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城市控制性規劃

城市控制性規劃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城市控制性規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城市控制性規劃

城市控制性規劃范文第1篇

【摘要】: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與城市設計在我國現行規劃實踐中,都存在著天然的不足與缺憾,在今天的“法制”和“以人文本”兩個理念下,二者間的融合已成必然趨勢。本文通過對既往控規的研究,借助城市設計的思考方法對控規中定性、定量等實質性問題進行分析,試圖從更深的層面詮釋這種融合。

Abstract: There is natural deficiency and regret on urban control detailed planning and urban design in China's present planning practice. Nowadays, the concept of the fusion of legal system and everything based on people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This article tries to define this fusion with the aid of going through the previous study of control detailed planning , with the aid of analyzing the method of urban design on control detailed planning referring to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issues

Key words: Control detailed planning ; Urban design; Fusion;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與城市設計的融合趨向

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以下簡稱“控規”)作為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城市研究、經營的產物,從土地劃分、土地開發控制、建筑管理等角度來研究制定。

毋庸置疑,控規為我國城市規劃與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它既避免了傳統詳細規劃中建筑布局的僵硬,為基地的使用者預留了一定的靈活性,又避免了過大的隨意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開發的秩序。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城市擴張急劇加速,時代又為它提出了新的要求?;厥滓潦?,控規所借鑒的藍本—美國區劃法產生的目的:旨在通過立法手段解決土地私有制條件下,開發商追求最高利潤與公眾利益之間的矛盾。這本身就與今天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今天的開發商,已不僅僅追求地價比的最大化,往往還強調其建筑自我個性的最優化。如長安街上一棟棟神采奕奕的建筑,早已將北京的深邃壓縮到那百十公頃的 T形廣場上。也就是說由于控規內在的法定因素,使其盡管包含了用地二維平面所涉及到的性質、布局、范圍、道路,及容積率、高度等三維方面的內容,但更多的是基于具象的物質形態,而非“人”的因素。最終結果:一是硬性指標的確定顯得空洞、無力;二是缺乏彈性,可操作性。[1]

而另一方面,城市設計已深受學者推崇。從其概念的衍生、發展,到今天被廣泛的認可,從追求三維形體塑造的本原,到以人為本觀念的升華,盡管依然存在著多種的理解與界定,但儼然已成為一條金言玉律,它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啟迪、完善著每一位規劃、建筑設計者的理念與構思。[2]

由于是從整體層面進行的考慮,城市設計的重點是設計城市,更注重的是建筑塑造的一個空間,而非建筑本身。另外城市設計已從傳統形體“美”的塑造擴展至精神、文化、活動等無形層面的內容,從感性的角度思考城市的發展。然而從法律、法規的角度,它依然獨立于我國現行法定城市規劃體系之外,也就是說它本身并不具備法律地位與效力;另一方面,由于其太多的指導性原則,(盡管有很大的靈活度)使得城市規劃管理者無從下手,最終往往成為另一種形式的“圖上畫畫、墻上掛掛”。

正是由于兩者之間的互補性,使兩者的融合成為必然趨勢。規劃界已進行了大量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以下兩面:一是指導性要求的提出,主要指針對控規不足之處,通過對形體、顏色、材質等多方面的要求,進行了適當的補充,文字多表現為“宜”“可”“適于”。二是重要的地段必須作空間體塊模擬,進行多方案比較,完善方案指標體系。使最終成果深度既要達到能夠反映相應理念,又可以進行指標抽象驗證的程度;同時起到對城市規劃管理者以解釋的作用。

對此,我們認為:這些指導性要求及最終的空間模擬只有建立在前面一系列具有法定意義的控制指標之上,才是有源之水,有根之木。我們必須尋求限制得過死與無限制的平衡點,要樹立動態的觀念,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不斷完善意向設計。尤其在具有相當文化積淀的、或者是獨特自然風光的城市、地段,我們必從多方面進行要求與限制,不僅僅表現在建筑的色彩上,甚至夜景照明的處理上也要作相應的規定。而在有的城市新區規劃中,可能就放得比較開,給建筑設計者更大的自由空間。不同地塊因不同位置,應在限制上有所取舍,否則很可能導致全盤的否定。

二、對融合方式、方法的探討

1、定性

定性,在我國的各種規劃編制中,都是重要的一節,控規,尤為如此。依據清晰的實地現狀、周邊關系、一系列的經濟指標及相關的布局原則,細化總體規劃已成了慣式。但這僅僅是個基礎,城市是建筑與空間共同組成的,它們之間是相輔相成的,誕生在一定性質下的建筑,本身就已決定了周邊空間的氛圍。在用地定位的伊始,就要從城市設計的角度進行景觀美學的、人文的、精神的思考。對基地的建設追求什么效果,進行什么樣的空間塑造,將來用地內建筑組織方式是否作出具體要求,都要有所表達。而這種空間構思的來源在既有慣式的基礎上,則還應從以下三個角度進一步完善:

(1)人文地理: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1)隱形的城市文化;2)直觀的人文遺跡,例如歷史文物古跡作為城市歷史景觀重要的聯系區與轉折區,為順應旅游業的發展,相應的用地性質需要在允許的保護范圍內進行調整。

(2)基地條件:它是規劃理念產生的一個基本前提,自然的山水,平緩的地勢,現狀存在的路網,都是我們思考、權衡,進行取舍的重要因素。它既是建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又是創造獨特地域特色之根本。

(3)活動組織:城市生活的加快,觀賞、娛樂等活動已不僅僅發生在目的地,沿途的場景都可以是精彩的片斷。人們需要秩序與變化在視覺、活動、感受上演奏的交響曲。

2、定量

主要包括控規的地塊劃分與環境容量數值大小取舍所構成的指標體系,國家《城市規劃編制辦法》中規定控規指標應由兩類組成:規定性指標和指導性指標,其中前者必須遵照執行。它主要包含用地性質、建筑密度、建筑控制高度、容積率、綠地率、日照間距控制、建筑退讓紅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車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設施。

這些方法都為我們提供了相對科學的準則,使得我們規劃設計有了標準,但是它是不夠深入的,只有在與每一地塊的結合,與每一塊地所追求的目標結合,才是有生命力的。這一結合同樣來自于城市設計。

(1)文化肌理:文化肌理是控規這一層面最重要的一個因素,一個城市深厚的文化,是在每一寸土地,每一個場景上顯現的,但是如果不經過這一層面的斟酌,那它們就是片段的,紊亂的。

(2)空間處理:這是一個比較彈性的一個概念,首先在大的地塊定性上,所確定的廣場用地,綠化用地等以開敞用地的形式在空間上軟化、豐富著各種不同的諸如居住、公建等用地。而每一塊用地內部,也在根據所出不同位置,有著自己的“空”與“實”,從而進一步決定地塊的建筑密度與容積率。城市設計介入控規,闡述了采用何種形式組織建筑群,圍合出怎樣的空間效果,為下一輪的修建性詳規和建筑設計做出了具有法定約束力的指導。這種起承轉合的作用,關鍵有效的指導了城市建設的有序發展、城市空間的合理構建。;

(3)人體尺度,城市空間在達到功能合理的同時,還要給人以舒適的使用感受。控規中對土地使用強度、建筑體量做出了量化的數據指標控制,而城市設計引導對建筑體量、色彩、形式、空間組合提出了指導性控制要求,二者在二維與三維的角度互相校核互相補充,使具有法律效應的數據更加準確、合理。

三、結語

社會的快速發展使得人們需要的已不再是冷冰冰的城市沙漠,同樣也不需要各自為營的城市建筑,而渴望更多的是激情與秩序高度和諧的城市家園。這一切都使得的控規與城市設計的結合越來越明顯,越來越重要。但是我們的結合不應停留在口號的呼喊上,利用上,應不斷的進行具體措施的探索,從更廣的角度進行拓寬,從而完成實質意義上的融合。

參考文獻:

[2] 相秉軍 .控規的尷尬 [J].規劃師, 1999,(2):112-113.

城市控制性規劃范文第2篇

關鍵詞:城市規劃;城市設計;控制性詳細規劃

中圖分類號: TU98文獻標識碼: A

前言

城市規劃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產物,在經濟的飛速發展中,正在以積極的姿態活躍在城市擴張的道路上,引發了人們的強烈關注。在日新月異的今天,傳統的城市規劃已經逐漸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如何在發展的浪潮中制定合理的城市規劃方案,已經成為城市發展道路上不可忽視的話題。因此,我們必須深入的分析城市規劃存在的問題,并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案,使得城市規劃符合時代的要求。

一、我國城市發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由于經濟的發展和生產力的提高,城市化進程越來越突出,城市擴張也在不斷加劇。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里,城市的發展尤為突出,但是由于城市建設的極度擴張,也留下了一系列的問題。在城市規劃方面,也逐漸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城市規劃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城市建設在質量上粗制濫造,影響頗深。在城市規劃方面,我們對存在的問題進入淺顯的探討,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

1、城市規劃存在隨意性

城市規劃在城市建設中是保證工作順利完成的基礎,在城市建設中起到了良好的計劃指導作用。城市規劃的涉及面之廣,已經囊括了城市建設的各個方面。不過,在城市化進程的迅速加劇中,城市規劃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存在很大的隨意性。由于建筑行業追求效益最大化,以及城市規劃管理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在利益的驅動下對城市規劃不斷的任意更改,并沒有在實際的運作中制定合理的城市規劃和嚴格按照城市規劃的合理要求進行操作,表現出了在城市規劃方面存在的隨意性,這就為城市規劃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難度。

2、對名勝古跡的保護意識欠缺

在城市規劃中,人們往往會忽略一些至關重要的問題,例如在文化遺產、名勝古跡等方面,沒有合理的規劃,使得城市建設的過程中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文化遺產和名勝古跡是一個城市興起和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產物,同時也在影響著城市的發展,對風景名勝及文化遺產的保護,在城市建設中極為重要。然而由于在城市規劃的引導和城市規劃設計人員的素質方面都存在著諸多問題,并沒有形成良好的保護意識,在風景名勝的保護上并沒有制定完全合理的計劃,使得許多風景名勝受到了嚴重的破壞。

3、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生態環境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人們在與自然和諧發展中的重要方面。在城市建設中,由于城市規劃的不合理,或者城市規劃實施的滯后性和不便性,對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污染和浪費也極其嚴重。因此,在城市建設中如何保護生態環境,為人們生活提供良好的環境保障,在城市規劃的制定上越來越重要。

4、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

在城市建設中,效益永遠是持久的話題。在制定城市規劃時,相關研究管理人員由于利益的驅動與一些不法開發商沆瀣一氣,嚴重影響了城市規劃的質量和職能。在城市規劃的實施上,施工單位也并沒有貫徹城市規劃合理要求,在施工建設中盲目只求利益最大化,嚴重影響了城市建設的質量,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

5、城市規劃不具有前瞻性

在城市建設中城市規劃具有指導和牽引作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如何制定一個合理的城市規劃方案,是提升城市建設質量的保障。然而,現在的城市規劃在前瞻性上,存在著很多的問題?,F在的城市建設中公共交通和下水道的疏通排水方面存在著極大的問題,交通擁擠、車道狹窄的問題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使得人們行車過程中遇到了極大的阻礙。在下水道的排水方面,并沒有建立完善的疏通通道,是許多城市的排水系統存在詬病,尤其是在近兩年連降暴雨的情況下尤為突出,在暴雨之后,許多城市成為“水上城市”。這就是城市規劃在前瞻性上,沒有為將來的發展預留一定的發展空間。

6、城市規劃生搬硬套

在城市規劃的制定和應用上,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許多城市在制定城市規劃時直接完全套用一些主流城市的規劃方案,沒有聯系自己城市發展的實際需要,在城市建設上沒有發揮城市規劃的作用。在城市建設的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極為突出,施工單位沒有聯系實際,完全套用一個模式,使得城市建設過程誘發了一列的施工問題,城市規劃的生搬硬套在城市的發展中嚴重影響了其進程。

二、控制性詳細規劃與城市設計的統一

在城市化進程迅速加快的情況下,城市規劃成為人們廣泛關注的問題。如何制定更好的城市規劃方案,顯得尤為突出。在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城市設計的有效統一問題上,成為城市規劃的一個重要方向。

1、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發展的意義

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在城市規劃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于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問題上,人們普遍沒有特別清晰的概念。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產生,源于經濟類型的轉變發展,是運用規定的區劃方法,對所研究對象進行合理的區域劃分,主要是針對土地的開發以及城市建筑等標標注物進行劃分,制定合理的研究計劃。

歷史證明,控制性詳細規劃在城市化進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極大的促進了建筑行業的發展。在傳統的詳細規劃中,制定計劃時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對計劃的實施帶來了許多不利影響。控制性詳細規劃相對于傳統的規劃來說,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靈活性,也為計劃的事實提供了更堅實的保障。

2、城市設計發展的意義

城市設計是以城市的整體發展為切入點,側重的并不是建筑本身,而是針對整個城市的設計,這樣的一個宏觀環境為設計人員提供了更好的想象空間,激發了設計人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城市設計致力于改造人們的空間環境,為人們營造更好的自然和人文環境,在城市建設中存在重要的作用?,F在社會的城市設計已經逐漸擺脫了傳統的城市設計桎梏,不再簡單的追求外觀上的設計,而是只求設計層面涉及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在城市的建設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城市設計是獨立與城市規劃之外的,與城市規劃有著明顯的區別,但城市設計的發展對城市規劃的制定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3、控制性詳細規劃與城市設計的融合

控制性詳細規劃與城市設計在城市的建設中相互獨立,卻也在逐漸的走向融合,合理的統一城市設計與控制性詳細規劃,已經成為城市發展的不可阻擋的趨勢,實現控制性詳細規劃與城市設計的有效統一,對城市的總體規劃具有重大的意義。

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城市設計的有機統一,為城市的總體規劃提供了更為堅實的實施基礎,使得城市規劃在方案制定與有效實施上有了更明確的方向,可以極大的推動城市建設的發展,在城市建設中發揮著重大的作用。由此可見,實現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城市設計的有機統一在今天看來,已經勢在必行。

結束語

在經濟騰飛的今天,城市規劃在城市建設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關系到城市的和諧健康發展。由于城市規劃的不完善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必須得到有效的解決,而這些問題的解決,離不開控制性詳細規劃與城市設計的有機統一。控制性詳細規劃與城市設計的有機統一在城市的建設中對城市的總體規劃的影響越來越顯著,但是在如何實現兩者統一的問題上,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需要我們更多的廣泛和思考。

參考文獻:

[1]鄭正. 關于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內容、方法和控制指標的思考[J]. 城市規劃匯刊2005

城市控制性規劃范文第3篇

關鍵詞:控制性詳細規劃、城市空間形態控制、二元控制體系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眾所周知,在我國,控制性詳細規劃是具有法定效力的,是城市規劃調控城市土地開發和各項建設活動的直接依據。現階段控制性詳細規劃控制的核心是土地開發方式。能夠為土地資源的開發管理提供依據,但在對城市空間形態進行有效控制方面還顯得薄弱。

二、控制性詳細規劃概述

1.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控制體系與控制要素

控制性詳細規劃控制體系基本構成包括以下6個方面:土地使用、環境容量、建筑建造、城市設計引導、配套設施和行為活動,不是每一個地塊都必須將其全部表現。

(1)土地使用控制即是對建設用地上的建設內容、位置、面積和邊界范圍等方面做出規定。其具體控制內容包括用地使用性質、用地使用相容性和用地邊界、用地面積等。

(2)環境容量控制即是為了保證良好的城市環境質量,對建設用地能夠容納的建設量和人口聚集量作出合理規定。其控制指標主要包括:容積率、建筑密度和綠地率三項,相應延伸的指標還有空地率、人口密度和人口容量等。城市環境容量主要分為城市自然環境容量和城市人工環境容量兩方面。

(3)建筑建造控制是為了滿足生產、生活的良好環境條件,對建設用地上的建筑物布置和建筑物之間的群體關系做出必要的技術規定。其主要控制內容有建筑高度、建筑間距、建筑后退、沿路建筑高度、相鄰地段的建筑規定等。應該注意,控制性詳細規劃對于建筑建造的控制,并非是針對個別建筑的具體控制,即不是針對具體某一建筑規定它有多高、與其他建筑問距多少等,而是對地塊內建筑建造活動的一般性規定。

(4)城市設計引導控制主要是確定規劃區域的空間結構骨架、各地塊的用地功能風貌、道路綠化系統、空間序列關系,形成城市設計總體概念與結構。同時,將空間形態、建筑風貌、的要求以指標的形式確定。

(5)配套設施是生產生活正常進行的保證,配套設施控制即是對公共服務設施和市政設施提出定量配置要求。

(6)行為活動控制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指交通活動控制,即對路網結構的深化、對道路交通設施和停車場的控制;定道路紅線、橫截面、道路主要控制點的坐標、標高、交叉口形式;對交通方式、出入口設置進行規定;對社會停車場進行定位、定量、定界控制;對配建停車場進行定量、定點控制。另一方面指環境保護規定,包括大氣環境保護、水環境保護、噪音保護、固體廢棄物控制等內容。

2.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特征

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主要特征是控制引導性。控制性詳細規劃既可以隨時適應社會經濟和環境的變化,也可以滿足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對規劃提出的新要求。

控制引導性主要表現在對城市建設項目具體的定性、定量、定位、定界的控制和引導。這既是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的核心,也是控制性詳細規劃不同于其他規劃編制層次的首要特征。控制性詳細規劃通過技術指標來規定土地的使用性質和使用強度,其以土地使用控制為主要內容,以綜合環境質量控制為要點,從以下6個方面進行控制:

(1)土地使用性質細分及其兼容范圍控制;

(2)土地使用強度控制;

(3)主要公共設施與配套設施控制;

(4)道路及其設施與內外交通關系;

(5)城市特色與環境景觀控制;

(6)工程管線控制。

控制性詳細規劃通過對土地使用性質的控制來規定“土地允許建什么,不允許建什么,應該建什么,不應該建什么”;通過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積率、綠地率等控制指標來控制土地的使用強度,控制土地建設的意向框架,從而達到引導土地開發的目的。

3.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作用

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作用包括以下三個方面:控制、協調和引導。

(1)控制:合理保護公共利益與生態價值??刂菩栽敿氁巹澋牧硪粋€重要作用在于通過明確公共用地的種類、規模以及布局,嚴格保護城市公共設施和生態設施,并通過其提供的公共服務來保障城市整體土地開發,提高土地開發的經濟效益、公共利益和生態效益。

(2)協調:合理安排用地功能與建設時序。通過合理確定城市用地功能和建設開發時序,控制性詳細規劃促成了相鄰地塊二維平面的協調和時間維度的有序,從而避免周邊地塊功能沖突和開發建設的沖突,更好的體現城市土地的整體價值。

(3)引導:合理促進城市開發與城市經營??刂菩栽敿氁巹澚硪粋€重要的作用在于確定土地的開發強度,最終形成平面+高度+時序的四維控制體系。通過確定地面以上總建筑面積、容積率、建筑密度、綠地率、建筑限高、人口密度(其中地塊用地性質、兼容性、地面以上總建筑面積、綠地率與公共綠地面積等作為法定條文規定下來)等空間指標,控制性詳細規劃明確了各地塊的開發權和開發強度,引導市場與公眾進行符合規劃要求的開發與經營;同時,由于市場機制下開發需求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規劃賦予規劃行政主管部門適度的行政裁量權,通過積極的規劃引導,合理平衡土地價值與開發需求,為開發與經營保留適當彈性,并保證相關開發與經營合乎公眾利益。

三、控制性詳細規劃中對城市空間形態控制方面的不足

在城市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面對不斷發生的城市建設項目,現行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卻時常面臨失效的狀況。對規劃隨意調整修改或棄之不用的情形非常普遍,實施層面的規劃缺少實效作用,給城市規劃管理帶來了較大難度,控規控制不力,控制指標面對市場的沖擊顯得脆弱不堪,指標的突破成為開發商與政府討價還價的陣地,上述種種因素使得現階段控規編制成果無法真正適應管理與實施的需要。

1. 控制指標體系不能有效地控制城市空間形態

現行的控制性詳細規劃主要控制地塊的容積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綠地率等指標。而且,除綠地率外一般只規定上限,只要開發項目設計指標不高于控制的數值,就是符合控制要求的。這種情況導致了控制指標體系組合與城市空間形態不是一對一,而是多對一、一對多的對應關系。同一個控制指標組合往往可以對應多種城市空間形態,控制性詳細規劃對于空間形態控制變成了紙上談兵。如,同一地塊的容積率相同,但是在建筑密度不同的情況下,會形成完全不同的空間形態。在這種情況下,如不對控制指標體系進行改進,很難實現作為面向市場的規劃手段,彌補總體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間缺失的問題。

2.開發控制中缺乏對城市文化特性的引導

在城市的開發控制中要特別關注城市文化特性的引導,現階段控制性詳細規劃在這方面還存在不足之處。受周邊環境和歷史文化積淀的影響,不同城市有著其獨特的個性。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之間由原先經濟實力、資源條件的競爭,轉向城市特色與文化魅力的競爭。提煉和張揚城市文化特色,增強城市的文化競爭力,已成為城市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

3.只注重實體建筑開發建設,忽視空間環境質量

控制性詳細規劃中多數指標針對的是城市建設總量的開發控制,而對于空間環境質量控制,僅綠地率一項。決定城市空間質量好壞的因素,除了建筑形體之外,空間界面和這些界面組成的環境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好的設計能夠營造尺度宜人的空間環境,并一定程度減弱城市過度開發帶來的負面影響。空間環境與建筑實體是骨與肉的關系,只有兩方面相互配合,才能塑造出充滿活力的城市空間形態。如,對于同一地塊、同樣的建筑,由于建筑周邊的限定環境不同,會產生迥異的空間效果。

四、城市空間形態控制的方法――城市空間形態的二元控制體系

針對不同設計要素在控制上要注重層次性。應當明確哪些要素是一定要控制住的,那些要素是建議性控制的。強制性控制要素是城市空間設計、建筑設計和景觀設計的最基本的和強制性的條件,由于其直接影響到城市的面貌,必須嚴格遵守;建議性控制要素是對必要條件的補充,它們不是硬性規定,可以根據需要針對投資者提出的申請,作出相應的調整。管理過程中做到有收有放,有緊有松。開發過程中既能保持良好的空間尺度關系,又能避免城市空間形態過于單一,使其具有多樣性。以某地塊為例,首先按照控制性詳細規劃的要求對所有地塊的用地性質、容積率、建筑密度等進行控制,完成第一層次規劃控制。其主要目的是控制各地塊的用地性質、開發強度并為將來土地具體開發提供基本的設計要求和依據。之后,通過對建筑立面貼線、建筑高度、草地、硬質鋪地等空間要素的控制,整個地區的基本空間骨架得以確立。同時在控制時注意保留一定的設計靈活性,對于背對城市公共廣場的空間要素給予建議性的導引,給建筑師進一步發揮的空間。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進行控制之前首先要明確需要控制的要素。城市空間形態的控制要素覆蓋面很廣,而且不同城市、不同地段,不同的開發形式所需要控制的要素也不盡相同,因此首先必須明確需要控制的設計要素。在此將需要控制的要素分為兩類,第一類主要為已經被納入控制性詳細規劃體系中的空間限定要素,如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積率、建筑界面、綠地率等;第二類為尚未被納入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體系,但對塑造城市空間形態起關鍵作用的要素。

五、結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控制性詳細規劃在城市空間形態控制上的問題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為此我們要加強城市設計與控制性詳細規劃相結合,以增強對城市公共空間的控制,不斷改善城市環境,為城市居民創造一個高品質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趙蔚:《城市公共空間的分層規劃控制》,《現代城市研究》,2001年05期

城市控制性規劃范文第4篇

關鍵詞: 城市規劃控規基本功能控制指標

中圖分類號: TU984文獻標識碼:A

良好的城市規劃是當前和今后城市文化發展的必然條件,是高城市素質,城市文明的重要因素。但是,城市設計導則作為城市設計理論中最有價值的一部分,尚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對其作用與價值還缺乏深入的研究。因此,了解城市設計導則的本質與作用,并在編制與表達上適應城市規劃管理的需要,是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的課題。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分析研究對城市規劃有重大的意義,不僅能提高城市規劃實施質量。而且揭示和剖析控制性詳細規劃自身的運作過程和實施結果,不斷地推進控制性詳細規劃自身的調整和完善,從而鞏固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社會地位,促使城市規劃充分有效地發揮作用。

1 城市規劃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缺乏法制保障,導致規劃缺位。當前缺乏完善的城市規劃法規體系,規劃行政處罰與違法行為不對稱,缺乏對違法建設直接當事人的處罰,另外地方性法規不完善造成規劃權威性受損,同時規劃行政處罰權分割影響城市規劃管理工作的開展,行政程序立法不完善影響城市規劃管理的規范化。

1.2政府行政管理體制影響規劃審批權。目前,在我國大多數城市規劃受政府和規劃部門雙重領導。負責城市規劃管理各個部門在不同層次不可避免地存在既得利益沖突,由此所制定的政策,就難免會影響政策的貫徹和執行。

1.3城市規劃管理缺少約束。在我國的很多城市規劃決策往往還停留在領導者才是“決策者”,規劃決策權集中領導和少數幾個規劃專家手上,是少數人的決策。與此同時地方政府和規劃管理部門自由裁量權過大,對行政審批缺少約束和監督機制。

1.4在目前的城市建設中還存在眾多的問題,比如建設密度過大.公共設施不足.綠地面積不夠等,這些問題阻礙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和城市建設質量的繼續提高。

2控制性詳細規劃在城市規劃中的作用

2.1控制作用。合理保護公共利益與生態價值。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另一個重要作用在于通過明確公共用地的種類.規模以及布局,嚴格保護城市公共設施和生態設施,并通過其提供的公共服務來保障城市整體土地開發,提高土地開發的經濟效益.公共利益和生態效益。

2.2協調作用??刂菩栽敿氁巹澋膮f調作用還在于社會行動的協同??刂菩栽敿氁巹澋木幹七^程實質上是協調政府各部門.社會公眾對編制區空間利益訴求的過程,是對編制區發展目標逐步達成共識的過程。

2.3引導作用。合理促進城市開發與城市經營。控制性詳細規劃另一個重要的作用在于確定土地的開發強度,最終形成平面+高度+時序的四維控制體系。同時通過積極的規劃引導,合理平衡土地價值與開發需求,為開發與經營保留適當彈性,并保證相關開發與經營合乎公眾利益。

3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控制體系及控制要素

3.1土地使用控制。土地使用控制即是對建設用地上的建設內容.位置.面積和邊界范圍等方面做出規定。其具體控制內容包括用地使用性質.用地使用相容性和用地邊界.用地面積等。

3.2環境容量控制。環境容量控制即是為了保證良好的城市環境質量,對建設用地能夠容納的建設量和人口聚集量作出合理規定。其控制指標主要包括:容積率.建筑密度和綠地率三項,相應延伸的指標還有空地率.人口密度和人口容量等。

3.3建筑建造控制。建筑建造控制是為了滿足生產.生活的良好環境條件,對建設用地上的建筑物布置和建筑物之間的群體關系做出必要的技術規定。其主要控制內容有建筑高度.建筑間距.建筑后退.沿路建筑高度.相鄰地段的建筑規定等。

3.4城市設計引導控制。城市設計引導控制主要是確定規劃區域的空間結構骨架.各地塊的用地功能風貌.道路綠化系統.空間序列關系,形成城市設計總體概念與結構。同時,將空間形態.建筑風貌.的要求以指標的形式確定。

3.5配套設施。配套設施是生產生活正常進行的保證,配套設施控制即是對公共服務設施和市政設施提出定量配置要求。

4控制性詳細規劃理念在城市設計中的運用

4.1控制性詳細規劃是我國具有法定效力的規劃編制層次之一,是城市規劃調控城市土地開發和各項建設活動的直接依據。選取控制指標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實現規劃控制意圖,不同類型.不同區位.不同用地性質,有不同的規劃意圖和不同的控制目標,控制內容也應各有側重,確定控制指標體系時應具有一定的靈活性。針對不同類型地區的用地,采用相同的控制指標體系,忽視了各地塊不同的控制需求,難以確保獲得高質量的城市空間環境和保護城市文化特色。城市設計研究的核心是人,是對人的關懷,重視人的感受,設計者要從城市中受益人的角度去設計,旨在為城市中受益的人提供一種人性化的設計。在導則的制定過程中,應考慮到公眾的意見,理解公眾對環境可能做出的反應,并將這種對公眾的理解融入到導則中。

4.2因地制宜是控制性詳細規劃工作的一條基本原則。針對規劃區的不同用地類型,如新發展地區.基本建成區.老城區.城中村.歷史文化保護區等,各地塊建設狀況不同,建設方式與更新改造方式也不同。因此,本著有效規劃控制的原則,針對不同用地.不同建設項目和不同開發過程,應采取多手段的控制方式和制定多層次的控制深度。規劃設計從本質上說就是一種分配城鄉空間開發權利的政策工具,必須反映不同階段不同利益主體的聲音,社會利益格局隨時在調整,城市設計導則的編制應動態的,及時應對,與時俱進。

4.3控規中多數指標針對的只是城市建設總量的開發控制,較少考慮城市空間形態方面的研究。決定城市空間環境質量好壞的因素,除了建筑形體之外,由空間界面組成的環境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注意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強城市綠化建設和市容環境衛生建設,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城市傳統風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觀;不能片面追求經濟效益,以污染環境、破壞生態平衡、影響城市發展為代價。

4.4從理論上講,規劃的彈性就是指規劃思路及指標體系對隨機性的市場經濟發展的適應程度。規劃與市場之間存在著一種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辨證關系。由于市場經濟具有許多不確定性.不可預見性的特征,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廣闊靈活性和實用性的彈性規劃體系。城市設計中導則的彈性制原則體現在各個方面,如導則的控制要素,不同類型的城市設計,在特定內容上是不同的,如在歷史街區的城市設計,對建筑的高度、屋頂形式、色彩等有更深入的要求;不同的用地區位,也產生不同內容的設計導則;不同的時間和環境條件,設計導則的編制重點也不同等,在城市設計導則的編制中,應堅持彈性制的原則,適應不同特定條件下的要求。

5 結束語

城市設計導則的編制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一個好的城市設計導則的編制受多方因素的影響,需要公眾參與、政府管理、規劃師銜接等多方的努力。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分析研究對城市規劃有重大的意義,不僅能提高城市規劃實施質量,而且能鞏固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社會地位,促使城市規劃充分有效地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剛.城市規劃建設與建筑設計營造的基本理念[J]. 建筑學報,2010年

[2]代琳. 淺論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的關系[J] 山西建筑.2009年10月

[3]金廣軍.城市設計導則的再認識.城市建筑 2009年.

城市控制性規劃范文第5篇

關鍵詞:控制性詳細規劃;措施;編制

Abstract :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y traditional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there are generally lack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link, the control of the big content and market demand of elastic contradiction, cubage formulated based on the index of the problem, the planning management practice to bring about a lot of confusion.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in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t is deepening, detailed the overall planning and zoning, and guidance and control of the planning of construction, to ensure that the planning system of perfect and continue. The article in view of the analysis the small city in the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planning idea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The measure; prepare

中圖分類號:F29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控制性詳細規劃在城市規劃管理中的作用

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是以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為依據,以落實總體規劃意圖為目的,以土地使用控制為重點,詳細規定建設用地性質、使用強度和空間環境,強化規劃設計與管理的結合、規劃設計與開發的銜接,將總體規劃的宏觀控制要求轉化為微觀控制的規劃編制層次。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是連接總體規劃與修建性詳細規劃的承上啟下的關鍵性編制層次,是規劃與管理、規劃與實施銜接的重要環節,是規劃管理的依據,是體現城市設計構想的關鍵。

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出現,其作用有四:一是成為城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的基本依據;二是提高了規劃的彈性,增強了可操作性,緩解了規劃實施的穩定性與政府任期政績的顯化性之間的矛盾,適應了由投資主體多元化帶來的利益主體多元化和城市建設思路多元化對城市規劃造成的沖擊;三是滿足了城市政府調控房地產市場和籌集城市建設資金的需要;四是增強了規劃管理部門對各項用地和建設活動的有效控制,保證了規劃意圖的順利實施。實踐證明,凡是規劃建設比較好的城市,其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功不可沒。各項建設活動、招商活動、土地開發活動,如果沒有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指導,將無法取得好的發展成果。

2 小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規劃儲備嚴重不足

一些小城市的控制性詳細規劃覆蓋面不夠大,規劃儲備嚴重不足,應急性詳細規劃較多。在一些城鎮化處于起步階段的城市,其控制性詳細規劃成果的基礎儲備不足,為了加快發展,往往將應急性的詳細規劃成果作為決策依據,勢必帶來一些遺憾工程;一些重點地區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尚未起步,重點地段環境景觀設計還處于空白。在城市土地經營、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內外招商引資活動中,人們關注的焦點是一個地區具體的規劃要求,政府在開發建設地段有哪些發展計劃和在近期能否實施等問題,如果規劃滯后并缺乏控制性詳細規劃作為依據,對諸如此類問題就難以說清,開發商也難以作出比較可靠的成本效益分析,從而影響到城市的可持續開發建設。在實際項目操作中遇到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缺失,包含的其中一兩個小區已經建起后方發現需要規劃建設片區道路但前期未進行規劃,因此嚴重影響企業利益以及政府職能管理。

2.2 對資源空間配置的市場化研究不夠

一些小城市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對資源空間配置的市場化研究不夠,導致在實施過程中的可接受性與約束力不強。在一些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過程中,規劃編制人員往往只注意與城市總體規劃的對接,而對規劃區域的資源優勢和市場開發價值則很少作深層次的研究,很多寶貴的不可再生資源在規劃師筆下被忽視。

2.3 規劃質量有待提高

一些小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中存在著質量有待提高的問題。一些承擔小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任務的規劃設計單位為趕任務,在對小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進行方案制定時沒有做到精益求精,而僅僅按照規劃編制規范的要求來保證規劃內容的完整性,重點講求規劃文本和圖面效果,而忽視了作為規劃靈魂的方案質量,對規劃實施的政策措施和規劃實施的重點也很少提出系統的有說服力的方案。

2.4 公眾參與力度不夠

在小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過程中,公眾參與力度不夠,小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審批程序流行形式。在一些小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過程中,規劃編制管理部門和規劃設計單位往往注重領導的意見,而忽視民間的一些好的意見和建議,有時還存在著為了趕進度,致使小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審批的過程流于形式,在實施過程中經不住推敲,缺乏說服力等問題。

2.5 規劃管理的權威性有待加強

小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管理難以樹立其應有的權威。在一些小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管理中出現“走樣”的情況主要有:基層越權審批“走樣”,以領導意志為轉移“走樣”,遷就開發商利益“走樣”,建設單位不按規劃辦事“走樣”。這導致規劃管理不能樹立其應有的權威,城市建設模式集鎮化,城市開發分散化,建筑風格自由化,城市面貌無序化?,F實中存在的為追求利益允許企業項目容積率過高,而其他控制因素則不能滿足要求,如高度過高影響城市景觀、影響空氣對流、影響日照等等。

3 對于小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幾點思考

3.1 保障公共利益不受侵害小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主要任務是保障公共利益不受侵害。因此,我們要注重研究明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小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應當控制哪些內容,以及哪些內容可以由市場主體來自由發揮??刂菩栽敿氁巹澥菍儆趶暮暧^控制轉向微觀控制的規劃編制層次,包括以土地使用控制為主要內容,以控制綜合環境質量為重點的6 個方面:土地使用性質細分及其兼容范圍控制,土地使用強度控制,主要公共設施與配套服務設施控制,道路及其設施與內外道路關系控制,城市特色與環境景觀控制,工程管線控制等。因控制性詳細規劃屬于詳細規劃階段的編制層次,這就決定其對城市土地使用性質的細分必須進行“定性、定量、定位、定界”的具體控制??刂菩栽敿氁巹澲挥羞_到“四定”(定性、定量、定位、定界)的編制深度,才能承上啟下和滿足各方要求。這是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的核心問題和首要特征。

3.2 規劃指標應更具科學合理性

小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指標確認要更具科學合理性。小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最核心的內容是對城市用地建設進行強度控制,主要體現在規劃的指標上。因此,小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指標如何確定,就直接決定了其規劃的科學與否。目前,小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中指標的確定主要是根據城市總體規劃或分區規劃中規定的人口容量和以往城市建設的經驗數據,再結合國家有關人均規劃建設面積標準、建筑間距等規定,進行效益分析,再推算出建筑密度、容積率、高度和綠地率等指標。這種方法對于城市居住區的規劃是比較適應的,但對城市建筑的整體形象缺乏考慮,不利于城市景觀和城市特色的塑造。因此,必須重視小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中建筑形體的控制問題,特別是在城市中心區、廣場周邊、道路交叉口、主要道路兩側等城市重要地段,需要先做概念性建筑形體規劃控制模型,再將各項規劃技術要素推算成小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各項指標。

3.3 提高規劃的覆蓋面

應提高小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覆蓋面。隨著城市舊區改造和新區開發量的逐步加大,小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土地的有償出讓轉讓已成為單位和個人取得城市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基本方式,而小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在調控和引導城市國有土地出讓轉讓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我們的小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覆蓋面大,那么,不管市場如何變化,我們都有管理的依據,就用不著“臨時抱佛腳”。因此,我們必須逐步提高小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覆蓋面,系統地強化對整個城市用地的規劃控制,積極主動地發揮規劃的龍頭作用。要提高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小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覆蓋率,對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近期建設地區、重點開發地區、城市窗口地段和歷史文化保護地區要加緊制定控制性詳細規劃。對重要地段的小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要提請市縣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對重要地段規劃設計方案競選的組織和管理,超前組織對重點地區小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工作,超前做好土地儲備地塊和城市主要出入口道路的小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工作。在實際操作中,小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覆蓋面及編制的內容深度要因地制宜,對舊城改建來說可以做到全部覆蓋;就新區開發面而言,則可以針對其建設范圍做好小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

3.4 加強管理實施

應加強小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管理實施?!叭忠巹?,七分管理”,小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無論編制得多么完善,都僅是城市建設的基本依據,只有通過強化管理,才能變成現實。小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城市總體規劃為依據,同時又是修建性詳細規劃的依據。因此,要通過新聞媒體等多種形式做好小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宣傳工作,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來關心、支持和監督小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實施工作。要進一步創新規劃管理體制,逐步推行規劃成果展示制度、規劃

審批聽證制度和規劃管理行政追究制度。要嚴格依據小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內容要求,嚴把修建性詳細規劃的審查關。要充分發揮控制性詳細規劃對城市土地的管制作用,促進城市建設的健康協調發展。

4 結語

控制性詳細規劃是規劃與管理、規劃與實施相銜接的重要環節,是規劃管理的必要手段和重要依據。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工作的水平高低將直接影響規劃管理工作的好壞以及城市建設的發展。所以,在進行控制性詳細規劃時,應首先進行宏觀層面的城市設計運作,即城市設計的深層內涵研究,以此確定其具有決定意義的“依據”內容,如構建適宜的布局結構、整體景觀設計等,從而使控制性詳細規劃更切合實際和更具可操作性。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安市| 玉山县| 鹤岗市| 驻马店市| 银川市| 洛隆县| 固始县| 墨竹工卡县| 宜宾市| 仪征市| 延边| 绥江县| 大足县| 上高县| 大同市| 渭南市| 托里县| 额敏县| 英德市| 天门市| 龙海市| 孟津县| 精河县| 阿克陶县| 固原市| 金堂县| 彰武县| 资阳市| 社会| 牙克石市| 石泉县| 天祝| 和政县| 蒙山县| 江都市| 盱眙县| 安吉县| 东莞市| 南通市| 龙口市| 朝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