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手術室護理質量精細化管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手術室應用精細化管理后的手術室患者中隨機抽取250例,設為觀察組,其中男134例,女116例;年齡在17~80歲之間,平均年齡50.3歲。對應用精細化管理前手術室患者中隨機抽取250例為對照組,其中男142例,女108例;年齡18~82歲,平均51.4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方面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運用方法
(1)精細化管理手術室人員實現手術室精細化管理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提高手術室護士的業務水平,使其學習關于精細化管理的新知識、新理念。在實施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本院定期組織手術室護士學習精細化管理知識,在工作上,培養其認真細心的工作意識,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嚴格遵守各項規定,保證在操作的過程中杜絕發生醫療差錯。同時,要樹立為患者著想的責任心。
(2)精細化管理手術室環境作為醫院感染的高發區,手術室環境的情況與感染的發生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建立手術室環境管理制度勢在必行。例如,手術室的地面要及時進行消毒,手術室清潔工作要應用濕式打掃,手術室內外交換的時候一定要使用內外交換車。手術室地面打掃的同時還要注意對地面的保護,防止增加感染。
(3)精細化管理手術室物品以往,手術室物品的管理為專職工作人員憑經驗管理,如今這種落后的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醫院的管理要求。對手術室用品進行精細化管理,是通過對手術用品的歸類存放、定期檢查,加強控制工作細節,提高工作效率。
(4)精細化管理考核評價和考核工作完成效果是檢查執行力度的重要途徑,還可以督促護士充分地滿足患者的需要。考核過程中,需要一線操作與報表結合,建立有效的制約和監督機制。
(5)滿意度調查根據手術室具備的實際設施,結合審核標準,制定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的人群包括醫師、患者及患者家屬。可評價的內容包括手術室環境衛生情況、手術器具的準備情況、手術人員的專業技能、手術室人員的服務態度和護理工作等。調查評分在手術結束后1~2h開展,比較實施手術室精細化管理前后患者的滿意度。
(6)統計學處理結果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并進行統計學分析,對應用精細化管理前后比較分析采用卡方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應用精細化管理后的觀察組有239例病人表示滿意,滿意率高達95.6%,明顯優于應用精細化管理前的對照組73.2%的滿意率。將兩組進行統計學比較分析,P<0.05。說明應用精細化管理后的觀察組顯著優于應用精細化管理前的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手術室是醫院內患者搶救治療的直接場所,重要性不言而喻。持續改進的服務質量和不斷增強的服務意識才能符合現代醫院的發展要求。手術室精細化管理可以使患者的生命安全系數得到很大的提高。在繁瑣的手術室工作中,無論大小的差錯都會造成嚴重的后果。所以,作為護理人員,要關注細節。有研究顯示,推進精細化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護理質量、保證護理工作的安全。護理管理是一種精細化管理意識,它是由質量標準來監督制約的創新型服務新舉措。在手術室管理中應用精細化管理能提升護理質量,提供優質服務,意義重大。精細化管理是服務于手術醫師和患者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醫患滿意度。精細化管理能全面提高手術室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升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養成精確、細致、規范的工作習慣。通過制定精細化管理規范,從而規范了護理人員的行為,全面地肯定了護理質量,充分提升了手術室質量管理,增加了手術室質量管理的內涵。
4總結
關鍵詞:精細化管理;急診手術;護理管理
手術室作為醫院多學科患者搶救治療的特殊工作場所,護理人員任何一個細小環節的疏忽,都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1],緊急重癥患者越來越多,手術室護士應做到快速、準確、盡職。因此,加強手術室急診手術管理,是保證急診患者安全的重要手段,是護理管理者應該探討的重要課題。精細化管理是由“科學管理之父”泰勒于1911年提出來的一個管理理念,是遵循事物發展運動的規律,以最經濟、最優化的手段和方法去達到最理想的結果,實現對事物運行過程的把握。最早應用于企業界,而后被各類組織廣泛應用。精細化管理以科學管理為基礎[2],2014年我們把精細化管理應用于手術室急診手術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14年的734例手術患者,分成兩組,在應用精細化管理前后,分析其滿意度的差異。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方面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提升護士的綜合能力 為了提高手術室護士的綜合水平,就要不斷地接受新理念、新知識。2014年我們組織護士認真學習精細化管理的理念知識,汲取精細化管理的理念,培養護士不論做任何工作都要有做細、做精的意識,嚴格要求自身行為,培養嚴謹的工作態度,工作追求精益求精,大家通過學習討論、認真領會,分析手術室具體工作細節,深刻領悟注重細節的重要性,發現并提出工作中需要改進的細節之處。
1.2.2細化工作制度、職責、規范和流程 管理者水平的高低不在于讓高素質的員工把事情做好,重要的是讓素質一般的員工在執行同一項命令時能夠按照管理者的意思,將工作保質、保量按時完成,要做到這些,必須有標準的制度、職責、工作流程和行為規范。我們根據科室情況進一步細化了工作內容,比如:制訂手術物品準備指引表、手術器械準備流程、明確術前訪視具體講解內容、每個班次每個時間段的工作流程、快速穿針引線、有效地對燈調床、舒適正確的、各類儀器的正確使用等詳細的分解步驟和標準,制訂器械的保養、醫療廢物的處理、物品消毒的具體標準以及停水、停電、突發事件時的應急預案。
1.2.3做好護理質量控制 手術室的宗旨是生命第一、安全第一。作為手術室,要做好質量控制,精細化管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要善于在手術室護理過程中管好管細節護理操作。及早發現問題及薄弱環節,并相應進行調整,使其向有利的方向發展[3]。量化管理,標準化、統一化管理均是實行質量管理的重要手段,但處處體現精細化管理理念[4]。例如:對手術室實行標識管理,通過對標識的顏色、設計、材料等,明確手術室各類標識,加強細節管理,使手術間物品存放、區域劃分、器械管理等達到了視覺形象統一、工作程序統一,從而提高了效率。許多質量標準都必須通過量化來體現,沒有精細量化的手段、嚴格管理以及有效的監控和糾偏,就缺乏有力的依據。如我們運用了工作檢查量化、考核量化、目標量化、布置任務量化等,明確了責任及目標、提高了效率率,降低了成本[5]。
1.2.4做好對手術醫生、患者的服務 現代醫院服務模式的變革給手術室護理管理帶來了轉變。護士要樹立“給手術醫生提供最滿意的配合,給患者最滿意的服務”“把滿意醫生和患者的需要變成護士的工作行動”的服務理念。護士應有細節服務的新舉措,經過分析、討論、總結并形成條文規范,要求人人執行。為了提供最滿意的手術配合,我們在加強技術規范的基礎上,注重與手術醫生溝通,比如:針對每個醫生的個人習慣做好記錄,并在護士會議上學習掌握。為了給患者提供一流的服務,從接到手術通知單或電話開始,要求護士的每個工作細節都要充分考慮患者的需求,比如給患者提供潔凈的擔架車、安全的手術床、溫馨的問候、齊全的器械、滿意的宣教、鼓勵的眼神、及時的遮擋等,護士的服務要體現在每個細微之處。
2 結果
應用前有306例患者滿意,滿意度為83.37%;應用后有359例患者滿意,滿意度為97.82%,應用后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應用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3.1健全了手術室的標準化管理 將手術室護理工作內容以細化的形式提出具體要求,從細微處改進了工作流程,在落實規章制度中,關注細節管理,使手術室有了一套較為健全的規范、制度、職責、流程,使每位護士的每一言行均有了標準。
3.2提高了手術室護士的綜合素質 無數事實證明,禍患常積于細微。手術室工作繁忙,環節復雜,要高標準地完成好護理工作,必須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精細化管理影響和規范著護士的思想、情緒、行為,樹立了細節決定成敗的理念,他們處處以嚴、精、細、準來要求自己,在壓力的作用下產生了動力。并且使其逐漸感受到自身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護士們人人要求自己從細節入手,把小事做細,把細事做精。不論是從服務方面、技術方面,護士價值得到了充分發揮。
3.2精細化管理使手術室護理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 護理工作要做到“零缺陷”,應用精細化管理規范手術室護理操作,加強安全管理,由于手術室護士業務技術要求高,風險系數大,加之工作繁瑣,可能導致護理缺陷,引起護理糾紛[6]。在執行質量標準中,管理者要有精細化管理意識,這樣才能促使護士嚴格執行各項護理操作流程,并且通過量化管理、標識管理、各物指引表等科學方法的使用,使護理質量得到全面提升。
3.3提高了服務滿意度 護士樹立精細化管理的新理念,同時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文化素質,從細微處對手術醫生和手術患者提供服務,使其能夠更好地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大大提高了護士服務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廖容,王瓊華.實施精細化管理 提高服務質量[J].護理管理雜志,2005,5(3):5859.
[2]溫德誠.精細化管理[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7:1.
[3]沈芳芳.陳詠梅.精細化管理理念在醫院護理服務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0,17(4):346.
[中圖分類號] R47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10(c)-0151-03
Application effect of meticulous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in operating room
ZHANG Chao-hong LIN Ze-hua PENG Jian-you
Operating Room,Guangzho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 51013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eticulous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in operating room.Methods From June to December 2016,60 patients with surgical treatment who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and 60 patients with surgical treatment who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June 2017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in the operation room,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ticulous nursing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in the operating room.The postoperative coordination degree and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postoperative coordination degre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8.3%,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was 98.3%,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86.7%),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Meticulousness;Nursing management;Operating room;Application effect
精細化護理管理模式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新型管理理念,是建立在常規管理的基礎上,并將常規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1]。其基本原則是精、細、準,能通過精細的分工提高執行力和工作效率,在管理中制定相關制度進行精細服務,提高管理質量[2]。對需行手術治療的患者采用精細化護理管理模式,能有效保障手術的順利進行,其每一步操作及微小的環節,皆可能影響手術治療效果,給患者生命造成影響[3]。自2017年1月起,我科開展精細化護理管理模式,制定了一系列規范、連續、全程的精細化護理流程,并落實實施。本研究對我院行手術治療的患者采用基于精細化理念的護理管理模式,觀察手術配合度及患者滿意度,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6~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需手術治療的患者作為對照組,選取2017年1~6月我院收治的60例需手術治療的患者作為觀察組。納入?俗跡孩僭衿謔質酰?意識清醒患者;②有一定文化知識患者;③患者均知曉本研究情況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與研究,配合治療。患者年齡28~80歲,平均年齡(53.7±7.2)歲;兩組均包括四肢骨折內固定手術15例,痔瘡手術5例,腸切除手術15例,宮腹聯合手術15例,白內障手術1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及同意。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手術室常規護理。在護理人員管理方面,護理部對低層級護理人員采用統一培訓,術中高層級護理人員帶領低層級護理人員配合手術醫師;在健康宣教方面,術中巡回護士對患者做好解釋工作;在患者安全管理方面,術前術后檢查患者皮膚情況;在環境管理方面,按照醫院的要求,1個月做1次空氣培養。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下采用精細化理念的護理管理模式,具體內容包括:①精細化護理人員管理。加強手術室工作者的護理行為規范,因手術室作為臨床?t療特殊機構,其護理工作任務繁重且緊急而復雜,這對護理工作者自身專業素養及護理服務行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患者存在病情危重、復雜,突發性風險事故較高等因素,為護理行為帶來極大的潛在威脅。在專科護理人員的培訓上,由專人帶教,根據護士從事護理工作時間的長短,針對不同層級的護士制定專科知識、護理管理知識及突發事件應對處理培訓[4],使新進人員在短時間內熟悉科室的運作模式、專科知識及技術、核心制度及工作流程。根據各層級護士的特點及各專科發展的需要,定期組織相關護理人員開展護理操作技能培訓和考核,重點培訓低年資護士的應急處理能力,最大程度降低護理過程中的差錯發生率,確保各個護理環節的順利進行。②精細化健康宣教管理。手術室護士做好圍術期健康宣教,向患者詳細、耐心講解精細化管理的優勢與發展歷程,告知其這種管理方式的作用、操作技巧、核心、優勢以及目的[5]。護士長起帶頭作用,聯合專科小組按手術方式及麻醉種類完善專科術前訪視及術后回訪健康宣教制度,規范相關流程,護士長及專科小組定時抽查手術室術前訪視、術后回訪健康宣教制度的落實情況,以提升手術室護士回訪宣教的質量及能力。加強醫護、護患溝通,定期將滿意度調查表發給醫生及患者征詢意見,通過醫生及患者的反饋,進一步改進手術配合方法及護理服務質量,提升服務內涵。③精細化患者安全管理。完善手術安全流程,做好圍術期患者的皮膚護理,建立壓瘡防范評估制度,術中安全監督管理到位[6],重視重大手術病人的手術護理及皮膚損傷高危患者的皮膚護理,使手術安全流程得以完善。在不影響手術的情況下,適當活動病人的肢體,按摩受壓部位的皮膚,促進血液循環。俯臥位患者注意保護眼睛,有需要時使用護眼貼,男性患者應特別注意保護陰囊,不要受壓。保證患者安全是保證手術順利進行的前提,是保證患者手術治療成功的必要條件。組織醫護人員進行培訓與考核,促使醫護人員樹立起“以安全為第一原則”的文化意識,以此來持續提高各項醫療質量。護理人員要充分理解精細化的內涵,建立起謹慎的工作態度。④精細化管理環境。要嚴格遵循相關的操作規范進行操作,消毒處理手術室內的空氣,以醫院的實際情況作為依據,建立起完善的規章制度,對醫院感染的發生進行有效預防。以醫院的實際情況作為依據,每月進行1次空氣細菌培養監測,若監測結果不合格,及時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重新監測至合格。操作人員要注重細節,采用濕式清潔消毒方式對手術室地面進行打掃,嚴格控制進入手術室人員,盡量減少走動或頻繁開關手術門,以免塵土飛揚,影響監測結果。⑤精細化管理手術物品及貴重儀器。手術室中的各種物品要進行分類,并且固定擺放。建立器械管理登記本,派遣專人對有菌物品、無菌物品等進行嚴格管理[7]。嚴格遵循物品消毒標準及醫療廢物處理規范,合理保存手術物品的消毒記錄、使用記錄、有效日期以及庫存,并建立完善的追溯制度。術前認真檢查手術器械,術中嚴格執行無菌技術及無瘤技術,手術前后均嚴格執行手術器械敷料清點制度。完善腔鏡器械交接管理制度,當班護士負責清點及檢查,與供應室做好交接工作,專科小組組長負責質量監控。制定手術室貴重儀器管理制度及應急預案,定人、定時、定點管理貴重儀器,如儀器發生異常,由專人通知相關部門進行檢修。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后的手術配合度及滿意度。手術配合度采用自制簡易手術配合程度調查表評價,內容包括不配合、基本配合和積極配合3級,總配合度=(積極配合+基本配合)例數/總例數×100%。滿意度采用自制簡易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價,于患者回病房后第3天進行,內容包括不滿意、一般滿意和很滿意3級,總滿意度=(很滿意+一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2結果
2.1兩組患者干預后手術配合度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干預后的手術總配合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兩組患者干預后滿意度的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1.1臨床資料:將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行手術治療的120例患者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2組,各60例。研究組中男性25例,女性35例;年齡19~75歲,平均(43±11)歲;學歷:大專及以上15例,高中或中專28例,初中及以下17例;月收入:<3000元/月28例,≥3000元/月32例;手術類型:普外科35例,婦科17例,骨科8例。對照組中男性27例,女性33例;年齡18~77歲,平均(43±11)歲;學歷:大專及以上16例,高中或中專29例,初中及以下15例;月收入:<3000元/月27例,≥3000元/月33例;手術類型:普外科33例,婦科18例,骨科9例。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學歷、經濟收入及手術類型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選取40名手術室護理人員進行調查問卷,每組各20名,研究組中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年齡23~36歲,平均(27±3)歲;職稱等級:主管護師3名,護師7名,護士10名。對照組中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年齡23~35歲,平均年齡(26.9±2.8)歲;職稱等級:主管護師3名,護師8名,護士9名。2組護理人員在性別、年齡及職稱等級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1.2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手術室感染控制管理,方法如下:醫院感染管理科(以下簡稱院感科)不定期地對參加手術的護理人員開展感染防控方面的健康指導,主要內容涉及規范流程、環境清潔、護理人員手部衛生以及無菌操作的規范性與重要性等,讓護理人員不斷地增強手術室感染防控的意識。同時,以定期抽查采樣的方式進行監督,對于監督中發現反復出現感染防控措施欠規范者給予批評及相應處罰。研究組給予精細化流程管理,將職責、制度及規范進行精細化,管理過程由院感科作為主要監管者,手術室屬于流程的主要制定者,具體實施方法由手術室護士長于常規感染控制管理措施的基礎上給予精細化改進,然后制定出精細化流程管理方案,并擔任方案實施、效果評估的主要責任者,具體措施如下:①人員管理:各職稱等級的手術室護理人員屬于手術室感染防控工作的主要群體,均需通過手術室感染防控相關知識培訓并考核合格后才可進入手術室進行工作,從而提升手術室護理實踐的操作水平。在人員管理時,首先創建與本院發展狀況相符的院感控制方案,確保各個管理流程責任到位,從而充分地發揮各護理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并將懲獎責任到個人,進而有利于制度的深入開展與執行,防止制度流于形式。感染防控小組由手術室護士長帶領組建,組內小組長與組員需負責其管轄區域與相關人員,并定期學習手術室感染防控知識,做好溝通、總結工作,通過精細化流程管理的實施提高手術室護理人員感染防控的綜合能力。②環境管理:尤其對各個區域的環境、物表及空氣需加強管理,此為手術室感染防控的重點工作,在環境管理實施前需指定一套規范的環境管理方案,并由各組長作為主要負責人,做好分工明確,責任到位,讓各區域空氣、物表、地面、手術器械及手術參與者個人衛生等微生物培養結果符合相關標準。同時,對常見且易被忽略的薄弱環節加強管理,定期對護理人員加強相關知識培訓,從而提高其理論知識量,為手術室感染防控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③物品管理:首先創建各類物品的針對性管理制度,實施定員管理;對各類物品的歸類、存放與取用進行規范;對于滅菌物品給予過期預警管理,避免此類物品到期,影響滅菌效果,引發感染事件;將各類滅菌物品擺放整齊有序,避免取錯、丟失;及時更新各類設備,對于損壞或是丟失的設備要及時補缺;對一次性滅菌物品的存放環境加強規范,確保存放環境的溫濕度合適,并有詳細的相關記錄。④定期考核:院感科和手術室護士長需定期對各等級護理人員開展手術室感染防控相關知識與實踐操作考核,并進行不定期的質量控制督查,然后將每次考核成績保存好,詳細記錄其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提供給組內成員進行溝通、討論與學習,從而及時地更新手術室感染防控知識。⑤安全隱患防范:定期召開安全隱患事件防范會議,制定查對登記本,對所有物品進行定點、定數及定人管理,同時制定嚴格交接班制度,堅持“三查七對”原則,從而防范安全隱患事件的發生。1.3觀察指標:①各項采樣合格情況:對照《消毒技術規范》中的相關標準評估并比較2組空氣、手部、物表、消毒劑及消毒物品的采樣合格率。②術后感染發生率:記錄并比較2組患者術后感染發生率。③護士知信行水平:通過自擬手術室感染防控護士知信行水平調查問卷對兩組護士的知信行水平進行評估,涉及防控知識(包括13個條目)、防控態度(包括8個條目)、防控行為(包括30個條目),其中防控知識以“是為1分、否為0分”的計分方法,總得分為50分;防控態度、行為均以0~4分評分法進行評估,評分越高代表防控知識、態度及行為越好。1.4統計學分析:將本研究中相關數據錄入SPSS22.0軟件并進行處理,護士知信行水平評分用x±s表示,行t檢驗;各項采樣合格率、術后感染發生率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各項采樣合格情況:2組空氣采樣合格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比,研究組手部、物表、消毒劑及消毒物品采樣合格率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2術后感染發生率:研究組術后感染發生率為0,較對照組10.0%(6/60)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39,P<0.05)。2.3護士知信行水平:干預前,2組護士防控知識、態度及行為水平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2組護士防控知識、態度及行為水平評分均升高,相比而言研究組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管理質量;院內感染管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臨床護理服務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深入人心,護理人員不僅要服務患者、家屬,也要服務臨床醫師[1],共同實現最佳的治療效果。以往常規院內感染管理已無法滿足現代化社會發展需求,必須強化管理,從而降低手術室院內感染率,提高護理管理質量。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38例手術室護理人員作為研究對象,均為女性,年齡19~45歲,平均年齡(30.8±4.3)歲;文化程度:本科以上7名,大專22名,中專9名。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19例和對照組19例,2組護理人員性別、年齡、學歷等資料比較(P>0.05),臨床可比性較高。
1.2方法
對照組護理人員接受常規院內感染管理,按照手術室護理流程進行術前準備、術中常規配合、術后基礎護理等。觀察組護理人員加強院內感染管理,具體措施為:①強化護理人員綜合素質。手術室護理工作專業性強,涉及內容廣,加強護理人員培訓工作,通過集中授課、科室講座、自主學習等形式進行培訓,內容包括無菌操作、器械物品準備、基本手術配合、消毒隔離、護理文書書寫規范、溝通學、管理學等[2],使護理人員認識到手術室護理管理的重要性,提高業務素質和思想水平。②無菌質量監控。對手術房間、手術器械、物品等按規范進行消毒處理,手術室空氣培養合格率、高壓滅菌消毒器械包合格率、手細菌培養合格率均應達到100%[3]。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核對制度、消毒制度;進入手術室時,必須更衣、戴帽、戴手套、刷手、換鞋等,手術間相互隔離,各區域嚴格劃分。③完善護士長核心作用。根據護理人員的年齡、學歷、經驗等,合理分工和排班,及時掌握手術安排情況,對器械、物品等進行合理調配。護理管理層應將高年資、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與低年資護理人員進行搭配,為不同級別的護理人員提供展示機會。護士長應盡可能準確地預測護理風險,并提出防范措施,提高護理質量。④手術室的質量管理。科學合理的劃分手術室,明顯標示出清潔區、無菌區、相對無菌區、污染區等,各區門窗必須處于關閉狀態。手術室每晚進行紫外線照射消毒,每周進行空氣消毒,每月進行空氣細菌培養,確保細菌總數<200cfu/m³[4][5]。合理管理手術器械、設備、物品、耗材等,術后應仔細清潔地面,更換手術鋪單,避免交叉感染。⑤加強手術科室間協調。做好各科室、醫護人員、患者之間的協調工作,確保每臺手術廣東省惠東縣第二人民醫院(516351)賴瑞華強化院內感染管理工作對于改進手術室護理管理質量的意義研究順利進行,掌握臨床醫師需求,積極配合手術,把握協調力度,從而更好地服務于患者,提高護理質量。
1.3評價指標
每個月對護理人員基礎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進行考核,包括急救藥品和器械處理、消毒隔離、護理文書書寫、常規手術室護理流程、規范等內容,分值越高,表明綜合能力越強。采用我院自制護理滿意問卷,由患者、醫師填寫,調查患者及醫師的護理滿意情況[6]。1.4統計學處理本組數據作收集整理,建立數據庫,在SPSS20.0數據包中作數據處理,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經卡方和t檢驗,若P<0.05或P<0.0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理論和實踐操作考核
觀察組護理人員理論知識考核評分、實踐操作技能考核分數顯著高于對照組護理人員(P<0.05),見附表1。
2.2護理滿意率
醫師、患者對觀察組護理人員滿意率較對照組更高(P<0.05),見附表2。
3討論
隨著醫療制度改革不斷深入,臨床護理內容逐漸精細化,以患者為中心,對其進行生理、心理、社會、生活等方面干預,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為有效提高護理管理質量,需要合理地配置人力資源,發揮出最大的社會效益。手術室是醫院重要的組成部分[7],也是院內感染發生的主要場所,易引起不必要的醫患糾紛,影響醫院整體影響。手術室護理管理質量的高低與護理人員素質、手術室質量管理、手術配合、無菌質量控制等因素有關。加強醫院手術室護理管理,尤其是強化院內感染管理,有利于降低手術室感染率,確保最佳的手術治療效果。我院對手術室護理管理實施強化院內感染管理措施,通過強化護理人員綜合素質、強化無菌質量監控、強化護士長核心作用、強化手術室的質量管理、強化手術科室間協調等,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人員理論、實踐操作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可見強化院內感染管理,有利于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更好地為臨床服務;同時發現患者和醫師對觀察組護理人員護理滿意率明顯提高,說明此管理措施的實施,可確保臨床護理服務的精細化,加快患者康復速度,并積極配合臨床醫師,減輕醫師工作壓力,共同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加強院內感染管理,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對手術室、手術儀器、手術器械、手術物品、醫護人員本身等進行消毒處理[8],能最大程度降低手術室感染發生率,提高護理管理質量[9]。綜上所述,加強院內感染管理,有利于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質,提升手術室護理管理質量,患者和醫師滿意率較高,值得推廣應用。
作者:賴瑞華 單位:廣東省惠東縣第二人民醫院
參考文獻:
1董薪,宋烽,王艷,等.手術室特異性手術的感染控制與管理[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7,17(11):1416~1417
2帕提古麗•艾拜.基層醫院急診科預防院內感染管理的體會[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1,03(14):420,354
3張東英,楊永忠.護理管理在醫院內感染工作中的作用[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18):310
4王美華,龔光明,周紅芳,等.強化醫院感染管理提升內涵工作質量[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24):148~149
5朱國忠.強化醫院感染管理提升醫院感染管理水平[J].中國傷殘醫學,2010,18(2):138~138
6張迎杰,李春華,李風琴,等.醫院內感染控制與醫院消毒管理的重要性[J].基層醫學論壇,2009,13(5):171~172
7李瓊,崔克雄.實施綜合措施強化環節管理提高手衛生依從性[J].現代醫藥衛生,2012,28(22):3510~3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