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森林防火的危害

森林防火的危害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森林防火的危害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森林防火的危害范文第1篇

一是認清形勢,提高認識,強化各級領導的森林防火意識。對今秋明春森防的嚴峻形勢,各鎮(街)、各有關部門領導一定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要充分認識到森林火災可能給社會、生產、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帶來危害,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把森林防火工作作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一件大事抓實、抓好。

二是抓組織領導,層層落實責任制。各鎮(街)按照《森林防火責任狀》的要求,強化森林防火責任制。區、鎮(街)、村一條線,逐級簽訂防火責任狀;嚴格落實森林防火過錯責任追究制。加強督促檢查,強化各項防火措施落實。

三是廣泛宣傳,進一步提高林區群眾森林防火的自覺性。要堅持不懈地開展森林防火教育,使全區人民認識到森林火災的危害性和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在廣大干部群眾思想上樹立起一道防火線,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是強化隊伍建設,努力提高預防和控制森林火災的綜合能力。加強專業、半專業、準專業撲火隊伍建設。加強訓練,加強管理,提高森林防火綜合控制和反映能力。各有林村要成立義務撲火隊。同時要發揮老黨員、老同志的作用,組成宣傳隊,長期進行防火宣傳。

森林防火的危害范文第2篇

【關鍵詞】轉變觀念;宣傳教育;提高防火意識

【 abstract 】 the forest and forest resources is on the basis of human survival, a forest fire prevention system, forest fir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s to protect the forest and forest resources of the basic measures. Green town after years of experience and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local, change the traditional ideas, in order to fire prevention publicity for important measures, improve the entire town of fire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realize the control by the masses.

【 keywords 】 changing ideas; Propaganda education; Improve fire prevention consciousness

中圖分類號: S76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森林和森林資源的功用及意義

森林作為地球土重要的生態系統和自然資源,具有蓄水保土、防風固沙、減少災害、調節氣候、凈化大氣、美化環境、降低噪音、養育生物、保留物種、提供林產品,滿足人類生產和生活需要,保護森林,減少森林火災,對于環境保護,經濟發展和科學研究有重要意義。

2、森林火災的特點和對人類的危害

森林火災是指由自然或人為理由引起的失去人為制約并對森林造成破壞作用的森林燃燒現象。它是危害森林資源的主要災害之一,具有季節性、突發性、難以預料和發現晚、但可以頂防等特點。森林火災一旦發生,能對人的生命安全和財產造成很大的損失,對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的破壞,影響到人們的工作、生活、休息。我國早在20世紀印年代就頒布了《森林防火條例》,說明我國對森林防火的高度重視。

3、地理環境和社會經濟狀況

會澤縣雨祿鄉位于會澤縣城東南70公里,全鄉為山地地貌,轄區面積241.66平方公里。雨祿鄉地處云貴高原烏蒙山主峰地段,東與大井鎮和宣威市接攘,南鄰魯納鄉和待補鎮,西與新街鄉相連,北與者海鎮毗鄰。鎮內最高海拔3021米,最低海拔1598米。全年光照充足,氣候溫暖,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涼,屬滇東北亞熱半干燥地區,年平均氣溫16.5℃;年平均降雨量為800毫升,平均降雨150天。全鎮有林地面積14.5萬畝,森林覆蓋率40.5%。轄13個村委會,181個村民小組,254個自然村。全鄉總人口4037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197人,農業人口39174人;總人口中少數民族主要有回族和彝族,鄉內農民的生活不足主要依靠種植業,農地多開墾于林緣或林中,農業生產中燒雜草桔桿、燒地埂、燒灰積肥等陋習難以轉變,容易跑火形成森林火災,是本地區最大的火災隱患。

4、森林防火措施

“預防為主,積極消滅”是我國防火的一貫方針,在此方針指導下,與省、州、縣森林防火工作同步,在雨祿鄉黨委、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統一領導下,定崗、定人、定責,組建鄉森林防火指揮所;制定森林防火工作領導帶班制度及24小時值班制度;組織義務撲救隊,定期進行各項防火技能和常識培訓;明確后勤保障措施,保障通信暢通、車輛及時到位,以及其他各項的協調配合;逐級簽訂森林防火責任狀和與村民簽訂防火責任書;進行防火宣傳教育,嚴格制約火源。從制度上把責任層層落實到位,但僅有嚴密的制度,卻無法從根本上轉變廣大群眾的傳統觀念,提高人們的防火意識和法制觀念,更無法調動廣大群眾的參與積極性和支持。對防火,靠你靠我和大家,人人有責;滅火,打早打小,事事無患,無法落到實處。

5、傳統的防火意識及現實狀況

由于環境、歷史、社會、經濟、文化等理由,重取輕予觀念的存在,人們對森林防火,保護存活環境的意識淡薄,對存活環境重要性的認識不充分,普遍存在的觀點:森林防火是林業部門的職能工作,與己無關。“森林防火,人人有責”的觀念沒有貫穿到日常生活中,雖有完善的防火措施,但森林防火工作仍處于被動局面,無法實現群防群治的日的。同時山區地理環境復雜,交通、通信的滯后,全鎮在歷年雖沒發生一般森林火災,但防火工作也面臨嚴峻考驗。針對此情況,在各項措施并重的同時,結合實際,把狠抓宣傳教育,提高全鎮防火意識和法制觀念作為重點,變被動為主動,群防群治,實現森林防火千秋業,生態安全萬代興,為子孫后代幸福的目的。

6、宣傳教育采取的應對措施

“以人為本,依法治火”的理念和原則,始終貫穿于我國的《森林防火條例》,新的《森林防火條例》是我國森林防火發展史仁的里程碑。雨祿鄉在針對森林火災的突發性強、破壞性大、危害性高、處置困難等特點,以森林火災重防源,嚴格制約火源是關鍵為指導,結合當地實際,采取了以下宣傳教育措施。

6.1 加大宣傳力度,擴大宣傳范圍

結合省、市、縣森林防火工作會議,在鄉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把森林防火工作作為重點來抓。在采取嚴格防火措施的同時,狠抓宣傳教育工作,加大宣傳力度,從當地實際出發,動員各方面的力量,積極開展森林防火宣傳教育活動。在防火宣傳月,大張旗鼓地宣傳《森林法》、《森林防火條例》、《云南省森林消防條例》等法律、法規。宣傳森林防火的重要性、社會性、必要性、長期性以及預防和撲救林火的基本常識。進一步提高全民防火意識和法制觀念,使各項防范措施得到有效落實,并得到廣大干部群眾的理解、支持與參與。以實現全民總動員,防火保安全。

6.2 結合實際,因材施教

堅持把抓好宣傳教育作為森林防火的第一道防線,僅僅圍繞強素質,提能力,減災害這一主題,突出防火政策法規,森林防火基本常識,應急避險知識,先進典型等。對居住在林區的村民、放牧人員、林區從事經營活動人員及長期出人林區的人員,必須宣傳到位。對林區中小學校開展“五個一”宣傳教育活動;以及對特殊人群,采取各種有效形式,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加強憐理。不斷加大宣傳力度,努力營造良好的森林防火氛困,使“森林防火,人人有責”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而。

6.3 森林防火與林業持續發展相結合

森林防火,保護森林和森林資源,目的是為了實現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把森林防火上升到社會主義建設高度,有利于帶動全鄉人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積極性,使森林防火山由自發階段上升到自覺階段。只有良好的生態環境作后盾,林業經濟才能得到持續發展,才能帶動國家、集體、個人的經濟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子孫后代創造良好的存活空間。

6.4加強聯防、積極宣傳

針對與外鄉(鎮)、縣接界的林區,堅持“自防為主,積極聯防,團結互助,保護森林的原則的同時,必須廣泛.深人地宣傳森林防火知識,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以提高片區內廣大干部群眾愛林,護林的積極性。把制約火源,搞好護林防火及禁止一切破壞森林的行為變成自覺行為,依靠各方面的力量,把森林火災降低到最低水平,為開創林業的新局面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會澤縣林業局編.會澤林業志.1997.1.

森林防火的危害范文第3篇

關鍵詞:森林火災;生態防火;研究

中圖分類號:S76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533169

森林火災所具有的危害十分重大,而且都是突發性的。森林火災不僅威脅著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還影響了社會的穩定發展[1]。因此,如何防治森林火災是當前的主要任務。森林資源是國家寶貴的自然資源,推廣森林生態防火有助于保障生態安全,構建和諧社會。本文就對森林生態防火展開深入研究。

1 森林生態防火的特點

森林生態防火的有效性。森林可燃物是造成森林火災的主要因素,一般氣候條件下,不同森林可燃物的燃燒性能有著很大差異,主要分為3種,分別為易燃的、可燃的、難燃的。在森林防火過程中,可以通過引進抗火、耐火植物、建立森林防火隔離帶減少森林易燃物的增多,以此降低森林火災的發生。

森林生態防火的持久性。科學地利用樹木及其組成的林分自身的難燃性和抗火災性來防治火災,雖然存在著不足之處,但是具有一定有效性。相比于其它森林防火措施,其周期性更長,但是這也說明發揮的時間就越持久。比如,在我國東北林區的落葉松防火帶,其本身具有的防火功能的作用,能夠有效的防治森林災害發生。

森林生態防火的經濟性。選擇具有經濟利用價值的野生和栽培植物,比如,用材、食用、藥用等植物,建立綠色防火帶,科學合理的種植和采伐采摘,不僅能夠防治森林火災的發生,而且還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森林生態防火的持久性有助于減少森林火災帶來的經濟損失,減少森林防火、滅火的資金投入。

2 我國開展森林生態防火的作用

我國的森林覆蓋面積與我國人口數量不符,其只占世界人均數量的1/3,森林的匱乏給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為了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開展森林火災防治具有重要作用。森林火災的發生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極大的危害,還造成我國森林資源的損失。因此,森林火災的防治能夠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有助于改善人們的生存條件,構建和諧社會。

3 實施防治森林火災的有效策略

3.1 營林措施

森林火災的發生是由于森林中存在采伐跡地、火燒基地等造成的雜草、灌木燃燒,因此,基地造林有助于防治森林生態火災[2]。在此之前應做好造林計劃,科學合理的進行基地造林,減少森林中火災隱患。由于森林的空地、疏林地極易生長較多的易燃性雜草,給森林火災帶來極大的危害。在這個過程中,需要采用易燃性較低的植物,更好的發揮防治火災的作用。例如,在空地、疏林地引進抗火性、耐火性的植物,以減少易燃性植物的結構,減少森林火災的發生。

3.2 營造綠色防火線

營造綠色防火線能有效防治森林火災發生,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根據地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生的、具有抗火能力的樹種,按照一定規格、要求營造防火林帶,起到阻隔林火蔓延的作用。由于防火林帶的樹木具有大量的水分,能夠吸收熱量,降低森林火災的火勢強度,達到防治森林火災的目的。比如,可以在公路、鐵路兩旁營造防火林帶,選擇生長速度快、枝葉茂盛及含水量大的樹種,以此起到防火線的作用,防治出現森林火災的蔓延現象。

3.3 減少林內可燃物數量

減少森林內的可燃物有助于防治森林火災的發生,采用不同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混交,能夠減少可燃物的積累。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種植野生經濟植物、栽培植物,這些植物在防火期到來時,留下的空地能夠作為良好的防火隔離帶,有助于防治森林災害的發生。

4 結語

森林是我國寶貴的自然資源,防治森林火災是當前的重要任務,其對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社會穩定的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3]。森林生態防火工作涉及的范圍較廣,不僅包括多個學科,還包括多個部分,比如,林業部門、農業部門等。為了更好的防治森林火災,因此,需要多個部分的共同配合協作。為了更好_展森林防治火災工作,應該采取營林措施;營造綠色防火線;減少林內可燃物數量;選擇和培育防火樹種、灌木、草本及栽培植物。這樣才能有效降低森林火災的發生,為保障人們的生活水平,促進生態經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胡丹.利用遼寧省森林生態網絡構筑生態防火網絡體系的思考[J]. 林業調查規劃,2011(03):69-72.

森林防火的危害范文第4篇

關鍵詞森林防火;現狀;問題;預防對策;浙江蒼南

森林防火,人人有責。森林火災是森林最危險的敵人,也是林業最可怕的災害,具有毀滅性的后果。因此,筆者分析蒼南縣森林防火現狀及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更有效的森林防火對策,旨在提高當地森林防火整體水平,對蒼南縣生態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1現狀

蒼南縣位于浙江省東南沿海,與福建省福鼎市毗鄰,是浙江省的南大門,也是浙江省的海洋大縣,是個地少人多的沿海林區縣。蒼南縣領導十分重視森林防火工作,堅持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方針,加強基礎建設,采取一系列積極的預防措施,把做好森林防火作為保護蒼南縣滅荒成果、保護環境資源、保護物質財富、保護社會平安的重要工作來抓,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部署森林防火工作,檢查工作落實情況,并從組織、資金、設施上加強森林防火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從1993年至今,年平均發生森林火警、火災9.7次,受害森林面積14.33hm2,火災受害率0.03%。全縣有山林的39個鄉鎮和單位有29個沒有發生森林火災,占總數的74%。全縣沒有發生重大、特大森林火災,確保了“滅荒”成果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蒼南縣森林防火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經驗有以下方面。

1.1加強宣傳,提高群眾森林防火意識

蒼南縣十分重視森林防火工作,將每年10月1日至翌年5月30日定為森林防火期,同時規定春節、元宵節、清明節、重陽節、冬至、勞動節、國慶節、元旦等前后是森林防火的重點時期。在森林防火期間,利用互聯網建立農民信箱平臺進行森林防火信息宣傳,以廣播、電影、電視、宣傳車、標語、禁火令案件公開欄等形式,廣泛宣傳森林防火知識,提高廣大群眾對野外違章用火危害性和嚴重性的認識,克服其麻痹僥幸心理,提倡按規定安全用火。通過森林防火宣傳,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全面提高群眾對森林防火的安全意識,營造濃厚的森林防火宣傳氛圍。

1.2各級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組織機構

蒼南縣政府專門成立了森林防火指揮部,以林業局為主單獨設立縣森林防火辦公室,并核定編制,專門負責全縣森林防火日常工作,還建立縣森林消防大隊,下設縣直屬森林消防中隊和7個片區(靈溪片區、金鄉片區、橋墩片區、礬山片區、赤溪片區、馬站片區、望里片區)森林消防中隊,確保每支森林消防中隊20人以上的規模。全縣39個山區、半山區鄉鎮和林場、水果場、茶場也成立了森林防火指揮所,配備1~2名專職干部,確定1位領導任指揮。全縣353個重點行政村成立森林防火領導小組,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1.3抓好森林防火撲火隊伍建設,明確管護責任

蒼南縣充分利用原有專職、兼職護林員隊伍,目前全縣配有護林員293人,其中專職護林員116人,兼職護林員177人,該隊伍分布于全縣各個林區山頭地段巡山護林。通過與護林員簽訂護林防火責任制合同書,明確管護責任、范圍和獎罰措施,使護林員成為瞭望觀察火情、野外火源監督管理、協助查處山林案件的骨干力量。此外,蒼南縣先后建立21支以青年民兵、共青團員、黨員、干部、農民為主體的義務撲滅隊伍,每年進入防火期前,對撲火隊進行為期7d的森林撲火技術培訓,進一步提高撲火隊伍的戰斗力。

1.4加大森林防火資金投入

蒼南縣財政每年安排一定的森林防火專項基金,用于購置預防與撲救火災的工具、補貼誤工、培訓人員等,防火工作資金到位,加強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截至目前,全縣已投入基礎設施建設經費90多萬元,建造瞭望臺站9個,配備了無線電中繼臺、基地臺和對講機,使森林防火通訊網絡逐步形成,購置了風力滅火機等撲火工具。全縣每年開辟防火隔離帶逾130km,2010年春季,在大漁、藻溪、縣林場營造了防火林帶逾6.67hm2。防火基礎設施的加強,有效地提高了防火、撲火能力。

2存在的問題

2.1森林內可燃物增加

蒼南縣森林類型屬于亞熱帶植物區系,植物生長旺盛。植被類型有針葉林、部分闊葉林及白芒、里白等多年生草木植物,其多年積累的可燃物十分豐富。特別是農村燃料結構調整后,石油天燃氣的使用日益普及,人為對森林植被獲取逐漸減少,森林可燃物大幅增加,如林下植被、枯枝落葉等。有些地方林內可燃物載量甚至超過了國際公認的警戒線,發生火災的物質基礎條件完全具備,極易引發森林火災,自然因素造成森林火災發生的形勢越來越嚴峻。

2.2野外火源難以管理

由于山區群眾生產性用火習慣,如燒荒、燒田埂草、燒灰積肥等,導致農事用火屢禁不止。加上清明節采用明火上墳這一獨特的民俗,對于拜墳祭祖、燒香點燭、燃放鞭炮等現象尚無及時有效措施進行布防。隨著近年經濟的發展,山村的康莊公路逐漸增多,林區機動車攜帶的火源、行人亂丟煙頭等眾多野外火源使森林防火工作十分艱巨,人為火源防不勝防。

2.3森林自身的防火性能不高

蒼南縣針葉林面積所占比重過大,針葉林占79%,而闊葉林及其他林種占21%。林種比較單一,尤其是成片的馬尾松純林,容易發生森林火災,一旦發生火災則極難撲救。森林自身的抗火、阻火能力弱,給森林火災撲救帶來更大壓力。

3預防對策

3.1提高森林自身的防火性能

營造生物防火林帶是控制阻隔森林火災發生與蔓延、提高森林自身抗御火災能力的最有效措施[1]。因此,從營林措施入手,在森林火災易發、多發地段建設好生物防火帶,營造林以闊葉林及抗火力強的樹種為主,提高森林抗火能力和防控能力,做到長短結合、標本兼治,以實現長治久安。

3.2健全森林防火預測和值班制度

做好森林防火信息化的服務保障工作,提高人員業務素質和整體管理水平[2],隨時掌握轄區內的林火狀況,為正確判斷和科學決策與指揮奠定基礎;嚴格健全值班制度,建立以護林員為主體的巡山查火護林隊,對野外用火起到火情報告作用,對審批后的用火起到監督作用;縣政府要制定好切實可行的森林火災撲救預案,規范森林火災撲救程序,明確職責[3];一旦發生森林火警、火災,必須做到先電話報告縣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確保森林防火指揮系統調度及時、信息暢通。

3.3推行森林火災保險,減輕林農風險

隨著集體林權制度的改革,林業產業結構發生變化,給山區森林防火工作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抓好森林防火工作也更為重要,一旦發生火災,會使林農的生產、生活陷入困境。森林火災保險對于森林火災能起到有效的防御和分擔風險的作用[4],發生意外,則由保險機構負責理賠。能夠及時地對火災造成的損失予以補償,減少林農損失。

4參考文獻

[1] 張聲平,鐘亮,何業明,等.遂川縣森林火災發生分析及對策[J].江西林業科技,2009(6):35-37.

[2] 鄭書輝,李建成.蒼南縣森林消防隊伍的管理及整改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09(11):110,112.

森林防火的危害范文第5篇

【關鍵詞】林業資源;森林火災;預防救助;措施

0.前言

近年發生的火災具有以下特點:具有人為性,這與人為不當使用火源有關;具有干旱多發性,少雨干旱易發火災;具有集中性,火災發生后往往不只是一小個區域而由于火勢的迅猛發展而擴散。引起森林火災有三個因素:可燃物、氧氣和火源。發生森林火災的火源一般有自然火源與人為火源兩類。森林火災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常常是以突發性強、毀壞性重、難以控制的特點對森林資源造成重大損失,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此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增強群眾防火意識,健全林火預報撲救機制,加強防火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實現不發生或少發生森林火災。[1]

在破壞森林的各種原因中,以森林火災最為嚴重。為了確實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確保可行預防和撲救森林火災,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筆者進行了如下總結和歸納:

1.增強領導,全面落實護林防火責任制

森林火災已給生態環境和經濟造成很大的損失,森林防火已成為林業主管部門、甚至是各級政府在森林防火期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因此要提高各級干部思想認識和廣大群眾防火意識,宣傳教育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和森林火災的危害。

各相關林業主管部門,須思想認識到位,高度重視,組織有力,責任明確。要加強森林防火設施建設、明確森林防火工作職責、搞好森林防火工作責任考核、抓好森林火災的撲救。最重要的是加強森林防火工作的領導,落實森林防火責任。另外,要獎懲分明,對領導得力、措施落實、預防到位、撲救及時、成效顯著的單位和個人,要進行表彰獎勵。對于引起火災的責任人,以國家《森林法》和《森林防火條例》為依據,對引起森林火災的責任者追究行政和法律責任。此外,各相關林業主管部門要大力開展森林防火的政策培訓。相信,高度負責的精神,務實高效的作風,果斷有力的措施,才能預防森林火災的發生。

2.采取多種形式開展森林火災的危害及火災撲救知識的宣傳和培訓

搞好森林防火,對保護森林資源、促進林業生產發展,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為此,要把提高群眾的法制觀念和森林防火意識作為頭等大事來抓,走預防為主、宣傳為先的路子。充分發揮利用廣播、錄音、錄像、電視和標語等宣傳工具,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強宣傳的深度和廣度,發揮輿論和媒體的導向作用,提高群眾的法制觀念和森林防火意識。另外,要注重對火災救援人員的火災撲救知識培訓。

3.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組織機構,各部門相關人員的通力合作預防火災

特別注意的是,鄉、村以及村民小組都應建立相應機構,制定防火措施。切實強化村級護林防火組織,充分發揮護林員的作用。可以通過協會,組織護林小分隊,做好森林防火安全防范工作。建立森林防火管理機制,減少森林火災的發生,確保森林資源的安全。

有關單位、單位在護林防火工作中通力合作,密切配合,講究方式、方法、高質高效地完成防火工作任務。做好護林防火工作是關系到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大事,護林防火不是哪一個單位,哪一個單位的事情,要求各有關單位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防火工作。

4.強化可燃物管理、火險等級預報和監測等方面的工作

進入森林防火期,嚴格執行《森林防火條例》的有關規定,控制一切野外用火,杜絕在林區和近林緣隨意燒荒、燒田坎和燒灰積肥等生產性用火。針對旅游區森林防火安全,要增強旅游區火源辦理,劃定用火區,嚴禁隨意用火。旅游區外,該設卡的設卡,該封禁的封禁,一定要安頓專人嚴卡死守,特別是相比徒步登山旅游等進山人員要嚴格登記(包括住址、姓名、身份證號碼),增強監管,防患于未然。[2]

火險預報在防火期內,對森林火險情況進行預測預報是森林防火管理的一項重要措施。森林防火設施在林區應有各種防火設施,防火線、防火林道、防火林帶、眺望臺等。進入重點防火期前,協助鄉鎮政府對防火設施和措施落實情況進行檢查。

5.防火理念的更新和裝備補充

防火理念的更新、裝備的發展以及應付緊急狀態綜合能力的提高。各相關林業主管部門要大力開展森林防火的業務技能培訓。在今后若干年內通過吸收和培訓各類專業人才以充實森林防火科技管理和研究隊伍。像林區和居民點結合部(交界域)特殊地區火災發生的規律、火災發展過程中的能量輸運和諸如飛火、火旋風以及樹冠火在內的特殊林火現象等是今后研究的主要防火問題。

與森林防火事業相關的裝備,小到簡單的撲救工具、救火隊員的防護服和面罩以及便攜式通信器械,大到各類消防車輛和運載水和噴灑滅火藥劑的飛機,品種繁多。裝備補充和更新要制定詳細的指標。增強防火值班、防火戰備和通信聯絡,嚴密關注本地氣象和林火動態,堅決杜絕、減少火災火情的發生。

歸結以上內容:

防火工作必須嚴格管理,規范管理,精細管理。要迅速開展檢查,確保不留死角,不留隱患,建立森林防火管理機制,統一思想、強化措施,求真務實,扎扎實實地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6.結語

總而言之,現階段的防火工作:要堅持“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原則,撲救森林火災統一指揮,統一行動,做好火災損失調查、建檔,統計有關報表,并及時按規定報告森林火災預防和撲救的情況。加強森林消防隊伍的組織領導,強化消防人員的體能鍛煉、技能培訓和撲火演練,切實提高防撲火綜合作戰能力,努力實現不發生或少發生森林火災。 [科]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武市| 建昌县| 邹平县| 西乡县| 吉木萨尔县| 双峰县| 遵化市| 南漳县| 探索| 厦门市| 专栏| 怀宁县| 陆良县| 福安市| 大姚县| 江源县| 宜城市| 芦山县| 平泉县| 南平市| 廉江市| 英山县| 图木舒克市| 乐陵市| 阆中市| 高雄市| 清流县| 舒兰市| 甘孜县| 盐源县| 洛隆县| 尼玛县| 陕西省| 酒泉市| 大邑县| 文山县| 长武县| 德令哈市| 都安| 宝鸡市| 仁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