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醫藥行業宏觀分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孫博士具有醫學和商業管理雙重學習背景,曾就讀于美國范德比爾特大學醫學中心和得田納西州立大學商學院,并于1999年取得了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博士學位,2000年以全A成績獲得MBA學位。這種雙重的學習經歷,使得孫雅娜能夠以更加專業的眼光看待醫藥行業股票的沉沉浮浮,并以高超的商業智慧精準投資。
在中國最初的股票市場中,一片混沌,毫無基本面分析。一些投資專家們也是憑經驗和直覺給股民以指導。孫雅娜進入這一領域后以深厚的專業素養,潛心專研,建立了中國A股市場中醫藥股票分析的基本框架,至今中國A股市場中的醫藥股票研究仍然是基于孫雅娜博士當初建立的行業細分標準和分析系統,她在這方面的成績得到中國資本市場的高度認可,是當時市場中公認的最好的醫藥股票分析師。雖然她離開這個市場轉戰財富研究已經有一段時間,但是市場上的醫藥分析員仍然在借鑒她早期的研究報告。
根據孫博士的研究,我們可以從這樣兩個角度來待現在中藥企業的紛繁亂局:對于一些高端品牌中藥企業,毛利率一般比較高。如果能達到80%、90%這種原材料的波動對他們的影響可能相對小一些。但對一些普通的藥,競爭比較激烈的普藥型中藥的話,那他的影響相對大一點。對于一些老字號企業而言,他們對藥材的管理都是幾十年做下來的,都有一些經驗在里面,會做一些像蓄水池一樣的庫存管理,藥材價格降低的時候多進一些,高的時候少進一些,所以這種藥材價格短期來看對企業的明顯影響還沒有體現出來,尤其是中報已經披露的中藥企業。
同時中藥行業是目前市場和政策環境的共同受益者,成長性最好。那些具有知名品牌,擁有中藥保護品種和致力于中藥研發的企業是個人和機構投資的重點。孫雅娜博士曾經提到的同仁堂,具有強大的品牌壁壘和良好的成長性,市場估值合理。天士力也得到了“短期中性、長期推薦”的投資評級,目前該股的市場期望值較高,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公司的新藥跟進情況。
孫雅娜博士對于中藥行業的敏銳洞察力在2004年就初露端倪,那一年,她參加了優質醫藥企業和機構投資者互動峰會,這次峰會是由《證券市場周刊》牽頭,德意志銀行、匯豐銀行、花旗銀行等QFII、基金公司、保險機構、證券公司投行部、自營部、研發部共同參與的,可謂各路精英齊聚一堂。精英們與數家醫藥企業負責人對優質醫藥企業未來幾年的成長性以及價值實現方式進行了熱烈的探討。會上各個金融機構老總都進行了發言,
孫雅娜當時作為知名醫藥分析師對老總們的發言進行了點評,并指出了幾家國粹藥代表企業具有的共性。第一,都是資源型的企業,在品牌或者產品上具有不可復制性;第二,都走上了營銷道路,營銷渠道正在重整和再造。這兩點都會成為未來的盈利爆發點,為股東帶來巨大回報。這些企業后來證明,確實為投資者們帶來豐厚的回報。
孫雅娜認為投資國粹藥就像抓住慢慢致富的機會,而實際上財富的爆發可能很快。我國醫藥企業有5000多家,但多、小、散、亂,導致資源過于分散,過度競爭、重復建設嚴重,因此兼并重組、做大做強就成了企業規模化擴張的必由之路,也是行業資源整合的有效途徑。這些重組并購將給投資者帶來巨大機遇。
長期以來,孫雅娜都在關注中藥行業成長中的龍頭公司或者大企業的公司,這類公司有幾個點可以供投資者把握。一個是要有比較好的管理層,重要的是能夠把握行業的趨勢。其次要著重于研發,看是否舍得為公司長期發展進行研發方面的投入,表現就是有足夠的產品。第三點就是要有一支能夠指揮自如的銷售隊伍,這個銷售隊伍可以幫助公司把研發出來的產品轉換成銷售收入,這樣可以降低他的估值,因為有這種持續的成長性。借助上述三個因素,管理層、研發、銷售這三個因素把業績做上去,才會有足夠長的時間來給投資者帶來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