善重點客貨運輸站場日常監控設施建設,完善危險貨物運輸車輛、長途客運車輛GPS監控系統,積極推進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大力推進城市客運樞紐、公共汽車日常運行狀態和突發事件監控、響應系統建設。
(五)加強設施設備建設。一是加大公路、港口、航道、站場等安全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加強公路安保、港口、站場的安全和保安設施建設,完善事故多發路段的交通標志等配套設施建設。二是按要求加強應急保障建設。依托主要港口啟動危險貨物應急物資儲備庫建設,充分利用公路養護施工企業的裝備設施資源,結合交通戰備物資儲備系統,配合國家、省、市做好區域性應急保障基地和公路專業應急保障基地建設。三是加強安全監管和應急裝備器材的配置。加強交通運輸工程施工事故生命探測、救援設備、個體防護等關鍵技術裝備、專用搶險裝備器材配置。更新搶險救援裝備和航道維護設備,推進完善車輛滾裝運輸安檢系統。健全滿足重點物資和能源戰略物資應急運輸需要的水路應急運輸保障體系,完善港口應急聯動建設機制,依托航運企業建立應急船隊。依托實力較強的道路客貨運企業,分別組建市級道路客貨應急保障車隊,原則上保障客車不少于5O輛、貨車不少于100輛。
(六)強化主體責任和監管職責落實。要認真落實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落實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暫行規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市落實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責任的暫行規定的通知》和國家、省、市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有關意見和應急管理相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標準及規范。交通企業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要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完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消除安全生產事故隱患,保障良好的安全生產條件,加強員工教育培訓;筑牢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處理好安全與發展、生產與利益的關系,嚴禁“三違”現象發生,切實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各行業管理部門要嚴格落實監管職責,加強監督檢查,推進企業安全績效考核,加大公共安全基礎設施和應急救援能力建設力度,消除安全監管盲區,全面履行安全監管主體責任。各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要認真履行職責,保證安全生產和應急機構設置、人員配備、資金投入等按照相關要求落實到位;分管領導按照“一崗雙責”的要求,負責分管業務的安全生產工作。
(七)強化突出問題治理。一是強化危險貨物運輸治理。加強對危險貨物運輸企業、運輸工具、從業人員、站場(碼頭)的源頭管理和動態監管,重點強化易燃易爆品和有毒有害危險貨物運輸的全程監管;推進三級及以上客運站、中型渡口和所有從事滾裝運輸碼頭安檢儀的配置;繼續嚴厲打擊非法夾帶和非法從事危險貨物運輸行為。二是強化營運客車超速超員治理。客運企業要建立層級落實安全責任承諾制度,與管理部門簽訂承諾責任書,駕駛人員要與企業簽訂責任書。對發生超速超員的企業和駕駛員,按照規定嚴肅處理。三是強化農村交通運輸安全隱患治理。認真貫徹落實市交通運輸局關于轉發省交通運輸廳《關于加強農村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文件要求,進一步落實縣、鄉(鎮)政府農村交通運輸安全監管責任,配備專職安全和應急管理人員;建立穩定的投資渠道,進一步加大農村道路運輸安全防護設施的投入,加快農村公路危橋改造,加大農村渡口渡船的升級改造力度,提高農村交通運輸安全條件;嚴把營運車船技術性能關,進一步強化農村客運駕駛員、客渡船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嚴格資質準入,提高駕駛員、渡工的安全素質和技能;進一步強化農用車輛非法營運和農用船舶非法載客的治理,維護良好的交通運輸秩序。
四、時間安排
“雙基”建設活動從2010年11月開始到2013年12月結束,共分三個階段:
(一)細化方案宣傳發動階段)。各單位要根據方案的內容和要求,結合實際,細化活動方案、明確年度“雙基”建設活動目標任務,廣泛宣傳發動,確保全系統廣大干部職工了解掌握“雙基”建設的目標、內容和任務。各行業管理部門、交通企業活動方案報局安全監督科。
(二)組織實施落實任務階段。各單位要按照方案,統籌安排、積極推進各項工作,定期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自查、檢查,全面完成“雙基”建設方案的各項任務目標。市局安全科每年對各單位“雙基”活動開展情況進行專項督查。
(三)總結評估和整改階段。各單位要對“雙基”建設活動開展情況進行全面總結,并將總結于2013年8月10日前報局安全監督科。市局安全科將組織對各單位開展“雙基”建設的情況進行全面考核,召開“雙基”建設總結會議。
五、幾點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局安委會負責全市交通運輸系統“雙基”建設活動的組織領導,局安委會辦公室(安全監督科)具體負責“雙基”建設活動的日常工作。各單位要成立由主要領導負責、有關領導和部門參加的活動領導機構,加強對本行業、本單位“雙基”建設活動的組織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