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生物能源發展前景

生物能源發展前景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生物能源發展前景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生物能源發展前景

生物能源發展前景范文第1篇

關鍵詞:林業生物能源;開發利用;發展前景;利用對策

中圖分類號:TK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10016002

1 林業生物質能源的含義及優點

1.1 林業生物質能源

林業生物質能由太陽能轉化而成,貯藏于林業生物質中,一般通過直接燃燒、熱化學轉換、生物轉換、液化等技術加以利用,主要用于氣化發電、燃料、供熱等[1]。林業生物質是指以木本、草本植物為主的生物質,主要包括林木、林業、林副產品及廢棄物、木制品廢棄物等[2]。

1.2 林業生物質能源的優點

林業生物質能源在生物質能源中占據主體地位,和石油、煤炭、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相比,主要有以下幾點突出的優勢。

1.2.1 清潔能源

傳統化石能源在燃燒過程中釋放大量溫室氣體,使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增加,90%以上的人為排放的溫室氣體都由化石能源燃燒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以及有害氣體的排放無疑加重了環境的負擔,使環境逐漸惡化。林業生物質能源是一N清潔能源,能有效降低CO2的排放量,并能提高能源的燃燒效率[2]。生物質能源的利用方式與轉化途徑多樣,可通過生物轉化、熱化學轉化以及液化轉化為柴油、乙醇等燃料。

1.2.2 可持續、可再生能源

據測算,世界上煤、石油、天然氣分別可開采220年、40年和60年[3],如果不開發可再生能源,人類的能源將面臨枯竭。林業生物質能源可再生,能滿足人類對能源日益增長的需求。

2 國內外林業生物質能源的應用現狀

2.1 國外林業生物質能源應用現狀

美國、芬蘭、瑞典和奧地利等國家將生物質能轉化為高品位能源利用已具有可觀的規模,依次占該國一次能源消耗量的4%、18%、16%和10%[4],走在世界前列。

2.2 國內林業生物質能源應用現狀

20世紀80年代以來,生物質能源應用技術一直受到政府和科技人員的重視。國家從“六五”計劃就開始設立重點攻關項目,主要在氣化、固化、熱解和液化等方面展開研究工作[5~10],雖然取得了很大進步,但與國外差距還較大。隨著高新技術的飛速發展,林業生物質能源工程朝著以綠色化學潔凈轉化為高效率、高附加值、精深加工、定向轉化、功能化、環境友好化等方向發展[4]。

3 林業生物質能源的發展優勢及瓶頸

3.1 林業生物質能源的發展優勢

3.1.1 資源優勢

我國幅員遼闊,有大面積尚未利用的適合造林的荒地。我國未利用土地現有2.45億hm2,其中不適宜耕種的宜林荒地占23%,按利用其中20%種植高能源植物計算,每年產生的生物質量可替代1億t標準煤[11]。而且我國林下資源也非常豐富,資源上的優勢為我國大力發展林業生物質能源提供了物質保障。

3.1.2 技術日趨成熟

我國在能源林樹種選擇和造林模式等方面已有較為豐富的技術儲備。且在轉化工藝上也有突破,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開發林業生物質能源的方式逐步多樣化,林業生物質能源通過物理轉化可得到固體成型燃料;通過化學轉化可得到高壓蒸汽、燃料油等;通過生物轉化可得甲烷氣。

3.2 林業生物質能源的發展瓶頸

3.2.1 林業生產自動化程度低

我國目前大部分地區林業生產自動化程度較低,林木采集基本依靠人工,而大多數造林地環境惡劣,加大了采集、運輸難度,從而提高了成本。

3.2.2 轉化成本高,轉化效率低

雖然目前轉化技術手段日趨成熟,但依舊面臨成本偏高,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的問題,因此難以形成規模化產業,不利于林業生物質能源應用的普及。

4 林業生物質能源的利用對策和措施

結合我國具體的國情林情,針對目前我國生物質能源利用的情況,為推動林業生物質能源的大力發展,應從以下方面入手。

4.1 加大財政投入,加強政策傾斜

林業生物質能源作為能源開發的一個新興領域,需要國家財政的大力扶持。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是使林業生物質能源應用逐步壯大的必要條件。

4.2 充分利用企業資源,拓寬生物質資源開發的途徑

利用生物質能源的開發與利用是一項高投入的工程,要實現長遠的發展,除了國家的大力扶持外,還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吸引企業資源,動員社會力量,充分發揮民間資本的力量意義重大。

4.3 加大創新力度,提高轉化效率

目前由于設備以及轉化方式的局限性,使得生物質能源的開發與轉化成本偏高,相對來說產出較低,而技術上的創新能有效降低成本,提高轉化效率。

參考文獻:

[1]

張 軍,丁兆柱.淺議林業生物質能源的開發利用[J].林業科技,2001(3):57.

[2]李順龍,王耀華,宋維明.發展林木生物質能源對二氧化碳減排的作用[J].東北林業大學報,2009,37(4):83~85.

[3]徐慶福.林業生物質能源開發利用技術評價與產品結構優化研究[D].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2007.

[4]蔣劍春,應浩.中國林業生物物質能源轉化技術產業化趨勢[J].林產化學與工業,2005,25(S1):5~9.

[5]袁 權.能源化學進展[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165~230.

[6]周建偉,周勇,苗郁.生物質資源的能源轉化技術的研究進展[J].河南化工,2005,22(11):7~9.

[7]米 鐵,唐汝江,陳漢平,等.生物質氣化技術及其研究進展[J].化工裝備技術,2005,26(2):50~56.

[8]田成民.我國生物質氣化技術研究概況[J].化工時刊,2004,18(12):19~21.

[9]張無敵,宋洪川,錢衛,等.我國生物質能源轉換技術開發利用現狀[J].能源研究與利用,2000(2):3~6.

生物能源發展前景范文第2篇

1.能源農業的任務

能源農業就是以生產生物質能源為目的的農業。生物質能源燃燒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比礦物能源少,比核能安全,比風能、地熱使用廣泛,被譽為“綠色能源”。開發生物質能源,可有效延長地球上石油資源的使用時間。在未來世界里,沼氣可能是天然氣的替代物,酒精可能是汽油的替代物。我國非常重視生物質能源的發展,制定了明確的發展目標,預計未來幾年,乙醇的生產能力將達到年產1000萬噸。由于生物質能源需要大量的農作物為原料,因此生物能源的前端是能源農業。生物能源的大發展,必將改變中國農業的發展方向。因此,能源農業的任務是以生物質能源為主要開發對象,以生化轉化、物化轉換等方式利用生物能源,從而達到從“黑色能源”向“綠色能源”轉變的目的。

2.能源農業的發展方向

2.1大力發展能源作物 能源作物是指以提供燃料油為目的而栽培的植物,可通過生化轉化等方法制造酒精和生物柴油。如以生產酒精為目的的玉米、甘蔗、甜高粱、甘薯、木薯等;以生產生物柴油為目的的油料作物,如小桐子、油菜、棉花等。據測算,每噸以玉米、甘蔗等能源作物制造的燃料乙醇可以替代1噸燃料油,同時還能提高燃料的燃燒和動力性能。但是我國地少人多,用玉米作為原料大量生產燃料乙醇在我國還不現實。因此,培育具有高光合作用轉化率、綜合利用價值大的高產能源作物,是我國發展能源農業的最佳途徑。

2.2充分發展利用轉基因技術 轉基因技術應用在食物方面要求標識受到很大限制,而在能源作物上則不受基因標識的限制,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轉基因技術在培育能源作物、發展能源農業方面將大有作為。針對我國人多地少的特點,只能在不與糧食爭地的前提下發展能源農業。因此,利用轉基因技術培育新品種,開發耐鹽、抗旱、高產、高蓄能的能源植物是能源農業的發展方向。目前我國的轉基因技術研究已日趨成熟,具備了在能源農業上大顯身手的能力。

3.我國發展能源農業的意義

大自然通過光合作用產生大量生物質,但是目前世界上生物質的利用率還不到7%,要真正取代石化能源還需要改進技術,降低生產成本,大力發展能源農業。生物質液化燃料對于歐洲許多國家來說,多局限于國土面積的狹小,發展前景有限。而對于中國這樣幅員遼闊的大國來說,只要充分利用現有農林業用地和宜耕土地后備資源,合理開發宜林荒山荒地和易改造的鹽堿化耕地,就有發展能源農業的廣闊前景。

生物能源發展前景范文第3篇

生物技術的應用領域介紹

農業:一方面,現代生物學技術將使農業科技上升到分子水平,人類可以根據需求從不同種類的動植物中,將它們的優良基因重新組合,培育新的品種,為此人類生產食物的能力將空前提高。另一方面。由于現代生物學從分子水平認識生命的本原,因此不僅在農業內部不同生命體的種屬界限被打破,而且導致農業與其他產業間的圍墻逐漸被拆除。

醫藥:醫藥生物技術一直是生物技術中發展最快、最活躍的領域,也是各國生物技術研究開發的重中之重,是生物技術產業最為成熟,競爭最為激烈的領域。近年來,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轉基因技術、干細胞和克隆技術、生物芯片技術等一系列新興技術的發展。為促進醫藥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途徑和思路。醫藥生物技術正在成為整個醫藥產業發展最重要的技術推動力。目前60%以上的生物技術成果集中應用于醫藥工業,用以開發特色新藥或對傳統醫藥進行改良,由此正在引發醫藥工業的重大變革。

化工:近年來各國對利用生物技術生產塑料和燃料的研究力度都在加大。對于塑料生產廠家而言。用植物這樣的可再生資源來取代以石油為基礎的原料,發展前景極為誘人。樹脂生產廠家不再依靠化石燃料的有限供應,降解型的生物聚合物可以變成肥料,不僅節省了填埋場所占的土地面積,而且更有利于環境保護和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從玉米、高粱或其他植物獲取的淀粉和糖,是目前正在開發的幾種生物化學新工藝的基礎原料。

能源:地球上億年積累的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氣、煤等。僅能支撐30。年的大規模開采就將面臨枯竭。如果按現有的開采技術和連續不斷地日夜消耗這些化石燃料的速度推算,煤、天然氣和石油的有效年限分別是100―120年、30-50年和18-30年。顯然21世紀所面臨的嚴重危機之一是能源問題。利用現代科技發展生物能源,是解決未來能源問題的一條重要出路。生物能源是指從生物質得到的能源,是通過綠色植物、藻類和光合細菌的光合作用,捕獲太陽能,經代謝轉換,儲存于生物質中的能量,是太陽能的有機儲存,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人類最早利用的能源,生物能源是一種可再生的清潔能源,開發和使用生物能源,符合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和循環經濟的理念。

大力發展我國生物技術與產業發展的驅動力分析

高度重視生物技術的基礎研究,形成以企業為主導的創新聯盟

鑒于生物技術自身技術創新的需求特點,發現其對基礎研究的依賴非常大。因此,需要高度重視生物技術的基礎研究,重視政府在支持研發活動中的關鍵作用。從支持生物技術發展的國外經驗來看,歐洲的舉措效果顯著,這主要得益于歐洲技術平臺的重要作用。歐洲技術平臺是2003年歐盟委員會提出的,旨在增強歐洲組織和實施技術創新的能力,實現歐洲在戰略技術領域保持或獲得世界領先地位。該平臺是由歐洲戰略技術領域的企業、高校、科研機構、政府部門和專家組成的創新聯盟,負責制定歐盟在高技術領域的研發戰略目標、戰略重點、戰略措施及行動計劃。2010年6月,歐盟啟動了低碳技術歐洲產業行動計劃,而各低碳技術領域發展路線圖和三年實施計劃的制定均由各領域的歐洲技術平臺(TP)起草制定。經過9年的發展。歐洲技術平臺已經在歐洲的低碳產業行動中發揮了核心的作用。

建議我國政府部門應該高度重視生物技術的基礎研究,并加快形成以企業為主導、官產學研資用配套的創新聯盟,共同推動該產業的發展。在技術研發過程中,一定要平衡好政府和企業的角色和位置,可以采取政府前期資助研發一企業提高研發競爭力一再投資于技術的基礎研發的周期形式。

高度重視不同階段的特點,實施靈活的融資投入機制

生物能源發展前景范文第4篇

在低碳經濟學家石定寰看來,可再生能源資源廣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誰在這個領域掌握了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誰就掌握了未來新型能源的發展主動權。”石定寰認為,“這是一個很公平的發展空間。”

占領綠色主動權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挑戰下,世界各國都在探討低碳經濟,尋求可持續發展之路。

節能減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發展低碳經濟一個很重要的方面。煤炭在中國能源生產結構、消費結構中占據重要位置,以煤為主的局面很長時間內難以根本轉變。因此,更有效的清潔利用煤炭資源,大力發展清潔煤技術,對中國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現在國家把節能減排列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在“十一五”規劃中明確提出約束性指標,采取一系列嚴格措施,推進節能減排工作。

發展低碳經濟的另一個非常重要的、有著更加廣闊前景的途徑,就是發展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生物能、地熱能、海洋能、水能等是可再生能源重要組成部分。可再生能源資源最廣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同時也公平地分散在世界各個角落,大家都可以利用。誰在這個領域掌握了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誰就掌握了未來新型能源的發展主動權,這是一個很公平的發展空間。

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的可再生能源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過去,中國可再生能源的基礎很薄弱,上世紀80年代最早發展的可再生能源是沼氣。改革開放后,中國將可再生能源列入能源政策,并提出遠有前景、近有實效的方針。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也得益于國際合作。中國和西方國家簽訂的第一個重大項目就是在北京郊區建立新能源村,第一次集中展示了世界上各種先進的新能源技術,展現了未來的新能源趨勢。此后,很多先進的新能源技術開始不斷傳入中國。

特別是本世紀以來,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腳步大大加快,這主要得益于制定了可持續發展能源戰略和可再生能源法。最近幾年國家又加大了支持力度,制定了國家中長期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專項規劃。2006至2020年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中第一次把能源作為11個重點領域的第一個,同時把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規模化應用作為未來能源科技工作一項重點任務,這些都為可再生能源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企業界、產業界、科技界、政府部門提高了對發展可再生能源的認識,積極性空前高漲。

辨識前景與效率

最近幾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速度很快。今年中國的風能裝機容量有可能達到1700萬千瓦,去年是1000萬千瓦,一年之內裝機容量增加700萬千瓦,這個發展速度相當快,2000年以前我們曾經努力奮斗了10多年,100萬千瓦裝機容量都沒有達到。同時風機國產化方面也取得了長足進步,1.5兆瓦的大功率風機已經具備了自主開發的能力,正在開發3兆瓦機組。但同時我們也面臨一些問題,比如風電資源評價工作不夠深入,很多風場建設之前的基礎性工作做得不夠,這將影響風電的發展。目前全國風機運行效率有待提高,電能質量和發電量也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太陽能利用是今后應用最廣泛、最有發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中國是世界上太陽能熱水器生產量最大的國家,全國安裝的太陽能熱水器面積超過1億平方米。最近幾年,國家進一步把推廣太陽能熱水器跟建筑節能更好地結合起來。2000年中國光伏電池產量只有13兆瓦,到2007年就超過了歐洲、日本,成為全球光伏電池產量最大的國家。現在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大量光伏電站需要的太陽能電池有相當一部分是從中國進口的。中國的太陽能發電產業鏈也正在逐步完善。比如,前幾年中國90%的多晶硅材料需要進口,而且價格非常昂貴,最近兩年,國內自主發展起來的多晶硅材料生產線正在逐步投入生產,2009年產量超過1萬噸,原料國產化推動了太陽能電池成本進一步下降。

對于風電,國家有政策扶持和補貼,但是光伏發電方面還沒有扶持政策。國外通過高價收購光伏發電,平攤到整個電網里,來促進光伏發電的發展。最近,國家發改委、能源局也在研究光伏發電的推動政策,將進一步打開國內應用太陽能發電的新局面。在技術進步的同時,多晶硅材料國產化也將有助于降低成本。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后,多晶硅價格大幅度下降。除了單晶硅、多晶硅電池外,我們還發展了薄膜電池。薄膜電池消耗能源更低,成本也會大幅度下降,給更廣泛利用太陽能光電提供了廣闊前景,但缺點就是效率還比較低。

中國在生物能方面還處于研究發展示范階段,大規模產業化還需要一定時間。如何進一步提高水平、如何進一步發展生物液體燃料等很多領域都值得研究。比如如何從各種藻類里提取生物柴油,這是一個新的發展方向。我最近看到有一個企業在這方面投入很大力量,已經可以做到用兩噸藻類生產一噸生物柴油。應該說這幾年,國家無論在產業發展上,還是技術創新上,對可再生能源的重視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轉化機遇變現實

辯證地看,國際金融危機給中國進一步發展低碳經濟、發展可再生能源提供了機遇。但是如何抓住機遇,把機遇變成現實,還需要做大量工作。

生物能源發展前景范文第5篇

關鍵詞 木薯產業;發展現狀;廣西貴港

中圖分類號 F326.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2)10-0382-02

貴港市地處廣西東南部,是一個具有2 000多年悠久歷史的農業大市。近幾年來,貴港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審時度勢,借助我國東部產業轉移戰略性調整的機遇,提出了“發展靠經濟,經濟靠工業,工業靠項目,項目靠招商,招商靠環境,環境靠作風”的“六靠”工作思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以木薯為加工原料的廣西金源生物化工實業有限公司和廣西金茂生物化工有限公司落戶貴港市后,給全市木薯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種植木薯已經成為全市農民增收的新亮點。為了解掌握貴港市木薯產業發展的現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一次木薯種植和加工情況的調研,以保進木薯產業發展。

1 貴港市木薯產業的發展現狀

1.1 木薯種植基本情況

1.1.1 木薯種植分布廣泛。全市73個鄉鎮均有種植木薯,但生產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旱地面積較大的鄉鎮和山區鄉鎮。從縣(市、區)種植面積來看,全市木薯種植面積85%以上分布在桂平市和平南縣,港北區、港南區、覃塘區3個區只占15%左右。

1.1.2 木薯種植以間套種為主。2011年全市木薯種植面積2.98萬hm2,其中間套種面積2.49萬hm2,占總面積的83.56%,多與花生、黃豆、西瓜等矮桿作物間套種。

1.1.3 木薯種植品種。南洋紅:主要分布在港北區、港南區和覃塘區,占3個區總面積的90.2%;GR911、華南205、華南5號和新選048:主要分布在桂平市和平南縣,占2個縣市總面積的92.5%。

1.1.4 木薯種植對農民增收發揮著重要作用。按2011年市場價,如木薯與花生或玉米進行套種,純收入達2.76萬~3.21萬元/hm2;如純種植木薯,純收入也達2.34萬元/hm2,種植效益顯著。

1.1.5 木薯種植面積逐年增加。2009年全市木薯種植面積達到2.23萬hm2,2010年為2.57萬hm2,2011年達到2.98萬hm2。

1.2 木薯加工企業發展情況

據調查,目前全市擁有木薯加工企業7家,年加工能力106萬t(鮮木薯,下同),實現銷售收入逾40億元,財政稅收逾2億元。其中,港北區1家,以加工木薯淀粉為主,年加工能力10萬t;覃塘區2家,以加工木薯淀粉為主,年加工能力6萬t;桂平市3家,以廣西金源生物化工實業有限公司為主,主要生產酒精、生物質原料、清潔能源等生物能源產品,年加工能力60萬t;平南縣1家,廣西金茂生物化工有限公司,主要生產乙醇、乙酸乙酯等化工產品,年加工能力30萬t。

2 貴港市木薯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是農民種植木薯的商品化意識不強。大部分農戶只是把木薯間套種在花生、黃豆等作物中,作為應付晚造干旱和避免土地閑置拋荒的農事行為,并且疏于管理,導致木薯產量低,品質差,只有少數的專業戶把木薯作為商品來經營。木薯種植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未形成[1]。二是木薯種植科學的管理技術服務不到位,木薯產量偏低。調查中發現,同一地域不同種植農戶種植同一品種的產量相差較遠,高產的達45.0 t/hm2,低產的只有16.5 t/hm2,主要是由于技術管理差異造成。三是政府目前還沒有出臺指導全局性的木薯產業發展規劃方案,相關的發展木薯的政策和措施尚未健全。

3 對貴港市木薯產業發展的思考

3.1 貴港市做大做強木薯產業的條件已經成熟

3.1.1 發展木薯產業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木薯是貴港市的優勢大宗農作物,長期以來未得到有效的開發利用,經濟效益不明顯,通過發展木薯產業,充分發揮了全市的農業資源優勢,發展生物能源產業,可大大推動農村工業化、城鎮化進程,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的就業機會,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目前面臨的“三農”難題、城鄉差異過大等一些主要問題,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開辟了新途徑,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2]。

3.1.2 木薯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木薯是酒精、淀粉等化工產品的重要原料。一方面,酒精作為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被廣泛用于醫藥、制酒、農藥與有關化學產品生產、燃料等領域。尤其是近年來,酒精已成為汽油中的添加原料(含量10%的酒精—汽油混合燃料已在國際上推廣應用),以酒精代替汽油是大勢所趨。因此,木薯被譽為“地面石油”,木薯作為一種比較適合的能源作物,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3]。另一方面,淀粉經深加工后生成的變性淀粉品種多達數百種,應用領域更多地超過30個,世界需求量供不應求。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每年需要進口300萬t木薯干(相當于種植26.67萬~40.00萬hm2,產鮮木薯900萬t),廣西是我國種植木薯最大的省份,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占全國的70%以上。據有關專家預測,廣西潛在木薯發展面積在100萬hm2以上。可見,木薯產業發展的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3.1.3 貴港市具備發展木薯產業的有利條件。一是貴港市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木薯屬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貴港市位于廣西東南部,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區,年均氣溫25 ℃,年均降雨量1 140 mm,年均光照1 700 h,無霜期355 d,非常適宜木薯的生長。二是木薯種植還有較大的發展潛力。當地的木薯種植已有一定的基礎。木薯是貴港市傳統的經濟作物,農民已掌握和積累比較豐富的種植技術和經驗,思想上容易接受,有利于木薯種植的推廣發展。木薯是一種邊緣作物,可以通過新開墾一些低坡度的荒山地擴大種植面積;木薯可以和花生、豆類、西瓜、甜瓜等矮桿作物實行間套種,達到雙豐收。三是木薯加工龍頭企業已具規模。目前,貴港市已有規模以上木薯加工企業2家:廣西金源生物化工責任有限公司,固定資產投資達5億元,2005年6月投產以來,目前年加工鮮木薯60萬t;廣西金茂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固定資產投資達2.5億元,2008年5月投產以來,目前年加工鮮木薯30萬t,是木薯生產的強有力保證。四是便利的交通條件。貴港市地處廣西東南部,位于南寧、柳州、北海、梧州4個市的幾何中心,擁有中國西部地區最大的內河港口(貴港港),黎湛鐵路、南廣高速鐵路、南梧高速公路、324和209國道以及西江貫穿全境,是華南地區水陸聯運的交通樞杻,大西南地區出海最便捷的通道之一,2 000 t船舶可直通粵、港、澳。隨著北部灣經濟開發區項目和廣西西江億噸黃金水道項目的實施,貴港市將成為連接中國東西部經濟區域的橋梁。 箍烤茫每抗ひ擔ひ悼肯钅浚钅靠空猩蹋猩炭炕肪常肪晨孔鞣紜鋇摹傲俊憊ぷ魎悸罰喲笳猩桃柿Χ齲閱臼砦庸ぴ系墓鬮鶻鷦瓷锘な狄滌邢薰競凸鬮鶻鵜锘び邢薰韭浠Ч蟾凼瀉螅心臼聿檔姆⒄棺⑷肓誦碌幕盍Γ種材臼硪丫晌信┟裨鍪盞男鋁戀恪N私庹莆展蟾凼心臼聿搗⒄溝南腫矗諶蟹段誑掛淮文臼碇種埠圖庸で榭齙牡餮校員=臼聿搗⒄埂br>

1 貴港市木薯產業的發展現狀

1.1 木薯種植基本情況

1.1.1 木薯種植分布廣泛。全市73個鄉鎮均有種植木薯,但生產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旱地面積較大的鄉鎮和山區鄉鎮。從縣(市、區)種植面積來看,全市木薯種植面積85%以上分布在桂平市和平南縣,港北區、港南區、覃塘區3個區只占15%左右。

1.1.2 木薯種植以間套種為主。2011年全市木薯種植面積2.98萬hm2,其中間套種面積2.49萬hm2,占總面積的83.56%,多與花生、黃豆、西瓜等矮桿作物間套種。

1.1.3 木薯種植品種。南洋紅:主要分布在港北區、港南區和覃塘區,占3個區總面積的90.2%;GR911、華南205、華南5號和新選048:主要分布在桂平市和平南縣,占2個縣市總面積的92.5%。

1.1.4 木薯種植對農民增收發揮著重要作用。按2011年市場價,如木薯與花生或玉米進行套種,純收入達2.76萬~3.21萬元/hm2;如純種植木薯,純收入也達2.34萬元/hm2,種植效益顯著。

1.1.5 木薯種植面積逐年增加。2009年全市木薯種植面積達到2.23萬hm2,2010年為2.57萬hm2,2011年達到2.98萬hm2。

1.2 木薯加工企業發展情況

據調查,目前全市擁有木薯加工企業7家,年加工能力106萬t(鮮木薯,下同),實現銷售收入逾40億元,財政稅收逾2億元。其中,港北區1家,以加工木薯淀粉為主,年加工能力10萬t;覃塘區2家,以加工木薯淀粉為主,年加工能力6萬t;桂平市3家,以廣西金源生物化工實業有限公司為主,主要生產酒精、生物質原料、清潔能源等生物能源產品,年加工能力60萬t;平南縣1家,廣西金茂生物化工有限公司,主要生產乙醇、乙酸乙酯等化工產品,年加工能力30萬t。

2 貴港市木薯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是農民種植木薯的商品化意識不強。大部分農戶只是把木薯間套種在花生、黃豆等作物中,作為應付晚造干旱和避免土地閑置拋荒的農事行為,并且疏于管理,導致木薯產量低,品質差,只有少數的專業戶把木薯作為商品來經營。木薯種植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未形成[1]。二是木薯種植科學的管理技術服務不到位,木薯產量偏低。調查中發現,同一地域不同種植農戶種植同一品種的產量相差較遠,高產的達45.0 t/hm2,低產的只有16.5 t/hm2,主要是由于技術管理差異造成。三是政府目前還沒有出臺指導全局性的木薯產業發展規劃方案,相關的發展木薯的政策和措施尚未健全。

3 對貴港市木薯產業發展的思考

3.1 貴港市做大做強木薯產業的條件已經成熟

3.1.1 發展木薯產業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木薯是貴港市的優勢大宗農作物,長期以來未得到有效的開發利用,經濟效益不明顯,通過發展木薯產業,充分發揮了全市的農業資源優勢,發展生物能源產業,可大大推動農村工業化、城鎮化進程,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的就業機會,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目前面臨的“三農”難題、城鄉差異過大等一些主要問題,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開辟了新途徑,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2]。

3.1.2 木薯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木薯是酒精、淀粉等化工產品的重要原料。一方面,酒精作為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被廣泛用于醫藥、制酒、農藥與有關化學產品生產、燃料等領域。尤其是近年來,酒精已成為汽油中的添加原料(含量10%的酒精—汽油混合燃料已在國際上推廣應用),以酒精代替汽油是大勢所趨。因此,木薯被譽為“地面石油”,木薯作為一種比較適合的能源作物,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3]。另一方面,淀粉經深加工后生成的變性淀粉品種多達數百種,應用領域更多地超過30個,世界需求量供不應求。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每年需要進口300萬t木薯干(相當于種植26.67萬~40.00萬hm2,產鮮木薯900萬t),廣西是我國種植木薯最大的省份,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占全國的70%以上。據有關專家預測,廣西潛在木薯發展面積在100萬hm2以上。可見,木薯產業發展的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3.1.3 貴港市具備發展木薯產業的有利條件。一是貴港市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木薯屬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貴港市位于廣西東南部,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區,年均氣溫25 ℃,年均降雨量1 140 mm,年均光照1 700 h,無霜期355 d,非常適宜木薯的生長。二是木薯種植還有較大的發展潛力。當地的木薯種植已有一定的基礎。木薯是貴港市傳統的經濟作物,農民已掌握和積累比較豐富的種植技術和經驗,思想上容易接受,有利于木薯種植的推廣發展。木薯是一種邊緣作物,可以通過新開墾一些低坡度的荒山地擴大種植面積;木薯可以和花生、豆類、西瓜、甜瓜等矮桿作物實行間套種,達到雙豐收。三是木薯加工龍頭企業已具規模。目前,貴港市已有規模以上木薯加工企業2家:廣西金源生物化工責任有限公司,固定資產投資達5億元,2005年6月投產以來,目前年加工鮮木薯60萬t;廣西金茂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固定資產投資達2.5億元,2008年5月投產以來,目前年加工鮮木薯30萬t,是木薯生產的強有力保證。四是便利的交通條件。貴港市地處廣西東南部,位于南寧、柳州、北海、梧州4個市的幾何中心,擁有中國西部地區最大的內河港口(貴港港),黎湛鐵路、南廣高速鐵路、南梧高速公路、324和209國道以及西江貫穿全境,是華南地區水陸聯運的交通樞杻,大西南地區出海最便捷的通道之一,2 000 t船舶可直通粵、港、澳。隨著北部灣經濟開發區項目和廣西西江億噸黃金水道項目的實施,貴港市將成為連接中國東西部經濟區域的橋梁。

存入我的閱覽室

3.2 政府加強宏觀指導和管理是貴港市木薯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

3.2.1 做好科學規劃,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統籌全市經濟發展全局,制訂貴港市木薯產業戰略性發展規劃,全面指導全市木薯產業的健康發展。在木薯種植發展布局方面:根據貴港市木薯生產現狀及資源分布情況,把桂平市、平南縣作為主產區,政府通過引導、扶持和政策傾斜等措施,把桂平市和平南縣打造成貴港市木薯生產基地,把港南區、覃塘區港北區作為次產區;在加工企業布局方面:以桂平市、平南縣金源酒精實業有限公司和金茂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為龍頭,以生產灑精、生物質原料、清潔能源等生物能源,創建具有國際知名度的生物能源生產基地,滿足環保能源和巨大市場需求;港南區、覃塘區、港北區以貴港西江淀粉為龍頭,通過政府扶持、企業集團合作、股分改造等方式進行企業的規模擴大和生產技術創新,或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一家現代化規模淀粉加工企業,目標定位向淀粉、變性淀粉、淀粉糖等深加工產品發展。

3.2.2 建立木薯良種良法種植技術推廣示范基地。一是從木薯品種上不斷引進和培育能適應貴港市種植條件、高產、高粉、抗蟲抗病特性的早、中、晚熟木薯新品種;二是推廣木薯規范化種植,實行間作套種花生、豆類、西瓜、甜瓜等矮桿作物,既促進木薯生長,又達到一地多收的效果,增加薯農收入[4]。通過木薯良種良法的科學栽培,提高基地種植效益,利用示范樣板,帶動面上群眾種植優質、高效木薯品種,擴大種植面積,逐步建立和發展以木薯加工企業為龍頭的“公司+基地+農戶”產業化生產模式。

3.2.3 切實協調好企業和薯農之間的關系。一是協調木薯加工企業為木薯種植戶提供便利服務,在木薯主產區完善好薯區的種植、交通等基礎設施,方便木薯生產;二是協調企業對木薯種植大戶提供資金上的扶持,支持薯農實行規模化種植[5-6];三是協調企業做好木薯收購和木薯款的兌現工作,防止在收購木薯上出現故意坑農現象,以免挫傷農民種植木薯的積極性。

3.2.4 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適時引導農民做好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合理流轉,推進木薯連片種植,規模化經營。

4 參考文獻

[1] 宋吉軒,丁海兵,黃團,等.貴州省木薯產業概況及前景展望[J].廣東農業科學,2011,38(24):155-156.

[2] 戴聲佩,劉恩平.湖南省木薯產業發展研究[J].熱帶農業科學,2011,31(12):71-74.

[3] 何禮新,黃周勇,陳金洪.廣西隆安縣木薯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廣西農學報,2011,26(5):89-91.

[4] 梁露鋒,玉瓊廣,劉潔.木薯產業發展動態及前景展望[J].淀粉與淀粉糖,2011(4):6-9.

[5] 伍薇,柯佑鵬.中國木薯產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展望[J].中國熱帶農業,2011(3):6-9.

[6] 黃周勇,何禮新,鄧平宋,等.隆安縣木薯產業現狀及發展措施[J].中國園藝文摘,2011,27(3):36-37,71.

3.2 政府加強宏觀指導和管理是貴港市木薯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

3.2.1 做好科學規劃,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統籌全市經濟發展全局,制訂貴港市木薯產業戰略性發展規劃,全面指導全市木薯產業的健康發展。在木薯種植發展布局方面:根據貴港市木薯生產現狀及資源分布情況,把桂平市、平南縣作為主產區,政府通過引導、扶持和政策傾斜等措施,把桂平市和平南縣打造成貴港市木薯生產基地,把港南區、覃塘區港北區作為次產區;在加工企業布局方面:以桂平市、平南縣金源酒精實業有限公司和金茂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為龍頭,以生產灑精、生物質原料、清潔能源等生物能源,創建具有國際知名度的生物能源生產基地,滿足環保能源和巨大市場需求;港南區、覃塘區、港北區以貴港西江淀粉為龍頭,通過政府扶持、企業集團合作、股分改造等方式進行企業的規模擴大和生產技術創新,或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一家現代化規模淀粉加工企業,目標定位向淀粉、變性淀粉、淀粉糖等深加工產品發展。

3.2.2 建立木薯良種良法種植技術推廣示范基地。一是從木薯品種上不斷引進和培育能適應貴港市種植條件、高產、高粉、抗蟲抗病特性的早、中、晚熟木薯新品種;二是推廣木薯規范化種植,實行間作套種花生、豆類、西瓜、甜瓜等矮桿作物,既促進木薯生長,又達到一地多收的效果,增加薯農收入[4]。通過木薯良種良法的科學栽培,提高基地種植效益,利用示范樣板,帶動面上群眾種植優質、高效木薯品種,擴大種植面積,逐步建立和發展以木薯加工企業為龍頭的“公司+基地+農戶”產業化生產模式。

3.2.3 切實協調好企業和薯農之間的關系。一是協調木薯加工企業為木薯種植戶提供便利服務,在木薯主產區完善好薯區的種植、交通等基礎設施,方便木薯生產;二是協調企業對木薯種植大戶提供資金上的扶持,支持薯農實行規模化種植[5-6];三是協調企業做好木薯收購和木薯款的兌現工作,防止在收購木薯上出現故意坑農現象,以免挫傷農民種植木薯的積極性。

3.2.4 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適時引導農民做好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合理流轉,推進木薯連片種植,規模化經營。

4 參考文獻

[1] 宋吉軒,丁海兵,黃團,等.貴州省木薯產業概況及前景展望[J].廣東農業科學,2011,38(24):155-156.

[2] 戴聲佩,劉恩平.湖南省木薯產業發展研究[J].熱帶農業科學,2011,31(12):71-74.

[3] 何禮新,黃周勇,陳金洪.廣西隆安縣木薯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廣西農學報,2011,26(5):89-91.

[4] 梁露鋒,玉瓊廣,劉潔.木薯產業發展動態及前景展望[J].淀粉與淀粉糖,2011(4):6-9.

[5] 伍薇,柯佑鵬.中國木薯產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展望[J].中國熱帶農業,2011(3):6-9.

[6] 黃周勇,何禮新,鄧平宋,等.隆安縣木薯產業現狀及發展措施[J].中國園藝文摘,2011,27(3):36-37,71.

存入我的閱覽室

3.2 政府加強宏觀指導和管理是貴港市木薯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

3.2.1 做好科學規劃,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統籌全市經濟發展全局,制訂貴港市木薯產業戰略性發展規劃,全面指導全市木薯產業的健康發展。在木薯種植發展布局方面:根據貴港市木薯生產現狀及資源分布情況,把桂平市、平南縣作為主產區,政府通過引導、扶持和政策傾斜等措施,把桂平市和平南縣打造成貴港市木薯生產基地,把港南區、覃塘區港北區作為次產區;在加工企業布局方面:以桂平市、平南縣金源酒精實業有限公司和金茂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為龍頭,以生產灑精、生物質原料、清潔能源等生物能源,創建具有國際知名度的生物能源生產基地,滿足環保能源和巨大市場需求;港南區、覃塘區、港北區以貴港西江淀粉為龍頭,通過政府扶持、企業集團合作、股分改造等方式進行企業的規模擴大和生產技術創新,或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一家現代化規模淀粉加工企業,目標定位向淀粉、變性淀粉、淀粉糖等深加工產品發展。

3.2.2 建立木薯良種良法種植技術推廣示范基地。一是從木薯品種上不斷引進和培育能適應貴港市種植條件、高產、高粉、抗蟲抗病特性的早、中、晚熟木薯新品種;二是推廣木薯規范化種植,實行間作套種花生、豆類、西瓜、甜瓜等矮桿作物,既促進木薯生長,又達到一地多收的效果,增加薯農收入[4]。通過木薯良種良法的科學栽培,提高基地種植效益,利用示范樣板,帶動面上群眾種植優質、高效木薯品種,擴大種植面積,逐步建立和發展以木薯加工企業為龍頭的“公司+基地+農戶”產業化生產模式。

3.2.3 切實協調好企業和薯農之間的關系。一是協調木薯加工企業為木薯種植戶提供便利服務,在木薯主產區完善好薯區的種植、交通等基礎設施,方便木薯生產;二是協調企業對木薯種植大戶提供資金上的扶持,支持薯農實行規模化種植[5-6];三是協調企業做好木薯收購和木薯款的兌現工作,防止在收購木薯上出現故意坑農現象,以免挫傷農民種植木薯的積極性。

3.2.4 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適時引導農民做好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合理流轉,推進木薯連片種植,規模化經營。

4 參考文獻

[1] 宋吉軒,丁海兵,黃團,等.貴州省木薯產業概況及前景展望[J].廣東農業科學,2011,38(24):155-156.

[2] 戴聲佩,劉恩平.湖南省木薯產業發展研究[J].熱帶農業科學,2011,31(12):71-74.

[3] 何禮新,黃周勇,陳金洪.廣西隆安縣木薯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廣西農學報,2011,26(5):89-91.

[4] 梁露鋒,玉瓊廣,劉潔.木薯產業發展動態及前景展望[J].淀粉與淀粉糖,2011(4):6-9.

[5] 伍薇,柯佑鵬.中國木薯產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展望[J].中國熱帶農業,2011(3):6-9.

[6] 黃周勇,何禮新,鄧平宋,等.隆安縣木薯產業現狀及發展措施[J].中國園藝文摘,2011,27(3):36-37,71. 源和巨大市場需求;港南區、覃塘區、港北區以貴港西江淀粉為龍頭,通過政府扶持、企業集團合作、股分改造等方式進行企業的規模擴大和生產技術創新,或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一家現代化規模淀粉加工企業,目標定位向淀粉、變性淀粉、淀粉糖等深加工產品發展。

3.2.2 建立木薯良種良法種植技術推廣示范基地。一是從木薯品種上不斷引進和培育能適應貴港市種植條件、高產、高粉、抗蟲抗病特性的早、中、晚熟木薯新品種;二是推廣木薯規范化種植,實行間作套種花生、豆類、西瓜、甜瓜等矮桿作物,既促進木薯生長,又達到一地多收的效果,增加薯農收入[4]。通過木薯良種良法的科學栽培,提高基地種植效益,利用示范樣板,帶動面上群眾種植優質、高效木薯品種,擴大種植面積,逐步建立和發展以木薯加工企業為龍頭的“公司+基地+農戶”產業化生產模式。

3.2.3 切實協調好企業和薯農之間的關系。一是協調木薯加工企業為木薯種植戶提供便利服務,在木薯主產區完善好薯區的種植、交通等基礎設施,方便木薯生產;二是協調企業對木薯種植大戶提供資金上的扶持,支持薯農實行規模化種植[5-6];三是協調企業做好木薯收購和木薯款的兌現工作,防止在收購木薯上出現故意坑農現象,以免挫傷農民種植木薯的積極性。

3.2.4 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適時引導農民做好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合理流轉,推進木薯連片種植,規模化經營。

4 參考文獻

[1] 宋吉軒,丁海兵,黃團,等.貴州省木薯產業概況及前景展望[J].廣東農業科學,2011,38(24):155-156.

[2] 戴聲佩,劉恩平.湖南省木薯產業發展研究[J].熱帶農業科學,2011,31(12):71-74.

[3] 何禮新,黃周勇,陳金洪.廣西隆安縣木薯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廣西農學報,2011,26(5):89-91.

[4] 梁露鋒,玉瓊廣,劉潔.木薯產業發展動態及前景展望[J].淀粉與淀粉糖,2011(4):6-9.

[5] 伍薇,柯佑鵬.中國木薯產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展望[J].中國熱帶農業,2011(3):6-9.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邯郸市| 泌阳县| 准格尔旗| 鄂温| 桓仁| 蕲春县| 洛扎县| 丹东市| 益阳市| 库尔勒市| 南康市| 海晏县| 临泉县| 儋州市| 白银市| 砀山县| 河源市| 绥德县| 青田县| 建始县| 定结县| 绥江县| 桓仁| 岚皋县| 二手房| 孟津县| 华安县| 庆云县| 商洛市| 正镶白旗| 綦江县| 宁都县| 桂平市| 抚宁县| 聂拉木县| 化隆| 台南县| 西青区| 英吉沙县| 涞水县| 舟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