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健康教育的知識

健康教育的知識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健康教育的知識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健康教育的知識

健康教育的知識范文第1篇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34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3-1693-01

隨著整體護理的不斷發展和實施,護理工作的范疇也在擴大,維持人類健康已成為護理工作者的神圣職責,護理工作從面向疾病擴展到面向健康,生活水平的提高改變了人們的健康觀念,使健康日益成為人們的第一需要。人們對生存和生命的價值越來越重視,不僅希望有病能得到及時良好的治療,而且希望不得病,終身健康,因此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十分重要。我院從開展整體護理,實施健康教育以來收益匪淺。我們認識到,健康教育不僅是一種治療手段,也是挖掘護士潛能,展現護士才干,體現護理價值的重要手段。現根據護士在健康教育中必須具備的知識與技能談幾點體會。

1 必須樹立現代健康教育觀和現代護理觀

1.1 現代健康觀念 世界衛生組織對人類健康概念的界定是“健康不但是沒有身體的疾病和缺陷,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這就是現代健康觀念。這一觀念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他們希望掌握更多的醫療護理保健知識,這一健康觀念使護理工作者對人的理解.對健康概念的理解,有了認識上的飛躍,只有樹立完整的健康觀念,才能把健康教育工作做好。

1.2 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觀 醫學模式已由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理、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護理模式由傳統的“以疾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轉變到“以病人為中心”按護理程序解決病人健康問題的護理模式,這是社會發展向醫療服務提出的更高更深層次的要求。

1.3 轉變觀念是保證健康教育質量的關鍵 整體護理觀念,確立了護理工作者要主動為病人提供全方位、多元化服務,確立護士必須承擔多角色功能。健康教育不是一般的知識灌輸而是有助于病人建立健康行為的手段。因此必須轉變觀念,加強學習,樹立全新的健康觀和整體護理觀,才能為病人更好的實施健康教育。

2 必須掌握良好的溝通技巧

溝通是護士與病人進行交流的一種治療性護理技術。學會運用溝通技巧與病人進行有效溝通是實施整體護理的基礎,也是獲得健康教育的必不可少的方法。

2.1 交談是溝通的主要方式 交談中護士所使用的語言應該是親切、美好的,要注意語氣,要善于總結哪一種語調易于讓患者接受,易于讓患者感到被理解,只有這樣才能產生良好的溝通效果。

2.2 具有易被接受的親切感 在健康教育中,護士要以良好的儀態、儀表、言談舉止等,表現出較高的文化道德修養,給病人以可信、可親的感覺,用嫻熟的專業技術及處理護理問題的能力,取得病人的信任,真正做到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讓病人有親切感,營造一種和諧的人際氛圍,為實現病人的需求提供良好的條件,使其自愿接受并配合健康教育。

3 必須具有熟練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3.1 具有相關的專業知識及人文理論的知識 護士在健康教育中應具備豐富的學科專業知識水平和應用專業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熟練運用健康教育的原理和方法,結合人文理論如心理學、教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等知識,有計劃,有步驟,有目標的實施健康教育。

3.2 加強健康教育基本技能的掌握 健康教育的基本技能是健康教育順利進行的保障,只有熟練掌握并運用人際傳播健康教育處方,行為干預,制定和使用標準健康教育計劃等基本技能,遵循評估-診斷-計劃制定-實施-效果評價的教育程序,才能不斷提高臨床護理中健康教育的水平。

4 必須具有較強的系統評價能力

健康教育的知識范文第2篇

【關鍵詞】 用藥知識; 健康教育; 安全用藥

中圖分類號 R47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26-0152-02

doi:10.14033/ki.cfmr.2016.26.086

隨著健康觀念的轉變、疾病譜的改變以及人們自我保健意識的增強,患者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許多患者就診時希望了解和藥物治療相關的知識,而護士在給藥過程中如果對藥物劑量、使用方法、給藥時間、用藥注意事項、藥物的不良反應不能正確掌握和解釋,會直接影響藥物療效,甚至出現藥物治療之外的副作用。本文旨在分析患者在用藥知識方面缺乏的原因,探討有效的改進措施,以保證安全用藥,提高護理質量。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患者800例,其中進行用藥知識健康教育前400例(2011年3月-2012年3月),開展用藥知識健康教育后400例(2013年3月-2014年2月)進行用藥知識調查。這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史、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調查都是在患者知情同意、意識清醒、語言表達清楚的狀態下進行。設計調查問卷,每題滿分為5分。得4分及以上評定為知曉;3~4分評定為部分知曉;3分以下評定為不知曉。表1顯示了健康教育前的結果:用藥知曉率平均只有78.17%,部分知曉7.42%,不知曉14.42%。

1.2 改善方法

1.2.1 分析患者在用藥知識方面缺乏健康教育的原因

1.2.1.1 護士臨床用藥知識缺乏 藥理學具有很強的專業性,護士如果僅僅依靠在校學習的藥理知識遠遠滿足不了臨床實際需要。臨床藥物種類、名目繁多、各種新藥層出不窮、藥品商品名和通用名不一樣,各種藥物之間存在配伍禁忌:如鹽酸氨溴索不宜與堿性溶液混合,氨茶堿與西咪替丁合用可增加茶堿的血清濃度和毒性等。工作中護士如果不加強學習,就很難熟悉用藥知識,也不能滿足對患者進行這方面健康教育的要求。

1.2.1.2 護士人際溝通能力差 傳統的醫學模式認為護士只需要執行醫囑,不強調護患溝通,導致護士缺乏與患者溝通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加之有的護士溝通能力欠缺,做不到將健康教育貫穿于護理活動中:如在執行治療護理操作、巡視患者、床邊交班時。雖然醫院對護理人員就溝通的內涵、要求及技巧進行了培訓,但效果不明顯,尤其是低年資護士,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護士整體溝通水平提高較慢。

1.2.1.3 護士編制不足 筆者工作單位是校醫院,護士少,年齡結構偏大。學生來醫院治療大多集中在某一個時間段,短時間內工作負荷較大時,對用藥的健康教育就不夠系統。

1.2.1.4 管理層對健康教育的重視不夠 來院就診對象是教職工和學生,文化層次高,用藥安全意識較強,希望受到這方面的健康教育,但是管理人員注重績效,對健康教育方面的關注度不夠,也導致護理人員在這方面的觀念淡薄。

1.2.2 改進措施

1.2.2.1 加強學習,提高意識 每周在科室會議上向全體護士反饋用藥知識方面的問題,制定整改措施,加強工作責任心和法律法規的知識學習,明確護士工作職責,強化護士實施健康教育的信念,樹立安全意識,規范個人醫療行為,從思想上認識到藥物指導的重要性,保證安全用藥[1]。同時加強對護士健康教育知識技能的培訓,以提高其健康教育水平,在院內組織護理知識和健康教育技能講座,由護士長和護理骨干授課,既增強了授課者的專業知識,又提高了學習者的水平。選派護理骨干利用假期外出進修學習,拓展專業知識,借鑒他人經驗將學到的知識進行授課和實踐指導,使其他護士不斷獲得豐富的專業知識,掌握前沿的護理健康教育技能,為有效實施健康教育奠定基礎。

1.2.2.2 加強臨床用藥知識的培訓 護士既是臨床用藥的實施者,又是用藥效果的監測者[2]。護士藥理知識掌握是否扎實全面,直接影響到患者的用藥效果與安全,也影響到能否科學指導患者用藥,所以一定要加強對護理人員藥理知識的培訓[3]。科室統一購買《臨床護理藥物手冊》及《常用藥物使用須知及配伍禁忌》;考慮到科室護士年齡較大,每次只安排一種藥物的學習內容;隨著臨床新藥的不斷出現,要及時了解藥物的藥理作用和副作用,專人負責收集藥物說明書,指導臨床正確配伍和合理用藥。護士不僅自己要正確用藥,還要指導患者安全用藥。如口服或注射頭孢類藥物應告知:服藥期間以及停藥一周內忌飲酒,同時避免服用含乙醇的藥物或食物,如藿香正氣水、酒心巧克力等。

1.2.2.3 規范藥物使用流程 治療給藥時,明確告知患者所用藥物名稱、主要藥理作用及副作用以及如何減少副作用。注射或靜脈用藥要現配現用,放置時間不宜過長,需要冷藏的藥物一定要放在冰箱;對于口服藥護士可制作小卡片,將藥品名稱、劑量、用法寫在卡片上,讓患者一目了然,注意字體要大,字跡不能潦草;對于一些特殊藥物可以制成醒目的標識:胃藥分飯前30 min、飯后30 min服用,可打印成“飯前30 min”、“飯后30 min”直接貼在藥品包裝盒上,避免了患者來回詢問如何服藥的現象,也增強了用藥的安全性。

1.2.2.4 健康教育指導個體化 根據不同病種、不同年齡患者采用個體化的健康教育方式。對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可以選擇其信任的護士,采取聊天、拉家常方式了解其用藥方面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健康教育,配合藥物宣傳手冊進行指導;遇到輸液過程中擅自調節滴速的,明確告知滴速過快的危害;一些常見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需要長期服藥治療的,醫院外請專家做專題講座,進行服藥指導,護士可將健康教育貫穿于護理活動始終:如執行治療護理操作、巡視患者、床邊交班時,都要抓住時機進行健康教育,告知藥物的主要藥理作用和副作用。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及次數是患者接受指導、提高安全用藥的關鍵。

1.2.2.5 定期進行督查 護士長定期進行不同形式的提問和考核,了解護士對常用藥物知識知曉情況,并向患者發放調查表,了解患者對藥物知識的掌握情況,評價護士的用藥知識健康教育患者是否滿意,并結合反饋意見,找出問題,分析原因,進行改進。對于藥物的不良反應宜及時反饋給醫院藥事委員會,由藥事委員會收集資料并及時信息,避免同類事件再次發生。

1.2.2.6 增加護士編制,合理排班 醫院領導向學校申請增加護士編制。排班時護士長根據工作量多少,治療難易程度,彈性排班,做到新老搭配,強弱搭配,以便較好地完成每個班次的工作,從而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4]。平時護士長與護士要多溝通交流,讓護士認識困難,充分協調,合理地安排和利用有效時間進行用藥知識的健康教育,還可以向領導申請改善護理硬件設施,為臨床護士提供方便、安全、有效的操作設備[5]。

1.3 統計學處理

對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對用藥知識知曉率數據采用Origin 8.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利用Pair-Sample T-Test進行顯著性差異檢驗,以P

2 結果

經過近1年健康教育后,2013年3月-2014年2月對來院就診的400例患者再次進行用藥知曉情況調查,顯示患者用藥知識知曉率達93.75%,部分知曉5.50%,不知曉0.75%,見表2。

開展健康教育后患者的用藥知識知曉率明顯高于開展健康教育前的患者(P

3 討論

通過對患者健康教育缺乏的原因進行分析,提出改進措施,特別是規范用藥及健康教育指導個體化后,避免了老年人服藥中漏服、錯服的問題。劉荃珍等[6]曾做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原因調查,其中錯用、漏用藥物一項比例高達57.63%。高校醫院服務對象是知識層次較高的教師和學生,用藥知識需求高,對護理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護士要努力適應這種需求,加強用藥知識水平的學習,讓患者滿意。

健康教育是護理新模式的職業要求,健康教育作為一種治療手段運用于護理工作中,是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而更新的產物。通過健康教育不但可以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指導患者藥物治療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而且可以向人們傳播正確用藥理念以及維護健康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楊炳強.醫療糾紛發生原因分析與防范對策[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9):135-137.

[2]黃宏春,林京,劉絆.臨床護理人員用藥知識掌握的調查分析[J].護理雜志,2004,21(4):39-40.

[3]徐蘊芳,于秀玲.用藥護理中開展健康教育初探[J].軍隊醫藥,2001,11(2):77-78.

[4]黎婷,劉秀梅.護患糾紛現狀分析及對策[J].護理管理雜志,2011,11(7):477-479.

健康教育的知識范文第3篇

687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6-3545-02

在我國艾滋病(HIV)呈現多層面、多渠道、快速度的中度流行趨勢,其傳播途徑以性傳播為主,并由高危人群擴散與普通人群,局面十分嚴峻。面臨艾滋病性病疫情的嚴峻局面,研制出一種行之有效的應對模式是全球(尤其發展中國家)面臨的社會及公共衛生問題。當今,以預防艾滋病為目的宣傳教育模式多種多樣,但在大學校園實施青春健康教育的模式國內外都很少見。本文以調查問卷形式,對我校529名在校大學生青春健康教育前與青春健康教育后的艾滋病性病知識態度進行調查,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對我校自愿參與青春健康教育基礎知識及技能培訓的4個年級段的在校大學生529名,分別于青春健康教育前與青春健康教育后發放調查問卷。529名大學生中男311名,女218名,年齡18-23歲,平均年齡為21歲。

1.2方法在實施青春健康教育前與青春健康教育后,分別對529名大學生發放問卷(采用本市青春健康教育項目設計組所設計的問卷),以只標明性別、年齡,不記名方式獨立完成問卷,問卷內容主要為:與生殖避孕相關的一些知識、對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態度、艾滋病性病的預防知識和來源、有關性行為的一些態度等。

1.3統計學處理調查數據結果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采用配對t檢驗,以P

2結果

2.1實施青春健康教育后大學生對傳播艾滋病的三大途徑、日常一般性接觸不會導致艾滋病傳播、發生性行為時正確使用可使艾滋病傳播幾率降低等知識的正答率與實施青春健康教育前相比差異明顯,P

2.2施青春健康教育前后大學生性觀念的比較見表1。

2.3施健康教育前后大學生對艾滋病患者及病毒感染者態度比較見表2。

3討論

健康教育的知識范文第4篇

方法:抽取82例患有高血壓的老年患者病例,將其分為常規組和干預組,平均每組41例。常規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干預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接受健康教育。

結果:干預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健康知識掌握評分和自我護理評分的改善幅度明顯高于常規組;治療后病情復發率明顯低于常規組。

結論:應用健康教育模式對患有高血壓的老年患者進行護理的臨床效果非常明顯。

關鍵詞:健康教高血壓護理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438-02

高血壓患者的臨床發病率近幾年在我國呈逐年上升的發展趨勢,除了患者的家族遺傳因素之外,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所發生的該病也是導致該類病癥患者人數不斷增多的一個重要原因,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而對該類患者在治療的同時實施健康教育干預,可以使患者的自我保健和護理意識顯著增強[1]。本次研究中選取82例患有高血壓的老年患者病例,對應用健康教育模式對其進行護理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分析。現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次抽樣患者為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就診的82例患有高血壓的老年患者病例,將其分為常規組和干預組。常規組中男23例,女18例;年齡62至86歲,平均70.1歲;患高血壓時間1至14年,平均4.6年;干預組中男25例,女16例;年齡61至88歲,平均70.4歲;患高血壓時間1至12年,平均4.2年。研究對象自然資料差異無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常規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干預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接受健康教育,主要措施包括:①為每位患者建立健康教育檔案;②對患者進行系統的高血壓相關知識的宣教,主要內容包括:將健康教育的所有內容編成一個小冊子發給每位患者,將高血壓發病的主要病因、誘發因素、預防和治療的相關措施、并發癥的先兆向其進行系統的介紹[2];③指導患者使其學會自行對血壓水平進行檢測的方法,囑咐其定期來門診進行復查,身體狀況稍有異常應該及時就醫,且不可馬虎大意[3];④幫助患者改善飲食結構:戒煙,對飲酒量進行限制,食物應該以谷薯類及豆類為主,飲食應該保證清淡,盡量少吃咸食,輔以蔬菜和水果,可以適當進食一些蛋類、魚蝦類、畜禽類及奶類食物。盡量不要食用高糖高脂高熱量的食物,使熱量的攝入和消耗保持平衡。每天應該多飲溫涼水,使血液黏稠度降低,使心肌梗死和中風發生的可能性減少。囑咐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加強體育鍛煉,適當參加一些對身體有益的活動,但活動強度應該以患者能夠耐受為宜,切不可過于勞累。多參加社會公益活動,使患者自信心提高,心情舒暢。日常生活中還應該避免情緒較大幅度的波動,過喜或過悲都會對病情的控制產生不利影響。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健康知識掌握評分和自我護理評分的改善幅度、病情復發率進行對比。

1.3數據處理。所有資料均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表示采用均數加減標準差形式(X±S),計數資料進行t檢驗,組間對比進行X2檢驗,P

2結果

2.1健康知識掌握評分和自我護理評分改善幅度。常規組患者治療前后健康知識掌握情況評分分別為(30.72±3.17)分和(38.75±3.02)分,組內比較差異顯著(P

2.2高血壓復發率。常規組患者停止治療一段時間后10例高血壓癥狀再次復發,病情復發率為24.4%;干預組患者停止治療一段時間后2例高血壓癥狀再次復發,病情復發率為4.7%。兩組治療后癥狀復發率比較差異顯著(P

3體會

健康教育干預可以對高血壓患者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健康教育干預模式更加重視高血壓患者的健康知識教育和對其自我護理能力進行培養,主要包括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病情監測能力、治療的依從性、運動和飲食干預、對疾病正確認識、調節和控制情志等幾個主要方面的內容。使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對高血壓患者主動參與治療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從而對改善其行為產生積極影響[5]。本次研究結果充分說明,對高血壓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在臨床實踐過程中是非常必要的一個環節,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指導幫助患者養成生活的生活方式的方法,使患者能夠更加主動改變一些已經養成的不良行為和生活方式。

參考文獻

[1]張宇潔,劉國仗.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試行本摘要)[J].中華內科雜志,2009,39(12):139-140

[2]林桂洪.市居民膳食行為干預效果評價[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0,12(14):126-127

[3]鮑令城.職業與心血管病[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8:103-104

健康教育的知識范文第5篇

【關鍵詞】 胰島素筆;規范化;個體化;健康教育

DOI:10.14163/ki.11-5547/r.2015.01.184

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 或者兩者同時存在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代謝紊亂[1]。胰島素的應用在糖尿病患者的自然病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操作簡單、注射時疼痛較輕、攜帶方便的胰島素筆普遍使用, 使胰島素治療也越來越為患者所接受。但患者對胰島素筆的注射技術及相關知識的掌握關系到胰島素治療方案能否正確執行及執行效果, 也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活質量。根據患者對胰島素筆注射方法及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 采取針對性的健康教育, 能起到顯著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科2013年3月~2014年4月入院的正在使用或曾經使用過胰島素治療的102例患者, 語言和思維溝通正常, 患者自行或家屬協助完成注射, 具有較強的自我管理意識, 不排斥胰島素治療, 自愿接受調查。其中男46例, 女56例, 年齡19~78歲, 平均年齡(59±7)歲。

1. 2 調查方法

1. 2. 1 研究工具 采用自行設計的胰島素筆使用情況及胰島素相關知識問卷調查表。該表是根據有關文獻、臨床經驗、專家意見等設計的, 包括患者的一般情況(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家庭經濟狀況、病程、糖尿病分型、使用胰島素的時間、是否接受過相關教育)和胰島素筆注射的注意事項及胰島素的相關知識共19題。

1. 2. 2 資料的收集方法 由責任護士于入院當天對患者進行一般情況及相關知識的問卷調查, 在此后的住院期間, 護士根據患者入院時對問卷的掌握情況, 進行針對性的知識干預, 并于出院的前1 d對患者再次進行相同內容的問卷調查, 將2份問卷進行整理比較。本調查分2次共發放問卷204份, 有效回收204分, 有效回收率100%。

1. 2. 3 健康教育實施 ①入院時評估患者的年齡、文化教育程度、經濟狀況、家屬的支持度、入院時問卷的解答情況等, 并根據評估情況給患者分組。②針對患者的評估, 進行靈活個體化的健康教育。包括:一對一的討論、書面資料、多媒體材料、實物演示、成立患者互助組等, 并組織3次/周的小組教育。強調健康教育穿插在日常護理治療工作中, 要保證30 min/d的健康教育時間。最后,在出院的前2 d確定患者能正確完成胰島素注射過程, 對胰島素的相關知識有深入的了解, 較圓滿完成問卷調查。對不能完全理解的患者要登記在冊, 作為出院1個月后重點隨訪對象。

2 結果

2. 1 102例患者的一般情況見表1。

2. 2 教育前后患者胰島素筆的使用情況及相關知識掌握對比見表2。

表1 102例患者的一般情況(n,%)

項目 例數 構成比

年齡 <60歲

≥60歲 55

47 54

46

性別 男

女 46

56 45

55

文化

程度 小學

小學以上 22

80 22

78

病程 <5年

≥5年 72

30 71

29

分型 Ⅰ型

Ⅱ型 27

75 26

74

使用胰島素

年限 <1年

≥1年 36

76 35

65

表2 教育前后102例患者胰島素筆的使用情況及相關知識掌握對比[n (%)]

項目 入院時 出院前

隨身攜帶急救卡 26(25) 98(96)

針頭一次性使用 25(25) 86(84)

外出攜帶胰島素筆時注意事項 56(55) 99(97)

BD針頭適用于哪種胰島素筆 78(76) 99(97)

低血糖的表現和處理 80(78) 101(99)

注射胰島素的部位 57(56) 102(100)

兩次注射部位間距距離 51(50) 98(96)

皮膚消毒的范圍 20(20) 85(83)

注射預混胰島素前搖勻 80(78) 102 (100)

胰島素的儲存溫度 42(41) 99(97)

注射前洗手 33(32) 89(87)

如何正確安裝筆芯 72(71) 102(100)

注射前排氣 56(55) 100(98)

注射完針頭在皮下停留時間 25(25) 96(94)

按時進餐 89(87) 101(99)

規律更換注射部位 25(25) 88 (86)

皮膚消毒劑種類 92(90) 102(100)

知道檢查胰島素的劑型和有效期 55(54) 102(100)

用后針頭的處理 20(20) 98(96)

3 討論

3. 1 影響患者規范化進行胰島素治療的關鍵因素是年齡、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的經濟狀況 年齡越小, 受教育程度越高, 家庭的經濟狀況越好, 患者就越能正確地執行胰島素治療方案, 執行效果也就越好。反之, 對于年齡比較大、知識層次低、家境貧寒的患者、依從性較差、執行力也低。因此, 在進行治療方案的選擇時, 要充分評估患者的一般情況, 選擇對患者有效且最易接受和掌握的。

3. 2 患者對胰島素治療過程中的細節問題掌握不足 特別是對隨身攜帶急救卡和更換胰島素注射針頭認識不夠。90%以上的患者無攜帶急救卡的習慣, 85%以上未每次更換針頭, 84%患者不知道注射前要排氣。住院期間要大力加強患者胰島素筆注射實踐訓練, 強化胰島素注射的相關知識, 保證其出院后胰島素治療的安全和療效[2], 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良好地控制血糖, 提高其生活質量。

3. 3 具有針對性、個體化的健康教育, 患者更易接受, 掌握的程度越高 根據對患者的評估, 對于不同的患者側重點不同, 對于已經掌握的知識不在重復教育, 對于患者還未掌握的知識點, 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進行強化干預。這樣, 不僅優化了健康教育的流程, 簡化工作內容, 節約護士的工作時間, 患者的知曉率也明顯提高。

3. 4 加強對在職護士的健康教育培訓 健康教育實施者知識水平和溝通技巧, 影響著患者教育的效果。近幾年糖尿病研究發展較快, 對糖尿病的流行病學研究以及治療方法、檢測手段都有較大的重新認識和提高[3], 新技術、新項目的不斷涌現, 都對臨床護士有著較高的要求, 因此, 不斷對護士進行新知識、新業務的培訓, 對一個科室護理水平的提高, 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尤黎明, 吳瑛.內科護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0:414.

[2] 周秋紅, 李映蘭, 李強翔.不同等級醫院糖尿病患者出院前胰島素筆使用及相關知識掌握情況調查.中國全科醫學, 2009, 4(12):588-58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硕县| 沈丘县| 涞水县| 额敏县| 吉水县| 霸州市| 广东省| 子洲县| 绵阳市| 额敏县| 曲麻莱县| 呼和浩特市| 防城港市| 介休市| 婺源县| 灵川县| 琼海市| 海口市| 赤壁市| 鹤峰县| 石城县| 昌邑市| 罗山县| 罗田县| 柳江县| 涪陵区| 阳信县| 邵武市| 常宁市| 宜黄县| 长春市| 高清| 安多县| 米林县| 苍溪县| 方山县| 平山县| 衡山县| 福建省| 沧源| 巴中市|