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口腔衛生的宣教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隨機抽取我校2006~2009級在校本科生600人進行調查,收回問卷580份,有效問卷554份。其中,男生233人,占42.06%,女生321人,占57.94%;城市163人,占29.42%,農村391人,占70.58%;年齡18~24歲。
1.2方法
1.2.1問卷調查
參考《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方案》[2],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括:①學生的一般情況;②刷牙次數、時間、方法,牙刷、牙膏類型,是否喜吃甜食等;③齲齒防治知識知曉情況;④口腔衛生保健態度。在調查員的指導下自行填寫調查問卷,當場發卷并收回。
1.2.2口腔科檢查及診斷標準
對調查的每位學生進行口腔檢查,按照1997年WHO《口腔健康調查基本方法》進行[3]。診斷標準采用《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方案》中齲齒的診斷標準。
1.2.3指導大學生口腔健康行為的宣教
①利用大學生健康教育課加強口腔健康知識宣教,每年大學新生健康教育課增加了口腔保健的內容;②在校園網上加強口腔健康行為的指導,在校醫院網站上開辟口腔病防治專欄,宣傳口腔保健知識,并與學生互動,對他們提出的問題隨時解答,并予以健康指導;③對每位就診的同學加強口腔健康知識的宣教,并要求其向同寢室的同學傳授并監督;④通過板報宣傳,張貼宣傳海報,造出宣傳態勢,提高宣教效果。
1.2.4統計分析
所有數據應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率的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不同地區及性別大學生齲齒檢出及治療情況
表1顯示,本次調查大學生齲齒檢出率為46.39%;城市學生齲齒檢出率為53.99%,高于農村學生的43.2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361,p<0.05);女大學生齲齒檢出率為52.34%,高于男大學生的38.2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0.852,p<0.01)。大學生齲齒充填率為35.19%;城市學生齲齒充填率高于農村學生(χ2=9.493,p<0.05)。
2.2各年級學生齲齒檢出及治療情況
表2顯示,4個年級間齲齒檢出率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6.420,p<0.05);一年級學生齲齒充填率最低,其次是二年級,三、四年級學生齲齒充填率最高,各年級學生齲齒充填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655,p<0.05)。
2.3對齲病的認識
有54.87%的學生不能較全面的回答齲齒的發生原因,其中86.84%為低年級學生。有8.12%的學生認為齲齒是由缺鈣所致;4.87%的學生認為是由口腔炎癥所致;47.11%的學生認為是口腔衛生差引起細菌產酸所致;13.00%的學生認為由遺傳因素決定。對于齲齒是否引起心臟、腎、關節等主要器官疾病,88.27%的學生持否定態度,其中低年級學生占88.96%。
2.4對刷牙的認識
被調查者中,99.28%的學生認為刷牙有預防齲齒作用;70.22%的學生認為刷牙有預防口臭作用;79.24%的學生認為刷牙具有保持牙齒潔白作用;51.44%的學生認為刷牙具有治療口腔炎癥作用;15.16%的學生認為使用牙線與刷牙同等重要,僅有12.09%的學生使用過牙線,71.84%的學生不知什么是牙線。其中高年級學生回答正確率(85.2%)高于低年級的學生(65.4%)。
2.5刷牙的次數和方法
每天刷牙2次以上的學生有347人,占62.64%(高年級占41.23%,低年級占21.41%);1.26%的學生偶爾刷牙;36.10%的學生每天刷牙1次,其中有89.00%為早晨刷牙,11.00%為睡前刷牙。48.38%采用豎式刷牙法,48.92%采用橫刷法。刷牙每次持續3min以上者僅占11.19%,有24.01%的學生少于1min,用餐后即刷牙僅占7.40%。35.74%的學生非常喜歡吃甜食,其中女生占70.70%。僅有10.46%的學生能夠在吃甜食后立即漱口或刷牙。
2.6牙膏、牙刷的選擇及牙刷使用時間
本次調查中,有31.23%的學生選擇含氟牙膏,48.01%的學生選擇保健牙刷。在牙刷使用時間上,40.61%的學生使用3個月左右,26.53%的學生使用半年或半年以上。各年級中,含氟牙膏、保健牙刷的選擇率、3個月左右更換牙刷率3項指標均隨年級的升高而上升;半年以上更換牙刷率,隨著年級的升高而下降。
【關鍵詞】 學生;健康教育;窩溝封閉;牙周病;齲病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carrying out oral cavity health study,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defending periodontal disease and dental caries in schools. Methods 390 six-year teeth’s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students will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ne comparison group and two experiment groups. Due to various reasons, 78 students who lack systematical health education of oral cavity and whose parents don’t agree to make six-year teeth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operations will be the comparison group. The rest of 312 students will be automatical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first group are the students who have systematical health education and meanwhile have an operation of six-year teeth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The second group were students who just need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and can’t get systematical oral cavity health education. After half a year of one year, all the students’ oral cavity health knowledge, health behaviors, periodontal and dental caries’s condition will be checked.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irst experiment group have improved more than the first experiment group in the oral cavity health knowledge, behaviors and dental caries’s condition(P
【Key words】 Students; Health education;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Periodontal disease; Dental caries
口腔衛生保健是“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的重要組成部分, 世界衛生組織已將牙病列為僅次于心血管和癌癥的非傳染性疾病。據文獻報道, 農村小學生口腔健康知識的知曉率很低, 小學生又是開展牙病防治工作的重點人群。牙周病是由于口腔衛生不良, 引起口腔內牙菌斑積聚, 導致了牙周病的發生發展[1]。研究表明, 不斷、有效地清除牙菌斑是保持牙周健康的有效方法[2]。齲病是人類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有效地保存第一、二恒磨牙避免齲病的發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尤其是第一恒磨牙齲的預防[3]。窩溝封閉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向全世界兒童推薦的一種保護新生恒牙的方法, 也是我國衛生部門向全國各地的幼兒園、中小學生推薦保護牙齒的有效方法。目前我國牙防組也向全國兒童推薦這種保護牙齒的方法[4]。為了解廣州農村小學生開展口腔健康教育及六齡齒窩溝封閉術預防齲病和牙周病的效果, 特此展開相關調查。
1 研究目標
通過與學校密切配合, 對學生進行口腔衛生知識咨詢、講座、與學生及家長互動等健康教育活動。使學生獲取正確口腔保健知識, 了解六齡齒窩溝封閉的重要性, 提高學生的口腔保健意識, 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以促進健康教育及窩溝封閉項目在學校推廣應用。為口腔健康一級預防提供理論依據。
2 研究內容
2. 1 研究對象 通過普查九佛轄區內四所小學6~9歲的全部學生, 確定應實施窩溝封閉的39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
2. 2 研究方法 將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抽樣方法進行分組, 一組對照組及兩組實驗組。由于各種原因家長不同意實施六齡齒窩溝封閉術, 也無系統的開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動的78名學生對照組。把余下的312名學生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實驗組一為系統的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及行六齡齒窩溝封閉術的學生。實驗組二是只對學生及家長宣教六齡齒行窩溝封閉的重要性, 單純行六齡齒窩溝封閉術而無系統的開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動的學生。
3 效果評價
3. 1 由口腔科與預防保健科共同設計調查問卷及制定口腔健康教育方案, 調查問卷以《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調查問卷》為基礎, 并根據實際情況及口腔臨床醫師意見, 部分內容適當修改。
3. 2 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及窩溝封閉術。
3. 3 干預后半年、一年對口腔健康知識知曉及行為形成、預防齲齒效果、牙周健康狀況的變化三組對比, 進行效果評價。
6 討論
調查發現, 教育后, 即使實驗組一口腔健康知識知曉程度大有提升, 但有些健康知識掌握仍然較低, 如齲齒是由什么引起的知曉率為53.21%;關于牙菌斑的概念57.1%;預防牙周病的有效方法59.6%;而且在教育過程中發現, 學生關于什么是牙線, 怎么使用, 使用牙線的作用普遍認知較低。說明學生口腔健康知識全面不足。因此, 口腔健康教育還需進一步努力, 今后的教育工作應有計劃、有組織、系統地推廣, 持之以恒。
通過健康教育, 實驗組一健康行為改善較其余兩組更為顯著, 但有些方面如牙齦出血的正確處理干預后僅34.0%;含氟牙膏的使用率47.4%;正確刷牙方法55.8%;定期口腔檢查率58.3%。可能與缺少家長監督, 以及家長文化水平低, 對相關知識認知不足, 不正確指導有關。而且, 從表1和表2對比發現, 健康教育前后健康知識知曉率比行為改善率提高更明顯。因此, 未來醫務工作者應多與家長、學校形成互動, 把家長、學生、醫護人員與老師很好的聯動起來, 以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從中探索建立一種長期有效的健康教育機制。
口腔健康教育能有效的改善口腔衛生。對英國不同人群實行口腔保健工作的綜合分析表明, 口腔保健教育能夠在短期內降低菌斑數量和有效地控制牙齦炎[5]。本次實驗牙周健康人數教育后半年與一年比較, 一年后三組兩兩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由此看出口腔健康行為的逐步提高才能促使健康人數的不斷增多。因此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程。
口腔健康教育有效性的循證研究結果表明:口腔健康教育對改善口腔衛生狀況有積極作用, 但對齲病的減少沒有明顯效果[6]。實施窩溝封閉術后, 實驗組一、二均無齲齒, 而對照組患齲率逐步提升, 由此說明窩溝封閉防齲的重要性。
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 齲病和牙周疾病(包括牙齦炎和牙周炎)是危害我國居民口腔健康的兩種最常見的疾病。從上述研究表明, 采取口腔健康教育的同時實施六齡齒窩溝封閉一級預防措施, 可以有效的預防牙周疾病和齲病, 對口腔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對促進人類的健康具有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劉懷周.西安城中村小學生口腔衛生知識態度行為調查.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07(05):363.
[2] 范旭.口腔健康教育對改善中學生口腔衛生狀況的效果評價. 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 Ch in J Conserv Dent), 2005, 15(6):337-339.
[3] 洪偉,邊立新,鄭喜春.光固化窩溝封閉劑對六齡齒初期齲的治療.中國婦幼保健, 2002,17(8): 512-512.
[4] 鄭伯鈞.預防兒童齲齒的良策-窩溝封閉.求醫問藥, 2006:39.
【關鍵詞】學生;健康監測;動態分析
【中圖分類號】R575.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7-4770-01
為了動態監測甘南州州屬在校學生的健康發育狀況及發展趨勢,掌握學生常見病、多發病發病動態,有針對性地制定群體干預措施,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提高學生健康水平,我們對四所州屬中小學校33076名學生健康狀況進行了連續6年的動態監測,結果分析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監測對象
甘南州四所州屬中小學校(合作藏中、一中、二中、一小)2005-2010年全部在校學生。
1.2 監測方法
按照《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調查細則》《全國學生常見病綜合防治方案技術規范》的規定和要求進行,參加檢測的專業人員均經過統一培訓。采用《甘肅省中小學生健康檢查用表》所列項目進行檢查,主要包括:形態指標(身高、體重);功能指標(血壓、脈搏、肺活量);內、外科檢查;聽力、視力、嗅覺、五官及辨色力檢查等。
1.3 數據處理
將經過核實、整理后的檢查表依次輸入《學生生長發育監測信息與管理系統》,進行個體評價及匯總分析。
2 監測結果
2.1 2005-2010年共監測四所州屬中小學校學生33076人次,其中男生16999人次,女生16077人次。監測結果視力低下19271人,占58.26%;營養不良10982人,占33.2%;齲齒6727人,占20.34%;營養過剩2492人,占7.53%;沙眼1174人,占3.55%。
2.2 視力狀況
被監測的33076例學生中視力低下者19271例,視力低下率平均58.26%,其中男生為51.83%,女生為65.07%,女生高出男生13.24個百分點。
3 討論及防治措施
3.1視力低下
被監測的33076例學生中視力低下率平均為58.26%,女生高于男生,且隨年齡和年級增加而增高,其結果與眾多調查研究結果基本一致[1]。分析原因主要是近距離用眼時間過長,看電視、操作電腦、玩電子游戲過多,睡眠時間不足或不正確的讀寫習慣和家庭、學校照明度差等所致。女生視力低下高于男生,與女生喜靜少動有關。隨著學年的增長,學習負擔加重,用眼時間延長,必然導致中學生視力低下率高于小學生。所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合理安排學習時間,認真做眼保健操,增加戶外活動時間,做好視力保護的科普宣傳是預防視力低下的首要措施。
3.2營養不良
被監測的33076例學生中營養不良率高達33.20%,《全國學生常見病綜合防治方案》要求營養不良患病率控制在10%以下,說明防治形勢依舊嚴峻。我們認為本地區學生營養不良的原因,主要是缺乏營養知識,膳食結構不合理,偏食、挑食及吃零食過多等有關。因此,切實加強青少年營養指導,普及合理營養、平衡膳食的科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健康審美觀,建立和完善青少年營養干預機制是調節營養不良的關鍵所在。
3.3齲齒
被監測的33076例學生中齲齒患病率平均為20.34%,高出全國水平3個百分點(2000年全國學生的齲患率平均為17.34%)[2]。齲齒的病因是菌斑、牙齒的形態、結構、唾液、食物等綜合因素,我們認為本地區齲齒的主要因素還是口腔衛生和膳食機構不合理所致。所以,加強口腔衛生保健宣教,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和調整飲食結構是預防齲齒的主要措施。
3.4沙眼
被監測的33076例學生中沙眼患病率平均為3.55%,《全國學生沙眼綜合防治方案》要求學生沙眼患病率控制在5%以下,與國家要求基本一致。沙眼是由沙眼衣原體感染引起的一種常見的、慢性傳染病,我們認為本地區沙眼的主要患病因素是不良衛生習慣導致反復感染,另一方面本地風沙太大也是重要因素。因此,加強對學生和家長沙眼防治知識的宣傳,采取干預措施改變學生的不良衛生行為,提倡一人一巾一盆,流動水洗臉,督促已發現的患者積極規則治療等是預防沙眼發生的必要措施。
參考文獻:
為探討對社區糖尿病患者進行綜合干預以便減輕糖尿病的癥狀及并發癥發生的作用,選本社區糖尿病患者52例進行綜合干預。收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轄區內糖尿病患者信息,進行系統的管理,采取健康教育、藥物指導、飲食控制、運動指導、個人護理5項綜合干預與管理方法,觀察6個月后前后對照。通過對社區糖尿病患者管理和綜合干預,使糖尿病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能大大的可減低發病率、致殘率和病死率。
資料與方法
根據本轄區居委會提供的常住人口數字,進行入戶建檔工作,詳細填寫個人健康檔案,并對糖尿病等慢性病錄入系統管理,定期隨訪。對本社區2018人進行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時血糖的測定,檢出糖尿病患者52例。
研究對象:按照1999年WHO的糖尿病診斷標準,選擇篩查52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9例,女33例,年齡45~65歲,平均55歲,其中單純糖尿病21例,糖尿病合并癥31例。
方法:做干預指導之前不做具體的指導,將糖尿病防治知識教育做一次問卷調查,了解其知曉率,記錄在檔。綜合干預對所選的糖尿病患者進行糖尿病疾病知識、規范化飲食等治療知識的指導和教育,了解糖尿病的危害性和飲食治療的重要性,并指導調整飲食結構,學會計算每天飲食方案,指導通過運動方式、強度使消耗的熱量達到規定的有效運動量。每個月做1次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時血糖的測定,觀察半年后作總結分析效果評價。
社區綜合干預:
⑴健康教育:通過講座、宣傳欄、個體指導、健康處方等方式,介紹糖尿病基礎知識,疾病的自我監測護理、指導藥物治療注意事項及規律用藥,低血糖的識別和自救方法,糖尿病并發癥的預防及治療方案。指導患者怎樣進行心理調節,積極應對疾病,根據不同情況輔以針對性的宣教,實行糖尿病系統管理,發放聯系卡,并進行效果評價。
⑵藥物指導:①指導患者進行藥物治療時,遵照醫囑按時按量用藥,達到糖尿病治療目標,要按時對血糖、尿糖等各項指標監測,以便調整藥物用量及治療方案,糾正各項異常代謝。②飲食和鍛煉不能控制血糖時,口服降糖藥是基本方法,重癥或口服降糖藥效果不佳時,可根據個體糖尿病分型情況,考慮選擇胰島素治療方案。掌握胰島素的適應癥,胰島素的正確注射部位和方法。
⑶飲食指導:①科學飲食:食物的合理搭配是控制糖尿病的最基本有效的方法。根據年齡、體重計算每天所需熱量,每天3餐定時定量,分別按照1/5、2/5、2/5的量用餐;合理調整3大營養素的比例,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攝入比例15%、25%、60%;在控制總熱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飲食,既能滿足機體的需要,又可以控制總熱量攝入。②針對應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注意及時加餐,防止發生低血糖,并且教會低血糖反應的識別和自救方法。③對肥胖者飲食以低脂肪、低飽和脂肪酸、低熱量、高纖維素為主,控制體重,減少腹部脂肪。
⑷運動指導:現在一致認為,通過運動可以促使肌肉對葡萄糖的攝取和氧化,使血糖降低,同時也有助于改善內分泌系統的功能,運動計劃實施之前,做相應的身體檢查,了解運動的適應證和禁忌證,根據年齡、病情、愛好因人而異制訂運動項目和強度。一般選擇有氧運動方式,如步行、跳操、游泳等,以餐后1小時鍛煉為宜,循序漸進,持之以恒,促進糖和脂肪的代謝改善胰島素對抗,延緩血糖升高。同時還要注意運動時低血糖的發生,運動時適量進食一些碳水化合物食物。
⑸個人護理指導:糖尿病患者因代謝紊亂,機體抵抗力下降,組織修復能力差,存在并發癥及各種感染的幾率,所以需要特別注意個人衛生,從生活上切斷并發癥與感染的可能。①口腔衛生:保持口腔衛生,預防牙周病、口腔霉菌感染,做到睡前、早起后刷牙,每次餐后要刷牙漱口。②足部的衛生:由于糖尿病患者比正常人容易較早的發生動脈硬化,足壞疽的發生率比較高,足部輕微損傷都會引起感染,發生壞疽,因此足部的保護十分重要。出現有水泡、胼胝、甲溝炎、甲癬等要及時處理。③預防尿路感染:糖尿病患者易合并泌尿系感染,尤其是女性患者,因此要勤洗澡,勤換衣保持局部清洗及外陰清潔。
結 果
通過對52例患者健康教育和指導等綜合干預6個月,觀察效果。
討 論
摘 要 目的:對全口牙病治療的系統設計的探討。方法:將全口牙病的系統設計與治療分為3個階段,治療及修復計劃的初設定階段、具體治療階段(需反饋后完善治療及修復計劃)、系統維護階段(反饋后改善治療及修復計劃),完成治療6個月、12個月后隨訪。結果:與患者交流后,患者同意治療方案,完成治療6個月、12個月后隨訪,患者對治療效果滿意。結論:以牙周病系統治療為基礎,對每個患者做出全口牙病治療的系統設計是全口牙病治療的最佳選擇。
關鍵詞 全口牙病 系統設計與治療 牙周病系統治療
流行病學相關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是口腔牙病的大國,各類口腔牙病的發病率居高不下[1~3]。口腔牙病的病因治療涉及到臨床醫學內科的治療理念與外科的治療原則,橫向聯系可涉及到口腔全科知識,縱向聯系涵蓋口腔疾病發展的不同階段,全口牙病的治療是長期的、終生的治療[4,5]。
資料與方法
全口牙病的系統設計與治療分為以下3個階段:治療及修復計劃的初設定階段、具體治療階段(需反饋后完善治療及修復計劃)、系統維護階段(反饋后改善治療及修復計劃)。
治療及修復計劃的設定:認為在為患者制定治療及修復計劃的設定前,首先要對患者進行急性期處理,包括緩解疼痛、控制感染等。其次要系統的了解和掌握既往病史,全面細致的進行臨床及輔助檢查和分析,掌握患者性別、年齡、健康狀況、經濟情況等設計出與患者相關情況相符的治療及修復計劃。治療及修復計劃包括:祛除全身疾病病因、口腔預防保健健康宣教、完善牙體牙髓治療、拔除不能保留的患牙、修整牙槽骨、進行牙周病的基礎治療(全口牙齦上下潔治術、調合、松牙固定等)、拆除不良修復體、制定臨時修復和長期修復方案。完整的治療計劃可有不同的治療方案,在與患者進行全面與細致的溝通,使患者充分了解治療及修復計劃的內容、完成此計劃所需時間、完成此計劃大概所需費用及治療完成后注意事項后,在可選方案內確定一套醫患均能接受的初步的治療及修復計劃。隨著相關治療的有序進行,特別是牙周病基礎治療后,進一步評估治療,該計劃可能有些改變。
具體治療階段:按照初設定的治療及修復計劃,依據計劃時間順序,相關科室給予治療:預防保健科需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預防保健方法牙體牙髓科進行牙體充填[6]、嵌體修復、根管治療;牙槽外科拔除不能保留的患牙、牙槽骨修整;種植科植入種植體;修復科拆除不良修復體、臨時或長期修復;如為牙周病患者則根據牙周病系統治療計劃給與牙周病的基礎治療(全口牙齦上下潔治術、調合、松牙固定等)、牙周手術治療(翻瓣術、牙冠延長術、分根術、截根術、牙半切術、牙周再生性手術、膜齦手術等)、修復治療、牙周支持治療;根據具體治療情況反饋,指導完善治療及修復計劃。
系統維護階段:在具體治療階段之后,根據情況建議患者每半年或1年復查1次,對繼發齲、新發齲、牙菌斑及結石沉積、牙周袋的改變、牙或基牙松動、修復體損壞等出現的一系列相關問題,進行相應牙體牙髓牙周治療及修復體改造或重新修復。
例1:患者,男,39歲,已婚,經濟狀況較差,在外院就診后要求拔除后活動義齒修復。檢查所見:口腔衛生差,全口牙石(++),探診出血(++),探牙周袋深3~4mm。與松動Ⅲ度、唇側移位、X線示短根、牙槽骨吸收至根尖1/3,松動Ⅰ度、食物嵌塞,、殘根,松動Ⅲ度;殘冠吻合齲至齦下1mm,髓底穿,X線見遠中根根尖不規則暗影,吻合淺齲,缺失。根據患者臨床情況及經濟等其他狀況,制定全口牙病治療及修復計劃如下:對患者進行口腔預防保健健康宣教,①全口牙齦上潔治齦下刮治。②拔除、殘根。③、吻合淺齲充填。④牙半切除遠中根、近中根樁核,、殘冠根管治療后行牙冠延長術,樁核。⑤牙周復查進一步齦下刮治、根面平整,牙周恢復健康。⑥聯冠修復預留支托凹隙卡溝,鑄造支架活動修復。⑦、聯冠修復及、固定義齒修復。⑧牙周支持治療。
結 果
與患者交流后,患者同意方案。完成治療3個月、12個月后隨訪患者,患者對治療效果滿意。
討 論
目前,牙周病的治療是系統的、全面的、終身的、動態的[7]。因此以牙周病系統治療為基礎,對每個患者做出全口牙病治療的系統設計是全口牙病治療的最佳選擇[8]。牙周病系統治療程序包括4個階段:基礎治療(病因治療)[9]、牙周手術治療、修復治療階段、牙周支持治療(維護期)4個部分。
目前大多數口腔醫師只對患者主訴牙體或單一問題進行治療,仍停留在的孤立的靜止的行醫過程中,以致于患者不能在患病早期接受到全面系統的治療,既增加了患者痛苦,又浪費了醫療資源,全口牙病的系統設計與治療的全面動態的治療可以達到雙贏的目的。同時缺乏進行預防保健健康宣教的意識[10]。
首先全口牙病的系統設計與治療相對恒定的治療計劃,增加了患者的信任指數,杜絕不同專業醫生、不同看法導致患者的信任喪失以及因此而引起的投訴[11~13];其次,全口牙病的系統設計與治療的制定有利于低年資醫師全科理論知識的融會貫通,治療方案的實施更加有利于口腔全科醫師臨床操作技能的培訓及口腔不同專業醫師間的相互學習,同時利于低年資醫生的快速成長。對于患者而言,統籌方法在臨床治療方案的設計與實施中的科學合理應用,既減少了復診診次又縮短了治療周期,同時減少了重復治療與重復修復的發生率,有利于減少醫患糾紛,減少患者經濟開支。
對于一些口腔專科醫院,可以采取進行相關科室會診的方法。全口牙病的系統設計與治療計劃的設定者可以是初診醫師,也可以是專設的主診醫師,但都應具備全面的、較高的診療水平。可能有些患者因各方面原因不能接受完整的治療計劃,但是全口牙病治療的系統設計仍對其以后的口腔牙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 周海靜,楊蘭.甘肅省中年人群口腔健康狀況調查[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09,19(12):1005-2593.
2 胡勇,李子坤,郭敏華.青海省人群齲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分析[J].國際口腔醫學雜志,2008,35(4):1673-5749.3 胡勇.青海省人群牙周健康狀況流行病學調查報告[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09,27(1):1000-1182.
4 肖建平.牙周病就診原因流行病學調查[J].口腔醫學,2009,29(12):1003-9872.
5 Koromantzos PA,Makrilakis K,Katsilambros N,Vrotsos IA,Madianos PN,Dereka X.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on the effect of non-surgical periodonta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Part I:effect on periodontal status and glycaemic control[J].Journal of clinical periodontology,2011,38(2):142-147.
6 Ferullo A,Silk H,Savageau JA.Teaching oral health in U.S.medical schools:results of a national survey[J].Academic Medicine ,2011,86(2):226-230.
7 畢良佳,李虹,姜云濤,于洋,池田雅彥.牙周病系統治療實踐的探討(附1例重度牙周炎治療報告)[J].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2003,37(6):1000-1905.
8 Nevins M,Kim DM.Classical versus contemporary treatment planning for aggressive periodontal disease[J].Journal of Periodontology,2010,81(5):767-775.
9 徐琛蓉.非手術方法治療侵襲性牙周炎臨床療效觀察[J].廣東牙病防治,2010,19(2):1006-5245.
10段冰冰.牙周病的預防與宣教[J].醫藥與保健,2010,19(4):1004-8650.
11劉威,鮑勇.患者信任對醫療服務質量的影響[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0,18(6):1000-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