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新生兒護理培訓總結

新生兒護理培訓總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新生兒護理培訓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新生兒護理培訓總結

新生兒護理培訓總結范文第1篇

護理管理難點

產婦及家屬缺乏新生兒護理的基本知識:主要因為受多年舊傳統觀念的影響;母親睡覺時有摟抱嬰兒同睡的習摜;產婦及家屬缺乏或不重視有關新生兒護理的基本常識。

產婦及家屬不了解醫院對新生兒的管理制度:2003年曾有2例家屬在住院期間自行將嬰兒手圈取下,被及時發現;存在換錯嬰兒的安全隱患;醫院實行開放式管理,病區有多個通道,母嬰同室,存在嬰兒被盜走的安全隱患;實行母嬰同室后,致使部分護士思想麻痹,認為有父母的照看而忽略了對新生兒的細致觀察,不能及時發現新生兒疾病,存在延誤病情的風險。

管理對策

制定護理管理制度,規范護理行為:①病區設置與監控;②制定母嬰暫時分離的管理制度;③嚴格的新生兒查對制度;④制定有效的感染管理制度;⑤新生兒出院制度。

護理告知書的使用:溝通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告知書也是溝通的一種方式。①護理告知方式:在病區走道及病房內以圖文方式告知監護人新生兒護理的相關內容;以書面形式告知監護人新生兒護理的相關內容,并由監護人簽字,告知書隨病歷歸檔;我院制定的告知書為《溫馨提示》;口頭講解和行為示范告知。②告知的主要內容:實行母嬰同室,請夜間尤需注意;防止寶寶墜床和被母親熟睡時誤將寶寶口鼻捂住造成窒息,請不要將寶寶與母親同睡,醫院為您配備了寶寶專用床;防止寶寶溢乳時將嘔吐物誤吸入呼吸道導致窒息,應讓寶寶采取側臥的,頭肩部抬高20°左右;寶寶手上戴的手圈不要取下,手圈是識別寶寶身份的重要標識;母親哺乳前應洗手,清潔;探視人員應著裝整潔,洗手后才能接觸寶寶。③護理告知程序的實施和注意事項:在病區走道及病房內以圖文方式告知新生兒護理方法,佩戴手圈的重要性等警示標志;新生兒出生后即由當班護士對監護人全面講解《溫馨提示》的內容并做行為示范。讓監護人了解其內容后簽全名,并收回歸入病歷;下一班護士進行指導和鞏固,了解監護人對告知內容的認識和施行情況,對落實不到位的,督促落實并給予指導。護理告知的注意事項:告知內容一定要有科學依據;與院方及醫生的意見相一致;根據監護人的文化程度、年齡層次,采用能夠讓監護人理解的語言和方法,將告知內容有效地傳達給監護人。

新生兒護理記錄單的使用:護理記錄可為“舉證”提供客觀的法律依據。①護理記錄單的格式和內容:楣欄為產婦姓名、科室、病房號、床號、住院病歷號,楣欄下為表格,表格第一項為日期,依次為時間、面色、體溫、呼吸、體重、皮膚、臍部、喂養情況、大小便次數、暖箱溫度、護理觀察及措施、效果、護士簽名。左下角注有可用符號記錄的項目。②記錄的方法:護士到病房觀察護理新生兒后及時記錄,有相應符號的項目在相應欄內填寫相應的符號,用阿拉伯數字記錄哺乳、大小便的頻次,喂配方奶的新生兒,記錄每次哺乳量,單位用ml表示。健康宣教、安全知識宣教、護理措施及效果記錄于相應的欄內。

效果

通過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提高了專科護理管理質量,降低了護理風險,改善了護患關系,突出了專科特點,為新生兒的安全護理提供了保障。

新生兒護理培訓總結范文第2篇

【關鍵詞】 PDCA循環法;新生兒科病房;護理質量管理

【中圖分類號】R195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3-0189-01

新生兒科是臨床高風險科室,為無陪護病房,護理工作繁瑣細致、責任重、難度大、風險高[1],如何進行一種有效、安全、優質的護理管理模式一直是我們護理管理人員關注的焦點。自2010年7月以來,我們將PDCA循環應用于新生兒病房護理質量管理中,實施后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新生兒科(NICU除外)共有床位56張,護理人員23人,主管護師及以上6人,護師8人,本科及以上學歷15人,專科8人,床護比為1:0.4。開展PDCA循環法質量管理前患者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為84%。

1.2實施方法

1.2.1 P階段―全科動員,統一思想 在開展PDCA循環法前科室安排合理而足夠的人員配置,新增護理人員4人,召開全科護理人員動員大會,讓每一個護理人員都了解其目的及實施方案,做到人人知曉,人人參與,達到全員重視的目的。

1.2.2 D階段―調整步驟,重點突出,體現專科特點 ①制訂本科室護理工作年度、季度和月計劃、周安排、日重點和質量標準等具體目標;②健全并更新科室制度:調整各班職責內容、制定規范護理人員的操作程序、認真履行告知宣教義務、嚴格交接班制度;③成立新生兒護理質量監控小組,認真檢查并執行晨間護理常規、沐浴常規、喂奶常規、光療常規、高危兒護理常規及微量輸液泵、血糖監測儀等儀器的護理操作常規,特別是對重、危新生兒的護理要求觀察、管理到位,護士須給予重點監護;④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加強醫院感染監測,防止交叉感染;⑤注重安全管理,新生兒病房實行24 h封閉式管理,除執行“三查七對”制度外,還必須嚴格核對腕帶標識,做到萬無一失,科內規定每周四下午為探視日,家屬可通過探視走道探視患兒1次;⑥加強設備管理,每臺設備責任人明確,建立設備登記和維修登記本,定時檢修,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及時維修,確保設備的安全使用;⑦重視宣教和溝通,我科每周集體對患兒健康宣教和嬰兒護理知識指導進行講解,解答家長疑問,了解家長需求,對家屬提出意見和建議整合上報,并作出回答,以增進了與家長的溝通;⑧對于新生兒的護理文件書,因新生兒會隨時發生各種變化,護理人員的必須嚴格觀察,詳細記錄新生兒的病情變化,避免遺漏、錯寫等情況[2]。⑨強化專科護理學習,提高專科技能及護理觀察能力,安排科室,每月舉行一次護理新技術,新業務小講課,有計劃地進行專業知識技能的培訓與考核,如新生兒復蘇知識技能培訓與考核、新生兒疾病觀察與護理技能的培訓與考核等,每季度進行一次專科護理理論考試,每年進行“三基”和“專科”知識考試兩次、操作考試兩次。從而讓護理工作有章可循,護理質量管理層層相疊,環環相扣,責任到個人,職責分明。

1.2.3 C階段― 三級質控,亦查亦修 科室實行逐級護理質量監控制度。由質控組長、護理小組長組成一級質量組負責對護理核心制度、等級護理、護理文件書寫和健康教育質量,每日進行分段檢查;二級質控由護士長和護理小組長組成負責對人員儀表、無菌操作、技術操作、規章制度進行檢查[3],對科室現存和潛在質量問題進行質量講評,讓全體護理人員吸取經驗教訓。三級檢查為科室與科室之間的的護理大查房,每月護理大查護理質量一次,每季全面檢查考評一次,使護理質量控制專項檢查與全面檢查相結合。并將質量控制的內容以簡明的要求,通過發放滿意度問卷調查表的形式向家屬作不定期的調查,讓患兒家屬真實地反映對護理工作的意見。

1.2.4 A階段―及時總結,獎懲并舉 在實施過程中,護士長每日督查、科室質控小組成員對每次檢查的護理工作質量結果和存在問題及時進行總結,點評,認真總結經驗教訓,限期整改,并將效率和效益與獎金、工資掛鉤、將工作業績記入檔案中作為晉升、提拔、進修的主要依據,或通過召開工休座談會對病人家屬提出表揚的護士給予獎勵,每季度將考核第一名的評為季度服務之星、二星護士,由醫院進行表彰,并張貼相片在專欄上向患者和社會公示。

2效果評價

自2010年7月新生兒病房開始應用PDCA循環進行護理質量管理后,科室護理各項護理質量標準合格率不斷上升,不僅建立了市重點、省重點專科,護理質量在創“三甲”、“質量管理年”、“百姓放心醫院”中各等項檢查評議中達到優秀水平。我科PDCA實施前后各類護理質控指標比較見附表。

從表中可以看出:經過統計學X2檢驗分析,2010年與2009年的護理總的質量合格率及家屬滿意度比較,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X2=18.7,P

3 討論

綜合上述,應用PDCA循環進行護理質量管理,不僅調動護士的積極性,提高新生兒護理工作質量,促進了護士長的管理工作,而且PDCA循環管理使護士增強了護士的自律性和操作的規范性,護理人員整體的素質也不斷增強,家屬滿意度也隨之提升。在新生兒科病房,新生兒病情變化快、家屬對護理要求的期望值高,這就要求我們護理人員必須有嚴格的制度管理和培養不斷增強的專業素質,不斷總結,不斷反思,持續改進、持續進步才能做到萬無一失,才能為患兒提供優質的護理,取得家屬的信任。

參考文獻

[1] 汪秀華,宋立弟,劉戀.新生兒病區護理風險管理的方法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11,04 :195.

新生兒護理培訓總結范文第3篇

關鍵詞:新生兒;聽力篩查;影響因素;護理對策

聽力障礙是嬰幼兒常見的生理缺陷之一,在新生兒期即開展針對性的聽力篩查工作,可早期發現患兒聽力障礙,及早進行干預,取得良好的預后[1]。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160例中,男97例,女63例,產婦年齡22~35歲,平均(27.3±4.6)歲;孕周37~40 w,平均(38.6±1.3)w;其中順產103例,剖宮產57例;新生兒存在病理性黃疸5例,顱內出血3例,窒息2例。

1.2聽力篩查 所有新生兒均于出生后2~3 d進行聽力篩查,采用AccuScreen PRO手持式耳聲發射篩查儀進行聽力篩查,當顯示屏中顯示"PASS"時,表示結果陰性,新生兒的外周聽覺器官正常;當顯示"REFER"時,表示結果陽性,聽力存在問題。篩查時,取新生兒去枕側臥,輕輕捏住其新生兒耳廓而后向后輕拉,輕柔地將探頭插入耳道進行測試,測試完畢后換對側,測試對側耳道。

1.3方法 依據1994年美國兒科學會嬰兒聽力聯合委員會所報道的相關嬰兒聽力損失高危因素[2]等內容,并參照國內學者劉偉娜[2]和周國琴等[3]的研究方法,將新生兒的體重、胎齡、性別、是否伴有相關疾病、分娩方式等作為相關因素,分析其與聽力篩查通過率之間的關系。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組間比較行χ2檢驗;以P

2 結果

本研究的160例新生兒中,初篩通過135例,25例未通過者均全部完成復篩。復篩通過23例,2例未通過者,1例拒絕復篩,1例約定再次復篩。見表1。

表1可見,新生兒存在疾病、胎齡

3 護理措施

結合本研究的分析結果,針對存在疾病、胎齡

3.1知識宣教 檢查前,向新生兒家長解釋聽力篩查的重要意義,提高其重視程度;若初次篩查未通過,應強調復查的重要作用,防止其麻痹大意,出現漏查、不能及時發現聽力異常等情況。

3.2環境護理 設立專用的聽力篩查室,并確保周圍無人員走動、喧嘩等噪音干擾,保持周圍環境噪聲在40 dBHL以下,以免影響檢測結果。

3.3篩查時間 周國琴[3]、羅明香等[4]均認為,新生兒出生后3 d左右是進行聽力篩查的最佳時間段。本研究也選擇在出生后2~3 d進行聽力篩查,并盡量選擇嬰兒哺乳后、自然睡眠的狀態下進行。

3.4檢測培訓 對所有檢測人員進行嚴格培訓,務必做到動作輕柔、熟練,完全掌握操作技巧,熟知避免噪音和其他因素干擾的對策和處理方法。

3.5新生兒護理 檢測前,對存在疾病的患兒(病理性黃疸、顱內出血等)進行病情評估,待病情穩定后方可進行篩查,并注意觀察外耳道是否有阻塞耳道的分泌物,如分泌物較多,可輕柔拭去,以免影響測試探頭的進入。

在檢測時,取新生兒去枕側臥,輕輕捏住其新生兒耳廓而后向后輕拉,輕柔地將探頭插入耳道進行測試,測試完畢后換對側,測試對側耳道。

4 討論

近年來,聽力言語殘疾越來越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而盡早發現、及時干預,是改善患兒聽力障礙的關鍵[5]。

本研究行單因素分析顯示,新生兒性別、分娩方式對初篩通過率的影響不大(P>0.05);而新生兒體重、胎齡和疾病與否,則明顯影響了初篩通過率(P

因此,給予積極的護理干預有重要意義。本研究總結了一系列針對性護理措施,在加強知識宣教的基礎上,還要求進行檢測培訓和檢測儀器的檢查、伴有疾病的新生兒實時評估、設立單獨的聽力篩查室、對新生兒、篩查操作的嚴格要求等。下一步,我們將針對性護理干預在新生兒聽力篩查中的應用效果,設立分組對照研究,以探討針對性護理干預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劉一心,鄔沃喬,劉世新,等.深圳市新生兒聽力篩查情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10,26(1):26-27.

[2]劉偉娜.新生兒聽力篩查的影響因素與護理干預措施[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2,25(1):100-101.

[3]周國琴,毛佳慧.新生兒聽力篩查的影響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20):146-149.

[4]羅明香,李玉瓊,鐘菊晴,等.護理干預對新生兒聽力篩查的影響與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3):31-32.

[5]u凌,陶宣華,蔡娟,等.新生兒聽力篩查未通過嬰兒的聽力評估[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0,18(4):329-331.

新生兒護理培訓總結范文第4篇

本院多數護理單元護士長由高級職稱護士承擔,離開護士長工作崗位后則根據其專業特長立足相關臨床,對年輕護士進行業務指導以及本科室護理質量檢查與控制,如原分娩室護士長離開管理崗位后繼續服務于分娩室,參與并指導科內助產士及時處理工作中遇到的難產、急產、重癥產婦觀察護理等,并在此基礎上開展導樂分娩;NICU是極低體重兒、病理新生兒集中的科室,具備豐富臨床經驗的護理專家在新生兒的病情觀察和護理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婦科病區及高危產科病區如生殖內分泌中心、婦科腫瘤病區、肝病孕產婦病區、糖尿病孕產婦病區等均設置臨床護理專家崗位,不僅直接為患者提供專業化優質護理服務,還能及時發現安全隱患,指導護士解決疑難問題,滿足患者多方面需求。

2.1設置護理專家會診組高級職稱護士理論知識扎實、臨床經驗豐富,在日常護理中遇到重癥疑難病例或重大搶救時,通過護理會診對兄弟科室進行專業指導,共同解決護理問題。本院根據專業方向設置4個護理專家會診組,主要負責產科護理、婦科護理、圍手術護理、PICC等方面的會診工作,目前,護理會診已被列入臨床日常護理工作,是提高護理質量、展現專業技能的重要途徑。

2.2參與孕婦學校教學與咨詢孕婦學校:由高級職稱護士組織并承擔教學,主要開設了孕期管理、母乳喂養指導、分娩準備、怎樣“坐月子”、嬰兒沐浴撫觸及游泳、拉瑪澤減痛分娩法、怎樣照顧寶寶、胎教與早教、產后保健、新爸爸訓練營等課程;網絡咨詢及電話咨詢:10余位高級職稱護士經培訓后組成團隊,分定期和隨機兩種形式通過網絡、電信等平臺提供咨詢、答疑,內容涉及新生兒護理、母乳喂養、產后康復以及婦科腫瘤化療、生殖內分泌、計劃生育指導等。

2.3參與教學與培訓高級職稱護士承擔對研究生指導、大專院校的前期婦產科教學、省級繼續教育專題講座、院內業務講課、病區查房以及母嬰專科護士、新生兒撫觸師、導樂師等的培訓工作,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2.4參與科研及循證程金蓮等[1]通過調查顯示,高級職稱護士科研能力及寫作知識方面的得分都較高,與本院實際情況相符。本院高級職稱護士多數具有特定專業研究方向,她們作為亞專科學科帶頭人組成相關學科團隊,負責申報各類研究項目并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每半年總結匯報研究進展及下一步計劃,保證各項研究課題達到預期結果。在完成臨床科研的同時,高級職稱護士負責培養年輕護士開展質量監控、個案研究、回顧性研究、臨床資料分析等系列研究,并及時將循證的結果和學科新理論、新技術融入臨床實踐,制定出快速有效的臨床路徑。

2體會

2.1有利于提高臨床護理質量英國衛生部于2000年首次專門設立了重癥監護部門護理專家崗位,并要求該護理專家(包括助產士)至少保證50%的工作時間花費在直接與患者接觸上,其目的之一就是為了使臨床護士能以更專業的技術保障患者安全,促進患者早日康復,該改革效果在英國利茲大學教學醫院注冊護士Fairley[2]的研究中得到了充分證實,DeborahDawson[3]的研究更進一步顯示英國臨床護理尤其是危重癥護理領域中高級職稱護理人員無論在人員數量、工作年限方面均呈現上升趨勢。婦產科護理專業具有明顯的專業性,經驗的積累更需要時間的磨練,高級職稱婦產科護士以臨床工作為基礎,憑著豐富的臨床經驗,能及時提供預見性的護理措施,餞行安全護理,促進患者康復,這在重癥監護、病理新生兒護理和新生兒觀察護理等方面尤其能體現其優越性,而且高級職稱護士在本學科具有一定的威望,是患者信任的護理人員,因此有助于緩解患者緊張情緒,提高其依從性。高級職稱護士豐富的理論知識、高超的專業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她們成為了醫生們最為放心的工作團隊[4]。護理會診充分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護理服務理念,通過會診及時解決患者的疑難問題,大大提高了臨床護理質量和患者的滿意度。目前,本院4個專家會診組,在高級職稱護士的主持和參與下,護理會診病例數逐年增加,達到了每年近50次。

2.2有利于拓寬服務范疇提升醫院聲譽高級職稱護士在孕婦學校的健康教育中,結合其多年的臨床經驗及對目前臨床專業知識的掌握,以嫻熟的技巧給孕婦及家屬進行教學,受到孕婦及家屬的高度評價,每年500余場次的健康教育使得本院孕婦學校蓬勃發展、省內外聞名,成為浙江省示范孕婦學校培訓基地;網絡、電信是一種便捷、有效的溝通方式,為當今社會廣為使用,本院電信、網絡服務自開展以來,每天完成30余條網上咨詢和百余次電話服務,受到廣大婦女的喜愛;導樂師的培訓實現以助產士為主體的導樂陪伴分娩,在醫院剖宮產的控制率、孕婦滿意度、患者安全等方面發揮了極大作用。

2.3促進護士專業化發展引領學科建設作為浙江省婦產科領域的龍頭醫院,高級職稱護士引領學科建設方面發揮極大作用。5年來,本院高級職稱護士主持省廳級及以上課題近30余項,獲得各種獎項9項;迄今為止,已有10余名護理專家分別在浙江省護理學會、婦產科質控中心、護理與康復雜志和專業委員會中承擔要職;本院1位高級職稱護士承擔全國母乳喂養知識培訓工作,并成為國家愛嬰醫院評估員,獲得全國新生兒復蘇及母乳喂養培訓師的資格證書;在各培訓基地完成全省數百名撫觸師、游泳師和近百名母嬰專科護士的培訓,上述工作都促進了護士專業化發展。

新生兒護理培訓總結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 探討產后家庭訪視對母嬰健康的影響。方法 產后7天對產婦及家屬產后相關知識和技能掌握情況進行評估,針對每個家庭存在的健康問題予以健康教育,產后14天再次對上述內容進行評估。結果 家庭訪視后,產婦及家屬對產褥期保健知識有了更多的了解、產婦的自理能力以及對新生兒護理知識、技能有了顯著提高(P

【關鍵詞】家庭訪視;健康教育;健康問題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home visit on the metamal and child health.Methods Conduct home visits to puerpera at 7 days after her delivery. Evaluate the information each family have on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about the Post-Partum health.Then conduct health education to each family to solve health problems which exist in each family.Do all these things again 7 days later. ResultsThrough home visits,these maternal and their families have learn more about the health care during puerpurium. And the level of self-care ability and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on newborn care of these puerpera hav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Key words】Home visit;Health education;Health problems

產后訪視是產褥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住院分娩的延續,通過訪視可以了解產褥期產婦及新生兒的健康狀況以及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1]。筆者對503例接受家庭訪視的產婦作了問卷調查。現將方法和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2009年1~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居住在城區并接受了家庭訪視的503例產婦。其中經產婦65例,占12.92%,初產婦438例,占87.08%。

1.2 方法

1.2.1 調查問卷調查表為筆者根據《四川省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有關產后訪視的規定和要求,參考相關文獻資料自行設計,并經過多位婦產科專家修改審核,具有較高的效度。調查表由經過培訓的訪視人員在產婦產后7天和14天于家庭訪視時根據產婦及嬰兒的實際情況填寫。

1.2.2 訪視人員由具有責任心強、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健康教育知識的醫生、護士擔任。

1.2.3訪視時間產后家庭訪視一共2次,分別為產后7天、14天。

1.2.4訪視內容(1)評估家庭環境:居室通風情況、家庭育兒觀念、產婦的飲食起居、心理狀態、家庭對產婦的心理支持、有無不良習俗及衛生習慣等。(2)評估母乳喂養的情況。(3)體格檢查:產婦充盈情況及有無皸裂;子宮復舊、惡露、傷口愈合情況;新生兒睡眠、吃奶量、皮膚黏膜、臍部、大小便、生長發育情況等。(4)對產婦、家屬進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及技能指導。

1.3 統計學方法采用X2檢驗。

2 結 果

2.1 家庭訪視前后產婦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比較,見表1。

表2表明:家庭訪視后產婦及家屬的新生兒護理知識、技能比訪視前明顯提高(P

3 討 論

3.1 產后家庭訪視可提高產婦的自我保健水平由于醫學的發展,產科新技術的不斷使用,產婦住院時間明顯縮短,加之絕大多數產婦為初產婦,很難在住院期間全面接受醫護人員對她們傳授的產褥期保健知識。我們在訪視中發現仍有很多產婦存在民間“坐月子”的不良習俗,如:房間門緊閉、靜臥不動、不洗浴、不刷牙、忌吃某些食物以及產后大補等現象。通過產后家庭訪視,與產婦及家屬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對他們存在的健康問題進行了針對性的健康教育,使產婦掌握了自我保健知識,懂得了合理飲食、均衡營養、適當運動、保持愉快心情的重要性,主動參與到保護自己健康的活動中來,摒棄不良的飲食、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滿足了產婦的健康需求,使產婦順利度過產褥期。

3.2產后家庭訪視可使產婦及家屬樹立養育、護理新生兒的科學健康理念在訪視中發現,產婦及家屬對新生兒的觀察、日常護理及正常生理表現等方面的知識缺乏。由于現階段的產婦多為初產婦,且相當一部分為獨生子,盡管產前在書本上、網絡中學習了不少育兒知識,但在實踐中仍顯得不知所措。還有個別家長仍按傳統、憑經驗養育、護理小兒。及時的家庭訪視,訪視人員針對諸多問題,予以一一講解,簡明扼要解釋新生兒期特點,科學育兒知識,從而增強了他們相信科學的信心,轉變了不良習俗的養育觀念[2]。同時,提供正確的護理措施,為家庭的嬰兒護理提供了支持和幫助,提高了他們對新生兒的照護能力。

3.3產后家庭訪視能提高訪視人員的自身綜合素質及醫院的社會滿意度通過家庭訪視我們發現在產褥期存在著大量的健康問題,這些問題基本需由訪視人員獨立面對。這就要求訪視人員不僅應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術,還要有豐富的相關學科知識如心理學、營養學、預防醫學、社會學、美學、育兒知識、醫患溝通技巧等,并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提高自身綜合素質,適應產婦及家屬的需求[3]。也只有具有廣博知識及良好溝通技巧的醫務人員才能取得產婦及家屬的信任,使其樂于接受醫務人員提供的健康信息。另外,通過訪視可及時發現影響產婦及新生兒的不良習俗及健康問題,然后有針對性的面對面的進行健康教育,給予心理上的安慰和疏導,解除其心理壓力和焦慮,拉近了訪視人員與產婦和家屬之間的心理距離,更加融洽了醫患關系;通過家訪,還能了解到產婦及家屬對醫院存在的不滿現象,可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溝通、補救和改進,以真誠的服務感動產婦,從而提高了產婦及家屬對醫院的滿意度,增加了醫院的社會效益。同時將訪視中母嬰存在的健康問題反饋到相關的臨床科室,不斷改進治療、護理措施,以適應新的健康模式的發展,確保母嬰健康。

4 小 結

產后家庭訪視是對產婦及新生兒出院后健康狀況的延續。在家庭訪視過程中通過一看、二問、三檢查、四宣教指導,可及時糾正產婦及家屬對產褥期保健知識、育兒知識的一些認知誤區,使其掌握了科學的“坐月子”方法及育兒技巧。所以婦幼保健工作者應在院內、院外對產婦及家屬進行廣泛的健康教育及指導,把孕產婦、新生兒與社會及其生存的外環境視為一體[4],為他們提供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促進母嬰健康。

【參考文獻】

[1] 姜麗娟.835例產婦產后訪視結果分析[J].2009,3(1):48-49.

[2] 楊莉.健康教育與產后訪視[J].現代護理.2009,3(8):95-9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乡族自治县| 杭锦后旗| 永吉县| 崇左市| 布拖县| 昭觉县| 丽水市| 正安县| 兴城市| 九江市| 莲花县| 那曲县| 奉节县| 神农架林区| 玛纳斯县| 永德县| 汤阴县| 孝义市| 深水埗区| 高要市| 固阳县| 扶沟县| 通渭县| 巴林右旗| 青龙| 海门市| 宜阳县| 平乡县| 柘荣县| 商水县| 洞口县| 连平县| 涡阳县| 安丘市| 偃师市| 绩溪县| 肥东县| 岳普湖县| 深水埗区| 大竹县| 松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