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記憶力和思維能力的關系

記憶力和思維能力的關系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記憶力和思維能力的關系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記憶力和思維能力的關系

記憶力和思維能力的關系范文第1篇

沒有創造,就沒有發展,因此,隨著時代的發展,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特別是創造能力的培養更為重要,作為地理教師應該結合中學地理教學的特點,著重發展學生的觀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記憶力和思維力,以迎合時展的需要。

【關鍵詞】高中地理;發展智力;創造能力;素質培養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國民經濟的科技含量不斷提高,技術進步正在成為國家和地區經濟競爭的關鍵因素,智力資源成為資源配置的第一要素。因此,當務之急,重點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尤為重要。

沒有創造,就沒有發展,因此,隨著時代的發展,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特別是創造能力的培養更為重要,作為地理教師應該結合中學地理教學的特點,著重發展學生的觀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記憶力和思維力,以迎合時展的需要。

一般來說,觀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記憶力和思維力是智力的五個基本因素。觀察力是智力活動的門戶和源泉。注意力是智力活動的組織者和維持者。想象力是智力活動的翅膀。記憶力是智力活動的倉庫。思維力是智力活動的中樞,這五個因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和動態的系統。因此,地理教學中智能的培養主要是指學生的觀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記憶力和思維力的培養。

1.觀察力的培養

由于中學地理教學以地理環境為研究對象,往往以宏大的地理事物和現象為觀察對象,所以觀察方式較其它學科更為全面,自然觀察和實驗觀察,長期觀察和定期觀察,全面觀察和重點觀察,直接觀察和實驗觀察,解剖觀察和對比觀察等方式都會被經常運用。在地理學習的感知階段就應重視觀察力的培養和發展,不僅可以熟練基本技能,還能提高感知能力。培養觀察力的重點是:

1.1 提高觀察目的性:在觀察以前,教師要明確觀察的對象和目的,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和步驟,使學生懂得觀察要有一定的程序,如觀察地圖應該先定方向,后查比例尺,再看圖例,然后才能閱讀其他內容。

1.2 注意全面觀察:觀察對象越復雜越難以形成整體觀念,如觀察普通地圖時學生常從興趣出發,有的注意地名,有的注意地形,有的注意交通線,卻不善于通過全面觀察綜合區域的總體特征。教師要多加引導和示范,教給學生依次觀察自然和人文要素進而概括區域特征的方法。

1.3 善于對比觀察:有些地理事物僅憑概念是難以真正區別的,應用對比觀察可以加強理解和應用,如對于五種地形類型,僅僅知識概念是沒多大意義的,必須能夠在實地加以區別。利用圖像同時顯示五種地形類型,進行特征的對照和比較,要比只觀察一種地形更容易感知和理解。

2.想象力的培養

想象在地理學習中有著特殊重要的地位。對于大量的沒有親歷過的地理事物和現象,要根據圖像顯示和語言文字描述在頭腦中構造出形象,這是感知的結果,也是思維的起點。對于客觀事物在頭腦中留下的印象,要進行加工改造,構造出新的形象,進而展開形象思維。培養想象力的主要途徑是:

2.1 加強形象感知:創造各種條件,使學生能夠大量閱讀地理景觀圖片,豐富地理表像。在教學過程的起始階段先建立表像再接觸概念,如講解"什么是山脈"時,不宜直接給出概念,應該先讓學生觀察各種具體的山脈圖片或錄像,使其能夠想象山脈的特征,然而再歸納定義。

2.2 根據圖像綜合出地理特征:引導學生根據地圖和景觀圖片綜合出區域特征或景觀特征。不要簡單地直接給學生列出有關特征的條目,如對于東北地區的自然特征,可根據地形圖想象出"山環水繞、沃野千里",可根據景觀圖想象出"雪原凍土、林海茫茫".⑶鼓勵學生充分展開想象:針對一些有趣的問題,鼓勵學生自由想象,充分發揮,教師不急于下結論。如對"大陸漂移說",可先說明大洋兩側同種動物的分布,再引導觀察各大洲的輪廓,接著就可以讓學生充分想象并各抒己見,然后介紹魏格納的學說,鼓勵學生繼續研究。

3.記憶力的培養和發展記憶對于地理學習有著重要意義

最簡單的例子是,能否記憶足夠的地名,不但關系到地理知識的掌握,還直接影響著日常生活和工作。在感知、理解、鞏固和應用等認知階段,都應培養和發展記憶力。除了加強理解記憶等意義記憶,還應注意:(1)重視機械記憶:對于大量的地名、特產和數據,還需要機械記憶,通過反復再現和比較,尤其儲存在大腦中。

(2)充分應用聯想:經過理解的知識容易記憶,如記住"秦嶺——淮沙"就可以聯想出冬季0℃等溫線,800毫米等降水量線,濕潤區和半濕潤區界線等。

4.思維能力的培養

思維是人對客觀事物間接的和概括的認識過程,通過這個過程可以把握事物的一般屬性和本質屬性。思維是理解知識的必要心理因素和鞏固知識的重要心理條件。只有通過思維感性知識才能上升為理性知識。因此,培養和發展思維能力是發展智能的核心和重點。

在中學地理教學過程中培養和發展思維能力的重要性在于,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并重,辨證思維和創造思維都能夠得到發展。因此:(1)充分運用地圖:地圖特別有利于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綜合發展,因為地圖是形象的,但地圖上的各種符號是對地理事物和現象的抽象,某種意義上說地圖是抽象化的形象。因此,經常閱讀地圖,綜合各種地圖要素,歸納區域地理特征和地理演變過程,既有利于形象思維又有利于抽象思維。

(2)學會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和認識問題:辯證思維的核心是如何正確認識人地關系,教師應利用地理事實,充分說明人類既要生存又要發展,人口既要繁衍又要控制,資源既要利用又要節約,環境既要改造又要保護等辯證關系,使學生的辯證思維得到發展。

記憶力和思維能力的關系范文第2篇

首先口語交際的過程,是一個復雜的心理和生理活動的過程,是人們將自己的內部言語(思維)借助于詞語并按一定句式快速轉換為外部言語(有聲語言)的過程。人們在運用口語交際方式來表達一個意思時,思維便集中到要表達的內容上;思維的內容靠流瀉在嘴邊的語句迅速表述出來,這時,嘴上說的是剛想過的,而心里想的則又是打算接著說的內容。就這樣,邊想邊說,邊說邊想,不斷把自己的意思完整地表述出來。例如“明天晚上”“馬陵山”“夜景”這些詞語,說的時候,需要立即選擇一定的句式把這些主要詞的意思串聯起來:“如果大家感興趣,我們就定在明天晚上去馬陵山欣賞夜景吧。”在這個過程中,從內部言語到快速選詞造句到口頭表述即外部語言,幾乎是閃電一樣的快捷。如果中途無論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影響說話的效率。由此可知,口語交際能力的發展同智力發展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其次說到智力,從語文學習的角度來說,一般指由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聯想力和想象力等組成的一個整體結構。在口語交際訓練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力、記憶力、觀察力、想象力等都能得到很好的鍛煉。聽話,要想聽出對方的主要意思,弦外之音(真實意圖),就要有敏銳的思辯能力和覺察能力,語言稍縱即逝。許多話語有時候不是它們表面的意思,因此需要聽者邊聽邊記,并進行必要的聯想或想象,進行縝密的歸納、分析、綜合、推理,從而做出正確的判斷。說話,是把自己思考的內容用最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這就需要敏捷的思維能力、快速的編碼能力、機智的應變能力,以及熟練的語言表達技巧等。所以說加強對學生以聽說為主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無疑能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智力的開發,以發展學生的思維力最為重要。

再次我們說口語交際訓練正是培養思維能力、提高思維品質的最佳途徑之一。是因為語言和思維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語言是思維的直接現實,思維是借助語言體現的。口語交際要求人們現想現說,而“想”就是思維活動的過程;有條理地進行口語交際,還要求善于針對不同的對象和場合,恰當地進行口語表達,這就于無形中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提高了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和邏輯性。就是用他思維的特性耍一個詼諧,博讀者一璨,關于做人要磊落光明,他有這樣的一句名言:“獅子老虎從來都是獨來獨往的,只有狐貍才會拉幫結派”。

平時,我們說話既要言之有物,又要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要求思維具有廣闊性和深刻性,思維開闊,并有一定深度,話語才有一定的容量和新意;言之有序,要求思維具有較好的邏輯性,思路清晰,觀點明確,推理嚴密,話語才會說得準確、周密、有條理。例如美國總統克林頓,在一次公共集會上他這樣演說:“我們的國家要向前走,不能倒退。就像我們手中的錄像機的遙控器,我們要摁前進的鍵,快進的鍵,而不是倒帶的鍵。”如此質樸的語言其實蘊含著無窮的智慧。

再者,說話是直接際,需要根據不同的場合與對方的反應隨機應變,這無疑使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和創造性都能得到鍛煉。從口語交際的心理過程來看,思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思維能力的提高,能夠為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創造必要的條件,而口語交際培養,又將大大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所以,我們說口語交際訓練是培養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開發學生智力的需要,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在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中進行思維訓練的方法很多,如看圖說話、復述、討論、搶答、演講、辯論等都可以運用。在口語交際與思維的同步訓練中,思維訓練的重點應培養學生思維速度和思維廣度,并使之同口語交際訓練有機結合起來。在口語交際中,由于語音信息總是稍縱即逝的,這就要求聽話人對瞬間強烈、集中感知性的語言記憶能力特別突出,無論何種形式的聽話,都一定要能迅速而又無誤地捕捉住說話人發出的每一個語音符號,并立即儲存到大腦皮層記憶中,為下一步理解和品評話語服務。可見,口語交際訓練又有利于促進記憶力的發展。那么我們在口語表述訓練中,應當有意識地加強短時記憶和瞬間記憶能力訓練,例如,可以從“聽記訓練”(聽后記錄)和“聽說訓練”(聽后復述)兩個角度展開,順延這兩大角度,可以進行多種形式的訓練。這樣的口語訓練將對人的記憶能力產生明顯的強化作用。另外還可以通過反復誦記方式,其中“熟讀成誦”主要是增強記憶;而復述除了滲進記憶的成分外,更多的是理解和思維,是智力訓練的高級階段,達到了概括的、間接的理性認識階段。其他智力因素,如觀察力、聯想力和想象力在口語交際訓練中,同樣能獲得發展與提高。總之,加強口語交際訓練,有利于開發學生各種智力因素。

記憶力和思維能力的關系范文第3篇

【關鍵詞】初中地理 培養 學生智力

初中地理是一門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最為重要的學科之一,地理設計的知識包括多個方面,各種綜合能力都有涉略,所以說學好初中地理是非常有必要也很重要的。地理知識涉及地球、國家、語言、人種、地區等多方面內容。包括很多方面,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民風民俗。這些復雜的知識內容,要在有限的時間里客觀地反映到課堂上,并使學生盡快掌握,這就需要老師在地理教學中的主導作用。

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肩負的是傳遞知識的任務。這就要求地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突出地理學科的特點,不僅要自己善于歸納整理地理知識,更要注意訓練學生學會歸納整理地理知識的方法與步驟――劃分知識范圍、明確知識組成、分析知識間的關系、形成知識結構。 將原來看似孤立分散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使知識有系統、成體系,從而明確各知識點之間的邏輯聯系和它在知識體系中的作用與地位。

課堂教學中,除了使學生掌握系統的地理知識之外,還應注意有目的、有意識地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 生的能力,使學生獲得較高的發展水平,并掌握獨立思考,獨立研究的本領。這就要求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以地理原理中的規律性的知識來武裝學生、學生掌握了規律,既可以發展智力,又可以提高能力。這是因為智力 的發展是以思維能力的發展為核心,思維能力的發展又突出表現在思維的敏捷性、深刻性上,思維的敏捷性、深刻性又以思維的條理性為依據,而思維的條理性又以規律性的知識為基礎。正如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所說: “智慧不是別的,而是一種組織的很好的知識體系。”傳統的地理教學比較重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智能的培養,學生往往只會死記硬背,而不善于積極主動的探求新知識。同時,傳統的地理教學往往把教學過程的 本質理解為解決從不知到知之,從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矛盾過程中,著眼于傳授知識的數量,忽視通過教學改善學生的智能結構和智慧品質。因此,在地理教學中不能單純的傳授地理知識,而應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 意對學生智能的培養,學生各種智能的提高,是通過知識的掌握運用而得到發展的。所以說,知識是金子,智能是點金術。一般來說,地理教學中智能的培養主要是指對學生地理觀察能力、地理思維能力、 和記憶能力幾方面的培養。

地理觀察能力的培養,認識始于觀察。觀察是智力發展的基礎,沒有觀察就不可能有豐富的想象、理論的 概括和創造性的思維。觀察還能激發學生求知欲和探究新事物的好奇心。地理觀察是有目的、有意識、有計劃地對地理事物和現象進行感知、考察和研究,其形式主要有對各種地理事象的實地考察和研究、地理對象典型 物品或模擬制品的觀察和各種地圖、示意圖、圖解、地理畫片、照片、圖表及其聲光顯示制品(錄像、錄音、幻燈、電影等)的觀察。地理教學為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提供了廣闊的天地,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有計 劃地指導學生進行觀察。如在區域地理教學中,可通過對有關地區的自然、經濟圖表、圖片、電視錄像等觀察,讓學生分析比較不同地區的自然、經濟地理的特征,從而使學生在分辨事物異同點的基礎上,更好的把握不同地 區地理事物的典型特征。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創造條件,多讓學生觀察,使學生逐步學會觀察的方法和養成善于觀察的良好習慣,不斷提高他們觀察地理事物的能力。

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思維力是智力的核心。地理教學中發展學生的智力,主要是指要訓練和發展學生的 地理思維能力。地理思維就是地理事象之間和人地之間有規律的聯系和關系在人頭腦中的概括反映,它具有綜合性、區域性、廣闊性的特點。這就要求地理教師的課堂教學中,進行地理思維時要符合地理思維的這些特點 。也就是說應該做到不論研究或學習地理、引導學生思考和解決地理問題,都要在分析的基礎上,將各自然要素、各經濟部門聯系起來進行綜合思考,以獲得地理現象整體性的認識,避免只注意個別要素、個別經濟部門 而忘記其它要素和其它經濟部門的顧此失彼的紕漏。同時,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地理思維時,要善于辨別地理區域差異,掌握地理區域特征,以便因地制宜地利用、改造自然,突出區域性的特點,防止學生由于地理區域 特征模糊,出現張冠李戴現象的發生。此外,對于空間廣闊的地理事象,在引導學生思維時,要將地理對象同它所處的空間位置和空間分布聯系起來,借助地圖,將地理現象聯系地圖進行思維,以便形成準確的空間概念 。

記憶能力的培養,記憶力是識記和再現的能力。地理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記憶力,應注意抓住以下幾個方 面:

1.啟發學生熱愛地理,使之樂于記憶。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它可以超過責任感。熱愛什么都能學好、記牢 ,冷漠什么也學不好、記不牢。因此,教師要結合豐富而有趣的教學內容,不斷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熱情和興趣,使更多的學生“樂而知之”。

2.依據學生的記憶特點,培養記憶能力。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小學生以機械的記憶為主,中學生以意義記憶為主的不同特點而區別對待。既要培養學生機械記憶的能力,對需要機械記憶的地名、地理術語、物產、地理數據等,盡可能賦予一定的意義。如我國沈陽、撫順、鞍山、本溪四城市聯結而成梯形,俄羅斯地名后 多有格勒、斯克等音節,荷蘭兩大港鹿特丹、阿姆斯特丹均有“特丹”音節。同時,更要培養學生意義記憶的能力,利用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新舊地理知識間的聯系,地理知識與其它知識間的聯系,地理現象與原因間的 聯系等,培養學生意義記憶的能力。

記憶力和思維能力的關系范文第4篇

關鍵詞:老年期癡呆;心理干預;綜合康復訓練;療效分析

老年期癡呆是老年期各種癡呆的總稱,主要包括阿爾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癡呆(VD)。此病是老年人中常見的慢性腦病綜合癥,80%以上癡呆患者在疾病的某個階段表現為精神行為癥狀,是患者被收住院的最常見原因[1]。患者主要表現在記憶力、計算力減退,情感和行為障礙,獨立生活和工作能力喪失。我院在心理科醫生指導下進行心理治療,康復訓練重點是進行日常生活能力的訓練,自我認知思維與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及對周圍環境記憶能力的訓練,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延緩了老年癡呆的進程,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質量得以提高[2]。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康復科收治了經精神病醫院診斷,符合CCMD3診斷標準,病程1-5年,無其他精神疾病,既往無精神病史,來我科進行康復治療的46例老年期癡呆患者,其中男性32例,女性14例,年齡56-84歲,平均年齡(67.8±6.9)歲。

1.2、方法

1.2.1、心理治療方法

由于老年期癡呆患者伴有抑郁、攻擊、幻覺和妄想等所謂精神和行為癥狀(BPSH)[3],家庭照料非常困難。我科在精神科醫生指導下進行適量抗精神病藥物的治療。鑒于癡呆患者年齡大,藥物動力學的特點,給予利培酮口服液減輕精神癥狀,利用心理學的理論糾正老年癡呆患者的病態心理,使患者保持好的心理狀態,為康復訓練的實施提供好的心理基礎。

①開展工娛療活動,激活老年患者對周圍事物感興趣的能力,減少和消除精神癥狀,改善患者的情緒,提高患者對外界的適應能力。

②多與患者進行思想交流,心理疏導,耐心聽取患者訴說,從情感上減輕患者的孤獨感。

③鼓勵患者回憶過去的美好經歷,幫助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4]。

④心理治療師盡量滿足老年癡呆患者的合理要求,根據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采用鼓勵、安慰、暗示等方法予以心理疏導。

⑤老年期癡呆患者多住綜合科治療而非精神科[5]。因此,我科開展積極的心理治療,防止患者功能衰退,改善患者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環境,如聽音樂、講故事、做健身操等,使患者心理與社會功能得到提高。

1.2.2、綜合健康訓練

1.2.2.1、生活自理能力訓練

對于輕度老年癡呆患者,康復科醫生、護士指導患者從日常生活方面的事情做起來,如穿衣、洗漱、鋪床、疊被、沐浴、進餐、入廁等生活基礎方面進行訓練。對于中度癡呆患者,主要向患者介紹現在做什么事情,怎樣做,由護師或康復治療師向患者示范,最后讓患者共同參與訓練。進餐時,盡量讓患者自己進食、自己拿筷子和勺子,訓練患者手與大腦的協調作用。

1.2.2.2、記憶能力訓練

患者記憶力障礙,主要表現近事遺忘,甚至瞬間即忘,事后也想不起來。隨著病情發展,遠事記憶力逐漸衰退。

①我們采取問答式進行記憶力訓練,如“你家住在哪里?”“你的家人分別叫什么名字?”“你原先從事什么工作?”“你現在住在哪里?”“你住幾號病房?”“你的床號是多少?”

②采取簡易選擇的形式,對于記憶力較差及智能嚴重減退的患者,設計一些簡易選擇題,讓患者做肯定或否定回答,或進行2:1訓練,即給出兩個答案供患者選擇,答對的給予鼓勵和表揚。

③根據患者記憶能力的差別和實際接受能力,不定期調整和修改記憶力訓練計劃,反復刺激,反復訓練,不斷強化,增強記憶,逐步提高康復訓練效果。

1.2.2.3、認知、思維能力訓練

老年期癡呆另一個明顯特征就是思維和判斷力障礙,詞不達意,絮絮叨叨,語言表達不流暢,敏感多疑、計算力、判斷力、智能活動全面下降。訓練方法:

①計算力訓練,如給患者面前放幾個蘋果,后拿起兩個等,讓患者算算還有幾個?伸出手指,讓患者讀數,問算數2+5=?等等。

②讓患者說出自己家屬和自己的關系,是否記得他們的名字。

③對失語患者采取一對一訓練方式,鼓勵患者發單音,指導患者看圖,或用紙上書寫方式與患者交流。

④注意力訓練。注意力減退是認知障礙的一個方面,也是中心問題。我科對患者加強了注意力訓練,記憶、學習、交流、判斷力訓練,有效地促進認知、思維能力的恢復。

1.3、評估方法

采用簡易智能量表(MMSE),巴氏指數(BI)進行評估,評估患者認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①智能量表MMSE19項檢測,包括17道問題和兩項操作,量表總分為0-30分,內容包括時間和地點的定向力、記憶力、注意力和計算力,回憶、語言復述及閱讀理解等。

②巴氏指數BI共10項,包括進食、穿衣、控制大小便、上下樓梯、上廁所;總分100分,>60分為良,生活基本自理;41~60分為中度功能障礙,生活需要幫助;20~40分為重度功能障礙,生活依賴明顯。

2、結果

46例老年期癡呆癥患者經12周心理治療,康復訓練后,簡易智能量分和生活自理能力評分明顯比治療前分值增高,見表1

表1、患者12周后二種量表評分情況(例)

3、討論

本組患者MMSE增加8分,BI增加21分,說明經心理治療,綜合性康復訓練,對記憶力減退,認知功能下降的老年癡呆患者有著重要作用,有利于延緩老年癡呆病程的發展。我科在收治老年期癡呆患者過程中,重視培養患者對外界事物的興趣。參加康復訓練的患者在維持常規治療的基礎上,每天由康復護士帶領去康復中心參加康復訓練,康復科的醫生、治療師根據患者患病的程度制定詳細的康復計劃和目標,有計劃、有步驟、有專人負責的康復訓練,提高患者的康復效果。

老年期癡呆的特點是起病緩慢,早期癥狀多種多樣,以延期記憶力障礙為最常見的表現。因此,在心理治療和康復訓練過程中從4個方面著手:

①心理疏導,緩解精神方面癥狀,如躁動、攻擊、壓抑、焦慮等;

②治療癡呆的基本癥狀,如記憶、語言、注意力、定向力、智能等,主要通過綜合康復訓練;

③減輕疾病的進展速度;

④延緩疾病的發生[6]。

主要治療手段仍是藥物治療與康復訓練相結合,重在控制精神癥狀,做到針對患者不同年齡、患病不同程度、不同病情特點有針對性進行康復治療。

綜上所述,心理治療結合康復訓練,有效地促進了老年癡呆患者的認知能力的康復,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社會交往能力和適應能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老年醫學及康復醫學進一步研究和推廣。

參考文獻:

[1]田金州 血管性癡呆[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318

[2]張慶華、趙紅 老年性癡呆患者的護理現狀及進展[J] 白術恩等醫學院學報2007.5(6):361-362

[3]龔廣厚、姜可、沈青峰等 利培硐口服液治療老年期癡呆患者精神行為癥狀的研究 精神醫學雜志2008.21(3):386-387

[4]趙春燕、張元珍 56例老年性癡呆癥患者的護理干預 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0.32(3):469-470

記憶力和思維能力的關系范文第5篇

關鍵詞:右腦;記憶;認識;大學生

一、調查背景

右腦記憶教育起源于日本,早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日本教育學博士七田真就提出了右腦記憶教育并逐漸有了一些右腦教育理論。目前日本已有數百所學校采用了七田式右腦教學法。他的教育理論還遠播美國、東南亞以及韓國等地,在國際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中國出現的一些新的記憶大師其實都是掌握了這種記憶方法,并常年練習應用達到了熟能生巧的地步而已。早在1986年王維老師就曾在中央電視臺國慶晚會上作過這方面的表演。王維老師的“快追記憶法”和弟弟王鑒的“英語單詞快速記寸乙法”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和推廣價值,對提高廣大中小學生的記憶力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對學生右腦的開發應用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因此我們通過對不同年齡專業同學的調查來了解大學生對大腦記憶認識程度的現狀,現在大學生的記憶方法和用腦習慣以及了解大學生對啟發右腦用右腦記憶的看法。以增強大學生科學用腦合理用腦的意識,提高大學生注重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大學生對啟發右腦用右腦記憶的關注度。

二、調查結果分析

本次調研活動中,一共調查900人,其中無效問卷23份,有效問卷877份。

1.大學生對提高記憶力的期望程度

調查發現98%的大學生期望提高記憶力,僅有2%的大學生不愿提高記憶力。由調查結果可見大學生在提高記憶力方面有較高的熱情,這也反映了絕大多數大學生在學習中記憶知識時出現困難,這也成為制約他們學習的一個難題。

2.大學生對記憶和右腦記憶方法的認識程度

2.1統計結果

絕大多數大學生清楚“大部分左撇子比右撇子的人在記憶方面更具有優勢嗎”“如果同時看到含有相同信息的文字和圖片,你認為哪一項你會記得更多”這種常識性問題。對于第一個問題的結果是知道占74%,不知道占26%;第二個問題的結果是文字能記得住占9%,圖片占82%,一樣占9%。但大部分的大學生卻不了解更深層次的記憶和右腦記憶方法的知識:問題一;你知道左腦和右腦的區別嗎?調差結果不知道的占13%,知道一點占70%,知道占17%;問題二:你知道圖片化記憶比單純機械復述式記憶效率更高嗎?調差結果不知道的占71%,知道一點占19%,知道占10%。

2.2結果分析

通過調查可見,如果同時看到含有相同信息的文字和圖片,82%受訪者選擇圖片記憶,9%選擇文字記憶,9%認為兩者相同。從這個結果分析,大多數的人自我認識到圖片記憶比單純文字記憶更容易記憶;對“大部分左撇子比右撇子在記憶方面更有優勢嗎”這個問題,74%受訪者表示知道,26%表示不知道。但是通過調查結果發現大多數的學生不了解更深層次的記憶知識。根據現代的科學研究表明,左腦和右腦在完成高級神經活動時是相互配合、相互協調的整體,但是左腦和右腦又有所側重。左腦主要完成語言、邏輯、分析、代數的思考認識和行為,它是進行有條不紊的條理化思維,即邏輯思維;而右腦主要負責可視的綜合、繪畫、音樂的思考認識和行為,具有圖形認識、空間認識、繪畫認識、形象認識等多種能力,即形象思維,而在記憶量方面右腦是左腦的100萬倍。綜合以上研究分析,也就可以解釋為什么大多數左撇子比右撇子在記憶方面更具優勢以及在看到含有相同信息量的文字和圖片時,人們更愿意去選擇圖片記憶。通過以上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大多數在校大學生在記憶知識認識方面存在匱乏現象。對于常識性問題從別人或者是其他途徑中可以獲得了解,自己并沒有加以分析得到記憶知識的方法;而對于更加深度的記憶原理,大多數大學生也并不了解。從而導致了記憶知識時只停留在一遍遍單純背誦程度上。只有宣傳更適合記憶的方法,才能拓寬記憶思路,改善大腦功能。

三、大學生對記憶力在自身學習中的影響程度的主觀判斷

1.統計結果

調查發現約79%的大學生感覺記憶力對學習的影響很大,有約19%的大學生認為記憶力對學習的影響一般,僅有2%大學生認為記憶力對學習的影響低。

2.結果分析

通過以上調查結果可以看出記憶力對于大學生的學習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影響作用。98%的學生認為記憶力對學習的重要程度相對較高,也就說明了學習中提高記憶力對他們的學習效果有重要的影響作用。例如醫學院校開展的解剖學這一基礎課,這是研究人體正常形態結構,層次結構與結構之間的相互位置關系的一門科學。很多同學反映這門學科有很多知識點要去記憶,因此在學習時較為困難。而解剖學這門課程中,其結構、層次、位置關系均是可視的,具有立體性、整體性的特點,因而特別適合右腦記憶。但是很多同學卻沒有抓住這一特點,而是一遍遍的重復

背誦文字,最終結果也不理想。[1]在現實生活中,傳統的教學與考核模式都側重于左腦的引導與應用,導致左腦相對超負荷運轉,而右腦不能“物盡其用”,因此學生常常出現記憶困難現象。而在學習中若了解有關右腦記憶的知識,如提高右腦的使用頻率以及學會如何正確使用右腦記憶則會使記憶量增加,記憶水平上升,從而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因此推進右腦記憶將成為一場意識大改革。

四、結束語

本次目的的調研結果顯示大學生對右腦記憶的了解度并不高,推進右腦教育的施行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顯得迫在眉睫。筆者從對大學生、學校、政府及相關部門三個方面提出相關建議。首先對大學生的建議是語速可以相應提快;消除TOT現象,即克服話在嘴邊說不出來的情況;單詞的使用頻率越多,越不容易忘記;常進行一些智力游戲等,在生活中盡可能多的用腦,這樣神經元的儲備相應增多,認知和記憶能力會增強。[2]通過類似以上右腦記憶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記憶力。然后對學校建議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運用圖像教學,以此來啟發學生用右腦記憶專業知識。在考核學生時可以適當增加畫圖寫圖像名稱的題目,而不是一味考察文字默寫等機械性背誦。最后對政府及相關部門建議是政府加強導向作用,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和扶持。社交媒體可以加強對右腦記憶知識的宣傳,引導大眾對于右腦記憶形成正確的認識。

[參考文獻]

[1]先雄斌,楊朝鮮,余崇林等,右腦記憶在解剖學中教學中的運用策略[M].人文社會科學,2010,62期,120

[2]王學賢,義炎,全腦快讀記憶法教程[M].延吉:延邊大學出版社,2002.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港 | 宜城市| 津市市| 集贤县| 荔波县| 阳西县| 庆阳市| 漠河县| 友谊县| 上杭县| 湘潭市| 墨脱县| 阿荣旗| 静宁县| 卢湾区| 茌平县| 织金县| 噶尔县| 马边| 柏乡县| 卢湾区| 托克托县| 五大连池市| 响水县| 白朗县| 田东县| 习水县| 峨眉山市| 鄂伦春自治旗| 屏南县| 郑州市| 稷山县| 清苑县| 玛纳斯县| 游戏| 灵武市| 白朗县| 阳信县| 化德县| 修文县| 同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