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醫學影像技術重要性

醫學影像技術重要性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醫學影像技術重要性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醫學影像技術重要性

醫學影像技術重要性范文第1篇

關鍵詞:脾氣虛證;神經肽Y;血管活性腸肽;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四君子湯;大鼠

中圖分類號:R28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04(2014)04-0059-04

中醫臨床“脾虛證”病程中出現納呆、腹脹、大便溏結不調等癥狀均為胃腸道生理功能紊亂所致。研究表明,胃腸激素分泌紊亂是導致胃腸功能障礙和脾虛發生的原因之一[1]。而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級聯是細胞內廣泛存在的絲/蘇氨酸蛋白激酶超家族,是將細胞質的信號傳遞至細胞核并引起細胞核發生變化的重要物質,它與細胞凋亡、增殖、腫瘤發生以及氧化應激性腸上皮細胞損傷等有密切關系,是細胞內信號傳遞的重要途徑[2-4]。本課題以脾氣虛證大鼠為對象,研究神經肽Y(NPY)、血管活性腸肽(VIP)和Mapk14基因在脾氣虛證病程中的變化及益氣健脾中藥的干預效應,以揭示脾氣虛證發生的內在機制。

1 實驗材料

1.1 動物

SPF級Wistar大鼠,3月齡,雌雄各半,體質量(180±20)g,甘肅中醫學院醫學實驗中心提供,動物合格證號:SCXK(甘)2011-0001-0001011;實驗設施合格證號:SYXK(甘)2011-0001-0000314。

1.2 藥物與試劑

中藥均購自蘭州復興厚中藥材有限責任公司。益氣健脾中藥(四君子湯)以人參、白術、茯苓、甘草按3∶3∶3∶2比例配制,第1次加10倍量蒸餾水浸泡4 h。按常法煎煮2次,每次40 min,濾出藥液加熱濃縮至每1 mL藥液含原藥材2 g,冷卻后置4 ℃冰箱備用,使用時稀釋至所需濃度。大黃制劑:將生大黃飲片粉碎,用蒸餾水浸泡,置于50 ℃水浴6 h,去渣,濾出藥液加熱濃縮至每1 mL藥液含原藥材2 g,4 ℃保存備用。NPY放免試劑盒(批號20110927)、VIP放免試劑盒(批號20111014)均購自北京華英生物技術研究所;Trizol 試劑(批號AK7208-1)、反轉錄及Real Time qPCR試劑盒(批號0000036802)均購自Promega Corporation。

1.3 主要儀器

DF110型電子分析天平,XYJ80-2離心機,HH-4數顯恒溫水浴箱,FT-630G微機多探頭γ計數器, KDC-2044低速冷凍離心機,BIOMATE 3S核酸蛋白測定儀,S1000TM逆轉錄儀,Chemi DOC XRS+凝膠成像分析系統,CFX96TM Optics Module PCR儀(美國BIO-RAD公司)。

2 實驗方法

2.1 分組與造模

適應性飼養1周后,受試動物按體質量編號,采用隨機數字表法[5]分為空白組、模型組(7、14、21 d組)、益氣健脾組,每組10只,雌雄各半分籠飼養。除空白組外,其余各組參考文獻[6],以大黃法、力竭法及饑餓法三因素復合法復制脾氣虛證模型。每日上午以1 mL/100 g體質量灌服大黃制劑液;每日下午將動物負重,于大鼠尾根部纏繞質量為該大鼠體質量10%的保險絲,放入水深50 cm、水溫20 ℃的水槽中游泳,以力竭(即大鼠鼻尖沒入水面10 s)為度。控制飲食,每日8:00給食,20:00撤食,共21 d。

2.2 給藥

造模同時,益氣健脾組每日給予四君子湯20 g/kg灌胃,灌胃容積為1 mL/100 g體質量,連續給藥3周;空白組、模型組給予同體積蒸餾水灌胃。

2.3 標本采集與檢測

造模時分別于第7、14、21日取材并制備待檢樣本。各組大鼠于末次灌胃給藥后,禁食不禁水24 h,烏拉坦(1 g/kg)麻醉采血后斷頭處死并制備待檢標本。血清制備:股動脈取血4 mL,靜置2 h后2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放入尖底管中,4 ℃低溫冰箱保存備用。采用放免法,按試劑盒說明檢測NPY和VIP。小腸組織的收集:動物處死后,迅速截取近胃竇端小腸組織,其中一部分小腸組織置于用DEPC處理過的凍存管中,于-80 ℃冷凍保存待測Mapk14基因表達;一部分小腸組織稱重后,用眼科小剪刀盡快剪碎,分別置于勻漿器中,用組織重9倍生理鹽水勻漿(勻漿器的末端置于放冰塊的冷水中),35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液,置4 ℃冰箱保存,小腸組織勻漿上清液采用放免法待檢NPY和VIP。

2.4 小腸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基因表達水平檢測

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法。取適量小腸組織,用Trizol法抽提總RNA:稱取50 mg小腸組織塊置于研缽中,加入1 mL Trizol研磨均勻,冰上孵育5 min, 4 ℃、12 000 g離心5 min;移入離心管中,冰上孵育5 min,加0.2 mL氯仿,震蕩后4 ℃、12 000 g離心15 min,取上清液移至新離心管,加0.5 mL異丙醇,震蕩,冰上孵育10 min,4 ℃、12 000 g離心 10 min,棄上清液,RNA沉于管底。向沉淀中加入 1 mL 75%乙醇,震蕩后4 ℃、8000 g離心10 min,棄上清液,室溫下干燥,加入50 μL DEPC處理水溶解RNA。核酸定量分析儀測定其OD260/OD280均在1.8~2.0之間,經總RNA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提取的RNA符合純度要求,可用于后續PCR。

反轉錄合成模板cDNA:在0.5 mL去酶管中加入總RNA 5 μg、15×Oligo dT 1 μL、Random Primer 1 μL,加Nuclease-Free Water至10 μL;70 ℃變性5 min,冰上放置5 min以上;加入逆轉錄GoScriptTM 5×Reaction Buffer 4 μL,MgCl2(25 mmol/L)2 μL,PCR Nucleotide Mix(10 mmol/L)1 μL,Recombinant Rnasin Ribonuclease inhibitor 0.5 μL,GoScriptTM Reverse Transcriptase 1 μL,Nuclease-Free Water至10 μL,總體積為20 μL。混勻配制的反應混合物,短暫離心后25 ℃溫浴5 min,42 ℃反應60 min,再70 ℃ 15 min滅活處理,所得單鏈cDNA放置于-20 ℃備用。

引物設計:從NCBI中查詢目標基因ID及序列,由TAKARA公司[寶生物工程(大連)有限公司]設計和合成目標基因引物。見表1。

實時熒光定量PCR以β-actin作為內參基因,相同模板相同基因設3復孔、8次平行實驗,得到各擴增反應的Ct值。反應體系據GoTaq 2-Step RT-qPCR試劑盒說明書配制。反應參數:預變性95 ℃、2 min,變性95 ℃、15 s,退火60 ℃、60 s,循環40 次,終末延伸65 ℃、5 s,95 ℃。連續檢測熒光并記錄擴增曲線,采用樣點擬合法分析結果得到目的基因和β-actin的Ct值。用比較Ct值法計算相對表達量:ΔΔCt=(測試組目的基因Ct值-測試組內參基因Ct值)-(對照組目的基因Ct值-對照組內參基因Ct值),相對表達量=2-ΔΔCt。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實驗數據用―x±s表示,組間樣本均數差異比較用F檢驗,F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時,再用q檢驗進行兩兩比較。P

4 結果

4.1 一般情況

空白組大鼠始終表現為反應靈敏,活動及飲食量正常,被毛濃密柔順而有光澤,糞便呈棕褐色顆粒狀。模型組大鼠多數在第5日即開始出現倦臥、被毛稀疏干枯;第10日后出現少食、怠動、消瘦,肛周污穢,部分動物出現脫肛,動作遲緩,甚至行動歪斜,同時毛發失去正常光澤而枯槁、疏散,而后出現畏寒,成群蜷縮或拱背,并逐漸出現體質量減輕,大便增多(墊料呈橘黃色)等脾虛癥狀。益氣健脾組大鼠第6日出現輕度倦臥、被毛稀疏干枯;第13日后出現少食、怠動、消瘦,肛周污穢,少部分動物出現脫肛,動作遲緩,大便增多等;第16日后上述癥狀開始減輕或消失,表現為反應較為靈敏,活動及飲食量正常,被毛疏散但有光澤,糞便部分呈顆粒狀。

4.2 益氣健脾中藥對脾氣虛證大鼠血清和小腸神經肽Y含量的影響

與空白組比較,模型7、14、21 d組大鼠血清和小腸NPY含量均降低,其中以模型14、21 d降低明顯 (P

4.3 益氣健脾中藥對脾氣虛證大鼠血管活性腸肽含量的影響

與空白組比較,模型7、14、21 d組大鼠血清和小腸VIP含量升高,其中模型21 d組升高明顯(P

4.4 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實驗樣品擴增曲線與融解曲線

通過融解曲線得知,擴增具有特異性。見圖1、圖2。

4.5 益氣健脾中藥對脾氣虛證大鼠小腸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 mRNA的影響

與空白組比較,模型7、14、21 d組大鼠小腸Mapk14 mRNA相對表達量升高,以模型21 d組最為顯著(P

5 討論

中醫臟腑疾病的證候基礎和治則治法研究是臨床辨證論治的前提和基礎,其中脾虛證在諸多疾病中廣泛存在,故而研究脾虛證發生機制及益氣健脾法的干預效應具有重要指導價值。脾虛證是以消化系統為主的多系統、多器官的功能紊亂,是一種全身性的病理狀態,但均存在胃腸道運動功能紊亂,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淀粉酶活性下降及其化學消化能力低下,胃排空加速,小腸吸收功能下降。同時胃腸道內分泌及激素異常,餐后血清胃泌素明顯降低,G細胞合成分泌功能減弱[6-7],提示脾虛證的發生機制復雜。中醫臨床和實驗研究表明,益氣健脾中藥(如四君子湯類方)能夠顯著改善脾虛諸癥,其中四君子湯以脾虛胃弱為主治證候,是體現益氣健脾法的代表方劑,由人參、白術、茯苓和炙甘草組成。方中人參性甘大補脾胃之氣;白術苦溫,助君藥人參燥濕健脾;茯苓甘淡健脾,滲濕利水;炙甘草味甘性微溫,和中益氣。四藥相合,具有益氣健脾之功效,亦能體現通過益氣健脾以助脾之“運化”的功效[8-11]。

NPY是由36個氨基酸殘基組成的多肽,廣泛分布于哺乳動物中樞神經系統和腸道交感神經叢,腸神經叢中NPY可與腸黏膜下神經節中的周圍性膽堿乙酰轉移酶相結合,從而發揮刺激食欲、增強營養物質吸收的作用,其在胃腸道的作用是抑制性的,為腸道體液和電解質分泌的強抑制劑,能夠抑制腸液和胰液的分泌,抑制胃腸運動[12]。VIP是由28個氨基酸組成的肽類物質,既是胃腸道激素又是神經肽,作為抑制性神經遞質,VIP可減慢胃排空,抑制胃酸及胃蛋白酶,抑制小腸環形括約肌收縮,降低十二指腸收縮頻率,松弛結腸平滑肌,減弱結腸運動[13]。NPY/VIP在消化系統疾病及胃腸生理功能紊亂中起重要作用,基于“脾主運化”理論推測,可能是脾虛證發生的物質基礎之一。

MAPK信號途徑存在于所有生物體內的大多數細胞內,是真核生物細胞重要的信號轉導通路,可將細胞表面信號刺激轉導至細胞及其核內,與細胞增殖、存活、分化、凋亡等生理過程密切相關[13],其中Mapk14屬于“應激誘導”的MAPK,激活的Mapk14能通過激活內源性通路,使下游c-myc表達增強,誘導bax轉位,亦可增強腫瘤壞死因子-α表達,誘導細胞生理功能紊亂和細胞凋亡[14]。

本研究結果顯示:與空白組比較,模型各組大鼠血清、小腸NPY含量降低,且以模型14 d、21 d組顯著(P

參考文獻:

[1] 宋紅,鄭小偉,王穎,等.加味黃芪建中湯對脾氣虛證大鼠胃泌素基因表達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雜志,2008,23(2):121-124.

[2] 周正,朱云祥,李強,等.MAPK信號轉導通路中ERK、JNK 和p38在大鼠肝臟缺血再灌注和缺血后處理中表達的變化[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9,13(15):2919-2922.

[3] Zhou Y, Wang Q, Mark Evers B, et al. Oxidative stress-induced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 apoptosis is mediated by p38 MAPK[J].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06,350(4):860-865.

[4] 陳茜,屠偉峰.氧化應激性腸上皮細胞損傷與MAPK信號通路的關系研究[J].熱帶醫學雜志,2011,11(9):1004-1005.

[5] 苗明三.實驗動物和動物實驗技術[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7:142.

[6] 鄭小偉,王穎,宋紅.三種脾氣虛證模型大鼠血清胃泌素及胃竇G細胞的比較研究[J].中華中醫藥雜志,2006,21(6):338-340.

[7] 成映霞,程容,段永強,等.益氣健脾中藥對脾氣虛大鼠一氧化氮信號通路及胃泌素水平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2,19(10):27-28.

[8] 宋文朗.四君子湯對脾虛證慢性胃炎患者胃動力的影響[J].安徽醫藥, 2013,17(2):298-299.

[9] 溫慶祥,古穎.四君子湯對脾虛患者免疫功能影響[J].北京中醫, 2006,25(4):239-240.

[10] 王,高云芳,姚洋.不同劑量四君子湯對脾虛證小鼠消化和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草藥,2007,38(4):558-563.

[11] 張仲林,臧志和,鐘玲,等.六君子湯對脾虛證大鼠胃腸激素影響的實驗研究[J].中成藥,2010,32(4):659-660.

[12] 魏輝,童崢,余志堅.脾虛與胃腸激素、運動關系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1997,4(12):20-21.

[13] 劉曉玲,王汝俊,付銓盛.補中益氣湯對脾虛大鼠胃粘膜 MEK/ERK mRNA 表達的影響[J].中藥藥理與臨床,2013,29(1):5-6.

[14] Ketam S, John F, Brion N, et al. Inhibition of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increases LPS induced inhibition of apoptosis in neutrophils by activating 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J]. Surgery,2001,130(2):242-247.

醫學影像技術重要性范文第2篇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醫學影像;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49-0278-02

吉林省計劃近期將20所高校轉型為應用型高校,通過調整招生計劃、增列專業學位授權點、實施差異化撥款等政策,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類型高校或專業轉型,支持高校深化校企合作、吸引行業企業深入參與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為適應形勢的發展,結合醫學影像專業教學實際,就應用型醫學本科院校培養醫學影像專門人才做如下探討。

一、應用型本科院校醫學影像人才的特點

應用型本科院校醫學人才與學術型醫學人才不同,應用型醫學人才是指具有豐富醫學專業知識,并能把發明、創造轉化成實踐,主要承擔轉化應用和創造實際價值任務的人才。應用型醫學人才可以細分為專科、本科和研究生等不同層次。高職高專層次培養的是職業技能型醫學人才,在知識構建上以“實用”為限;本科層次的應用型醫學人才在知識構建上強調搭建可塑性強的知識框架,強調以通識為目標的專業理論基礎、寬廣的知識面和一定的創新、科研能力。具體為接受醫學影像學本科層次教育,具有較為寬廣的醫學基礎知識和豐富的醫學影像專業知識,素質全面,能將現有醫學技術轉化成實踐,并有一定創新和發展的醫學影像專門人才。

二、應用型本科院校醫學影像人才專業培養目標

培養能夠適應社會發展和國家現代化建設基本需要,道德品質和專業素質全面發展,具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醫療衛生機構中從事醫學影像診斷、醫學影像技術、醫學影像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以及醫學影像設備管理的應用型醫學影像專門人才。

三、應用型本科院校醫學影像人才業務培養要求

應用型醫學影像人才的必須具備豐富而全面的綜合知識,這不僅是應用型人才提升醫學專業水平的必備因素,也是個人持續發展的基礎,應用型醫學影像人才強調復合能力,即對醫學知識、技術的應用能力和一定技術創新的科研能力,需要注重理論與技能相結合。應用型醫學影像人才應當具有適于創業的專業素質、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道德素質,具體如下。

1.素質方面。①政治堅定,熱愛祖國,忠于人民,遵紀守法,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愿為祖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努力奮斗;②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將維護人民群眾的健康作為自己的職業責任,珍視生命,關愛病人,具有人道主義精神和基本人文素質,將預防疾病、救死扶傷作為自己的責任和使命;③技術優良,樹立終身學習觀念,緊跟醫學發展潮流,不斷追求卓越的醫療技術,認識到持續完善自身醫療技術的重要性;④重視醫學的倫理問題,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⑤尊重患者的人格、及民族習慣,樹立依法行醫的法律觀念,學會用法律保護病人和自身的權益;⑥具有嚴謹的科學態度,善于分析批判和不斷創新,實事求是,有團隊合作的精神和觀念;⑦注意發揮醫學影像資源的效益最大化,在應用各種影像檢查技術進行準確診斷的過程中,應考慮到患者及其家屬的利益。

2.知識方面。①理解并掌握一些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原理,并能用于指導自身未來的生活、學習和醫學實踐;②熟練掌握人體各時期的正常結構及其功能;③掌握常見病、多發病的發病原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影像表現及診斷原則;④能夠分析環境因素、社會因素及行為心理因素對疾病形成與發展的影響;⑤掌握基本的藥理學知識及影像對比劑使用原則;⑥掌握科學實驗在醫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⑦認識到預防疾病的重要性,了解常見傳染病的發生、發展以及傳播的基本規律,掌握常見傳染病的分類,防治方法、影像表現及診斷原則;⑧掌握醫學影像與放射治療各種儀器設備的結構和一般維修方法。

3.能力方面。①應用醫學影像診斷(放射診斷、CT診斷、MRI診斷)、超聲診斷、核素診斷等各種影像診斷技術進行疾病診斷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能;②應用各種射線進行放射治療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能;③醫學影像與放射治療各種儀器設備的結構和一般維修方法;④具有從事醫學影像學和放射治療學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⑤具有一定的英語聽、說、寫能力,能夠閱讀本專業英文書刊;⑥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四、應用型本科院校醫學影像主干學科和核心課程

應用型本科院校醫學影像學課程體系的特點主要體現在醫學影像學核心課程的設計突出醫學影像學與醫學生物工程學科的相互融合。培養應用型醫學影像專業人才,專業課程體系要突出應用型本科課程的設計要求并兼顧醫學影像學專業要求,重點加強基礎醫學、醫用電子學基礎、計算機原理與接口、C語言等課程,課程設計強化實驗、見習、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1.主干學科。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

2.核心課程。系統解剖學、人體斷面與影像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藥理學、診斷學基礎、內科學、外科學、醫學影像物理學、醫學影像設備學、醫學影像檢查技術學、醫學影像診斷學、超聲診斷學、介入放射學、腫瘤放射治療學。

3.主要專業實驗。系統解剖學實驗、斷面解剖學實驗、醫學機能學、醫學影像診斷學實驗。

五、應用型本科院校醫學影像課程設置和基本要求

應用型本科院校醫學影像課程的設置要增強人才培養的指向性,基礎課程突出應用性,以強化“應用”為重點,強調“必須、適用”,專業課程突出針對性,以強化“實用”為重點,強調“基本、常見”,著力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應用能力。

1.必修課(含限定選修課)體系結構及具體內容。通識課程包括以下內容:①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基本原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形勢與政策等。②體育教學包括課內教學和課外教學。安排在前兩學年,第一學年體育基礎教學,第二學年體育選項教學。③大學英語教學包括英語讀寫和英語聽說。安排在前兩學年,實行分層次教學。④計算機教學包括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VB程序設計和C語言課程。⑤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基礎課程包括高等數學、醫用物理學、醫用化學、系統解剖學、人體斷面與影像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醫學微生物學與人體寄生蟲學、醫學免疫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等。專業基礎課程包括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醫學影像設備學等。專業課程包括:醫學影像檢查技術學、醫學影像診斷學、超聲診斷學、腫瘤放射治療學、影像核醫學等。

2.非限定選修課。實行學分制,學生在校期間必需修滿學分。其中包括人文社科類,自然科學類,藝術體育類和專業基礎與專業類。

3.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軍事課程:軍事訓練2.5周。勞動:前四學年每學年安排勞動0.5周。社會實踐(調查):前四學年每學年安排勞動1.5周。臨床見習:共8周,第五學期安排臨床見習2周,第六學期安排臨床見習4周,第七學期安排臨床見習2周。影像見習:共6周,第七學期安排影像見習2周,第八學期安排影像見習4周。畢業實習:共48周,其中X線科12周,CT科12周,MR科12周,超聲科12周。

六、創新醫學影像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

應用型醫學本科院校與普通醫學本科教學的本質區別是更強調教學的實踐性、應用性和技術性。醫學影像實踐教學是培養高素質應用型醫學影像人才的關鍵環節,也是醫學影像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課程體系設計上減少了驗證性和演示性實驗的比例,增加了設計性、綜合性和研究性實驗,購進了大型醫學影像設備,增強了影像實驗室的功能,通過大學生科研項目計劃,增強學生設計、實施、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努力提高學生參加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在加強影像實驗室建設的同時,還加大了對醫學影像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在鞏固現有教學實習基地的基礎上,致力于與省內外大型知名衛生醫療機構的聯系,建立了一些高層次的影像實習培訓基地,空間跨度基本涵蓋南到浙江省、北至黑龍江省的廣大區域,并按照應用型醫學影像人才培養的目標制定了專業實習手冊。課程改革,適當增加了醫學影像學專業學生在醫院實習的時間,并實現以實習促進就業的目的。

七、優化醫學影像教學手段、構建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教學方法改革在應用型醫學影像課程體系構建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鼓勵醫學影像學教師采用CBL、PBL、雙語教學及計算機輔助教學法等方法,發揮學生在醫學影像學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學方式上進行典型影像病例討論、錄像觀摩、小組討論等方法,充分發揮醫學影像專業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醫學影像學專業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醫學影像學專業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諧調發展,從事影像教學的教師應具有系統的理論知識和較高的教學水平,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強的實踐能力。此外,聘請省內外醫學影像學知名專家任兼職教師,以指導實習、專題講座等形式將行業內最新成果、技術帶入課堂。鼓勵醫學影像學青年骨干教師參與在崗培訓,通過外出進修、學術交流等形式進行教學、科研能力培訓,提高其教學科研能力。

應用型醫學本科院校的醫學影像專業人才培養過程要做好各門課程負責人的遴選和課程教學團隊的組建工作,選擇高職稱、高學歷的資深骨干教師擔任主干課程負責人,結合影像課程特點和實際,科學、客觀地分析影像課程現狀和存在問題,抓住制約醫學影像教學質量提高的瓶頸,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在解決實際問題上下功夫,確保應用型醫學本科院校的醫學影像專業人才培養工作取得實效。

醫學影像技術重要性范文第3篇

醫學影像學是當今醫學領域中知識和設備更新最快的學科之一。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新型醫療沒備不斷更新換代。醫學影像設備也以日新月異的速度飛速發展,相繼出現CT、核磁共振(MRI),以及CR、DR、DSA等數字醫學影像設備。醫學影像檢查技術已不是原先單一X線透視和攝影技術,而是多項技術的綜合。隨著醫學影像設備不斷的更新換代,影像技術將得到更多的發展空間,尤其是介入放射學的展開、分子影像學的應用,體現了醫學影像檢查技術在臨床醫學領域中的重要地位,將來有可能發展成為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這將對醫學影像技術人員的技術和素質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提高醫學影像技術人員的綜合素質也成為了新時代醫學影像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放射科沒有一支好的影像技術隊伍,就會為臨床診斷帶來很多不便,甚至誤診、漏診。本文淺談一下新時代醫學影像技術人員的綜合素質教育。

1醫學影像技術學發展的特點集中體現以下四個特點

醫學影像技術的數字化。隨著CT、MRI、CR、DR、DSA等數字醫學影像設備出現與應用,照片圖像也由原來屏片系統的模擬圖像轉變為數字圖像。強大的圖像后處理技術使圖像的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且數字化圖像便于存儲和傳輸。目前,全國大部分大中等醫院已經普遍應用了X線數字成像設備。醫學影像技術的網絡化。PACS系統的廣泛應用,有利于開發新型影像學技術,如遠程放射學和遠程介入治療等。PACS的建立不僅解決了圖像的存儲、查詢、管理、無膠片化、遠程傳輸和診斷等問題,而且為影像學科的一體化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例如,臨床醫生可以在網絡上互相調閱各種醫學影像學圖像,進行后處理,統一發出所有影像學檢查的綜合報告,為疾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服務,為建立“大影像科”奠定堅實的基礎。醫學影像技術的融合化。不同設備、不同圖像、不同專業人員之間的融合即是醫學影像技術的融合。其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將各種影像學檢查所得到的圖像信息進行數字化綜合處理,將多源數據協同應用,進行空間配準后,產生一種全新的信息影像,以獲得對研究對象的一致性描述,同時融合了各種檢查的優勢,從而達到計算機輔助診斷的目的。醫學影像技術的標準化。影像學科一體化及遠程放射學都需要統一的影像質量和影像技術的標準。

2醫學影像技術人員綜合素質要求

思想素質要求。醫學影像技術人員要擺正自己的心態和位置。醫學影像技術人員應具備強烈的專業自豪感和愛崗敬業的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高度的責任心,要克服自卑感,堅決反對診斷第一、技術第二的錯誤觀點。由于技術人員處在第一線,直接與病人接觸,所以要牢固樹立以被檢者為中心的理念,設身處地地為患者著想,一切為了患者。注重團體精神,互相配合,充分把握各個環節,才能認真完成患者在放射科的檢查、治療工作。在思想上要把技術路線向以下3個方面轉移:燈箱上的照片硬拷貝向軟拷貝的影像質量評價轉移;單一的圖像技術向具有綜合圖像診斷技術的能力轉移;單純的技術操作,向發揮設備、軟件功能最優化的能力轉移。沒有影像技術人員第一線的辛勤工作,也不能體現診斷醫生的診斷價值。專業素質要求。醫學影像技術學是一門具有相對獨立性的學科,是醫學影像診斷的基礎,使醫學影像技術學成了一門新的邊緣學科。它涉及面較廣,包含放射物理、人體解剖和生理、藥理、臨床醫學、影像設備、影像技術、影像診斷、電子技術、醫學工程、計算機知識、放射治療、暗室化學、高等數學、醫學心理學等多門學科。因此,技術人員要掌握必要的醫學基礎理論知識、計算機圖形處理技術、現代醫學影像學的基本原理、特點和臨床應用;掌握現代醫學影像設備的正確使用和日常維護操作技術以及必需的外語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方法,同時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繼續教育素質要求。醫學影像技術員要有時代的緊迫感,危機感。加強自身專業學習,定期學習交流,閱片評片,分析照片質量,參加各種專業學術會議,增加見識,選送部分人員外出學習進修,參加技術培訓,組織有豐富經驗的技師定期對年輕技術人員講解技術操作經驗和理論基礎,增加基礎理論學習。醫學影像技術應專業化、正規化、現代化;建立高等專業教育體制,增加高層次的培養渠道及強化在職人員的繼續教育。現行的教科書和培訓教材要及時更新,以適應高科技發展的要求,技術人員隊伍應該由大學程度的專業技術人員來充實。外語素質要求。務必加強外語能力和計算機技術學習,只有具備一定的外語能力才能閱讀和設定設備的各種參數,了解設備的性能,掌握其安全操作,了解國外新技術的信息,吸取先進經驗。熟練地掌握計算機技能,才能很好地操作越來越智能化的新型醫學影像設備,才能完成各種圖像處理技術。對外賓的接待和檢查工作也能順暢的進行,避免遇到語言不通的尷尬情況,這是新時代的基本語言能力要求。道德素質要求。要加強職業道德和防護知識的培訓學習,嚴格掌握醫學影像的適應證,盡可能以最小的輻射劑量來獲得最大的診斷信息,要把輻射劑量最小化的原則提高到職業道德,對人類、對自己負責的高度來認識。心理素質要求。影像技術人員應具備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愛崗敬業,認識技術工作的重要性,正確對待自已的工作,最終達到為患者提供良好、優質的服務。

醫學影像技術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兒科影像學一向不被學生所重視,所以要從思想上使生能夠認識兒科影像學的重要性。兒科放射學不同于成人放射學,俗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而且由于小兒患者年齡和疾病的特殊性,我們無法套用成人的標準進行診斷。所以,在教師的講授和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習的同時,借助網絡和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對兒科疾病的認識,是非常有必要的。深刻理解和記憶概念,加上教學互動,充分發揮教師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在教學活動中形成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教師與教師之間的多邊互動交流。

不斷提高醫學影像學教學質量

1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醫學影像教學的幻燈片不僅應圖文并茂,而且文字要簡潔明了,概念準確,條理清楚,圖像顯示要求清晰、典型,其次在一張幻燈片上,還可以插入多幅圖像及動畫演示。因為影像顯示是醫學影像學教學的核心內容,這是由于醫學影像學這門課的特點來決定的。為使教學更活潑、生動、形象,我們配套使用了一系列教學模具、教學錄像。為了體現醫學影像教學以圖像學習為主的特點,我們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法結合病例分析,借助多媒體技術,給學生生動的體驗;既充實了學生的基礎知識,又拓寬了知識面,增加了新技術、新進展的學習與掌握。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動畫旋轉演示,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更容易輕而易舉地接受。比如,講授小兒先天性心臟病章節時,采用小兒心臟CT血管造影(CTA)的動態旋轉以及電影模式,全方位反映了小兒心臟的心內畸形及心外大血管畸形的情況。

學生過目不忘,在進入工作崗位后,就能迅速獨立適應臨床工作。綜合運用影像學比較,通過對正常生理解剖學及臨床治療過程進行比較,找出病理學和影像學之間的異同,從而找出疾病發展的規律和特點,掌握疾病的發展趨勢。在醫學影像學教學中,將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臨床醫學、醫學影像技術學和病理學影像、醫學影像學等多學科結合起來,對不同設備產生的不同檢查結果,疾病發展的不同階段的特征,俗稱同病異影、異病同影。將“理論聯系實際,重視實踐”作為總的指導思想。我們專門配置了電腦和投影儀用于影像圖片示教,通過幻燈片演示典型病例,采用啟發式提問分析病例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最大限度地掌握教學內容。

2加強醫學影像實驗課教學醫學影像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我們在安排學生實習時,不是按檢查設備分設實習崗位,而是按解剖部位分類設實習崗位,按系統分為若干個實習小組:影像技術組、小兒神經放射組、小兒心血管放射組、小兒消化道放射組、小兒骨科組等,使學生的知識結構更系統,更合理。我們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無論是做臨床醫生還是影像學醫生,都能正確選擇檢查的適應證,提高診斷的陽性率、準確率。

3建立兒科影像學教學片庫,多給學生實踐的機會對于影像學專業的學生來說,導師制的跟班臨床帶教學習成為其最主要的學習方法。但這種學習方法并不可取,我們在臨床中遇到的病例不系統、不典型,這樣不利于學生理解,常會將學生帶入誤區,使學生感覺一頭霧水。當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遇到很多從未見過的病例后,就會挫傷自信心和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我們在安排實習過程中,按照各個系統分門別類地將各種典型病例進行歸納,通過病例討論的形式講授給學生,系統講授診斷和鑒別診斷方面知識,鼓勵學生多參與閱片討論會,多給學生創造實踐的機會,讓學生的知識更全面、更系統。

醫學影像技術重要性范文第5篇

1、 強化精品課程教育的意識

精品課程指的是以當代教學理念為指導、以優秀的教師隊伍為條件、通過優秀的教材、先進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建設的課程體系[3]。在精品課程建設過程中,教師是精品課程建設的主體之一,其教學理念對于整個教學活動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對精品課程的意識則決定課程教學的結果和產生的價值。所以教師應當樹立良好的精品課程建設意識,對教學環節進行探索和實踐,設計好課程的教學流程、目標、內容以及方式,通過系統的精品課程建設活動推動醫學影像學教學改革。

2、 加強精品課程的改革,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2.1組建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教師隊伍的素質是醫學影像學精品課程的關鍵,也是改善課程教學質量的基礎保障,我課程小組成立了一支高素質的教學隊伍,其中擁有教師8名,其中正高級職稱2人,副高級職稱2人,博士1人,碩士1人,教師隊伍的年齡架構分布非常合理,平均在39歲,其中大部分的教師理論教學經驗超過8年,課程小組中的教師能夠針對不同的專業與課程開講。基于當前的教師隊伍建設情況,建立完善的教師評估系統,對教師的教學活動進行監測和評價;同時為教師的繼續教育創造良好的環境,促進教師的自我學習以及素質的提升。為教師提供大量的學習機會,鼓勵教師參與各種教學研討會和專題講座,并積極發表學術論文等。

2.2加強精品課程教學資源的建設

教學內容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基礎,也是精品課程建設工作中的核心環節[4]。在教學內容方面,一要重視學生理論知識的傳授,二要加強對學生實踐水平和創新素質的培養,兩方面結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醫學影像學會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而發展,在當前社會計算機信息技術不斷進步的今天,醫學影像學的發展速度也非常快,逐漸成為臨床醫療工作的重要支柱。在當前,醫學影像不但能夠顯示出宏觀的生理結構,還能夠指示分子以及生化指標的變化情況,從過去的形態觀測發展到功能的觀測,由之前的診斷進步到治療。在本校,醫學影像學精品課程的內容放在:醫學影像學的總論,各系統影像學檢查方法、正常影像學表現、基本病變影響學表現、疾病診斷。

2.3改善教學方式

教學方法是教師與學生為了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所使用的方法的總稱,采用正確的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提高積極性和主動性。醫學影像學課程最為注重的就是基礎理論、基本知識以及基礎技能的學習,課程小組基于教學理論,配合各種參觀教學、實踐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5]。首先通過數字化技術豐富資料儲備,建設醫學影像學教學資料庫,使用多媒體設備實施集中講課,輔以實踐操作的演示,有目的的教會學生臨床病變的診斷以及治療新技術相關理論;實踐教學采用見習和實習兩種方式。前者是指在在帶教老師的指引下進行讀片、參觀設備以及學習教師的實際操作技術,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認識,掌握影像學技術的發展;而后者則是指在實習教師的指導下對影像學實施讀片診斷、實際操作和檢查以及書寫臨床診斷報告書等,教學的目的則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實踐技能,為臨床工作奠定基礎。不論是見習還是實習,都應當重視對學生應用與創新能力的考查,通過讀圖分析的教學環節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和判斷的水平。

2.4成立系統的教學評價體系

基于現有的教學評價體系進行優化和完善,評價一定突出體現精品課程的變革與教學研究活動,強調對于醫學影像學教學內容的更新,同時在教學活動中應用到的各種教學方式和手段也應該得到體現。突出以學生為核心的理念,強調課程的特殊性。教師要科學安排學生的學習流程,積極討論和探索問題,是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創造能力得到較大的發展。制定的學生的評價內容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否投入一定的熱情和經歷,著裝和談吐是否得體;對學生的要求嚴格、維護教學活動的秩序;對教學內容熟悉,教學流程與教學大綱中的要求一致;授課的語言流暢、條理清晰,能夠突出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善于引導學生,利用問題和其他方式啟發學生的創造性;能夠掌握多媒體等教學輔助手段的使用,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能夠理解和掌握教師講授的內容。

2.5與生物醫學工程等相結合

醫學影像學涵蓋的范圍非常廣,包含著各個學科的內容,尤其是醫學學科和理工科,完整的醫學影像學擁有影像診斷學、介入放射學、影像技術學以及醫學影像工程四個方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具有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我國在進行醫學影像學教學過程中,沒有對醫學生進行理工科方面知識的培訓,所以培養出的人才具有一定的缺陷。當前的臨床醫學教學對于教師與學生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學生不但需要掌握豐富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求具有很強的思維能力以及計算機以及相關醫學影像學設備的使用能力,在這個基礎上敢于創新和批判的學生才能夠勝任醫學影像學的工作,順應學科的發展而進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中旗| 彭山县| 信宜市| 阜南县| 醴陵市| 湘潭县| 东阿县| 沧州市| 万山特区| 清水县| 墨竹工卡县| 合山市| 苏尼特左旗| 贡觉县| 云安县| 新民市| 加查县| 马尔康县| 黄冈市| 江山市| 乌海市| 阿拉善右旗| 渭南市| 平南县| 新闻| 靖州| 曲阜市| 年辖:市辖区| 沛县| 东丰县| 原阳县| 长武县| 和田县| 定州市| 调兵山市| 神木县| 垦利县| 夏津县| 苏州市| 沙湾县| 潼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