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高一教案

高一教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高一教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高一教案

高一教案范文第1篇

設計思想:

溶解度是第七章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傳統教學模式把溶解度概念強加給學生,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并不深刻。本節課從比較兩種鹽的溶解性大小入手,引發并活躍學生思維,設計出合理方案,使其主動地發現制約溶解度的三個條件,然后在教師引導下展開討論,加深對"條件"的認識。這樣設計,使以往學生被動的接受轉化為主動的探索,充分調動了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勇于解決問題的積極性,體現了嘗試教學的基本觀點: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嘗試,并嘗試成功。

教學目標:

1、理解溶解度概念。

2、了解溫度對溶解度的影響。

3、了解溶解度曲線的意義。

教學器材:膠片、幻燈機。

教學方法:嘗試教學法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問:不同物質在水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舉例說明。

答:不同。例如食鹽能溶于水,而沙子卻極難溶于水。

問:那么,同種物質在不同溶劑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答:不同。例如油易溶于汽油而難溶于水。

教師總結:,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

物質溶解能力不僅與溶質有關,也與溶劑性質有關。通常我們將一種物質在另一種物質中的溶解能力叫溶解性。

二、講授新課

1、理解固體溶解度的概念。

問:如何比較氯化鈉、硝酸鉀的溶解性大小?

生:分組討論5分鐘左右,拿出實驗方案。

(說明:放給學生充足的討論時間,并鼓勵他們暢所欲言,相互糾錯與補充,教師再給予適時的提示與總結。學生或許會憑感性拿出較完整的實驗方案,意識到要比較氯化鈉、硝酸鉀溶解性大小,即比較在等量水中溶解的氯化鈉、硝酸鉀的多少。但此時大多數學生對水溫相同,溶液達到飽和狀態這兩個前提條件認識不深刻,教師可引導進入下一次嘗試活動。)

問:

(1)為什么要求水溫相同?用一杯冷水和一杯熱水分別溶解氯化鈉和硝酸鉀,行不行?

(2)為什么要求水的體積相同?用一杯水和一盆水分別溶解,行不行?

(3)為什么要達到飽和狀態?100克水能溶解1克氯化鈉也能溶解1克硝酸鉀,能否說明氯化鈉、硝酸鉀的溶解性相同?生:對上述問題展開積極討論并發言,更深入的理解三個前提條件。

(說明:一系列討論題的設置,充分調動了學生思維,在熱烈的討論和積極思考中,"定溫,溶劑量一定,達到飽和狀?這三個比較物質溶解性大小的前提條件,在他們腦海中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比強行灌輸效果好得多。)

師:利用膠片展示完整方案。

結論:1、10℃時,氯化鈉比硝酸鉀更易溶于水。

師:若把溶劑的量規定為100克,則某溫度下100克溶劑中最多溶解的溶質的質量叫做這種溶質在這個溫度下的溶解度。

生:理解溶解度的涵義,并思考從上述實驗中還可得到什么結論?

結論:2、1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35克,硝酸鉀的溶解度是21克。

生:歸納溶解度定義,并理解其涵義。

2、根據溶解度判斷物質溶解性。

師:在不同的溫度下,物質溶解度不同。這樣,我們只需比較特定溫度下物質溶解度大。生:自學課本第135頁第二段并總結。

3、溶解度曲線。

師:用膠片展示固體溶解度曲線。

生:觀察溶解度曲線,找出10℃時硝酸鈉的溶解度及在哪個溫度下,硝酸鉀溶解度為110克。

問:影響固體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表現在哪些方面?

答:溫度。大多數固體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鈉;少數固體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例如氯化鈉;極少數固體隨溫度升高溶解度反而減小,例如氫氧化鈣。

板書:

一、固體溶解度

1、定義:

①定溫②100克溶劑③飽和狀態實質:溶解溶質質量。

2、難溶微溶可溶易溶

0.01110S(20℃)

3、固體溶解度曲線。

二、課堂鞏固練習

1、下列關于溶解度說法正確的是()

A、一定溫度下,該物質在100克溶劑中所溶解的克數。

B、一定溫度下,該物質在100克飽和溶液中所含溶質的克數。

C、該物質在100克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所溶解的克數。

D、一定溫度下,該物質在100克溶劑中最多能溶解的克數。

2、已知6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是110克。

(1)指出其表示的含義。

(2)在60℃硝酸鉀飽和溶液中,溶質、溶劑、溶液質量比為?

(3)向100克水中加入80克硝酸鉀,溶液是否飽和?加入120克呢?

3、已知20℃時,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20.1克某物質,該物質屬()

A、易溶B、難溶C、微溶D、可溶

4、已知20℃時,25克水中最多能溶解0.8克某物質,則該物質屬()

A、易溶B、微溶C、可溶D、易溶

三、復習小結,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

師:如何認識溶解度?怎樣由溶解度判斷溶解性大小?

高一教案范文第2篇

第一教時

教材:集合的概念

目的:要求學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數集及其記法;初步了解集合的分類及性質。

過程:

一、引言:(實例)用到過的“正數的集合”、“負數的集合”

如:2x-1>3x>2所有大于2的實數組成的集合稱為這個不等式的解集。

如:幾何中,圓是到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集合。

如:自然數的集合0,1,2,3,……

如:高一(5)全體同學組成的集合。

結論: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在一起就成為一個集合,其中每一個對象叫元素。

指出:“集合”如點、直線、平面一樣是不定義概念。

二、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籃球隊員},{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籃球隊員},B={1,2,3,4,5}

常用數集及其記法:

1.非負整數集(即自然數集)記作:N

2.正整數集N*或N+

3.整數集Z

4.有理數集Q

5.實數集R

集合的三要素:1。元素的確定性;2。元素的互異性;3。元素的無序性

(例子略)

三、關于“屬于”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寫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說a屬于集A記作a?A,相反,a不屬于集A記作a?A(或a?A)

例:見P4—5中例

四、練習P5略

五、集合的表示方法:列舉法與描述法

1.列舉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舉出來。

例:由方程x2-1=0的所有解組成的集合可表示為{?1,1}

例;所有大于0且小于10的奇數組成的集合可表示為{1,3,5,7,9}

2.描述法:用確定的條件表示某些對象是否屬于這個集合的方法。

①語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再見P6例

②數學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x-3>2}或{x|x-3>2}或{x:x-3>2}再見P6例

六、集合的分類

1.有限集含有有限個元素的集合

2.無限集含有無限個元素的集合例題略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七、用圖形表示集合P6略

八、練習P6

小結:概念、符號、分類、表示法

九、作業P7習題1.1

第二教時

教材:1、復習2、《課課練》及《教學與測試》中的有關內容

目的:復習集合的概念;鞏固已經學過的內容,并加深對集合的理解。

過程:

一、復習:(結合提問)

1.集合的概念含集合三要素

2.集合的表示、符號、常用數集、列舉法、描述法

3.集合的分類:有限集、無限集、空集、單元集、二元集

4.關于“屬于”的概念

二、例一用適當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1.平方后仍等于原數的數集

解:{x|x2=x}={0,1}

2.比2大3的數的集合

解:{x|x=2+3}={5}

3.不等式x2-x-6<0的整數解集

解:{x?Z|x2-x-6<0}={x?Z|-2<x<3}={-1,0,1,2}

4.過原點的直線的集合

解:{(x,y)|y=kx}

5.方程4x2+9y2-4x+12y+5=0的解集

解:{(x,y)|4x2+9y2-4x+12y+5=0}={(x,y)|(2x-1)2+(3y+2)2=0}={(x,y)|(1/2,-2/3)}

6.使函數y=有意義的實數x的集合

解:{x|x2+x-6?0}={x|x?2且x?3,x?R}

三、《教學與測試》第一課含思考題、備用題

高一教案范文第3篇

“中國夢—我的大學夢”高一主題班會教案一

教學目標:

1、鼓勵學生暢談夢想,認識夢想對每個人都很重要,引導學生確立夢想。

2、通過各種形式來表現學生們的美好理想,使大家懂得樹立理想的重要性。

3.聯系實際,讓學生看到自身的不足,明白為實現理想應不怕苦去努力奮斗拼搏的道理。

4、通過實踐活動,初步理解實現夢想需要堅持,需要努力,需要積極探索。

主題說明:

為了更好的使同學樹立理想,在最后的一段時間刻苦努力的學習,實現自己的理想開展本次活動。

教學過程:

一、導入班會主題

同學們,我們今天的班會主題是:我的夢,中國夢!(學生讀)

同學們,夢想是人的翅膀,有了它,人才能飛翔;夢想是最溫暖的光芒,即使最黑暗的時候,它也能把前方的路照亮。人們就是因為有了夢想,人類才走向文明,也正是因為有了夢想,社會才會飛速發展。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關于夢想的問題,首先請聽夢想小故事。

二、夢想小故事

1.萊特兄弟的飛翔之夢

一百多年前,一位窮苦的牧羊人帶著兩個幼小的兒子替別人放羊為生。有一天,他們趕著羊來到一個山坡上,一群大雁鳴叫著從他們頭頂飛過,并很快消失在遠方。牧羊人的小兒子問父親:“大雁要往哪里飛?”牧羊人說:“它們要去一個溫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過寒冷的冬天。”大兒子眨著眼睛羨慕地說: “要是我也能像大雁那樣飛起來就好了。”小兒子也說:“要是能做一只會飛的大雁該多好啊!” 牧羊人沉默了一會兒,然后對兩個兒子說:“只要你們想,你們也能飛起來。” 兩個兒子試了試,都沒能飛起來,他們用懷疑的眼神看著父親,牧羊人說:“讓我飛給你們看。”于是他張開雙臂,但也沒能飛起來。可是,牧羊人肯定地說:“我因為年紀大了才飛不起來,你們還小,只要不斷努力,將來就一定能飛起來,去想去的地方。” 兩個兒子牢牢記住了父親的話,并一直努力著,等他們長大——哥哥36歲,弟弟32歲時——他們果然飛起來了,因為他們發明了飛機。這兩個人就是美國的萊特兄弟。

2.茅以升立志造橋

茅以升是我國建造橋梁的專家。 茅以升小時候, 家住在南京。 離他家不遠有條河, 叫秦淮河。 每年端午節, 秦淮河上都要舉行龍船比賽。 到了這一天, 兩岸人山人海。 河面上的龍船都披紅掛綠, 船上岸上鑼鼓喧天, 熱鬧的景象實在讓人興奮。 茅以升跟所有的小伙伴一樣, 每年端午節還沒到, 就盼望著看龍船比賽了。 可是有一年過端午節, 茅以升病倒了。 小伙伴們都去看龍船比賽,茅以升一個人躺在床上, 只盼望小伙伴早點兒回來, 把龍船比賽的情景說給他聽。 小伙伴們直到傍晚才回來。 茅以升連忙坐起來, 說;"快給我講講, 今天的場面有多熱鬧 "小伙伴們低著頭, 老半天才說出一句話來;"秦淮河出事了! "" 出了什么事? " 茅以升吃了一驚。 " 看熱鬧的人太多, 把河上的那座橋壓塌了, 好多人掉進了河里 ! "聽了這個不幸的消息, 茅以升非常難過。 他仿佛看到許多人紛紛落水,男的女的老的小的, 景像凄慘極了。 病好了, 他一個人跑到秦淮河邊, 默默地看著斷橋發呆。 他想; 我長大一定要做一個造橋的人, 造的大橋結結實實, 永遠不會倒塌 ! 從此以后, 茅以升特別留心各式各樣的橋, 平的, 拱的, 木板的, 石頭的。 出門的時候, 不管碰上什么樣的橋, 他都要上下打量, 仔細觀察, 回到家里就把看到的橋畫下來。 看書看報的時候, 遇到有關橋的資料, 他都細心收集起來。 天長日久,他積累了很多造橋的知識。 他勤奮學習, 刻苦鉆研, 經過長期的努力, 終于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成為一個建造橋梁的專家。

過渡:好多好多的人為了自己美好的夢想,不斷努力,不停進取,才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無數的仁人志士,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為了祖國的騰飛,他們頑強拼搏,努力奮斗,終于使我們的祖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有了今天世人矚目的輝煌。

三。談談你的夢想

師:同學們,你們有美好的理想嗎?

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志向,都有自己的奮斗目標,但是理想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問你問我問他?可能我們一時都難以說清楚。

師:有位名人曾經說過:夢想是正常的希望,是造物于人的自然精神,是生活的指南針,那么,大家的夢想又都是什么呢?(主持人進行現場采訪)

師:剛才大家都談了自己的理想,盡管各不相同,但大家都想為祖國的繁榮貢獻一點力量。理想隨時代的不同而不同,隨個人的不同而不同。

四。詩朗誦《夢想的樂章》。

師:那么,什么樣的夢想才是崇高的呢?請聽配樂詩朗誦《理想是什么》。

師:的確,崇高的理想是一個前進的動力,墨要想變成金剛石需要依靠高壓和烈火一樣,理想的實現同樣需要堅定的意志,頑強的毅力和腳踏實地的努力。

師:一個有著終生理想的人,青春不是基本,而是為理想奮斗的一段路程,為了遠大的抱負,青春可以忍受貧窮,可以忍受寂寞,甚至可以忍受苦難。

師:只有在疾風暴雨中才能有豪邁的飛翔,只有用滴血的手指才有可能彈拔出非凡的絕響。

五。演講《走向未來》

師:但愿我們大家經過自己的努力都能實現自己理想。

我們知道明白生活意義的人,才能為未來而奮斗,才能為理想而奮斗。

用詩的情懷裝點我們的人生,在美的色彩中讓我們走向未來。下面請聽演講,《走向未來》。

師:的確,我們要樹立崇高的理想,還要為實現理想去努力奮斗。

羅凱月:為了理想的遠航,默默地積蓄著奮進的力量。

李文麗:昨天的理想就是今天的希望,今天的理想就是明天的現實。

六、格言大比拼

師:為了實現我們的理想,我們現在舉行理想格言大比拼。

(全班分男女兩組進行比賽,氣氛非常熱烈。)

師:那么,為了實現我們的理想,我們該如何去做呢?

請幾位同學談談想法。(現場指名談)

主持人:理想屬于我們的只有一次,理想就是我們最大的財富,讓我們面對理想大聲宣誓吧(全體同學):

我們愿用必勝的信念投入夢想!

我們愿用全部的精力傾注夢想!

我們愿用堅定的毅力戰勝困難!

我們能行!我們一定行!

我們能行!我們一定行!

我們堅信理想會因奮斗而美麗!讓我們放飛夢想!我們堅信成功屬于我。

師:聽,未來在召喚,明天會更好,我們期待著那震撼人心的美麗;我們期待著,那意想不到的輝煌!

師:同學們,為了表達我們的想法,為了達到我們的理想,我們一起來唱《明天會更好》。

七、小組詩歌朗誦:《我愛中國》

我站在中國地圖前,仔細端詳著,

啊!它多像一只昂首挺胸的五彩錦雞。

它的冠子一搖,撒下無數瑪瑙,那是黑龍江畔的高梁。

它的脊背一聳,飛起一條玉龍,那是萬里長城在騰躍。

它的尾巴一抖,抖下無數珍珠,那是新疆的水晶葡萄。

它的肚子一挺,金燦燦,明晃晃,那是長江中下游的小麥和水稻。

它的兩腳一邁,一股甜香撲鼻而來,那是海南椰林和臺灣的蜜糖。

夜里,我做了一個美妙的夢,一只錦雞落到了我床上。

它雙翅一展馱著我飛向那藍色的天堂!

八、小結: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暢談了夢想,知道了夢想對每個人都很重要,每一個夢想的實現都不是輕而易舉的,希望同學們為了實現夢想不斷努力吧!

“中國夢—我的大學夢”高一主題班會教案二

內容設計:

一 目的: 師生交流互動,分享學習生活點滴。現在始,腳踏實地,努力學習;寄明天,仰望星空,圓夢大學。

二 內容

1 導入 高一(18)班的同學們,大家下午好!很高興能夠利用這節班會課的時間和大家聚聚,快樂著你們的快樂 “憂傷”著你們的“憂傷”。大家知道,我們xx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深情地闡發了中國夢——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大夢想。xx突出強調,中國夢引領新航程,中國夢飽含民族魂,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鮮明地表明了中國夢蘊涵的人民主體本質屬性,深刻揭示了實現中國夢的根本目的和價值歸宿。因此,當下勃勃生機的我們,孜孜不倦攻書不畏難的我們,未來要建設祖國完成復興大業的我們,也應該有自己的夢!是什么?我的,我們的大學夢!

2 進程

(1) 感恩的心 今天,我能坐在這里讀書。。。。。。感謝父母,賜予我生命,不求回報地愛著我疼著我;感謝老師,傳授我知識,告訴我做人的道理;感謝朋友,在我困惑,委屈的時候給我力量;感謝所有進入我生命中的人,因為是你們一點點裝飾了我的人生。

(2) 這就是我 正確認識自己(我是誰?) 合理定位目標(到哪里去?) 科學規劃路徑(如何去?) (“我是誰,為了誰”“不要問我從哪里來,我的故鄉在遠方”“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3) 讀書-大學-工作(事業)?讀書-做人-修行?(讀書不一定是為了事業,讀書也是人生的一種修行!)

(4) 分科有道,學習得法(學生發言討論,教師現身說法)

高一教案范文第4篇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金剛石、石墨及木炭的物理特性。

2.使學生進一步了解金剛石、石墨及木炭的用途,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這一辯證關系。

教學重點和難點

物質性質及用途的關系。

教學用品,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

投影片

教學過程

[提問]我們都見過晶瑩璀燦的金剛石,也經常使用鉛筆、碳棒,冬日里還可用木炭取暖,可你們知道它們各是由什么成份組成的?它們有什么聯系嗎?

(學生討論后,老師加以指正和說明)

[講解]鉛筆芯、碳棒的主要成份是石墨,金剛石、石墨、木炭,還有活性炭、焦炭等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這節課主要學習金剛石、石墨及木炭的物理性質和用途。

[閱讀]課本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

[投影板書]一、金剛石和石墨的成份、物理性質及用途

(在講述石墨導電性時穿插導電實驗)

[講解]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上的差異決定了用途上的差異。

1.利用金剛石硬度大、耐高溫可做鉆探機的鉆頭;利用硬度大,可做玻璃刀;由于金剛石對光有折射散射作用,可做裝飾品。

2.利用石墨質軟可做鉛筆芯;利用石墨滑膩、耐高溫,可做耐高溫的劑。

3.石墨可導電,可以做電極,又耐高溫可做高溫電爐的電極。

4.利用石墨傳熱性能好,并在溫度驟然升高時不易炸裂,可做石墨坩堝。

5.利用石墨耐酸堿的耐腐蝕性強,可做化工管道,耐酸槽、耐堿槽等。

[小結]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性質上有如此大的差異是由于二者中碳原子的排列順序不同,即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

[講解]在碳元素組成的單質中,還有一類單質是無定形碳,包括木炭、焦炭、活性炭及炭黑等。(交待:“炭”與“碳”的不同寫法)

下面著重介紹木炭。

[演示]1.將一個裝有半瓶帶淺紅色水的錐形瓶,配上膠塞。把兩塊木炭放入帶紅色的水中后,塞上塞子再搖動錐形瓶,注意觀察帶紅色的水中顏色的變化。

2.把木炭放入盛滿NO2氣體的錐形瓶,塞好塞子,搖動片刻,觀察現象。再加熱錐形瓶,紅棕色氣體NO2又重出現,說明什么問題。

(討論實驗后,得出結論)

[小結]木炭能吸附紅色和棕紅色物質,說明木炭具有吸附性,能把大量氣體或,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染料小微粒吸附在其表面。加熱后,紅棕色又出現,說明以上過程屬于物理變化。

[投影板書]二、無定形碳(以木炭為例)

1.物理性質:灰黑色多孔物質,具有吸附性。能夠吸附大量氣體和小微粒。

2.吸附作用:氣體或液體里的物質被吸附到固體表面的作用。

3.吸附原理:(引導學生閱讀課本有關內容。)

4.用途:木炭可作燃料、黑火藥、制鉛筆和做吸附劑等。

[小結]金剛石、石墨和無定形碳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性質和用途上存在著很大差別,這是由于它們的結構不同所造成的。

高一教案范文第5篇

教學目的

知識:使學生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色、態、味、密度、熔點、沸點、水溶性等);使學生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碳、硫、磷、鐵在氧氣中燃燒)。

能力:培養學生觀察和描述實驗現象的能力,使他們學習通過實驗來研究物質及其變化的科學方法。

思想教育: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描述,逐步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重點難點氧氣的化學性質及其現象的描述。

教學方法講授法(實驗演示)。

教學用具儀器:集氣瓶、燃燒匙、酒精燈等。

藥品:木炭、硫粉、紅磷、紅鐵絲、石灰水、氧氣。

其它:火柴。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學生活動教學意圖

【問題引入】空氣的成分按體積算,最多的是(),其次是(),還有()和()等,我們是怎樣用實驗來證明空氣的成分的?為什么一定要通過實驗才能知道空氣中存在著氧氣?而不是用肉眼去看?

氧氣是無色、沒有氣味的氣體,這是氧氣的什么性質?

紅磷能在氧氣中燃燒,這又是氧氣的什么性質?

回答:(氮氣)(氧氣)(稀有氣體)(二氧化碳)

思考得出結論:氧氣是看不見的。

回答: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激發興趣,創設問題情境。

【確認目標】我們這節課就來學習氧氣的性質。要求:記住氧氣的主要物理性質,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

指明重點

【問題討論】出示一瓶氧氣①請學生觀察并描述其物理性質。②想一想,氧氣有味嗎?③氧氣溶于水嗎?

提問:魚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氣來自哪里?

由此可推知氧氣的溶解性如何?回答:①無色、氣體,②無味,③可溶(不溶)兩種答案均可能出現。

回答:靠腮呼吸。氧氣來自水中。

氧氣既不是可溶于水,也不是不溶于水,而是不易溶于水。

培養學生觀察和思維能力

【板書】一、物理性質:1.無色、無味的氣體。2.密度比空氣大(同一條件下)。3.不易溶于水。4.液態、固態均為淡藍色。

看書、劃重點(或記筆記。)

強化記憶

【投影】課堂練習一(見附1)。

指導學生做練習一。

做課堂練習一

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問題討論】氧氣有哪些化學性質

提問:什么叫化學性質?

既然化學性質要在化學變化中方可表現出來,我們就來進行如下實驗。

回答: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復習有關概念

【板書】二、化學性質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意圖

【演示實驗】木炭在氧氣中燃燒

1.將木炭放在燃燒匙中伸入氧氣瓶中。(為什么沒有有變化?)

2.將木炭加熱至紅,放入氧氣瓶中。

提問:為什么加熱后可劇烈反應,不加熱時沒有變化呢?

3.在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蕩。

提問: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瓶中產生了什么氣體?

提問:碳在氧氣中燃燒需要什么條件?生成什么新物質?

結論:碳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觀察、思考。

描述現象:1.無

變化思考。

2.劇烈燃燒、發白光

回答:木炭與氧氣反應是有條件原。

3.石灰水變渾濁。

回答:二氧化碳

回答:點燃,生成二氧化碳。

設疑

初步學氧化碳的檢驗方法。使學生學習由現象得出結論。

【板書】1.碳+氧氣二氧化碳記筆記鞏固文字表達式

【演示實驗】硫在氧氣中燃燒

1.將硫粉放在燃燒匙中加熱至燃燒。

2.將燃著的硫粉伸入氧氣瓶中。

這種帶刺激性氣味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對空氣會造成嚴重污染。煙花、爆竹中的火藥是由木炭、硫磺等物質組成的,為什么北京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結論: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硫。請學生寫出此反應的表達式。

觀察并描述現象

1.發出淡藍色火焰。

2.劇烈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產生一種帶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回答:防止硫燃燒后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空氣。,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

總結反應表達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硫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現象的比較。

進行環保教育。

【板書】2.硫+氧氣二氧化硫記筆記

【演示實驗】磷在氧氣中燃燒

將紅磷在燃燒中點燃伸入氧氣瓶中。

生成的物質叫五氧化二磷。

煙是由固體小顆粒形成的,請描述五氧化二磷的顏色、形態。

結論:磷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

請同學寫出此反應的表達式。觀察并描述現象

劇烈燃燒,產生濃厚的白煙。

回答:白色、固體

總結反應表達式。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敘述能力。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意圖

【板書】3.磷+氧氣五氧化二磷記筆記

【演示實驗】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觀察這瓶氧氣與前幾瓶有何不同?

將鐵絲加熱至紅伸入氧氣瓶中。

提問:為何集氣瓶底要放少量水。

生成黑色固體的溫度很高,掉到集氣瓶底會怎樣?

瓶底放少量水(或沙子)的目的是什么?

此黑色固體的名稱是四氧化三鐵。

結論: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

請同學寫出此反應的表達式。

觀察:瓶底有少量水。

描述實驗現象:劇

烈燃燒、火星四射、

生成黑色固體。

討論:會引起集氣瓶炸裂。

回答:防止集氣瓶炸裂。

總結反應表達式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板書】4.鐵+氧氣四氧化三鐵記筆記

【投影】課堂練(見附2)做練習強化訓練

【問題討論】通過上述實驗,我們可知,物質在較純的氧氣中燃燒,比在空氣中燃燒得()。

由此可見: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

思考并回答:

(更劇烈)(活潑)培養歸納、總結能力。

【演示實驗】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氧氣瓶中。

為什么殘存火星的木條會再次燃燒起來?

觀察現象:木條燃燒起來了。

思考并回答:因為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它可助燃。

學生氧氣的檢驗方法。

【問題討論】如何證明一集氣瓶中裝的是氧氣?

回答:將帶火星的木條抻入氣體中,若木條燃燒真情為,則證明此氣體為氧氣。

及時復習科學知識。

【投影】隨堂檢測(見附4)

獨立做檢測題

及時反饋

附1:課堂練習一

1.對氧氣的物理性質,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極易溶于水(B)在標準狀況下密度比空氣大

(C)在變成無色液體(D)在變成白色固體

2.下列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磷在氧氣中燃燒(B)鎂條在空氣中燃燒

(C)氧氣由氣態變成液態(D)鐵在潮濕的空氣中生銹

附2:課堂練

3.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時,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的是()

(A)鎂帶(B)紅磷(C)硫粉(D)鐵絲

4.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生成物是()

(A)氧化鐵(B)三氧化二鐵(C)四氧化三鐵(D)氧化亞鐵

5.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時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是()

(A)硫粉(B)鐵絲(C)木炭(D)鎂帶

6.檢驗氧氣的方法是()

(A)用火柴去點燃(B)用帶火星的木條去檢驗

(C)倒入澄清的石灰水(D)聞氧氣的氣味

7.做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操作或現象不正確的是()

(A)先在酒精燈上加熱細鐵絲(B)盛氧氣的集氣瓶底沒有水或沙子

(C)生成物為黑色固體(D)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

8.要測定空氣中氧氣占的體積,最好在空氣中燃燒()

(A)碳(B)硫(C)蠟燭(D)磷

9.如何鑒別二氧化碳、氧氣、空氣?(簡述操作過程)

附3:課堂練習答案

1.B2.C3.C4.C5.A6.B7.B8.D9.略

附4:隨堂檢測題

1.下列關于氧氣的物理性質敘述正確的是()

(A)難溶于水(B)密度比空氣大

(C)液態氧氣為無色(D)化學性質比較活潑

2.下列反應的特征現象分別是: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磷在氧氣中燃燒(),

碳在氧氣中燃燒(),硫在氧氣中燃燒()。

(A)發紅光(B)發出明亮,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的藍紫色火焰(C)火星四射

(D)產生大量白煙(E)發出淡藍色火焰(F)發白光

3.下列對氧氣性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A)有可燃性(B)能支持燃燒(C)不溶于水(D)密度比空氣小

4.檢驗氧氣的方法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河县| 诸城市| 禹城市| 永德县| 青川县| 通化县| 普宁市| 康平县| 南雄市| 上林县| 铁力市| 老河口市| 福清市| 塔河县| 荆门市| 德钦县| 凉城县| 涡阳县| 台前县| 三台县| 景洪市| 南涧| 瑞金市| 辉县市| 北碚区| 蒲城县| 巴楚县| 科技| 沈阳市| 体育| 河间市| 阳泉市| 葫芦岛市| 方正县| 磴口县| 陕西省| 洛隆县| 彭山县| 新营市| 天全县| 肇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