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高爾夫球的基本禮儀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許多名人打高爾夫球。歷屆美國總統,都打高爾夫球,如羅斯福、肯尼迪以及克林頓。超級球星稱自己有40余套球桿、一部高爾夫模擬器、一套揮桿分析儀、室內推桿果嶺以及約3500平方英尺具有打切球區的推桿果嶺。
作為一種時尚生活,高爾夫球已逐漸滲透到國內很多富人與企業家的生活中。6月30日,在保利高爾夫球場舉行的“2011年伊士頓杯重慶市高爾夫球差點巡回賽”上,100多名運動員踴躍報名參加。
高爾夫球如此令人喜愛,那么它到底是怎樣的一項運動?
曾被稱為貴族運動
直到現在,高爾夫球運動仍然是有錢人運動的代名詞。它被稱為是一項貴族運動,因為它所使用的裝備、耗材價格驚人,而且場地要求較高。
一般高爾夫球場占地約50公頃左右,所以場地一般設在風景優美地區和公園的草地上。球場形狀和大小無統一標準,掘有9至18個洞穴,各個洞穴為首尾相接的球道,長度在200米-500米。
國內大多人有錢之后,開名車、穿名牌、打高爾夫球。他們藉此炫耀或比拼其財富。2006年初,胡潤在富豪生活方式的調查中顯示,旅游、游泳和高爾夫成為中國富豪們最為青睞的三種休閑方式。
但滑稽的是,它起源于一群牧羊人。15世紀蘇格蘭的一群牧羊人經常用驅羊棍擊石子,比賽擊得遠且準,這就是早期的高爾夫球運動。
20世紀初這項運動被引入中國。1931年,上海成立了高爾夫球游戲中心。同年,中、英、美商人合辦高爾夫球俱樂部,在南京陵園體育場旁開辟高爾夫球場,但是真正在國人的印象中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
現已走向平民化
在中國,高爾夫球已經不再是“有錢人的運動”,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共球場及練習場的增多,不光中產階層和白領打得起,連普通老百姓和學生也可以參與。
事實上,我們現在在球場上,不僅能看見有錢的富人,還能見著中產階層和白領,甚至普通的工薪階層;年齡上大至60-70歲的老頭、老太太,小至4-5歲的小孩。因為現在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更多的人去玩高爾夫了。
尤其北京,高爾夫已很普及。據悉在公眾球場打球很便宜,如果有推廣活動什么的,150-300元的價格就可以打得到一場球(18洞)。節假日則倍增,需1000元左右。
買一套桿幾千元,打一場球從上千元降到了現在的幾百元。根據不同的消費人群,賣不同檔次的用品,因此打高爾夫球在中國應該算平民化了。
隨著愛好者的增多而增多的是高爾夫球場。
高爾夫文化
修身養性、挑戰自我
高爾夫運動是一項隨機性很強的運動,能磨練人的性格,陶冶人的情操。因為十八洞的打球過程猶如人生,有成功的自豪,也有失敗的氣餒;有欣喜,也有遺憾。因此無論在哪種情況下,都需不斷提醒自己平心靜氣,打好每桿每洞,在長期的打球中不斷追求良好心態、修身養性、磨煉定力。
講求誠信、自我約束
誠信與自律是高爾夫運動對每個球員的最基本要求之一。球場舞弊是高爾夫球運動的大忌,令人恥笑,它不僅不利于球技的提高,更多的是影響誠信,損害自己形象。因此,高爾夫球運動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球員,進行自我約束,誠信待人。
浙江海寧尖山高爾夫俱樂部總經理楊科軍:“珍惜于各自的球品,相交于各自的友情,相往于各自的禮儀,相信于各自的誠實,相處于各自的愛心,這是我追求的一種生活,也是高爾夫給我帶來的一種生活。”
高爾夫球著裝的基本要求:
高爾夫球是項紳士運動,所以要打高爾夫球就需有紳士形象。打高爾夫球對著裝有特別的規定,這是長期歷史發展沿襲下來的高爾夫文化的一部分。所以,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如果是第一次去某個球場打球,最好先打個電話詢問一下俱樂部對球員下場打球的服裝是否有特殊規定。
一般的會員制俱樂部通常會要求上身穿著有領有袖的恤衫,不允許球員穿圓領汗衫、吊帶背心、牛仔系列服裝、超短裙、過短短褲等過于休閑的服裝上場。有些俱樂部還專門規定不允許穿任何式樣的短褲下場,有些對短褲的樣式和長度有所規定,如不能短于膝蓋以上4英寸,所以棉質的休閑長褲總是最佳的選擇。至于高爾夫球鞋,目前大部分俱樂部出于保護草坪的需要,規定在球場上只能穿著特制的膠釘球鞋,如果你的球鞋還是老式的金屬鞋釘,請一定考慮更換膠釘或另外買一雙備用。
另一種選擇合適服裝的途徑是在觀看電視轉播的高爾夫職業比賽,欣賞職業球星們的高超球技的同時,多多留意他們的著裝方式。或許我們的球技尚且欠佳,但起碼在形象上能夠趕上職業球員。
高爾夫球的基本禮儀:
1.要有耐心,尊重球場上的其他選手,就像你希望被別人尊重一樣。
2.準備及時到達預定的開球區。
3.不要發出大的噪音。正常說話或談話是可以的;但不要喊叫或大笑!
4.始終檢查你的標記和球號,避免比賽期間發生混亂(及可能的罰桿)。
5.不要站在其他選手后面、旁邊或前面太近的地方。
6.不要在開球區練習揮桿。
7.其他選手想要擊球期間要絕對肅靜。
8.始終準備打球,避免耽誤比賽。
9.第一球座上,差點最低的選手有權通過第一次擊球開始比賽。在其它所有球座上,前洞分數最好的選手獲得了“榮譽”,表示他有權首先打球。
10.擊球后,立刻離開球座。
11.如果其他選手準備在相鄰的任何果嶺上推桿,你不要做出擊打動作。
12.當心比賽的流動性!不必要時,不要站立或等候。
13.只要你前面的選手與你處于擊打距離之內,就不要擊球。
14.不要在開球區、果嶺上推童車或手推車或通過沙坑。
15.馬上更換草皮斷片,并將其踏入原位,修理釘鞋等造成的任何破損、球痕等。沙坑比賽之后,保證用耙子將沙坑恢復到良好狀態。
16.推桿前,把手推車放在果嶺旁邊,最好是放在下一個開球區旁邊的區域。
17.走向球期間,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打得最好。
18.使你的步行速度與小組伙伴的步行速度一致。既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努力站在準備下一次擊球的選手旁邊。
19.如果你或你的小組被迫尋找丟失的球,在你們尋找之前邀請下一組繼續尋找。
20.如果可能,不僅要觀察你自己的球,還要觀察你的小組內其他選手的球。這樣,一旦你的伙伴擊球后未能馬上找到球,可幫助他節省時間。
高爾夫球的規則與禮貌:
一、安全:在擊球或試桿前,球員應確定近旁無人站立或遠處無人位于球可能擊到之處,并檢視地面有無石塊、小卵石、樹枝等以免揮捍觸及飛起,而傷及他人。
二、為其他球員著想:有發球優先權的球員可以在對手或同組競賽者之前優先發球。當球員準備擊球或正在擊球時,任何人不得走動、說話、靠近或站在球或球洞之正后方。為共同利益,各球員打球時,不得拖延時間。前組球員未走出落球距離以外時,后組不得擊球。球員當發現擊出之球顯然不易找到時,應立即作手勢讓后組球員先行通過。找球之時間在尚未達到五分鐘時,即應作此手勢。待后組球員已通過并離開落球距離時,方可繼續擊球。一洞打完后,球員應立即離開果嶺。
三、發球臺禮儀:
1.當球控制區通知準備發球時,要立即上發球區準備發球;同組球員上發球臺后,要先決定開球的優先次序;通常比賽,依編組表上之順序發球即可;但若是與朋友友誼賽,則可以抽簽來決定,或是猜拳也可以的;得到優先發球權的即稱為Honour(優先權)。第一洞以外的其他洞,優先權的決定依同組球員在前一洞的成績來取定,前一桿數最低者,即享有優先發球權(Honour),其他人之發球順序也依他們在前一洞桿數之高低順序行之;如遇有桿數相同時,則依平手之球員他們在前一洞的發球順序行之。
2.當別人在發球或擊球時,應保持肅靜。此規則不只限在發球臺上,只要有球員已準備擊球,便不可隨意談笑或走動,以免影響他人的表現。
3.同組球員要彼此確認所使用的球,每一個人都要報出自己使用球的品牌與號碼,以免中途發生混淆無法辨識。
4.發球時務必要確認前組球員均已走出發球射距以外,以免誤傷。同時亦要注意,不要隨意走入他人的發球區及射程之內,致妨礙他人擊球。若有人站在可能被你擊球擊中之范圍時,請予以口頭警告。
四、球場上之優先順序:如無特殊規定,二球賽應較任何三球或四球賽有優先權,并得超越之。單獨之球員無優先權,應讓任何比賽之球員優先通過。任何打一整合回(十八洞)之比賽,較不打一整合之比賽為優先。如某一組球員不能在球場上保持其應有之位置,并落后前面一組球員超過一洞以上,則應讓后面一組超越先打。
五、果嶺禮節:果嶺中禁止直接穿行,以免影響球友.盡可能繞邊線而行.在球友推桿時,不可以站在球友的推桿線的正前方及正后方,亦不能踩到球員的推桿線.在賣店休息時,以不影響下一組球友為原則.擊完球時,應快步走向下一個擊球點,不要逗留,以免影響下一組的進度。
六、擊球時禮貌:
1.注意球桿及球可能擊中范圍是否有人,清除地上碎石子或樹枝,以免傷其他人。
2.除桿弟外,不得向他人尋求指導。
3.一洞打完后,應迅速離開果嶺。
4.打球所花的時間應以快走彌補,勿讓同伴等候。
5.找不到球時,應讓后面的隊伍先行通過。
6.擊球挖起之草皮應拾回原位填平。
7.快接近前面一組隊伍時,應將速度慢下來。
8.從隔壁球道打出時,應確認安全才揮桿,并在揮桿前后招呼一下,以示禮貌。
觀賞高爾夫球賽需注意的禮儀:
1.不要太靠近球,以免危險。
[室內虛擬高爾夫]
通過電腦模擬室外高爾夫球場的景觀,投射到耐沖擊超大屏幕上,擊球者站在屏幕前用真實的球桿將高爾夫擊向屏幕,根據三個方向的紅外線傳感器測試,計算球的飛行軌跡、速度與距離,并在屏幕中顯示出來。每次擊球后。屏幕將自動推移到球的落點處,這樣一桿一桿擊球,直至推球入洞。
你的姿勢正確嗎?
把高爾夫和“高端”、“貴族”扯上關系,這是初級水平的宣傳策略造成的偏見;若扯上“健康”、“鍛煉”,那飯后散步也能達到同樣目的。在成都,高爾夫的普及率越來越高,各種高球俱樂部活動屢見不鮮。為什么這么多人喜歡打高爾夫?一個高爾夫愛好者用最簡單的話詮釋這項運動:高爾夫的快樂,在于將球推桿入洞的那一瞬間得到的滿足。那是回味無窮的滿足感,一個漂亮的入球,常常讓人無數次回想起來,高爾夫對人信心的培養便從此中來。
對于任何級別的高爾夫愛好者,一桿進洞可遇不可求,可能在球場走上大半天的時間也遇不到一次這樣的機會。這也許是對場地的熟悉程度不夠造成的,也許由于揮桿姿勢的不正確。高爾夫的確是儀式化的運動,這不單是要求,球手有姿勢好看的“花樣子”,對姿勢的要求更多是因為準確的姿勢保證擊球的準確率,完美的揮桿帶來完美的進球。
室內虛擬高爾夫場地內沒有球童,也很少見到隨行的教練,對于室內高爾夫,球童和教練不是必需。球手揮桿后,大屏幕上會回放之前的擊球動作。在某室內高爾夫球場內,新嘗試者總是在第一次見到自己揮桿的動作后感嘆:“看了動作回放的我的動作是這樣的,我以為我姿勢很標準,原來并不是。”高爾夫虛擬器上同樣會在人揮桿后在面前大屏幕上顯示球的軌跡,和在草坪上的打球經歷相比,大屏幕上的軌跡以數據更清楚地提示打球者發力的角度是否正確。
進步神速很簡單
成都現有的室內模擬高爾夫場所不多,對于本地的高爾夫愛好者而言,對著大屏幕打球這種方式尚未流行開來。現有室內虛擬高爾夫場通常配備的高爾夫模擬器,不單照顧習慣右手揮桿的人,左撇子球手的需求也能得到滿足。韓國進口的模擬器能為打球者提供全球130多個著名18洞球場的室外虛擬環境,球手的腳下是塑料草坪,擊球后,模擬器中球的運動軌跡則根據每個球場不同的草地坡度、草皮摩擦力和風向等呈現。
對于初學者而言,站在訓練場上盲目地揮桿是一回事,深思熟慮后的揮桿是另一回事。在揮桿練習區,每個人,哪怕是初學者,也能飛快地取得進步。這歸功于擁有兩個攝像頭的揮桿校正儀,一個揮桿動作完成后,攝像頭提供側面和正面的揮桿姿勢的即時回放鏡頭。同時,屏幕上的男女教練的標準揮桿姿勢還可以與初學者的動作回放同步。教學視頻供初學者比照姿勢,這樣下來,每個人都可以當他自己的教練,且進步神速。
雖在室內,打球有難度
在室內嘗試過高爾夫模擬器和揮桿校正儀的人通常感受不同。新球手入門,參照大屏幕上的標準姿勢自我校正,只需多聯系幾次,取得進步不是難事。某室內高爾夫球場經理田總說:“趁著小成就感和新奇勁兒,新手通常認為高爾夫很容易學。”然而對于高爾夫老手,用高爾夫虛擬器打球的難度和上果嶺、走草坪的真實體驗別無二致。讓初次接觸虛擬高爾夫的人有點不適應的是,每一桿揮出后,大屏幕鏡頭會自動調整至落球處。這確實會讓初次接觸的球手有點頭暈,但回頭想想,這桿球或是落在蘇格蘭的圣安德魯斯球場,或是落在羅馬埃克森球場。環境是虛擬的,130個世界知名球場的難度卻是真的,游戲正是因為有難度才讓人上癮哦。
沉默、平靜構成了19世紀英國紳士的主要氣質特征,也讓他們沉著冷靜地走遍了整個世界。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從一些褪色的照片上看到他們的形象:在荒涼的沙漠上,他們盤腿而坐,前面的白色桌布上擺放著簡單的午餐(當然還有一瓶酒);盡管熾熱難耐,他們依然著裝整齊,系著領帶。如果用極其簡要的語言概括,紳士的精神氣質應該包括騎士般的勇氣,服務公眾的道德意識,建立于堅定沉著基礎上的沉默性格,以及即便處于極端困難境地,也永遠不變的謙恭禮貌。
一個國家富有的時候,隨之肯定會出現一個中產階層,然而,物質財富上的成功,并不能把一個人造就成富紳。東漢末年學者徐干說:“夫賢者,言足聽,貌足象,行足法,加乎善獎人之美,而好攝人之過。”
也就是說,從富人走向富紳不僅僅是富裕,更重要的是富人階層在文化內涵上的修煉。高爾夫作為一個健康休閑運動,在文化修煉上的要求與富人實現向富紳轉變是具有趨同性的。隨著普及化加速,高爾夫必然成為富人階層修煉的重要工具。如今國內參與高爾夫運動的人群可以說是這個社會精英階層,他們支配著比常人多的資源,也相應承擔著更多的社會責任。揮桿者在運動中不僅要提高球技,更要提高個人修養,以及特定的高爾夫文化,這樣才能成為名符其實、受社會尊重的富紳。這也是以紳士文化為核心的高爾夫運動的魅力。
一、一般性禮儀
1、服裝
如果您不是很確定要穿什么才合宜,可以直接打電話到球場去問,尤其是到國外比較不熟悉或正式賽場,一般常識您應知道,一般無領T恤及露背之背心是不合宜的,有的球場甚至不能穿短褲入場,所以長褲是比較正式。
2、進球具賣店
如果你帶著你的球桿或球袋進賣店,總免不了瓜田李下之嫌;為顯示您的教養及風度,最好將球袋及球桿放在球店外或門邊以避免店員一直盯著你或直接提醒你將球袋放在門外。
3、手機、呼叫器及電子表
盡量避免攜帶電子通訊產品上場,暫時丟下辦公室的一切吧。特別注意如果你的電子表會鐘點響的也要設定成靜音,如果球友或賽友正在揮桿時,您發出響聲是很不禮貌的。
4、更衣換鞋
如果您須要更衣換鞋請到更衣室,千萬不要在停車場更衣或在車內就換衣服和鞋子。
5、抽煙
如果您需要抽煙,禮貌上來說應先征求隊友同意,至少先表示一下您的風度。當然,別將您的煙蒂隨意扔在場上。
6、安全
在擊球或者練習揮桿之前,應當確定沒有人在您附近或者在會被桿、球擊到的地方,或者石頭、樹枝等類似會被揮桿移動的物體打到的地方。
7、考慮其他球手
當有球手瞄球或擊桿時,您不能走動、說話或者站在球或洞的附近或正后方。
8、比賽進度
為了大家的利益,您不應當拖延打球時間。如果球手認為他的球可能丟在水障礙區了,或者飛到界外了,為了節省時間,他應當打臨時球。尋找球的球手一發現球可能找不到了,就應當給他后面的球手信號,讓他們盡快打過去。他在這樣做之前的找球時間不應超過5分鐘。當他們后面的球手都打過去了,并且出了球可能打到的區域后,再繼續打。當打完一個洞時,球手應當立即離開球洞區。如果比洞賽中,球手已經落后超過一洞,應當讓比賽打過去。
9、球場上的優先權
在無特殊規則時,二球組較三球組或四球組持有優先權,并有超越這些組先行通過的權利,而這些組應請二球組先行通過。單獨的球員無此權利而應讓任何其它組先行通過。任何要打完全部一輪的組有超越不打完全部一輪的組的權利。
10、關照球場
被削起的草皮完全恢復要好多時間,所以空揮時不要削起草皮。另外,在果嶺上走動時當心踩壞草皮。球員推擊球后,要修復被鞋子踩壞的地方。離開沙坑時,要仔細將留在沙坑里的不平整處和腳印整平復原。
11、旗桿、包等對果嶺的損壞
球手應當確保在放下包或者球桿時,不對球洞區造成損壞,他們本人和他們的球童站在球洞附近,拿旗桿或者從洞中拿球時,不會損壞洞。球手離開球洞區以前應將旗桿正確放入洞中。球手不應倚靠推擊桿,特別是在從洞中拿球時,損壞球洞區。
12、球車
應當嚴格遵守當地對球車管理的有關規定。
13、練習揮桿造成的損壞
在練習揮桿時,球手應避免由于移動了草皮,對球場造成損壞,特別是發球區。
14、一般而言,打完18洞的標準時間為4小時20分,球員須慢打快走,遵守球場秩序。
下場擊球過程應抓緊時間,不應只顧自己慢條斯理擊球作風,影響球場秩序安排。
15、在周末和公眾假期,二人或二人以下將會被安排與其他球手同組下場。下場擊球應服從俱樂部出發站的安排。
16、球手需雇傭球童和攜帶球包、球具、以及穿正規的高爾夫服飾。
17、在擊球速度過慢的情況下,巡場員有權向球手提出加快擊球速度及警告至勸其退場。
磨磨蹭蹭,逍遙自在,會影響后面的球組,甚至打亂整個高爾夫球場當天的安排。不要將球打到前組,前組在本組球的飛行距離范圍以內,本組不可以開球,以免發生危險。反之,和前組相隔一個球洞以上時,應禮讓后組先行通。
18、在球場擊球時,應保持安靜。
置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禁止妨礙他人的行為,當其他球員做擊球姿勢時,應該肅靜。
19、球童是球員擊球的良師益友。
不了解情況時,可以詢問球童,不要自作判斷,從規則到球場規矩不懂就問。球童是最佳參謀,也是好搭檔。如果球童有代勞的地方,要向他表示感謝。
20、以紳士風度享受高爾夫運動的樂趣。
高爾夫球運動被稱為“紳士運動”,只有遵守基本禮儀要求,才能愉快地擊球。
二、沙坑上的禮儀
21、打完沙坑球應將足印及所打痕跡鋪平。
22、離開沙坑時要從離草坪最近的那邊出去。
23、如果您的球友正身陷于沙坑中,而您與其它球友已經上了果嶺,可別趁此機會練起您的推桿來,要知道沙坑球可是高球技巧的最高罩門,觀摩別人的技巧,如果球友擊出個漂亮落點可借機鼓勵贊美他一番,因為高爾夫是一個社交性很強的運動,表現得體的禮儀可以給您的人際或商務大大加分。
三、推桿和果嶺上的禮儀
24、放下旗桿時勿傷果嶺,輕輕放下。
25、不要將旗桿插在果嶺草皮上,或者將果嶺插成一個洞。
26、在球包或球桿要放下時容易傷到果嶺請輕放。
27、在要拿出旗桿,或將球拿出球洞時,不要傷到球洞邊緣。
28、離開果嶺時旗桿插回洞,再離開。以方便下組人員認清方向及測定距離。
29、在果嶺上有被球撞成凹凸不平的ball mark,應小心弄平。
30、鞋釘所踏過的傷痕也要加以整理,請注意,鞋釘足印之清除是在當此球洞打完后。
31、不要在green上逗留。
32、一個洞比完后應盡速離開,慢慢在果嶺上計分,討論或多練習幾次,不但增加后組困擾,同時也是沒禮貌而且危險的。
高爾夫球場上的禮儀
高球禮儀 安全第一 穿著得體 彬彬有禮
別人打球 絕對肅靜 足踏草坪 勿碾勿跺
練習揮桿 桿別挖地 打起草皮 填沙適宜
球進沙坑 近端出入 積極主動 填整耙平
愛護設施 撿拾垃圾 修復果嶺 點滴做起
快走穩打 整體結構 落后一洞 禮讓后組
國際裁判,從事裁判工作7年。2007年獲得中國高爾夫球協會國家A級裁判員證書;2009年于英國R&A以優異成績通過國際裁判考試;曾執法多個重大賽事。對高爾夫裁判的理解:態度決定一切。
我們知道,同組打球時,高爾夫的打球順序是有規定的。如果私自調整了開球順序,這不僅僅違反高爾夫禮儀,還會違反高爾夫規則。因此,掌握打球順序的高爾夫規則,可以使你成為一個讓人喜歡的高爾夫球員。
在第一洞的發球臺,決定比洞賽和比桿賽的優先擊球權由編組表中的順序決定,一般在正式比賽中都會有編組表。但如果沒有編組表,應以抽簽的方式決定優先擊球權,拋Tee、擲硬幣等方式是球員們常用的抽簽方式。
一洞獲勝的一方或者一洞的桿數較少者在下一個發球區享有優先擊球權。如果雙方打平或桿數一樣,在前一發球區上有優先擊球權的一方繼續保留該權利。如比洞賽中A和B球員一號洞A有優先擊球權,一號洞的勝負決定二號洞的優先擊球權,如果A球員獲勝或者打平,則二號洞A球員有優先擊球權,反之B球員有優先擊球權,以此類推。比桿賽中,一號洞的開球順序為A、B、C,一號洞的成績分別為5、4、4,則二號洞的開球順序為B、C、A。
如果球員從發球區打暫定球或另一個球,他必須在其對手或同組比賽者完成第一次擊球之后進行。如果有一名以上的球員選擇打暫定球或被要求從發球區打另一個球,他們必須保持原有的打球順序。
在比洞賽或比桿賽中,當雙方球員開始了一洞的比賽后,應先打距離球洞更遠的那個球。如果這些球至球洞的距離相等,或者無法確定它們相對球洞的位置,應以抽簽的方式決定先打哪一個球。因此,在這里有一個誤區,并不是所有球都上果嶺后才能推球,而是看球距離球洞的距離。如A球在果嶺上距離球洞20碼,B球在果嶺外距離球洞6碼,此時A球先打。
在團體比賽中,如四人四球比洞賽或比桿賽中,一方可以用其認為最佳的順序打本方的球。如果一號洞甲方的A和B球員有優先擊球權,A或B球員都可以先打;如果所有人的球都在果嶺上,B球員的球最遠,此時,他可以讓他的伙伴A球員先打,即使A的球有可能是距球洞最近。
如果打球順序錯誤時,分為兩種情況:比洞賽和比桿賽。
比洞賽中如果球員在本應由對手打球時打了球,他不用受罰,但其對手可以立即要求他取消這次擊球,并以正確的順序在盡量接近上一次打初始球的地點打一個球。我國職業選手張連偉在2003年的“朝皇杯”中就利用這條規則的權利,在四人四球比洞賽中,他的球最遠,但對手在果嶺上先推桿,并且推進洞了。張連偉立即向裁判提出來:“我的球最遠,應該我先打,我要求取消對手的該次擊球。”根據規則,對手的此次推球取消,需要重新推球,球沒推進,最終該洞成績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