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設施農業市場前景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為努力實現職工持續增收、農場持續增效目標,牡丹江管理局積極探索質量效益型農業發展路徑,通過“轉方式、調結構、穩產能、提品質、強基礎、促營銷”,在尊重市場和自然規律的前提下實行“增減”模式,今年計劃種植水稻424.2萬畝,同比增長2.4%;種植大豆30萬畝,同比下降46.3%;種植經濟作物37.01萬畝,同比增長26%。
發展質量效益型農業,調結構勢在必行。這個管理局通過增減作物種植面積,把調結構“增”的目標盯在市場行情好的水稻上。今年,這個管理局依托興凱湖灌區擴能改造配套項目建設,新增旱改水面積10萬畝;置換地下水灌溉37萬畝,地表水灌溉比例達58.6%,較以往提高18%。好地得種好品種,好品種還得適應市場。牡丹江管理局的農業、商務、糧食以及工業等部門及時分析市場形勢,選擇了一批市場前景好的作物品種。今年,管理局將種植優質水稻30萬畝,同比增長110%;示范種植有機水稻1.6萬畝、有機大豆1000畝、紅小豆1000畝、特色大豆2000畝。
調結構在于優,并不在于統。在調結構過程中,牡丹江管理局既尊重市場規律又尊重自然規律,在只適合種植玉米的地塊上重點推廣了早熟、優質和脫水快的品種,并嚴格控制、壓縮熟期偏晚、脫水慢的品種。
只要對老百姓有益的事,管理局黨委便會鉚足干勁。今年,這個管理局積極依托龍頭企業加快發展質量效益型農業,依托興墾糧貿有限公司種植紅小豆15萬畝,同比增長16%;依托農墾卉菊海林甜菊糖有限公司種植甜葉菊3萬畝,同比增長25%;依托農副產品營銷公司和集貿市場種植白瓜子10萬畝,同比增長76%;依托各類經紀人種植元蔥6000畝,同比增長10%;依托圍城優勢種植瓜菜2萬畝,同比增長15%;依托新友誼豆蛋白食品有限公司種植特色大豆(黑豆、雙青豆)5萬畝,同比增長15.7%。
牡丹江管理局在發展質量效益型農業過程中,注重依托優勢、挖掘潛力、盤活存量、擴大增量,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依托優勢,大力發展林業經濟。在管理局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權和生態功能作用不變的前提下,加大森林經營權市場化出租轉讓力度,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挖掘潛力,促進質量效益型畜牧業健康發展。大力推廣農牧融合發展模式,盤活各類養殖資源。盤活存量,提質增效,重點抓好糧食加工企業達產和升級改造工作,努力使糧食加工綜合達產率達到49.2%。拓展增量,用活用好用足周邊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政策,著力引進一批市場前景好、科技含量高、投資力度大、衍生能力強、稅收貢獻多、生態環保型項目人駐園區,重點抓好八五五農場60萬噸蒸汽壓片玉米粕飼料、八五0農場玉米綜合精深加工、八五七農場5000噸大米面條等農業產業化項目建設。引導龍頭企業與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社會資本通過建立長期穩固的利益聯結機制,組建多種形式的經營聯合體11家(新增5家),經營規模達到30萬畝,奶牛8700頭。完善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爭取并制訂扶持政策,大力發展餐飲、物流、家政、旅游、電商等現代服務業,有效拉動了就業和創業,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泰興市農業局
為切實弄清我市高效規模農業的發展情況,更好地培大培強我市的主導特色產業,根據市政府分管領導的意見,近期擬對全市現有高效規模農業項目(企業)進行調研,現提出如下初步方案:
一、調研項目及地點
(一)、種植業
1、甜豌豆
(1)胡莊鎮肖林村(帶頭人為該村支書田建華,總面積100畝,預計可發展1000畝,平均畝產值1500元。)
(2)分界鎮趙莊村(帶頭人為趙登平,目前總面積1500畝,平均畝產值1500元。)
2、設施蔬菜
(1)泰興鎮無公害蔬菜設施示范基地:位于泰興鎮新聯村境內,由泰興鎮農技站領辦,占地面積200畝,其中設施蔬菜大棚100座,原創:連棟大棚5座,畝產值6000-8000元。
(2)溪橋華莊村園區:帶頭人為何灶泉,占地面積74畝,大棚49個,畝產值4000-5000元。產品由上海新城食品有限公司銷售。
3、食用菌
(1)蔣華鎮清水村:帶頭人為該村支書常余生,目前面積15000
平方米,每平方米產值40-50元。產品由佳祿食品公司銷售。
(2)蔣華鎮崇福村:帶頭人為該村支書史小平,目前面積25600
平方米,每平方米產值50-55元。產品由誠信食品公司銷售。
4、日本大蔥
溪橋鎮華莊村:帶頭人為何永勝,目前面積30余畝,預計可發
展面積1000畝,畝產值3000元。
5、草莓
溪橋封莊:帶頭人為徐波,目前面積10余畝,預計發展面積30
畝,今年畝產值8000元。產品由嘉禾農業發展公司銷售。
(二)、畜牧養殖業
1、生豬
泰興市弘泰牧業有限公司(母豬430頭,肉豬4000頭)(馬甸)泰興市清源牧業有限公司(母豬585頭,肉豬2000頭)(黃橋)
2、奶牛
泰興市金太陽奶業有限公司(奶牛150頭)(黃橋)
泰興市宏達乳業有限公司(奶牛180頭)(劉陳)
3、兔
泰興市三陽兔業有限公司(種兔550只)(大生)
興隆村王兵兔場(種兔1100只)(分界)
4、山羊
李肖村肖軍養場(波雜種羊120只)(河失)
西華村海焰養場(羊110只)(溪橋)
5、雞
周氏禽業有限公司(種雞2.6萬只)(古溪)
北洋徐宏燕雞場(蛋雞1.6萬只)(河失)
6、鴨
泰興市富江公司(蛋鴨2.2萬只)(七圩鎮公殿村陳友富)
7、鵝
吳天祥鵝場(肉鵝2000只)(廣陵鎮北肖村)
吳亞云鵝場(肉鵝4000只)(南沙鎮唐港村)
8、養殖小區
橫垛鎮錢蕩生豬養殖小區(1000頭、6戶)
新街鎮霍莊村康元蛋雞養殖小區(3萬只、2戶)
(三)、水產養殖業
1、特種水產養殖
劉勇養殖場(120畝水面、種苗繁育)(大生)
泰興市珍品養殖場(64畝水面、種苗繁育)(儲軍)
2、休閑漁業
七圩鎮瑞麗渡假村(240畝水面)(劉國華)
溪橋鎮夢里水鄉(86畝水面)(錢國才)。
(四)、林業綠化
1、銀杏
宣堡鎮郭寨村、二捕公司雄銀杏基地建設;胡莊鎮肖林村銀杏早果豐產發展項目
2、蠶桑
張橋鎮西橋村、分界鎮沈界村等銀桑高效復合栽培模式
3、冬棗
分界鎮曾小明冬棗發展項目;分界鎮劉旗兵冬棗發展項目
4、葡萄
果園場新品種葡萄設施栽培;廣陵鎮興寧村葡萄—銀杏復合栽培
5、花木
果園場花木基地
二、調查提綱
(一)、基本情況
1、企業名稱、經營者或合伙人姓名住址、項目建設時間、坐落
2、現有規模
(1)企業占地、項目土地租用或征用面積(水面)、種植面積
(2)現有種、養殖規模、品種、年上市(銷售)量、現有畜禽舍間數、大棚數、平方
(3)已投入資金情況(基本建設、引種、啟動、流動資金)
3、運作模式
是否獨資、合資、股份制、租賃經營等、有否建立何種形式的農
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合作組織的運作情況如何?
4、市場開發的方法
是否自主銷售、定點(訂單)銷售、進入超市、依靠經紀人銷售、加工銷售等。
5、經濟效益情況
詳細核算該企業或養殖、種植戶2005年及以前的效益、2006年
及以后的經濟效益概算情況。
6、產品質量、品牌建設及前景分析
本項目產品是否有自己的注冊商標、有無申報無公害基地、產品?訂單、市場前景如何?市場預期有無發展前途。
7、輻射帶動作用如何
有沒有較強的示范、輻射、帶動作用,本地及周邊其他農民是否因而獲得較多的收益?
(二)、規劃情況
1、近期、遠期規劃,包括基礎設施投入、品種(技術)如何改
良、種、養殖規模如何擴大、預期目標、特別在輻射和帶動群眾增收方面有什么設想?如何落實?。
2、預計投入資金規模,資金如何籌措。
3、用地、水、電、工等制約情況,特別是現有土地是否滿足發展的需要,怎樣解決土地問題。其他方面對政府政策有何建議和要求
(三)、結論
該企業或種、養殖戶所經營的品種是否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市場運作和經營模式是否適應企業發展的要求,能否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對我市的高效、規模、外向農業的發展和促進農民增收能否起到示范、帶動、促進作用,是否值得政府大力扶持等。
調查中若發現除上述之外確有規模、特色、效益的項目、品種一
并列入調查。
三、調研方法
調查采取重點走訪和專題座談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重點走訪主要對所列項目的單位逐一走訪,按調研提綱摸清情況;專題座談主要根據走訪情況,決定項目重點扶持單位,形成建議意見上報市政府。
調研工作由張建新、李紅星、徐國臣、趙軍同志負責。具體分為三個組:
第一組(種植業):徐國臣、高余德、孫春明、朱華、郭金平;
第二組(畜牧、水產養殖):李紅星、周家瑞、郭年成、錢華、
何榮華、王鳳、蔡云飛
第三組(林業綠化):趙軍、袁覺、朱雄、田金余、王承元、
殷國懷、劉克冬、丁春美
調研組織由各小組單獨進行,調查結束后各小組匯總好調研情況作出建議結論,由局統一報市政府。
四、調研時間
從6月5日開始,6月18日結束。
關鍵詞:厚皮;甜瓜;品種;試驗
西雙版納熱帶地區夏季避雨栽培的厚皮甜瓜以“天蜜脆梨”品種較好,脆甜、產量高、抗枯萎病和病毒病,但該品種不耐低溫和弱光照,冬季設施栽培,坐瓜率和產量較低。為了優選出適應冬季設施栽培,產量高、抗逆性強、品質優的厚皮甜瓜新品種,彌補冬季優質厚皮甜瓜的缺口,滿足人們的需求,引進國外生產的3個厚皮甜瓜新品種,以“天蜜脆梨”品種為對照,進行對比試驗,試驗結果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材料
參試品種有:金玉甜瓜、K-4546、K-2130和天蜜脆梨,其中金玉甜瓜、K-4546、K-2130為泰國生產,以寧夏生產的天蜜脆梨品種為對照(CK)。
1.2 試驗方法
試驗設于州農業科學研究所嘎灑試驗基地設施大棚內,使用人工合成的無土栽培基質種植。試驗設4個處理,3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各處理小區面積12 m2,每處理定植24株,行株距1 m×0.5 m,每667 m2定植1334株。每667 m2底肥施用復合肥(N:P:K=15:15:15) 50kg,普通過磷酸鈣50 kg,硫酸鉀30 kg。生長期間用0.5%復合肥+0.5%尿素溶液,追施提苗肥1次,以1%復合肥+0.75%尿素追施膨瓜肥2次。采用吊蔓、修剪和人工授粉等管理措施,其他管理同常規。10月16日播種,10月31日移栽,翌年1月18日開始各品種陸續采收。生長和采收期間進行各品種的生育、生物學特性、產量和抗病性調查并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育特性比較
從表1可見,金玉甜瓜和K-2130品種表現早熟,定植后78 d可以采收。K-4546和天蜜脆梨(CK)品種表現中晚熟,定植后92 d采收,比兩個早熟品種晚14 d收獲。
表1 厚皮甜瓜生育特性比較
2.2 果實性狀比較
從表2可見,坐瓜節位最高的品種是天蜜脆梨,在13~14節位結瓜,其次為金玉甜瓜,在11~12節位結瓜,K-4546和K-2130,坐瓜節位較低,在7~9節位結瓜。
坐瓜率最高的品種為金玉甜瓜,達85%,最低為天蜜脆梨(CK),坐瓜率僅有53%,金玉甜瓜品種坐瓜率比對照(CK)品種高32%。品種K-2130和K-4546,坐瓜率分別為79%和68%,分別比對照(CK)品種高26%和15%。
各品種單瓜質量大?。航鹩裉鸸希?40 g)>天蜜脆梨(CK)(900 g)>K-4546 (700 g)>K-2130(500 g),單瓜質量中金玉甜瓜比對照天蜜脆梨品種高40 g。K-4546和K-2130品種分別比對照(CK)品種低200 g和400 g。
果實肉質按厚、薄排列為K-4546(3.8 cm)>金玉甜瓜(3.2 cm)>天蜜脆梨(CK)(2.9 cm)>K-2130(2.2 cm)。
2.3 果實商品特性比較
表2可見,金玉甜瓜和K-4546品種的果實品質表現特脆甜、爽口,口感比天蜜脆梨(CK)好,受消費者青睞,市場銷售看好。天蜜脆梨(CK)品種表現脆甜,但是溫、光條件不能滿足該品種的需求,生長勢旺,坐瓜率低,口感表現甜度比夏季低,不如金玉甜瓜和K-4546品種好。K-2130品種表現飄香、甜,但是肉質綿、不脆,不受消費者喜愛。
2.4 產量及抗性比較
從表3可見,金玉甜瓜品種小區折合667 m2產量3036.3 kg,居首位,與K-4546、K-2130和天蜜脆梨品種相比,產量差異極顯著,比天蜜脆梨(CK)品種增產70.9%。其次為K-2130品種,小區折合667 m2產量2089.7 kg,與K-4546和天蜜脆梨品種間比較,產量差異極顯著,比天蜜脆梨(CK)品種增產57.8%。K-4546品種小區折合667 m2產量1041.7 kg,居第3位,比天蜜脆梨品種增產15.3%。
各品種枯萎病發病率由高至低排列為金玉甜瓜品種>K-2130品種>天蜜脆梨品種>K-4546品種??菇前卟∑贩N是K-4546和天蜜脆梨,金玉甜瓜品種輕感角斑病,K-2130品種中感角斑病。對白粉病敏感度為K-4546品種輕感,金玉甜瓜和天蜜脆梨品種中感,K-2130品種重感。
表2 厚皮甜瓜植物學性狀比較
表3 厚皮甜瓜產量及抗病性比較
注:甜瓜成熟期調查枯萎病、角斑病和白粉病感病情況。
(一)農村經濟結構有待進一步調整和優化。農村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等傳統農業為主,工業反哺農業的機制尚未建立,來自二、三產業所占農民增收份額較小。
(二)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過快,增加了農業生產成本。導致農產品增收空間越來越小,農民的收益被增幅更高的農業生產成本所抵消,使農民增收受到很大制約。
(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制約著農業增產增收。農民是否具備增收的條件,在某種程度上基礎設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中央加大了對農村水、電、路、通訊等公共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社會事業的發展。但中央及地方對改善農村狀況的投入還不能滿足農村社會發展的需要,農業基礎設施較落后,現有的農田水利設施保障能力不足,制約著農業增產增收。
(四)農業科技含量低,農產品質量不高,制約了農民增收。由于農產品科技含量低,使農產品品種開發和加工滯后,導致農產品品種單一、質量低、精深加工率低、附加值小,難以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影響了農民增收。
二、促進農民增收的對策
(一)走出去,吸取新鮮的空氣。農民渴望致富,也很勤勞,一些年輕人也敢于冒險、富有創造力,但因為見識少、或為民俗所囿,也只好跟著大家一樣,還是傳統的種植模式。所以,我們要鼓勵和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有知識、年輕的農民到農村經濟發達、農業生產搞的好的地區參觀學習,接受外界先進思想的熏陶。
(二)做好土地流轉工作,推行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發揮規模效益。圍繞農業專業化、市場化、現代化大目標,尊重廣大農民的意愿,打破平均承包經營小塊土地的格局,組織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實行專業化生產,社會化服務和機械化配套,從而大大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農產品商品率,增加農民收入。
(三)依托地理優勢,推進“農家樂”旅游開發,增加農民收入。城里的孩子不識稼穡之艱辛,很令家長擔憂,不少家長希望通過到農村、進農家、干農活,使孩子增長見識,接受教育。生活節奏加快、生存壓力加大,城市人更加向往純真、恬淡的田園生活,“吃農家飯、住農家屋、享農家樂”對城里人來說很新鮮、很有意思,“農家樂”無疑給他們的心靈找到一個休憩片段的寧靜“港灣”。同時,“農家樂”也給農民帶來不菲的收入。
(四)因地制宜地引導農民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根據勞動力外出情況、土地狀況及耕地集中程度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一是按市場需求抓調整。把市場需求作為生產的第一信號,根據市場的變化來安排生產,優化生產結構。二是按產品質量要求抓調整。把提高農產品的質量作為調整的主攻方向,淘汰劣質品種,大力引進、培育和推廣市場前景好、經濟效益高的名優特新品種。三是抓住市場信息,結合自然環境,發揮資源優勢,根據“適應市場,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發揮優勢”的原則,培植名牌產品。
(五)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提高農業效益。近年來,雖然大力發展種養業,但由于分散、品種類型零亂、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保鮮措施差,導致辛勤的勞動得不到預期回報,農產品難賣的現象使農民對產業規模發展退避三舍。為了消除農民市場風險和充分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進一步加強龍頭企業建設,重點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市場開拓能力、能進行農產品精深加工、為農民提供服務和帶動農戶發展的龍頭企業。
(六)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確保農民增收。多渠道籌措資金,特別是爭取國家農業項目資金,切實增加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努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農民增收。
(七)抓好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工作,增加農民務工收入。加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力度,擴大培訓范圍,提高勞動者素質,鼓勵農村剩余勞動力特別是有知識的青年農民走出去務工就業,增加農民來自非農產業的收入。
關鍵詞:鹽池縣;黃花菜;農業;增效增收;促進作用
中圖分類號:S64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3)-04-0024-1
黃花菜又被稱為金針菜,是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其栽培歷史達2000年,具有色澤黃亮和營養豐富的特點,遠銷國內外。就鹽池縣的黃花菜產業而言,處于發展的初期,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并且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形成了以“人無我有,人有我新”的市場生產理念為指導的緊緊圍繞優勢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與發展規劃,以政策資金為保障,以科技為支撐,以市場為導向的黃花菜產業。對黃花菜特色產業進行推廣,建立示范園基地,為鹽池縣經濟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1 黃花菜產業市場前景
黃花菜產業已經發展為我國的一個特色產業,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的增收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是一種具有廣闊市場前景的產業,對建立中國特色的農業生產線也起到了推動作用。
黃花菜是一種百合科草本植物,具有味道鮮美、口感青嫩和營養豐富的特點,據測定,每100克干黃花含蛋白質10.1克,脂肪1.6克,碳水化合物62.6克,粗纖維6.7克,灰分6.9克,鈣463毫克,鐵165毫克,磷173毫克,胡蘿卜素3.44毫克,硫胺素0.36毫克,核黃素0.14毫克,尼克酸4.1毫克。同時據《本草綱目》記載,黃花菜性味甘涼,無毒、解煩熱、利胸膈,安五臟,煮食治小便赤澀”。有止血,通乳,利尿之功效?,F代醫學分析認為,黃花菜含鈣、磷最為突出,纖維素和胡蘿卜素含量較高,并含有助孕素和生物激素。此外,還有大量的軟磷脂,可以起到健腦和抗衰老的作用,同時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梢姡S花菜是一個寶,能夠對人體的健康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說明黃花菜產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同時,黃花菜易于管理,投入不大,但是效益高,對農民的增收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此外,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人口多,為黃花菜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同時黃花菜產業的發展可以解決農業人口的就業問題,對我國而言,黃花菜產業是一個雙贏的產業。
2 鹽池縣發展黃花菜產業的優勢
鹽池縣發展黃花菜產業具有較大的優勢,這對黃花菜產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進作用,為黃花菜產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力的條件。鹽池縣發展黃花菜產業的優勢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2.1 政府的支持
鹽池縣政府從大局著眼,認識到發展黃花菜產業的重要性,因此加大了對鹽池縣發展黃花菜產業的大力支持,進行了整體的規劃,積極的建立黃花菜科技示范園區,同時加強對該產業的財政補助,大大的提高了農民種植黃花菜的積極性。同時鹽池縣加強對黃花菜產業鏈的發展,重點培養和扶持黃花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曬場、烘干加工設備和產品外包裝、信息平臺建設,為產品加工銷售提供有力支撐,解決黃花種植戶后顧之憂。除了在資金和管理上的支持以外,政府還加強了對技術的投入,積極的聘請專業的黃花菜種植人員,結合鹽池縣的實際情況進行研究和指導。
2.2 鹽池縣的氣候環境
鹽池縣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東部,地處鄂爾多斯臺地向黃土丘陵過渡地帶,是寧夏中部干旱帶上的農牧業大縣。北接內蒙古鄂托克前旗,南連我國黃花菜主產區之一的甘肅慶陽,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降雨量296.4mm,年蒸發量2179.8mm,是年均降水量的6~7倍。年平均氣溫7.6℃,日照時數2867.9小時,日照百分率65.7%,太陽輻射值140大卡/cm2。冬季寒冷漫長,春暖遲、夏熱短、秋涼早,日照充足、光能豐富、晝夜溫差大,有效積溫高??h內土壤呈中性或微堿性,質地沙壤,結構疏松,通透性好,自然條件十分適宜黃花菜生長。
鹽池氣候涼爽,境內無工業污染,空氣潔凈,病蟲害種類少,發生頻次低,農家肥充足,種植的黃花菜品質好、花蕾大、菜條豐潤、色澤鮮亮、味美爽口,是黃花菜的上等品,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黃花種植示范基地已通過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和黃花地理標志認證,申請注冊的“惠萱王”牌黃花菜,有“特級金針菜”之譽,92%以上通過訂單銷往北京、上海、福建、廣東等一線城市,產品供不應求。
2.3 勞動力充足
鹽池縣的勞動力充足也是發展黃花菜產業的一個有力因素,因為黃花菜的種植需要依靠精心的管理,這就對勞動力有較大的要求,可見,鹽池縣發展黃花菜產業可以有效的減輕就業難的問題,對農民增收和農業增效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3 鹽池縣黃花菜產業對農民和農業的促進作用
鹽池縣從2011開始發展黃花菜產業,在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已經開始步入正軌,并且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增收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2011年,鹽池縣進入盛花期黃花1.05萬畝,平均畝產干花200公斤,畝產值5600元,農民畝純收入近4000元。全年完成黃花種植4萬畝,其中春移栽1.5萬畝,秋移栽2.5萬畝,預計三年后進入盛花期,年生產干黃花1200萬公斤,預計年產值3.5億元。
鹽池縣優良的氣候條件對黃花菜產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提高了黃花菜的產量,并逐步發展為鹽池縣的特色產業,享譽各個城市,受到消費者的廣泛好評,進而帶動了鹽池縣經濟的騰飛??梢?,黃花菜產業對鹽池縣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4 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