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經濟學和金融工程

經濟學和金融工程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經濟學和金融工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經濟學和金融工程

經濟學和金融工程范文第1篇

作者:徐龍 單位:華東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資本市場,尤其是證券一級、二級市場發展迅速,為廣大企業集團理財的財務公司也逐步成立,應用各種金融手段提高企業的資產負債管理水平,對外融資活動規模不斷壯大,銀團貸款、項目融資、在國外發行債券、股票等,大多由外國著名的投資銀行機構運用金融工程進行策劃,實際上也意味著金融工程對我國的滲透。當然,我們也要看到,由于金融工程的高度專業化和復雜化及其產品的高杠桿性和虛擬性,給金融業的監管和金融體系的穩定帶來了新的問題,但這些問題的解決仍有賴于金融工程的進一步發展和有效利用。

金融工程作為一門新型的邊緣性學科在西方發達國家得到了迅速發展,其明確的研究對象、豐富的理論原理、嚴密而務實的數量化模型技術方法,使之在現實經濟金融生活運用過程中不僅創造性地解決了許多金融和財務決策方面的問題,發掘了金融領域中許多機會,拓展了金融服務的范圍,從而為金融機構和工商企業盈利最大化目標的實現創造了條件;而且為改善金融資產的流動性,進一步分散和重新配置金融風險,促進金融市場的成熟化和新市場的開發,從而最終提高整個金融體系的安全性和效率都做出有益的貢獻。從長遠的、戰略眼光來看,在21世紀隨著我國金融經濟的快速發展,金融工程學的研究和開發將在中國大展宏圖。理論前景將推動我國金融理論由規范研究向實證研究深化改革開放前,我國基本上不存在真正獨立的金融理論,金融理論的研究從屬于政治經濟學,其主題是對經典貨幣金融學說進行詮釋,側重于對生產關系范疇的質的規定性的分析與抽象,研究視野較少涉獵金融生產力領域。因此,金融理論研究處于典型的金融學科初級階段——描述性階段。改革開放后,隨著經濟金融體制的深入發展,一些學者開始注意借鑒西方金融經濟理論中的最新成果運用實證分析的方法來研究中國的金融問題,但這部分研究者數量太少。迄今為止的研究主流是對策性的研究,基本上是開藥方式的研究,而對于對策性研究科學依據的基礎理論鮮有人問津,仍未實現描述性向分析性階段的轉變,更談不上工程化階段。在西方,金融理論研究不僅進入了成熟完善的高級階段(工程化階段),而且定量化模型化等實證分析方法已成為理論研究的手段。本著“引進——消化——建立——發展”的思路來加快我國的金融工程的研究,無疑可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我國金融理論與現代金融理論的接軌、交流與溝通。將豐富我國金融學的學科體系由于歷史和體制的原因,我國金融學科建設十分落后,突出表現在:一是學科分支體系殘缺。現代金融學科是以資金融通為基點,研究如何通過市場配置金融資源的一門綜合性應用型的產業經濟學科,主要有貨幣學、金融市場學、銀行學、保險學、貨幣政策學、金融管理學、金融工程學等分支學科組成。但時至今日,我國仍有人把金融學等同于貨幣銀行學,而且我國金融學的內容都是宏觀經濟學與國際經濟學內容的一部分,基本上還沒有把金融學真正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來發展;二是教學內容理論化太濃,與實際聯系不緊密,不能很好的培養學生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三是我國的金融學教學基本上是以描述與定性的方式進行,缺乏嚴謹的邏輯推導與數理分析,教授給學生的不是現代金融理論與技術,更多的是一種傳統的知識模型。因此,建立和發展我國的金融工程學將有利于克服以上問題,完善我國的金融學科體系。應用前景金融工程運用十分廣泛,不僅運用于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也用于現代化的企業公司,還面向消費層次。我們相信,把握金融工程運作思想精髓的金融創新在我國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金融工程將為我國金融風險管理提供技術支撐目前中國經濟運行中的一個突出的問題是金融風險大。隨著我國市場化、國際化的進一步深化,資本要素和生產要素的流動將會大大加快,經濟運行所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更多,金融風險也必將隨之增大。以風險管理和風險控制為主要目標的金融工程所具有的重大應用價值將得到我國的高度確認,金融風險的化解與防范不再僅僅憑借經驗與感性認識,而更多地是依賴現代金融工程技術的精確測算與設計,創造性地給予解決。金融工程具有降低風險和重新配置風險、規避管制、規避風險和提高金融資產流動性等功能。中國的經濟主體可以利用金融工程提供的各種工程技術方法,通過運用遠期、期貨、期權和互換等衍生金融工具,對各自的資產組合與負債組合所面領的風險進行重新組合或進行剝離,從而實現有效的金融風險管理。

金融工程將促進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和金融體制的健康發展我國在建設市場經濟的過程中,有許多計劃經濟遺留下來的經濟金融問題急待解決,如國有股的減持問題、國有銀行不良資產的化解問題等等。這些問題解決不好,將會影響我國經濟的發展和金融的安全。而金融工程創造性地解決金融問題是它的突出特點。因此,引進先進的金融工程理論與技術,建立和發展我國的金融工程,可以為目前的國有企業兼并重組、銀企債務重整,國企委托方案設計等許多非常迫切的現實問題提供解決方案。金融工程將強化我國資本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核心作用金融工程的基本功能是創新金融產品、金融工具、發現資產價值,所以金融工程的發展必將使資本市場上的金融產品和金融工具多元化,使金融資產的價值形成建立于交易機制之上,從而使市場的交易透明名度強,市場運行效率高,市場行為規范,這樣就有可能使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得以充分發揮。同時,也有助于國家的宏觀調控依托資本市場,運用經濟手段來操作。金融工程的運用將提高我國金融業的運行效率,降低交易成本隨著我國金融體制的改革與深化,金融市場規模越來越大,結構日趨復雜,參與者數量不斷增加,這就對金融市場信息傳遞與資金流動渠道、資金結算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利用金融工程技術設計開發的金融市場組織形式,資金流通網絡和支付清算系統等,能夠從技術上與物質料件上滿足以上要求,特別是網絡化、無紙化的交易方式加快了資金流通速度,節約了交易時間與交易費用,降低了交易成本,使投資與融資活動更加方便快捷。

經濟學和金融工程范文第2篇

關鍵詞:商科院校;金融工程專業;課程設置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08-0272-02

課程是教學之本,課程建設是高等學校十分重要而又基本的教學建設,它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因此應該受到學校和教師的重視。商科院校應發揮自己的優勢,培養出與綜合性大學相比具有商科院校特色和相對優勢的金融工程人才。為此,商科院校金融工程專業的課程設置應結合商科院校的學科特色,設計適合商科院校金融工程專業課程設置的課程體系。

一、美國大學金融工程專業的課程設置

由于課程設置是學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了解國外名校金融工程課程設置,并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加以比較和借鑒,是擺在我國金融工程教育界的一個重要課題。美國作為金融工程學科的發源地,其金融工程學的研究水平在世界首屈一指,而其金融工程專業的教育水準也是世界上公認第一。美國大學的金融工程專業主要放在碩士層面進行培養,并且主要設置在工程學院、數學院或商學院。美國金融工程專業排名前20的學校,只有排名第一的加州大學Berkeley分校把金融工程專業設置在Hass商學院,并且Hass商學院是美國唯一一個在商學院主持下提供的金融工程學位計劃的學院。而Hass商學院授予畢業生的金融工程文學碩士學位(Master’s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與普林斯頓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授予的金融工程碩士學位(Master of Engineering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和芝加哥大學授予的數理金融科學碩士學位(Master of Science in Financial Mathematics)相比,文學碩士的培養模式更偏重于實際的運用,對理論的要求偏低,屬于職業導向型教學模式。Hass商學院金融工程碩士課程設置比如公司金融、金融機構討論、金融創新成敗案例、應用金融設計等課程均為較實用的課程,而這些實用類課程的設置將會使其培養的學生更易適應將來的工作。也許學生并沒有掌握數學或者統計學的高深課程,但是由于學校的課程強調了如金融機構討論、公司金融、資本與貨幣市場、動態資產管理等職業導向型課程,并且強調了案例教學,所以學生畢業后還是可以較好地適應在金融機構的相關工作。

美國Hass商學院對案例教學的課程設置非常重視,因為案例教學有助于鞏固和提高學生基礎理論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不僅如此,案例教學對于培養對金融工程至關重要的“創造性”的思維,也是非常有用的。而案例教學這一點在國內的金融工程教育別薄弱,這可能和我國金融工程實際應用乃至整個金融業的發展滯后有關。但隨著金融創新的發展,金融工程在我國的實際運用將大大增加,這為我們發展金融工程案例教學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所以高校應該根據我國的金融工程實際運用的發展狀況隨時更新和完善案例,增加案例教學課程的比重,使學生能更好地通過案例教學來提高其對金融工程技術的實際運用能力。

我國金融工程學科建設開展較晚,無論從學生素質還是師資狀況來看想迅速在理論研究上獲得突破都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我們應該學習美國商學院的金融工程專業培養方法,強調職業導向型教學,側重于培養學生在工作中的實際運用能力,而課程設置側重于實際運用,開設比如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公司財務、投資學、金融經濟學、金融風險管理等課程。而對于我國目前銀行業仍然是金融體系主體這一國情,開設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商業信貸管理、投資銀行管理等相關課程,另外還應輔之以保險、稅收、金融法等方面的知識,讓學生更多地了解我國目前金融市場的現實狀況,這樣所培養的學生在目前我國的金融市場還是比較有競爭力的。

二、商科院校金融工程專業課程設置應遵循的原則

由于商科院校通常具有非常濃厚的商科學術氛圍和商學院氛圍,因此商科院校金融工程本科專業課程設置可參照加州大學Berkeley分校Haas商學院MFE項目的課程設置,應側重金融工程的應用性,注重學生金融工程方案的實施與管理能力的培養。

1.突出課程設置的應用性原則

從金融工程的內涵來看,其理論基礎在于經濟學和金融學,因此金融工程本科專業的課程設置應包含經濟學和金融學基本原理的理論課程,并且由于金融工程具有工程化、應用性特點,我們在開設經濟學和金融學基本原理的理論課程并不是單純為了理論傳授或學術研究目的,而是服務于金融工程的應用性,因此課程設置應更加突出在實踐上的應用性。也就是說,其課程設置要把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放在首位。

2.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原則

技術創新問題是工程教育界研究和討論的“永恒課題”。創新是高等工程人才的培養目標,是體現一個國家在世界上的競爭力的關鍵。金融創新是金融工程的靈魂,它包括各種創新型金融產品的設計、開發與實施,以及解決金融問題的各種創造性方案的配制。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金融工程人才,是金融工程專業重要使命。為此,在課程設置方面,學校應重視學生的個性及創造性的培養,重視學生的個性化選擇,以使學生能夠在自身興趣的基礎上,構建自身的知識結構,提高創造性和創新能力。雖然金融工程是以數理模型為工具的,但不能把它單純地看成是數學游戲,學校可以開設培養創新素質和能力的課程,減少課內時相應增加課外時;還可以讓學生組成學習小組,共同討論、設計和開發新的金融產品,讓學生能自由自主地、創造性地學習和發展,并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程度和興趣,設置提高類課程。

3.“博”與“專”相結合原則

由于金融工程具有交叉性學科特點,其所涉獵的范圍極為廣泛,包含了經濟學、金融學、數學、工程學、管理學和計算機科學等多學科的最新理論。因此,在進行課程設置時,應包括其所涉及的所有學科。但是由于金融工程涉及面太廣,我們要想在四年本科階段對其所涉學科進行全面深入的學習是不現實的。因此,還應結合商科院校的學科特色,有選擇地開設課程,即側重某一個培養目標,從而體現“專”的特性。比如,可多開設一些學生金融工程方案的實施與管理能力培養的課程。

三、商科院校金融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

1.課程設置的基本框架

根據當前已有的教學實踐和上述課程設置原則,筆者認為,商科院校金融工程專業課程設置應該包括以下四個模塊的課程:一是理論基礎模塊,該模塊的課程主要是系統地向學生介紹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理論;二是專業模塊,該模塊課程的內容應包含金融工程原理、金融市場分析、金融風險管理、證券投資分析等方面的內容;三是計算機模塊,該模塊的課程主要是向學生介紹計算機應用,信息處理、技術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四是數學與統計模塊,該模塊的課程主要包括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方面的知識。

2.課程設置方案

由上述課程設置基本框架,我們提出了以下商科院校金融工程專業本科課程設置方案,(見表1)該課程設置方案充分體現了前面所述的三個原則:突出應用性原則、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原則和博與專相結合原則,并突出了商科院校的學科特色以及金融工程專業的學科特色和獨立性,為商科院校培養具有一定特色的金融工程人才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平,程鵬.工科院校“金融工程”專業研究生課程體系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74-76.

[2] 唐菁菁,譚春枝.美國金融工程課程設置比較及其啟示[J].高教論壇.2009,(1):53-56.

經濟學和金融工程范文第3篇

何為“新經濟”?不同的經濟學家因研究角度不同而認識不盡相同,大致可概括為四種: 

其一,強調“新經濟”是以新一代的高新技術革命為基礎并由此引致的經濟運行和經濟發展新格局,其中,新一代高新技術包括現代電子技術、現代通訊技術、生物工程(尤其是基因工程)、航天航空技術、新材料等等。

其二,認為“新經濟”是以新一代的高新技術革命、金融創新和金融自由化以及貿易全球化等為基礎的經濟全球化新格局。

其三,提出“新經濟”是以現代電子技術和通訊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和由此引致的經濟新格局。 

其四,主張“新經濟”,是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經濟格局新變化。不論國外人士的認識有多少差別,有一點是清楚的——迄今尚未有人能夠準確地界定“新經濟”的內涵和邊界。

“新經濟”作為一種經濟現象,在世紀之交就引起了許多中國經濟學者及其他方面人士的關注。在這個過程中,一些人簡單地將上述第四種看法運用于中國,一方面認為新經濟就是“網絡經濟”,“網絡”的內涵就是互聯網,有了“網絡”就有了現代生產力,沒有網絡就沒有現代生產力,因此,要構建新經濟,提高經濟和企業的質量,就應“建網”、“上網”、“觸網”,除此之外,別無出路;另一方面強調,“美國的今天,就是中國的明天”,既然在美國互聯網以其年產值已占第一大產業的地位并繼續快速增長(其實,這一判斷是不正確的),那么,在中國大力創建網絡公司、網站以促進網絡經濟的快速成長也是必然的。此外,他們還列舉了美國網絡公司的上市數量、市值增長速度等數據,強調在中國,網絡經濟、網絡公司以及網絡股等等也都有著不可估量的發展前景,甚至主張熱炒“網絡股”。 

互聯網作為高新技術、信息技術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對于改變廠商和金融機構的信息獲取處理、市場交易、商務運作、業務操作、以及居民生活、政府部門的工作 (包括監管)等等方式,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為此,對這方面的技術開發和應用,應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并應予以大力推動。但是,其中也有一些重要問題值得關注。

1.互聯網本身并非就是生產力。何為“經濟”?何為“生產力”?經濟是由生產、貿易、服務等各種經濟活動和經濟關系有機關聯所形成的總體格局;生產力是生產物質產品(或提供勞務服務)的能力。在經濟運行和生產力發展中,信息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這是不容置疑的,與此對應,互聯網作為一種快速傳遞信息的工具,在提高經濟運行效率、促進生產力發展中,也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為此,我們強調應充分重視發展互聯網)。但是:

第一,雖然在現代經濟中,一些西方經濟學家將“信息”列為繼土地、資本、勞動力、技術、管理等之后的一個生產力要素。但這只是強調“信息”在形成和發展生產力中的重要性,既不意味著“信息”可以取代其他生產要素而成為惟一的生產要素,也不意味著“信息”本身可以生產制造物質產品或直接解決經營問題。第二,互聯網可以快速地實現各種交易,例如,商品交易、資金劃拔和結算等,從而將引起交易方式的變革。但迄今為止,在技術上能夠解決的問題僅限于交易手續方面,而交易對象(商品和勞務)還是需要通過具體的配送系統(或服務)才能送達用戶,而大量非標準化的產品、價值低的商品或需要用戶直接用感官進行判別的商品,仍難以在網上辦理交易手續。因此,一方面互聯網所解決的只是交易手續問題,并非完整的交易過程;另一方面,互聯網解決的只是一部分標準化商品的交易手續問題,而非一切商品的交易手續問題。第三,網絡可以為辦公自動化、企業內部管理等提供一個便捷的資料、檔案、數據等方面管理的手段,從而為管理效率提高提供有利的條件。但是,網絡本身不是企業管理活動,也無法代替企業管理過程。真正的管理活動和管理過程,仍需由企業的管理人員來完成。顯然,互聯網的功能是有限的,不能將其過分夸大,更不能將“新經濟”僅僅歸結為互聯網上的經濟活動。 

2.互聯網并非等于高新技術。現代高新技術包括電子技術、通訊技術、生物工程、航天航空技術、新材料等諸多方面,IT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即便在IT產業中,占主導地位的也首先是電子、通訊、計算機等高新技術,互聯網只是一個依托于現代電子技術和通訊技術所建立的信息傳送和辦理交易手續的網絡狀平臺。現代電子技術十現代通訊技術+idea=互聯網,這一公式表明,一旦離開了電子技術和通訊技術,互聯網所剩的就只有idea,并沒有多少高新技術可言。

經濟學和金融工程范文第4篇

關鍵詞:物流金融融通倉倉單市場物流銀行物流保險

中國與世界各國的資本和物資交流日益頻繁,這促使我國物流產業和金融產業迅猛發展。在網絡和通信技術廣泛應用的條件下,物流和金融之間強大的吸引力已經產生學科交融的奇葩,它給物資流通帶來的巨大影響被敏銳的學者準確地捕捉到,進而從理論的高度構建出一個嶄新的平臺—物流金融。

物流金融理論研究的發展歷程

國內物流金融的理論研究最初是沿著物資銀行、倉單質押和保兌倉的業務總結開始的。早在1987年3月,中國人民大學工業經濟系的陳淮就提出了關于構建物資銀行的設想。90年代初期也有學者發表文章,探討物資銀行的運作。但是,那時的“物資銀行”還帶著非常濃厚的計劃經濟色彩,主要是探討通過物資銀行來完成物資品種的調劑和串換。由于物流的概念沒有被充分發現和認識,所以當時的物資銀行的概念與現在的概念存在較大差異。

1998年4月,時任陜西秦嶺曾氏有限金屬公司總經理的任文超探討了利用“物資銀行”解決企業的三角債問題,是這一概念的一個突破。隨著物流學的不斷發展,物資銀行的概念也逐漸發展成熟。2003年9月,西安交大管理學院的學者于洋、馮耕中,2004年任文超以及2005年華中科技大學的王治等,都對物資銀行的含義重新進行了研究,得出了比較規范的概念。倉單質押業務的理論總結始于1997年6月,當時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張平祥、韓旭杰對糧棉油貨款的倉單質押業務展開了研究,但是并沒有將物流的概念結合進來。

此后,隨著物流學的興起,相應的研究開始增多。2001年,煙臺大學的房紹坤;2002年,學者孫寧;2003年,東南大學的鄭金波;2004年,學者邵輝等對此都進行了研究。該業務與物流業發生緊密聯系只是近幾年的事。對于保兌倉業務的研究則是基于倉單質押業務而衍生出來的。

物流金融領域的一項標志性成果是“融通倉”的研究。2002年2月,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羅齊和朱道立等人提出“融通倉”的概念和運作模式,迄今仍有系列成果推出。2004年5月,浙江大學經濟學院鄒小、唐元琦首次提出“物流金融”的概念,定義了它的內涵和外延,“物流金融”被正式確立為一個新的研究平臺。至此,物流金融的研究對象、研究方向基本確立,并且與實踐相結合歸納出了一系列的運作模式。在學科概念的發展過程中,也有學者做出探索。2005年3月,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的陳祥鋒、朱道立提出了與物流金融相類似的“金融物流”的概念。但因其相對于“物流金融”在表達上不夠準確,續用者不多。物流金融領域的另一項標志性成果是“物流銀行”業務的出現與普及。2004年,廣東發展銀行在“民營100”的金融平臺基礎上及時推出了“物流銀行”業務,期望有效解決企業的融資與發展難題。從2004年底至今物流銀行業務迅速在各行業中得到應用,如中儲與華夏銀行的合作,福建中海物流公司、泉州正大集團與中信銀行的合作等等。物流銀行業務是以產品暢銷、價格波動幅度小、處于正常貿易流轉狀態且符合質押品要求的抵押或質押為授信條件,運用實力較強的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統,將銀行資金流與企業的物流有機結合,向客戶提供集融資、結算等多項銀行業務于一體的銀行綜合服務業務。可以看出“物流銀行”是“物資銀行”業務的升華,具有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遠程化和廣泛性的特點。物流金融近期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基于網絡技術的物流金融產品設計和風險管理等領域。

物流金融的相關概念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的鄒小芃、唐元琦首次定義了“物流金融”的概念。他們認為物流金融就是面向物流業的運營,通過開發、提供和應用各種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有效地組織和調劑物流領域中資金和信用的運動,達到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的有機統一。這些資金和信用的運動包括發生在物流過程中的各種貸款、投資、信托、租賃、抵押、貼現、保險、結算、有價證券的發行與交易,收購兼并與資產重組、咨詢、擔保以及金融機構所辦理的各類涉及物流業的中間業務等。物流金融是為物流產業提供資金融通、結算、保險等服務的金融業務,它伴隨著物流產業的發展而產生。物流和金融的緊密融合能有力支持社會商品的流通,提高全社會的福利。該定義指出了物流金融所研究的領域和基本的研究方向,它還強調金融創新思維和金融工程技術的運用。

“融通倉”作為物流金融領域的重要概念最早是由復旦大學的羅齊和朱道立在2002年提出。朱道立等人系統地介紹了融通倉理論。他們認為,因為融通倉所涉及的對象數量眾多,要想把這些分散的個體有機地連接起來,實現資金、信息和物流的結合,除了借助先進的信息通訊系統和交通技術之外,還要用系統的思想和方法設計出切實可行的模式和結構,包括基于動產管理的融通倉運作模式、基于資金管理的融通倉運作模式、基于風險管理的融通倉運作模式等三種。他們設想的融資結構有縱向結構、橫向結構、星狀結構和網狀結構四種。這些結構的設想主要是來自對不同環境與規模類型的企業給出的因對象而異的分析。基本思路是以“倉”為突破口,運用各種各樣的信息傳遞程序,實現對倉中動態的物資的計價,使它們可以與資本實現轉化。資本、物流、倉儲是企業運作過程中流動資產的三個代表性的形態,它們覆蓋了企業日常運作的全部流程。朱道立等人的理論研究強調物流對金融的融資功能的輔助,注重基于銀行服務的討論,給出了第三方物流企業擴大服務范圍,開發新的高利潤服務項目的思路。其中雖然涉及了物流金融的結算職能,但沒有把它作為重要的內容加以討論。

物流金融理論在實踐中另一個重要的應用是物流銀行業務的開展。物流銀行打破了固定資產抵押貸款的傳統思維,創新地運用動產質押解決民營企業的融資難問題。廣發銀行在國內物流銀行業務的開拓上走出了第一步。廣發行對生產企業的一個(或多個)品牌產品在全國范圍內的經銷給予支持,改變了以往單個經銷商達不到銀行授信條件而無法獲得銀行支持的局面,同時銀行通過全國范圍內的經銷商和生產商內部的調劑,分散了風險。“物流銀行”與前面的“融通倉”在尋求對流通中的資產進行評估的思路上保持了一致,區別是它更多地站在銀行努力尋求在擴大貸款的同時控制風險的角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物流金融理論的研究發展

在“物流金融”概念問世之后,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涉足這個領域,他們的研究豐富了物流金融學的內容。劉高勇(2004)從網絡技術的角度討論了企業物流與資金流的融合。他論證了網絡環境下企業物流與資金流融合的可能,其中信息充當物流和金融整合的媒介,對生產和經營過程產生重要的影響。陳祥鋒、朱道立(2005)提出了面向供應鏈的金融物流的概念,嘗試從物流金融提供者的角度轉換到物流金融的客戶角度來開展分析。徐莉、羅茜、熊侃霞(2005)介紹了物流銀行業務的特點與作用,指出開展物流銀行業務面臨的風險,并就風險防范和利益分配等問題提出設想。王穎琦(2005)介紹了物流保險在現實的生產過程中的應用,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唐少藝(2005)以UPS和和廣東發展銀行為案例,描述了第三方物流企業和金融機構開展的物流金融業務,向準備在我國開展物流金融業務的企業提出了針對市場現有狀況合理運作的建議。鄒小(2005)在《管理塑料價格風險的利器:網上中遠期倉單市場》一書中指出,在傳統現貨批發市場基礎上綜合運用現代網絡技術和電子商務模式而建立的中遠期倉單市場,是全新的流通方式,極具創新意義和推廣價值,能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有效滿足業界規避價格風險和違約風險的需求。該書以浙江塑料城網上交易市場為代表的倉單市場作為研究對象。從闡述倉單交易市場的基本內涵、形成、現狀、功能作用和市場運作等角度入手,對網上中遠期倉單市場的組織架構、市場管理、交易者、交易行為、交易目的等進行論述,對市場的操作流程和基本制度作了詳細的解說,研究了衍生品交易和物流服務如何結合并產生效益和控制風險。唐少麟、喬婷婷(2006)用博弈分析的方法從風險控制的角度論證了對中小企業開展物流金融的可行性,指出相應的風險可以通過規范管理制度和采用新的管理工具(主要是管理信息系統)加以有效控制。

現實世界里,“資金”、“原材料”、“庫存”這三種資產形態經常相互轉換,而轉換過程通常很難受到全程不間斷地跟蹤,特別是“物流”的過程在先進的通訊和信息技術得以廣泛應用之前是很難被考察的。因而傳統的會計學和金融學在研究企業運作時通常取其“現金”或“庫存”的靜止狀態進行分析,很少涉及動態的轉換。“物流金融”的長處就是能解決運動中或處在不穩定狀態下的資產利用的問題。它好比社會科學中的“微積分”,使商業領域中的變量可以計量。

通過眾多學者的努力,物流金融的理論體系初步建立,明確了融資、結算、風險控制等主要職能,總結出替代采購、信用證擔保、倉單質押、買方信貸、授信融資和反向擔保等服務模式,在實踐中收到成效。UPS的綜合性物流金融服務、中儲股份的倉單質押融資業務、廣發銀行的“物流銀行”、TCL應用融通倉思想開拓手機市場等案例對理論做出很好的印證。

結論

中國的物流金融研究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學術界已經充分論證了開展物流金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確立了開展物流金融的主體,提出了以不同主體為核心開展物流金融業務的多種模式,并且與實踐相結合,指導相關行業運作。但是物流金融服務的開展仍然要面臨許多問題,比如:如何有效地管理物流金融業務所帶來的風險;金融工程技術在物流管理中的應用;物流金融服務收費標準;信用評估系統建設;賬單和支付管理系統的完善以及企業應用物流金融時會計記錄怎樣才能更加合理;運籌學的理論如何在物流金融的體系中最大限度的發揮功效等。這些細節問題還有待學者們進一步研究解決。

參考文獻:

1.陳淮.關于物資銀行的設想[J].中國工業經濟研究,1987(3)

2.張平祥,韓旭杰.糧棉油貸款倉單質押的意義與建議[J].濟南金融,1997(6)

3.任文超.物資銀行及其實踐[J].科學決策,1998(2)

4.房紹坤.論倉單質押[J].法制與社會發展,2001(4)

5.羅齊,朱道立,陳伯銘.第三方物流服務創新:融通倉及其運作模式初探[J].中國流通經濟,2002(2)

6.孫寧.倉單質押貸款的操作要點[J].農村金融研究,2002(3)

7.鄭金波.倉單質押的管理[J].中國物流與采購,2003(15)

作者簡介:

鄒小,男,浙江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經濟學和金融工程范文第5篇

關鍵詞:金融工程;專業;實驗教學;人才

中圖分類號:G642.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544(2009)05-0068-03

一、金融工程專業實驗教學的重要意義

金融工程學是20世紀80年代在西方發展起來的精確研究金融創新與金融管理領域現實問題的新興學科,它融合了金融學、工程學、數學、管理學和計算機科學的最新理論成果,利用財務會計、法律和網絡通信技術等方法,逐漸發展成為對信息技術、產業技術、金融資產運作技術進行綜合應用的學科。在20世紀90年代西方國家新一輪的“金融革命”中金融工程已展現出巨大的生命力和發展前景。

20世紀90年代中期,金融工程被引進到我國,教育部于2002年4月批準了中國人民大學等5所院校設立金融工程學科,2003年又批準了廣東商學院等一些高校設置本科專業, 目前我國已有近40所高校設立了金融工程專業。金融工程專業的設立,是我國加強金融學科建設、調整學科結構、推進學科融合、積極培植新的學科生長點、 提高學科競爭力和整體實力的重要舉措, 將有利于依托金融學學科的堅實基礎,加快金融工程學科的發展,強化金融工程科學研究,全面提高金融工程人才培養質量。充分認識金融工程學作為現代金融科學的制高點對現代經濟金融的巨大推動作用,以實現金融理論研究的定量化、工程化、應用化、產業化為目標,建立和發展金融工程學科是建立起我國真正意義上的現代金融科學的必要途徑。

培養高素質的金融工程人才, 除了要培養扎實的理論功底, 同時也要注重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從近年來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成果可以看到,數理定量分析已成為經濟學、金融學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 所以學習金融工程必須要有數理基礎。 訓練學生在注重定性研究分析經濟金融現象本質的同時,加強定量研究。金融工程的核心基礎理論包括估價理論、資產選擇理論、資產定價均衡理論、期權定價理論、套期保值理論、有效市場的均衡理論、匯率與利率理論等,這些理論的應用只有借助于數理方法和工程技術的支持, 才能轉化為現實的操作工具。 一定要進行模擬實驗才能將理論知識進行應用, 從而轉化為動手操作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我國金融工程專業實驗教學的現狀

金融工程學大量運用運籌學技術、 仿真模擬技術、 自動化技術等先進手段對市場風險進行預測和評估,使得金融新產品的定價更符合市場要求,使金融機構內部運行機制更趨完善,經濟效益顯著提高,促進了各種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高效配置, 從根本上改變了金融業傳統的運作模式, 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金融工程學作為金融創新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同時又為更高層次的金融科學創新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持。 然而目前我國金融學科水平尚處于由描述性階段向定量分析階段轉變的時期,明顯滯后于國際金融科學的發展水平。由于我國金融理論研究長期以來停留在傳統內容和簡單的政策研究上,忽視了數學科學、工程技術科學與金融實踐的結合運用,使理論嚴重脫離實踐,遠遠適應不了我國金融業發展對相關理論應用研究和人才培養的要求。

目前在開設金融工程專業的高校中, 相當一批高校的金融管理與金融工程實驗室在全國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對推進相關教學與科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如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與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建立的“中信清華金融工程實驗室”,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的金融管理與金融工程實驗室,廈門大學金融學院與世華公司共建的“金融模擬實驗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工程實驗室, 武漢大學金融系的金融工程實驗室等。 由于這些高校金融工程專業實驗室在風險預測、建模、蒙特卡羅仿真分析及決策優化中應用了分析軟件等工具, 使得該學科在金融工程教學和研究領域在全國一直保持領先的地位。

從目前國際國內的金融工程學科發展來看,理論教學必須與實驗教學相結合, 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并了解最新學科的前沿發展。 金融工程已逐漸作為一種創新和開放的思想方法,滲透到金融、經濟乃至社會生活中。金融工程人才的培養應當認識金融工程學科的本質所在, 強調應用型教育, 為企業提供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專業人才。

三、加強我國金融工程專業實驗教學的對策

金融工程學是將現代金融學、 信息技術與工程方法相結合的一門新興交叉學科。 實驗教學是金融工程專業學習的重要內容,在實驗教學中應該堅持“兩個結合”,對“三個模塊”和“四個方向”組織教學。

(一)在實驗教學中應該堅持“兩個結合”

“兩個結合”是指: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相結合,實驗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

1.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為了引導學生由被動學習走向主動學習,啟發學生的創造力,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在建立實驗課程體系時,要注意加強實驗課程與專業課程的聯系,在注意實驗平臺層次性的同時,根據不同課程的特點和要求, 對實驗項目進行分解和組合,強化對具體課程理論知識的鞏固和深化。

2.實驗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為了提高學生實際工作能力和培養創新精神, 不僅需要大量模擬仿真實驗,還需要增加綜合交叉的、具有研究性、創業性特點的實驗內容。 在實驗教學內容的選擇上, 盡量考慮與企業實際的結合, 用于實驗教學的模擬軟件盡可能多地來自于實際運用的軟件, 這些軟件可以是與學校共建實驗室或實踐基地的企業提供的, 在企業刪除了某些數據后仍保留了基本的功能, 可以很好地適應實驗教學的需要。

(二)在實驗教學中,應使學生掌握“三個模塊”的知識與技能

1. 金融基本理論知識模塊。基礎理論,包括西方經濟學、金融學、投資學、會計學、財務管理、金融風險管理等。金融工程的具體內容包括:遠期與期貨、期權、互換等衍生金融工具的基本概念與定價原理,風險管理的方法與工具以及金融工程的新發展等。

2.數理方法模塊。金融工程學注重于綜合采用決策科學、系統理論、計算機信息處理和智能化技術等當代前沿的科學技術方法展開實證分析。 通過對基本的代數知識、微積分、線性代數到微分方程,運籌學和優化技術,乃至模糊數學、博弈論(包括微分對策)、概率論、隨機過程和其他隨機分析理論方法(包括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的應用,建立仿真模型,對金融活動進行精確的定量研究。近年來,隨著金融工程學的進一步發展和各學科的相互滲透, 各種自然科學的前沿理論、最新數理方法和工程技術,如混沌理論、小波理論、遺傳算法、復雜系統理論、人工智能技術(包括知識工程、專家系統和人工神經網絡等)、模擬退火方法、 面向對象方法等已經或正在成為金融工程學重要的技術基礎與實踐工具。

3. 相關軟件模塊。金融工程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 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相當程度的數理金融知識, 而且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技術應用能力。因此,必須進行實驗教學,針對金融工程領域20多個具有代表性的金融模型進行模擬實驗教學,從最簡單的Excel電子表格做起。學生應該至少熟悉一門編程語言如Matlab, 學會一種以上數據分析軟件使用,如Eviews、Spss、SAS等。只有掌握了相關軟件的使用, 學生才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的金融工程專業知識完成模擬實驗,進而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

(三)在實驗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四個方向”的動手能力

1. 培養學生在金融衍生產品設計、 定價及運用中的動手能力。衍生金融產品是金融工程的構件,而衍生產品的設計、定價、應用是金融工程的重要內容。金融市場場內交易的衍生產品如期貨、期權,以及場外一些非公開交易的衍生產品如遠期利率協議(FRA)、奇異期權、信用衍生產品(Credit Directives)、互換、結構化產品等,結構越來越復雜,其定價和應用也越來越復雜, 但都可以分解成最基本的遠期、期權和互換等進行分析。通過本方向的實驗教學,學生能夠熟悉具體金融衍生品的種類,掌握無套利原理、風險中性定價原理、積木分析法等在金融衍生產品設計、 定價中的運用以及如何運用金融衍生品來規避風險、創造利潤和金融創新。

2. 培養學生在風險管理中的動手能力。 金融風險有市場風險(如利率風險、匯率風險、股票價格波動風險等)、信用風險(又稱違約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法律風險等。金融衍生產品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夠轉移風險。 通過本方向的實驗學習,學生能夠熟悉各種金融手段的用法, 能夠模擬和分析公司的各種風險以及不同風險回報的投資組合, 能夠找到公司最優的風險管理方法和工具。

3. 培養學生的金融建模能力。 數學模型能夠準確地模擬出一個投資或資產組合將來或在不同的經濟環境中的變化, 從而幫助決策層更準確更快地做出決策。金融模型方向的實驗學習包括Linear Modeling、Operations Research、Stochastic Calculus、Dynamic Control、Monte Carlo simulation等建模方法, 因此學生在本科學習中對基礎數學的掌握要扎實。

4. 培養學生對金融數據的分析能力。 金融數據分析方向的學習主要是以金融時間序列分析為主的金融統計和計量經濟學的內容。 通過本方向的實驗學習,學生能夠應用現代金融數據分析方法,分析市場和定價的有效性,探求各種經濟變量間的長期、短期關系,尋找套利機會,開展實證研究。

通過實驗教學的學習, 金融工程專業的學生能夠在知識結構和動手能力上滿足社會對高級金融人才的需求, 金融工程專業的畢業生能夠成為具備現代金融學、投資學和金融工程學基礎知識,具備較高的外語、數學和計算機水平及應用能力和動手能力,能適應我國金融市場快速發展要求, 能夠參與國際金融市場運作的高級應用型復合人才。

參考文獻:

[1]周立. 論中國金融工程的發展條件與障礙[J]. 金融理論與實踐,200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景山区| 合肥市| 岳池县| 沈丘县| 安阳市| 新巴尔虎左旗| 湘潭县| 常德市| 府谷县| 镇远县| 吉水县| 枣庄市| 肃南| 泾源县| 新野县| 万荣县| 汶川县| 灯塔市| 中卫市| 乐亭县| 厦门市| 兴文县| 黄大仙区| 临泉县| 三亚市| 塔城市| 繁峙县| 读书| 宁海县| 修武县| 永兴县| 秦安县| 台南县| 四子王旗| 广灵县| 扶余县| 高淳县| 克东县| 寻乌县| 舟山市| 永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