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初中作文評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初中語文;寫作評價;問題;對策
一、研究背景
寫作評價在寫作中發揮著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具體來說,寫作評價既可以幫助教師準確地判斷學生的寫作學習水平,又可以使學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寫作情況,使得學生的寫作在教師的個性化指導下得到提高和發展。但是,現實中的初中語文寫作評價往往以"學生寫,教師評"為主,教師也常以"選材真實,語言具體,條理清晰,思路清晰"等批語或者分數、等級評價,甚至有的教師大概掃一眼,只批注一個"閱"字和日期。初中語文寫作評價的評價結果總以分數的形式表現,這種評價制度重視的是評價結果,并不關注作文的人,學生的寫作能力得不到具有激勵和反饋性質的評價,從而使寫作素養得不到很好的發展。
二、研究意義
通過實物分析、觀察和問卷等研究方法,整理和記錄初中語文寫作評價現實狀況的相關信息,理清其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為改進初中語文寫作評價提供策略和建議,并及時反饋給本研究被試學校的教學主管及一線語文教師,通過大家的努力將建議滲透落實于日常教學行動之中。
三、初中語文寫作評價的現狀調查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觀察法、實物分析法以及問卷法進行研究。觀察法,主要針對初中語文寫作課堂教學中的口頭評價進行記錄;問卷調查法,主要用于從學生角度側面了解初中語文寫作評價的現狀。
1、研究工具
筆者進行課堂觀察和問卷調查的維度有:初中語文寫作口頭評語的評價頻率、評價主體、評價內容(又細分為評語類別、評語的針對性、評語的啟發性、評語的情感性)、評價態度、評價效果等幾個方面。
2、研究對象
選取臨汾市堯都區的臨汾一中初一作為抽樣對象,課堂觀察的場所為初一284、287、288班的作文講評課(每周一次,兩節語文課相連的大課)。調查于 2013年 5月至6月進行,筆者觀察了初一284、287、288三個班的語文作文講評課各3節,共9節。在觀察結束后,筆者將錄音逐字轉化為書面文本,將聲音信號變為文字信號,共記錄236條口頭作文評語。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綜合統計課堂觀察和問卷調查所獲得的信息,匯總如下。
1、初中語文寫作評價的主體
從課堂觀察中我們可以看到,教師評價占評價總數55.7%,學生評價共占44.3%,可見課堂作文評價是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有機結合的形式占主導地位的,即以雙主體講評為主。這一點可以通過寫作課堂教學評價主體的問卷調查結果得以證實。
2、初中語文寫作評價的內容
(1)在評語類別方面,從學生問卷的統計結果來看,在調查的學生當中,有62.9%的學生認為老師課堂上使用的口頭評語經常是肯定性的積極評價,有0.8%的學生認為老師課堂上使用的口頭評語經常是否定性的消極評價,有36.3%的學生認為老師課堂上使用的口頭評語是肯定與否定評價參半的。
(2)在評語的針對性方面,筆者翻閱的240份學生書面作文評語中,61.2%的評語是針對學生的寫作知識技能的,如"本文的首尾呼應,中心突出,選材獨特,構思巧妙"。評語中涉及到學生的寫作過程與方法的只占9.2%,如"環境描寫可以更豐富一些,最好單獨成段,以渲染氣氛。"針對學生的寫作情感、態度、價值觀等進行評價的占29.6%,如"你是個懂事的孩子,但是最近表現不好,有什么事能跟老師說說嗎?"等。
(3)在評語的啟發性方面,問卷中開放性題目之一是"你希望語文老師給的口頭作文評語和書面作文評語有哪些改進?"有接近 1/10 的學生,希望作文評語可以多讓他們有些思考,老師、同學能多提意見,或直接修改、提供對比。可見,作文評價的啟發性有待進一步突出和加強。
3、初中語文寫作評價的態度
課堂觀察結果顯示,從評價者的態度來說,態度誠懇和藹的占99.2%,態度冷漠的占0.4%,評價中帶有諷刺嘲笑的占0.4%。從被評價者的態度來說,態度積極的占99.6%,無所謂的占0.4%,消極的占0%。可見,寫作評價課堂中評價者的態度是以"誠懇和藹"及"認真"為主的,而被評價者,相應地,也是以"誠懇和藹"和"認真"為主色調的。
4、初中語文寫作評價的效果
課堂觀察結果顯示,對于"你覺得教師在作文講評課上對你的口頭評價是否是誠懇的?"的問題,選擇"非常誠懇"、"比較誠懇"、"不太誠懇"和"不誠懇"的學生分別占學生總數的 78.6%、20%、0 和 1.4。對于"教師使用的口頭作文評語是否會幫你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不足?"的問題,選擇"經常會、"偶爾會"、"幾乎不會"和"不會"的學生分別占學生總數的80%、20%、0 和0。可以看出,課程中使用的口頭評語基本上能讓學生認可和信服,但沒有達到最理想的教育教學效果。
四、 優化初中語文寫作評價的對策與建議
(一)關注學生個體在寫作過程中的情感體驗
教師作為評價者,應該更多地關注學生個體的生命體驗,鼓勵學生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在自己的感受體驗中事發自己的真情實感。在寫作評價時,將注意力和側重點放在作品所闡發的感情上,從積極和正面的角度,鼓勵學生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多接觸社會,多與人溝通,從日常生活中發現真善美。
(二)教師要認真對待每個學生的每篇習作
教師對不同層次、不同個性的學生作文的評價,可以感受到學生的寫作態度,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的作文,要有不同的評價,評價應該體現出個性化。應該把作文評價當作是師生情感溝通的方式之一,評價應該具體易懂,生活化一些。這樣,學生也能夠通過作文評價及時地獲得反饋信息,認識到自己作文中的優勢與不足,了解教師為什么這么評,知道自己下一步如何修改,從細節中、從反反復復的交流中體會教師的盡心盡力、盡職盡責。
(三)教師要提高自身的語言素養,提高語文感染力
教師要使自己的口頭作文評語和書面作文評語精彩,收到預期的效果,就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素養。教師在課前需整理講評的內容,認真思考并組織好課堂教學語言;課中根據學生的反應隨機生成教學語言;課后要及時反思課堂中語言使用的成功與不足。總之,教師要有意識地加強語言的修養,把每一節課都當成是一次語言表達能力的鍛煉機會。
參考文獻:
[1]梅再波.作文評語四講究[J].語文教學通訊,2005,(2).
[2]牛桂芹.作文評語一一師生交流的窗口[J].中學語文教學,1991,(4).
四檔文:內容不完整,語言表述錯誤很多,不能完整地表達思想。可得0-2分
三檔文:內容完整,重點描述合理,但表述不充分,層次結構不合理,語言不夠流暢,字跡不夠工整,5-6 處語法或拼寫錯誤;字數不足。可得3-5分
二檔文:內容完整,重點描述比較充分,層次結構比較清晰,語言比較流暢,字跡工整,有3-4處語法或拼寫錯誤;字數符合要求。可得6-8分
一檔文:內容完整,重點描述清楚、合理,表達充分,層次結構清晰,字跡工整,可讀性強,語言流暢,僅有1-2處語法或拼寫錯誤;字數符合要求。可得9-10分
中考英語倒計時:書面表達“先輸入再輸出” 初一英語詞匯班熊敏課堂實拍專題 走進國慶短期班 初中英語時態班課堂實拍 初一四次課搞定詞匯班課堂實拍專題 走進四次課搞定中考短語句型課堂 中考完型有什么規律(考什么)?怎么做? 初三開學英語測評之閱讀試題和答案 初三開學英語測評之完型填空練習題和答案
一、作文評價的現狀
眾所周知,英語作文評價是促進學生提高寫作的重要手段。目前英語作文的評價手段主要是教師批改。教師在平時的作文批改中,一般只會圈圈、點點、畫畫,把學生作文中的錯誤畫出來,而學生拿到自己作文時,往往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該怎么訂正。甚至還有一部分學生看也不看,就把作文本塞到書包里了。怎樣運用多元的評價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這是許多英語教師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筆者就如何提高初中英語作文批改的效果做了以下嘗試和實踐。
二、作文評價對策
(一)利用符號語言,體現教師風向標
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文的時候,經常使用傳統的作文符號,如√,A+,而這些符號往往比較單一。筆者認為,在批改作文的時候,教師要根據實際豐富作文批改符號,要讓學生充分理解老師在批改作文時運用的符號的意義。例如我在英語作文批改中嘗試著運用了以下幾種批改符號:
例1:學生例文與教師批改:
I go to school from Monday to Friday. I have 8 lessons every day. Our lessons begin at 7: 30.My favorite lesson is English. I have lots of friends in my school. They are all nice to me. We often chat/﹨ each other after school. Sometimes I help them about (G×) their homework. I am in the school vollyball (S×) team. I practice vollyball (S×) with my friends on Friday afternoon. I love reading. I often borrow books from the school library. (And) We always have a good time.
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文的時候,使用豐富的符號語言,學生一見到某種符號就能馬上知道自己的作文存在的問題,并能自主修改作文。教師幫助學生反思和提高作文質量。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符號不僅吸引學生,而且對學生的作文具有一定指導意義。
(二)互學互評,提高文本質量
同伴互評也是教師在作文評價中嘗試的方式之一。教師認為,學生通過互相批改作文,不僅能準確地記住寫作時的基本要求,而且也能對這些基本要求理解地更深刻。同時,每個人都有機會看到同伴的作文,學習同伴作文中準確的句子,指出同伴作文中的錯誤,在批改中不斷進步,真正體現了課標的要求。在批改中,教師要求學生注意兩點:學會欣賞作品,學會尋找“瑕疵”。
第一,學會欣賞作品
在英語作文中,好作文講究遣詞造句,貴在塑造好詞好句好段。英語作文首先講究的是表達的正確性,“正確”的表達就是“美”,“正確”的表達就是英語作文中的好句。學生在尋找文章的“瑕疵”之前,要先找出文章中表達正確的句子。
例2:學生習作School Life
I go to school from Monday to Friday。I have 8 lessons everyday. Our lessons begin at 7:35. My favorite lesson is English. I have lots of friends in my school. They are all nice to me. We often chat with each other after school. Sometimes I help them with her homework. I am a member of the school table tennis team. I practice it on Friday afternoon. I also love reading. I often borrow books from the school library. I always have a good time at school.
學生高頻率地使用了書中本單元所學的句型和詞組,例如,“My favorite subject is...” “are nice to” “We often chat with each other after school.”“help...with” “be a member of ...team.” “borrow books from the library.” “have a good time.”等。學生不僅鞏固了所學知識,而且通過運用,更感受到了學以致用的成功感。好句可以來自課本,也可以是正確運用教師所教的句型,甚至可以是諺語、俗語。學生在批改的同時應學會欣賞,學會運用,學會將這些“好句”內化成自己的語句,擴充自己的語言庫。
第二,學會尋找“瑕疵”
欣賞完同伴的作文后,學生的另外一個任務就是發現同伴作文中的瑕疵。
根據常州市中考英語作文的評價標準,筆者制定了戚墅堰實驗中學英語作文評價標準:
1.語言準確達到三句或三句子以上得5分。
2.要點齊全得2分。
3.組織結構清晰,層次明確得2分;句型豐富得1分。
例3:學生習作:
My name is Lihua. I am thirteen years old. I am in Grade 7. I come Beijing and live in Beijing now. I look tall and strong. I do well in playing basketball. My father is a PE teacher. He often teach me play basketball. I with my friends three times a week play basketball. I very like watching basketball matches. I am a member of the school basketball team.
學生根據評價標準給出得分為8分。
1.語言準確得5分。
2.要點齊全得1分。
3.組織結構清晰,層次明確得1分;句型豐富得1分。
4.錯誤改正如下:
I come Beijing and live in Beijing now.
改正: I come from Beijing and live in Beijing now.
He often teach me play basketball.
改正:He often teaches me to play basketball.
I with my friends three times a week play basketball.
改正:I play basketball with my friends three times a week.
I very like watching basketball matches.
改正:I like watching basketball matches very much.
(三)合作評價,彰顯集體智慧
在進行小組合作評價之前,教師先根據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將其分為四大組,ant 組,bird 組,cat組和dog組,然后從ant 組,bird 組,cat組和dog組中各挑出一名成員組成新的合作小組,小組同學互相幫助,對給出的作文進行評價。教師要求學生既要找出文章的亮點,同時也要指出文章需要改進的地方。
例4:
My school is small, but it is very beautiful. We have 18 classrooms, an art room, a music room and a computer room. We have a new playground. We can play football and play basketball over there. I live near the school. So I can go to school on foot.
It takes ten minutes to get to school. Our school library is small, a few kinds of books in it. I hope our school have a big library. I hope my dream comes true.
經過一番小組討論后,學生們各抒己見。有的小組交流了文章中的佳句,例如“It takes me ten minutes to get to school.”“ I hope my dream comes true.”正確地運用了教師平時指導學生摘錄、學習和積累的一些句型,使文章語言更為地道,減少了中學生在寫作中經常會犯的中式英語的問題。又例如,在“I live near the school, so I can go to school on foot.”這句話中,作者運用了新學的連詞“so”,使文章的句子更加彰顯邏輯性等。也有的小組提出,文章調理清晰,既介紹了自己學校,讓讀者體會到作者對學校的喜愛之情,也恰到好處地提出了自己對學校的希望,能有一個大的圖書館,展現了當代中學生蓬勃的精神面貌。
至于文章的不足之處,學生們小組討論后也有了結果:
1.We can play football and play basketball over there.改為We can play football and basketball over there.
2.Our school library is small, a few kinds of books in it.改為Our school library is small. There are few kinds of books in it.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9B-
0063-01
在教學過程中,布置作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之一,它可以綜合檢測教與學的效果。然而,在當前呼吁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這一大背景下,布置過多的作業固不可取。這就牽涉到如何布置作業的問題,即既要限制作業的量,又要保證作業的質。這就必須完善一套對作業的質量是否有效的評價方案。所謂“有效作業”,在此特指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效率,即單位時間內完成的作業量;二指效果,即作業能否產生良好的效果。筆者經過長期的實踐與總結,初步探索出有效作業的評價方法。
一、作業的設計是否圍繞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確定了作業內容的范圍,它是保證學生思維流向沿著既定目標發展的前提。不管是課前預習作業,還是教學過程中的課堂作業和用以鞏固知識的課后作業,其所依據的標準都應是教學目標。作業的設計要以教學目標為依據,作業檢測的結果也要以教學目標為依據,力求避免隨意性。盲目隨意地設計作業,勢必會影響作業的效果。再者,一些不切實際的難度過高或題目表意不明的作業,也會影響作業的效率。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甜甜的泥土》一文時,設計了這樣一道課堂作業題:王小亮埋的糖為什么會溶化?這顯然與本文表達的母子情無關,就大可不必討論了。又如《馬說》中提到的千里馬,它為什么能跑那么快?我們除了知道它要吃飽力足外,就不必研究它的基因了。
二、作業的深度是否易、中、難兼顧
事實上,就一個班級的學生而言,他們的識記能力、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各有不同,這就形成了基礎水平參差不齊的現狀。“因材施教”“量體裁衣”是先人早已總結出來的教學方法。如果設計的作業過于簡單,學生能又好又快地完成,效率是有了,但基礎好的學生就會感覺“吃不飽”。“吃不飽”而“力不足”,“力不足”而“才美不外見”。如果設計的作業過于深奧,大部分學生則會感覺“吃不下”,難以下手,就有可能會出現抄襲,甚至干脆不做作業的現象,這就形同“沒得吃”,不僅達不到訓練的效果,反而會挫傷學生參與思維的積極性。所以,設計作業時要注意難易結合,學優生、學困生兩頭兼顧,并且考慮“分槽喂馬”,設計作業時可分為必做、選做兩類,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水平完成,使學生各有所學,各有所得。
三、作業的形式是否多樣化
所謂作業的形式,是指布置或完成作業的各種方式,如口頭作業、書面作業、課內作業、課外作業等。不同形式的訓練,將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口頭訓練如背誦、復述故事情節等可同時提高學生的聽、說、讀的能力,書面訓練如作文、造句、描述等可提高學生寫的能力。新課程標準要求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如果設計作業時能兼顧不同的形式,在學生完成作業的同時,可以兼顧到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提高,還可消除學生的枯燥感。當然,作業形式的多樣化雖不是評價作業是否有效的充分條件,但應認定為必要條件。
四、作業是否有利于思維能力的提高
語文教學對培養并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尤為重要。如果在設計學生作業時,在注重鞏固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失為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途徑。思維訓練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一是順向,即設計作業時引導學生的思維順著課文提供的材料作直接指向的考慮。如教學《甜甜的泥土》一文時,可設計這樣的作業:請你設想王小亮挖糖時遇見他過去的媽媽的情景;教學《賣炭翁》一文時,請學生想象賣炭翁的炭被搶走后的情景等。二是逆向,即求異探究。如教學《馬說》一文可提出以下問題:“千里馬的遭遇固然值得同情,難道它自身就沒有原因嗎?千里馬既為千里馬,為什么又被動地等待伯樂去發現呢?”如果只是機械地設計一些問題進行作業訓練,不注重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沒有什么效果的。
五、作業設計是否具有趣味性
這里所說的“趣味性”,不是說每一道作業都刻意追求有趣味,而是有些問題能變直板為趣味的,應則盡量而為之。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孔子一貫主張“寓樂于教”。新穎而巧妙的作業設計,能有效地刺激學生的“動情點”,及時調動學生的求知興趣,使其興趣盎然地投入到作業中去。例如教學《鄭人買履》一文,要求學生復述故事情節時,如果教師要求學生以分角色表演的形式再現故事情節,學生的興趣將會比簡單的口述高得多,印象也深刻得多,作業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作文評改 現狀 成因 對策
一、作文評改的現狀成因
多年的語文教學使我們看到,語文教師普遍存在著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積累、閱讀能力方面的訓練,往往忽視作文與評改。前者雖然費時,但見效相對較快。后者既費時、費力且見效慢。基于教學的這種功利思想,沒有把作文教學放到應有的地位。而作文的評改更是拘泥于老套,忙于應付,應對檢查,少有創新。評改注重形式,缺乏新意,缺少探索,缺少積累。教師重寫輕評,只評不改。只重視教師評改,缺少學生的參與,少有學生的互評互改。
二、作文評改的新認識
課程標準七一九年級階段寫作目標中要求學生要“養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作文評改已從傳統意義上的單一教師講評,學生自我修改轉變到教師與學生互動交流,學生與學生互評互改。這種新的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語文寫作教學的學習中來,真正體味到寫作的甘苦,品味思想交流所帶來的快樂與充盈。
新課標體現出的以學生為本的思想要求我們語文教師對作文評改要有充分的認識,順應語文教學改革的必然,下力氣解決作文評改這一薄弱環節,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
三、作文評改的對策
注重學生平時積累,加強教師示范引領,注重學生評改,提高作文評改的實效。
(一)引導學生平時的積累,利用生活的源頭活水提供寫作的基礎材料。觀察日記、心靈筆記、讀書摘抄、讀書心得等多種形式記錄下生活學習中的點點滴滴,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增加自己的人生閱歷,為平時的寫作評改奠定基礎。鼓勵學生養成日常寫作積累的習慣,定期舉辦班級小組作文素材積累評選活動.評選出優秀作品在班上展評。優秀展品的示范作用帶動各個小組乃至全班同學積累學習的積極性,為語文學習、作文教學帶來新鮮和活力。
(二)參照中考寫作標準,教師確立一個具體可行的作文評改標準。根據每次作文的不同特點分別量化評改指標,將指標運用于評改過程。從寫作語言、結構和內容等三個方面制定學生作文評改規范。文章的中心是否明確,思想感情是否真實健康,內容是否真實;文章的語言是否簡練、流暢,表達方式是否恰當,有沒有諸如語法、修辭、邏輯方面的語病,是否有錯別字,標點符號運用是否準確,書寫是否規范整潔;文章結構如何,表達條理是否清楚等。
(i)教師關于寫作知識的專項講解必不可少。立意的確定,材料的使用,結構的銜接,修改符號的運用,寫作技巧特別是修辭的使用,作文病灶的分析等幾個方面教師都要進行講解。學生對一些基本的寫作知識有了初步的掌握之后,為下一步的學生評改作文打下了基礎。
(四)教師的示范評改不可或缺。
剛開始進行時,學生評改作文可能不知如何操作,教師可以找出幾篇不同類型的作文,仔細地評改,給學生作出示范。為了讓學生看得更清楚,把評改后的作文印發給學生,再做具體的講解,讓他們明白為什么這么評改,眉批、旁批和總批應該怎么寫。
(五)注重學生評改方式的多樣化,從而提高作文教學的效益。
根據評改的內容及方式可以有以下幾種方法:
1.專題評改法。
這種評改法只是對作文的某一方面作出專題評價,每次作文只要達到這一方面要求的即評為及格作文。比如,布置作文時,提出開頭設置懸念的要求,或要求使用欲揚先抑的手法,或要求使用對比的手法,或要求學生寫出事件的波瀾。
2.綜合評改法
這種方法是根據作文評改標準對作文的總體評價。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依據評改指標內容從多個方面對學生作文進行綜合評點,繼而加以修改。盡管要求多,但是要抓住每次習作訓練的側重點加以詳細評點,做到有的放矢,重點突出,就會收到預期效果。
3.分組討論法。
事先將全班學生按照異質分組法,將學生作文水平高中低搭配,分成6-8個評改小組。各個小組要有分工、有合作,使得小組成員都來參與討論合作,最后形成共識。在此基礎上,每組推選一至兩篇優秀作文,組長向全班宣讀優秀作文,并結合作文具體說出推選理由,讓大家明白這篇作文為什么是好作文。通過討論和介紹,學生便知道了應該怎樣寫和不應該怎樣寫,從而有效地提高寫作水平。
4.學生結對評改法。
這種方法要求學生“一對一”結對互相評改作文。每名學生要寫出眉批、旁批和總批;有時,也可要求學生打出分數。運用這一方法,教師的評改示范非常必要。學生結對評改可采用同桌結盟和學生自由結對的方法
,這樣可以讓學生盡情的發表自己的看法,寫出自己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